1.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愛德華大夫》這部影片
該片多處運用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的方法與技術(如精神分析,夢的解釋等),簡單展示了佛羅依德關於精神分析的幾個問題。 一 關於童年的回憶 無法否認,童年的記憶在人的潛意識中占據了很大的空間。人們長大後可能強迫自己忘記不愉快的童年,但是,這部分記憶不會消失,而是存留在腦海,並對將來的一系列行為作出引導。比如假扮愛德華大夫的J.B,當他看到白色和條紋時,他顯得很緊張,並帶有昏倒或犯罪的傾向,這和他童年時因為無意識的導致了弟弟的死亡有關,在心理他認為自己一定是個兇手,譴責自己。當愛德華大夫死後,在精神防禦機制的作用下,他本能的把自己幻象成愛德華大夫,而來掩飾自己錯認自己是兇手的想法,這些都源於他童年是對弟弟死亡事件的一種情結。這里,兩條平行線條(代表著門前的兩個滑台)仍然起看某種作用,使他產生恐懼緊張……也就是說平行的線條象徵著門前的左右兩個滑台。因為這滑台與摔死人有關,所以見到條紋就會焦慮不安。二 關於夢的分析。佛羅依德發現了人的無意識潛在對人的巨大影響。而,其中,夢的影像更能反應一種人的本性。多年前的經歷和事件潛在人的無意識中,或許我們覺得已經忘記了,或許認為不重要,可是,有些影像會在夢里不停的出現。這種無意識常讓人們重復犯錯誤,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同一人,但,其實在心底可以分裂成幾個人,情緒也在支配著個人的行為。所以,夢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潛意識反應,分析夢中的事物,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個體在過去的行為以及人的本性。因此在《愛德華大夫》這片中,我們看到彼得森大夫堅持引導B.J說出他的夢境。從夢里找到過去的記憶。B.J的夢里出現了21俱樂部,出現達利的大眼睛裝飾,出現了帶面具的俱樂部主人,包括樓頂和車輪,這些都暗示了犯罪現場和犯罪者的身份。彼得森解析的這個夢最終幫助了B.J回復了記憶。當然,電影還是比較膚淺的解釋了關於夢的分析,因為夢雖然和我們的心理密切相關,但是,不是說,我們夢到什麼就可以解開什麼。夢的分析是站在一個更客觀和科學的理論上建立起來。三 關於情感在咨詢工作中是否對立問題正如我們看待的這部片一樣,彼森大夫是愛著假愛德華大夫的,這種愛,可以使她完全的信任他不是兇手,這種愛可以促使她治療他的信念。正是這種愛,使得B.J解除了層層心理防禦,撫平了童年的犯罪情結,能夠直面自己的遭遇,積極配合治療,找回自我。
這里,我們看到情感在心理咨詢工作中取得的成績。或許,我們一直強調在心理咨詢工作中,我們有足夠的理論和科學的技術,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往往忘記了,愛,才是治癒心靈創傷的良葯,才是打開心結大門的鑰匙。http://202.206.100.3/xi/jky/wangye/renshiyan/manhua/psymovie/aidehua.htm
2. 關於電影的論文範文
電影作為八大藝術之一,於19世紀末從歐洲傳入日本後,成為一項極具代表性的大眾娛樂,並得到了世界的廣泛認可。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電影的論文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電影的論文範文篇1
淺析岩井俊二青春電影的美學特徵
一、長鏡頭與交叉剪輯下意境的營造
從長鏡頭渲染下的青春純愛電影《情書》、《四月物語》,到交叉剪輯鏡頭下表現成長歷程和蛻變的《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岩井俊二在影片風格和題材上都做了最極端的挑戰,在其“青春片”所營造的意境中,愛情的唯美,生活的殘酷,青少年心靈的困惑和壓抑,都是對青春期少男少女真實精神世界的微妙探詢。岩井俊二在影片中多採用長鏡頭和快速交叉剪輯相結合的方式。在《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身著白色襯衫的少年戴著耳機靜靜地佇立於青綠的麥田中,沉迷於莉莉周的音樂世界裡。在電影片尾處蓮見刺向星野的鏡頭與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小四用刀刺向小馬的鏡頭敘事手法不謀而合。岩井俊二在一次采訪中也坦率地回應了這個問題,“我很喜歡楊德昌的電影,但每個人對電影的出發角度不同造就了對電影理解上了差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有一半也是我自己的心聲,而另一半我把它放在了《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同樣是青春成長題材的影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採用的是一種壓抑陰冷的含蓄表達,而《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則強調形式上的動感,熱情、誇張、充滿爆發力”。
二、弱化情節強化情緒的主觀表達
岩井俊二在中國內地的走紅,直接聯系著“青春文學”,這也是其電影創作的又一特色――建立在小說創作基礎之上。當然,“岩井文學”中不可避免的導入了導演本身的價值觀,相對於故事情節,他更注重人物的情緒表達和心理變化。一方面,他帶著懷舊的情緒追溯逝去的時代,影片中對童年世界的懷舊成為成年人對青春的缺失的一種幻想性解決途徑。《情書》中沒有強烈的沖突情節,在兩條線索下的敘事時空中,通過兩個素未謀面女孩的書信聯系在一起,渡邊博子在寄託哀思中無意探尋出一段塵封多年的愛戀,女藤井樹在書信的來往中才發覺青春期的情愫早已生根發芽,只是隨男主角的離開戛然而止。岩井俊二沒有在敘事的策略上突出對死亡的恐懼,而是通過情緒的升華給予了觀眾更多的思考空間。另一方面,他通過社會的角度來表達對青年成長和意識形態的思考。影片《燕尾蝶》中,觀眾可以在碎片式的故事情節中感受到主人公內在情緒的微妙變化,從而引發內心的思考。這也是“岩井文學”所衍生出來的弱化情節而強化情緒的“青春敘事”方式的建構。但是,此類情節弱、情緒濃的主觀表達方式並不適用於任何題材的電影,對其後期電影主題的表達也有所限制。
三、青春意象背後人性的共通之處
“意象,指對存在於記憶中的事物在感受上,知覺上的體驗。而電影中的意象是表意之象,是導演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融合,它是藝術創造過程中的產物”。寫滿藤井樹名字的借書卡、刻在鳳蝶胸前的燕尾蝶……岩井俊二運用極簡的影像風格,將青春的熱烈與生命的脆弱透過自然意象和虛擬意象表現出來,對青春期群體的人文關懷貫穿始終。
“《四月物語》中的落滿櫻花的街道和女主人公手中的紅色雨傘是岩井俊二對青春短暫和熱烈的意象隱喻”。《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以太”一詞貫穿於影片的始終,是青春的神秘、崇高和超自然力量的代名詞。同樣,《燕尾蝶》中所營造的並不存在的城市“元都”,象徵著青春里慾望的深淵。岩井俊二把所有不可言喻的意象都融入了客觀存在里,這也是他對“青春”充滿無限可能的另類闡釋。
《燕尾蝶》的“蝴蝶”意象含蓄而凄美,暗示著兩個女孩成長歷程中的蛻變。固力果胸口的蝴蝶紋身是她存在的證明,她來過,以一個飽受生活磨難的姿態,帶走了一隻蝴蝶的脆弱和美麗;鳳蝶,歷經世間創傷卻依然滿懷希望,胸前刻的燕尾蝶是她長大成人的專屬記號。她們渴望飛翔,即使是在追求人生破繭而出一刻隕落,岩井俊二採用這種獨特的青春意象,表達了他對已逝青春的祭奠。沉淪或者毀滅因其陰暗而被電影避之不談,但這卻是真實人性的一部分,岩井俊二試圖將成長中的青年從喧嘩虛幻的社會現象中抽離出來,從而理解現實的殘酷和真實世界的難能可貴。
岩井俊二是一個主觀意識特別強的導演,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創作電影的理念是徹底極端的”。在影片《燕尾蝶》中,他塑造了強盜、妓女和拾荒者的不同身份來展現大城市高速運轉中一群病態而畸形的社會底層人士生活的場景,但他並沒有將這種陰暗徹底的呈現,而是從他們蒼涼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的缺陷里挖掘出了人性深處共有的善良。即使是在動盪不安的青春里,少年依然保留著內心的純凈。
關於電影的論文範文篇2
淺析日本電影中的中國古典文學
1.研究背景
電影作為八大藝術之一,於19世紀末從歐洲傳入日本後,成為一項極具代表性的大眾娛樂,並得到了世界的廣泛認可。特別是於上個世紀50年代,日本電影迎來了其黃金期。以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1951年)為首,溝口健二的《西鶴一代女》(1952年),衣笠貞之助的《地獄門》(1953年)等連續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縱觀日本電影的獲獎史,日本的時代劇,也就是極具日本風格的電影,獲得了國際電影界的歡迎。但是,很少為人所知的是,日本電影不僅從自己的“日本風”中取材,同樣也將外國文化作為素材,並加以改編。例如作為電影推廣初期的明治、大正時期,那時的觀眾所最為熟悉的外國文化,則是中國的古典文化。
2.不同時代中的以中國古典題材的日本電影
尚處於日本電影草創期的1911年,吉澤商店製作了《西遊記》。緊接著1912年,在西遊記廣受好評的情況下,再接再厲攝制了《三國志》。另外,還有很多例如《豹子頭林沖》(1919年、日活向島攝影所、小口忠導演)、《西廂記》(1920年、日活向島攝影所、田中容散導演)等一系列以中國古典作為題材的電影被持續不斷地搬上了日本大熒幕。
之後,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電影主流也由無聲進入了有聲期。戰爭時期,日本電影又製作了一系列如《孫悟空》(1940年、山本嘉次郎導演)、《水滸傳》(1942年、岡田敬導演)、《鴉片戰爭》(1943年、牧野博導演)等為日本帝國主義服務的國策電影。
日本戰敗後的1950年代,日本電影進入了轉型期,邁入了黃金時代。《楊貴妃》(1955年、溝口健二導演)、《白夫人的妖戀》(1956年、豐田四郎導演)、長篇漫畫電影《西遊記》(1960年、藪下泰司、手?V治蟲、白川大作導演)等各種日本觀眾喜聞樂見的中國古典文學題材的電影,不但在日本上映,還進入了香港及東南亞等華語圈市場,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1970年代,電視取代電影,走進了日本的千家萬戶,成為了時代的主流。1978年至1980年,日本電視局製作的系列連續劇《西遊記1》和《西遊記2》,不但在日本受到廣大觀眾好評,甚至被中國中央電視台引進,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另外,於2007年製作的電影版《西遊記》(澤田鐮作導演),以43.7億日元的票房,位居當年日本本土電影收入第四位。
3.從中國古典文學到日本電影
以《西遊記》為首,《三國志》、《白蛇傳》等以中國古典為原型的故事,經由日本導演、編劇以及演員的演繹,介紹給了日本的觀眾。但是,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許多地方經過了改編,展現出了與原作頗為不同的風味。
將外國的古典作品翻拍成電影,將具有各種全新的可能性。並且,雖然原作是古典文學作品,但內容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故事隨著時代的發展,也一直產生著變化。例如《白蛇傳》,最初馮夢龍主編的《警世通言》版本,其中的白娘子的性格,以及最後的結局,都與如今我們耳熟能詳地《白蛇傳》頗有不同。而日本電影選擇哪個版本的故事作為故事底稿,則具有極為深刻的意義。歷史故事也同樣,由於製作方所處國家和立場的不同,講述出的故事也會具有情節上的差異。上文中提到過的日本版《鴉片戰爭》這部電影就是最好的例子。研究日本版的各類中國古典或歷史故事電影與原版的異同,可以從中發現其政治意圖及意識形態,因此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4.結論
因此,狹義上而言,本研究為日本電影研究,但廣義上而言,其實為媒體以及大眾文化研究。由於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可以說是歷來未被傳統研究所重視,因此,分析此類電影將可一窺日本電影的時代特徵、對外來文化的受容史,以及中日電影交流史。更是對日本電影史的一種補充,具有不可輕視的意義。
猜你喜歡:
1. 關於電影論文範文
2. 有關微電影論文範文
3. 電影鑒賞論文
4. 關於大學生電影論文範文參考
5. 電影賞析論文範文
3. 放牛班的春天心理電影賞析論文
其實觀影之前,看它的劇照已經可以隱約嗅出一絲《春風化雨》(《死亡詩社》)的氣息來。一群頑劣成性的學生,一位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教師,再加上一個或幾個頑固不化,粗暴專制的學校領導——這樣的人物組合幾乎已經形成了教育題材電影的一個固定的內在結構——所以有人說這電影「古典」、「傳統」。但是導演出色地運用了音樂來作為影片的主要表現手段,從而使法國人特有的優雅浪漫,在這樣一部幾乎完全遵循傳統套路的、中規中矩的電影中,依然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如果說《春風化雨》帶給觀眾的第一感受是心靈的震撼,那麼我以為《放牛班的春天》給人的第一感受則是心靈的沉醉:孩子們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聲合唱,以及悠揚的歌聲中放飛的童心、夢想、感激、懷念……這一切無不美得令人動容。
此外,非常有趣的是,由於這個學期開始上教育心理學,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如果是放在從前,自己絕不會注意的一點:那就是行為主義者與人本主義者的對立:)以中文系學生的眼光來看,可能只會看到校長習慣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與Clement Mathieu學監的溫和詼諧、善良寬容這兩種作風、兩種人格的鮮明對比,但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這實際上還反應了兩種教育理念、兩種心理學流派的對立。以「行動——反應」為口號的校長自然代表著刻板冷酷的行為主義者,頻繁而花樣繁多的懲罰措施便是他的強化手段。為了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反應,這種強化是非常及時而有力度的——校長在懲罰犯錯的學生時,其態度可說是雷厲風行、不遺餘力。刺激-反應的聯結當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結果表現出來就是學生在校長面前噤若寒蟬,規規矩矩彷彿機器人,而在校長背後則是放肆搗蛋無所不為;並且,當面被壓抑得越厲害,轉過身來作為一種報復,也就更加地恣意妄為。行為主義者的做法之弊端也在這一生動的案例中暴露無遺,那就是將人視為動物,僅僅進行簡單的、刻板的行為訓練,而無視人豐富的內心活動和情感因素。話說回來,僅以行為主義的標准來衡量的話,校長的教育手段也頗多可指摘之處,最大的問題在於他的強化只著重於負面懲戒而忽視正面鼓勵,永遠只把眼睛釘在學生所犯的錯誤上,對他們的淘氣頑劣行為極度敏感,而對他們的正確反應熟視無睹,更遑論及時加以引導,促使其轉化為積極反應。學生們無時無刻不被告誡著不許這樣做,不許那樣做,卻沒有人來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怎樣做。所以,即使是典型的行為主義者,肯定也會對這個校長的教育方法大搖其頭的,因為他太缺乏建設性精神了。當然了,影片本來也就是要把他塑造成一個庸碌小人來做Clement Mathieu學監的陪襯,我們不必對他抱太高期望。
相比之下,Clement Mathieu學監便是春風化雨的人本主義者了:)他與校長的最大區別在哪裡呢?我想主要還在於他將學生當成同自己一樣的,有血有肉有尊嚴的活生生的人來看待,會在滿足學生作為正常人類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引導教育。讓我們來看看馬斯洛提出的人類七大基本需要中,Clement Mathieu幫助學生實現了哪幾點。首先是安全需要:雖不能說他將學生完全從校長的淫威下解脫出來——某種程度上他自己也是這種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總是站在學生一邊,並竭力為犯錯的學生尋求庇護,保護他們不受傷害:因此,他首先是一個能給予學生安全感的老師。歸屬與愛的需要:他給予弱小而無依無靠的Pépinot更多的關愛,到最後幾乎完全充當了父親的角色。尊重的需要:當發現校長的十萬法郎是Corbin所偷時,他詢問了原因;想要一隻熱氣球的願望是意料之外的天真和單純,為此他不忍心打碎這個孩子的人生夢想,於是又一次成為了包庇窩藏「壞孩子」的「同謀」。審美需要:這無需拿什麼特別的例子來多說,整部電影的核心事件——成立合唱團——足以凸現這一點。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集中體現在那個有著「天使臉孔」的音樂天才Pierre Morhange身上,可以說,完全是Clement Mathieu的慧眼識珠,為Pierre Morhange一生輝煌的音樂事業奠定了基礎,搭好了階梯,令他實現了原本無法想像的人生價值。
再說一點跟心理學有關的東西,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老題目。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對自己心目中的「好學生」和「壞學生」,無意識流露的態度會有多大的反差。課上,小Pépinot因為答不出瑪麗莎內是怎麼死的而被罰抄答案一百遍。課下,校長和藹可親地給了他最喜歡的乖孩子Boniface餅乾的獎勵,說:「你知道瑪麗莎內是被槍決的吧?」Boniface自信地說:「是的,先生,就像拿破崙一樣。」校長十分尷尬。另一幕,Clement Mathieu在廁所里堵住了偷他樂譜的學生,剛好被學校的老師Chabert撞見。Clement Mathieu想要大事化了,謊稱是在教學生合唱。Chabert不相信,警告Mathieu不要總是袒護學生。Mathieu憤憤地說:「你真是看什麼都覺得是壞事!」Chabert轉過身冷漠地說:「在這里嗎?沒錯!」如果一個老師認定自己的學生無葯可救,那麼自然學生的一切行為都是壞事,哪怕他們什麼都還沒有做,也很可能是在進行預謀策劃。這種防患於未然的心態一旦過了頭,勢必就要演變成羅森塔爾所說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可以想見,在老師的偏見與歧視之下,再天性純良的孩子,也極有可能成長為心理扭曲的人。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當引以為戒。
4.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5篇600字
這是一次不完全觀影的片面感受。我並沒有從頭到尾看完這部電影,原因很尷尬,下面會說到。在這個前提下,我的感受也是片面的,很可能是錯誤的。管中窺豹的我本沒有資格評論這部片子,但既然有了感受,便如同鯁骨在喉,不吐不快,於是便記錄在這里,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心理學影片 觀後感 ,希望你喜歡。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1
吮指少年》又叫《吸拇指的人》,這部獲得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男主角獎」的電影,是一部心理影片。電影講述了一個17歲的高中生賈斯汀生長在一個普通而溫馨的四口之家:父親邁克是一家工廠的經理,母親奧黛麗是護士,還有個弟弟喬。青春期的莫名壓力使賈斯汀常常下意識地吮吸拇指。但最終賈斯汀擺脫了壓力的困擾發揮了自己對社會問題的領悟,邏輯思辨潛力成為一名紐約著名大學新聞專業學生。
影片中首先讓我感動的是親子關系,當父親為了阻止兒子吮吸拇指時,在兒子的拇指上寫下了MFC。賈斯汀對女朋友的解釋是MotherFuckingSucker(混蛋)這種解釋簡單而又叛逆。其實真正意思是父親的名字Mike.F.Cobb的首字母的縮寫。父親對兒子的愛與期盼都寫在那個拇指上,每一天兒子都要吮吸數次的拇指上。
影片中,賈斯汀的牙醫佩里對他吮吸拇指的行為進行了催眠治療,他告訴賈斯汀當你害怕感到孤獨時,閉上眼睛幻想自己在森林裡撫摸能給自己帶來安全平靜的力量動物,看著它,研究它,當你想吮指時,用意念召喚你的力量動物(給予力量的心靈動物)。你不再孤獨,不再害怕,你不再需要吮指,你的手指也不再需要你。其實,佩里的催眠治療做得很好。但是,佩里和賈斯丁分別時說一句:「從此刻開始你的手指吮起來像爛肉了。」這是後催眠暗示。
賈斯汀在改變時的心理震動和行為上的過激行為都把人性面臨改變時的弱點刻畫地十分豐富。每個人都面臨著改變,以前或者將要,無論是機遇還是風險的改變,都對未來抱著一種無法確認的心靈折磨。
賈斯汀在學校的一些表現常常造成老師及同學的困擾,例如:常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坐立不安,小動作頻繁,精力過人的現象。賈斯汀被醫生確診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前父親和老師只認為是一種不良習慣。但最感謝的是 辯論 老師看到賈斯汀心疾病背後的智慧,而一步步培訓成為一個多次獲獎的辯壇高手。這帶給賈斯汀自信和成功的喜悅,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2
上周末從網上下載了德國電影《最後的橋》2008版,看後深感導演和編劇的良苦用心,戰爭不管任何形式任何名義對於個體都是痛苦的。這部電影從一群高中生的角度,講述了孩子們眼中的戰爭,讓人看完辛酸無比。
從心理學分析,14-18歲的男青年最大的苦悶就是自己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卻不被成人世界所認可。因此,這個時候能夠有任何的組織或個體,給予他們身份認同感,他們就會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的一切。從這個角度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如果在此期間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就很容易誤入歧途而不自知。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 故事 :一群處於躁動的青春期的男孩,理解了一項國防軍委員會的軍事委託,守住城外的一座橋。男孩們十分興奮,最後能夠參與到保衛祖國保衛領袖的偉大戰爭中來了。沒有理解正式的軍事訓練,他們就匆匆上陣,剛開始他們絲毫沒有戰術意識,就站在橋上。之後一個飄過的將軍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在橋下修建了一個工事,放上機關槍,在橋的那頭配備一個反坦克手,後面的機關槍火力掩護,高處設一個狙擊手。在這樣的配置下,這群孩子竟然從下午堅持到了第二天。第二天,來了一群人准備炸毀這個橋,卻事先沒有通知這群小夥子,憤怒的小夥子們阻止了對方的炸毀計劃。最後,對方撤走了,美軍過來了,小夥子中唯一的存活者走向了他的戀人,再次擁抱了生活,告別了戰爭。
這部片子是德國在1959年拍的,因此本片充滿了人性和人文主義精神,本片的觀點是:戰爭都是錯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想,這部片子要是讓我國導演來拍,會拍成什麼樣?估計是一群青年們有感於國家沉淪,山河破碎人民被奴役,而自覺自發理解我黨領導,掩護大部隊撤退,最後跟敵人同歸於盡。總而言之,是一部充滿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影片。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3
其實故事中的那位醫生也有著一段永生難忘的經歷,或許是張昕的這個個案,觸及到了他記憶的深處吧。他的眼前不停地出現著上學時一個女孩兒的影子。但他卻始終相信這是幻覺,並且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心靈也出了問題,他竟然在辦公室採取為自己進行電擊的方式來抵制這種所謂的「幻覺」,被同事發現後,他仍然不願說出事情的真-相。後來,在同事的鼓勵下他改變了原來不願與人交往的生活習慣,並和張昕確立了戀愛關系,生活接近了平靜。然而,在一次他與同事小聚時,冒然闖進來的一對老夫婦對他的過激舉動打破了這場平靜,也激
發了他內心深處的記憶。他變得近乎失常,但仍然拒絕面對自己的內心,拒絕敞開自己的心扉。直到最後站在當年那個女孩跳-樓自殺的地方,他才迫不得已的說出了積壓在自己內心的秘密,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真正的面對了自己的內心。
故事至此,已經接近了尾聲。想必您會產生疑問,心理醫生也會出現心理問題?其實心理醫生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們也有著自己的七情六慾,也有著生活的苦惱。我接下來的說法,或許會得到大多數心理學工作者的贊同,其實相對於其他人而言。心理工作者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他們每天都要接觸許多負性情緒,過多的負性情緒積聚到一起便會形成負性的心理暗示,在這種負性暗示的影響下再加之一些生活問題,自然就像是一顆定時一樣,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我的老師在第一堂課時對我們說「他很佩服我們的勇氣,敢於向這種高危險的工作所邁進。」這一點在我經歷了志願工作後深有體會。我想這也是心理咨詢督導這個職業所由來的原因之一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央視12套的《心理訪談》節目,我對片頭中的一句話頗為認同「沒有一個人的心靈永遠一塵不染」。故事中那位醫生認為自己是心理醫生,自己出了心理問題會招來別人的笑話,所以寧願默默承受,也不願意向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領導所傾訴,不願敞開心扉。最後險些讓自己葬身在高樓之上。
我不想憑借著這小小的一篇 文章 來糾正人們對於心理學的錯誤認知。只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那些患有「心靈感冒」的人們,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和鼓勵,讓他們有勇氣敞開自己的心扉。同時作為一名心理學專業的自考生和志願者也想對大心理學工作者說上一句:你們辛苦了!工作固然重要,但要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我們都是同樣的人類,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煩惱。面對煩惱,敞開自己的心扉吧!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心裡達人」。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4
《天才捕手》可謂群星實力飆戲的典範,其中奧斯卡女神妮可基德曼時隔多年搭檔英國氣質男神裘德洛,繼《冷山》之後再次上演情侶檔;而英國紳士代言人科林費爾斯則與裘德洛再組「黃金搭檔」,上演傳奇編輯與天才作家雕琢作品的非凡經歷。在這出兩大英倫男神聯手崛起文壇的大戲中,妮可基德曼活生生地被推到痛不欲生的邊緣。
影片製作精良視聽效果極佳,既有流暢愉悅的頭腦風暴,也有牽動人心的情感糾葛。此次科林費爾斯和裘德洛的出演,將編輯與作家激烈的探討和創作過程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少觀眾在映後表示:「從未想到編輯與作家的生活能如此有趣,關系能如此融洽,一定要叫上好朋友一起來看。」而妮可基德曼在片中偏執痴情的形象,也讓不少迷弟直呼:「黑化的妮可簡直叫人慾罷不能!」問及影片中的情感抉擇,不少觀眾表示工作與家庭同等重要,實在難以抉擇。
《天才捕手》憑借天才人物的傳奇故事和感人肺腑的情感糾葛,成為開春最受矚目的好萊塢大片。除了科林費爾斯和裘德洛的激情過手,還有女神妮可基德曼上演的「虐戀」戲碼,高潮迭起,圈粉無數,不少影迷秒變「自來水」,網友「橘子」表示:「看這種電影很容易發生共鳴,無論是誰,都或多或少要在感情上做出選擇,強力推薦大家來看,值回票價,《天才捕手》上映以來,在觀眾中引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超高的還原度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上座率一路飄紅。許多觀眾表示,珀金斯和沃爾夫的創作過程歷經艱辛,矛盾一再升級。網友「棲棲」則發文:「裘德洛狂熱直率飾演工作狂,科林叔不動聲色 配對 老辣搭檔,妮可積怨偏執客串魅力發嗲夫人,這種好萊塢實力派戲骨靠扎實演技撐起的佳作,完全可當教科書看」。有部分女性觀眾表示,十分心疼伯恩斯坦夫人,不僅要擔心女人搶男人,還要擔心男人搶男人。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5
今天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視頻,如果你中獎得了一個億,你將會怎麼拿?看到這類問題,我們第一反應應該是欣喜之後考慮這筆財怎麼花吧。而這個視頻要說的是藉由中獎之後怎麼拿獎金的例子來闡述一些心理學效應。
情況一,你去買白菜,要十塊錢,但你願意再多走到前面一公里的話,就可以買到五塊錢等量等質的白菜;情況二,你去買電腦,要三千塊,但你願意再多走前面一公里的話,就可以買到兩千九百九九十五的電腦。顯然,前者你更傾向於走多一公里去買白菜,而後者你卻堅持買三千塊的電腦。同樣是便宜五塊錢的商品,為什麼我們有時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一公里)去追求而有時卻完全不會?現代心理學可以解釋許多看似怪誕的人類行為,比如有些人在噪音下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等等。在情況一和情況二的對比下,說明人們在追求某事物之前就會從某些方面來衡量接下來的行為是否符合預期利益。不同情況下參照物的不同往往影響人們的決策。
我們想像自己突然獲得一個億的獎金,但這種興奮感會很快消失。所以為了延遲這種快樂的感覺,在心理學上有個好玩的解決 方法 。這就是我們去拿獎金的時候分批次拿,每一次只拿一些獎金,這樣就可以在拿到全部獎金之前享受這種快感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幸福的事情分開做」。與之相反,如果我們想要減輕痛苦的感覺,這就要我們盡量減少歷經痛苦的時間,比如不喜歡寫作業,那麼我們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作業。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5篇600字相關文章:
★ 《攀登者》觀後感5篇
★ 《雪人奇緣》觀後感影評5篇
★ 《攀登者》觀後感5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5篇
★ 《雪人奇緣》觀後感5篇
★ 電影美麗心靈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 《攀登者》觀後感5篇
★ 觀看《安全教育》有感600字觀後感5篇優秀範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5篇
★ 《保持沉默》觀後感5篇600字
5. 跪求一篇心理學電影賞析論文 1500字左右 要從心理學角度
找到太多了,希望能給你靈感!
在電影《長江七號》中,就可以看到父親對孩子那種驚人的嬌寵,父親為了孩子上貴族學校,可以忍受非人的磨難,犧牲自己的尊嚴乃至性命。這種父子關系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平民尤其是農民家庭結構的典型代表。
孕育這種人格結構的親子關系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發生在極端的貧窮和巨大的社會貧富差距的背景下,窮人(父親)在這種社會中並沒有起碼的為人尊嚴,遭受到歧視和白眼;
第二,以父親為代表的整個家族把一個「救星」的形象投射給孩子,期望著通過孩子的成就(主要體現為學習的成就)能夠改變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或者僅僅是獲得失落的尊嚴(面子);
第三,在這種親子關系中,父(母)親以一種近乎自我虐待的方式省吃儉用,提供給孩子(往往是男孩子)優越的條件——讀書,而孩子的整個人格通過讀書學習和父母親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所以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或者「貪玩」不學習的時候,出現的是整個家族系統自我的崩潰。父(母)親會在此時突然從奴隸一般辛苦勞動供養太子讀書的人,變成一個完全忽略兒童愛玩天性的暴君,開始毆打(虐待)孩子,之後又出現自我的崩潰、哭泣、自責。
而通過這個過程,孩子開始真正進入家庭的系統自我中,他會開始刻苦地帶有自我虐待色彩地學習,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並且期待著學習能夠帶給整個家族(學校、村鎮)榮耀。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格結構形成了。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自我理想、自我價值感、以及其情緒和認知模式都是和父母(家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他並不會具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我判斷標准,而他的情緒和慾望也是和父母緊密聯系的。
魯迅說,中國人是合群的自大。正是說明了中國人的自我、超我乃至本我的一部分都是外化式的、關系性的。在《長江七號》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我想大概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的,這種教育可以總結為兩條核心指令:千萬不要讓別人看不起咱們;讀書學習是一切的核心。其實這第二點也是為第一點服務的,「學習好了,別人才會看得起咱們。」而這兩點的共同目的都是要建立起「我們」和「別人」的一種關系。有些時候,對這種「我們-別人」關系的需求不過是要求「我們」和「別人」能夠彼此平等、相互尊重。
而更多時候,則是期望著「別人」能夠無條件地欣賞、崇拜、羨慕「我們」,乃至在「我們」面前感到自卑或者混雜著幾絲嫉妒。這後者就是「面子」,面子的背後,是自體-客體系統的施虐-受虐關系的循環和逆轉。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個話題——何以中國人會形成這么一個群聚性的關系性心理結構,恰如一位來訪者所言,「我就像長在我媽身上的一個東西。」?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應該反問:「何以美國白人會形成一個獨立的、和他人有清晰界限、有相對獨立的情緒和慾望系統的心理結構?」美國白人的這種「個體性自我」的心理結構是最近200年來適應工業生產要求而在全球大批量生產的精神產品。
「個體性自我」的產生是和民主社會、法治社會、物質豐富、社會大生產保持同步的。而「關系性自我」這種精神產品就特別適應於中國,尤其是中國農村。這就像高保真音響適用於發達國家的都市,而對於飢荒的非洲來說,手搖發電的礦石收音機是最適合的,因為貧窮他們沒有電更買不起電池。在一個人口眾多、國家無法提供足夠保障的社會,「自我」必須是關系性的,才能提供一個社群足夠的安全感和穩定性。農民子弟們如果不緊緊地把自己作為人的存在性和父母、鄉親們緊緊聯系,那麼不可避免的災難性後果就是他們的父母在一個沒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下必然要度過窮困潦倒、孤獨悲慘的後半生。
6. 用心理學的分析電影《黑天鵝》
《黑天鵝》觀感:成長的蛻變
自幼便深受母親藝術熏陶的妮娜,在出落成美貌動人的大姑娘時,也已然成為紐約一個著名的芭蕾舞團的當家演員之一。而母親的固執與特立獨行似乎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女兒的成長。眼下,年輕上勁的妮娜正迎來自己事業上的第一個機會,就是參演並競爭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女一號。導演托馬斯也早已看出妮娜的潛質,並對她進行了適時的提點。然而,托馬斯所要求的這個女一號不但要求擁有舞劇中白天鵝的高尚、純潔與善良,還要兼具黑天鵝的邪惡、狡詐、激情與淫盪。在競爭中,妮娜不出意外地展現出了她天賦異稟的白天鵝的美貌與品質,而她有力的競爭對手莉莉也在對黑天鵝的演繹中精彩迭出,雙雙贏得了導演與同行的贊嘆。結果是,妮娜與莉莉的競爭不可避免,甚至從藝術表現的層次一步步上升到了精神扭曲攻擊與糾纏的局面。鉤心斗角、自殘甚至同性戀接連上演。妮娜也步步踏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激烈的競爭,妮娜出現了幻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幻覺中殺死了競爭對手,其實傷害的是自己,為了完美像白天鵝一樣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撇開藝術欣賞,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去看,影片中無處不存在精神分析的味道:
女主角妮娜有一個強權、控制慾望極強、期望值極高的母親。丈夫的缺失、事業的失利,母親把女兒視為精神支柱,視為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為了生下你,我犧牲了自己的事業」 像一句咒語 ,禁錮著妮娜,只能做一個「貼心的女兒」,任憑媽媽控制著,包括從被迫小彈鋼琴、吃多少蛋糕、穿衣服、脫衣服、剪指甲,用愛控制著女兒,干涉著女兒的隱私。從小被迫去學芭蕾舞(劇中母親說:「如果不是我跟著你學芭蕾,你早就放棄了」),長大後成為紐約一個著名的芭蕾舞團的當家演員之一。母親的願望、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妮娜,並且內化成自己追求的目標。妮娜和母親的關系便是母親用壓力和期許來引導或者是糾正妮娜的前行方向,不能走岔路,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緒,否則,便會如同在妮娜得到領舞的資格後她讓妮娜吃蛋糕一樣堅持執拗。粉紅色的睡衣、外套、床單、滿屋子的毛絨玩具都喻示著妮娜這個28歲的小女孩。
隨著內在的潛意識里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導演,假想敵lily的啟發,妮娜對控制、束縛的代表媽媽發出怒吼:滾 ,並告訴她:「你的乖女兒死了」。 當母親發覺「黑天鵝」這個角色吞噬了女兒,為時已晚,母親的價值觀人生觀已深深的植入女兒內心,對成功的嚮往、好勝心、追求完美比自己更勝一籌。成長的過程不只有快樂,更多的是痛苦、迷茫、恐懼,就像蛇的蛻變,自己找一塊礪石硬生生的剝掉一層皮,很痛;還有有很多的慾望、誘惑,該何去何從,該怎樣去尋找自我——嗑葯,去酒吧放縱,交同性戀朋友,很迷茫;恐懼自己內心一些不被媽媽認可和被自己壓抑的慾望。所有這些方面都形成妮娜內心的沖突。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人物都可看作是妮娜的不同人格類型:1)母親,象徵著被內化了的超道德感、權威;2)導演,又是權威、又是內心的智慧老人,引導著妮娜的成長,「戰勝自己才能鳳凰涅槃,化繭成蝶。」「自己才是自己表演的羈絆」;3)假想敵lily,是妮娜壓抑了的本能願望:性、自由。
為了將妮娜內心的成長視覺化,電影里用了大量的隱喻性鏡頭:
1. 母親作畫——是在畫自己希望成為的女兒,在現實生活中,母親也是在按照自己的願望雕刻自己的女兒。
2.一次次被自己抓破的脊背,指頭流血——成長的覺醒,隱喻著妮娜決心破殼而出的自我,需要付出代價;
3.一次次被媽媽剪掉指甲——隱喻著媽媽再次失去的恐懼心理(失去了丈夫和事業),阻撓妮娜自我的發展成長;
4.粉紅色的睡衣、外套、床單、滿屋子的毛絨玩具都喻示著28歲的妮娜被媽媽當小女孩一樣教養;
5.撕掉手指的皮膚——妮娜嘗試著去蛻變,但是很痛,就淺嘗輒止了,但是自主、自由的慾望不時的沖撞著自己(抓破脊背,破繭而出);
6.黑天鵝的翅膀——象徵著超越,從壓抑情形中解放出來。
7.手指流血——意味著內心的沖突,對母親背叛的罪惡感。
8.和莉莉的同性愛——人格的整合願望:單純、可愛 、脆弱 、順從 無主見的「白天鵝」與反抗、自主、桀驁不羈 、敢愛敢恨的「黑天鵝」的整合。黑白天鵝的互換與成長正貼合妮娜由壓抑控制中的人格,向開放自由的個性的轉變。它代表的是慾望、掙扎、不懦弱,和不掩飾、不壓抑一切渴求。
9.妮娜的自殺死亡——喻示著有著追求完美人格特質的最終結果,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部影片的劇情中有心理學的背景,特別是一些潛意識的東西,是比其他類型的電影更高一個境界、更受人們歡迎的緣故吧,雖然故事讓人們心情很沉重,但是留給人們無盡的思考,特別是對那些做了父母親的人們。
感覺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不只是一個導演,還是一個精神分析大師,否則不會拍出這么專業的心理電影。很欣賞他!
心理驚悚片《黑天鵝》:潛藏在心中的黑天鵝
影片《2012》等一系列災難片在講述人類或地球滅亡的背後,反應的是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而心理驚悚片《黑天鵝》講述了一位舞蹈演員為追求一個角色,不堪承受過重壓力,精神崩潰乃至死亡的故事,其背後反應的則是人類對於虛無的恐懼。
2010年,導演阿倫諾夫斯基的新作《黑天鵝》,作為第67屆威尼斯影節的首映影片,並入圍該屆電影節金獅獎。這是一部關於芭蕾舞歌劇《天鵝湖》的心理驚悚片,影片展現了女主人公妮娜出演歌劇中白天鵝與黑天鵝兩個角色,前前後後其內心出現的種種恐怖幻象。
原來,在歌劇《天鵝湖》中有兩個重要的角色——白天鵝和和黑天鵝。白天鵝善良、美麗;黑天鵝卻邪惡,極具誘惑力。白天鵝本是一位美麗的公主,因中了魔王的咒語,被變成了一隻天鵝,只有在午夜之後她才能恢復人形。有一天,白天鵝在湖邊偶遇打獵的王子,她向王子傾訴了自己的身世,王子深深的憐惜轉變為愛情,他決定要救出天鵝公主。白天鵝告訴他,只有一個真心愛她願意為她死的人,才能解除咒語。於是,王子准備舉辦晚宴,請白天鵝赴宴,並真誠地向她求婚。但是,魔王讓自己的女兒扮演成了天鵝公主的樣子,只不過穿了黑色的衣服,去參加宴會,誘惑王子。王子以為這只黑天鵝就是天鵝公主,於是跟她雙雙起舞,並宣布訂婚。白天鵝在窗外一聲絕望的悲鳴,振翅飛去……影片《黑天鵝》講述的不是《天鵝湖》中的神話故事,而是關於芭蕾舞演員妮娜的故事。妮娜是紐約劇團中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員,她自幼練習芭蕾舞,技藝出眾,並且乖巧、漂亮,很討人喜歡。這很大程度上應該得益於她嚴厲而冷酷的母親,在母親的管教下,妮娜從小就是個特別聽話、刻苦的乖女兒。但是也正因此,妮娜的身上少了一種奔放的激情,青春及性的活力在她身上得不到體現。妮娜更多是以小心翼翼地跳好每一步來追求完美,自我壓抑而缺少情感的釋放。因此,在劇團要重拍歌劇《天鵝湖》時,妮娜是擔任白天鵝角色的不二人選;但是黑天鵝的角色,其帶有邪惡、誘惑的特徵,妮娜一時無法完成角色的轉換。
而歌劇總監托馬斯要求新演員能夠同時飾演黑白天鵝兩個角色。眾所周知,在《天鵝湖》中,黑白天鵝是極其重要的角色,出演該角色的演員不但會事業會更上一個台階,而且還可能會一舉成名。妮娜心中極度渴望飾演這兩個角色。於是,妮娜一個人找到歌劇總監托馬斯,向她表明自己希望爭取到這個機會。托馬斯最終答應了讓她來演這兩個角色,但要求妮娜要學會釋放情感、展現誘惑,並在這方面一直誘導她。而劇團中還有位舞蹈演員莉莉,天性大膽活潑,充滿活力,她所表演的黑天鵝不但獲得眾人的贊賞,也得到了托馬斯的認可。雖然,莉莉是作為黑天鵝的替補人選,但這也給妮娜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妮娜一方面刻苦練習,一方面卻始終心存恐懼,怕有人與她爭奪這個角色。整天拚命的練習,精神的高度緊張,使妮娜感到身心俱疲。一開始她練習黑天鵝的舞段時,就不小心扭傷了腳;後來因長期的練習,她的腳趾也因鞋子綁得過緊,腳趾都都快粘到一起了。更恐怖的是,妮娜的背部不斷地出現傷痕,應該是壓力過大時自己用手抓撓的;她還在洗手或洗澡時,看到自己的指甲里不停地滲出鮮血——當然這是妮娜出現的幻覺。後來妮娜不斷出現幻覺,有一天晚上莉莉拉她出去玩,回來後妮娜感覺自己愉快地和莉莉在一起偷換——但是莉莉那晚並沒有跟她回家;還有一次她獨自練習的時候,聽到響動,跑過去卻看到了總監托馬斯正在和莉莉做愛——其實也沒有這回事。這個時候,妮娜身上已經出現了黑白天鵝並存的雙重人格。
在最後的演出中,妮娜一開始不小心動作失誤,使得托馬斯大為光火。後來妮娜來到化妝間,又發現莉莉在化妝間里,並諷刺地說不如把黑天鵝的角色讓給她,於是兩人激烈地爭吵起來,妮娜失手用玻璃碎片刺死了莉莉——當然,這個莉莉也是妮娜自己。妮娜把莉莉的「屍體」拖進了洗手間,當她再次進入化妝間,鮮血從門縫下流出來,妮娜用毛巾堵住了門縫。就在這時,莉莉卻敲門前來向妮娜祝賀,稱贊她演得很好。妮娜驚訝得一句話也說不出,當她再去檢查毛巾時,下面根本沒有鮮血,洗手間里也根本沒有屍體。這時她發現她刺的是自己,玻璃還留在自己的腹中。妮娜悲傷地留下了眼淚……
就在妮娜悲傷地流淚的同時,我的心頭也在不停震顫——一個人就這樣殺死了自己,而她不過是追求飾演一個角色而已,值得嗎?再細細思考,妮娜的這種舉動,反應的恐怕是人類對於虛無的恐懼——死亡有什麼可怕——正如北歐神話關於奧丁的傳說寫道:「富人會死,親人會死,而且你也會死,但我知道一樣東西不會死,那就是每個人對死去的人的評價。」不朽的名聲成了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在現實生活中為追求成名而「殺死自己」的不在少數,影片不過是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展現了這一現象而已。看看,我們人多少人一天在電腦前坐十幾個小時,辛勤工作;又有多少人在深夜喝咖啡提神、抽煙刺激神經,加班加點。現代社會慢性疲勞和過勞死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他們不過是無法抵抗生命中的那點虛無。
生命固然需要工作和努力,不然生活會空洞,沒有意義。但是,生命的本質卻不是工作,更不是通過工作獲取成功或者成名。生命是一種自然的歷程,是活完自己的命,其他的都是輔助。我們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有目標,也可以挑戰自己,但是要記住,這些都是為了使生命更有意義,而不是抹殺生命,獲取聲名。正如《莊子·養生主》中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理解莊子的這一段話千萬不能截取前兩句,莊子的真正觀點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啊!知道了還這樣,真是危險極了!
看來,莊子的對生命的了解還是最透徹的。莊子認為,生命是人生的大事,對此人們要有理性的思考。在思考生命的問題時,人類要把思維的方向轉向自身,不要將生命的過程當成是社會目標的附屬物,不要汲汲去追求世俗的東西,要保守生命本身的需求。莊子那段話的後半部分是,「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就是莊子的生存哲學,所謂「保身」是指社會生活中讓自己不受社會非理性的傷害;「全生」是指以生命本身為生命活動的目標,人生存就應該要維護一個完整的生命;「養親」是指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注和照顧;「盡年」是指「全壽而歸」。這才是對生命本質的理解——並不是所有的白天鵝都要能飾演黑天鵝才行,做好自己的白天鵝也很好!
一旦我們理解了生命是自然的,我們便不會再那麼恐懼虛無。因為人生本來就是虛無的。話說莊子妻死,他鼓盆而歌,就是領悟了這個道理。莊子說:「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莊子的妻子死時,一開始他也傷心至極,但後來想想,人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連形體、最原始的氣也沒有,一切都是從混沌中開始,最後才有了生命。人的生死,就跟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樣。因此,人死了並沒有什麼好悲傷的,虛無也沒什麼好恐懼的。因為我們都是從虛無里來,並且最好都要到虛無里去。
希望妮娜的死是走進了虛無,也是走出了虛無;希望人類都能夠進出虛無而毫無畏懼。
7. 我要寫 論恐怖電影的心理分析 誰能幫幫我高分懸賞!!
恐怖電影的心理探索~~
摘要:自從電影這個視覺娛樂游戲產業化以來,恐怖片一直是西方電影票房的法寶之一,不論大製作還是小成本都能夠觀者雲集,在或者競爭激烈或者低迷黯淡的電影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近幾年來,歐美和日韓的恐怖片大舉「進軍」中國的電影市場,得到了很熱烈的反應,尤其在年輕人中大受歡迎甚至風靡一時,也因此刺激了現在以通俗恐怖故事為代表的恐怖文學的飛速發展。在恐怖電影的發燒友中年輕人主要以大中學生為代表,而且人們通常的認知中乖巧膽小的女孩子在欣賞恐怖片的慾望和痴迷程度上絲毫不遜色於男孩,甚至大有「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架勢,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和討論。恐怖電影帶給人的心理感受遠非通常意義的美好、愉快.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恐懼是個體面臨外部的某種緊迫而危險的情境時努力試圖擺脫、迴避卻又無能為力一種情緒體驗。這本應是一種人們極為迴避的體驗,那為什麼還有那麼人喜愛恐怖電影呢?甚至在年輕人中,對恐怖刺激的體驗是趨之若鶩,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除了個性和叛逆的外,還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心理原因作為原動力嗎?在這篇論文中,我主要從心理學方面來淺析一下,恐怖片存在的理由和價值以及心理基礎。
關鍵詞: 恐怖電影、心理學、本能、反應
正文:
恐怖電影從誕生之日起就擁有著大量的觀眾。人們在顫栗與尖叫中,卻不由睜大驚恐的雙眼。一幕幕驚栗的場景,叫人既喜愛又害怕。在電影誕生的最初10年裡,法國電影大師梅里埃就拍攝了200多部幻術,神怪和特技影片。這些片子雖然只有一兩分鍾,但因其驚悸的效果而被人們視為電影史上最早的恐怖片。電影大師希區柯克的影響片具有深厚的心理學內涵,讓人在顫栗驚恐中欲罷而不能,因此他被譽為真正意義上的恐怖片開拓者。當今美國的夢工廠好萊塢是恐怖大餐的熱心製造者,如《驅魔人》、《閃靈》等都拍得血腥殘暴、十分逼真。
雖然拍攝的時代、技巧、技術有別,但這些電影的初衷是一致的,無非是激起人們內心最大恐懼。而這非但把人們嚇跑,反而讓他們感到刺激上癮。這看起來彷彿違背常理。從人們行為的通用理論來說人類總是在追逐快樂,逃避痛苦。但我們又該如何解釋人們熱衷於去做看恐怖電影這個會引起負面情緒的事情,?如此多的人樂此不疲地恐怖電影,一連兩個多小時沉浸在恐懼中,人們為什麼要這么做?他們能從恐懼中獲得什麼?
一.從影片中得到的恐怖體驗是個人和人類的成長相關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是被恐懼包圍著長大的。作為個體的人類,每個人都有童年時期的恐怖心理體驗,因為經歷驚險與恐怖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開放幻想、提升創造力的重要手段。歐美恐怖片中,經歷驚險與恐懼的主角常常是兒童,受到驚嚇的兒童形象正好與觀眾在童年時期積淀下來的恐怖心理感受引起共鳴。心理學家說看恐怖片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需要,而在電影學者眼裡,恐怖電影則是此類觀眾的一個心魔:在恐怖電影里尋找自己的悲傷童年或者某種潛意識。看恐怖片的願望,是在觀眾蒙矓的潛意識中存在的。對於會使我們感到恐怖的事物,對於恐懼這樣令人難忘的心理體驗,人類有著十分矛盾的心理狀態,既對危險有著本能的遠離躲避反應,同時又無法抗拒其對人性好奇與獵奇心理的誘惑。恐懼感不僅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其實也是一種心理需要。而作為這種恐懼需要的產物:恐怖電影是最大眾化也最形象直觀的娛樂藝術形式。
實際上,不僅個人是被嚇大的,人類整體也是被嚇大的。正因為恐懼心理的存在,原始人類才能在危險面前自我保護得以生存,而面對恐怖事物既害怕又受誘惑的心理反應,是人類在其個體與群體進化、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心理本能。
我們知道,當人第一次看到蛇的時候都會本能的感到害怕。為什麼會這樣?蛇沒有傷害過他,蛇的樣子也不像會對人構成多大的威脅,但人還是會害怕;而從更深的角度,在《聖經》中,是蛇誘惑夏娃犯罪,為什麼不是別的動物來承擔這個角色?一些研究人類心理的學者認為,這緣於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經驗。對於居住在森林中的最初的人類來說,遭到蛇咬很容易死去,這樣,對蛇有著害怕的、小心翼翼地遠離蛇的人有更多機會活下來,因此,在人類的意識深處,隱藏著來自遠古的對蛇的天然恐懼。人類文化心理中對蛇的恐懼,對這種恐懼的重視與自覺,使蛇成為邪惡的象徵。但是,即使在西方文化中,也有人認為,蛇誘惑人類犯了罪,但也由此開啟了人類的智慧。這是因為在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有著這樣的特點,那就是會受到相反方向的力的作用,對於所害怕的東西、被禁忌著的東西,又會產生接近與嚮往,說得白一些,就是會產生想探個究竟的意願。基於這樣的逆反心理特點,我們對於引起恐懼的事物,如恐怖電影所產生的既害怕又嚮往的矛盾心理,也就很容易解釋了。簡單說來,對於恐怖對象的這種矛盾心理,其中所包含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也是人們得以學習的心理基礎之一。由此我們可以大致認為,人們喜歡觀賞恐怖片的原因之一,在於電影中所揭示的恐怖經歷引發了觀眾自身的恐怖心理體驗,對於恐怖體驗的需要,甚至是人的一種心理本能。
我們也看到,恐怖片中引起恐怖的對象,不管是自然的還是幻想的,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神秘,其實質就是人們對它們不了解、無知。因為人對於恐怖對象的矛盾心理,要經歷:害怕、力圖接近與了解、克服害怕,再面對新的恐懼這一個循環的過程,這一消解恐懼的過程也就成為一個消除未知,獲得知識的過程,大而化之就可以看做是人類進化成長過程的一個縮影。由此可見觀看恐怖片不僅僅在於鍛煉心理承受力,同時也在形成一種心理技能,一種成長的技能。
二.觀看恐怖電影是一種心理和生理的雙重需求。
對於觀眾來說,看恐怖片簡直就是一場連續的心理游戲。而隨著游戲的不斷「升級」,觀看恐怖電影的第一個後果就是經歷恐怖心理體驗的心理承受力被提高。實際上,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是很多人看恐怖片的目的之一。隨著心理承受力的提高,事實是恐怖片被「戰勝」了。那麼,除此之外,看恐怖片還會產生哪些心理感覺?
人類心理上確實會對很多東西感到恐懼,恐怖片通過對恐懼心理的強化與疏導,使恐懼感不再是折磨人的東西,或者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恐懼心理對人的心理與身體的傷害。一位大三學生說,大部分人在看恐怖片時會感到肌肉緊張、心跳加快、出冷汗……在這之後竟是難以言語的輕松之感,「我很安全,還活著,真好。」——也就是說,他前面所描述的那些「恐怖」特徵只是一種虛擬的心理體驗而不是真正的恐怖經歷。人們都有一種天生的涉險意識,恐怖電影可以向人們提供營造恐怖環境形成恐怖體驗的素材和條件,以達到構架出另一種非常規生活的氛圍,滿足人們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凡是讓人格外恐怖的電影,必然能揭示潛意識中的心理秘密。如果說人做夢是潛意識經過改裝後的表達,那麼看這部電影則是一個逆向過程,即電影故事向你潛意識的投射。而且這種潛意識和象徵的映射關系是比較固定的,所以使你內心深處產生恐懼的並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這個故事在你的潛意識中的投射。恐怖片就抓住了某個文化語境中觀眾意識的最脆弱之處,讓他們陷在一種「安全的恐懼」之中,恐懼掩蓋了現實生活中的焦慮和煩惱,而又不真正傷害和威脅到日常生活。這種虛擬特徵使得恐怖片的觀眾在觀看電影(經歷恐怖)之後獲得了極大的心理滿足與放鬆。這種恐怖電影的虛擬性幫助人們在虛擬的狀態下克服對事物的恐懼。人們不希望恐怖事件真實地發生在他們的周圍,只是希望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克服他們。恐怖電影製造了令人恐怖的種種危機的同時又能夠通過巧妙的敘事技巧將這些危機一一消除,從而在假想的層面上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即使大眾克服對生活中各種恐怖因素的懼怕。
在看恐怖片的生理需求方面,對於愛看恐怖片的人來說,現實社會所產生的緊張和壓抑讓人感到空虛、無趣,而人的情緒、神經系統如果一直處於十分規律、平淡,意力長期集中於同一個目標的狀態是不符合生理規律的,容易產生心理疲勞、形成心理壓力。決的方法除了休息,更有效的可能還在於使注意力集中於另一個對象,尤其是差異性很大的對象,這種刺激打破平靜,才能達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從這個層面來講,看恐怖片這種強烈的刺激的確可以消除這種負面情緒,是一種不錯的情緒疏解管道,人們能把現實中的怒氣、憤恨通過電影轉移,隨著影片的畫面、氣氛而緊張,甚至放聲叫出來,這些都是釋放壓力、放鬆神經、在心理上擺脫恐懼與焦慮的好方法,用這種方式轉化現代人多餘的荷爾蒙,這也使我們理解了觀看恐怖片之後為何會感到輕松。而這就是恐怖電影賴以生存的巨大心理市場。當然,看恐怖片從來都不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就像某些葯物一樣,服用後即會馬上緩解,但葯力一過有可能舊病復發。這樣,觀眾就會在心理上對看恐怖片產生依賴,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影院。
三.恐怖電影對人性和心理的影響
亞理斯多德在他的《詩學》中說:悲劇通過激起人們的恐懼與憐憫來凈化這些情緒——這裡麵包含兩層意思:悲劇可以引起人們的恐懼與憐憫;悲劇可以凈化人們心中的恐懼與憐憫。也就是說,恐懼心理中的有害成分,因為通過觀賞悲劇(引起恐懼的文藝作品)而變得純潔。在現代的文藝心理學看來,人心理上積壓著許多有害的情緒,需要通過相應的藝術欣賞(或創作)來把它們「排泄」掉。這就是「凈化」,悲劇之所以有這種功能,在於它作為文藝作品提供了人們與恐懼之間的一個審美距離:就恐怖片而言,那是個危險的東西,但它是電影里的東西,在它面前觀眾是安全的,因此觀眾可以不受損害的進入這個游戲,「享受」而不是被迫經歷恐怖心理體驗及其所帶來的快感。在觀看這些電影的過程中,那些有害的心理被替代或凈化,比如殺人的慾望因為觀看兇殺片而得到間接的滿足於是不會在真實的世界殺人。這也符合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對藝術創作活動的解釋,他認為藝術創作和夢一樣都是對於潛意識中願望(尤其是不正當願望)的滿足。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愛德華·安德拉德和約耳書·科恩表示的新研究發表在《消費者研究》上,他們認為觀看恐怖電影的人,「人類能夠同時體驗兩種極端情緒看恐怖電影最快樂的時刻,也就是最恐懼的時刻。」這種新奇的情緒體驗解釋了人們同時經歷消極和積極的情緒體驗———人們實際上享受被驚嚇,不僅僅享受威脅解除後長舒口氣的暢快。「常態下,人們一般願意選擇避免刺激,但是,當他們進入戒備狀態,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備,體驗恐懼時也在體驗快樂。」 人們這種對恐怖文化的需求,有釋放壓力、追求娛樂的因素,也說明了我們的人性中對刺激、新奇的趣味和癖好
在觀賞電影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感官刺激除了形成恐怖體驗還帶來了更多的快感,並且釋放了積累在人們心中的恐懼情緒。但從更深層次說,一部好的恐怖作品的真正意義在於,通過對邪惡和恐怖的暴露喚起對人類的惡習、缺陷的警醒;通過挖掘人性的深度,展現人類思想的復雜性和曲折性;同時滿足人們對神秘主義探索的慾望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渴求。
四.恐怖片意象的心理分析
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恐怖片存在的心理基礎在於人類的一種終極的情感:對死亡的恐懼。而任何一種足以引起這種焦慮的影像都可以給觀眾帶來揮之不去的恐懼。恐怖電影主要有兩類:一類涉及超自然力量或世界。人們一直對於自己未知的世界心存恐懼和敬畏,各個民族也都有關於這種恐懼的神秘傳說。雖然人類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但不能否認,人們依然無法完全了解這個世界,依然有許多現象是神秘無法解釋。人們在困惑的同時,內心深處也有著深深的恐怖。而恐怖電影是將這種恐懼和想像形象化了,並加上了時代的特徵。而恐怖電影的另一類是有關人性的罪惡。它也有著深刻的社會淵源。層出不夯的兇殺案和各類自然災難、社會危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強烈的恐懼感。恐怖片導演將這些我們在真實生活中真正害怕的東西加以藝術化的包裝.將人們內心的恐懼還原在銀幕上,使我們對那些對象的恐懼被揭示、被體驗,讓人們直面這種情緒,並且大部分被釋放並克服。
以「血」這一意象為例子,它或許是恐怖片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電影元素。那麼「血」象徵著什麼?
血與死亡直接有關,而對死亡的恐懼又是人類的終極恐懼,這表現在下述兩點: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的本能,如果不害怕死亡,對生命無所謂,人就有可能自己死光,人類的延續就無從談起;不管科學發達到什麼程度,死亡的問題都是無法解決的。所以有人認為,死亡恐懼是恐怖片賴以存在的心理基礎,除了血,恐怖片中眾多電影元素也都與死亡有關。不過在電影中,一個重要意象的作用是不會如此簡單的,「血」決不會只跟死亡有關。對「血」的恐懼也可能與人類某個歷史階段對處女的恐懼有關。美國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就是從這個出發點去安排劇情的。血也可能象徵著生命所經歷的危險,就是每個人出生時候所經歷的血淋淋的危險。在《閃靈》中,從門背後、牆縫里噴涌而出的血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生命誕生時候的流血。生命的脆弱、對生命的珍惜、對生命直接的威脅。
人在受到威脅時候的本能反應之一是逃避,因此,恐怖片中常常設置了個各種各樣的藏身之處。經典鬼片《閃靈》中,小男孩最後的藏身之處是迷宮,直到被他母親安全帶走——迷宮、被母親帶走,這條思路也涉及到為什麼恐怖片的主角常常是兒童:人都有一種本能的懷舊心理,或者叫退向,即人們想要回到過去的本能,因著這種本能對童年生活進行美化——恐怖片中受到威脅的兒童因此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強烈關注;而從藏身之處來看,最終可能會極端地感到「回到」母親的子宮才是最安全的,恐怖片中不少藏身之處很容易讓人發生這樣的聯想。
《午夜凶鈴》或許是亞洲最成功的恐怖片之一,這部電影里充滿了可作為心理分析素材的元素。綜合整個電影,我們得出的心理分析結論是:這個電影是在說明一個有心理障礙的女孩的心理體驗。它所揭示的人們對於血緣與亂倫之間沖突的恐懼、慾望與禁忌之間沖突的恐懼,抓住了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東西。雖然有些觀眾可能在意識中不懂得午夜凶鈴在說什麼,但是潛意識卻受到了它的感染,它勾起了你的同樣的心理沖突。實際上,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指出,人人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心理沖突,這也可以稱作同「俄狄浦斯情節」相似的另一種人類對原罪的本能的恐懼。
由恐怖片的地區差異可以看出,對於恐怖邪惡的東西,不僅是個人,整個社會也存在一個心理承受力問題。應該說,人類社會的心理承受力得到提高,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也得到不斷的深化。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這樣,對於個體心理和人格結構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從這種種現象和理論來分析,恐怖片還是有很深厚的心理基礎及存在的價值的。
參考文獻:《環球科學》雜志 2007年3期
《消費者研究》雜志
《魔鬼秀:恐怖電影的文化史》
《恐怖:起源、發展和演變》
《視覺快感、日常生活與心理焦慮——當代泛亞地區恐怖電影心理研究》
《心理分析——對恐怖電影午夜凶鈴的意象分析》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心理 電影 恐怖 探索
8. 電影《驚天破》心理學分析
《驚天破》是導演吳品儒拍的一部警匪題材電影,在作者看來,這部電影無論從情節還是場面都還不錯。特別是該片對於人性的探討,具有一定的深度。
《驚天破》的情節是講一個叫「將軍」的嫌犯,出於內心的英雄主義情結,大肆殺害他認為該死的人。而在一次抓捕行動中,警察馬進與「將軍」同時開槍,「將軍」頭部中槍,馬進心臟被射穿。馬進移植了「將軍」的心臟……
車家偉是一名犯罪心理學教授,因為肝癌晚期,也做了肝臟移植手術,而他所移植的肝臟,也正是「將軍」的肝臟。
車家偉在他的課堂上說: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進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在口味方面會變得跟器官提供者一樣。他的學生問:教授,您教的是犯罪心理學,幹嘛要不停地講器官移植呢?車教授回答:如果一個人移植了連環殺人兇手的器官,會不會也會想殺人呢?
確實,車家偉在移植了「將軍」的肝臟後,也把「將軍」想殺人的心理「移植」了過來,變成了一個殺人兇手。
後面的情節,則是車家偉和馬進之間的鬥智斗勇,最後車家偉終被繩之以法。
這部電影的情節,有意思的就在於:馬進和車家偉同時移植了「將軍」的器官,車家偉繼承了「將軍」的變態心理特質。而馬進,心中的正義卻絲毫沒受到影響。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跟你(車家偉)不一樣」。
《驚天破》中,馬進和車家偉都因移植「將軍」的器官而受到影響。馬進以前是不吃辣的,術後卻開始吃辣。他和女朋友莫秀吃火鍋的時候,很自然的把菜往辣鍋里涮。莫秀問他:「你吃辣的嗎」?馬進說:「我吃辣,我一直都吃辣……我好像不吃辣的」。
車家偉,前面已經交代,他是一位犯罪心理學教授。有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可愛的女兒。可謂是人生贏家。在接受器官移植後,卻有了暴力傾向。電影中,車家偉是在夢游的時候試圖掐死自己的妻子。
器官移植影響人的心理變化,是有心理學的依據的,只是電影中的情節將這個依據進行了放大。心理和肉體決定了一個人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質,心理學中,有關心理對身體的影響的研究有很多,從精神分析到認知神經,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證據。近些年來,心理學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具身認知」。該理論認為生理(身體)體驗與心理覺知有著強烈的聯系,前者能激活心理感覺。當然,反之亦然。
作者認為,《驚天破》中,器官移植改變了二人的心理狀態,導演和編劇不僅僅是想說明「具身認知」的理論。而是想講包括身體在內的一切外在的原因,都能改變或者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包括價值觀。而這種改變和影響是潛意識層面上的,自己很難覺察和認識到。當莫秀提醒馬進「你吃辣的嗎」?馬進的第一反應是「我吃辣,我一直都吃辣」。車家偉也是在睡夢中有了掐死自己妻子的行為。
而接下來的情節,馬進意識到「我好像不吃辣的」,然後將菜往不辣的清鍋里涮。莫秀說:「變就變了,不用勉強自己的,好好享用」。馬進說:「我變了你不擔心嗎」?莫秀說:「人總是會變得嘛」。馬進開始繼續享用辣鍋里的涮菜。車家偉在試圖掐死妻子後,妻子和女兒表現出來的,卻是離開了家,離開了這個變得陌生的男人。
面對影響和改變,我們首先需要的是覺察。這一點,馬進和車家偉都做到了。其次,是需要接納。馬進繼續享用辣,女朋友也認為「人總是會變得嘛、好好享用」。這便是自己和他人的接納。車家偉的妻子與女兒的離開,則是拒絕接納。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車家偉在移植肝臟後,因為排異反應移植要吃葯。這也是自己不接納的象徵。
電影中,關於接納,馬進和車家偉還有一段對話。大意是:車家偉對馬進說接受了器官移植,如果生理上不接納,會產生排異反應,而更重要的是心理上要接納。而馬進,對車家偉的這段說辭並不置可否。
很顯然,車家偉認為接納,就是要全盤接受這種影響。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楊鳳池說:「容納(接納)是把不可忍受的變成可以忍受的。」可以見得,車家偉對接納的定義完全是錯誤的。他意識到自己移植了「將軍」的肝臟而產生了暴力傾向後,去找了主刀醫生,質問他把何人的肝臟移植到了他身上。醫生如實回答,車家偉不可忍受,將醫生殺害。從此,他更加堅定了肝臟的主人——「將軍」的信念: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是該死的,而法律無法主持正義,那麼只能親手將他們處決。從而,車家偉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馬進受傷期間,在醫院和一位病人下棋。車家偉見了,對那位病人說:「你是在跟人下棋,不是跟棋盤下棋,你只盯著棋盤而不敢看對方的眼睛,怎麼下得贏呢」?後來,馬進在跟車家偉的一次棋局中,車家偉對馬進說了同樣的話。馬進回答:「輸贏又如何?你贏了,還不是得推倒重來」?這個情節,似乎是觸及到了人生的意義層面。對啊,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輸贏,而在於自己的內心。盯著棋盤,就是盯著自己的內心。傾聽內心的聲音,或者,是在盯著當下所走的路,只要「棋隨心動」,又何必在乎輸贏?盯著對方,是將外在當做自己的對手,贏了又有什麼意義?
電影的結尾,車家偉在一個富商的慶祝宴會上布置了炸彈,馬進找到車家偉,二人在一間房子里進行談判,這個房間能將炸彈所在的樓盡收眼底。車家偉想親眼目睹炸彈爆炸時,這個在他看來無比壯觀的景象。而警方想盡辦法要破這個局。馬進的辦法是,讓警察中的電腦高手將時間調快幾秒鍾(具體時間記不清了),然後用技術手段將二人所在的房間的窗戶上進行投影,模擬炸彈爆炸的情景。車家偉看見自己的計劃完美實施,得意忘形說出拆解炸彈的密碼。警方搶在最後設定的時間拆解了炸彈。投影消失,出現在車家偉和馬進眼前的,是富商慶祝宴會的煙花綻放。
投影中,炸彈爆炸的火光和慶祝晚宴煙花的火光,前者屬於車家偉,後者屬於馬進。一個是虛幻的,一個是真實的……
9. 關於《美麗心靈》的影評,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評寫
《美麗心靈》提供了一種對於天才的幸運與不幸的獨特認知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納什是幸運的,不論是依照世俗的標准還是按照納什自己的尺度,都是如此——事業上的巨大成就、情深不渝的美麗妻子、哈佛就讀的英俊有為的兒子。
看了西爾維婭·納薩爾的小說後更加堅定了他將納什生平搬上大銀幕的決心。在爭取到小說的改編拍攝權之後,格雷澤找來《星際迷航》的編劇阿齊瓦·高斯曼執筆劇本。
為提升該片的真實感和情感的感染力,主創人員決定按照故事的時間順序進行拍攝,雖然這意味著拍攝費用將大幅增加,但卻有助於演員更投入的表演。
10. 論文格式寫一篇關於犯罪心理學電影的讀後感2000字
<<犯罪心理學>>的含義是一門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圖及反應的學科,和犯罪人類學相關連。這一門學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於有關「是什麼導致人犯罪」的問題,但也包含人犯罪後的反應,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學家也可以做為證人,以幫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學亦有處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為。
這本書僅僅十萬字左右,但是充分運用了犯罪心理學的知識。其內容真的太吸引人了。讓我在書中的情節中遨遊了很久很久...讀完這本書也讓我感觸頗多。好了,現在我就來介紹介紹這本讓我如此興奮的著作。
剛開始書中所提到的面具殺手,一次次的殺人,一次次的以一種非常變態的方式去善後,並且讓屍體非常快速的讓別人發現,讓我感到有點興奮。畢竟這么一個變態的殺手的背後肯定有更加有趣的故事。其次,那就是一個個的謎團和斷斷續續的描述,所以情節的跳躍下無法很清楚的弄清楚。這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同時發生的事情分了好幾個段來描述。故事中的問題一扣接一扣,感覺上看我的思維還是很快就把握住了所有的細節。整本書從一開始就設下懸念,重重的疑問縈繞著我,殺手的一系列反常的動作,一些些點點滴滴的暗示,讓我被書中的情節深深的吸引,迫不及待的去搜尋每一個疑問的答案。直到文章的結局我才明白整個故事的究竟,找到了兇手。整個故事情節相當的精彩,文章結構循序漸進,環環緊扣,不留破綻。不枉費我這么認真的去讀。令我相當的有感觸。
本書從心理學觀點來探討犯罪問題,盡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闡述當代犯罪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從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討了犯罪的行為、 情緒和認知方面的問題。書中通過緊湊的故事盡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闡述當代犯罪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分析了犯罪心理因主 觀、年齡、性別、組織形式等而出現的各種差異,反映了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討論了財產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職務犯罪等不同的犯罪心理。
我很喜歡這類的讀物,電影,看完書我又接著看了幾部犯罪心理學的電影,比如《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等。在電影里我運用了書中讀來的知識細細的分析了其中含義跟隱藏的犯罪心理。我希望以後我也能多多閱讀這方面的書籍,豐富我的知識面。陶冶了我的情操。這樣也能讓我在今後的學習與工作中變得更好。《犯罪心理學》這本書真的不錯,強烈推薦大家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