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二戰電影莫洛佐夫

二戰電影莫洛佐夫

發布時間:2022-11-18 03:42:50

A. 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的烏拉爾的戰爭歲月

1940年1月,T-34中型坦克的第一輛原型車完成,而早在1939年12月19日,它就已經被蘇聯政府認可為為陸軍制式中型坦克。在隨後的測試中,T-34的優越性能被一一證實。1940年3月,在科什金親自領導下,2輛T-34坦克在哈爾科夫和莫斯科之間完成了一次往返長途行軍測試。在長途行軍中,T-34坦克的機械繫統表現出很高的可靠性。
T-34系列坦克的批量生產在1940年6月開始,到年底共有115輛T-34中型坦克下線。1940年6月,蘇聯政府決定在國內其他幾家大型坦克生產企業也建立T-34坦克生產線,同時開工,以使陸軍部隊能盡早的裝備這種優秀的坦克。決議做出後,KB-520設計局立即將大量技術圖紙和文件送達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Stalingrad Tractor Plant)和索爾莫沃造船廠(Sormovo Shipbuilding Plant)。
T-34坦克的量產是183廠的設計師和工人們長達三年的努力工作的尾聲,就在黎明的曙光已經展現的時候,因為積勞成疾,米哈依爾·I·科什金於1940年9月26日與世長辭。科什金的早逝是蘇聯坦克設計界的重大損失,他的學生和摯友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接任了KB-520坦克設計局總工程師的職務。
1940年底,盡管T-34坦克的許多必要的最後細節的修訂工作尚未完成,KB-520設計局就已經鋪開了T-34坦克的改進設計工作。改進重點集中在炮塔和車體的裝甲防護方面;用扭桿懸掛系統代替了原來的彈簧和帶有內部減震器的負重輪;增加了燃油攜帶量、備彈數量等。改進型T-34坦克被命名為T-34M。T-34M坦克的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很快便准備齊全,隨時可以送達工廠製造原型車,日丹諾夫冶金工廠(Zhdanov Metallurgical Plant)甚至已經為T-34M坦克原型車製造出了5套裝甲鋼板,並將其交付給了183工廠。但在1941年初,T-34M坦克的製造工作實際上已經完全停頓下來,原因是各坦克製造廠的生產任務太沉重,T-34坦克的大批量生產使得生產線上沒有T-34M坦克的空間。
1941年,KB-520設計局的規模擴大到了106人,分為12個設計小組,由總工程師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和他的兩位副手N·A·庫切連科和A·V·科列斯尼科夫領導。
1941年9月12日,由於前線戰事吃緊,整個蘇聯的歐洲部分都面臨著德軍的威脅。根據蘇聯政府的第667/SGKO號決議,183廠領導尤·E·馬克薩列夫發布命令:逐步降低產量,將工廠和設備盡最大可能分批疏散到內地。183工廠在命令發布後的一周,1941年9月19日進行了第一次疏散,目的地是下塔吉爾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地區的烏拉爾汽車廠。這次疏散帶走了KB-520坦克設計局的幾乎所有設計師、技術文件、設計圖紙和絕大多數有用的設備。撤退到下塔吉爾的183工廠與當地的烏拉爾汽車廠合並成立了新的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在這個工廠里,原183工廠在戰前採用的部門編號方式被保留下來,KB-520坦克設計局的名稱不變,總工程師仍然是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
1941年12月,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生產的第一輛T-34坦克下線,來年4月,工廠的坦克產量已經超過了戰前的水平。
戰時的物資緊缺以及許多生產原材料、零部件的工廠被破壞或是落入德軍手中,使得坦克生產變的十分困難。橡膠短缺、鋼材短缺、電氣設備短缺,除了德國人的威脅,幾乎什麼都缺。為了維持工廠的正常生產,為紅軍輸送更多的T-34坦克,KB-520設計局盡了最大的努力節省每一噸橡膠、鋼材、裝甲鋼、電線和一切珍貴的生產物資。T-34坦克的幾乎所有部件都被做了修改以適應這種戰時的艱苦環境。設計師們用鑄鐵件代替了銅部件、用焊接代替了鉚釘。這些努力的結果是坦克零部件減少了765個,生產程序被極大簡化,生產速度加快、成本降低。這對T-34坦克在戰時條件的大規模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簡化設計使紅軍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T-34坦克,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危機中的戰局。
盡管在T-34坦克的生產和改進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1942年下半年,在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的堅持下,設計局開始了對下一代新型坦克的先期概念研究,新項目被命名為T-43。這個項目建立在183工廠早在疏散前就已進入實用化階段的T-34M坦克設計方案上。設
計局設想的T-43項目應該具備如下特徵:5檔變速箱;安裝在主炮塔上方的車長指揮塔;車體外形簡潔便於焊接工藝的大規模使用;增加燃料攜帶量;扭桿懸掛等。坦克的設計進展之迅速即使以當時的標准來看也相當驚人,到1943年第三季度前,第一輛T-43坦克原型車就已經完成。但T-43坦克再也沒有在原型車基礎上向前邁進一步,根本性的原因還是在於T-43坦克的性能與T-34相比並沒有重大的進步,雖然它在設計上做了很多改變。 1942年底,KB-520設計局在開發T-43坦克(實際就是T-34坦克的全面升級版)的同時,還同步進行了另一種全新坦克的概念研究。按照設想,該型坦克將有3種不同的變型車,分別安裝122毫米、100毫米和85毫米炮。除了武器裝備外,這種新型坦克(後來被命名為T-44坦克)與T-34坦克的不同之處還包括:採用新的發動機布置方式,縮小動力艙的體積;炮塔座圈位置後移,縮短車身長度;車身高度降低了30厘米;增強了車體前方裝甲防護——增加車體前傾斜裝甲板厚度、將駕駛員艙口從車體前裝甲移至車體頂部;採用扭桿懸掛系統;取消了無線電操作手/機槍手編制,改用3人乘員組以增加坦克攜彈量。
T-44坦克的設計工作在1943年底完成。第一輛原型車在1944年上半年完成。測試清楚的表明,由於許多結構上的原因,T-44坦克根本無法容納122毫米或100毫米的大口徑坦克炮。因此,進一步的研製工作被迫停止。
整個1943年,KB-520設計局真正取得了實質性結果的是T-34/85坦克的設計定型。1943年,德國陸軍得到了全新的坦克——虎式和豹式。它們都擁有的更厚的裝甲,足以抵禦T-34坦克的76毫米火炮。蘇聯迫切需要能應對虎和豹的新型坦克。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們立刻投入到日以繼夜的工作中,德軍新式坦克在戰場上的技術優勢像鞭子一樣在後面抽打著他們。國防委員會也對新坦克的研製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和幫助,研製任務在很短的時間里不斷進展並最終獲得了成功。1943年年底,新的大威力85毫米炮被安裝到T-34坦克上,這使T-34坦克幾乎擁有和德國新型坦克相同的火力。車長指揮塔也出現在主炮塔上,在相當大程度上改善了坦克乘員組的目視觀測能力。這種改進後的坦克被命名為T-34/85坦克,1943年12月15日正式被蘇軍採用。1944年3月,第一輛T-34/85原型車在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下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在1944年裡仍然在世界各地燃燒,但蘇德前線的局勢已經發生明顯的改觀。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除了繼續大批量生產T-34/85坦克外,還繼續測試他們的T-44坦克,T-44坦克安裝上T-34/85的85毫米坦克炮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修正,測試工作在年底完成,一種全新的中型坦克宣告誕生。1945年6月,T-44坦克的量產在第75工廠(蘇聯政府決定在收復的哈爾科夫原183工廠基礎上建立T-44坦克生產線,為了與下塔吉爾地區的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廠相區別,重建的工廠被命名為75工廠)全面鋪開。第一批T-44坦克在1945年8月被裝船運往遠東,參加對日作戰。
戰爭末期,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們在協助生產T-34/85和T-44坦克的同時,開始研究更先進的坦克,在新型坦克的研製過程中,設計師們詳細研究了蘇軍在二戰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設計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坦克火力;提高裝甲防護水平;使坦克具備較強涉水能力。
1945年第一季度,2輛新坦克樣車完成,被命名為T-54中型坦克,測試工作在同年進行。到1946年初,設計局完成了最後的細節修定工作,解決了在試制和測試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00毫米坦克炮、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3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鑄造炮塔前裝甲厚190毫米,車體前傾斜裝甲板厚100毫米。加強火力和裝甲防護導致車重上升,為了不影響坦克機動性,T-54坦克安裝了一台大馬力柴油發動機(V-54)。
1947年,T-54坦克在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廠投入量產,1948年在哈爾科夫75工廠也開始量產T-54坦克。
在4年戰爭歲月里,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領導的KB-520坦克設計局成功疏散到下塔吉爾地區,不僅保存了對蘇聯至關重要的坦克生產實力,還研製出一系列優秀的坦克——T-34/85、T-44和T-54,並為下塔吉爾地區建立起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坦克生產和研製中心。

B. 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的再一次擴大規模

根據蘇聯國防工業部於1987年5月27日頒布的第328號部長令,莫洛佐夫設計局兼並了原馬里舍夫工廠的第61設計局,該設計局主要研製重型全履帶式重型牽引車和以此為底盤的工程車輛。至此,莫洛佐夫設計局完成其研究范圍的大擴張,它不僅僅研製主戰坦克,其觸角伸向了軍用履帶車輛的所有領域。
第61設計局有著光榮的歷史,其前身哈爾科夫機車廠重型車輛部在1924年組建。隨後它以德國的漢諾馬格拖拉機為原型,研製生產了共產主義全履帶式拖拉機。這種拖拉機被紅軍用來牽引重炮。為了研究和製造這類專門車輛,1個設計小組從哈爾科夫機車廠技術辦公室獨立出來。隨著共產拖拉機在20世紀30年代初過時,根據炮兵司令部的命令,B·N·沃農科夫特領導設計師們開始研製一種全新的火炮牽引車——共產國際(Komintern)。為了達到裝備通用性的要求,該型牽引車以T-24坦克車體為底盤研製。1931年完成的原型車顯示,按照拖拉機的技術規格設計的炮兵牽引車並不比它的前輩好多少。設計方案的缺陷在N·G·祖巴列夫領導下被排除了。共產國際牽引車擁有了封閉駕駛室和載貨平台,並且安裝了蘇聯自行研製的第一型絞盤。測試顯示,它足以牽引152毫米的重炮,1935年,共產國際牽引車投入量產,總產量2000輛,廣泛運用於軍事和民用領域,一直使用到40年代末。
隨著蘇聯炮兵部隊的發展壯大,203-305毫米口徑重炮的服役使炮兵要求擁有更大馬力的牽引車。哈爾科夫機車廠(此時已改名為183工廠)在1935年投入新牽引車的研製工作,新型牽引車被命名為伏洛希洛夫。第一輛原型車在1936年完成,其總體結構與共產國際牽引車並無太大區別,但全新的傳動系統、行走裝置、絞盤以及在1938年開始採用的V-2V柴油機(V-2坦克發動機的改進型)賦予了它更優異的性能。1938年,該型牽引車投入量產,總產量1200輛。
整個二戰期間,蘇德前線的到處都可以看到伏洛希洛夫牽引車的身影,它們還參加了莫斯科舉行的勝利大閱兵。
1941年,當183工廠向下塔吉爾疏散時,牽引車設計師們與KB-520設計局一起撤退並加入到坦克生產工作中。在戰爭歲月里,他們仍然在T-34坦克底盤上研製了AT-42和AT-45兩種牽引車。183工廠遷回哈爾科夫後,研製新型牽引車的工作才得以展開。1944年,一批AT-45牽引車樣車被製造出來,但由於工廠集中力量生產T-44坦克,研製牽引車的工作被迫停止。1946年,T-54坦克開始量產時,由M·N·什楚金和A·I·阿夫托莫諾夫領導的設計小組開始利用T-54坦克的底盤研製Izdeliye-401(「401產品」)牽引車,該型牽引車成功通過了測試,1953年第一輛量產型下線,定名為AT-T重型炮兵牽引車。
由於炮兵部隊的需求良非常之大,因此工廠在整個50年代生產了大量牽引車,其數量甚至超過了工廠生產的坦克。AT-T被各兵種廣泛採用並經歷了不斷的改進,先後研製了BAT-1和BAT-1M履帶牽引車、防空控制站、陸軍挖壕機。
1979年,隨著新一代主戰坦克進入蘇軍服役,需要全新的工程車輛與之協同作戰,於是AT-T被MT-T牽引車取代。20世紀80年代,在MT-T的基礎上,先後研製出BAT-2牽引車、MDK挖掘機、KGS-25起重機和BG-1推土機(後兩種車型是在90年代後軍轉民的背景下研製的民用車輛)。

C. 一個八旬老人當狙擊手的俄羅斯電影是什麼

莫洛佐夫爺爺

Дед Морозов(2020)

還有叫聖誕老人名字

D. 劇本《敵人》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劇本《敵人》以1905年初莫洛佐夫工廠發生的事件為素材,這是一個描寫工人「暴動」的劇本。

這個劇本講述的是:某工廠有兩個廠長。一個叫米哈伊爾,一個叫札哈爾。工人們要求開除一個作惡多端的工頭。如果廠方不同意,他們就要罷工。剛剛休養回來的廠長米哈伊爾聞訊後大怒,責怪札哈爾做事不果斷,把工人們都給慣壞了。他認為寧可關閉工廠,也絕不能讓工人們得寸進尺。因為工人們已經散發了很多傳單。可是札哈爾怕這樣做會鬧出亂子,所以很是猶豫。

工人代表請求廠長同他們商談。米哈伊爾卻對工人們大發雷霆,最後竟然還拔出手槍來威脅工人。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一個工人奪過手槍把廠長打死了。

米哈伊爾死後,他的妻子大吵大鬧,認為是因為札哈爾的猶豫不決和軟弱使她的丈夫被殺害。但是札哈爾害怕把事情鬧大了,所以決定工廠繼續開工。

這個劇本中,最反動的是米哈伊爾夫婦和他們的弟弟尼古拉,他們是工人階級的死敵。另一類是札哈爾這樣的自由資產階級分子。在工人運動高漲的形勢下,他試圖用欺騙手段調和階級矛盾。他和米哈伊爾之間的矛盾並不是真實的。第三類是和哈爾的弟弟那種不願當資本家,也不願接近工人,終日無所事事的人。

在工人方面,最突出的人物是工人代表辛佐夫,他是一個富有斗爭經驗的布爾什維克,對無產階級的事業他忠心耿耿。他明知道自己會被逮捕,但還是留下來與工人們共度難關。其他的工人也表現了高度的覺悟和團結互助的精神。青年工人阿基莫夫出於對廠長的仇恨而開槍打死了廠長,他的家庭負擔很重,這時另外一個青年工人自願充當他去入獄,表現了工人階級的顧全大局、富於自我犧牲的崇高的品德。這個劇本在當時的俄國是不可能上演的,因為它是一部歌頌工人革命斗爭的劇本。

《敵人》這部作品比《小市民》又大大邁進了一步。在俄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E. 莫洛佐夫的介紹

莫洛佐夫,出生於1990年10月8日。俄羅斯足球運動員,前衛、中鋒。曾代表國家隊參加過諸多大賽。

F. 《大眾電影》三次重要的第1期封面人物,你知道是誰嗎

《大眾電影》是中國電影史發展的見證,是幾代人的記憶!

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是最受老百姓喜愛的雜志之一,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各個報刊書亭,都是把《大眾電影》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讓人一眼就發現。

《大眾電影》的封面人物,都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電影演員 ,不但影迷們喜歡收藏,普通人也喜歡看封面上的俊男靚女。

《大眾電影》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創刊, 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當年出刊13期。1951年出刊17期,兩年連號共出30期。

1952年文藝整風運動中,《大眾電影》被迫停刊數月。 1952年5月,《大眾電影》和北京出版的《新電影》合刊,重新出版。當年出刊15期,其中1-2期是合訂本。

1966年第6期後停刊,至此累計出版306期。

1979年1月在北京復刊,直到現在。

2014年全新改版上市。

《大眾電影》如今走過了70多個年頭,創下中國文藝類雜志單期960萬發行量的最輝煌記錄,早期刊物在收藏市場最高單價甚至過千。

1950年第1期創刊號封面是蘇聯黑白電影《團的兒子》中的小英雄凡尼亞 。小英雄凡尼亞純真的面孔,被當成愛的崇高表現。

《團的兒子》(外文名CblHonKa)由蘇聯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1946年上映,導演傅·普羅妮娜,主演尤臘·楊金,阿·莫洛佐夫,片長75分鍾。

中央電影局上海電影製片廠譯制。

蘇聯紅軍某騎兵營在一個深夜邂逅四處流浪的孤兒伐尼雅,伐尼雅聰明倔強,深受騎兵戰士的喜愛。當時戰爭非常激烈,紅軍准備將伐尼雅送往後方。但是,伐尼雅想方設法逃回,幾經曲折加入紅軍,智殲德兵,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團的兒子」。

創刊號最大的一張16開明星插頁,是蘇聯進口片《詩人萊尼斯》的一個鏡頭,前蘇聯人民藝術家、斯大林獎金獲得者塔馬拉.馬卡洛娃的個人藝術照。

初期的《大眾電影》推薦外國電影時,以蘇聯電影最多。「文革」前中國引進外國影片的數量達857部,蘇聯電影就佔到了近一半。

1979年第1期(復刊號)封面是電影《大河奔流》劇照:梁晴(張金玲飾)、海天亮(劉衍利)。

《大河奔流》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電影,由謝鐵驪、陳懷皚執導,張瑞芳主演,1978年上映。

張金玲,1951年2月25日出生於河北滄縣, 是80年代著名的「北影三朵花」之一 (另兩朵是劉曉慶和李秀明)。在拍攝《大河奔流》後,在影片《從奴隸到將軍》中飾演女主角,還參加電視連續劇《遠洋船長和他的妻子》等。

劉衍利,1954年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77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過《大河奔流》、《婚禮》、《知音》、《新兵馬強》、《金鹿兒》、《山叮咚》等影片,扮演的多是配角,卻個個鮮明生動,充滿青春氣息,八十年代中期淡出影壇。

《大眾電影》2014年第1期(試刊號)封面人物是葛優。

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市,國家一級演員,當今中國最優秀的男演員之一。

葛優以戲劇出名,以正劇奠定他的影壇地位。

葛優在喜劇領域,特別是和馮小剛合作的賀歲電影里,獨特的幽默,讓觀眾印象深刻。非凡的表演能力,所依靠的不僅僅是嫻熟的台詞和豐富的表情,還有他獨有的牽動靈魂的演繹方法。

一生拍片無數 ,代表作品有《活著》、《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手機》、《夜宴》、《非誠勿擾》、《讓子彈飛》、《天下無賊》、《甲方乙方》等,飾演的角色個個經典,是中國電影票房的保證。

葛優參演了《霸王別姬》,主演了《活著》,這兩部作品在華語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難以超越的佳作。

一生獲獎無數 ,獲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等。

G. 蘇聯兒童怎樣用智慧與納粹斗爭

第一堂課:誘導
對很多蘇聯孩子來說,第一堂課學習俄文字母,並不是從「a」開始學起,而是從「S」開始學起,因為它是偉大領袖斯大林名字的頭一個字母。
第一堂課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它意味著在孩子頭腦中留下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蘇聯的兒童教育者對此心知肚明。要把偉大領袖的形象深深銘刻在孩子們的心中,就必須抓住這一機會。就像一首蘇聯頌歌中所高唱的那樣:「當我的孩子開始呀呀學語的那一刻,他喊出的必定是那個響亮的名字:斯大林同志!」〖文革前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第一課是「開學了」三個字;文革中是「毛主席萬歲」五個字。〗
第一步誘導往往就以這種第一印象的方式來完成。它的目的在於先入為主地將一些意識形態的基本元素,譬如政黨和領袖的名字根植在孩子的頭腦之中,讓其無法忘卻。這就構成了洗腦的第一步原材料。但此時,孩子們只是知道領袖和政黨的存在,並且感受到它的無所不在,卻難以對其產生具體的印象,所以第二步,是對這些原材料進行加工,通過種種手段強化兒童對這種印象的認識。
最初的誘導往往是毫無惡意的,甚至是令人身心愉快的,孩子們會聆聽到一系列關於領袖的個人美德、對孩子的愛護以及國家如何為孩子們創造美好條件的例證。在一本名為《蘇聯少先隊夏令營》的書里,作者告訴教師和指導員們「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用列寧、斯大林卓越的一生和事業的範例來教育少先隊員和小學生們」。
為了達到目的,這種教育手段也應當根據兒童的心理循序漸進。小學三年級(九到十歲)的孩子認識列寧、斯大林的生平和事業,主要根據課本上的內容;四年級則要學習蘇聯的歷史教程,「使他們能夠結合歷史的事件更充分地來認識偉大領袖的生平和事業」。到七年級才開始學習蘇聯憲法。〖至少還有「憲法」課!〗這一切都是根據「兒童們所累積起來的知識水平安排自己的工作」。
誘導的過程可以通過很多手段,但倘使這種意識形態僅僅是通過講述被灌輸進兒童的頭腦,顯然是不明智的,很容易使兒童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最佳的方式是誘使兒童相信這一意識是由他自己發現的。因此,座談會和討論會就成為誘導的必要步驟。一場成功的座談會的形式看起來是相當自由和民主的,充滿了愉悅的氣氛,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但實際上,這些觀點早已被限定在一個嚴格的框架內。因為這些座談會的題目都是被精心設計的,比如「列寧是怎樣學習的?」「斯大林是如何給我們帶來幸福的童年的?」「斯大林是如何忘我地為人民服務的?」
主題既然已經被限定,那麼參加討論的孩子們所能做的,也就只是證明它是如何的「正確」。老師會鼓勵孩子尋找「正確」的例證,而對那些異見不同的觀點卻會加以打壓和批評。在贊揚和批評之間,學生肯定會選擇贊揚,他們會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如何揣摩上級的意旨,並且做出符合這一意旨的回答,最初的服從,也就由之形成了。
盡管服從乃是培養孩子的目標之一,但僅僅是「為服從而服從」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孩子們必須要知道服從的對象是絕對光榮、偉大、正確的,才可以斷絕自己內心中懷疑的一面,由服從上升為自願的獻身。
「利用偉大領袖的生平和事業的範例告訴少先隊員,必須在自己身上培養出那一些必要的品質,怎樣才能無愧於少年列寧信徒的稱號」。恰如這句話所說的那樣,「必要的品質」,也就是美德,同樣也存在於教育手冊中,無論是納粹黨少年團的手冊,亦或是蘇聯少先隊的規章,如果單是翻看內容,很難不讓人相信這是一個道德完美的人所必要具備的品質,正直、忠誠、勇敢、無私。這些形容美德的詞語在教育中幾乎俯拾皆是。但實際上,這些詞語盡管還保留著字面,但內容卻被巧妙地改造了。正直意味著為了更高的真理可以出賣自己的親友,或者叫做大義滅親,這是黨所宣揚的社會責任感;忠誠意味著對領袖毫無保留的熱愛和對上級的無條件的服從;而勇敢則是那個時代口號一樣:「時刻准備著!」隨時為黨所提出的號召獻身。
美德被扭曲成意識形態的裝飾品,僅僅保留著它的詞語,即使是善惡也從一開始就被劃分為簡單的二元對立。社會群里被簡單地劃分為斗爭中的「好人」和「壞人」。在納粹德國,好壞是按種族劃分的,在納粹德國一本普遍發行的兒童讀物《毒蘑菇》中如此寫道:「有好蘑菇,有毒蘑菇。有好人,也有壞人。猶太人就是壞人。」在蘇聯,好壞則是根據階級來劃分的,宣傳品告訴孩子們,「暗藏的敵人」時刻存在,資產階級、富農、沙皇的支持者、西方敵對勢力……這份長長的名單使孩子們相信,完成美德之一的方式就是揪出、驅逐甚至殺死這些「壞人」。
在納粹德國,少年團的孩子會在篝火晚會上焚燒猶太人的模擬像,或者乾脆加入到沖鋒隊打砸搶猶太商鋪的行列之中,為「純潔種族」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而在蘇聯,玩兒「內戰」和「徵收糧食」的游戲是一種時尚,孩子們在游戲中會為爭當布爾什維克:「每個人都想當紅軍和布爾什維克,沒有人願意當白軍和孟什維克。只有大人才能中止這一類爭吵——建議游戲開始時先不定下稱呼,誰贏了,誰就是布爾什維克。」
但這些美德中,最重要的是「無私」,這一詞語出現得如此之廣,以至於被升華為最高的美德,像是勇敢、忠誠、正直都可以被統一在這一美德之下。因為它代表了意識形態的最終目的,也就是消滅自我,將個人全身心地融入到集體之中。誠如教育人民委員阿納托利·盧那察爾斯基在1918年所寫的那樣:「年輕人應學會以『我們來作思考,拋棄所有的私心雜念』。」或者像是納粹少年團的口號:「毫不為己,一切為了德國。」
這一意識形態之下,擁有自我,或者說是私心乃是最大的罪惡之一,一切惡都是從中生發出來。一個無法融入集體的人是可恥的。只有追隨大多數人的行為才是正確的。集體製造了一種平等的幻象,讓孩子們相信,只要加入集體,一切差別都被消滅了:「他們穿著同樣褐色襯衫。他們是從哪裡來的——不會有人去問。他們看上去完全一樣,就好像一個模子里鑄出來的。有產者的兒童,無產者的兒童,從前資產階級、企業家的兒童,農民的兒童,等等,但外表上看起來大家都是一致的。」
希特勒的孩子們。希特勒在1937年的演講中對這些站在他面前舉臂敬禮的孩子們說:「就像你們今天站在我面前一樣,幾百年後,年輕一代也將站在未來的元首面前,表達他們對德國——我們通過斗爭而獲得的德國的信仰。」
集體的儀式、合唱、遊行等等集體活動,將個人完全融入到集體的海洋之中。個體在這個龐大的海洋里是渺小的。他唯一的選擇就只有加入到歌頌領袖的偉大合唱之中,為這個政權貢獻自己的美德、信仰,甚至是生命。從作為一個個體的孩子,到一個集體中的人,誘導的過程就這樣循序漸進地達到了它的目的。它看起來每個步驟都顯得光榮正確,完全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進行的,但潛伏其下的,也有其晦暗的一面,那就是孩子們需要學習的第二堂課:恐懼。

第二堂課:恐懼
「我們從小就學會了閉嘴。『舌頭會給你帶來麻煩。』——這是大人一直叮囑我們孩子的。我們在生活中也一直害怕發表意見。媽媽常說,兩人之中必有一個舉報人。我們害怕鄰居,特別是警察……即使在今天,我看到警察仍會怕得發抖。」
恐懼與誘導之間的區別是,後者告訴孩子什麼是應該做的,而前者則告訴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比起誘導,恐懼實際上能在孩子的頭腦中產生更大的影響,讓他們去自覺規避某些事物,從小在頭腦中築起一道禁忌的堤壩。
在納粹德國,低劣種族即是禁忌之一,對元首的不敬同樣是一項大忌,任何懷疑帝國意識形態的行為都是禁忌;在蘇聯,「壞」階級,任何損害偉大領袖名譽的行為,對黨的非議等等,每個孩子都知道觸碰這些行為的下場將會如何。那是最嚴厲的懲罰在等待著他們。
其中一個(最低)懲罰就是被孤立,逐出集體。在一個政權掌控了所有社會資源的國家裡,只有加入集體,才會擁有生活的可能。因此,逐出集體就成為了對孩子來說最嚴重的懲罰。他會受到同學的輕視、朋友的孤立,誰也不再理睬他,誰也不會再幫助他,輕視和冷漠使他被開除出整個社會之外,無從立足。一個叫格爾特-埃克哈特·洛倫茨的人回憶自己在波茨坦國家政治教養院的上學生涯說:「落後者的名字會在飯前點名時被公開點名,不服從的人要遭到公開譴責。誰要不是『戰友』,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就要遭到排斥。」班上的同學會故意不和這樣的人說話,完全不理睬他,以作為懲罰。在蘇聯,除了遭到譴責和隔離之外,這些沾染了禁忌的孩子還有一個更可怕的下場:「被消失」。這種消失有時是不明顯的,只是在第二天上課時,教室里又多了一張空課桌,而老師不會告訴同學們他們昔日的同桌為什麼沒有來上學。學生們當然也心知肚明的不會去問這個明知故問的問題,以免他們會成為下一個。有時,這種「消失」為了起到震懾作用,則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的。尤金·葉爾欽在《打斷斯大林的鼻子》里講述了這種被迫視而不見的恐懼。國安局的秘密警察就在教室門口徘徊,學生們甚至可以聽到皮靴踱步的聲音,然後一個學生被叫出來,這是老師最後一次呼喚他的名字。接著,老師熟練地命令學生們用一支筆,把班級合影上那個同學的臉塗黑。
禁忌是如此地讓人恐懼,所以一旦自己沾染上這些禁忌,唯一的方法就只有通過更嚴格的考驗來洗脫自己的罪行。蘇聯的「少年英雄」巴甫列克·莫洛佐夫是個典型的例子。根據官方的文宣材料,他的父親屬於一個「壞階級」富農,而他向警察檢舉了他父親,也因此被「富農反革命」一家殺害。蘇聯的文宣機器很快將莫洛佐夫塑造成大義滅親、正直忠誠的道德模範。高爾基呼籲為他修建一座紀念碑:「血親可能是你的敵人,不能放過這樣的敵人」。
在整整一代蘇聯兒童的心裡,莫洛佐夫都是完美的少年英雄。他不僅僅提供了蘇聯式美德的典範,更給予那些生活在禁忌惶恐中的孩子們自我救贖的可能。一場學習莫洛佐夫的運動很快開展起來。一位叫亞歷克山德的少年揭發了他父親,並且請求逮捕他的父親。而另一個來自克列緬丘格附近的16歲猶太男孩,則在自己父親的堅持下,給當地的報紙寫信,公開聲明脫離自己的家庭:
「我拒絕成為這個家庭的一部分。我覺得,真正的父親是共青團,能教我生活中的大事;真正的母親是我們的祖國,蘇聯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蘇聯人民才是我的家人。」
恐懼就通過這種方式轉化為一種新的誘導。為了符合美德的標准、融入集體而犧牲家人的行為是值得贊賞和鼓勵的。這也是為何意識形態在撕裂這些孩子的家庭同時,也贏得了他們更為堅定的忠誠。因為他們通過這種毀滅個人情感的方式,在這個政權下達到了「新生」。他們因此洗脫了罪名,並且獲得了政權的寬恕,被重新接納到集體之中。而他回到集體後所享有的「正常人」的待遇,則進一步讓他深信自己檢舉揭發父親親友的行為是正確的,他也因此經受了比一般孩子更嚴酷的考驗。
為了保住自己犧牲巨大所得來的「榮譽」,這些人往往會更加成為這一制度的捍衛者。一位叫奇拉·柯尼燕科娃的女士,在斯大林死後三十年裡仍然自稱「斯大林的愛人」,但她的兩個叔叔都因為「怠工」的罪名被抓進勞改營,但這卻使她更深地摯愛斯大林——這位「賞罰分明的公正的偉大領袖」。這看似無解,但卻合情合理。她為了融入這一體制付出的犧牲太大,以至於否定它,她所作出的全部犧牲就毫無意義,也就徹底否定了她自己。因此,她仍然生活在自己的童年時代里——時刻准備著為了崇高的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時代。

畢業:長不大的「新人」
「我們必須教育出一種新人,從而使我們的人民不會因時代的衰退而滅亡。」
「我們必須將年輕人塑造成新一代的共產黨人。孩子像柔軟的蠟一樣,可塑性很大。」
元首的意旨和偉大領袖的口號交相輝映。他們都渴求將孩子塑造成符合他們意志的完美「新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的目的達到了。通過誘導與恐懼的雙重手段,一個懵懂的孩童是完全可以被培養成合格的「新人」的。無論是出於對榮譽感的熱望,還是出於對禁忌的恐懼,他們都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並且讓自己相信意識形態下的宣傳是合情合理的。畢竟,融入集體,將自己奉獻給這個制度,是他們唯一可以有的選擇。
但當他們長大,進入成人社會後,卻發現一切都與他們所受過的教育全然不同。這個國家並不是處處美好,等級森嚴,官僚嚴重,缺乏活力並且死氣沉沉,還有縈繞四周的恐懼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他們自己也可能成為被告密的對象,也會因為一語有失而進集中營。但問題在於,盡管他們可能在真實的生活中發現了虛偽的一面,但他們的大腦早已在童年時代被灌注了意識形態。他們習慣於那種話語,習慣於那種表述方式,更習慣了那種思維——這些意識已經深深地根植於他們的頭腦中,因此他們只能按照這種模式來為人處世。這也是他們與社會互動的唯一方式。當他們遇到難以解釋的困境時,他們唯一的選擇就只有回歸到領袖和元首那裡,回歸到他們所習慣的意識形態中去尋求公正。

H. 《兵臨城下》中蘇德狙擊手的較量是真實的嗎

1 二戰中蘇、德第一狙擊手之間4天的獵殺較量 「我們遇上了一位非同一般的德軍狙擊手;我斷定敵人就藏在那塊廢鐵板下;我立即瞄準他的頭部扣動了扳機。他向後倒了下去……」 2001年,由英國曼德雷公司製作、美國派拉蒙公司發行、耗資8000萬美元的影片《決戰中的較量》(又譯《兵臨城下》)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上一炮打響,隨即在全球熱映、票房成績驕人,並掀起了一股「二戰片熱潮」。該片情節的主線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神槍手瓦西里與號稱「德軍第一狙擊手」的柯尼格少校之間進行的一場殊死較量。然而,關於影片中這場蘇德第一狙擊手之間的對決卻引發了幾點疑問。 疑問一:原型是否真實存在 影片中的瓦西里確有其人,其原型就是衛國戰爭時期蘇聯家喻戶曉的傳奇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VassilyZaitsev)。扎伊采夫出生在烏拉爾山區,從小就跟隨祖父學習狩獵技巧,練就了一套超群的槍法。不過,要想成為一名狙擊手光靠槍法準是遠遠不夠的。合格的狙擊手必須擁有超凡的勇氣、毅力、耐心、鎮靜、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快捷的反應,時刻准備完成艱巨的使命。 扎伊采夫不僅具備所有這些條件,而且還擁有十分高超的隱蔽技巧。他有時偽裝成布滿苔蘚的石塊,有時躲進捆紮起來的谷堆,有時藏身於一截煙囪之中。因此,不光德軍士兵,甚至連他的戰友有時候都不知道他身在何處。 1942年9月,已經開始了1個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蘇德雙方對斯大林格勒市內的每寸土地都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扎伊采夫就在此時被編入了蘇聯紅軍第284步兵師,隸屬於由崔可夫中將指揮的第62集團軍。10月,扎伊采夫所在的班奉命消滅一個德軍炮兵觀察哨所的觀察員,德軍炮火在他們的指引下對蘇軍防禦工事和火力點構成了巨大威脅。經過艱苦的潛伏與漫長的等待,扎伊采夫終於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扎伊采夫在這次戰斗中的表現引起了所在團指揮官梅捷廖夫中校的注意。他親自授予扎伊采夫一支帶瞄準鏡的莫辛—納干狙擊步槍,並要求他負責訓練槍法好的士兵組成狙擊小組,專門獵殺德軍軍官、炮兵觀察員以及所有零星出沒的德軍士兵。此後,扎伊采夫越戰越勇,曾在10天內接連射殺40名德軍。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他取得了擊斃149名德軍的戰績。至二戰結束時,他總共消滅了400名德軍。蘇軍政宣部門將扎伊采夫的事跡廣為宣揚,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信念。 相比之下,影片中的柯尼格少校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卻令人充滿疑惑。首先,蘇軍政宣部門曾先後使用過兩個名字來稱呼被扎伊采夫擊斃的所謂「德軍第一狙擊手」。出現得比較多的是歐文·柯尼格(ErwinKonig)少校,但在部分資料上又將其稱作海因茨·托瓦爾德(HeinzThorvald)少校。這到底是兩個根本不相關的人,還是同一個人而其中一個名字有誤呢?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名字都是當時極為普通的德國人名,會不會是隨意編造出來的呢? 其次,根據蘇軍的資料記載,他們最早是在對一名德軍戰俘進行審訊時,從其口中知曉德軍派遣了措森(Zossen)德軍狙擊手學校最高教官柯尼格少校到斯大林格勒前線來對付扎伊采夫的。所有這些都是蘇軍的一面之詞,實際上尋遍德軍有關斯大林格勒戰役參戰部隊的記錄,都無法找到歐文·柯尼格少校或者海因茨·托瓦爾德少校這兩個名字。 最後,根據扎伊采夫自己的戰斗日記顯示,他在擊斃敵方狙擊手後,通常會檢查屍體並取走其使用的武器。但是在其戰斗日記中從未提到過柯尼格少校的名字,甚至沒有出現過擊斃德軍少校軍銜狙擊手的記錄。 疑問二:較量過程究竟怎樣 軍事作家艾德里安·吉爾伯特(AdrianGilbert)在其所著的《狙擊手》一書中披露了大量瓦西里·扎伊采夫在戰後的回憶。其中,扎伊采夫對自己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與一位德軍一流狙擊手進行的戰斗是這樣敘述的: 「……那一回,我和朱里科夫搭檔,莫洛佐夫(Morozov)和舍伊金(Sheykin)搭檔,我們兩個狙擊小組奉命到紅十月兵工廠附近執行任務。短短兩天之內,莫洛佐夫犧牲、舍伊金身負重傷,他們倆都身經百戰,曾經幹掉過不少德軍狙擊手。但這一回,他們連敵人在哪裡都沒發現就被擊中了。我立刻意識到我們遇上了一位非同一般的德軍狙擊手。 2 二戰中蘇、德第一狙擊手之間4天的獵殺較量 我和朱里科夫花了大半天時間一動不動地趴在伏擊地點,細細地查看周圍的環境,試圖找出敵人身在何處。從先前莫洛佐夫和舍伊金中彈的情況分析,敵人應該在我們的正前方。我反復觀察前面的情況:左邊是一輛被擊毀的坦克,很難隱蔽;右邊是個碉堡,但槍眼已經被堵住了。在它們當中有一大塊廢鐵板和一堆碎磚塊,敵人會藏在這里嗎?如果換了是我,一定會選擇這里。但那塊廢鐵板已經在那裡整整兩天了,難道敵人不用更換伏擊地點?還是我的判斷有誤?為了試探一下,我用木棍撐住手套伸了出去,手套當即被一槍射穿。從彈孔上可以看出射擊位置就在對面,我由此斷定敵人就藏在那塊廢鐵板下。 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把敵人引出來。由於自己的位置已經暴露,我耐心地等待天黑後進行轉移。在此期間,我仔細琢磨著對手:他的偽裝相當出色,槍法也異常地准,最與眾不同的是他居然能在同一個伏擊地點待上這么長時間。直到夜裡,我才和朱里科夫悄悄地轉移到另一處伏擊地點。天亮後,整個上午我們紋絲未動。因為在陽光直射下,狙擊步槍瞄準鏡的反光會暴露我們的位置。等到午後,我們終於處於陰影之中,陽光直射到了對方狙擊手的位置。在廢鐵板的邊緣,我們隱約看到一道反光,好像是對方狙擊步槍的瞄準鏡。 就在此時,朱里科夫以十分老到的方法來引誘敵人:他把自己的鋼盔緩緩舉起,速度不快不慢,就像探出頭一樣。敵人迅即開槍射中了鋼盔,在鋼盔落地的同時,朱里科夫配合發出了一聲慘叫。敵人終於上當了,他以為幹掉了對手,於是從廢鐵板下露出了半個頭想看看自己的戰果。這正是4天來我期待已久的一刻,我立即瞄準他的頭部扣動了扳機,他向後倒了下去……」 疑問三:對決是否真實存在 從宏觀方面講,早在一戰時德軍就曾成功地運用狙擊手在陣地戰中消滅了大量協約國士兵。納粹瘋狂擴軍時,德軍尤其是武裝黨衛軍中就編入了一定數量的狙擊手,只是二戰初期「閃電戰」的迅速勝利使得德軍狙擊手們英雄無用武之地。直到在斯大林格勒前線遭遇到蘇聯紅軍的大規模狙擊戰後,德軍才開始組織自己的狙擊手實施反狙擊戰,以恢復前線德軍部隊的士氣。為此,德軍特意從其他戰線和後方調集了一批優秀的狙擊手,專門負責獵殺像扎伊采夫這樣的蘇軍狙擊手。而且,蘇軍和德軍都有關於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雙方狙擊手之間進行戰斗的記錄。 微觀方面,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扎伊采夫的確消滅過不少德軍狙擊手。其中一些擁有高超的隱蔽技巧和精準的槍法,扎伊采夫曾經同他們進行過苦戰。根據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扎伊采夫的搭檔尼古拉·朱里科夫(NikolaiZulikov)的回憶,他們倆曾經遇到過一名相當難對付的德軍狙擊手,並與其進行過一場持續4天的戰斗。 根據這兩方面情況可以推斷:影片中瓦西里與柯尼格少校之間的對決在現實中的確存在,它就是扎伊采夫與一名德軍高水準狙擊手之間的較量。

I. ARC DE TRIOMPHE怎麼樣

凱旋門,雷馬克,德語小說,上海譯文出版社有朱雯精美凄婉的根據英譯本轉譯的本子。作家一到二十世紀,作品的內涵就是豐富復雜起來,遠非一段故事,幾個情節,所謂的典型人物所能概括的,二十世紀的作品更多的浸染了作家自己的經歷和哀怨的情思,而絕沒有了十九世紀作家所追求的對外部世界的再現和研究,他們在世界末的動亂中,在兩次大戰的驚擾和反思下,已經愈加有了自覺的反思,而不是如往日作家那樣刻意做人物的研究,做人物的實驗,他們沒有,他們多了一份自覺,多了一份「亂世之音怨以怒」和「亡國之音哀以思」的感傷情調和形上追求,這和人文科學領域的向內轉和語言論轉向不能說沒有關聯,向內轉自是追求自身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對人世的情感變化進行超脫的解釋,語言論和科學的轉向則讓人想到對人世痛於探求之後的向不摻雜人情的學科來尋求慰藉,無論是乾嘉學派,無論是沈從文。 德語小說,近來有意搜集來讀,當然很多人總認為德語文學鮮有令人激賞的,鮮有引人激動的,我之前或許也有這樣的看法,但對於學文學的人來說必須得知道事情的事實,對德語文學的這種誤解,很可能是由於十八世紀或十九世紀的文學作品導致的,尤其是德語文學的奠基者歌德的作品,《浮士德》《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學習時代》也遠不於當時的西班牙文學或者英法文學更適合中國讀者的口味,整個啟蒙時代,與其說德國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文學,不如說他們在哲學領域走得更遠,歌德的浮士德之所以扛得起德語文學乃至整個啟蒙時代文學的脊樑,也是由於其蘊含有豐富的哲理性和人生意味,毋寧說是尚處於原始階段的歌德的辯證法,而說到席勒,總讓人想到馬克思宣教的不值得提倡的「席勒式」。總之,德語文學突出的特點,由於偏好哲學探求的德國人在下筆後總難以抑制住做哲學的研究和議論,而不專心的致力於情節和人物的刻畫,甚至於鄙薄情節和情感,所以這一點總讓他們偏離文學性,尤其不適於那些喜好情節和故事的讀者。所以德語文學的傳統和德國人特殊的哲學癖好,可能導致了這些因素。 當然我們不能把德國文學和德語文學加以混淆,是不是德語文學免受了德國文學的哲理性,難說。近期找到的德語文學主要有,托馬斯曼《魔山》,赫爾曼黑塞《荒原狼》,君特格拉斯《鐵皮鼓》,茨威格《心靈的焦灼》以及一些中篇,雷馬克的《凱旋門》,當然《西線無戰事》更加有名。 凱旋門的情節可以分為幾條主線, 拉維克和瓊的愛情, 拉維克和莫洛佐夫的友情, 拉維克對哈克的復仇, 拉維克與醫生維伯爾、杜蘭特, 拉維克與病人們(與癌症女郝格斯特龍,與截肢的季諾,與妓院的姑娘們,與墮胎的姑娘) 拉維克與國際旅店的流亡者們 拉維克與妓院老闆哈蘭德 拉維克和瓊的愛情是作品的主線,以開篇的拉維克在橋欄桿上碰到瓊到瓊的情人,一個矯情的戲子誤開槍打穿了瓊的脖頸造成其死亡為止。如果人類的愛情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的話,那麼古希臘時代,詩經時代的愛情並不是完整的愛情,而是一種被獸性在於控制地位的感情。而拉維克和瓊的愛情則到達了精神性很高的程度,這裡面幾乎沒有欲的摻雜,而是滿滿的是人類情感的發揮和對命運的一種依賴,是一種擔當一種要求精神的統一。拉維克是鄙薄感情的,至少是鄙薄不純潔和低劣的感情,不能容忍感情的出軌,他對感情看得很透,尤其對女人的感情技倆,他之所以一遍一遍的拒絕瓊,甚至刻意的壓制自己的感情,冷漠的甚至於苛刻的對待瓊,一是由於他的身份,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在自己的生命和自由隨時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沒有人會把自己託付給感情,感情是累人的也是需要精力的,更重要的是感情讓人更加不自由,拉維克沒有身份證明,是一個隨時可能失去自由的難民,而愛情最基本的是需要一份安穩和繁華,而拉維克只能在破敗的國際旅館,愛情對一個流亡者來說毋寧說是奢侈品。而更重要的是拉維克現在根本不需要愛情,瞧不上愛情,在經歷過生死離別,經歷過深切的恨的人來說,愛情並不是如初涉人情的少年來說那麼誘人,愛情對拉維克更多的是牽絆,他因在路上救人卻被警察帶去審問而被迫流亡到瑞士,期間三個月他並沒有給瓊寫一封信,他不需要感情,他難以付出,並不是說他殺掉哈克就取得了一份心安理得來愛,而是政治形勢讓他們根本沒有心緒來戀愛。再者,拉維克並不是對感情一無所知,相反他知之甚深,他對戀愛中雙方的心理很是明晰,他對瓊說她之所以窮追不舍是因為還沒有把他踩在腳下,他明白瓊沒到早晨就會離開的原因,因為他明白瓊在本質上也並不是一個十分純潔,精神上十分高貴的女人,拉維克從瓊對她死去的前夫的態度,察言觀色,他很輕易的就看透了瓊的本質。當然,瓊並不是一個壞女人,她對拉維克也是具有真感情,她的出軌正如電影魂斷藍橋中的女主人公,是由於被蒙蔽了事實。戰亂的不穩定的年代,女人都需要找到一個立身之所,瓊所十分懼怕的孤獨,拉維克始終面對的孤獨,正是大戰前夕籠罩在西方人身上的陰影。整篇小說夜、雨的意向十分眾多,從開篇的相遇是在夜晚,篇末的拉維克被捕經過凱旋門也是夜晚,殺死哈克在夜晚,總之,夜和雨所代表的的冷漠和凄涼貫穿了整篇小說。 兩個人的愛情很少能有打動人心的地方,相反兩個人的對話也常常是爭論和辯駁。拉維克並不是一個迷惘著,他有醫生的冷靜,學者的謹嚴,但是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的悲觀是因為他都考察過了,他無路可走,數次的逃亡和秘密警察的折磨已經讓他對這個生失去了信心,乃至最後莫洛佐夫給他提供假護照他也不走,讓人想到電影卡薩布蘭卡中的瑞德,當然兩個人具有完全不同的處境了。拉維克無力改變這個世界的局勢,只看著他一步步走向崩潰的局面,他看到截肢的病人計算著保險公司賠償的錢數,善良的女性的身體去遭受癌細胞的吞噬,無辜的妓女甘心把掙來的錢交給她的潑賴的男友,凡此種種,都一步步的積累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悲觀。 醫生維伯爾和杜蘭特分別是拉維克的兩個僱主,維伯爾真誠,每次都公平的給他四分之一的手術費,而小說則諷刺了吝嗇的杜蘭特醫生,他並不考慮手術費對雙方來說是否公平,而只考慮自己要掏出多少錢,加上拉維克被捕後杜蘭特的陷害,但是在一次失敗手術後的求救則讓杜蘭特的良心有了一絲反悔。 小說的最後,人們都嗅到了敏感的氣息,都只顧個人逃向了世界各地,這種姑且和縱容是二戰爆發的主要原因,這個場景在《鐵皮鼓》里同樣也有描繪,當時奧斯卡和揚正在波蘭的郵政大廳,小說對揚的懦弱進行了諷刺。兩本小說都以二戰的作為背景寫作,鐵皮鼓所充滿的更多的是對但澤的風物和那段歷史的反思,人物也更都有神秘魔幻的氣息。國際旅館里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房客的自殺讓人想到鐵皮鼓裡小蔬菜店主的自殺,國際旅館里的那個收藏畫的人,有梵高、塞尚、高更、莫奈等印象派的畫,也是我很喜歡的。 羅蘭德是一個資產階級婦女,她和郝格斯特龍是小說中兩個比較正派的女人,她還是值得思考的。 莫洛佐夫是俄國難民,愛好象棋,可以說是拉維克的知情人。兩人的談話透露很多東西。 小說的藝術形式經常採用針對拉維克的意識流,所有的場景都根據拉維克展開,雖是第三人稱敘述,但是並不是全知全能,與鐵皮鼓根據奧斯卡本人敘述很相似。且多寫對話揭示人物的思想,與海明威的對話有一拼,拉維克與瓊生死離別的場景讓我想到《永別了,武器》,雖然那部小說的情節我差不多全忘了。拉維克似乎像一個局外人默爾索,似乎沒有深厚的情感,這也是他帶了迷惘的氣息的原因。總之,比之鐵皮鼓,海明威的小說,凱旋門的格調是陰沉的,是沒有出路的,就像拉維克夜晚被捕駛向凱旋門,並不知道等待的是什麼。 小說寫拉維克的復仇,並不是很動人心魄,可以說是揭示拉維克心境的一條暗線,也是推動情節的線索。

J. 電影《賽末點》里作為背景音樂反復出現的歌劇段落的出處

片中的歌劇曲目:
01.
『Mal
Reggendo
All'aspro
Assalto』
from
「Il
Trovatore」
performed
by
Caruso
在我猛烈的攻擊之下
(威爾第:游唱詩人)
/
男高音:卡羅素
02.
『Un
di,
felice,
eterea』
from
「LA
Traviata,
performed
by
Monika
Kraus
有一天,充滿幸福與光彩的日子
(威爾第:茶花女)女高音:莫妮卡·克勞絲、男中音:喬治提契
03.
『Mia
piccirella』
from
「Salvatore
Rosa」,
performed
by
Caruso
我的小親親
(戈梅斯:莎伐多拉·蘿莎)
/
男高音:卡羅素
04.
『Gualtier
Malde!…Caro
nome』
from
「Rigoletto」,
performed
by
Alida
Ferrarini
瓜提葉瑪德...甜蜜的名字
(威爾第:弄臣)
/
女高音:艾莉妲·費拉莉妮
05.
『Mi
par
d'udir
ancora』
from
「I
pescatora
di
perle」,
performed
by
Caruso
我想我依然聽到她的聲音
(比才:採珠人)
/
男高音:卡羅素
06.
『Arresta
e
quali
sguardi』
from
「Guglielmo
Tell」,
performed
by
Janez
Lotric
等等,這多讓人難過
(羅西尼:威廉泰爾)
/
男高音:雅內茲·洛特-加龍省里克、男中音:伊果·莫洛佐夫
07.
『o
figli,
o
figli
miei!』
from
「Macbeth」,
performed
by
Caruso
我的孩子們,我的孩子們
(威爾第:麥克白)
/
男高音:卡羅素
08.
『Desdemona』
from
「Otello」,
performed
by
Janez
Lotric
黛絲德蒙娜欺騙了我,…我向無情的天國發誓
(威爾第:奧泰羅)
/男高音:雅內茲·洛特-加龍省里克、男中音:伊果·莫洛佐夫
09.
『Una
furtiva
lagrima』
from
「L』elisir
d』amore」,
performed
by
Caruso
一滴美妙的情淚\
(多尼采第:愛情靈葯)
/
男高音:卡羅素

閱讀全文

與二戰電影莫洛佐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那我就陪你耍耍是哪個電影的台詞 瀏覽:816
哈利波特算哪個國家電影 瀏覽:425
微電影濱州 瀏覽:390
2020院線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556
馬飛鄧超電影全集播放 瀏覽:87
僵屍新娘電影完整音樂 瀏覽:974
壞人下場很慘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2
老八電影網站 瀏覽:35
什麼軟體才可以看所有電影 瀏覽:591
小孩情侶電影有哪些 瀏覽:209
印度衛生巾哪個電影 瀏覽:776
一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兩個人 瀏覽:848
三代相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1
在電影院上班熬夜怎麼辦 瀏覽:319
第七電影在線 瀏覽:615
jk制服微電影 瀏覽:562
哪些俊男靚女的電影 瀏覽:803
手機要如何使用百度雲下載電影 瀏覽:603
微電影一個女作家 瀏覽:215
好看的黨建微電影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