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毛南族的傳統文化有啥
在雲貴高原東南麓、廣西西北部,是我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環江,5萬多質朴的毛南族人民千年以來創造出了神秘、獨特的儺文化,和浪漫珍貴的花竹帽一起,構成了民族文化的兩大瑰寶,更彰顯著這個古老民族的神秘與智慧。
神秘浪漫的毛南族儺文化
提及「儺戲」這個詞,腦海里閃過的是詭異的面具、奇特的服飾、古怪的言語、粗獷的動作和令人驚悚的場景,像古希臘的酒神狂歡,又像印第安人的原始祭祀。儺戲這種從原始巫術蛻變脫胎出來的古老戲種,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消失,而被稱為戲劇「活化石」。
或金剛怒目、或溫文爾雅、或慈眉善目,帶著儺面的表演者,以粗獷古樸、簡潔明快的動作展示瑤王舞、穿針舞;舞台上角色僅一旦、一凈、一丑,誇張、詼諧的表演,傳達出深刻的教喻色彩。
作為毛南族最古老的風俗之一,「肥套」是毛南族報答「萬歲娘娘」(亦稱「聖母」)賜子之恩的還願儀式。在「肥套」活動中,毛南人藉助「儺面」(一種木製面具)顯示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神力,同時承載著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祈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毛南族「族寶」——花竹帽
與儺文化一樣能代表毛南族體特色的還有毛南族「族寶」花竹帽(當地人稱「頂卡花」)。花竹帽編織工藝的歷史起源,未發現無文字記載,但「花竹帽定情」的「講古」已在當地流傳了幾百年。在幾十前,花竹帽還是當地青年女子出嫁時必不可少的首選嫁妝,是榮譽與祝福的象徵,更是勤勞和真愛的激勵。
廣西環江縣毛難族花竹帽,是供毛難族婦女當雨具用的一種精美的手工藝品。毛難族稱花竹帽為「頂卡花」,即在帽底編織花紋的意思。該花竹帽是用當地盛產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編織而成的。工藝精緻,花紋美觀,帽形大方,結實耐用。
② 毛南族的介紹
毛南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稱「阿難」,意思是「這個地方的人」。稱謂表明他們是嶺西的土著民族。雖然毛南族人口較少,但他們卻以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聞名於世。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雲貴高原的茅南山、九萬大山、鳳凰山和大石山一帶,而廣西環江縣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帶山區更是被稱為「三南」,素有「毛南之鄉」之稱。
③ 毛南族的名人
袁鳳辰(1931~1981):廣西環江縣人。詩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1年參加工作,歷任共青團環江縣川山區工委副書記、書記,環江縣人民法院助審員、審判員、副院長,縣文化館負責人、縣文化局副局長。是中國作家協會廣西分會會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民間文學研究會會員,廣西文聯委員,作協廣西分會民族文學委員。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獻右方》(與蒙國榮合作)和短詩《美好前程更寬闊》、《如今碾米用機器》等多首。先後整理了30餘篇毛南族民間故事和500餘首毛南族民歌,發表了《毛難族民間文學概念概況》的論文。
譚克繩(1933~):廣西環江人。歷史學教授。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為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著有《鄂豫皖蘇區歷史簡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斗爭史》、《中國現代史普及讀本》等。
④ 毛南族的歷史
從宋代開始,在漢文史稿中記載,今廣西環江縣境內先後有「茆灘」、「茅灘」、「冒南」等地名。嶺南百越支系有地名與族名合一之俗,毛南族也是以地名族。解放後,稱為「毛難族」。八十年代根據本族意見改「毛難族」為「毛南族」。
毛南族是嶺南百越支系發展而來。唐以前的僚,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據記載,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區在唐貞觀年間為思恩縣地,屬嶺南道環州管轄;宋代曾為撫水州屬地;元代屬慶遠路管轄。明正德元年思恩縣玫屬河池州。清代,思恩縣屬慶遠府。光緒年間,在毛南族聚居地區設置「毛難甲」。「甲」之下劃分上、中、下三「額」、「額」設「總團」。「額」
之下以設「牌」,設有「牌頭」,一般管轄10戶。為了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毛南族人民曾不斷起來斗爭。在抗日戰爭中為打擊日寇、解放戰爭中抗擊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⑤ 《幸福的花竹帽》日前開機你期待了嗎
幸福的花竹帽從名字來看就是一部令人特別期待的影視劇。這部電視劇應該會讓人看到感到特別幸福的,所以我還是非常期待的。
⑥ 一本很老的書,寫的是廣西解放初期原生態的生活,講述了那個時候的生活習俗,甚至稱呼都是按方言音譯的
「百鳥衣」是壯族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它敘述貧苦農民古卡的妻子依娌,被土司搶掠。依娌囑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鳥,用羽毛製成神衣,百天為期,到州府相會。古卡歷盡艱辛,製成百鳥衣後,按時來到州府。古卡借獻衣之機殺死土司,夫妻倆雙雙把家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壯族人民11,爭取自由的堅強意志。2007年,民間故事「百鳥衣」被列入廣西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族文化傳承巨作《百鳥衣》1955年,壯族著名作家韋其麟(橫縣校椅鎮文村人)根據當地流傳的「百鳥衣」故事創作了敘事長詩《百鳥衣》。這篇優秀敘事長詩的問世,使「百鳥衣」故事的傳承進入空前的興盛期。
解放初期的廣西,是當時中國的偏僻一角,但《百鳥衣》的出現,說明了廣西並不是文學的荒蕪之地,新中國的少數民族也不乏精彩的文學作品。作品莆一面世,旋即受到中國文壇的關注。引起全國的讀者對廣西,對壯族文化,對壯族文學的重視。
這一時期,廣西各地出現了大量以「百鳥衣」為題材而創作編演邕劇、粵劇、壯劇、歌舞劇等熱潮。廣西電影製片廠還根據「百鳥衣」傳說故事拍攝了電影《百鳥衣》。
時至今日,敘事長詩《百鳥衣》仍然魅力不減。2005年4月1日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廣西文學50年》一書,對此評述道:「《白鳥衣》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優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一出現,就引起了文壇的重視,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它不僅將壯族文學帶進了中國文壇,也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國的少數民族文學的迷人風采。」「百鳥衣」的精彩演繹關於「百鳥衣」的種種傳說,其實在南寧以外的地方也有流傳,但敘事長詩《百鳥衣》之於「百鳥衣」,卻是在民族詩歌的坐標對一個古老命題作出的最精彩的演繹。孑然孤兒懷絕技「綠綠山坡下,清清溪水旁。長棵大榕樹,像把大羅傘。山坡好地方,樹林密麻麻,鷓鴣在這兒住下,斑鳩在這兒安家。」這是《百鳥衣》一書卷首的一段詩。
三省坡下住著一個姓張的孩子。這孩子出身貧困,還未出世父親就因為給土司做苦工而累死了,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孩子小小年紀就天天上山打鳥,周圍村寨的人都管他叫張打鳥。
張打鳥常常唱著一支悲傷的歌:
青山千座萬座,我沒有手板大一塊,
良田千壠萬壠,我沒有碗口大一丘。
鳥兒喲,我不如你們自由,
魚兒喲,我不如你們富有……
這歌聲,鳥兒聽了鳥兒悲,魚兒聽了魚落淚。
這張打鳥技藝高超,只要他彈指一揮,地上跑的,樹上站的,天上飛的,無不應聲倒下。但他有條規矩,雛鳥不打,益鳥不打,歌鳥不打,只打糟踏莊稼的鳥兒,得幾只夠糊口便不再打。神鳥托夢結良緣仲夏的一天,張打鳥來到清水潭邊,躺在木棉樹下做了一個夢,夢里一個人面鳥身的人向他飛來,告訴他明天正午會有兩只鳥在空中搏鬥,囑咐要他射死黑鳥,解救那隻黃鳥。
張打鳥醒來,覺得離奇古怪,將信將疑。
次日,張打鳥上山打鳥。正午時分他爬上山頂,向天邊望去。不一會,火紅的太陽給一團烏雲遮住了,天空像口大黑鍋,風一動,就下起雨來,密密麻麻的雨線中,果真有兩只鳥在搏鬥,黑鳥擋、阻、攔、截,圈兒由大變小;黃鳥猛沖,拼殺,仍突不了圍,慢慢退卻下來。張打鳥看到這種情景,正義感油然而生,勇氣兀起,拉弓搭箭,「嗖」的一聲正中黑鳥腦袋,黑鳥脖子一歪,翅膀收縮,一頭栽進深谷去了。
風吹雲散,雨過天晴。獲勝的黃鳥盤旋起舞,放聲啾鳴,頓時,百鳥飛來,千隻萬只,滿天飛翔,爭相歌唱。張打鳥也不斷地歡呼,蹦跳。
那隻黃鳥看見張打鳥姿容英俊,心地善良卻孤苦零丁,便生起了同情之心,愛慕之情。從此,它每天都來到三省坡的清水潭邊,站在木棉樹上娓娓歌唱:
咯,咯,咯快唧,
咯,咯,咯快唧……
近水知魚訊,近山識鳥音。剛開始張打鳥並不覺得這鳥的叫聲有什麼特別之處,日子長了,他慢慢地聽出了味兒。你聽,那黃鳥在說:
哥,哥,我愛你,
哥,哥,我愛你……
鳥學人語,人擬鳥音。張打鳥越聽越有神,越聽越像。從此,張打鳥像和情人約會一樣,天天留連於清水潭邊,聆聽那黃鳥的歌唱。後來,他把黃鳥逮住,編織一個精緻的籠子,把它喂養起來。張打鳥總是不辭勞苦,到山裡找白蟻,捉蚱蜢喂黃鳥,隆冬季節還用甜酒調雞蛋喂黃鳥。他愛鳥如命,一次提鳥籠上山,跌了一跤,傷了腳,右手卻把鳥籠支起,鳥兒毫無損傷。又有一次,河水猛漲,他把鳥籠高高舉在頭上泅渡過河,頭發根都濕了,可黃鳥仍然油光閃亮。
自從有了這只黃鳥後,張打鳥就再不打鳥了。他拿起魚桿,上清潭邊釣魚去了。每當張打鳥出門後,那黃鳥就變成一位美貌的姑娘,把屋裡打掃得乾乾凈凈,一塵不染,然後架機紡紗,用張打鳥積下的羽毛編織百鳥衣。姑娘邊織邊唱道:
百衣鳥喲,百衣鳥,
百鳥的羽毛,百鳥的靈氣,
千針萬線縫起來喲,
阿哥穿上人更美……
張打鳥覺得很奇怪。莫非隔壁嫂子幫忙?莫非隔壁鄰居二嬸關顧……他向嫂子道謝,嫂子滿臉緋紅,他向二嬸賠話,二嬸只是搖頭。
第二天,張打鳥仍舊早早去清水潭垂釣。那黃鳥又變成一位美貌的姑娘,坐到織機上編織百鳥衣,邊織邊唱:
百衣鳥喲,百鳥衣,百鳥的羽毛,百鳥的靈氣,
千針萬線縫起來喲,
好讓阿哥展翅飛……
張打鳥回來後更覺奇怪。
第三天,張打鳥又早早起來,上清水潭去了。這次,他賣了一個關子,走到半路就迂迴來了。張打鳥往門縫一瞧,一個比木棉花還美麗的姑娘在編織著百鳥衣:
恩愛夫妻把家還張打鳥娶上聰明美麗的妻子,這件事後來被土司知道了,他心裡甚是嫉妒,特別垂涎那位貌美如花的女子。於是土司以各種辦法,想霸佔姑娘為妾。盡管土司處處為難,但都被張打鳥妻子用智慧挫敗。無可奈何之下,土司強行搶走了女子。
臨走前,妻子告訴張打鳥:「你去山上射一百隻鳥做成一件羽衣,一百天後穿上『百鳥衣』到衙門來找我。」
眼看兒媳被土司搶走,張打鳥的母親被活活氣死了。張打鳥帶著仇恨和悲傷,也帶著希望走進深山射鳥。姑娘被搶進衙門後,沒有笑容,只有憂愁,一天天地憔悴。為了得到姑娘的笑臉,土司願意出三百銀錢,可納麽老、賣膏葯佬,說笑的、唱戲的,輪番上演,都沒能搏得姑娘嫣然一笑。
張打鳥為了救妻子,歷盡千辛萬苦,走過了九十九條河,爬過了九十九座山,射落了一百隻鳥。第一百天到了,張打鳥按照妻子叮囑的,做好了「百鳥衣」穿在身上,並化好妝來到衙門。平時愁眉苦臉的姑娘見到丈夫舞動著「百鳥衣」,頓時開懷大笑,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美麗可愛。
土司貪婪「百鳥神衣」,為了討好姑娘的歡心,便脫下官袍與張打鳥換穿。張打鳥借幫土司穿「百鳥衣」時殺死了土司,隨後抱著妻子逃出了衙門,雙雙一起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去了。百衣鳥喲,百鳥衣,
「百鳥衣」的保護發展「百鳥衣」是最具壯族特色的代表性的傳說故事之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深受壯族人民喜愛。但隨著歷史的前進和時間的推移,現代文化走進千家萬戶,並占據了人們文化生活的主導地位,「百鳥衣」故事的傳承和發展也滑入歷史的低谷。為發掘、搶救、保護這一文學藝術瑰寶,弘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橫縣計劃把「百鳥衣」故事改編成舞蹈或劇本,重新搬上舞台,還計劃建設「百鳥衣」生態文化鎮(村),讓「百鳥衣」這個美麗的故事在現代社會廣為流傳,以進一步提升「百鳥衣」故事的文化品牌。百鳥的羽毛,百鳥的靈氣,
千針萬線縫起來喲,
阿哥穿上跟我去……
「吱呀」一聲,張打鳥把門打開,那姑娘嚇了一跳,變成一隻黃鳥從窗戶飛出去了。張打鳥急忙追過去,一直追到清水潭邊,那黃鳥「撲通」一聲,跳到清水潭裡去了。
失去黃鳥,張打鳥悶悶不樂。第二天一早,他就上清水潭尋找黃鳥去了。清水潭裡,波光閃閃,魚兒嬉戲。張打鳥投餌引誘,釣了半天,沒一條魚兒來含釣,好像今天下的餌子是毒葯,魚兒都跑開了。月亮爬上山頭又掉進深潭裡。張打鳥不甘心,再放一釣,他多麼想把黃鳥釣上來呀!不一會,魚絲上的浮標擺動起來了,沉下去了,張打鳥非常高興,以為釣到了黃鳥,誰知釣上來的卻是個大螺螄。張打鳥很不滿意,就把它放回潭裡去了,又放一釣,釣上來的還是那個大螺螄,他又放回潭裡去了,哪知道第三次釣起來的還是那個大螺螄,他覺得有些奇異,於是把螺螄放進芭簍帶回家,養在水缸里。過後張打鳥索性坐在水缸邊,等著看個究竟,坐到半夜,他睡著了,螺螄變成一位美貌的姑娘從水缸里悄悄地走
⑦ 毛南族的儺文化是怎樣的毛南族的兩大文化瑰寶是指什麼
毛南族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一,生活在雲貴高原東南麓、廣西西北部的唯一的一個毛南族自治縣環江縣,目前毛南族的人口是5萬多人。毛南族在悠久的發展歷史當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藝術,產生了兩大文化瑰寶,一個是儺文化,被當地人稱之為肥套,另一個是毛南族女性通過巧妙的編織手段用當地特有的竹子編成了精美的草帽,當地人稱之為頂卡花,又叫花竹帽。
毛南族婦女編織的花竹帽,已經流傳了數百年之久,每一個當地的女子要出嫁首選的嫁妝便是花竹帽。花竹帽的材料是用當地盛產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編制而成,手藝精巧的當地婦女會在花竹帽的頂端編出各種各樣精美的花紋,再塗以不同的顏色,使得一頂小小的帽子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花竹帽最大的實用價值是用來遮擋風雨的。
⑧ 請列舉出幾個少數民族的相關資料
1.毛南族
【民族概況】
毛南族也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稱「阿難」,意思是「這個地方的人」。稱謂表明他們是嶺西的土著民族。雖然毛南族人口較少,但他們卻以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聞名於世。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難山為中心的環江縣上南、中南、下南一帶,下團六圩是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毛南族人口數為107166。
毛南人使用毛南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由於長期和壯族、漢族雜居,多數人能講壯語和漢語,通用漢文。
【歷史】
從宋代開始,在漢文史稿中記載,今廣西環江縣境內先後有「茆灘」、「茅灘」、「冒南」等地名。嶺南百越支系有地名與族名合一之俗,毛南族也是以地名族。解放後,稱為「毛難族」。八十年代根據本族意見改「毛難族」為「毛南族」。
毛南族是嶺南百越支系發展而來。唐以前的僚,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 據記載,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區在唐貞觀年間為思恩縣地,屬嶺南道環州管轄;宋代曾為撫水州屬地;元代屬慶遠路管轄。明正德元年思恩縣玫屬河池州。清代,思恩縣屬慶遠府。光緒年間,在毛南族聚居地區設置「毛難甲」。「甲」之下劃分上、中、下三「額」、「額」設「總團」。「額」之下以設「牌」,設有「牌頭」,一般管轄10戶。為了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毛南族人民曾不斷起來斗爭。在抗日戰爭中為打擊日寇、解放戰爭中抗擊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化藝術】
毛南族聰明、勤勞,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的文化藝術。毛南族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相當豐富,真實地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道德觀、價值觀和藝術修養。象《盤古的傳說》、《三九的傳說》、《太師六官》、《頂卡花》、《七女峰》、《恩愛石》等為毛南族人民世代傳頌。毛南族民歌也別具有一格,內容豐富。男女青年在室外唱的情歌,七字一句,八句一首,叫做「比」,因兩句之後有一尾音「羅海」,故又叫「羅海」歌。在喜慶嫁娶節日對唱的五字一句、八句一首的祝賀歌,謂之「歡」。由一人獨唱、敘述歷史故事和祖先來源的敘事歌,則以七字為一句,四句為一首,合若干首為一組,叫做「排見」。同時還流行「毛南戲」,多是一些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斗爭生活和悲歡離合的愛情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傳統劇目。
⑨ 關於儂智高的故事有哪些介紹
人物和史事傳說包括各民族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傳說,主要有水族的《民丁》,布依族《德者的傳說》、《王仙姑的故事》,侗族的《吳勉》、《金王的傳說》,毛南族的《盧道一過堂》,黎族的《黃道婆在崖州》,傣族的《諸葛帽》,壯族的《儂智高的故事》、《瓦氏夫人的傳說》、《韋銀豹的傳說》,以及壯族歌仙劉三姐、侗族歌師吳文彩的傳說等等。
《儂智高的故事》是壯族著名的傳說。儂智高是宋代廣源州(今左江地區)人。1052年他率領壯漢族人民舉行反宋起義,在南寧建立南天國,稱仁惠皇帝。曾揮師東下,圍廣州57天,後與狄青激戰於歸仁鋪,敗走雲南,不知所終。他反抗封建王朝的事跡被編成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儂智高的故事》敘述儂智高是武鳴極多村人(一說寧明人,一說大新下雷人),家貧,與寡母相依為命,受盡財主欺凌。他自幼習武,長大後殺死財主,攜母出逃。儂智高為人剛正,好打抱不平。是年大旱,他殺掉下鄉逼賦的貪官污吏,率眾造反。打邕州,建南天國,直搗廣州城下。所到之處,殺富濟貧,深得民心。後狄青偷渡昆侖關(今邕寧、賓陽交界處),儂智高戰敗歸仁鋪,遂退守大明山,自己即被長虹馱上九天雲霄。
按史實,依智高出身壯族小首領世家,本人曾仟羈縻廣源州首領。由於交趾進犯,他請求朝廷保護,屢遭拒絕,憤而起兵反宋。史載儂智高「殺知州陳珙及廣西都監張立」,「殺曹覲於封州,殺趙師旦、馬貴於廉州,余殺官吏甚眾」,「民不得入者皆附智高」,因而「勢益張」。故事傳說顯然對有關吏實作了藝術加工和發揮。儂智高出身寒門,驍勇善戰,克故制勝,被塑造成農民起義英雄的形象,受到崇敬和信仰。雖然起義失敗了,但像神一樣升天。故事的結尾帶有濃郁的傳奇色彩。
同樣,吳勉的傳說富於浪漫主義的傳奇性。吳勉是明代洪武十一年(1378年)黎平一帶侗苗農民起義的侗族領袖。洪武十八年,義軍發展到20多萬人。後明王朝派大軍鎮壓。《趕山鞭》與《倒栽樹》說的就是吳勉運用智謀御敵突圍的動人故事。
《趕山鞭》敘述當明軍向黎平推進時,吳勉使出趕山鞭,把羊角崖的岩石像牛羊一樣向前驅趕,經佳所、永從、頓洞直抵信洞坎,一路岩石滾滾,煙塵蔽日,驚天動地。原想趕到八洛河上游築壩河,水淹明軍,可惜被一位姑娘說破天機,岩石便不動了。《倒栽樹》敘述吳勉於嶺遷寨被圍,為了安定軍心,他倒栽一棵樹苗,預言樹活,義軍必勝。樹果真栽活,義軍士氣大振,趁夜突圍轉移。這兩個故事頌揚吳勉的神力與智謀,表達了人民對起義軍及其領袖的贊譽和摯愛。這是歷史人物故事經常表現的深刻主題。
布依族《王仙姑的故事》是以嘉慶二年(1797年)王阿崇(王囊仙)、韋朝元(七綹須)領導的南籠起義為背景創作的民間傳說。王仙姑家境貧寒,賣柴為生,因受買柴人欺負,揮起扁擔反抗,後率眾起義,群起響應。傳說王仙姑能撒豆成兵,竹節為炮,黃泥做火葯,打擊敵人,所向披靡。故事情節與人物刻畫適用了誇張與想像的手法,主題富有教育意義。
《禿尾馬》反映的是明代嘉靖年間壯族愛國女將軍瓦氏夫人的幫事。嘉靖年間,倭寇侵犯江浙沿海。兵部尚書張經素知俍兵(壯族兵丁)驍勇,征調禦寇。五十八歲的瓦氏夫人親率七千兵前往蘇淞一帶,與永順土家兵配合,打了抗倭以來第一次大勝仗,斬敵三千,得到皇上嘉獎。抗倭名將俞大猶有一次不幸陷入重圍,瓦氏奉命救援。她率領手下二十四位名將,沖鋒陷陣,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瓦氏一馬當先,沖入倭陣尋找俞大猶,倭寇卻難敵其鋒芒,避讓惟恐不及,只能望其項背,伸手抓她坐騎的馬尾。待戰斗結束,瓦氏的坐騎已成禿尾巴了。從此,瓦家軍威震敵膽,江浙百姓誇她「花瓦家、能殺倭。」
《劉三姐》是壯族歌仙的傳說。劉三姐又叫劉三妹、劉三娘,唐代人,生於公元705年到710年之間。她的事跡遍及嶺南,被壯人尊為神,塑像供奉。《蒼梧縣志》說她「出入必歌,使紡績而故紛其絲,隨歌隨理,即有緒;使給田,歌如故,須臾終畝」,可見是個善歌的勞動婦女。她遺下的歌很多,膾炙人口,20世紀60年代初將其事跡編為歌劇和電影,譽滿五洲。
《劉三姐》的情節是這樣的:在廣西宜山城外的下梘村,有個劉老頭和劉媽,生有一男一女。有一天晚上,劉媽夢黃鶯叼著頭發撲入胸口,十月後生下一女叫善花,因排行第三,人稱劉三姐。劉三姐聰明過人,出口成章,找她對歌的人成群結隊,但都沒人敵過她。村裡有個李示田,勤勞誠實,向劉三姐學歌,兩人相好。村裡財主莫懷仁,人稱「莫壞人」,找個媒婆上門要討三姐為妾,被劉三姐罵得狗血淋頭:「我不愛壞人不愛財,你瞎了眼睛亂跑來。一抓稻草四塊板,叫你壞人狗洞埋。」
「莫壞人」又用銀子請陶、李、竹三個水客與三姐對歌,沒有得逞。他趁劉三姐與李示田在下梘積古山上邊砍柴邊對歌,偷偷拿砍刀砍斷藤條,劉三姐掉到河裡,漂了三天三夜到柳州。後來喬裝打扮回到村裡,對「莫壞人」說三姐沒有死,躲在石岩中。「莫壞人」叫她帶路,他一進岩洞,劉三姐用拐棍敲下一塊大石,把他壓扁了。她回到家找到李示田,同赴柳州魚峰山對歌三天三夜,就不見了。人們說她成仙了,在山上鯉魚岩里塑像紀念。也有人說他們到桂林七星岩,對歌七晝夜之後,化為黃鶯飛上藍天,岩里也塑了石像。
這篇傳說有說有唱,情節曲折,生動活潑,它通過幾個對歌的場景,為塑造人物做好鋪墊,從正面和側面突出了歌仙的本領。又通過與莫懷仁的斗爭,突出了她的勇和謀。前後照應的黃鶯投胎及三姐變黃鶯的情節,使「仙」味得以升華,造成了一種超凡脫俗的浪漫主義的藝術效果,十分感人。
《吳文彩的傳說》中的吳文彩,是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貴州黎平臘侗有名的侗族歌師,他編了不少長詩和侗戲,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民間藝人。傳說通過編歌使一對被迫拆散的夫妻團圓和演奸臣盧托十分逼真這兩個具體而生動的情節,側麵塑造了吳文彩的形象。說明了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藝術感染力,從而贊揚了吳文彩的歌才和藝術功力。
⑩ 毛南族的文學
毛南族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縣,少數散居河池、南丹等縣,有38000餘人(1982)。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無文字。多通漢語和壯語,通用漢文。
毛南族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有民歌、神話、傳說、故事、童話等。民歌以體裁分,有比、歡、排見、耍、朗5種,曲調28種。兼用毛南語、壯語歌唱。5種民歌體裁中,以比、歡為主,均為同聲二人重唱的二聲部山歌,且多為短歌。「比」帶有「羅海」襯音,也稱「羅海歌」,有「比條」(七言比)、「比單」(五言比)、「比早」(急唱的比)、「比三紐」(三、七言)4種,多為情歌、苦歌;「歡」帶有「羅喂」襯音,也稱「羅喂歌」,有「歡條」(五言歡)、「歡早」(急唱的歡)兩種,多為禮俗歌。「排見」(七言排句)為敘事長歌,但敘事長歌也有用比、歡體的。「耍」是一種輕松活潑的小調,五言或雜以七言,唱腔近於比的稱「比耍」,近於歡的稱「歡耍」,多為祝賀歌,也用以唱兒歌。「朗」也是一種小調,五言,唱時戴假面具,多為主家舉行婚禮、壽禮時請歌師演唱,內容多猥褻話,如今一般不再唱。
民歌的格律,以「七言比」(即「比條」)為代表,每章四句,第二、三句末字押腳韻,上句(單句)末字與下句(雙句)中字或首字押腰韻或頭韻。每篇三章,第一章為「母」,第二、三章為「子」,第一章四句於第二、三章中分別各重復其兩句,八句唱成三章十二句(即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七、八、三、四),這種重復唱法稱為「勒腳」。
毛南族散文體的口頭文學有反映本民族的歷史生活和現實生活的作品,如與石山、洪水、乾旱、土司、盜匪、財主等作斗爭的故事;有遠祖神話《盤古的傳說》;風物傳說《花竹帽的傳說》、《菜牛的傳說》;山水傳說《甘泉》、《七女峰》;武士故事《盧道一拔樹驅敵》;童話《蜈蚣與鼻涕蟲》等。還有一些故事,如《孟姜女送衣》、《龍女與漢鵬》(即螺螄姑娘)、《董永》(即天仙配)等雖然來源於漢族,但在毛南地區流傳後已經帶上了濃郁的毛南族的民族色彩,是毛南人民的再創作,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