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春雨電影主題

春雨電影主題

發布時間:2022-11-03 10:55:05

Ⅰ 春雨梨花表達了怎樣的主題

春雨梨花表達了怎樣的主題?
本文寫的是春天的梨花,是生活中純潔、美好的事物的象徵,梨花以其自身的美好喚起了人們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喜表達了作者對梨花喜愛、贊美之情。

春雨梨花

每當梨花盛開的時候,梨鄉都要舉辦梨花節。每年的梨花節前,都會有一張素潔得如同,梨花一樣的請柬飛到我的案頭,傳達著梨花對我的召喚。

我在一個飄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鄉的路途。一路風雨,心中默念著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卻全然沒有女詞人那種灑脫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帶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經得住幾番風吹雨打?記得當年秋末,大豐收後銷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壓得人們心裡透不過氣來,梨農們的眼裡噙滿了淚水。去年夏天,梨鄉的朋友捎來一箱他們自己生產的雪梨汁,細細地品上一品,那甜絲絲和涼幽幽的浸潤,又讓人聞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農們該不會為銷梨發愁了吧。

細雨霏霏,春意闌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綠色的麥田,阡陌間的農人披著雨衣,煙雨中,一望無垠的綠一直鋪上西邊山影朦朧的太行群峰。乾旱的北方原野,此時競有了一種江南水鄉的氣息和韻味。

車到梨鄉,、只見蒙蒙細雨之中,地上一層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樹萬樹,依舊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與樹上的白渾然一體,冷香接天,梨花如海,儼然一片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讓人整個身心都變得清純而寧靜。

撥開橫陳的枝椏,迎著甜絲的細雨,我小心翼翼地走進樹林,去親近梨花。枝頭上,或一叢叢一簇簇.或星星點點,或密或疏,或濃或淡,一色的淺素嫩白,有著一種令人心顫的聖潔的美。越往深處,枝與花越稠密,不時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愛的梨花在雨中浸潤著,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掛滿了晶瑩的雨滴,顆顆粒粒如散珠碎玉.懸墜欲滴。叢叢梨花,在風雨中相互依偎,綻放著少女般清純的笑靨,深情地貪看著這雨中的春光,讓人不忍去觸摸他們,生怕驚動了一個個美麗的夢。

細雨還在飄著,天空中似有千萬條飛舞著的絲線,北國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樣的纏綿。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動,不時有一陣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層素馨飄零,如同一曲縹緲而傷感的弦樂。花濃雨密,香霧迷離,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這雨中的花,這花中的雨,這清涼的芬芳,這芬芳的清涼,花香水色,似夢非夢。啊,這美麗而聖潔的陶醉與洗禮,竟會是如此的刻骨銘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詠梨花的詩文,李重元的「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秦少游的「梨花滿地不開門」,還有洪升的「天涯誰品梨花雪」等。這花與詩,澆上這纏綿的細雨,營造出一片憂傷的美麗,讓人深切地體味到人類古今相通的一種美好情感,那就是對真善美的嚮往和鍾愛,雖年華暗替,終也不改。

一年一度,花開花落。梨花的花期雖短,留給人的美卻永恆。更何況花落過後,還有果實的生長,還有秋天的希望。遙望中秋時節,這片片梨園當是枝葉蔥蘢,黃金萬點,雪梨飄香。到那時,人們就又會想起這些潔白的,在細雨中飄落的梨花。

Ⅱ 《春雨沙沙》觀後感

《春雨沙沙》觀後感 今天,老師們組織我們觀看了影片《春雨沙沙》,感悟頗深。由電影中的故事使我想起了曾聽說過的這樣一首歌謠:「教師像把鹽,味道有點咸。家家離不了,就是不值錢,」不由得會引起一些感慨。 在農村教書,基於相對落後的教學環境,即便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很難取得多大的成績,更不用說創造多大的人生價值。特別是許多年輕教師,曾經屹立於時代的潮頭,風華正茂,心比天高;如今似被一巨浪擊入無盡的海底,理想破滅,茫然失措。感慨於同樣是水,流入大海,便成了大海;流入水溝,也便成了水溝。感慨於懷才不遇,造化弄人。於是,或專注考研,或謀求調動,若皆無希望,便意志消沉,以「混」度日。並為自己的行為找出了註解:農村初中的「可教性」太差,但影片中的主人公給我們做出了良好的示範。 我想作為老師,沒有什麼偉大的奉獻精神,其實也是平凡的人。而教師所做的事,不能只看作一種職業,更是一項事業。作為謀生的職業,教師的收入確實不高,總盯著工資,總比著條件,自然會牢騷滿腹。如果把教育當成事業,有愛心,有熱情,所有的苦,便不值一提了,因為你會像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感到無比的快樂,體會到別人無法感受到的收獲,真正感受到農村教師的價值。 我想,我們的教師們,雖不能完全擺脫世俗雜事,但面對我們的工作,至少要學會「坐得冷板凳,做些真學問」。鄉村中學校長周至誠兼任初二的物理老師,他用自己做的教具給學生們上了第一堂物理課,獨特的教學方法吸引了班裡的學生,也吸引了教室外面放羊的孩子穀雨。周至誠發現了穀雨在物理方面的特長,不但允許他帶著羊上學,還幫助他參加了縣里和省里的物理競賽。很多年後,讓周老師引以為豪的穀雨在現代化的教室里用老師當年的教具講了第一堂物理課……這部電影最令人感動的是周老師對穀雨的那種既是師生又是父子的深厚情誼。周老師知道穀雨吃不飽就給他做紅燒肉,煮麵條,自己卻捨不得吃一點兒。這是一種什麼感情啊,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周老師怕他凍著就把妻子給自己新買的襯衣送給穀雨而自己卻穿著補了再補的舊襯衣,寧願自己挨凍挨餓也不讓自己的學生受苦受累,這難道不是父親對兒子的那種無微不至的關懷嗎?周老師還把大部分工資給學生們買了教輔資料,用所剩無幾的一點工資補貼家用,這就是他——一位視生如子全心全意培養人才,用愛心譜寫美麗詩篇的偉大的人。 他一生無欲無求,只求自己的學生可以早日步入大學的校門。幾年後,穀雨考上了大學當上了研究生,周老師也實現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願望,卻沒能安享晚年,撒手人寰……後來,當了物理教師的穀雨在現代化的教室里用當年周老師上第一堂課時留下的教具,講過的話,做過的實驗為線索,結束了。在當周老師實現了願望的時候,當周老師感到幸福卻突然腦出血去世的時候,我們班許多人不禁潸潸淚下,不停地抱怨著老天的不公,為失去這樣一位好老師而倍感心痛。幸運的是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像周老師一樣的好老師,他們也為我們的成長嘔心瀝血,兢兢業業。我們也應像穀雨那樣不辱師命,發憤圖強,報答師恩,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Ⅲ 梁遇春的<春雨>

作家簡介: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閩侯人,1924年進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學習。1928 年秋畢業後曾到上海暨南大學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後因染急性猩紅熱,猝然去世。文學活動始於大學學習期間,主要是翻譯西方文學作品和寫作散文。1926年開始陸續在《語絲》、《奔流》、《駱駝草》、《現代文學》、《新月》等刊物上發表散文,後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淚與笑》。
著作書目:
《春醒集》(散文集)
1930,北新
《淚與笑》(散文集)
1934,開明
《梁遇春散文選集》
1983,百花
翻譯書目:
《近代論壇》(論文)英國狄更生著,1929,上海春潮書局
《英國詩歌選》
1931,北新
《草原上》(小說)蘇聯高爾基著,1931,北新
《盪婦自傳》(小說)英國笛福著,1931,北新再版改名《摩爾.弗蘭德斯》,
1982,人文
《紅花》(小說)俄國伽爾遜著,1931,北新
《吉姆爺》(小說)波蘭康拉德著、1934,商務

htKDmmHY

杜拉斯 資料
HUPI @ 2006-01-28 21:05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台港澳地區譯為瑪格麗特·杜拉, 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國作家。

1914年瑪格麗特·多納迪厄生於印度支那嘉定市。她父親是數學教師,母親是當地人小學的教師。她有兩個哥哥。在印度支那度過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成了她創作靈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親故鄉的一條小河的名字杜拉斯。

杜拉斯的在大學里學過數學、法律和政治學。畢業後從1935年到1941年在法國政府殖民地部當秘書,後來參加過抵抗運動並加入共產黨;1955年被共產黨開除黨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傳體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50年)。在她後來的作品中通常描寫一些試圖逃脫孤獨的人物的故事。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較古典,後期的作品打破了傳統的敘事方式,並賦予心理分析新的內涵,給小說寫作帶來了革新,常被認為是新小說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獲得龔古爾文學獎。

杜拉斯的文學作品包括40多部小說和10多部劇本,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如《廣島之戀》(1959)《情人》(1992)。同時她本人也拍攝了幾部電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們》。

杜拉斯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說,她不停的創作的正是這部小說。這個故事裡充滿著酷熱、暴風雨、酒精和煩躁不安,對話和失語、閃電般的愛情等等。杜拉斯很難描述,溫柔還是暴躁?天才還是自戀狂?(參看勞爾·阿德萊爾的杜拉斯傳《瑪格麗特·杜拉斯》)首先我們應該相信她自己寫的:「我是作家。其它的都盡可忘掉」。她在作品中敘述了「說」的需要、艱難和恐怖。

為了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忘掉糾纏我們的煩惱。可是寫作既能掩蓋也能曝露。所以杜拉斯在試探,重復,在尋找恰當的詞語,「試著」寫作,就像「試著」去愛一樣,心裡明知道永遠也不可能達到。不可能的愛情和對愛情的追求是杜拉斯作品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

她的小說經常圍繞著一個爆炸中心,通常由一個瞬間的暴力場面引起敘述。廣島與愛情,死亡和肉慾象徵地的糅合在一起。「毀滅,她說」。這種語言又與音樂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大海一樣的音樂,圍繞一個主題無窮的變幻,傾訴和歡慶,控制和失控……

瑪格麗特·杜拉斯與1996年3月3日逝世,葬於蒙帕納斯公墓。

杜拉斯的作品
《厚顏無恥的人》 1943年/小說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瑪出版社再版
《平靜的生活》 1944年/小說 伽利瑪出版社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1950年/小說 伽利瑪
《直布羅陀的水手》 1952年/小說 伽利瑪
《塔吉尼亞的小馬》 1953年/小說 伽利瑪
《樹上的歲月》1954年/短篇小說集 伽利瑪,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園》 1955年/小說 伽利瑪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說 子夜出版社
《塞納-瓦茲的高架橋》 1959年/戲劇 伽利瑪
《夏日夜晚十點半》 1960年/小說 伽利瑪
《廣島之戀》 1960年/電影腳本 伽利瑪
《如此漫長的缺席》 1961年/電影腳本 與熱拉爾·雅爾羅合作,伽利瑪
《安德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說 伽利瑪
《勞兒·維·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說 伽利瑪
《戲劇——卷一》 1965年/戲劇 伽利瑪
《副領事》 1965年/小說 伽利瑪
《音樂》 1966年/電影 與保爾·瑟邦合作執導
《英國情人》 1967年/小說 伽利瑪
《英國情人》 1968年/戲劇 伽利瑪
《戲劇——卷二》 1968, 伽利瑪
《毀滅,她說》 1969年 子夜
《毀滅,她說》 電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薩芭娜和大衛》 1970年 伽利瑪
《愛》 1971年/小說 伽利瑪
《黃色太陽》 1971年/電影 伽利瑪
《娜塔麗·格朗熱》 1972年/電影 伽利瑪
《印度之歌》 1973年/戲劇,電影 伽利瑪
《恆河女子》 1973年/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娜塔麗·格朗熱》 1973年 伽利瑪
《談話者》 1974年/與克薩維耶爾·高提埃的對談 子夜
《巴克斯泰爾,蔽拉·巴克斯泰爾》 1976年/電影 伽利瑪
《加爾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樹上的歲月》 電影 伯努瓦·雅戈發行
《卡車》 1977年/電影
《卡車》1977年/劇本 子夜 收有與米歇爾·波爾特的對談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領地》1977年 子夜 與米歇爾·波爾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戲劇 商神出版社
《黑夜號輪船》 1978年/電影
《塞扎蕾》 1979年/電影
《墨爾本奧蕾里婭·斯坦納》 1979年/電影
《溫哥華奧蕾里婭·斯坦納》 1979年/電影
《薇拉·巴克斯泰爾或大西洋海灘》 1980年 阿爾巴特羅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說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綠眼睛黑頭發》 1980年 《電影日誌》
《阿伽達》 1981年 子夜
《阿伽達或無限閱讀》 1981年/電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
《年輕姑娘和小孩》 1981年/錄音磁帶 揚·安德烈亞根據《80年夏》改編,瑪格麗特·杜拉斯朗讀
《羅馬對話》 1982年/電影
《大西洋人》 1981年/電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說 子夜
《薩瓦納海灣》 第一版1982年,增補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說 伽利瑪
《戲劇——卷三 1984/戲劇 伽利瑪
《情人》 1984年/小說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樂之二》 1985年 伽利瑪
《契河夫的海鷗》 1985年 伽利瑪
《孩子們》 1985年/電影 與讓·馬斯科羅和讓·馬克·圖里納合作製片
《藍眼睛黑頭發》 1986年/小說 子夜
《諾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質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愛米莉·L.》 1987年/小說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說 P.O.L.出版社
《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說 子夜
《揚·安德烈亞·斯坦納》 1992年 P.O.L.出版社
《寫作》 1993年 伽利瑪
《一切結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說,電影,戲劇,1943年一1993年回顧》 1997年 伽利瑪

http://www.margueriteras.com/是一個比較全面的網站

閱讀全文 / 評論 / 丟小紙條 / 文件夾: 資料

[追憶似水年華] 文本
HUPI @ 2006-01-28 16:08

http://www.cnool.net/tianyige/foreign/plst/zyssnh.htm

閱讀全文 / 評論 / 丟小紙條

梁遇春 資料
HUPI @ 2006-01-28 16:02

梁遇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被忽略的角色,在短短27年的生命里,他只給我們留下了37篇小品文和二三十部譯作。然而,正如他在給徐志摩的悼文中所寫的那個吻火者,梁遇春留給後世的,是一個率性而為的蹈火者形象。他對火有著一種特殊的情結,因為他本人的生命也正如一團跳動的火焰,盡管最終剩下的也只不過是一點殘灰,卻仍然奮不顧身的投入到這場烈焰中去,從容起舞。他在《觀火》中說:「我們的生活也該像火焰這樣無拘無束,順著自己的意志狂奔,才會有生氣,有趣味。我們的精神真該如火焰一般地飄忽莫定,只受裡面的熱力的指揮,沖倒習俗,成見,道德種種的藩籬,一直恣意下去,任情飛舞,才會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梁遇春的文正如他的人,即使是觀火,也是一種把自己燃燒進去的視角。他早已知道生命的火焰最終將熄滅,變成一堆灰燼,所以這投入就帶上了一絲悲壯的色彩,也早已蘊涵了最為深刻的絕望與無奈。梁遇春一生的散文創作,正如他在《談「流浪漢」》里所說的「溶入生命的狂潮里寫作」,率真隨興,曇花一現,而今天我們讀他的散文,仍然還會為其中閃現的智慧靈動與強烈張力而驚詫、激動。

一、「流浪漢」散文

梁遇春的散文中,《談「流浪漢」》算是較長的一篇,也是我個人比較偏愛的一篇。梁遇春在這篇文章里毫不掩飾自己對流浪漢精神的贊美和嚮往,讀來令人激動不已,而他本人的作文態度和文章風格,也正如這篇文章中所談的流浪漢那樣,無拘無束,熱情隨興。梁遇春在這篇散文里說:「真正的流浪漢所以不會引起人們的厭惡,因為他已經做到無人無我的境地,那一剎那間的沖動是他唯一的指導,他自己愛笑,也喜歡看別人的笑容,別的他什麼也不管了。」又說:「流浪是指流浪的心情。」這種「無人無我」的流浪漢氣質,也正是梁遇春散文的一大特點。

1、「小丑」式的審美認同傾向
德國接受美學研究學者耀斯在他的《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中對審美經驗進行了闡釋,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角色距離」,這種內心的距離起源於游戲的審美態度,是一種以個人自由意志來處理原來必須一本正經地辦理的事情的能力。游戲的審美經驗教我們「把另一種生活置於我們的近旁,把另一個世界置於我們的世界的近旁。」就假面舞會這個例子來說,就會導致對三種類型角色的偏愛:騎士、牧人和小丑。「我們的一些客人尋找似乎高於或者低於社會的東西,其他的人則尋找游離於社會之外的東西。」文學傳統的三種重要類型就植根於這樣三種不同的審美認同傾向:英雄式的、田園式的和流浪漢式的。梁遇春的這種流浪漢式散文就是基於那種「小丑」式的審美認同傾向。當然,耀斯的解釋學理論產生於西方文化環境中,與中國現代散文作者的整體文化視域是不同的,但梁遇春的創作顯然受到過西方散文的影響,梁遇春的業師葉公超在1933年除夕為他的遺著《淚與笑》作跋語時就評價這位學生:「在這集子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他確實是受了Lamb與Hazlitt的影響,尤其Lamb那種悲劇的幽默。」,再加上樑遇春大學時就讀於英文系的背景,使得拿西方的審美經驗理論來討論梁遇春的作品有其可能性和合理性。小丑式的審美認同表現出讀者尋找游離於社會之外的東西的某種渴望,相對於同時代的許多其它散文作家,梁遇春顯然是更加個人化和情緒化的,在他的作品中更多的反映出一種對自己內心和人性的關懷,很少有時事和具體社會背景的痕跡,他曾說過「就是把什麼國家、什麼民族一筆勾銷,我們也希望能夠過個有趣味的一生。」(《談「流浪漢」》)這就在某種程度上符合了小丑那種以個人的表演來自娛或娛他的生存方式,使得他的散文自辟出一片蹊徑。
2、與生俱來的悲劇感
梁遇春的散文創作可以說是一種率性而為的青春寫作,「青春寫作」是一個含糊的,界定不清的歸類,在這里的含義不僅僅是指寫作者的年輕,更是指創作過程中特有的風格不成熟,思想尚且龐雜混亂的探索階段。辛棄疾說少年是「為賦新辭強說愁」,迷茫和感傷是大多數青春寫作所帶有的色彩,而梁遇春散文中的那種悲劇感卻是與生俱來的,那種看待生命的獨特視角和對宇宙萬物的置疑感慨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情緒宣洩,這一點從他的《人死觀》、《淚與笑》、《破曉》、《黑暗》、《春雨》等文章中可以明確感知,可以說,梁遇春的幽默,正是基於一種骨子裡的憂傷。
(1)「火」的意象
梁遇春對「火」有著一種獨特的迷戀,他寫給徐志摩的悼文題目即為《吻火》,他本人也經常獨自坐在火爐旁邊,靜靜地凝視面前瞬息萬變的火焰。他希望自己來生能做一個波斯人,因為「他們是真真的智者,他們曉得拜火。」而即使是沒有錢買煙,他也會拿一匣的洋火一根根擦燃來「解這火癮」,(《觀火》)可見其對火的痴迷。
火具有一種矛盾的性質,一方面,它是絢麗的、迷人的;另一方面,它是短暫的、危險的。喜歡火的人,性格里也註定有這樣一種美麗而又危險的雙重因素。火所蘊含的悲劇性在於它註定要熄滅,因而它的燃燒就具有一種向死而生的悲壯色彩。梁遇春的散文深處都有一種幻滅的憂慮,特別是在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淚與笑》中。而即使付之一炬也要忘情燃燒的理想主義式執著也通常會讓在現實中摸爬滾打的人們陷入深深的無奈和絕望,梁遇春也不例外。他認為人們都是上帝派到世間的救火夫,因為凡是生到人世來都具有救人的責任。「我相信生命是一塊頑鐵,除非在同情的熔爐里燒得通紅的,用人間世的災難做錘子來使他迸出火花來,他總是那麼冷冰冰的,死沉沉的,惘悵地徘徊於人生路上的我們天天都是在極劇烈的麻木里過去——一種甚至於不能得自己同情的苦痛。」而面對現實的無奈也讓這個渴望「救火」的作家除了自責外無能為力,「不敢上人生的舞場和同伴們狂歡地跳舞,卻躲在簾子後面嗚咽,這正是我們這般弱者的態度。」(《救火夫》)對「火」的迷戀與無奈,是梁遇春散文悲劇性的一大體現。
(2)傷春
充滿生氣活力的春歷來是文人墨客歌頌贊美的對象,然而在梁遇春這里,「春」卻充滿了感傷,他對「春」的描寫總是包含了一種「盛景易亡」的憂慮,這跟他性格中沉積的憂郁不無關系。在《又是一年春草綠》中,他開篇便說:「一年四季,我最怕的卻是春天。」接著又說:「一看到階前草綠,窗外花紅,我就感到宇宙的不調和,好像在彌留病人的榻旁聽到少女的清脆的笑聲,不,簡直好像參加婚禮時候聽到凄楚的喪鍾。」把春天和喪鍾聯系起來實屬少見,《紅樓夢》里黛玉葬花或許有幾分這樣的情緒,因為林黛玉也是一個對自己命運和世事抱有天生的悲劇心態的人。
(3)對「淚」的肯定
梁遇春從不認為流淚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他對痛哭的人懷有一種溫暖的同情,因為能感受到痛苦比全然麻木要好得多。他說:「淚卻是肯定人生的表示……我每回看到人們的流淚,不管是失戀的刺痛,或者喪親的悲哀,我總覺得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笑與淚》)把「流淚」這種源於悲痛的反映作為對人生進行肯定的一種標志,足可見梁遇春性格里那種與生俱來的悲劇感。

二、「笑中帶淚」的寫作

梁遇春散文的總體基調可以概括為「笑中帶淚」,葉公超評價他具有「Lamb那種悲劇的幽默。」他在《又是一年春草綠》中說自己「是個常帶笑臉的人,雖然心緒凄其的時候居多。」這種含淚的歌唱態度與他對宇宙和人生的看法有很大關系。
1、世界觀
梁遇春認為矛盾是宇宙的根本原理,無窮的二元對立構成了人生活的整個世界和宇宙萬物。「墳墓旁年年開遍了春花,宇宙永遠是這樣二元,兩者錯綜起來,就構成了這個雜亂下劣的人世了。」(《又是一年春草綠》)而「詼諧是由於看出事情的矛盾」,所以梁遇春的散文里就出現了「淚」與「笑」這樣的二元對立,「常常發笑的人對於生活是同情的,他看出人類共同的弱點,事實與理想的不同,他哈哈地笑了。」 (《醉中夢話(一)》)這又和小丑那種淚中求笑的態度相吻合。
2、人生觀
梁遇春對人生可以說是極度熱愛的,盡管他口口聲聲談「人死觀」,因為太熱愛美好而不堪面對和承受現實的黑暗。正如存在主義所主張的:「所有的反抗和絕望都是為了愛」,梁遇春對人生、對生活是抱著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態度。在《寄給一個失戀人的信(一)》中他曾明確表示:「在這短促的人生,我們最大的需求同目的是愛。」抱著這種態度,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更多關注和表現的是自己的內心以及人性的矛盾、脆弱和敏感。他希望多領略人生之味,極力反對麻木、中庸、得過且過的犬儒主義生活方式,所以他會對火的那種恣意燃燒有特殊的迷戀,也會對流淚抱有深切的體認和憐憫。
3、文章基調
(1)「笑中帶淚,淚中求笑」
梁遇春在《第二度的青春》里說:「登樓遠望雲山外的雲山,淌下的眼淚流到笑渦里去,這是他們的生活。」或許可以看作他本人對人生的一種態度。流淚是因為看到人生的困窘與無奈,而笑是看透人生之後一種對人生的肯定;流淚也是因為徹底投入到這場生命的火焰中受到灼傷,含淚的微笑則更像是一種超越痛苦的曠達胸襟,是不甘麻木的宣誓。「這個世界仍然是充滿了黑暗,黑暗可以說是人生核心;人生的態度也就是在乎怎樣去處理這個黑暗。……只有深知黑暗的人們才會熱烈地贊美光明。」(《黑暗》)梁遇春的散文,正是在黑暗中不斷地贊美著光明。他在《醉中夢話(二)》里曾引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話說:「我不得不老是狂笑著,怕的是笑聲一停,我就會哭起來了。」或許也可以看作是對他自己做文態度的某種寫照。
(2)經驗陶冶後的天真
梁遇春的少年銳氣,勇於思考以及熱情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在《「還我頭來」以及其他》一文中,他敏銳地指出了人雲亦雲的現狀:「他們的態度,觀察點總是大同小異———簡直是全同無異」,他主張要用自己的頭腦獨立地思考,推翻所謂「正宗」而不應迷信權威。他甚至揶揄了當時的導師梁啟超,「梁啟超先生開個書單,那種辦法完全是青天白日當街殺人的劊子手行為,」他又意猶未盡地嘲諷了胡適的自以為是:「胡適先生在《現代評論》曾說他治哲學史的方法是推一無二的路,凡同他不同的都會失敗……(我)打算舍胡先生的大道而不由,另找個羊腸小徑來」。其語氣措辭可謂率真直白,一派天真而無城府之氣。但這種天真又不同於不知世事的「無知的天真」,梁遇春的散文?格自有其才?所本,他廣征博引,卻又能自創雅趣,使文章顯得親切有味,呈顯自然的風雅情趣,讓作品讀起來清晰深刻,且充滿生命張力。他認為小孩子的天真不足稱道,是「無知的天真」,和桌子的天真沒什麼區別,人們追求的應該是「超然物外的天真」。他說「經驗陶冶後的天真是見花不採,看到美麗的女人,不動枕席之念的天真。」(《天真與經驗》)這從他對妓女的態度上就也可窺見一斑,「所以天下最貞潔高尚的女性是娼妓。她們受盡人們的揶揄,歷遍人間凄涼的情境,嘗到一切辛酸的味道,若使她們的心還卓然自立,那麼這顆心一定是滿著同情和憐憫。」(《黑暗》)由此可見,梁遇春散文所流露出的率性與天真,是建立在深刻積累和理解基礎上的天真,因而顯得更加可貴。

三、率性而為

率性而為可以用來形容梁遇春的做文態度,這種流浪漢般恣意忘情的文風源於他做人的一種基本態度,用一句著名搖滾歌詞來形容即是「如果註定凋零,索性忘情燃燒。」按照他的觀點,如果要寫出好的文章,必然要忠實於自己的內心,而那在第一時間內打動自己的、讓自己激動欣喜的想法或靈感才是文章的精髓所在。好友馮至在他的散文集《淚與笑》所作的序中說:「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處處閃眼,然而沒有一個線索,稍縱即逝,他不能同一面鏡子一樣,把甚麼都收藏得起來。」可以看出他寫作的即興性。即興往往帶來一種全新的創造,所以梁遇春的散文能不落窠臼,周國平也曾在《淚與笑》的序里對他的這種獨創性作出過評價:「他不受任何前輩先生的意見支配,他苦討冥搜,他自己就是「象罔」。」在梁遇春的散文里,我們的確能感受到他在《談「流浪漢」》中所提到的那種「無人無我,不失火氣,也不失活氣」的氣質。
1、妙手偶得之
梁遇春的散文大多數屬於「妙手偶得之」之作。他在《醉中夢話(一)》中曾專門以「做文章同用力氣」為題寫過一段專述,陳述自己的做文觀。他覺得胡適之所說的「做文章是要用力氣的」未免太正而不邪了,費力氣如果是為了矯飾堆砌以迎合讀者,還不如隨手記下的隨筆日記來得真實自然。「可見有時沖口出來的比苦心構造的還高一籌。」 然而梁遇春主張的隨興寫作卻並非指不加構思信口胡說,他贊賞的是一種在吃透技巧後的游刃有餘狀態,「賣力氣的理想目的是使人家看不出賣力氣的痕跡。」這也就是要先有「妙手」,才能把偶然迸發的靈感化為精妙作品。而梁遇春寫作的隨興也可在他的很多散文中找到痕跡,如他在談做文章同力氣時引用一個記不清姓名的英國作者的話,就直接打個括弧說:「名字卻記不清了」,引了一段英文,又在後面打個括弧說:「句子也記不清了,大概是這樣吧」,絲毫沒有為了使文章顯得更加完滿而細查引文出處的打算;在《醉中夢話(二)》中第四篇乾脆就以「這篇是順筆寫去,信口開河,所以沒有題目」為題,盡顯其率性而為的做文態度。雖然看來似乎稍欠嚴謹,但卻正顯示了梁遇春的真實個性。
2、矛盾的言論才是真摯的
梁遇春既然認為矛盾是宇宙的根本原理,自然是不會在文章中掩飾自己內心種種矛盾混亂的想法。他在《一個「心力克」的微笑》里談到人們為何要做「心力克」時說到了自己對於人世的許多苦衷。「自己呢,沒有冷淡到能夠做清閑的觀客,隔江觀火,又不能把自己哄住,投身到裡面去胡鬧一場,雙腳踏著兩船旁,這時倦於自己,倦於人生,這怎麼好呢?」,他拿排架子來比人生,「比如,有人排架子,有人排有架子的架子,有人又排不屑計較架子有無的架子,有人排天真的架子,有人排既已世故了,何妨自認為世故的架子,許多架子合在一起,就把人生這個大虛空築成八層樓台了,我們在那上面有的戰戰兢兢走著,有的昂首闊步走著,終免不了摔下來,另一個人來當那條架子了。」這種對命運人生的看透或多或少包含了些無奈,但不妨礙梁遇春繼續冒著摔下的危險努力構建他自己的八層樓台,因為他無法說服自己退觀一切。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天下只有矛盾的言論是真摯的,是有生氣的,簡直可以說才算得一貫。矛盾就是一貫,能夠欣賞這個矛盾的人們於天地間一切矛盾就都能澈悟了。」

讀梁遇春的散文,不論是早期的青春沖動、少年意氣,還是後來的略帶沉重,滄桑之嘆,都不會讓人覺得平淡如水,他就是一個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漢,舉杯對月,入火而舞。而對於他散文中存在的不足,台灣一位文人這樣評論:「作者由於年輕、涉世未深,因此生命的歷練,並未達深刻沉練的地步,文章的表現也並非完美無缺。然而,我們卻可以從字里行間,一窺他努力經營生命的深刻與幽默的企圖。對如此天才橫溢的作者的作品,我們是可以用更寬容的眼光來欣賞的。」的確,在短暫的生命中,這個蹈火者散發的能量和熱度,已足以令我們出汗。

閱讀全文 / 1條評論 / 丟小紙條 / 文件夾: 資料

不只是笑話
HUPI @ 2006-01-28 15:54

到底有幾個明天呢?誰知道!也許我倒霉,只有十個了;您運氣,還有二十個。。。

閱讀全文 / 評論 / 丟小紙條 / 文件夾: 不只是笑話

不只是笑話
HUPI @ 2006-01-28 15:24

翻譯"......"
"這個世界如此廣大,生下來的都不一定是自己的兒子"

閱讀全文 / 評論 / 丟小紙條 / 文件夾: 不只是笑話

下一頁 »

2006 十二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瀏覽全部網志 / 按日期總覽

網志分類
- 所有日誌
- 不只是笑話
- 資料
- 未分類

最新評論

非非 Fifid.com

站內搜索

友情鏈接
- 我的歪酷 非非共享界
參考資料:http://mlifo.yculblog.com/
回答者:舴∞艋 - 初學弟子 一級 12-14 12:56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66% (2) 不好
33% (1)

其他回答共 1 條
讀梁遇春《春雨》
鍾磬聲

梁遇春是個短命的文學天才,在這個世上他僅僅活了短短的28年,便如同一顆流星,於瞬息間殞滅了,給予我們,這些傾羨他才華橫溢的人們,留下了過多的遺憾和傷感。事情就是這樣,早慧的詩人許多都是短命的。唐代的王勃、李賀,英國的雪萊、拜倫、濟慈,俄國的普希金、葉賽寧、萊蒙托夫,以及與梁同時代的徐志摩、朱湘、劉夢葦等人都是一顆顆瞬息殞滅的流星,人們見到那流星瞬息的璀璨,每慣以無限的惆悵和傷感緬懷。
他留下來的作品並不多,除了二十餘種外國文學作品的譯著外,他自己的文字主要就是這本薄薄的,收有36篇散文小品在內的《春雨》了.

參考資料:http://www.gzwh.gov.cn/whw/channel/wsds/zjdp/dlyccy/

Ⅳ 電影春雨是哪個

電影春雨是80年代的

Ⅳ 春雨中離開的人啊是什麼電影

韓國電影《局內人》
「春雨中離開的人」 是電影中的一首歌的歌詞
這首歌就是
李恩夏的 《春雨》

Ⅵ 冰心的作品《繁星》和《春雨》的主題是什麼

不知從何時起,心中有了一份對詩歌的神往,於是,帶著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與痴狂,隨風讀起了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這本書是我頭一次接觸,看慣了白話文的我,一下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來看詩集,就覺得有點不適應,不過也別有一番滋味。 翻開書,首篇導讀便吸引了我。講到冰心是如何創作詩集,從小到長大,充分體現了冰心在寫作方面的天賦。 她的詩主要以母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童真,自然著稱。從《繁星》中「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滿著夢,充滿著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靈魂深處的孩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呵。」更詮釋冰心與兄弟姐妹之間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誼。這些是冰心充滿童稚的渴望與幸福。 她後來出洋留學,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過筆來敘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夠早點回家。她幻想著與母親見面,幻想著回家,她很快樂。但是一旦沒了幻想,那麼她就會變得更加的失落與失望。背井離鄉,又離開了至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的母親,怎會沒有思鄉之情呢?「故鄉的波浪呵!你那飛濺的浪花,從前是怎麼一滴滴的敲我的盤石,現在也怎麼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斷的拍打岸,我無動於衷,可是一旦離開了家鄉.那 一滴滴的波浪,無不在觸動我內心的一根快要綳斷的弦,思鄉的弦。的確,世上只有媽媽好,母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的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是最偉大,母親的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是最純潔。 冰心的短詩,給了我萬千的感慨。她的詩不含絲毫的虛偽,全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感受,能夠感人至深,也可見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過的,她的幻想是那麼美,那麼引人入勝,那麼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思母心切是我們所不能企及的。母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是那麼聖潔,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的代名詞,通過冰心我讀懂了母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 此時的我,心潮澎湃,無法平靜,萬千感受,無法溢於言表。 相關資料: 冰心出生於1900年,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 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此文來源於文墨星河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Ⅶ 黃文波的《春雨》評論摘錄

《春雨》抓住了有感染力的情境,表達了農民對雨和水的深情,表達了一種將要投入春耕和取得豐收的信心和決心;《美術新兵下鄉的收獲》/遲軻撰文《廣東畫報》1963年第3期第26頁
黃文波的油畫《春雨》也是引起觀眾濃厚興趣的作品之一……黃文波描繪了一場及時的春雨給人們帶來的喜悅。畫中有位姑娘用手去接雨水,是最引人注目的細節;俗話說「春雨貴如油」,用手去感觸雨水,可以說巧妙地表達了農民對這場好雨的感情。我們在農村中生活過的同志,可能都體會過乾旱時盼雨的迫切心情,一場好雨來了,甚至想站在雨里淋一個痛快。中間的男同志,看樣子是一位基層幹部,似乎正在考慮如何抓住春雨後的時機大幹一場,那姿態好像煙蒂一丟就要下手的樣子。舊社會的農民也會為喜雨而高興,但絕不會是這幅畫里的氣氛。公社化以後,經過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我們已經不完全是靠天吃飯,但我們征服自然的事業,也還只是開始,在一定程度上,還要依靠天時的幫忙,我們對好雨的喜悅是和沖天的干勁結合在一起的。作者抓住這一點試圖給以詩意的描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兩個姑娘的形象刻劃得也比較好,樸素而健康,她們的手和腳都作了適度的誇張,那麼粗壯有力,體現了作者對勞動的贊美。這兩位姑娘,一位爽朗些,一位沉靜些,形成了性格上的對比。《百花園里喜新芽——廣州美術學院學生下鄉創作展覽觀感》/鍾靈撰文 《美術》1963年第5期第22頁
畫家黃文波學生時代即以《春雨》一作而引人矚目。至今,他仍然是一位熱愛勞動者純朴生活,並從中發現詩意之美的油畫家。《品畫》/遲軻撰文 《廣東畫報》1997年第7期封二
60年代初,黃文波即以油畫《春雨》而名聞全國,1963年第3期《廣東畫報》曾以較大篇幅發表這一作品,那時他還是一位年輕的大學生。《春雨》描繪了兩個頭扎黑頭巾的沙田姑娘和老農在草檐下避雨的情景,其中一個姑娘伸手捧接雨水,兩人悄悄交談,那位老農正吸煙,望著淅淅瀝瀝的雨水顯露出內心的喜悅。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年代,農民「靠天吃飯」,雨水於他們的珍貴是不言而喻的。美術學院遲軻教授在評論中說:「《春雨》抓住了有感染力的情境,表達了農民對雨水的深情,表達了一種將要投入春耕和取得豐收的信心和決心」這幅畫無論從構思、構圖、意境、色彩和筆法都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鄉土美的歌者黃文波》/楚山撰文《廣東畫報》1998年第6期第59頁
在廣州美術學院下鄉創作展覽會上,兩個人在討論一幅畫。這幅畫是四年級學生黃文波的油畫《春雨》(見本期畫頁)。……它使人感到親切,是因為看畫的人也體驗過這種感情;感到新穎,是因為這畫的作者在生活中有自己的發現。……它是這個展覽中我喜歡的作品之一;……聽一位熟悉情況的同志提起:這位同學還是動了不少腦筋的。從草稿到完成,變動不小,主題也有發展。聽說,作者下鄉後,同農民一道勞動中,感到晴陰風雨對生產的關系很大,這一切在農民的感情反應上又比他們這些學生敏銳和強烈得多。曾試勾過一張《雨中搶場》的稿,自己覺得不精彩,放棄了。有一回同農民一起在大樹下躲雨,見青年們打打鬧鬧,便想以此為題作畫,表現農民生活情緒愉快、活潑。最初的稿以所見景象為基礎,變化不大;後來又把背景改到田間工棚檐下,畫面還是比較熱鬧的。後來又發展了主題,原來想畫的歡樂景象與農民對氣候變化的感情、與生產熱情聯系起來,這是現在的構圖與原先草稿最大的區別。出場人物,有的是根據鄉下畫的一些速寫稿,如「隊長」即是。有的是作者感興趣的、曾經一再想畫的人物,如幾個性格較沉靜的女青年。自己在大樹下躲雨時也會見到這樣的人,她們不參加玩鬧,而是擠在一起悄悄說著知心話。這張畫上也曾經畫成兩個人擠在一起說話,後來覺得離題,想改成這樣:表現她們在談著生產的事,出現在畫面的最前面。我知道得不免太簡單,但這裡面已涉及了不少問題。作者把自己在生活中直接的發現畫出來,而這種發現令人感到新穎,有創造性,這是值得重視的。……你看,人們卷著褲腿,檐下有一些勞動工具,還遺落一兩根秧苗(可能正是插秧的時候)。公社社員不怕困難的思想,和因一場及時雨而興奮的感情,不是絕對地對立著的。人們不是因生產上出現了順利的新條件便鬆懈懶惰、放棄生產積極性。而是為集體勞動將能獲得更大的戰果而高興;在喜雨的感情中蘊藏著鬥志,心裡在摩拳擦掌,迎接奪取更好收成的奮戰。作者選擇了人們因雨而臨時休息一下的瞬間,以創造性的表現形式刻畫熱愛勞動的公社社員們的精神面貌,這是一個很可取的意圖,也完全是從今天農村現實生活中得到的。
……像那個「隊長」,要在雨後大幹一場的氣概,刻畫比較成功。他望著這場甘霖使勁地吸煙,流露出興奮,並且正在思考著什麼。為什麼你會感到他是「隊長」呢?是不是他那眉宇神態之間使你感到他是個生產上的指揮員,他的進取精神恰表現在從領導角度考慮問題,准備充分利用這場及時雨。……他的創作過程本身已經表明,構思的逐漸提高,也就是認識的逐漸深化。開始時他對農業勞動中氣候的影響和農民對氣候的態度和感情的認識,是比較抽象的;似乎沒有同時注意到要通過哪些具體生活現象來認識這一點,於是也放過了具體生活現象中可采擷為創作原料的一些形象素材。因之他這時畫不成畫,構出了比較平凡的《雨中搶場》。後來以「躲雨」為題的構稿過程中,構思有了生發,思想開始活躍。「躲雨」與「喜雨」的遇合好像很偶然,其實並不偶然。沒有先頭對農民躲雨時的精神狀況,更不會把二者聯系起來,在構思中出現一個新的境界。《提高認識與提高創作》/鄭弘藏撰文《美術》1963年第5期8-9頁

Ⅷ 艾青詩選春雨的主旨

艾青詩選春雨的主旨是對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烈的追求。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的謳歌和嚮往。對物質貧困然而精神富有的依戀。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春雨》賞析 這首詩創作於抗日戰爭初期。當時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世界裡,在絕望中無力的嘶喊著,想為國家做點什麼,卻無能為力。

而作者也是如此,《春雨》透露出作者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堅韌意志。融合個人悲歡於時代悲歡之中,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之中。艾青對祖國的熱愛,我們看在眼裡,敬佩於心中。

主旨是指主要的意義、用意或目的;也指主張,主意。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正涵,字養源,號海澄。 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於浙江金華,現當代文學家、詩人、畫家。

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畈田蔣村的一個封建家庭。自幼由一位貧苦農婦養育到5歲。

1917年就讀於金師附小。

Ⅸ 老故事片春雨電影的男主人公是誰

男主角是朱時茂演的

閱讀全文

與春雨電影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可下載電影的網站軟體 瀏覽:462
北京電影學院游戲專業 瀏覽:784
百度上收的電影怎麼投屏 瀏覽:256
微信電影票退票 瀏覽:745
冰冷熱帶魚微信電影 瀏覽:597
電影天堂戰神紀高清下載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184
哭悲台灣電影資源 瀏覽:589
電影打架帥氣片段女生 瀏覽:64
歐美5部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73
世界盡頭電影1 瀏覽:775
電影霧都茫茫林晶圖片 瀏覽:221
好萊塢電影如何票房分紅 瀏覽:41
為什麼拍花的游吟微電影 瀏覽:866
中國抗戰爭電影 瀏覽:839
革命主題電影賞析 瀏覽:986
韓國現代軍事政變題材電影 瀏覽:406
八十年代經典農村題材懷舊老電影 瀏覽:751
在哪可以看到電影總票房 瀏覽:40
電影視頻音樂卡點 瀏覽:541
電影在線評分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