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電影魔術師劇情分析
木匠之子愛德華茵不來梅茨(愛德華·諾頓飾)從小接觸魔 術,並與特辛公爵小姐相愛,但由於身份懸殊,他們的愛情被迫結束,愛德華周遊世界,學習魔術,十五年後成為一名知名魔術師,並改名埃森漢,重回維也納。在一次表演上重遇特辛公爵小姐,發現彼此一直沒有忘記多年前的感情。
特辛公爵小姐即將與王儲訂婚,而王儲實際上是想利用這段婚姻來篡位。特辛公爵小姐不想成為政治上的犧牲品,她想與埃森漢廝守終身。但是王儲不同意,謀殺了她。維也納的探長雖然懷疑是王儲謀殺了特辛公爵小姐,但是礙於勢力壓迫,只能敷衍破案了事。
探長也開始懷疑是王儲謀殺了特辛公爵小姐,並開始認真取證,終於找到了足夠的證據,於是向國王稟報了自己的發現,並舉報了王儲篡位的陰謀。在逮捕王儲中,王儲飲彈自殺。
案件似乎結束了,然而另一個可能卻出現在探長頭腦中:原來幕後的主使正是埃森漢,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他的一場表演,表演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與特辛公爵小姐終身廝守 。
《魔術師》是一部由尼爾·博格執導的魔術題材類電影。愛德華·諾頓、傑西卡·貝爾、保羅·吉亞瑪提和盧夫斯·塞維爾等聯袂出演。電影於2006年在美國上映 。
電影主要講述了大魔術師茵不來梅茨與貴族小姐蘇菲之間的愛情與時局下有關陰謀的獨特故事,其間穿插著各式帶有奇幻色彩的魔術表演。
2. 魔術系列電影:《驚天魔盜團》劇情燒腦到不行,有怎樣的評價
《驚天魔盜團》第一部埋下了很多伏筆,在第二部被一一的揭開。單純從兩部電影來看,1要優於2。總體來看,《驚天魔盜團》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燒腦懸疑類電影,既有很多魔術手法,也有很多特技元素的加入,劇情的燒腦程度也是可圈可點。
我倒不是很期待是否有3,我是一個不怎麼看續集的人,按照故事的完整性來說,到第二部,應當就是完結了!
3. 如何解析電影《致命魔術》
《致命魔術》這部影片既具備了商業電影的諸多特質,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像作品,它向觀眾展現的種種視覺奇觀、曲折離奇的情節設置,突轉性的結尾,使觀眾在觀影的整個過程中,都保持著旺盛的觀看熱情。
此外,該片也是現代社會個體生存境遇的一種隱喻。觀眾看到的是對成功嫉妒執迷至扭曲的個體,人與人之間絕對的矛盾和對立,機械或曰現代科技下人的主體性的喪失等。
基本信息
《致命魔術》是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休·傑克曼、邁克爾·凱恩、斯嘉麗·約翰遜、麗貝卡·豪爾等主演的懸疑驚悚片。該片於2006年10月20日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在魔術產生盛行的維多利亞時期,出現了兩位極有天賦的年輕魔術師、兩個好朋友,羅伯特·安吉爾和阿爾弗雷德·伯登。兩個人因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勢不兩立的對手,他們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是那個時代首席魔術師的故事。
4. 致命魔術解析
糾結於本體與復制體,也許一開始就錯了。換個角度想,他們之間也許並不是復制的關系,而是分裂的關系。舉一個雙胞胎的例子,一個受精卵分裂成兩個細胞,然後這兩個細胞分開發育成兩個個體,你能說是哥哥復制了弟弟?還是弟弟復制了哥哥?當兩個細胞分開之後,會由於環境的不同而產生些許不同。但是在分開的那一刻,他們是一模一樣的,並不存在誰復制誰,誰當哥哥誰當弟弟取決於誰先從子宮中爬出來。試想一下在懷孕的時候有一個流產了,那麼活下來的那個是哥哥還是弟弟?答案是就剩他一個了,也就沒有哥哥和弟弟之說了。我們回到電影中來,當安走進電場的那一刻,原來的安就消失了(受精卵分裂成兩個細胞),出現了兩個新的安(兩個細胞分開了),這兩個都是安,都記得自己走進了電廠,接下來就是流產的過程了,誰活下來誰就是安。過去的安在走進電場的那一刻就已經死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因為昨天的你已死,明天的你也不是今天的你,因為明天的你未生。當然這是個哲學問題,有點跑題了。再回到電影,兩個安一定要死一個么?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另一個問題。波頓和法隆到底是雙胞胎還是克隆人?按照我前面的理解,他倆肯定是雙胞胎,只是不知道是從受精卵開始的,還是波頓走進電場的那一刻開始的。想一下是誰指引安找到特斯拉的,是波頓。也就是說波頓很早就知道特斯拉,知道電場的事。如果說波頓從小就有雙胞胎,總該會有人知道吧,在他開始表演魔術之前,也沒有任何必要掩藏他的雙胞胎兄弟吧?還是說他從小就知道他有一天會表演移形換位,所以故意藏起他的雙胞胎兄弟?我更傾向於說他的雙胞胎兄弟法隆是後來出現的,也許不是有意的。還記得他們一起去看特斯拉的表演吧,有人說可能會爆炸,有危險,讓所有人都離場,這個時候波頓是走在最後的,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波頓無意中走進了電場,然後在附近出現了另一個波頓,注意一下這個時候是沒有人知道電場有這個x2的效果的,包括特斯拉本人也是在後來才知道的,所以兩個波頓這時也是不知道彼此的(可能遠處的波頓會疑惑一下自己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這),但是他們有相同的記憶,所以都會回家,然後他們就成了雙胞胎,有一個就成了法隆。因為走進電場之前的記憶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稍微一交流就知道問題出在特斯拉的那場表演上,雖然具體的情況他們不知道,所以才會有後來的日記本密碼是特斯拉,答案也是特斯拉,因為他也不知道答案,只知道答案和特斯拉有關。在其中一個波頓成為法隆之後,他們就是兩個人了,兩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像是真的雙胞胎一樣。所以,兩個安也是可以共存的,但是作為魔術師的驕傲不允許他們共存的(這一點可以從他對待替身的態度上看出來)。第一次試驗的時候可能是出於未知的恐懼,射殺了出現在遠處的自己,後面就純屬為了魔術師的驕傲,他不允許有兩個自己,當然遠處的那個他沒法控制,所以他不惜殺掉自己來成全這個魔術的偉大。一個為了挑戰更高的難度誤殺了好友的妻子,一個為了成全偉大的魔術不惜殺死自己,說到底他們是同一類人,不同的是安傑入戲更深。
5. 《致命魔術》深度解析是什麼
如下:
世紀之交的倫敦,娛樂業才剛剛起步,於是,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師就成了那個時代最神秘莫測的大眾偶像,享受著社會能夠給予的最高贊譽,社會地位也高於其他從事表演的人。
在魔術產生盛行的維多利亞時期,出現了兩位極有天賦的年輕魔術師,最為難得的是,他們還是一起長大的好友:羅伯特·安吉爾性格復雜而且歷練世故,是一名天生的表演家,他知道如何在舞台上將自己完美地展現給觀眾。
而阿爾弗雷德·波登則與他完全相反,這位天賦極高且非常富有創造力的魔術天才因為不修邊幅和天真的個性而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更不懂得如何使用華麗的手段去表現他的魔術想法。兩個人在一場一場的表演中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將其他魔術師都甩在了身後,最終卻變成了這對曾經的知心好友的競爭。
兩個人因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勢不兩立的對手,他們用勇敢取代了道德、技巧取代了科學、野心取代了友誼,為了戰勝對方,以便能夠證明自己才是這個時代的第一魔術師,他們尋找各種輔助材料來豐富自己的魔術表演,其中包括剛剛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發明出來的科學奇跡——交流電。
事態漸漸不受控制,兩個人的忠誠與信仰都受到了最大限度的考驗,直到引發了一場謀殺,這場世紀大戰才以悲劇收場。
基本信息:
《致命魔術》是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休·傑克曼、邁克爾·凱恩、斯嘉麗·約翰遜、麗貝卡·豪爾等主演的懸疑驚悚片。 該片於2006年10月20日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在魔術產生盛行的維多利亞時期,出現了兩位極有天賦的年輕魔術師、兩個好朋友,羅伯特·安吉爾和阿爾弗雷德·伯登。兩個人因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勢不兩立的對手,他們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是那個時代首席魔術師的故事。
6. 電影《魔術師》沒看懂,求解釋、
提示一下:其實劇情很簡單,最高的魔術其實不是魔術,是科學?即利用光和聲的物理原理,也就是說愛德華諾頓飾演的魔術師發現並發明了電子投影儀,這個原理和克里斯多夫諾蘭導演的由休傑克曼、斯嘉麗約翰遜、克里斯汀貝爾主演致命魔術在手法和構思上基本相同。
7. 你如何評價《致命魔術》這部電影
距離看完這部片子已經很久了,但感觸還是記憶猶新。劇情絲絲相扣,看得我心潮澎湃。接近尾聲的時候,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真相快揭曉了,我心中期待著瘋狂而迷人的智斗布局。呈現在我眼前的是復制機器!最後一秒,我終於得知,這些看似充滿智慧的致命陷阱,建立在一個荒謬的科學設定上。它甚至就是一個大線圈。理所當然地,它來自於才華橫溢的特斯拉,一個往事不明,常常被神化的科學家。我絕不輕視電磁場理論和特斯拉。但作者顯然選擇了荒謬。編劇朋友們,科幻或許對你們來說不甚重要,只是一個豐富故事的元素,和逃避燒腦的工具。但事實上,這是近乎於奇幻的科幻。科學和奇幻之間的唯一差別,就是他們成真的可能性,一個是萬分之一的可能,一個是萬分之零(原句來自於劉慈欣,有改編)。而科幻的靈魂,就是在這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中,對一切的一切發出哲學上的質問和深思。
而《致命魔術》中的復制技術,是虛無縹緲的,是為劇情服務的。它只是一個糖衣,與片中的文化內核沒有任何內里上的聯系。也就是說,將復制機器替換成任何虛構的奇幻設計,都不會是一個錯誤。沒有文學意義的科幻是醜陋的。而一切沖突都來自於本片的極度成功。科幻最醜陋的一面被展現在所有人面前。你們所為只是選擇。你們不熟悉科幻,卻選擇了科幻。在科幻電影普遍浮誇的情況下,用浮誇的科幻包裹精美的故事書寫了電影史上濃重的一筆。成就了喬納森·諾蘭、克里斯托弗·諾蘭、克里斯托弗·普瑞絲特和許多演員而傷害了世人眼中的科幻。進一步地,每一個成功的影片,都會成為楷模和榜樣。對科幻元素的粗暴使用就這樣在電影史上散發著余熱。
8. 電影《魔術師》(美國片,愛德華·諾頓 ),魔術情節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這部電影里的魔術已經超出現在魔術界的極限了,甚至連高端科學都達不到,所以電影也無法解釋,而且導演所要表達的是亦真亦假的現實,而不是魔術,所要體現的是這個局的震撼程度!至於探長的回憶已經很清楚了,我來細細解答吧:
從石中劍開始就已經在布局了,拿到劍,拆掉一紅一綠的寶石,第二步就是讓女主角回到王儲身邊,下葯,然後引到馬廄的時候王儲葯性發作,暈倒,然後裝作刺傷,並灑下2個寶石和項鏈,然後女主角吃假死葯,男主角聯合法醫(管家)騙過了探長,然後喂女主角吃解葯恢復,並送走,然後用錄像影子(因為女主角已經走了,所以是錄像),引起激起群憤(其實是想讓探長認真對待這件案子),然後讓自己消失,引探長找他,並找到了他本來放好的項鏈設計圖,後來探長回憶起寶石和項鏈回馬廄看寶劍上當,舉報王儲,最後王儲自殺,然後就男女主角大團圓了— 3—,至於魔術方面也能做些解釋,石中劍:磁鐵不用說了大家肯定都懂,尤其是王儲拔劍的時候,那種吸力傻子都看得出來,而地板很有可能是鐵制的,只要想辦法弄一個吸力超大的磁鐵在下面或旁邊相連接就能做到整個地板都有很大的吸力。而桔子樹:則是通過在植物盆里放一個類似於滑輪和杠桿原理組合成的工具配合高模擬桔子樹就能做到,自己仔細看設計圖,至於拋出去給觀眾的桔子我就不多說了,摘下來的那一瞬間就被掉包了,只要有東西到魔術師手裡掉包簡直就是小兒科,而且還只是掉包高模擬桔子和真桔子這兩種極其相似的東西而已,鬼魂則是類似於探長在模擬操作的那樣,只是放好了事先錄像的東東而已,至於為什麼這種全息影像能在人群中走動我就不清楚了,簡直超乎科學,不過可以參考初音未來,只是還沒做到能在人群中走動而已,至於蝴蝶叼著絲布飛就超簡單了(理論上- -)只要想辦法連接蝴蝶前端和布,然後弄一塊比兩只蝴蝶的升空力弱一點的布就可以了,醬紫剛好能做到既能往上飛速度又不是很快,就能做到在空中停留的感覺。
拓展資料:電影《魔術師》
基本信息
《魔術師》是一部由尼爾·博格執導的魔術題材類電影。愛德華·諾頓、傑西卡·貝爾、保羅·吉亞瑪提和盧夫斯·塞維爾等聯袂出演。電影於2006年在美國上映 。
電影主要講述了大魔術師茵不來梅茨與貴族小姐蘇菲之間的愛情與時局下有關陰謀的獨特故事,其間穿插著各式帶有奇幻色彩的魔術表演。
2.劇情簡介
木匠之子愛德華茵不來梅茨(愛德華·諾頓飾)從小接觸魔術,並與特辛公爵小姐相愛,但由於身份懸殊,他們的愛情被迫結束,愛德華周遊世界,學習魔術,十五年後成為一名知名魔術師,並改名埃森漢,重回維也納。在一次表演上重遇特辛公爵小姐,發現彼此一直沒有忘記多年前的感情。
特辛公爵小姐即將與王儲訂婚,而王儲實際上是想利用這段婚姻來篡位。特辛公爵小姐不想成為政治上的犧牲品,她想與埃森漢廝守終身。但是王儲不同意,謀殺了她。維也納的探長雖然懷疑是王儲謀殺了特辛公爵小姐,但是礙於勢力壓迫,只能敷衍破案了事。
此後埃森漢變得越來越神秘,他的魔術也變得詭秘,經常表演一些召喚靈魂之類的魔術,甚至召喚出了特辛公爵小姐的魂魄。公眾開始懷疑是王儲謀殺了她。王儲為了掩蓋事實命令探長拘捕埃森漢。然而就在拘捕當場,埃森漢消失了。探長也開始懷疑是王儲謀殺了特辛公爵小姐,並開始認真取證,終於找到了足夠的證據,於是向國王稟報了自己的發現,並舉報了王儲篡位的陰謀。在逮捕王儲中,王儲飲彈自殺。
案件似乎結束了,然而另一個可能卻出現在探長頭腦中:原來幕後的主使正是埃森漢,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他的一場表演,表演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與特辛公爵小姐終身廝守 。
3.職員表
製作人 Jane Garnett、Joey Horvitz、Tom Karnowski
導演 尼爾·博格
副導演(助理) Jakub Dvorak、Jan Mensik、Kieron Phipps
編劇 尼爾·博格、斯蒂文·米爾豪瑟
攝影 迪克·蒲波
配樂 菲利普·格拉斯
剪輯 Naomi Geraghty
選角導演 Deborah Aquila、Nina Gold、Mary Tricia Wood
藝術指導 Ondrej Nekvasil
美術設計 Stefan Kovacik、Vlasta Svoboda
服裝設計 恩吉拉·迪克森
視覺特效 維克托·穆勒
布景師 Petra Habova
註:魔術師的演職員表
9. 電影魔術師的簡介及影評
魔術師的劇情簡介 :
20世紀50年代末期,曾經風靡一時的劇場風雲變幻,人們迷戀電視、迷戀搖滾,對於曾經伴隨他們長大的各種雜耍則不再關注。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魔術師,舞台上得體從容,現實中卻不得不為了可憐的生活費而流轉於各個表演場所,上至華貴的音樂廳,下至破落偏僻的小酒館,不變的是他對魔術的執著。在蘇格蘭某個鄉間逗留時,魔術師結識了一個小女孩,她感嘆於那些神奇的魔法,於是偷偷離開故鄉,轉而追隨魔術師的腳步。他們輾轉來至愛丁堡,生活變得愈加艱辛,而為了滿足女孩對魔法的信任和對繁華世界的嚮往,魔術師不得不想各種辦法去賺錢……
影評:
《魔術師》最後一個鏡頭出現在熒幕上,我才忽然明白了整個故事,眼淚唰的流出來,控制不住。過去的一百多分鍾里,觀眾隨著過氣的老魔術師帕斯帕斯和孤女愛麗絲一起在愛丁堡流浪,體驗著他們最艱辛最酸楚的底層生活里伴隨著愛的溫意和感動。可是作者將情緒節奏掌握的十分克制,辛酸用惹人發笑的幽默來表達,歡樂之中又常帶有辛酸的隱情,觀眾的心情隨著電影緊湊的推進上下起伏,卻來不及仔細品嘗。最後一個鏡頭才揭示了所有的謎底,就像一根針在情緒的氣球膨脹到最頂點時戳破了它,積累了一個多小時的情緒終於爆發出來。於是,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沖擊是在電影結束之後,每次用最後一個鏡頭去推想前面匆匆而過的故事,都會更了解故事的含義,也就再被感動一次。這是一部卓別林式的幽默電影,有一個歐亨利式的結構,每一幀畫面都有呼吸和心跳。而對我這樣一個生活在愛丁堡的人來說,這部動畫片讓我走出影院後,覺得每一次獅王山上吹來的風、風里帶來的海鷗、海鷗棲息的古老街道、街道上落下的雨絲都是深情。
故事發生在50年代末,正當年輕人的搖滾樂橫掃秀場,帕斯帕斯,一個年老的法國魔術師漸漸失去了觀眾,生計難以為繼。他帶著道具和一隻小兔子到倫敦碰運氣,卻依舊沒有觀眾,直到偶然的機會來到蘇格蘭高地上一個偏遠的小鎮。娛樂稀少的小鎮居民熱烈歡迎魔術師的到來,更是在這里,帕斯帕斯碰到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個觀眾,孤女愛麗絲。愛麗絲相信魔術是真的,相信魔術師可以變出任何想要的東西,當帕斯帕斯離開小鎮的時候,愛麗絲瞧瞧跟著他上了船。在愛丁堡,他們住進了最簡陋破舊的旅社,同住的都是些窮困潦倒的藝人。魔術師勉強靠演出維持生計,可是愛麗絲愛上了玻璃櫥窗里的美麗衣裙和鞋子,並且要魔術師變給她。不會說英文的魔術師在演出的空檔嘗試了各種卑微的工作,給愛麗絲買了她所有喜歡的東西——卻總是以魔術的形式變給她,從來沒有戳破她那個相信魔術的夢。而他的回報,就是愛麗絲開心的笑臉和甜甜的吻。魔術師很滿足,雖然有時候,他會看著一張照片沮喪。直到有一天,魔術師發現愛麗絲不見了,發了瘋似的尋找她,終於撞見她和一個英俊的男孩手挽手走在一起。帕斯帕斯明白女孩找到了依賴的人。於是,他留下錢給女孩,還有一張字條:魔術師不存在,就這樣像魔術一樣「消失」。電影的結尾,那張總是讓魔術師黯然神傷的照片終於清清楚楚的放在觀眾面前:一個小女嬰,魔術師不知所終的女兒。所有的故事都緣起自魔術師對自己女兒沒能完成的愛,如果說電影里有什麼了不起的魔術,那也正是這份愛。
帕斯帕斯的魔術也真的太老套了,從禮帽里拉出兔子,從袖子里變出紙牌,從手帕下變出酒,難怪每次觀眾都提不起精神來。這些魔術表演讓他受盡嘲笑,觀眾的冷淡也讓他深深失落。可是愛麗絲相信他的魔術,他從來都不讓她失望。為了買她喜歡的東西也讓她吃的更好點兒,他半夜裡去做洗車工、在珍妮絲商場的櫥窗里「變」出商品促銷、在威士忌酒店裡「變」出酒做廣告……他的「魔術」是愛麗絲腳下一雙小紅鞋、然後是一件高貴的白色大衣、一條美麗的藍色裙子、一雙白高跟鞋,卻又不僅僅是衣服;從小紅鞋到白色高跟鞋,是愛麗絲從「女孩」變成「女人」、從一個自卑的鄉下小孩變成優雅、自信的城裡女人的「奇跡」。無論他們的環境如何艱辛,同旅館的落魄藝人們在貧困中消沉、酗酒、甚至絕望到頹廢的坐在街邊乞討、上吊自殺,卻因為小女孩堅信的魔法與幻想,帕斯帕斯堅持的對女孩子的愛,讓他們從未沮喪沉淪,反而保有溫暖、創造了女孩成長的奇跡。當女孩變為女人,當女孩找到愛情,帕斯帕斯不再變魔術了,他將小兔歸放在獅王山上,隻身上路,因為,他已經變完了這一生最偉大的魔術。
這個發生在愛丁堡的故事也受到了愛丁堡的禮遇。電影作為2010年愛丁堡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在平日演出歌劇與芭蕾舞的festival theatre上演。導演Sylvain Chomet曾經在愛丁堡生活了五年,這次帶著獻給這座城市的電影回來,他說「這是這個地球上最好的地方」。從電影每一個畫面都看的到他的深情,尤其是在這里生活過的人才會明白那些細節:細密如線的雨絲、厚厚的雲層飛快劃過頭頂時,在眼前的草地上一道金色的光浮動過去、雨里的海鷗與鴿子、在prince street上向北邊望,看到遠處的閃耀海洋與山坡、城堡下公園里看書的人們……這座城市裡的流浪藝人至今也還在日復一日在街頭、破敗的酒吧、小劇場里上演著各種把戲。在珍妮絲商場,電影里帕斯帕斯表演魔術促銷的那個櫥窗,這幾天換上了電影節的海報。電影和現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分清楚,不僅電影里許多的場景都是真的,不僅電影悠揚的風笛和城裡的風笛連成一片,更重要的是,電影畫里蘊含著那種說不清楚的愛丁堡的觸感、呼吸、心跳和體香。
我平時很少在評論裡面大量復述故事,可是今天卻不知不覺在這么做。電影本身很美好也很簡單,努力復述或者評價都是無用的。所有我建議,一個被父母好好愛過的孩子,一個能夠懂得的人,親自去看看這部電影,一切的感動都會瞭然於心。6月20日,是英國的父親節,我想說,趁著父母還沒有像變魔術一樣的消失,好好的去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