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紀錄片中出現新聞聯播屬於什麼敘事手法
是插敘。
聯想式插敘:
聯想式,就是通過作品中人物的聯想引起插敘部分。《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就是典型的例子。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的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敘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我」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等等通過人物的回憶、思念、想像等心理活動來進行插敘。
2. 紀錄片高三的敘事結構有哪些
摘要 1.繪圓式結構。繪圓式,顧名思義,就是給觀眾在思路上畫出一個圓。而圓的圓心便是那故事的主體要旨、核心觀點、核心人物以及他們所處的背景環境。明確一個點,或一條線,由此向周邊發散,形成一個圓,這圓的半徑就是人物的活動...
3. 紀錄片的結構方法有哪些
一、紀錄片的真實
當代中國的紀錄片運動是以對"真實"的追求開始的。但是所謂"真實"其實是有條件有范圍的。這就是在何種程度上有效的價值觀念。
"客觀真實"是一個意識形態的神話,而實際上任何一個觀察者都必須立足於地球,立足於他的文化背景,立足於他的個體經驗,這在哲學解釋學中被稱為"合法的偏見",這種"合法的偏見"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揭示人在歷史中生活中的真實狀態。
二、紀錄片獨特的人文性
紀錄片的關注的大都是人,是人的本質力量和生存狀態、人的生存方式和和文化積淀,人的性格和命運,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對宇宙和世界的思維。
它不像專題片,專題片有直接的主題目標和宣傳的功利效果,它的主題趨向於更為深層,更為永恆的內容,它從看似平常處取材,以原始形態的素材來結構片子,表現一些個人化的生活內容。
三、紀錄片獨特的時間性
紀錄片需要較長的時間積累和動態過程,注重感受與體驗的共時性,時間是紀錄片的第一要素,它與欄目化專題節目不同,欄目化的專題節目,定時定點播出,製作周期短,關注的是正在進行的生活層面。
結構較為自由、寬容度大,而紀錄片對生命的本質關注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保證的,只有在一定的時間積累中,才能為觀眾提供一個人類生存的某個階段的活的歷史,才能保留生活自然流程的偶發"性和豐富的細節,以及經過交流和反饋之後積累的情緒氛圍,展現更為豐富的人文背景。
(3)電影紀錄片敘事手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真實是紀錄片的本質,是紀錄片的生命,是紀錄片最不可替代的核心特徵。在所有對紀錄片的界定當中,提到最關鍵和核心的字眼就是非虛構、素材的真實性。真實是目的,其實質意義是指作品和作品背後的創作主體即人的價值,由真實來實現人的價值。
每一部紀錄片作品都是個人對世界認識、觀察、思考的反射。真實在我們的紀錄片創作中是一種絕對命令,這種絕對命令不需要設想它所需要服務的前提與目的,而只跟普遍性的法則相符合。與假言命令相比,它也是超越於具體目的,只涉及到行動的准則。
4. 紀錄片拍攝手法
觀查式。攝像機始終是局外人,不幹預、不危害事情的過程,始終只作滌心默查式的紀錄,其真實有效比較靠譜。現階段我國的許多電影都青睞這類技巧,可是它表現抽象化的東西難度系數比較大,碰到不適合的主題也會看起來非常枯燥乏味。
參與式。即「參與的監控攝像頭」,攝影者不但期待拍照目標以當然本有的看法來主題活動,而且期待因攝影者的共同努力而激起出一種一同撰寫的實際效果。這類拍攝技巧稱之為「真實電影」,它較便於主要表現角色的內心深處。
宣教式手法。導演用意極為確立,主觀性顏色明顯,拍照目標、蒙太奇手法語言表達這些均要為電影導演講訴的風格服務項目,全部影片主要表現的並不是事情並不是角色,反而是觀念。
戲劇沖突手法。敘事結構是構造喜劇片不可缺少的要素,也被使用到短片的拍攝技巧中,這類技巧一般全是現在進行時拍照,緊緊圍繞事情的分歧進行劇情。
抒情詩式手法。這類技巧應用在短片時會使影片看上去非常順暢、明確、藝術美明顯。例如,《藏北人家》應用這類技巧將主角以及親人一天的日常生活呈現得詩意盎然。
5. 淺析歷史題材紀錄片的表現手法,如何使片子更具真實性
一、人物采訪與解說的互相配合
二、選用歷史文獻資料
三、選用歷史遺跡
四、模擬性影像重現
五、現實時空和歷史時空的交替顯現
六、增強作品感染力的細節化處理
七、增強作品可視性的故事化敘事
綜上所述,歷史題材紀錄片的本源是人物和歷史的現實折射,有著很強的史料價值,而且歷史題材紀錄片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更多的探討和總結,完善並補充新的表現手法,以期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
6. 以結構為依據,簡述紀錄片敘事的三個類型。
畫面配合解說式;
訪談配合解說式;
客觀記錄式。
7. 什麼是電影的敘事風格
電影的敘事風格是指作品內容的組織、安排、構造等方面,如片語結構、句型結構、段落結構。
相關介紹:
電影敘事結構是一種以敘事為主的藝術,其敘事方法雖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其結構模式可歸納為幾種類型。
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學的敘事結構即情節安排,他認為悲劇情節應有頭有尾(完整)並有長度(時間延續過程)。
(7)電影紀錄片敘事手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傳統敘事作品中情節結構佔主體地位,最典型的是戲劇沖突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結構主義建立了「中心化結構」,而結構主義堅決反對中心化,認為中心「不是一個固定的點,而是一種功能,一種使無數符號替換物的活動成為可能的無定點」,他們從「作品」走向「本文」。
結構並非直觀可見的對象,一般觀眾難以分析,這正是對電影作敘事結構模式分析的意義所在。通過結構模式分析,便於把握電影敘事構成的一般規律和創新途徑,使創作者和觀賞者在結構本文和解讀本文時有章可循、提綱挈領。
8. 中國紀錄片的創作方式
紀錄片是供人們觀賞的藝術品,「好看」是紀錄片的「核」。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講故事」。那麼故事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筆者認為,故事是由矛盾構成的。我們在選材或者拍攝的時候,首先要看所拍攝的題材中有沒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創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節細節。作者還要在後期的剪輯中,不妨使用設置懸念、人物鋪墊、交叉敘事、加快節奏等故事片創作手法,以加強紀錄片的故事化創作。在真實紀錄的基礎上,紀錄片故事的敘事方式與故事片並沒有多大區別,如懸念、細節、鋪墊、重復、高潮等,這不僅是故事片的專利,也可以在紀錄片中派上用場。一般說來,打擊犯罪紀錄片的收視率會高於普通紀錄片,如《中華之劍》、《潛伏行動》曾經引起收視沖擊波,畫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構成了視覺的懸念。
紀錄片故事化創作有這樣幾種不同形態:
1、畫面語言直接敘述故事;2、對畫面進行故事化剪輯;3、講述故事兼有畫面接應;4、話筒采訪故事,配上相應的畫面;5、解說詞直接敘述故事
在紀錄片的創作中,我們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種創作形式,紀錄片都不應該是嚴肅的政治論文和哲學講義,它應該是供人們觀賞溝通的藝術品。而藝術品的主要價值就是好看。事實上,我們今天看到的紀錄片中,已經大大加強了節目的故事性。象長紀錄片《毛毛告狀》、《伴》等,不僅片中有故事、矛盾,還有人物沖突。近日評出的第四屆《中華薈萃》紀錄片獎中,獲得一等獎的《草台幫的頭家》《簡潔人生》、《馬明山的故事》等節目都是故事性強、可視性強的作品。去年獲得中國紀錄片大獎的《陳小梅進城》、《紙殤》、《阮奶奶徵婚》等,更是紀錄片故事化的典範。
細節也是紀錄片故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細節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 的地方。細節作為情節的一部分也直接參與故事,換句話說,細節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紀錄片留給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個個真實感人的細節。日本獲國際大獎的《小鴨子》里,編導在公園內野鴨成長遷移的過程中捕捉了這群野鴨中最小最弱的一隻並用兩個細節扣住觀眾心弦:一是當鴨群紛紛離開池塘,只剩最後一隻最小的不能飛,它幾次想條跳過最後一個石階,卻一次一次總是失敗,它並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幾次,才成功。這個細節在展示過程中,觀眾綳緊了神經,心也隨著小鴨子的起跳而跳動。第二個細節是當鴨群長大,欲離開皇家公園時,所有的小鴨均揮舞著翅膀直沖雲霄,惟獨那隻最小的鴨子試飛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氣餒的小鴨直至第八次才穩穩地升空與夥伴們會合。這一細節是鴨子故事的終結,也給了觀眾巨大的心靈沖擊與感情洗禮。
然而今天,有些創作者一談起紀錄片的故事化,就害怕把自己的紀錄片說成是故事片。實際上,我們把紀錄片拍的象故事片那麼好看不是更好嗎!紀錄片與故事片的根本區別不在於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虛構還是非虛構」。如果因為保持與故事片的距離而丟棄故事性,無疑是為了潑洗澡水,連孩子一起倒掉了。
9. 紀錄片的創作特色是什麼
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
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
(9)電影紀錄片敘事手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分類
一、詩意型紀錄片(Poetic Documentary)
詩意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代表作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強調敘事,不注重特定時空的營造,不強調連貫剪輯。它著力於節奏的創造,不同空間的並置,目的在於情緒、情調的傳達。
二、闡釋型紀錄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闡述型紀錄片也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中國在1990年代「新紀錄運動」(這個概念是否成立或許依然存疑)之前的紀錄片多屬此類。這種紀錄片宣傳意圖明確,創造者倚重解說詞的力量說服觀眾接受自己的觀點。形式上的典型特徵是「上帝之聲」(voice-of-God)、證據剪輯、全知視點等。
三、觀察型紀錄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觀察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其技術基礎在於攜帶型攝影機和磁帶攝像機的出現。這種紀錄片放棄解說,放棄扮演,紀錄片導演成了「牆壁上的蒼蠅」(fly on the wall)。近年來中國出現很多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如段錦川的《八廓南街16號》、康健寧的《陰陽》等。
這種紀錄片長於現實世界的表達,但對於歷史題材卻難以處理。由於放棄了解說、字幕,影像的表達很容易流於冗長而沉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