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電影,潘虹主演
杜十娘,妓女。攢下一想財寶。
李甲,趕考公子兼嫖客。
與杜十娘日久生情,為其贖身。
李甲擔心家裡父母不同意就與杜十娘在外遊玩。
在湖邊船上被另一公子偶然看到杜十娘。
覬覦美色,此公子與李甲喝酒時說服李甲將杜十娘賣給他。
杜十娘得知後,在岸邊怒沉百寶箱後投江自盡。
完
B. 潘虹演的電影
1980年《苦惱人的笑》飾傅彬之妻
1981年《杜十娘》飾杜十娘
1982年《人到中年》飾陸文婷
1987年《末代皇後》飾婉容
1988年《井》飾徐麗莎
1989年《最後的貴族》飾李彤 導演 謝晉
1991年《獨身女人》飾歐陽若雲 導演 秦志鈺
1994年《股瘋》飾阿莉
這是她的電影作品 根據年代自己找找看吧
C. 潘虹不幸的童年,失敗的婚姻,她看透紅塵,如今已皈依佛門,經歷了什麼
潘虹給人的感覺,既樸素大方、又恬淡高雅。有時候顯得清冷,孤骨子裡似乎還透著一股子韌勁和激情。潘虹還有一個稱號,當年曾經被稱為80年代的「悲劇明星」。
她在《末代皇後》、《杜十娘》、《人到中年》、《最後的貴族》等影片中塑造的悲劇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在上世紀90年代,她可是一代紅星,影壇傳奇,與劉曉慶、斯琴高娃齊名,年輕時的潘虹可是純天然美女一枚,超漂亮。
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於上海市,演員,表演藝術家,她還是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藝人,1979年,憑借《苦惱人的笑》走紅。
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為數不多形象氣質上可以擔得起大青衣的演員在演藝事業上混得風生水起的潘虹,感情上卻不是很如意。她和前夫是在拍攝《奴隸的女兒》相識的,她的前夫是米家山,比潘虹要大了7歲。
潘虹和米家山的婚姻維持了十年的時間,但是真要說到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可能就只有一年的時間了,其中有五年的時間都是潘虹一個人度過的。也許是因為聚少離多,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在潘虹32歲的時候,兩個人選擇了離婚。
在她看來,這段婚姻是失敗的,本身就有點孤傲的她因為這一次的離婚,更加變得固執,也因為離婚,她開始對於男性產生了討厭的心理。
從那之後,她對婚姻已經失望,也不再產生結婚的念頭。在經歷過種種的事情之後,她似乎已經看透了紅塵,不再為紅塵之事煩惱,如今的她已經年過60,但是精神看起來還是非常的健碩。
D. 歌曲杜十娘是電影杜十娘插曲嗎
《杜十娘》是1995年的歌曲,原唱李娜,電影杜十娘是1981年拍的,當然不會是電影杜十娘的插曲了。
電影名:杜十娘
製片國家:中國大陸電影《杜十娘》劇照(18張)
上映年份:1981年
影片顏色:彩色片
影片類型:故事片
導演:周予
編劇:周予 趙夢輝
【演員表】
潘虹飾杜十娘
E. 老電影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演員是誰
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於上海市,中國大陸女演員,表演藝術家。她是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
1979年,潘虹憑借《苦惱人的笑》一舉成名。 1981年參演電影《杜十娘》飾杜十娘 ,1983年至1994年,先後獲得四屆金雞獎(三屆最佳女主角,一屆金雞獎特別獎),三屆金鳳凰獎和三屆小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F. 尋找潘虹主演的《杜十娘》中的歌曲
去土豆網上把視頻下下來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3178303&iid=7860904
然後用tvc轉換器把你要的歌曲按時間截取,轉換成mp3就好了
G. 想在線看杜十娘(1981)導演周予的百度雲免費資源拜託求免費分享一下
《杜十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lc-gD5nxsh28N3ZQ8_4Iw
杜十娘的劇情簡介:
浙江紹興府的書生李甲(佟瑞敏 飾)和同鄉柳遇春(吳慈華 飾)共赴京城求仕,在此期間結識了迎春院的名妓杜十娘(潘虹 飾)。李甲風流倜儻,為了十娘揮金如土。老鴇(金雅琴 飾)貪圖李甲錢財,前後左右溜須奉承。但一味享樂無有進項,難免坐吃山空。老鴇見李甲錢財散盡,頓時換作冰冷嘴臉,獨有十娘一片真心,只願與李公子天長地久。李甲有心救十娘跳出泥潭,然而自身尚且難保,親戚朋友也與之斷絕來往。幾番奔走,最終憑借十娘的梯己和柳遇春出手相助,李甲總算湊得300兩紋銀。一朝擺脫泥沼,李甲、十娘攜手返鄉,卻不曾想紈絝子弟孫富(婁際成 飾)暗中作梗。
本片根據明代小說家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改編。
H. 火龍的拍攝背景
1984年,李翰祥很想在結束他四十年的影壇生涯之後,以「息導」的心態,准備再回祖國內地拍一部名叫《火龍》的電影。這是以晚清最後一任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為中心人物的影片。早在1978年冬天,他在上海與好友蘇誠壽計議拍《周恩來》的時候,在李翰祥的心中已經在思考有朝一日他要將溥儀遺著《我的前半生》搬上銀幕的打算。可是那時因為「四人幫」剛剛被打倒不久,拍溥儀的計劃未能實現。到了1984年,形勢則非常有利於李翰祥去實現他的夙願。李翰祥認為封建皇帝好比一條龍,皇上死後一般稱之為「龍寢」。晚清十幾位皇帝歿後,他們的靈樞大多都埋葬在距北京不遠的馬蘭峪清東陵里。那裡是燕山的余脈,群巒嵯峨,萬木森然。一座座金碧輝煌的饗殿與堅固的方城寶頂里,深葬著數十位皇帝、皇後與嬪妃。可是,唯獨溥儀這個末代皇帝在死後,他的遺體被火化了!這是一個歷史上的奇跡。
北京西郊八寶山,那裡有溥儀的一盒骨灰,後來,經徵得溥儀遺孀李淑賢的首肯,已將末代皇帝的骨灰移葬清西陵去了。李翰祥記得:1984年6月5日,李翰祥為了盡早實現他開拍《火龍》的夢,曾經親自找到位於北京西直門外的一幢高層建築。在一間兩室一廳的單元房裡,李翰祥終於親自面見了溥儀的遺孀李淑賢。李翰祥想請李淑賢支持自己開拍電影《火龍》的計劃。
李翰祥在西直門訪問李淑賢之前,已有義大利想像影業公司准備將《我的前半生》搬上銀幕,取名為《末代皇帝》。另一家美國電影公司准備以愛新覺羅·溥儀為題材拍攝彩色歷史片《中國的故事》,執導者便是曾經導演過著名影片《根》的人。李翰祥是在人人爭拍溥儀的不利條件下,走進李淑賢房間的。出乎李翰祥意料之外的是,李淑賢並不受外國影業公司高額美元的誘惑,不但對李翰祥拍攝影片《火龍》毫無任何疑義,而且她還正式委託李翰祥導演,作為已故愛新覺羅·溥儀及李淑賢女士本人的所有著作、資料的出版、再版、翻譯及改編影視一切海外權益的代理。李淑賢的信任與誠懇的委託,感動了感情豐富的香港導演李翰祥,這就是從北京回到香港以後,馬上進入《火龍》劇本的創作與籌措資金的原動力。
李翰祥此次內地之行,還去了一次東北。去了遼寧省錦州市錦西縣沙河營大隊蘇家屯的故里。李翰祥的另一個收獲是在東北會見了愛新覺羅·溥儀的嬪妃、「福貴人」李玉琴。這次訪問使他對已故的溥儀有了比資料以外更豐富的感性了解。李翰祥決計在《火龍》影片中將末代皇帝拍成一個有血有肉有獨特個性的歷史人物。
李翰祥已經選定香港演員梁家輝做他未來影片《火龍》中的主角——溥儀皇帝。李淑賢一角李翰祥在心中已經選定了兩人,一位是在《垂簾聽政》中扮慈禧的劉曉慶,另一位是「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獲得者潘虹。但是,究竟請哪一位當他《火龍》中李淑賢的扮演者,此時李翰祥尚難確定。此外,劇中尚有溥儀的婉容和福貴人李玉琴兩位角色,李翰祥在反復思考以後,決定請他的兩位女兒李殿朗與李殿馨來分別扮演。李翰祥希望《火龍》能是繼《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後的又一部清宮片。
李翰祥1984年春天所構思的「大都花城」旅遊名勝地的設想,是他在北京昌平縣境內搭設「圓明園」舊址後的思想飛躍。因為他在拍完《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兩片後,曾一度滋生一種「息導」之念。那麼,如果李翰祥不再執導電影以後去做些什麼?於是他很自然地會產生這種開發旅遊區,興建仿古街的構想。
可是,李翰祥終究是一位對藝術赤誠的電影導演。盡管在北京順義縣興建「大都花城」的夢想因為種種因素未能成真,但他所熱心痴情的電影《火龍》卻如期地在內地開拍了!
在《火龍》的電影劇本改編完成以後,李翰祥導演為了面見有「悲劇之星」美譽的峨嵋電影製片廠女演員潘虹,他曾經由北京飛一次成都。當然,在此之前,李翰祥也是先在銀幕上與潘虹謀面了。那是在北影廠的放映室里,李翰祥見到潘虹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兩部彩色故事片,一是周予執導的《杜十娘》,二是孫羽導演的《人到中年》。李翰祥對潘虹在《人到中年》里所飾演的女醫生陸文婷,當然十分欣賞,因為在他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已經在內部傳出潘虹將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消息。李翰祥頗感到驚奇與欣悅的卻是,潘虹所主演的古裝片《杜十娘》。這是一個人人盡知的老故事,而且李翰祥在香港從影數十年間,已經多次看過香港、台灣以此題材而拍攝的多種故事片,同時也觀看過同名戲劇。可是,李翰祥看了潘虹所演的杜十娘卻有耳目一新之感。特別是大運河上杜十娘隨李甲回鄉的一場戲,李翰祥認為潘虹的表演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當她聞知李甲已將她轉賣大鹽商孫富時,燈滅。油燈復燃以後,巨大的銀幕上只留有潘虹那雙呆然若失的大眸子,李翰祥是多年拍片的導演,平生拍過多少演員的眼部特寫,他已無法記得清楚。可是潘虹那雙震驚的大眼睛裡所流露出來的復雜情愫,其感染人的魅力則是少見的。
李翰祥很喜歡《杜十娘》這部影片,他欣賞大運河所特有的風光和女歌星為杜十娘在河舟中所配唱的動人歌曲。潘虹所扮演的杜十娘成為了一個罕見的、活脫脫的藝術形象,深刻地在李翰祥的腦海中打下了烙印。所以他對潘虹的評價是:「潘虹的表演極富內涵!未來的李淑賢也應該是一位有豐富內心世界的人物,潘虹演這個人物看來是非她莫屬了!……」
在酷熱的成都古城裡,李翰祥終於見到了銀幕之外的「百花」、「金雞」雙獎的獲得者——「悲劇之星」潘虹。出現在李翰祥面前的潘虹,文靜而嫻雅,根本沒有那種李翰祥所擔心的大明星的架子。她穿著一條藍色的牛仔褲,白色的上衣。消瘦白皙的面龐,一雙大大的眼睛十分醒目。潘虹畢竟是潘虹,她的與從不同之處不僅僅在於她那不戴金燦燦的首飾,不施粉黛,以本來的天生麗質來面對人世間的一切,更主要的是潘虹的深沉,這種深沉的女性氣質則恰好是李翰祥導演在《火龍》一片中所需要的。因為李淑賢——溥儀皇帝的遺孀,應該具有一種與潘虹很相近的深沉性格。所以,李翰祥親自將他執筆寫成的歷史影片《火龍》的文學劇本交到了潘虹的手中。
潘虹的片約甚多。但是她還是用最快的速度將李翰祥的劇本《火龍》仔細看過。她無疑從心底里喜歡《火龍》,喜歡劇中人物李淑賢,因為再次見面的時候,李翰祥最先從潘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裡得到了潘虹將與他合作《火龍》的肯定答復。
「很難免,凡是和我合作的演員,最初時都會有一種心理壓力的!」李翰祥善於窺探演員的內心世界。他對潘虹所說的這番話,其真實的含意在於,從香港來內地拍電影的李翰祥,會繼續沿用他在香港和台北的習慣,即:演員必須在拍攝的當日清早得到當日所拍鏡頭的最後分鏡頭劇本,這是大部分內地演員所完全不能習慣的。此外的含意是,他李翰祥一旦正式開拍一部電影,決不像某些導演那樣拖、磨、等、靠,有時一天時間也很難拍下一個鏡頭。李翰祥急性子,他所講究的是雷厲風行,有時一個工作日他甚至可以拍攝四五十個鏡頭。這種快節奏的拍攝風格是一般初次與李翰祥合作的內地演員所無法適應的。這是李翰祥的擔心,他在與新合作者接觸的時候,往往喜歡先將丑話說在前頭。李翰祥對潘虹這樣有影響的著名演員更該如此。
「李導演,請放心。」潘虹的心頭確有一種隱隱的精神壓力,但是她卻又不肯承認這種壓力。那是因為她對李翰祥所提示的話,理解成另一回事。心性堅韌的潘虹,自然並不懼怕香港導演的快節奏工作方法,她從內心裡甚至很喜歡這種頗有效率的攝制特點。潘虹所理解的壓力,來自於一些影界人的傳說。早在潘虹結識李翰祥之前,她就耳聞李翰祥無論在香港片廠還是在台灣片廠,都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因此有人將李翰祥比成日本的大導演黑澤明。還有人說,李翰祥在香港、台灣培養一大批著名的演員,如甄珍、汪青、秦漢、汪鈴、林青霞、林黛等等。同時也提攜並培養了一些著名的電影編導,如宋存壽、胡金銓、朱牧等等。譬如李翰祥對宋存壽的關切、支持就在港台傳為美談:宋存壽准備拍攝電影《破曉時分》時,因為是初次執導,連電影的分鏡頭劇本也是李翰祥為他寫好,又扶植他一個鏡頭一個鏡頭開拍的。可是,也有另一些人李翰祥對其是嚴厲有餘的。60年代李翰祥在台灣主持「國聯」的時候,有一位編劇很想拜李翰祥為師,但是李翰祥卻因為對此人不了解而將其拒於門外。那人卻有一股堅韌的上進心,為學成本事並不怕冷淡。他第一次將自己所寫的習作送給李翰祥指教時,是心中惴惴,戰戰兢兢而來。不料李翰祥將那劇本只看到一半,便擲到門外,不肯再讀。怎奈那位編劇是位百折不回的人,他將李翰祥丟到門外的劇本小心翼翼地拾起來。拿回家裡又開了幾個夜車,將劇本從頭至尾又改寫一番。第二次再去見李翰祥時,李翰祥終於被他的誠懇和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動,不但親自為他指出缺點,李翰祥還親自為他加工修改。這部影片拍成後,那位編劇也成了名。從此他與李翰祥結成了莫逆之交。這些有關李翰祥早年的故事雖然大多帶有深深的褒意,可是對剛與李翰祥接觸的潘虹來說,也難免有些隱隱的怯意。但是,潘虹是位外柔內剛的傑出演員,他對李翰祥的回答是:「《火龍》的劇本我看過後興趣甚濃。我認為作為一個演員,碰到好劇本、好角色的時候總是很開心的事。請李導演不必擔心,我決不會因為您的名氣大而產生心理的壓力!……」
不久,李翰祥的《火龍》在北京開拍了。李翰祥再一次地出現在璀璨輝煌的紫禁城中。他的電影攝像鏡頭,再一次地對准了那些明清兩代留下來的絢麗瑰寶,對准了他心目中的神——龍——溥儀!前一次他所拍的是晚清最狠毒的皇太後,此次李翰祥將根據溥儀的遺著《我的前半生》和李淑賢女士所著的《他的後半生》,來拍出溥儀的完整一生!這是李翰祥多年的一個夢想啊!從神到普通公民的末代皇帝,將在李翰祥的未來電影中成為一條當今世界絕無僅有的「火龍」。
當李翰祥的美夢成真,1985年春天《火龍》拍竣的時候,國內外及港台的電影期刊紛紛報道《火龍》的成功。其中有一家期刊這樣評價:「李翰祥對潘虹扮演的溥儀夫人李淑賢、梁家輝扮演的溥儀十分滿意。他認為他們在外形上和氣質上都非常『神似』,對他們的扮相和表演頗具信心。李翰祥說:『我是一個中國人,我不敢說自己是清史專家,但是我會比一個外國人,一個義大利人或其他國家的人,更能了解和熟悉我們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我會把《火龍》拍好。』……」
I. 如何評價潘虹的老電影《杜十娘》
《杜十娘》是我82年看的老電影,當時的感覺是太深刻太驚艷了。
多少年我都忘不了杜十娘最後往江里扔寶石、項鏈、玉鐲的橋段,當時也好想跳下河去打撈杜十娘扔進水裡的奇珍異寶!
以後提到杜十娘,第一想到的就是潘虹的這部電影,你說深刻還是不深刻?
這部電影改編自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是大陸電影人第一次把杜十娘的故事改編成古裝劇情片 ,1982年上映時,該片拷貝量全國第一。
電影台詞多是來自馮夢龍的原作,拍得很有古典味。
電影的選角非常成功。
頗有貴氣的潘虹飾演電影里的人物則更扎實。這張明艷的面孔稱得上是潘虹的古裝銀幕經典之一,說絕代佳人也不為過。
小時候我是全程目不轉睛看著潘虹,長大了再看,再次感受到潘虹的美和杜十娘的決絕——被老一輩藝術家的演技深深折服。
我很喜歡1981年版《杜十娘》的 仕女畫風 ——真的是精緻,每一個畫面都精緻到骨子裡,構圖攝影那麼有古風古韻。另外,劇中的服裝、化妝、布景,都趨於戲曲化,潘虹的表演還有點戲曲風。
最好看的是字畫穿戴用度, 細節上非常古典唯美。
老電影就是有老電影的好處——所有的東西都像古董。
杜十娘的裝扮及道具,茶壺酒盞刺綉頭面等等,可謂富麗堂皇,服飾物件畫面非常精緻美麗,是片子一大看點。
小時候看的只是故事,現在翻出來看,更發覺這些細節的精心之處。
電影的重頭戲都在最後半小時,杜十娘的投江——「抱持寶匣向江心一跳」,以最決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個驚心動魄的結尾,是電影的聚光之處,也是原作者馮夢龍用來賺讀者驚嘆的。
我深信,古人寫的任何文學作品,都是對當時價值觀的反饋。從什麼視角,選取什麼事作為歌頌對象,動機鮮明。考慮到香草美人的傳統,晴雯、杜十娘必然有意象上的寄託——總之我很欣賞這樣的結尾安排。
圍繞這個結局,我看過衍生出的更多嘆息和說法,集中在:杜十娘不必投江,世界之大,真心之人是有的,為什麼要沉江?
在我看來,說這些話的人還是不懂這個電影,因為持的都是現代說法。
是的,在現代人眼裡,杜十娘才藝雙全,心性堅韌,最重要的是有錢!何至於自盡?為什麼不對自己好一點?自己經濟獨立,何必看人臉色?一生的幸福為什麼要寄託在別人身上?
但是在古代, 一個女人,無論她有再美的容貌,再多的財富,但她最大的幸福還是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善良愛護她的丈夫。 這不是想得開想不開的問題,也不是她思想局限非要寄託在男人身上。那個年代的單身未婚女人極少能自己生活,即使有財寶,不能拋頭露面,也等於沒有出路。
這也就解釋了,那麼有錢的杜十娘為什麼還要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她自己完全可以贖身離開妓院,但那不等於從良,她還是希望找到一個可心的、能夠白首相依、託付終身的男人,帶自己出青樓,8年血淚辛苦積攢下的金銀珠寶做嫁妝,只不過贖一個未來夫家的寬恕。
另外,就要回溯杜十娘的個人性格——這是一個心氣很高,胸中有大志的人。
在紙醉金迷的迎春院里,她不攀附王孫公子,拒絕了能付千兩萬兩銀子的潑天豪富,就是因為她從良的標准很高—— 感情遠遠比金銀財富更貴重,真心高於一切。這是她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樣的追求使得杜十娘的個性柔中帶剛、痴情而又決絕,為後來的抉擇埋下伏筆。
因為有這樣的個性,她經歷那麼多年忍辱負重,強顏歡笑,終於以為苦盡甘來,最後打擊才會顯得那麼沉重。若不是徹底絕望,怎麼會怒沉百寶箱?是她對愛情,甚至說,對人與人之間的真心真情失望了——萬念俱灰,也就一跳了之。
為了得到這份真情,杜十娘煞費苦心。我們在電影前半部分看到這么一幕:連三百兩贖身銀子都掏不起的李甲,為湊銀東奔西,苦不堪言,鴇母嫌棄李甲窮酸,橫眉冷對,面對心愛之人的捉襟見肘又羞又惱,杜十娘明明有錢,卻幾乎全程沉默,心中有十分計量,面子上卻不顯山不露水。內里再波濤洶涌,外表也只是誠拜祝白眉神,始終保持不動聲色。
為什麼要這樣做?
杜十娘對閨蜜的回答是:現在還不是拿出錢來的時候。
換言之就是:處於窘迫之境,才能考驗李甲對我的真情。
直到最後關頭,杜十娘忽然一言定乾坤,自己出了贖身銀子的一半,她這步步小心經營又苦心孤詣,如此一個謹小慎微的柔弱女子,連李甲朋友柳遇春都深為感動,他幫李甲出了剩下的150兩,特別叮囑李甲:我幫你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杜十娘,可憐她一片真情,願你將來一定不要辜負了她。
補充:最後關頭為這300兩銀子放不放杜十娘自由的戲段,金雅琴老師的鴇母演得真好,入木三分,功力畢現。
其實杜十娘是過於樂觀了,雖然她終於掙脫了青樓,以為從此自由。其實在劇情開始的那首歌《籠兒不是鳥兒的家》,已經道出了妓女的真相現狀,朱逢博演唱的插曲簡直天籟之音,聽一遍就徹底愛上。可是在哪個年代,又有哪一個女人是真正自由的?
看到杜十娘與李甲成婚那晚她深情切切地呼喚:「你是我杜薇的丈夫。」
這太讓人感慨了,自己的一生心血、一生志向都寄託在一個男人身上,求夫家好歹收留,給自己一個名份,從此布衣素釵,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也就完成了一生的夙願。杜十娘的樸素心願,令人落淚。
最後再說說李甲這個人物。
出身世家的官宦公子李甲,是標准讀書人,謙謙君子。由於後期賣掉杜十娘的不齒表現,被罵作渣男,負心漢。其實有點冤, 杜十娘作為名冠京城的花魁,多少公子王孫都見過,偏偏選中了李甲,就是為了李甲身上的忠厚溫柔,真誠,純良。
雖然李甲的懦弱虛榮見諸細節,但是如果李甲不具備以上優點,就不會成為杜十娘傾情所愛的男人,成為她做人的希望,成為可以給她一個靠得住,真正平穩的家的寄託。這是顯而易見的。
可能由於後來的沉江,杜十娘在觀眾印象中那諷刺與尖利的笑容是最深刻的。但是在電影前半部分,她,杜十娘,這么有錢的名媛,在李甲面前表現的溫言軟語,無盡恩愛,除了說明潘虹演技真好,也證明,杜十娘和李甲的生活確實是幸福快樂的。
電影前邊那麼長時間的溫情演繹,都是為這個故事最後糟心的結尾作鋪墊。
江淮巨商孫富,陰險狡猾。在京城曾慕名結交杜十娘,卻吃了閉門羹。在渡口偶遇李甲和十娘,覬覦十娘的美貌,利用李甲自私、沒主見的弱點,花言巧語鼓動他將十娘賣給自己為妾。
李甲被孫富說動心,大汗淋漓以及與十娘攤牌後演得都不錯。
孫富是確鑿無疑的惡人,不過孫富那話沒錯:
封建家長制下,李甲這樣的大家庭確實不太可能容得下十娘這樣的女子(杜十娘提議在蘇州小住的備選方案,對融入李甲整個家庭來說基本無果)
所以不能簡單地論斷李甲是渣男,負心漢,心平氣和地說,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對杜十娘情深意切也可謂是真誠的,只不過他的出身和現實條件決定了李甲對妓女身份的杜十娘所付出的感情只能這樣。
杜十娘是李甲賣的不假,但是,始亂終棄,不是他本心,而是情有可恕。換了現在,賣個杜十娘或許95%現代人比李甲賣得更快!
我倒是一直有個預設,當李甲帶杜十娘已在回家途中,再次收到家人來信,向杜十娘傾訴苦惱的時候,杜十娘應該向李甲多少出示幾件寶物,或者透漏幾分富可敵國財富的底細,這對穩定李甲動搖的心境很有助力,對她自己的未來也有好處——不然結局可以不是這樣。
為什麼不這樣做呢?如果說,前期李甲籌借三百兩銀子的時候,杜十娘精於算計,不亮財富的底細,是因為她輸不起,所以下注就格外謹慎而艱難,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如今和李甲已經拜堂成親,雖然李家尚未承認,但夫妻之間總該坦誠。杜十娘非堅持到底,夫家正式接納才全亮出來——有這必要嗎?
她想做的就是一個「人」。其實這要求很高,並且這是沖突的——與其時代和人性都沖突。愛情,逃不出利益的掌心,不是當時 社會 獨有,而是 社會 悲劇,希望環境能有機會善待一個藝妓,穿越到哪個時代也都是臆想。
在俗世幸福和「真」的抉擇中,她選擇「真」。而追求真,是一條不歸路,大多以悲劇結尾。
得知自己被李甲賣了,杜十娘倉皇的笑與逐漸怨恨的眼神,整個人的氣質開始往一個自傲,不屑,強大的女人的方向發展——那天晚上在船上與李甲的對話實在替十娘感到可惜——整夜的悲愴控訴,然而於事無補。
影片最後30分鍾,潘虹達到了演技炸裂,情緒也達到了最高潮,十娘怒扔首飾珠寶的時候看得我真是頭皮發麻.——如此逼真:杜十娘的美麗痴情,剛烈憤恨,絕望都演出來了。
對比港版《杜十娘》,這一部真是好,尤其潘虹對情緒的把握上——雖然有舞台劇的風格及角色臉譜化等缺點,但是瑕不掩瑜。
影片對杜十娘這個人物的刻畫非常深入——尤其是那種對自由的嚮往,表露出來的發自內心的激動狂喜。 回顧1981年,正是思想大解放之時,這種自由渴望也是反映了現實中人們的心境,可謂人皆嚮往之,所以電影才會大受歡迎。
【影評】痴情女薄情郎,循環往復、古今亦然——記電影《杜十娘》
作者:「小方說 歷史 」團隊
古典文學題材搬上銀幕,電影《杜十娘》確實是一個突出的成就,據說明代話本小說《警世通言》第32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這只是我上高中後才有機會讀到的,小時候也只是通過看潘虹主演的電影《杜十娘》了解到這個故事,表面上感覺是李甲的忘恩負義導致杜十娘走上了不歸路,實質上是當時的 社會 制度造成了杜十娘這樣性格的女子是不可能實現自身美好的人生願望的,逼迫杜十娘唯有用自己的死來控訴明代那個沒有女人地位的 社會 ,近400多年前的明代 社會 ,出身門第觀念森嚴,作為一個娼妓從良,杜十娘選錯了對象,她不能選李甲「官二代」,在一個講究出身門第觀念深重的官僚家庭,怎麼也不可能接受讓自己的子弟娶一個娼女的,也許杜十娘認為和李甲的這份愛情能夠感化李甲家人,以及他未曾見過的嚴父,事實上李甲是個沒什麼主見的人,所託非人,杜十娘開始最應該選擇象孫富那種經商類型的男人,或者是《醒世恆言》里《賣油郎獨占花魁》中的 社會 地位低下的賣油郎秦鍾,所以說「怒沉百寶箱」在某種意義上是杜十娘的性格和命運造成的結果。潘虹是八十年代的著名電影演員,演過巴金小說改編的《寒夜》、《苦惱人的笑》等多數近現代題材的電影,古典題材的可能就只有《杜十娘》這部,記得看這部電影我還是個小學四年級學生,跟家長去看了,當時電影院里比看一般的影片還更擁擠,說明這部影片確實受人歡迎,值得一看。潘虹塑造的杜十娘是很成功的,她表演功底深厚,人物的內心 情感 拿捏得很到位,一顰一笑間,轉驚而悲中,不論是內心深處還是外表 情感 都極具高超的表演功力,並且感人至深,198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潘虹主演的《杜十娘》確實是一部中國古典文學經典,值得反復欣賞。
靳東穿越飾李甲
說起來,潘虹老師現在以「惡婆婆」形象被年輕觀眾所熟知,但其實她年輕的時候也是大美人!
我現在還記得很小的時候看的電影《杜十娘》。現在回想起來,潘虹主演的杜十娘跟李甲在一起,其實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她只有嫁給李甲這樣的官家公子,才能擺脫卑微出身,才能避免再次被「賣」的命運。可惜她的願望太美好了,當李甲一無所有,不能再維持富貴生活的時候,還是選擇把她賣了。所以最後,杜十娘絕望的回憶起幼年父母把她賣到煙花巷的前塵往事,嘴裡喊著「媽媽,媽媽.......」,悲憤地將自己年輕的生命和巨額的財產一起投入了湖底。原來不管她怎麼掙扎還是擺脫不了被他人控制,被他人踐踏的人生……
話說,當年這部《杜十娘》成了潘虹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該片一經播出,一度造成「萬人空巷」的局面。潘虹也憑藉此片成為家喻戶曉的女明星,並奪得了第四屆小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殊榮 。
可惜或許是「杜十娘」這個角色太悲劇了,以至於讓潘虹的後續作品,都多多少少帶著悲情,尤其是現在被觀眾熟知的「惡婆婆」形象。
一水兒的誇贊,只有我覺得美中不足嗎?
是一部有誠意的作品,情節忠實於原著又豐富了細節,演員很敬業,服化道都到位。但是有兩點讓我遺憾:
一是潘虹有點顯老氣,電影版紅樓夢里女演員也有偏老氣的感覺,可能與當時妝容有關,但是潘虹主要還是個人骨相和氣質的原因,一直沒有少女感,到了中年味道反而出來了。
二是影片是四平八穩地好,各個點都做得不錯,唯獨缺少一點點驚喜,沒有那種天才靈光一現的藝術表達和審美。有些影片雖然有各種毛病,但就是能給人驚喜,抓人,這部影片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但是感覺就是很認真地講了一個故事,沒有突出的好。
潘紅潘老師的演技真的是沒話說太好了,年輕的時候演的電影知道好看好多都叫不上名字。杜十娘印象中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那一種。我很喜歡。那是好久以前咯,現在還想看。[微笑]
電影是好電影,潘虹是個好演員,但杜十娘這個角色不太適合潘虹。
潘虹的老電影巜杜十娘》當時觀看後,眾說紛紜。封建 社會 枷鎖,家長反對,負心漢變心,奸商挑拔離間,男尊女卑,妓女身份等。
杜十娘:身為下賤,心比天高。可憐杜十娘一腔熱情付給了渣男,抱著自己用貞節換來的財寶投江大可不必。應珍惜自己的生命!
潘虹是著名表演藝術家,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潘虹的外貌形象稜角分明,父母給她的氣質可以說冷傲。這與杜十娘與世俗 社會 抗爭的人物形象相吻合的。在巜杜十娘》中的表演也入圍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的前三名,從中可看出潘虹表演藝術水平當時觀眾的認可。
演技精湛,把唯美、凄涼、決絕的 情感 演繹的淋漓盡致……
我喜歡!
J. 如何評價潘虹的老電影《杜十娘》
【影評】痴情女薄情郎,循環往復、古今亦然——記電影《杜十娘》
作者:「小方說 歷史 」團隊
《杜十娘》是我82年看的老電影,當時的感覺是太深刻太驚艷了。
多少年我都忘不了杜十娘最後往江里扔寶石、項鏈、玉鐲的橋段,當時也好想跳下河去打撈杜十娘扔進水裡的奇珍異寶!
以後提到杜十娘,第一想到的就是潘虹的這部電影,你說深刻還是不深刻?
這部電影改編自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是大陸電影人第一次把杜十娘的故事改編成古裝劇情片 ,1982年上映時,該片拷貝量全國第一。
電影台詞多是來自馮夢龍的原作,拍得很有古典味。
電影的選角非常成功。
頗有貴氣的潘虹飾演電影里的人物則更扎實。這張明艷的面孔稱得上是潘虹的古裝銀幕經典之一,說絕代佳人也不為過。
小時候我是全程目不轉睛看著潘虹,長大了再看,再次感受到潘虹的美和杜十娘的決絕——被老一輩藝術家的演技深深折服。
我很喜歡1981年版《杜十娘》的 仕女畫風 ——真的是精緻,每一個畫面都精緻到骨子裡,構圖攝影那麼有古風古韻。另外,劇中的服裝、化妝、布景,都趨於戲曲化,潘虹的表演還有點戲曲風。
最好看的是字畫穿戴用度, 細節上非常古典唯美。
老電影就是有老電影的好處——所有的東西都像古董。
杜十娘的裝扮及道具,茶壺酒盞刺綉頭面等等,可謂富麗堂皇,服飾物件畫面非常精緻美麗,是片子一大看點。
小時候看的只是故事,現在翻出來看,更發覺這些細節的精心之處。
電影的重頭戲都在最後半小時,杜十娘的投江——「抱持寶匣向江心一跳」,以最決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個驚心動魄的結尾,是電影的聚光之處,也是原作者馮夢龍用來賺讀者驚嘆的。
我深信,古人寫的任何文學作品,都是對當時價值觀的反饋。從什麼視角,選取什麼事作為歌頌對象,動機鮮明。考慮到香草美人的傳統,晴雯、杜十娘必然有意象上的寄託——總之我很欣賞這樣的結尾安排。
圍繞這個結局,我看過衍生出的更多嘆息和說法,集中在:杜十娘不必投江,世界之大,真心之人是有的,為什麼要沉江?
在我看來,說這些話的人還是不懂這個電影,因為持的都是現代說法。
是的,在現代人眼裡,杜十娘才藝雙全,心性堅韌,最重要的是有錢!何至於自盡?為什麼不對自己好一點?自己經濟獨立,何必看人臉色?一生的幸福為什麼要寄託在別人身上?
但是在古代, 一個女人,無論她有再美的容貌,再多的財富,但她最大的幸福還是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善良愛護她的丈夫。 這不是想得開想不開的問題,也不是她思想局限非要寄託在男人身上。那個年代的單身未婚女人極少能自己生活,即使有財寶,不能拋頭露面,也等於沒有出路。
這也就解釋了,那麼有錢的杜十娘為什麼還要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她自己完全可以贖身離開妓院,但那不等於從良,她還是希望找到一個可心的、能夠白首相依、託付終身的男人,帶自己出青樓,8年血淚辛苦積攢下的金銀珠寶做嫁妝,只不過贖一個未來夫家的寬恕。
另外,就要回溯杜十娘的個人性格——這是一個心氣很高,胸中有大志的人。
在紙醉金迷的迎春院里,她不攀附王孫公子,拒絕了能付千兩萬兩銀子的潑天豪富,就是因為她從良的標准很高—— 感情遠遠比金銀財富更貴重,真心高於一切。這是她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樣的追求使得杜十娘的個性柔中帶剛、痴情而又決絕,為後來的抉擇埋下伏筆。
因為有這樣的個性,她經歷那麼多年忍辱負重,強顏歡笑,終於以為苦盡甘來,最後打擊才會顯得那麼沉重。若不是徹底絕望,怎麼會怒沉百寶箱?是她對愛情,甚至說,對人與人之間的真心真情失望了——萬念俱灰,也就一跳了之。
為了得到這份真情,杜十娘煞費苦心。我們在電影前半部分看到這么一幕:連三百兩贖身銀子都掏不起的李甲,為湊銀東奔西,苦不堪言,鴇母嫌棄李甲窮酸,橫眉冷對,面對心愛之人的捉襟見肘又羞又惱,杜十娘明明有錢,卻幾乎全程沉默,心中有十分計量,面子上卻不顯山不露水。內里再波濤洶涌,外表也只是誠拜祝白眉神,始終保持不動聲色。
為什麼要這樣做?
杜十娘對閨蜜的回答是:現在還不是拿出錢來的時候。
換言之就是:處於窘迫之境,才能考驗李甲對我的真情。
直到最後關頭,杜十娘忽然一言定乾坤,自己出了贖身銀子的一半,她這步步小心經營又苦心孤詣,如此一個謹小慎微的柔弱女子,連李甲朋友柳遇春都深為感動,他幫李甲出了剩下的150兩,特別叮囑李甲:我幫你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杜十娘,可憐她一片真情,願你將來一定不要辜負了她。
補充:最後關頭為這300兩銀子放不放杜十娘自由的戲段,金雅琴老師的鴇母演得真好,入木三分,功力畢現。
其實杜十娘是過於樂觀了,雖然她終於掙脫了青樓,以為從此自由。其實在劇情開始的那首歌《籠兒不是鳥兒的家》,已經道出了妓女的真相現狀,朱逢博演唱的插曲簡直天籟之音,聽一遍就徹底愛上。可是在哪個年代,又有哪一個女人是真正自由的?
看到杜十娘與李甲成婚那晚她深情切切地呼喚:「你是我杜薇的丈夫。」
這太讓人感慨了,自己的一生心血、一生志向都寄託在一個男人身上,求夫家好歹收留,給自己一個名份,從此布衣素釵,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也就完成了一生的夙願。杜十娘的樸素心願,令人落淚。
最後再說說李甲這個人物。
出身世家的官宦公子李甲,是標准讀書人,謙謙君子。由於後期賣掉杜十娘的不齒表現,被罵作渣男,負心漢。其實有點冤, 杜十娘作為名冠京城的花魁,多少公子王孫都見過,偏偏選中了李甲,就是為了李甲身上的忠厚溫柔,真誠,純良。
雖然李甲的懦弱虛榮見諸細節,但是如果李甲不具備以上優點,就不會成為杜十娘傾情所愛的男人,成為她做人的希望,成為可以給她一個靠得住,真正平穩的家的寄託。這是顯而易見的。
可能由於後來的沉江,杜十娘在觀眾印象中那諷刺與尖利的笑容是最深刻的。但是在電影前半部分,她,杜十娘,這么有錢的名媛,在李甲面前表現的溫言軟語,無盡恩愛,除了說明潘虹演技真好,也證明,杜十娘和李甲的生活確實是幸福快樂的。
電影前邊那麼長時間的溫情演繹,都是為這個故事最後糟心的結尾作鋪墊。
江淮巨商孫富,陰險狡猾。在京城曾慕名結交杜十娘,卻吃了閉門羹。在渡口偶遇李甲和十娘,覬覦十娘的美貌,利用李甲自私、沒主見的弱點,花言巧語鼓動他將十娘賣給自己為妾。
李甲被孫富說動心,大汗淋漓以及與十娘攤牌後演得都不錯。
孫富是確鑿無疑的惡人,不過孫富那話沒錯:
封建家長制下,李甲這樣的大家庭確實不太可能容得下十娘這樣的女子(杜十娘提議在蘇州小住的備選方案,對融入李甲整個家庭來說基本無果)
所以不能簡單地論斷李甲是渣男,負心漢,心平氣和地說,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對杜十娘情深意切也可謂是真誠的,只不過他的出身和現實條件決定了李甲對妓女身份的杜十娘所付出的感情只能這樣。
杜十娘是李甲賣的不假,但是,始亂終棄,不是他本心,而是情有可恕。換了現在,賣個杜十娘或許95%現代人比李甲賣得更快!
我倒是一直有個預設,當李甲帶杜十娘已在回家途中,再次收到家人來信,向杜十娘傾訴苦惱的時候,杜十娘應該向李甲多少出示幾件寶物,或者透漏幾分富可敵國財富的底細,這對穩定李甲動搖的心境很有助力,對她自己的未來也有好處——不然結局可以不是這樣。
為什麼不這樣做呢?如果說,前期李甲籌借三百兩銀子的時候,杜十娘精於算計,不亮財富的底細,是因為她輸不起,所以下注就格外謹慎而艱難,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如今和李甲已經拜堂成親,雖然李家尚未承認,但夫妻之間總該坦誠。杜十娘非堅持到底,夫家正式接納才全亮出來——有這必要嗎?
她想做的就是一個「人」。其實這要求很高,並且這是沖突的——與其時代和人性都沖突。愛情,逃不出利益的掌心,不是當時 社會 獨有,而是 社會 悲劇,希望環境能有機會善待一個藝妓,穿越到哪個時代也都是臆想。
在俗世幸福和「真」的抉擇中,她選擇「真」。而追求真,是一條不歸路,大多以悲劇結尾。
得知自己被李甲賣了,杜十娘倉皇的笑與逐漸怨恨的眼神,整個人的氣質開始往一個自傲,不屑,強大的女人的方向發展——那天晚上在船上與李甲的對話實在替十娘感到可惜——整夜的悲愴控訴,然而於事無補。
影片最後30分鍾,潘虹達到了演技炸裂,情緒也達到了最高潮,十娘怒扔首飾珠寶的時候看得我真是頭皮發麻.——如此逼真:杜十娘的美麗痴情,剛烈憤恨,絕望都演出來了。
對比港版《杜十娘》,這一部真是好,尤其潘虹對情緒的把握上——雖然有舞台劇的風格及角色臉譜化等缺點,但是瑕不掩瑜。
影片對杜十娘這個人物的刻畫非常深入——尤其是那種對自由的嚮往,表露出來的發自內心的激動狂喜。 回顧1981年,正是思想大解放之時,這種自由渴望也是反映了現實中人們的心境,可謂人皆嚮往之,所以電影才會大受歡迎。
也許是她演得最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