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電影如何分級
美國電影分級如下:
G級: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回遊吸毒鏡頭和臟話;
R級: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 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1)美國電影的幾大主題擴展閱讀
美國分級制度的發展歷史:
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一直按照海斯委員會(The Hays Commission)所制訂的《海斯法典》(Hays Code)來執行。
海斯法典》是絕對倫理化的、類似清教徒教規的一種電影法典,其嚴厲程度在今天的電影導演看來是難以拍出任何一部生動電影的。
在《海斯法典》中處處是禁忌,比如,該法典規定在電影中禁止表現黑白通婚,包括禁止表現有黑白種族的性關系;過多的擁抱以及富有慾望意義的鏡頭都不予表現;禁止有裸體和生孩子的場面,哪怕是側影也不可以。另外,像走私、吸毒、暴力的具體過程以及縱火都不予表現;
甚至是跳舞場面時的不雅動作和舞蹈時性動作的暗示都是不能表現的。這樣一種捆縛電影創作的規定,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後被渴望享有拍攝自由的電影作者們沖破了。《海斯法典》在1968年以後徹底被另外一種方式代替--美國電影協會分級制度(MPAA ratings)
1968年11月,第一次來自美國電影協會的分級系統被宣布了,這個系統的分級相對今天的美國電影分級制度來說是比較簡單和籠統的,它分為四個級別。
G和M的級別是普通級別,對於年齡階層沒有限制,到了R這個級別就是限制級,16歲(後改為17歲)以下的觀眾必須有家長和成年人陪同才能觀看。而X這個級別是後來新增加的。
為什麼選用X這個字,其來源是古羅馬字母里的第10個,也表示10歲,古代羅馬的圓形競技場規定入場者必須超過10歲才能觀看。但X這個級別後來被更為具體的年齡限制級NC-17所代替了。
不過從此以後,X這個字母在電影放映系統里便成為一個人人皆知的色情電影的象徵性字母。 經過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對分級制度的逐步修改,目前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由美國電影協會分為五個級別: G、 PG 、PG-13 、R、NC-17。
實踐證明,電影分級制度的引入,也確實在鼓勵藝術創作自由和強調藝術創作的社會責任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作用。一部影片的定級確實與票房收入密切相關,美國電影史上的票房十強集中在G、PG和PG-13級影片上。
『貳』 推薦幾部主題唯美的美國電影
象《仙境之橋》,《潘神的迷宮》(這個似乎是墨西哥電影),還有金凱瑞演的《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這些大都是描寫童年的回憶的那種感覺,我覺得比較唯美吧。
『叄』 美國電影的特點
美國電視電影的特點
閱讀次數:480
電視電影與普通系列劇在形式方面的另一個重大不同是,它沒有技術結構方面的嚴格要求。雖然時長是固定的,不論什麼樣的故事都必需正好放進一個90分鍾的框架里,但在其內部卻不必像系列劇那樣一定要分成每段十來分鍾的若干幕。在播出時,一部電視電影會被打斷八到十次來插播廣告,但劇作家和導演不必像拍系列劇時那樣,要事先考慮好在適當的時候被打斷,並且要為能夠在廣告後繼續抓住觀眾而設置懸念。這就意味著,電視電影的作者比電視系列劇的作者有著更大的自由,他們可以按照自己認為需要的節奏,而不是插播商業廣告的節奏來安排故事的進程。傑克•紐曼在談到《藍騎士》(Blue Knight )的寫作時為此興奮不已,他說:「我寫的全部東西從『淡入』起到『淡出』止,四個小時一氣呵成,他們願意從哪裡打斷都行。……這意味著已經發生了一些事情,另一些事情將要發生,或是你嚇得要死,或是你被吸引了,你笑了,或是其他什麼情況,但總之你是一直在看。我不用費一點心思去考慮在哪裡打斷插播廣告。」(註:(美)湯姆•斯坦普爾《向全國講故事的人們——美國電視寫作史》,紐約康提紐姆出版公司1992年英文版,第126頁。)當然, 無論如何這些節目在播出時總要被商業廣告打得七零八落。
電視電影同一般影院故事片在形式方面的不同,則表現在它更具有的電視特點上。首先在製作成本上就有極大區別。好萊塢商業影片動輒幾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的製作費用是商業電視網很難承受的,一部電視電影的投資規模大約為500萬至800萬美元,以每小時節目的平均成本計算,要高出一般的情境喜劇和普通系列劇一倍以上,但比好萊塢商業片卻低得多。低成本製作以及電視不太清晰的小屏幕播放的限制,使得電視電影很少追求宏大的場面和壯觀的視覺效果,也很少使用耗資巨大的高科技特技,而是更注重敘事本身的趣味和台詞語言的魅力。
此外,雖然電視電影的製作方式與普通影片沒有什麼區別,但為了更適合電視小屏幕播出的特點,這種影片樣式還是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形式規范。最明顯的是鏡頭景別的運用。電視電影更驅向於使用近景、特寫等近距離的景別,而較少使用場面遼闊的大全景。這一方面是由於在清晰度不高的小屏幕上難於分辨特別細微的事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特寫甚至大特寫在電視中表現出來並沒有影院銀幕上那樣強烈的沖擊力,多用無妨。當然還有一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就是美國的電視電影從來不採用寬銀幕的方式,而總是規規矩矩地用標准四比三畫面拍攝,這似乎與我國目前大多是用磁帶錄制的遮幅式電視電影恰好相反。
在剪接節奏上,電視電影在總體上偏慢,在同樣時長的情況下鏡頭數量一般明顯少於普通影片。這既是為了適應電視觀眾在日常環境中觀賞的心理節奏,同時也是因為在小屏幕上看片所感受到的速度與大銀幕有所不同。(阿里洪在其《電影語言的語法》一書中曾經談到:「當你以正常速度拍攝一場戲,然後在一幅小銀幕上放映時,銀幕上再現的速度是同拍攝這場戲時的速度相符的。但同樣是這部片子,放映在供大量觀眾觀看的大銀幕上時,那場戲的速度就慢下來了。」(註:(烏拉圭)丹尼艾爾•阿里洪《電影語言語法》, 陳國鐸等譯, 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頁。)說的正是這樣的情況。)
在敘事方面,電視電影不但更為明暢易解,更依重於語言本身的敘事功能,而且對於各種視覺的敘事因素也很注意提高其清晰度。例如對於一份起著敘事重要作用的報紙新聞標題的特寫鏡頭,電視電影可能會比普通影片多給一兩秒鍾,以便電視機前的觀眾也能看清它的內容。在夜景場面中,電視電影通常會採用比普通影片強得多的照明,用較強的輪廓光勾出主體內容的清晰形象,以適應電視收看環境光線較亮的需要。以上這些特點綜合在一起,讓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些是影院故事片,哪些是電視電影。
如果說在外部形式上電視電影的電視特點還不算十分突出的話,那麼在題材內容方面,美國的電視電影的電視特點就更為鮮明了。與肥皂劇、情境喜劇和普通系列劇絕大多數是原創作品不同,現在的電視電影極少是劇作家原創的,它們大都由流行的傳記、小說、歷史著作、報告文學或新聞報道改編而來。電視電影的製作者大概很少想到要拍出成為經典的傳世之作,但大多數這類作品卻希望能同時事熱點結合起來。電視是一種即時傳真的現代媒介,即使是娛樂性節目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即時傳真這一媒介特徵的制約。一部電視電影在商業上是否成功主要取決於它在電視網中第一次播出時的收視率,而在觀眾對其藝術狀況一點都不了解的情況下,能吸引觀眾收看的因素,主要就是其內容與公眾熱點的吻合。
所以,每一個熱門話題差不多都能夠引發出一部甚至幾部有關題材的電視電影。本文開頭所說古巴男孩的故事被拍成電視電影,就反映了這種狀況。由於這種影片製作周期很短,它又總能趕在熱點還沒有冷卻的時刻播放出來。例如黛安娜公主結婚、婚變和不幸逝世等幾次大事件,都引出了好幾部質量不很高,但播出非常及時的電視電影。1995 年1月末,著名前橄欖球星兼影視明星辛普森的謀殺案即將開庭,福克斯電視網就及時推出了《辛普森的故事》(The O.J.Simpson Story), 講述辛普森從童年直到成為犯罪嫌疑人的全部過程,包括他在取保候審期間乘車出走,在高速公路上被警方和各電視網進行追擊而這場大追擊在幾個月前才被各大電視網進行了實況轉播,美國公眾都記憶猶新。。同年4月,為了配合拳王泰森強奸案引起的社會熱點,HBO有線電視網也推出過一部泰森的傳記片《泰森》(Tyson)。
而另一些電視電影,則配合著熱門暢銷書的上市,對某些一度引人注目的事件舊話重提。1992年,美國陸軍醫院護士長瑪格蕾茲•坎默梅耶上校同軍方的一場官司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廣泛注意。這是一位在越南戰場上得到過銅星勛章的老資格護士在美軍中地位頗高,可望被提升為將軍並成為陸軍總護士長。但她卻是一個同性戀者(雖然有過4 個子女),離婚後與一位女藝術家同居。軍方本來默認這個事實,但在一次例行的填表中瑪格蕾茲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使得軍方最後作出決定讓她退役。她為此同美軍對簿公堂,要求保護自己的權利,並且在一場馬拉松式的審判中最後獲勝。到1995年 2月,這個事件雖然早已煙消雲散,但瑪格蕾茲新出的一部自述書籍,卻顯眼地出現在所有書店的新書陳列中,再度引起公眾的關注。就在新書公開發行的同時,全國廣播公司的紀實性電視電影《瑪格蕾茲•坎默梅耶的故事》(Serving inSilence:The Margarethe Cammermeyer Story)應時播出,再次把同性戀者權利這個美國社會的熱門話題,形象地演示了一番。
看一看最熱衷於電視電影這一節目類型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近期的節目單,可以對電視電影的題材特點得出一個總體印象。
在2000年2月的最後3周中,哥倫比亞電視網總共安排了3 部電視電影,共播出時數是10小時。2月13日(星期日)和2月16日(星期三)先後分兩集播出《薩莉•海明絲:一個美國丑聞》(SallyHemings: AnAmerican Scandal ), 講述美國前總統傑佛遜同他家的女奴薩莉之間38年的戀情關系。之所以播出這樣一部影片,是因為近來美國報刊上沸沸揚揚,正在炒作一個新聞:最新的基因技術證明,薩莉的後裔同傑佛遜總統有著無可置疑的血緣關系。這是歷史事件與現實熱點密切配合的一個典型範例。
2 月20 日(星期日)播出《給奧傑隆的花》(FlowersforAlgernon)。這是一個虛構故事,講述一個既是天才又是傻瓜的麵包師的心路歷程,而這個故事的藍本則是一部現代經典小說,丹尼爾•柯耶斯的同名作品。
2月27日(星期日)和3月1 日(星期三)先後分兩集播出《完美的謀殺,完美的小鎮》(Perfect Murder,Perfect Town), 講述的也是一個真實故事,是1996年聖誕夜發生的一起謀殺案,至今仍未結案。同時這部影片又是根據新近著名作家勞倫斯•謝勒的一本暢銷書改編的。就像前面提到的瑪格蕾茲的故事一樣,把幾年前的熱點新聞和一本新暢銷書結合起來正是商業電視電影的通常作法。
實際上在電視電影中,即使是一些完全虛構的純娛樂性故事,也常常會盡可能地同公眾熱點聯系起來,突出電視特有的即時性。在辛普森案件審判正在烏煙瘴氣,控方和辯方爭吵不休的時候,全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一部叫做《亨特歸來》(The Return of Hunter,)的影片。亨特是80年代一部流行的動作型警察系列劇中的主角,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亨特的扮演者弗雷德•德里耶卻與辛普森一樣,是由橄欖球明星轉入影視圈的,兩個人的年齡、出道時間和知名度都差不多。而在這部影片中,德里耶出演的亨特與辛普森一樣,被捲入一場謀殺案中,被害者正是他的未婚妻(在辛普森的案子中,被殺的是他的前妻)。因此,盡管這只是一部非常普通的驚險犯罪片,但它對現實事件的影射卻顯而易見。有了這樣一個噱頭,這部本來稀鬆平常的影片也就很容易引起注意,成為應時之作。
從數量上來看,電視電影中講述浪漫故事、怪異故事,特別是驚險犯罪故事的純虛構作品並不少(大都由暢銷小說改編),但給人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卻是那些反映真實事件的「紀錄劇」。這個特點正是電視與電影這兩種現代大眾媒介相結合而產生的。
總起來講,由紐約的商業電視網和好萊塢的製片商聯手創造出來的電視電影這種節目樣式,在美國的電視節目中不論藝術質量還是思想內涵相對都要算是比較出色的。它既吸收了電影傳統中用精緻的聲畫語言、進行敘事的各種技巧,又適應了電視媒介的特點,在形式,特別是題材方面自成一格,至今對美國電視受眾產生著重大影響。美國是最大的電影生產國,也是電視電影的誕生地,了解美國電視電影的生產流程、播出方式和內在特徵,對發展我國的電視電影事業應該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肆』 美國電影的特點有什麼啊
1、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重視個人成就、崇拜個人奮斗,講究個人價值最大程度的實現。
美國電影是灌輸個人主義的主要工具,從《蜘蛛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們」一次次讓美國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來到地球是「為了美國式的真理和正義」,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認同美國具有拯救並主導世界強權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國電影很注重鏡頭和敘述場景的精雕細琢,自由女神像、星條旗、曼哈頓街道都是時常出現的鏡頭。
無論是現代科技製作出來的震撼鏡頭,還是藝術浪漫的日常生活場景的展示,都會激起一部分觀眾對美國的嚮往。
3、美國電影善於將精神內核和商業外殼有機結合,價值觀傾向被包裝在具有強烈視聽效果的表層結構之下。
美國影視產業不僅為美國帶來巨額經濟利益,帶動了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推銷了美國的價值理念,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國家形象傳播的「美國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態」。
(4)美國電影的幾大主題擴展閱讀:
美國電影傳播策略:
1、打造產業化的運作模式。
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電影便形成企業生產模式,即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商業化運作管理,實現生產製作與傳播發行的緊密集合。
電影製作、發行和放映,條塊分割,分工合作,責任明確。電影製片方、發行方與技術團隊等通常是長期的固定合作夥伴,利益緊密相關。同時,美國電影的蓬勃發展和融資渠道廣、資金雄厚密不可分。
2、實施全媒體的宣傳營銷。
在傳統媒體時代,美國電影按報紙、廣播、電視的視聽說特點,三管齊下,打造全方位的電影傳播路線。在新媒體時代,美國電影充分利用網路的互動性,使新舊媒體平台相配合,實施全媒體的營銷策略
『伍』 美國主旋律電影究竟有何特徵,代表作都有哪些
美國主旋律電影都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這類的影片是非常勵志的而且充滿著奇跡色彩,並且易於被人們所接受。可以說,美國主旋律電影是大家不容錯過的影片。
希望觀看美國主旋律電影的小夥伴能夠從中體驗到滿滿的正能量,勵志前行。
『陸』 通常美國電影所表現的主題是什麼傳達了什麼思想!
開放,個人英雄主義
『柒』 美國主流動畫片的主題有哪些特點
美國動畫片
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鮮明的特點。它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人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適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多以大團圓結局,悲劇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廣大觀眾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設計規范,與生活中的原型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動物形象大都做大幅度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鑒的卡通模式。目前,隨著動畫製作與電腦科技的結合,利用3D影像軟體增加了華麗炫目的畫面效果。此外,電腦動畫製作還應用於真人的電影拍攝當中,成為電影工業中重要的一環,在整個電影市場上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相比之下美國、日本動畫在創作上,思維非常活躍,題材廣泛,有動物,有兒童少年,有纏綿的愛情故事等等。迪斯尼動畫作品大都採取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為題材,以動畫特有形式,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極力表現溫情世界。以「博愛」為中心,動物擬人化,因此獲得了兒童及家庭觀眾的喜愛。
『捌』 美國電影協會將電影類型大致分為幾級
美國電影協會將電影類型大致分為六種,它們分別是G級、PG級、PG-13級、R級、NC-17級以及特殊分級。
1、G級
也就是沒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看,場面沒有任何違反相關規定的東西,對於社會沒有任何負面影響,眾多好萊塢電影都是這個風格,因為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前往電影院觀看電影。
2、PG級
家長輔導觀看,電影中或許會有一些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畫面。像大家熟知的一些冒險奇幻電影,《勞拉》、《奪寶奇兵》等等都是此類電影,這部分電影往往是因為劇情需要,沒有辦法將這部分鏡頭刪減掉。
3、PG-13級
是PG級的升級版,指家長需要特別輔導孩子觀看這類電影,實際上在運作過程中直接就默認了不允許13歲以下的孩子觀看,一些對抗性比較強的電影,像漫威電影系列、變形金剛電影系列會出現一些戰爭打鬥鏡頭。
4、R級
建議17歲以下不要觀看,最著名的電影就是死侍系列了。
5、NC-17級
是明令禁止17以下觀看,場面血腥暴力等等,而特殊分級則是應對一些特殊的電影而存在。
早在1968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就制定一套完整的電影分級系統:根據電影的主題、語言、暴力程度、裸露程度、和其它引起觀眾不適的程度使用場面等,代表大部分家長可能給予的觀點對電影進行的評價。
『玖』 美國的公路電影一般都有哪些主題
劇情、犯罪、驚悚、動作、倫理等
美國公路十大電影
《荒野大飈客》
電影《荒野大飈客》中所講述的四個人,無一例外的都在經歷著中年危機。他們為碌碌無為的過去而痛心,更為無法預期的未來而焦慮。人就像天地間最渺小的一粒沙子,那種無助的感覺如影隨形。
《雨人》
這是一部在奧斯卡的大名單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經典影片,也是整個八十年代極具影響力的一部影片。查理經營者一家不太景氣的汽車行,他的父親是一個百萬富翁,不過兩個人早已感情破裂,沒有來往。
《邦妮和克萊德》
這是一部提到公路電影,就不能不說的電影,不過這部電影的意義絕不只限於公路電影的豐碑,它也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同時它也飽受爭議,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算得上是一個社會話題。
《德克薩斯的巴黎》
疏離和流浪一直是維姆·文德斯電影的永恆主題,但無疑《德克薩斯的巴黎》是其中最醇厚感人的一部。雖然它更像是主人公特拉維斯,對於故去愛情的一次烏托邦式尋找。但是其中傳達出的失去愛情後無根漂泊的人生狀態,卻讓影片有種嵌臟入肺般無法釋懷的蒼涼感傷。
《天生殺人狂》
劇情很像《邦妮和克萊德》的《天生殺人狂》也是一面世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評論家們愛將兩部電影相提並論,也是因為兩部電影在選材和敘事手段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兩部電影在根本上不同的是,《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主角至少還讓人有些同情之心,《天生殺人狂》中的雌雄大盜則令觀眾只能冷眼旁觀。
《強盜保鏢》
這又是一個由犯罪開始,由逃亡之路作過程,用死亡作結尾的故事。不同於那些暴力美學的影片,此片給人無限的溫暖和傷感。故事背景是六十年代的德州,兩名罪犯越獄,並劫持了一名七歲男童作人質。其中一名罪犯,為了保護小孩不受另外一名罪犯的侵害,而殺死了同夥,開始充當小男孩保護人,男童來自一個沒有父親的家庭,慢慢的他跟強盜之間產生了父子般的感情。影片未尾,趨於善的一端的布希卻被善的代表即神槍手誤解打死的悲劇性情節是著實會令觀眾不斷反思。
《摩托日記》
這是一個以公路片為載體的名人傳記,片中的主人公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著名的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影片通過他二十三歲那年穿越拉丁美洲的歷程,既揭示了五十年代拉美社會的各種嚴峻現實,又記錄了這位英雄年輕時代的心靈成長軌跡。
《逃獄三王》
20 世紀30 年代。這里是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座監獄,犯人們正辛苦地勞動著。某天,其中的三個人越獄了! 這就是埃佛雷德、皮特和德爾瑪。埃佛雷德曾經是個律師,口才極好,就是他舌燦蓮花,誆來了這兩個跟班。三個人的目的地是埃佛雷德在密西西比河邊的小木屋,因為他說自己在那裡藏了價值120萬美金的寶藏。但是,他們只有四天時間,因為四天後小木屋所在的地方將被水力發電公司沖成一片汪洋。為了這一偉大的任務,三個極富喜劇色彩的的犯人磕磕跘跘地展開了他們的逃亡之旅……
《末路狂花》
一般意義上的公路片都充滿男性象徵,甚至是以男性為主要觀眾的電影,但是雷德利·斯科特的《末路狂花》卻選擇了兩個女性作為主角,其用意不可謂不大膽。這部電影在商業上和藝術上的巨大成功,除了充分證明了導演的獨具匠心之外,也肯定了電影中「另類」旅行拍檔的可能性,讓公路電影的類型更加豐富了起來,更是為轟轟烈烈的女性主義運動提供了不能忘卻的記憶。塞爾瑪和路易絲是一對閨中密友,塞爾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路易絲則是個有些男子氣概的餐廳女侍。
《逍遙騎士》
就情節而言,《逍遙騎士》是一部非常簡單的電影,由丹尼斯·霍普飾演的比利和彼得·方達飾演的瓦特是兩個典型的嬉皮青年。兩人在倒賣毒品大賺了一筆錢之後,駕著他們的哈雷摩托車離開洛杉磯,前往新奧爾良,目的是尋找一個他們心目中的美國。
作為這樣一種追尋的載體,影片至少有一半篇幅都在拍攝沿途的風景,並且配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鄉村音樂和搖滾樂。作為觀眾,我們也隨著瓦特和比利一起,領略了美國本土各不相同的風景和人文畫卷。始於一場犯罪的旅途,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兩人命運的不幸。但這畢竟是一場尋夢的旅程,因此逍遙騎士們在旅途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各自都極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