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萊塢類型電影犯罪片的特點
好萊塢類型電影犯罪片的特點是更注重罪犯形象的塑造和其罪行分析研究,即便是罪犯鏡頭相對較少,也能通過其罪行造成的傷害和恐慌程度以及警方和各方人士的行為側面表現。
犯罪片又可稱為警匪電影,所有劇情電影里,犯罪片必定有犯罪也有警探偵辦;與黑幫電影不同的是:犯罪片側重在警探捉拿罪犯,阻止犯罪及犯罪可惡不道德所有劇情過程。
黑幫電影則側重在集會結社之自由權利,及幫派徒眾爭權奪利合理化及英雄化義氣化,警探偵防犯罪則是劇情支線,甚至沒有警探;犯罪片及黑幫電影都屬於動作片,皆為商業電影提供大眾購買觀賞及娛樂。
『貳』 香港電影《黑社會》:一種「黑社會史詩」的意味
閑起來沒事就在網上找這些電影看,標准就是那幾個典型的香港男演員年輕時拍的電影,大學老師說,你們可以比較下香港古惑仔電影近幾年和之前的區別,是有政治因素在裡面的。
小時候是不懂的,就是看起來好看,熱血沸騰的,就想長大趕緊去香港看看,去看看香港街道是不是和電影中是一樣。看起來就是容易上頭,激動。
下面是上個星期睡不著,半夜醒了後喝點水後就睡不著了,怕自己多想些無關緊要的瑣事,於是打開電腦就看了幾部,這周查了一些資料(寫這方面文章的基本好多專業是電影方面的,用了好多專業相關的術語,有的也看不懂,就大致看了些我能看懂的一些),總結了幾點:
香港黑幫電影能夠得到電影觀眾的欣賞,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香港黑幫電影賦予了傳統黑幫片中的權力斗爭濃厚的 政治文化內涵 。雖然是架空在"香港黑社會"這個想像性空間之上,但是卻擁有著遠較其他香港黑幫電影更多的現實支撐。
杜琪峰拍攝的黑幫電影與現實也有著深厚的關聯,他曾把自己拍攝過的電影給黑社會看,徵求他們的意見。(小聲bb:厲害了)
杜琪峰的作品通常與香港本政治文化的重要波動時刻有著直接的關聯,其電影中男性個體和男性團隊的生存現狀常常就是香港當下民眾生存境遇的呈現,杜琪峰電影中男性團隊與最高權力間的權力關系變化也隱喻著 香港與大陸 的兩地關系。
隨著經濟發展,香港社會的經濟,現實原因,老派黑幫電影中,接近 完美的英雄形象 已經不能得到年輕觀眾的認同。在吳宇森的電影中,主人公通常形象瀟灑風流(例《英雄本色》),在被高度浪漫化的舞蹈般的暴力中,英雄濃烈的感情才終得在燦爛中宣洩。
1996年的《古惑仔》表面上看依舊繼承了香港黑幫片對江湖道文堅守的傳統,實則己經在解構 不合時宜的傳統英雄形象 及附著在英雄身上的對於兄弟情義的無限柩歌。
江湖中的道義原則實則己經被暗中置換成赤裸裸的 權力利益 的相爭。在《古惑仔》中,觀眾己經很難用英雄去界定電影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到了《古惑仔》之中,英雄己經被置換成了一群自我為中心的年輕人,他們有著瀟灑時尚的外形,快意恩仇嬉笑怒罵的語言,放盪不羈肆意妄為的行為舉止,己經逃避了江湖義氣的原則,內心沒有那些苦大仇深的情緒的糾纏,只是單純地追求眼前個人的物質利益與精神享受。
一種新的文化價值體系產生於市民中間,英雄的神性己經被 人性 所代替。
人們不關心永遠和悲壯,而即時的,可被消費的、理解的、忘卻的、調侃的文化為民眾所需要,被大眾媒介生產著。英雄本身的悲劇性被改寫、利用,古典經典中的英雄形象一再平庸化。
2000年後,香港安穩度過金融危機的沖擊,經濟得到復甦,港人的高度自治也成為現實。後續出的一批反類型的黑幫電影是類型高度發展與成熟後的結果,恰是黑社會文化在香港電影的過度成熟才衍生出了這樣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創作可能。
如果說在《古惑仔》中,江湖的兄弟情義己顯現崩潰跡象並且逐漸讓位於利益與權力的法則,那麼之後的影片中,不只是江湖的情義,黑社會乃至整個 江湖秩序 本身己經被徹底解構。
自1997及至 CEPA 簽訂後,香港的警匪電影在話語敘述的策略上發生了重要的轉折。2005 年 10 月(CEPA 簽訂後一年),香港導演杜琪峰拍攝的電影《黑社會Ⅰ龍城歲月》在大陸和香港地區同步上映。
從電影的具體細節內容來看,這絕不是一部普通的以講述黑社會「江湖紛爭」為主要題材的電影。《黑社會》Ⅰ 中文名為《龍城歲月》,英文名《Election》,而 Election 則為「選舉」、「競選」之意。
影片講述的是:(下面是具體情節)
香港「和聯勝」幫會又到兩年一屆的「話事人」選舉時間,「阿樂」(林懷樂)與「大 D」兩大黑社會社團人物,爭奪統領五萬會員「話事人」的寶座,「和聯盛」內有投票權的元老也捲入糾葛。
選舉最終的結果是,「阿樂」獲選為辦事人。「大 D」挑戰幫規,搶奪最高權力象徵的龍頭棍,並派人將龍頭棍由香港帶入內地隱藏。
在「話事人」的爭奪戰和尋找龍頭棍的過程中,「和聯勝」的五名小頭目牽連其中,為爭奪龍頭棍展開連番內斗。「和聯勝」幫派內斗,引起了香港警署的干預,而五名小頭目赴內地追尋龍頭棍的過程中,則將香港黑社會與大陸公安牽扯到一起。影片的結尾,「阿樂」(林懷樂)與「大 D」重歸於好,但因為「大 D」聲言要在「和聯勝」內部設立多個「話事人」,導致「阿樂」心動殺機,將「大 D」除掉。
如同影評所指出的那樣,《黑社會》Ⅰ 是香港警匪電影中最不像「黑社會」電影的一部,因為它沒有更多地區去渲染黑社會的暴力場面和江湖義氣,而是將重點放在了「Election」(選舉)上面,影片的整體節奏是平和的,沒有沾染更多的黑社會所特有的「戾氣」。
從整體上看,《黑社會》Ⅰ 講述的似乎是幫派內部「話事人」的選舉,影片更多地也是將故事講述的群體區域限制於「黑社會」內部;從細節上看,《黑社會》Ⅰ 所講述的內容僅僅圍繞「黑社會選舉」而展開,同時又將「黑社會」的選舉制度的成文規定追溯到反清復明的「天地會」時期。
這樣一來,本片產生了一種 「黑社會史詩」 的意味。
(快被打死了,還在背幫規,後來倆人的老大在電話那邊合作了。。。)
《黑社會 Ⅱ 以和為貴》(2006 年 4 月)將《黑社會 Ⅰ 龍城歲月》的「選舉斗爭」進一步推向了深化。《黑社會 Ⅱ》的英文名稱為《Election 2》,將《黑社會 Ⅰ》「選舉」的主題一以貫之。
在《黑社會 Ⅱ》中:
和聯勝兩年一度的「話事人」選舉又將舉行。在「阿樂」當選後,社團維持了短暫的安寧。然而,兩年過去,「阿樂」不願放棄「話事人」身份,意圖勸說幫派掌門人物鄧伯破例讓其連任。但堅決維護傳統的鄧伯非但不買帳,反而相中了「吉米仔」為下任「話事人」的唯一人選。
「吉米仔」作風低調,一心只想發展他的生意王國,不想再與社團拉上關系,更與鄧伯鬧翻,不願做新辦事人。為了個人事業,「吉米仔」與幕後老闆擴展其內地生意,一次交易,「吉米仔」被早已埋伏的內地公安圍捕,石副廳長警告他只可到內地旅遊觀光,不可涉及生意活動,除非他當選辦事人。為了實現生意大計,吉米仔表態極力爭取做和聯勝新一任辦事人,終與「阿樂」反目。經過一番腥風血雨之後,「米仔」成功登上「話事人」之位,社團重歸以前的平和,實現了「以和為貴」。毫無疑問,「以和為貴」是一個具有反諷意味的標題。影片中,「吉米仔」因為內地生意受阻,不得以捲入「話事人」的爭奪戰。除去黑社會選舉腥風血雨的並不光鮮的一面,「和聯勝」的選舉披著華麗的外衣。
但是,在影片的敘事中,處處流露出的是黑社會內部復雜的利益紛爭以及由此引發的暴力事件,所謂「以和為貴」成了一個極具反諷意味的詞彙。
在《黑社會》片頭的序曲中,在香港黑社會的草創時期, 「天地會」 的「反清復明」的內部綱領還能起到凝聚人心、息兵罷斗的作用,「以和為貴」也成了黑社會內部維系團結、共同生存的叢林法則。
在《黑社會》的敘事中,杜琪峰一方面對黑社會古老的選舉制度表露出一種「存在合理性」的贊許(從大D誰都敢懟,但對鄧伯很尊敬這點來看),同時又對現代社會功利觀念對黑社會選舉制度的侵蝕抒發表達了一種「批判」。
隨著歷史和時間的變遷,黑社會內部的傳統價值觀念也逐步被現代社會的 金錢功利 和叢林 法則 所取代。「以和為貴」成了一個只有名稱而沒有實際內涵的虛偽詞彙。
在影片中充滿血腥的場面之後,黑社會還隱藏著一個「以和為貴」的黃金時代,香港的現代文明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同時也將各種古老的傳統價值消解殆盡,這種消解不僅表現在正常的生活領域,也表現在不為人知的「陰暗」的黑社會群體中。
香港黑社會電影凸顯出來的僅僅是黑社會們的小團體的利益,他們想融入 主流社會 ,而主流社會對他們總是抱著一種警惕的態度。因為他們想融入主流社會的真正目的所在,也還只是在上面談到的形而下的東西。
雖然,他們也採取主流社會的一些方式和手法進行運作,希望通過「陽光形象」來改變主流社會的看法,但是主流社會的選擇性和排斥性,使得他們這種想法最終陷入一種烏托邦。
香港黑社會電影《黑金》 就反映了這樣一種黑社會們的生存狀態。
......
(電影中喜歡張家輝演的那個角色形象;古天樂年輕時,很帥噢,尤其是演壞人時)
『叄』 黑幫電影推薦
黑幫電影推薦:
1、《上帝之城》;真的無力欣賞這種血腥暴力的內容,看得膽顫心驚,電影的剪輯和音樂非常棒,天堂之城,地獄之地,殘酷的現實帶來的沖擊力很強。影片最令人內心絞痛的並不是無休止的犯罪和令人發指的殺人事件,而是一種深入靈魂的絕望感。整個上帝之城有著一種「階級再生產」的特點。
『肆』 美國十部最好看的黑道電影
1.《鐵面無私》
正義與邪惡的爭斗,這里沒有波雲詭譎的陰謀,只有慘烈直接、面對面的直白,當黑暗暫時籠罩城市上空,總有一個適逢其時的英雄主義人物出現撥開城市陰霾,將光明還給人們,有些,不可觸犯,邪不勝正。平淡敘事中夾雜著直接而赤裸的沖突,小酒館爆炸案,無辜女孩消亡,馬龍的離去··· 執著的英雄。
2.《好傢伙》
華麗麗的黑幫紀實片,你若不在這個久已形成體制以內,縱然你惡貫滿盈,無惡不作,依然不能避免被華麗麗的鄙視和被華麗麗的殺戮,唯一的辦法就是出賣那些肯定會出賣你的損友,然後華麗麗的全身而退,隱姓埋名。
3.《步步驚魂》
很現代主義的類型片嘗試,不但有諸多半意識流化的場面剪輯,神秘化的配樂,針對傳統黑色電影的懸疑設計也做了很多不按套路出牌的另類推進方式,獨具不少帶類型嘲諷性的怪趣味,猶如墮入一個揮之不去的夢境漩渦中。前妻服毒自盡後主角由現實空間轉變到超現實化的心理空間,用曖昧的邏輯來表達心理的瞬間空虛,非常出彩!幾個人物隔窗鏡頭的光影實驗也頗有啟發性。
4.《疤面人》
本片是美國有聲電影初期黑幫影片的先驅,在當年是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犯罪片之一,為類型電影的經典之作,故事的簡潔、緊湊和激烈被影評家認為顯現出一種有聲電影初期的少見優美風格。在表現手法上,導演採用投影等多種方式間接表現殺人場景,因此片中雖有大量殺人情節,但避免了赤裸裸的視覺刺激。在片中也可看出影響了後來黑幫片的因素,如街頭槍戰火拚場景通過快速剪接表現擴大勢力范圍的過程等,保羅穆尼的表演雖然有些浮誇,但勝在傳神細膩,展現了一種梟雄的氣焰。
5.《教父》
麥克·柯里昂出生在帶有黑幫色彩的柯里昂家族,原本是在父親和哥哥的庇護下,准備走從政之路的,那時候的他初出茅廬,有著一位相愛的戀人,眼睛裡閃耀著光芒。在經歷了父親被槍擊,哥哥被擊斃,義大利的妻子被炸死,以及家族面臨的種種危機後,蛻變成了新一代教父,這時的他身上背負著整個家族的責任,不再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少年。阿爾·帕西諾對這個角色的成長過程,詮釋得非常准確。
6.《米勒的十字路口》
《米勒的十字路口》聽起來像個選擇,其實是黑幫殺人的地方,當人們面對抉擇,只在別人眼裡是選擇題,當事人向來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一群不惜代價追求愛情,友誼,親情,信任的人為另一些人的貪婪買單,一場反三角關系的集合。「你做任何事都知道原因么?」可是不知道真相,原因只是冒險的開始。加布里埃爾.伯恩清冷的眼神,真棒。
『伍』 經典的黑幫電影有哪些
《教父》第一、二部,1992,1974(美國)
《教父》(三部曲)是黑幫電影無法超越的金字塔,也是男人的聖經。
所獲獎項: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等多個獎項。
No.2 黑幫電影史詩派:
《上帝之城》(巴西)
2002年一部《上帝之城》橫空出世,電影中凌厲的畫面風格和殘酷的社會描述讓巴西黑幫電影震憾了世界影壇。導演用群像式的電影敘事把一群在里約內盧貧民窟出生的黑幫少年從成長到毀滅整個過程展現在世界面前,這無疑開創了黑幫電影的史詩流派所獲獎項:電影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也成為巴西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No.3 黑幫電影浪漫派:
《預言者》(法國)
法國的黑色電影一直以來都有優良的傳統,但自從阿蘭德龍時代漸漸遠去以後,法國黑色電影在世界影壇就不太為人所知了。2009年一部被譽為教父的法國黑幫電影《預言者》橫掃歐洲各大獎項,法國黑幫電影終於在卷土重來。
電影通過非常寫實的鏡頭語言描寫了一個在監獄中通過個人奮斗最終走向黑幫教父地位的年輕人。雖然在電影中到處是殘酷的監獄黑幫斗爭,導演卻用略帶贊許甚至是浪漫抒情的方式展現了他的奮斗歷程,這也是法國電影始終有別於好萊塢的獨特之處。
No.4 黑幫電影救贖派:
《黑幫暴徒》(南非)
『陸』 十部最好看的黑道電影是哪些
NO.10:《新世界》
韓國電影《新世界》,是近十年來最優秀的黑幫電影之一,從劇情設計、剪輯和音樂等方面,其他電影很難與之匹敵。
黑暗、血腥,充斥著滿滿的危險氣息,從頭到尾、每個節奏都是無處不在的壓迫感。
每個人物都宛若置身於角斗場,小心行事,狠毒捅刀。
一方面斂住自己的氣息,提防著潛伏在黑暗處窺伺著自己的野獸;一方面打磨著尖刻的爪子和牙齒,以便狠狠咬住獵物的喉嚨。
在這條環環相扣食物鏈上,每個人都是捕食者和食物。
李政宰的演技簡直神了,表情控制的太好,把觀眾都代入劇情中,丁青最後那句:兄弟,你看起來好累,直戳淚點!他最後將檔案留給了李,讓他選擇當卧底還是當黑道的老大,果然警察和匪徒只有一念之差,當正義的一方做了太多的齷齪事,只能讓向善的人走向黑道,蒼天饒過誰?老天誠不欺我,新世界開始了!!!
NO.9:《極惡非道》
說到日本黑幫電影,第一個在腦中浮現的人物便是暴力美學大師北野武。眾所周知,北野武與日本黑幫稻川會的掌門人稻川精二郎交情深厚,但是他卻在2005年斷絕了與黑幫的一切來往。之後他就藉由《極惡非道》表示對現如今日本黑幫的不滿。
《極惡非道》電影中沒有一個好人,這是導演刻意的安排,但表演起來並不做作。故事是直線式的,沒有太多懸念,吸引人的是黑幫分子的你爭我奪,都是在懸崖邊上搶食,誰的手段狠辣,誰就能生存下去。
黑幫毫無道理可言,為了吞並地盤,不惜使出釣魚等多種卑劣的方式,在黑幫的字典中,沒有可恥二字。這就是北野武描繪的黑幫世界,極端冷酷,極端真實,極端罪惡,讓人發寒。
NO.8:《黑金》
這部直面台灣政治黑暗、黑白勾結的影片在進行道德說教的同時卻更傾向於對社會秩序的抨擊,它對正義的描述是那樣地虛弱無力,而梁家輝飾演的黑社會大佬卻使人難以為懷。 他,兇殘的讓人不寒而慄,囂張的讓人自慚形穢,霸氣的讓人慾罷不能,而結局通常又讓人心酸不已。
NO.7:《跛豪》
1991年,香港有這囂張兇殘、酣暢淋漓的電影,不得不說厲害!
電影記錄了香港曾經最叱吒風雲的黑幫大佬——跛豪吳錫豪的傳奇人生。
跛豪的盛衰,映著大陸與香港的時局,當真輝映出一種大時代的風雲來。其英氣、硬氣乃至霸氣,被呂良偉詮釋得很懾人。到膨脹一刻,回望對手、親信與妻兒的聚散去留,幾分感慨。
在1992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影片本身所展現的那種強烈個人風格以及銳意逼人的氣魄,打動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委。
《跛豪》一舉打敗劉德華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周潤發和張國榮主演的《縱橫四海》,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NO.6:《黑社會》
杜琪峰的《黑社會》對於黑幫描述,從更大的格局描繪了江湖利益下的浮世繪,相比以往個人色彩濃重的恩怨情仇,風雨江湖,引刀成快的快意恩仇。
從大處著眼,相較於從前的江湖兄弟情義,對人的刻畫,他更著重於江湖世界的腥風血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求自保,不是相互殘殺,就是引頸就戮。
故事開頭就是以黑社會選舉為背景,我們都知道,政客為了選舉,也可以無中生有,過河拆橋,各種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但畢竟是陽光之下,黑道,從來都有他們生存規則,灰色地帶下的暗格,更是將種種手段運用到極致。
NO.5:《槍火》
這是一部看多少遍都不會厭的電影,也是老杜至今為止最風騷最好看的一部。男人的戲,台詞不多,五個人亮相以後交代故事背景,之後在會議室的相遇又交代了五個人的關系。至此能看出來張耀揚是江湖老大的眼線都是神人。
五個男人分庭抗禮,平分秋色。也是這個電影讓我看懂了很經典的站位,這五個男人不是曾經的混混、皮條客,是真真正正的殺手,他們握著槍,握著別人的生死,也是自己的。
吳鎮宇和黃秋生兩個戲骨,眼神殺人,配樂也是經典,所有元素構成了一部經典,心目中的港產前三,看了不下十遍。
NO.5:《好傢伙》
這是是一部特立獨行的黑幫紀實電影。
同科波拉的《教父》大異其趣,斯科西斯的影片《好夥伴》沒有一點浪漫色彩,也絲毫不是一部史詩。他以一個普普通通的黑手黨分子的自敘,毫不誇張地描寫黑手黨歹徒罪惡而又渾渾噩噩的日常生活。
斯科西斯沒有像科波拉那樣從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的角度來分析義大利黑手黨分子。斯科西斯認為紐約義大利黑手黨全是一幫渾人,他們毫無明確的生活目的,因此談不上更深刻的分析,只要如實地把他表現出來就足夠了。
NO.4:《落水狗》
1992年,昆汀·塔倫蒂諾的處女作《落水狗》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後,立刻引起巨大反響。昆汀的編導才能得到評委一致青睞,影片的暴力問題也成為了人們議論的焦點。
看完這部電影的直覺感受就是爽,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影片最值得稱道的當然還是那震徹人心的場面,橙先生倒在血泊里,金先生對條子的虐待,最後三個人互相威脅,槍聲響起,讓我想起了黃金三鏢客那經典的場面。
另外,人物語言雖然粗俗,但是聽起來卻很自然,因為他符合人物性格,這讓我再次浮想聯翩,正視性,正視暴力的導演才能拍出真實的,拍出精彩絕倫的影片。
NO.3:《上帝之城》
在《上帝之城》里,一切自有它的法則。生命是一種賭博,活著是一種偶然。
血腥暴力的叢林法則已經成為呼吸著的空氣,只要還在這個貧民區里討生活,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都曾經或可能是黑暗世界的一份子。
可憐可嘆的是,即使對那些殺人如麻的人性泯滅者,導演並沒有隻寫他們的「惡」,也是點出了他們「純」與「好」的一面。說實在的,那些人還都是孩子,為得到一個漂亮照相機而渴望,為長得丑追不到女朋友而懊惱,為自己的舉動不被周圍人重視而生氣。
身在這樣的城市裡,他們對毒品、槍支、死亡的經驗,超過了對求學、工作、家庭的體驗。他們辨不清善惡,或者甘心為惡,只是因為沒有人教過他們基本的善惡觀念,
並且,他們生活著的天地,並不是一個好人能太平生活的有保障的世界,很多美好生活的機會對他們關閉著,除了變得更強更殘酷,他們沒有辦法得到更多。
NO.2:《美國往事》
如果說史詩式的《教父三部曲》道盡了浩瀚的黑幫血淚,那麼《美國往事》就好像是一群黑幫小混打拚江湖的奮斗生涯記錄片。
有人曾就《美國往事》的主題做了如下概括:「這部電影融合了童年友誼、愛情、失去、貪婪、暴力、時間的逝去、關系的破裂,昔日美國犯罪團伙等等主題。」在這里所描述的所有主題中,顯然除開最後一項,其餘的主題都直指人物的內心。
作為一部將近四小時的電影,它確實有著所謂「獨白型」長篇小說所擁有的一些顯著特徵。 它將眾多人物性格和個人命運編織到一個統一的世界中,層層展開,鴻篇巨制。
NO.1:《教父》
這是一部殘酷的黑幫電影,但卻是最為唯美的形態,片長雖然有3個多小時,但從頭到尾,沒半點沉悶,到最後也是意猶未盡。
舒緩而憂傷的音樂形成了電影的基色,人性間為了利益的沖突在黑幫這個非法組織中則更為露骨。維托·唐·科萊昂飾演的教父馬龍·白蘭度如紳士般透漏著一股浪漫卻又有著不怒而威的威嚴,人物與音樂無絲毫違和的結合,都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電影《教父》的出現,讓其後的影視從業者得窺門徑。盡管科波拉否認其黑幫電影的掌舵地位,但是黑幫片確實由此枝葉繁茂起來。無論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傢伙》還是安德魯·博格曼的《新鮮人》都從《教父》系列中汲取了諸多營養,電視劇《黑道家族》的成功又將黑幫類型伸展到電視工業。如今的影視作品到處充斥著對於《教父》系列電影的各種致敬,從台詞到情節,從攝影到音樂不一而足。
『柒』 黑色電影的電影詳解
黑色電影(Film noir,noir在法語是黑色的意思)即好萊塢偵探片,特別是強調善惡劃分不明確的道德觀與來自於性的動機的題材。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被廣泛認為從1940年代至1950年代末。這個時期的黑色電影帶有壓抑黑白片的視覺風格,源自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同時很多典型的情節以及對經典黑色電影普遍看法來自於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犯罪小說。Film noir這個詞來自法語,1946年第一次被法國評論家Nino Frank使用,但當時大部分美國電影業界人士並不了解這個概念。影史學家和評論界在事後才定義黑色電影;很多後來被認為是拍攝黑色電影的電影人聲稱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在製作一個新類型的影片。 最早經典黑色電影的五點定義包括夢幻般的,奇怪的,性慾的,愛恨或善惡交織發生予盾的,以及殘酷的,但是這種定義又被認為太簡化了,不能定義黑色電影。
城市背景、黑夜、低光源照明、陰影、尤其是經由百葉窗或是緩慢的電扇投射所造成的陰影、下雨、私家偵探、俱有致命吸引力的(美麗又危險)女主角、煙霧彌漫、攝影機的位置較低,男主角的獨白等等皆是古典黑色電影的特徵,這些手法產生一種虛無、悲觀、與頹廢的氣氛。
黑色電影中有許多電影類型,如黑幫電影,警察電影,社會問題電影等,並且運用許多傳統與非傳統的視覺效果。有許多影評人認為黑色電影本身是一種電影類型,也有許多人認為根本沒這回事。黑色電影常常是發生在都市裡的,但是有時黑色電影以小城、市郊、荒野、甚至公路為背景,就好像西部片不一定發生在西部一樣。同樣的,傳統上黑色電影以私家偵探為男主角,配上俱有致命吸引力(美麗又危險)的女主角,但大部分的黑色電影並沒有這兩個角色,所以黑色電影又不像黑道電影那樣可以用角色來定義。
黑色電影也不像有怪物或是靈異事件的恐怖片、時光飛進或倒流的科幻片、或是唱歌跳舞的歌舞片容易定義。 黑色電影比較像是已經被廣泛接受成為電影類型 的脫線喜劇(Screwball Comedy),其定義只是一種概括的特質,但有一些組成的要素。這類型的電影中一定可以發現一些要素,但往往不是全部的要素都會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
但是比起脫線喜劇,黑色電影有更廣泛的題材與內容,因而更難定義。有一些電影學者,比如湯馬仕‧夏茲(Thomas Schatz),將黑色電影看作是一種風格,而不當作是一種類型。另一位黑色電影主題著作最多的亞連‧施爾佛(Alain Silver)雖然認為黑色電影像一般電影類型一樣,有一定的視覺效果與主題密碼,但他仍將黑色電影當作一種循環與現象。其他的影評家把黑色電影當作「情緒」,「運動」或「序列」,或將某一些電影歸入一個「時期」,至今尚無共同的定論。 黑色電影不只受到早期電影的影響,也受到巴羅克藝術與風格主義中一些具有黑白對比與「低光照明」的畫風(如 chiaroscuro與 tenebrism)的畫作的影響。在電影藝術中,黑色電影源自1910年代與1920年代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黑色電影受到犯罪小說與推理小說文學的影響。早期達許·漢密特和詹姆士·肯恩的小說作品以及《黑面具》雜志領導這個潮流。1929年的《紅色收獲》(Red Harvest)推理小說是漢密特的第一部小說作品。黑色電影中1941年《梟巢喋血戰》與1942年《玻璃鑰匙》皆是是漢密特的作品。《雙重保險》、《郵差總按兩次鈴》則是改編自肯恩的小說。雷蒙·錢德勒以小說《大眠》快速成名,並成為最有名的冷硬派推理小說作家。他不但小說作品〈如《大眠》〉被改編為黑色電影,他也成為黑色電影〈如《雙重保險》〉的編劇。漢密特與錢德勒兩人皆以私家偵探為重心,肯恩則偏重探討不是那麼有英雄氣概的主人翁的心理,肯恩的這種風格被稱為黑色小說。 1、起源(1941-1945)大家通常認為從JOHN HUSTON的影片《馬爾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1941)開始
2、黃金時期(1946-1951)也有人認為是(1946-1956)
3、衰落時期(1951-1958) 下列僅為最有名的黑色電影。
經典黑色電影(1940年至1959年)
美國 《梟巢喋血戰》、《雙重保險》、《玻璃鑰匙》、《郵差總按兩次鈴》、《北非諜影》、《煤氣燈下》、《日落大道》、《尼加拉》、《迷魂記》、《死吻》等。
其他 日本黑澤明的《野良犬(走失的狗)》 等。
經典西部武打黑色電影
《日正當中》
後經典黑色電影
美國 《緊急追捕令》、《霹靂神探》、《唐人街(電影)》、《計程車司機》、《美國舞男》、《蠻牛》、《流氓警察(Internal Affairs)》、《郵差總按兩次鈴》、《鐵面特警隊》、《第六感追緝令》、《黑色追緝令》、《冷血悍將 (電影)》、《七宗罪(電影)》、《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s)》、《斗陣俱樂部》、《吻兩下打兩槍》等
其他 《天國與地獄》、《旺角卡門》、《墮落天使》、《扁擔·姑娘》、《尋槍》、《無間道》、《盲井》、《色,戒》 等
後經典西部武打黑色電影
《殺無赦》
後經典心理黑色電影
《斗陣俱樂部》、《記憶拼圖》
後經典科幻黑色電影
《魔鬼終結者》、《妙想天開》、《銀翼殺手》、《駭客任務》、《少數派報告》、《未來總動員》
後經典混合黑色電影
《蝙蝠俠(1989 電影)》《蝙蝠俠歸來》《蝙蝠俠:開戰時刻》《V字仇殺隊》
後經典黑色電影風味電視影集
《法網恢恢》、《邁阿密風雲》、《警察故事(電視劇)》、《黑道家族》、《六尺風雲》、《盾牌 (電視劇)》、《星際大爭霸2005》
黑色電影回顧
黑色電影回顧 : 詭譎六十年
「黑色電影」(film noir) 這個名詞作為電影類型的起源,最早出現於1946年坎城影展,敏銳的法國影評人看到一個新類型的冒現,並以心目中這個新類型的特色來命名。此後「黑色電影」 這個術語十分通行,被評論界廣泛採用。本文即是「黑色電影」六十周年的回顧。
「黑色電影」,主要指兩方面,其一是電影題材大多來自社會黑暗面;其二是電影的整體觀點較為灰暗,主角對人生悲觀。但最關鍵還是電影的形式,內容與形式要互相結合、而且都「黑色」,才可歸類為黑色電影,並非純由主題界定。黑色電影在形式方面的特點是攝影與燈光皆有鮮明的光暗對比,往往利用陰影切割畫面或演員的部份臉孔,也用光暗反差扭曲視覺效果,製造特殊,明顯受到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這些拍攝形式上的特點,再配合反映社會和道德黑暗面的主題,即所謂「黑色電影」。此外,黑色電影的置景和場地都經常是室內景和夜景,更為加強陰暗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淪陷,造成好萊塢電影有六、七年沒有在法國上映。直到戰後1946年,法國人才再次看到美國好萊塢電影。當時美國送了四套片往『坎』城影展參展,法國影評人Nino Frank發表文章,認為美國影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新的電影類型──「黑色電影」;這類電影有很多下雨、煙霧、陰影的場面,燈光灰暗,因而稱之為黑色電影,主要是指其陰暗的整體視覺效果。另一位法國影評人 Pierre Chertier隨之也撰文點明美國電影新片種「黑色電影」的出現。這兩篇文章同樣用了「黑色電影」(film noir)這個名詞,於是四套電影的共同印象便被固定下來。
這四部電影分別是:「馬爾他的鷹」(The Maltese Falcon)1941,導演約翰休士頓(John Huston)。「愛人.謀殺」(Murder, My Sweet)1944,導演艾德華狄耶屈克(Edward D my try k)。「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1944,導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綠窗艷影」(The Woman in the Window)1944,導演佛列茲朗(Fritz Lang)。
上述四部電影皆以夜景、內景為主,攝影燈光幽暗,電影所表現的人性及社會建制都陰沉腐敗,無論視覺效果或內容均灰暗深沉。當時好萊塢偵探片的主角大體有三類:警探、私家偵探及保險調查員。
黑色電影中的偵探形象也類似西部片的個人英雄,可視為繼承自西部片的新變奏。都市是文明地,經過長時期都市化的洗禮,黑色電影中的偵探不用再為「開拓蠻荒」而戰,大多隻為個人生活而與罪惡對抗;明知道不能力挽狂瀾,惟有勉力保持個人生存及個人榮譽,有濃重的挫折感和頹喪感。這些偵探往往表現出世故的消極,彌漫一股悲觀情緒,不無單槍匹馬的孤獨感。
先驅
黑色電影的先驅,是內容環繞美國幫派、三十年代初期的黑幫片(gangsters)。美國清教徒建國之初期立法禁酒,可是人們嗜酒如昔,生活中無酒不行。於是,地下經營釀酒、賣酒等非法生意應運而生,黑幫因厚利而經常策劃販賣私酒等有組織的嚴重罪行。黑幫片主要有兩套代表作,一是「全民公敵」(Public Enemy)1931,由威廉·惠曼(William Wellman)導演,其二是「疤冷麵煞星」(Scarface)1932,由霍華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導演。
「Public Enemy」是黑幫片的經典和原型,主題接近美國自然主義小說,認為社會條件與人性有直接、有機的聯系,電影把罪犯犯罪心理動機的形成,與當時社會的貧窮狀況直接掛鉤,電影間接地譴責美國社會的不公義。「疤冷麵煞星」的題材頗為特別,主角黑幫頭子專營私酒生意,電影把私酒與罪惡結合,而且刻意把背景置於美國三十年代經濟大衰退時期。那時全美人民都幾乎都掙扎於貧窮與飢餓邊緣,遊民與乞丐大量涌現。電影背靠真實的歷史時代,再利用外景或類似紀錄片的內景營造實感。「疤冷麵煞星」的結局並沒有把主角黑幫頭子繩之於法,因而最初未能通過電影審查,不能上映。擾攘兩年,電影公司修改了影片結局,把黑幫頭子弔死,並在片頭片尾加上譴責罪惡的內容才獲批上映。現今的復修本則恢復原貌,可以清楚看到導演的原意。影評人Manny Farber早在三十年代已注意到這些電影,但當時只能看到修改後的版本,與現今的復修版並不相同;從這個例子可見,導演的原意很重要。
原意與電影文本(text)、文本實體(artifact)的關系十分密切,以往好萊塢片廠制時期,導演都沒有最後剪接權(final cut),有時電影的最後面貌可能與導演的藝術本意相去甚遠。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因為電影既是藝術,也是工業和商業產品,必須顧及觀眾和上映情況,不免多方妥協。(PS:想起《B社會》鳥~~~~~~~~~~~~~)
「全民公敵」與「疤冷麵煞星」的題材都集中反映社會的黑暗面,可視為黑色電影的先驅。黑色電影處理罪惡問題的方式不同於黑幫片,黑幫片內的犯罪份子都顯得「形勢比人強」,黑幫不但有組織有規模,而且所干犯的都是大型犯罪活動。黑色電影內的罪行則只屬小規模,多是偵探調查的小型案件,電影會在抽絲剝繭的偵查過程中觸及罪惡及人性的墮落。黑幫片及黑色電影雖然都以罪案為題材,但處理手法及態度上有分別,令黑色電影的故事往往最終都能突破電影審查處的禁忌及一般觀眾的預期。
硬漢派偵探推理小說的影響
硬漢派偵探推理小說(hard-boiled detective fiction)在美國的興起,既扭轉了整個英國偵探小說的傳統,也對黑色電影造成重大影響。以往偵探小說的主角,從愛倫坡開始,多出身優越,不通世務,憑一己好奇而查案,靠線索推理,並不需要深入社會搜索材料,也不依靠查案賺取生活費。其繼承者有柯南.道爾的 「福爾摩斯」系列,主角福爾摩斯出身英國上流社會。而較通俗的有『畢格斯』(Earl Derry Bingers)的『陳查理』探案,他也總是衣著光鮮、梳裝扮整齊。另一作家克麗絲蒂(Agatha Christie)筆下的偵探也大多出身上流社會,小說結構類近拼圖游戲,在追尋過程中一直賣關子,製造懸疑吸引讀者,直到最後才發現真凶。
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硬漢派偵探小說在美國興起,徹底扭轉了英國偵探小說的傳統。代表作家是戴許·漢密特(Dash ell Hammett)和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他們的小說多以大都會為背景,以洛杉磯等大都會中的罪惡為題材,並非單純追查兇手的懸疑游戲,人物多屬被踐踏的低下階層,不同於以往英國偵探小說以上流社會為背景。硬漢派偵探小說的主角表面上大多性格冷酷,內心充滿挫折,沉鬱頹喪。他們對案件保持抽離,因看透世情而顯得犬儒、世故、無奈,總是過度抽煙,衣著絕不光鮮,辦公室一團糟。這些偵探某程度上近似地帶點存在主義色彩的英雄,他們洞悉建制中的罪惡,知道個人能力微渺茫有限,也無法改變或推翻整個建制。主角的人生觀相當悲觀消極,惟有依然良知未泯滅。不過,這類消極中仍帶良知的偵探,到最後總又再次發現人性的黑暗面,令他更受沖擊;然而為了生活,又不得不繼續偵探生涯。漢密特與錢德勒的作品把過往英國拼圖游戲式的偵探小說,轉化為描寫都市黑暗面的黑幕小說。
三十年代西方文壇推崇現代主義的內心化寫法,漸漸排除外在現實環境。『漢密特』寫「馬爾他的鷹」(1930),錢德勒寫「夜長夢多」(The Big Sleep)1939,卻繼承了十九世紀現實主義的傳統,以大都會為背景,觸及社會問題。漢密特一直堅持左翼自由立場,批判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因此曾經在五十年代初被極右派批判,甚至無法工作。漢密特三十年代的小說雖無強烈的左翼色彩,但取材多是社會黑暗面,主角大多憤世嫉俗但又無能為力,其實反映了作者個人的立場。
漢密特和錢德勒三十年代的作品幾乎全在三、四十年代拍成電影。如漢密特的「玻璃鑰匙」(The Glass Key)1931、「瘦男」(Thin Man)1932,錢德勒的「愛人.謀殺」(1940)、「湖中女子」(Lady in the Lake)1943、「永遠再見」(The Long Goodbye)1953。文首提及的1946年坎城影展的四套美國電影,三套即改編自硬漢派偵探小說。錢德勒在「Farewell, My Lovely」(電影名Murder, My Sweet)中塑造了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私家偵探Marlowe(菲力普·馬羅)的形象。漢密特在 「馬爾他的鷹」則塑造了私家偵探Sam Spade(山姆·史貝德);「Spade」是「鏟」的意思,表示私家偵探要「鏟」(挖掘)秘密。「雙重保險」的原著作者凱恩(James M. Cain)也是硬漢派偵探小說作家,編劇是錢德勒。凱恩最著名的作品是「郵差總按兩次鈴」1946,曾被三度改編成電影。可見當時有不少黑色電影改編自硬漢偵探小說,兩者關系密切。
意外出現
黑色電影在四十年代興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是片廠制的文化物質生產基礎(cultural-material base of studio system)。當時主要是大片廠以流水線生產方式拍攝黑色電影,片廠必須不斷生產電影來維持經營,有時需要製作一些規模較小、時間較短的二線電影填塞生產線的空隙。當時好萊塢由八大片廠壟斷,所有電影工作者都必須與片廠簽約,片廠之間可以互相交換演員或製作人員。片廠除了壟斷電影生產,更壟斷了全美電影發行,也經營電影院線播映自己製作的電影。直至美國聯邦government以「反壟斷法」要求好萊塢把生產和發行脫鉤,大片廠的壟斷局面才告打破,終於形成舊好萊塢片廠制在七十年代初全面沒落。在片廠制尚未沒落之前,無人能脫離片廠制的「天羅地網」。
電影院只播放自己片廠製作的電影實行起來有難度,而且一家影院只播放一套電影似乎並不足夠,於是便配映一套較短的劇情片。當時稱為 「一晚兩場」 或 「一晚兩套」(double feature or double bill),其中一套便屬於二線電影(second feature)。片廠老闆、監制、製片,甚至觀眾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片」,令二線片的導演或編劇享有更大的空間。由於干預較少,有時二線片更能表現導演的個人風格、編劇的個人觀點、甚至奇特的攝影藝術。它們大多成本便宜、內景為主、演員不多。
二線偵探推理片便全部在片廠完成。「殺人兇手」(The Killers)的導演羅勃·席歐麥(Robert Stomach)曾導演大量二線電影,但這並不表示所有黑色電影都是二線片,有些也屬於片廠的重點製作。以偵探小說為例,雖一向被視為流行通俗作品,難登大雅之堂,但片廠也購買一些偵探小說的版權改編成電影,當時漢密特與錢德勒的小說風行美國,片商認為流行作品能吸引觀眾。假如這些偵探小說落在優秀的導演手上,往往拍出黑色電影的特質,甚至滲入個人觀點和視野。霍克斯導演的「夜長夢多」便是一例,此片改編自錢德勒的原著,由 William Faulkner 編劇,亨佛利·鮑嘉(Humphrey Bogart) 飾演私家偵探Marlowe,他曾飾演「馬爾他的鷹」中的主角Sam Spade,也是私家偵探。其後人們更是往往把漢密特與錢德勒小說中的私家偵探與亨佛利.鮑嘉套模,他的演出方式與造型幾乎成為黑色電影中偵探的基本範式。
到五十年代,電視興起。電視屬免費娛樂,電影界面臨重大威脅,電影不再是唯一選擇。五十年代的電視未能播映電影,但能夠現場直播話劇或綜藝節目,於是觀眾情願留在家中看電視,令電影觀眾流失。仍然進場的,也只花時間看「正片」 而不看二線片。隨著上述歷史環境的遷變,電影經營者不再播放二線片,令二線電影漸趨式微。
電視興起以後,電影業者曾以「大銀幕」(big screen)力挽狂瀾,五十年代便出現了構圖相當奇特的新藝綜合體弧形闊銀幕。此外,又以大場面(spectacle)作號召,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甚至因為拍攝「埃及豔後」(Cleopatra)投資過『鉅』而破產。大銀幕大場面只能收一時之效,片廠難以恆常以此招徠。而黑色電影夜場內景多,人物少,以查案為主,銀幕所能展示的非常有限,加上又以黑白拍攝,沒有彩色吸引力,並不適合彩色「大銀幕」潮流。黑色電影無法配合當時的文化消費模式,於五十年代後期式微,最終以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導演的「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1958,標志一個類型的結束。
黑色電影與城市罪惡
美國早期是叢林資本主義制度,在弱肉強食的經濟模式下,對勞動力極度剝削,沒有任何社會福利可言。在完全放任的資本主義制度下,三十年代經濟大衰退,流民在都市大量涌現,失業人口暴漲,幾乎達到社會人口的一半。當時整體社會結構幾近崩潰,似乎每人都參與了貪污賄賂,城市彌漫著動盪不安的氣氛,充滿焦慮感。總統羅斯福上台後厲行新政,以government干預來挽救資本主義危機。新上台的government製造就業機會之餘,又廢除禁酒法律,一方面打擊私酒犯罪活動,另一方面又令government有販酒稅可抽。黑幫組織販賣私酒的犯罪率雖然因而降低,但犯罪組織向其他方面滲透,大都會的犯罪率依然高企,成為罪惡淵藪。大都市人口集中,而且是不同的族群的聚居地,雜處愛爾蘭、義大利、東歐、德國、北歐等地的移民。以「殺人兇手」為例,戲中主角來自北歐,police是義大利人,遺產繼承人則是歐洲移民;可見城市是不同的族群、階級、宗教信仰的混處地。
都市既是罪惡的集中點,同時也表現了美國大熔爐的特性。都市是大量、而且重要的生產活動的集中地;不少失業人口湧入都市;government也以大都市作為權力的核心。因此,都市最適宜作為偵探小說的背景,探討官商勾結、社會腐敗、利益交換,以及不同階層的復雜性。
與西部電影的淵源
西部拓荒開辟了新天地、新邊疆。其後開拓完畢,都市便儼然成為另一個新邊疆(urban landscape as the new frontier)。私家偵探把法律帶到這些「新邊疆」,就如西部片中白人與原住民對抗,被視為文明與野蠻的二元對立,私家偵探彷佛代表文明的一面,成為文明與野蠻的中介者,在城市這個「蠻荒」中,與「野蠻」的罪犯對抗。
黑色電影和西部片都出現個人英雄,西部片「原野奇俠」(Shane)1952,主角亞蘭.拉德(Alan Ladd)飾演單槍匹馬的英雄,「雙虎屠龍」(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1962,及「日落狂沙/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約翰.韋恩也飾演孤獨英雄,這些英雄最後都被家庭和社群排拒。
新派黑色電影
隨著歷史文化環境的轉變,黑色電影在1958年終於暫時告一段落。六十年代學運、民運、平權、反越戰、嬉皮士運動風起雲涌,對美國建製造成極大沖擊,七十年代初更爆發水門案,民眾發覺government並不可靠,對government懷疑及幻滅,形成黑色電影的復興。黑色電影本來就具有強烈的懷疑精神,主角偵探往往世故地洞悉世情,於是有導演想以彩色拍攝黑色電影。這類電影可稱為「新黑色電影」(neo-noir),使用彩色拍攝,卻不求亮麗,畫面燈光昏暗,以內景夜景為主,導演大多是外國人,如波蘭導演波蘭斯基的「唐人街」(Chinatown)1974,便成功令黑色電影復甦。
此片重新編排過往黑色電影的原素,發揮得相當成功。黑色電影的偵探主角作為個人英雄,往往要面對模糊的道德世界;而傳統西部片的個人英雄所面對的,卻是黑白分明、道德價值判斷清晰的世界,個人判斷與黑色電影截然而得多。以現代犯罪都市為背景的黑色電影,主角個人在倫理上的抉擇不但顯得模糊不清,模稜兩可,最後甚至未能真正解決問題。
八十年代的代表作是德國電影導演溫德斯的「漢密特」(Hammett)1982,故事寫硬漢派偵探小說作家漢密特如何被捲入自己創作的世界,是「新黑色電影」中的獨特之作,把四十年代黑色電影的重要原著作家作為電影主角,結合了小說作家的時代及黑色電影的世界加以探討。「漢密特」在歐洲頗受注意,反映了從四十至六十年代,法德電影評論界及學界對美國黑色電影的重視。法國電影評論界發現了黑色電影後,五十年代的電影筆記派的相當推崇,隨後則更傳入德國,溫德斯作為德國電影新浪潮的中堅份子,所導演的「漢密特」便很有代表性。
九十年代美國導演『寇特斯』·韓森(Curtis Hanson)終於拍出可與當年經典黑色電影媲美的「鐵面特警隊」(L.A. Confidential)1997。此片穿插了一些改編自漢密特小說的電影片段,舊片片段都以維洛妮卡·萊可(Veronica Lake)做女主角。Veronica Lake在那些電影中形象突出,幾乎成為美國電影的其中一個代表形象(icon)。「鐵面特警隊」刻意安排金貝辛格飾演一個近似萊蕪可的角色,甚至在香閨播放萊蕪可的電影片段,這種文本互涉的情況很有趣,兩人的角色也有呼應之處。金貝辛格的角色個性世故,到好萊塢尋夢卻落得做高級應召女郎的下場,當不再成像萊蕪可以般的電影明星,別人卻把她當作萊蕪可。「鐵面特警隊」可視作九十年代「新黑色電影」的代表作。
『捌』 黑幫電影的日本篇
好萊塢以外,日本和香港是黑幫類型電影的兩大產地。好萊塢的主流電影,在敘事上最基本的特點之一,就是利用電影的再現能力,盡可能地虛擬出一個「具有可能性」的「真實」世界來。《教父》因為在這一點上做的最徹底最完美,因此成為黑幫類型電影最重要的一部經典。也因為如此,《教父》的利益動機觀點,唐嘴裡的「business」成為黑幫類型電影對影片人物行為動機解釋的「權利話語」。只有在亞洲,在不同的文化意識背景下,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下,才有可能脫身於這一藩籬,走出另外一條有所不同的路子。這種亞洲思維方式下產生的黑幫類型電影經典,也成為後來類似昆丁塔倫提諾和蓋里奇這些年輕一輩歐美黑幫電影導演顛覆傳統黑幫類型片的思想和文本資源。當然,我們在以後對具體電影的分析里也可以看出,即使是亞洲黑幫類型電影,也不能完全從《教父》劃定的疆域里完全突圍出去,或者可以說,亞洲黑幫電影只是在其中開辟了一塊「自治領地」。
社會學意義上真實存在的亞洲幫會,形成其團體凝聚力的思想資源和禮儀來源,同樣跟美國黑手黨有所不同。理清這些東西需要巨大的篇幅,也並不是本章的宗旨,只能稍有點實用主義的抽取其中一點粗略談及:就是亞洲的任俠傳統。在日本是較多實證歷史材料所描述的「浪人」,在華人圈,則是更多文本意義上的「武俠」。這兩支傳統融會在日本和香港兩地的黑幫類型電影里,又分別產生兩種情況:在香港,是黑幫電影在文本敘事本質上越來越趨向於「虛無主義」色彩的游戲態度。記得舊年讀書曾經看到某位彷彿是台灣一位新理學大師(忘記是誰?)讀閑書的雜記,談到水滸從話本到小說成型的版本衍流和意識變化時,說過成型的〈水滸傳〉小說具有非常虛無主義的游戲精神(彷彿是這樣說的)。當時理解他的大致意思是:水滸傳小說的108將們,他們任性使氣地打架,到頭來為的是各自排定座次名位,「排排座,吃果果」,挺有游戲的味道。(原文究竟怎樣說的,怪我生就不是讀書人,實在記不得,且翻檢不出舊書,歉對看官)。香港黑幫電影的「主題思想」,從早期電影的江湖兄弟情演變到蠱惑仔系列到後來的杜琪峰電影,越來越趨向游戲精神。卻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過「利益」這個關鍵詞。這個我們將在以後的單元談及。而在日本黑幫類型電影里,我們將會看到,人物的「行動」本身成為行為的動機和理由(是不是因為日本有禪宗傳統?呵呵),在日本導演看來,建構電影的黑幫世界的可能性不需要用絲絲入扣的邏輯演繹,也不要落實到某一個為觀眾日常認知所理解的常識性主導動機。〈不夜城〉並不是日本黑幫電影最好的作品,風格太象經過電影化剪輯的「日劇」。但作為一部分析日本黑幫類型電影敘事的樣本,卻再好不過。
在電影敘事上,〈不夜城〉有著典型的亞洲的「非線形」的思維方式,跟另一部同樣有「國際化視野」同樣涉及「黑幫」的電影〈燕尾蝶〉一樣(或許後者更鮮明),情節的推演彷彿編導隨手扔出去的線,「想到哪裡說到哪裡」,有時候甚至有點象一本舊時的報紙連載小說,寫的時候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結局到底會怎樣。而在情節轉變的關節點上,好萊塢電影非常重視的那種「因果關系」不再重要。我們拿兩段殺人場景跟兩部電影情節發展的關系做比較就可以看出區別。在電影〈教父〉里,老教父被對手刺殺重傷後,其長子為他報仇想殺人,卻被否決,(甚至於導演用讓他反被人殺死這個情節來否定他的主張。)直到電影結束時,在權力消長塵埃落定時,才終於將仇人一一殺死。在〈教父〉里,殺人這個行為本身並不會改變「歷史」,導演也不認為「殺人」的動作場景本身能夠成為劇情推演的轉折關鍵。而在日本黑幫電影〈不夜城〉,金城武帶「富蓮」到三位老大的會商現場求得諒解的那段戲里,劇情突變的轉折關鍵直接就在於「殺人」,導演根本不加考慮黑幫權力的消長不是簡單殺死一個兩個老大的問題,殺死上海幫新老大錢波和葉曉丹,楊老頭就江湖一統。在日本人看來,突發的「行動」本身就是是改變歷史的關鍵,這個大概同樣是他們發動珍珠港襲擊的一個心理學上的原因。
在日本的黑幫電影里,深作欣二的《無仁義的戰爭》(Jingi naki tatakai (1973) Battles Without Honour and Humanity Japon)是一部不得不提及的經典作品。電影改編自一部根據前日本黑社會Yakuza成員在監獄內寫的回憶手記創作的小說。電影在〈教父〉發行兩年後公映,有人認為深作欣二的該片是同〈教父〉進行國際式對話的結果。有人甚至給它按上「The Godfather in Hiroshima(廣島的〈教父〉)的標簽(見IMBD之user comment)實際上,這是一部同教父風格主旨徑然不同的電影。大量採用手提攝影機拍攝,快速剪輯,帶有記錄片風格(documentary techniques)。是後來很多新進導演拍攝方法的先行者。電影以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記錄片鏡頭開始。講述二戰老兵廣野昭三周旋於兩三個互相爭奪的黑道幫會之間,欺騙,暴力,快意恩仇的故事,作為日本軍國理想破滅的戰後一代,深作欣二在電影里傾注大量的人生幻滅空虛感受。影片充斥無意義的暴力行為。成為後來所謂「暴力美學」電影的濫觴。其後,深作欣二又拍攝多部黑幫電影,光是《無仁義的戰爭》的續集就連拍5部。
日本黑幫電影的另一位經典生產者是北野武。同深作欣二一樣,他的視角和興趣在於暴力。而他的多部電影跟深作欣二一樣,以封閉自足的黑幫世界為影片的敘事環境,在黑幫電影歷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1993年發行的電影《奏鳴曲》(Sonatine)是北野武利用黑幫世界作為敘事基本環境的一部經典作品。跟日本其他黑幫電影一樣,《奏鳴曲》一樣認為暴力具有歷史決定意義上的重要性。在日本人看來,歷史從來不是理性的,情緒化的事件決定其走向。所以歷史的唯一重大意義在於其中一些時間轉折點上的事件所具有的美學意義。所以北野武電影的特點是場景和畫面比起承轉合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有人說,北野武拍一部電影的最初動機是一些畫面,然後由畫面衍生出故事。在《奏鳴曲》里,敘事的發展即興而流暢。幫會紛爭是空虛的,而海灘上孩子氣的玩耍,說到底一樣空虛,只有暴力和死亡事件在空虛的日常生活之流中散發出美麗的光芒。
2000年北野武為好萊塢拍攝一部黑幫電影《兄弟》brother。這是一部更貼近主流黑幫類型電影的作品。這一次,北野武的黑幫世界搬到洛杉磯。有趣的是,片中充滿必殺之氣的日本黑幫大哥,最後死在義大利幫會的機關槍下,北野武可能認識到,美學意義之對於歷史發展的決定性,終究比不過「技術」和「理性」。
北野武跟黑幫有著扯不斷的感情糾葛,據說他曾經被黑幫老大綁架,帶到一個度假村,卻發現原來是老大的女兒想見見這位一向崇拜的導演。有一次北野武去台灣,首先出現在記者們面前的是八個黑衣彪悍的保鏢。令人乍舌他不愧是黑幫電影的大師。然而緊跟著那八位保鏢出來的北野武本人卻穿著老頭汗衫,拖拖拉拉,轉讓人啼笑皆非。這並非一個無意義的舉動。北野武的黑幫電影,一方面表現出對幫會禮儀Code of yakuza的尊重,另一方面,在對黑道幫會實質的權力本質上,他往往採取一種虛無的甚至是調侃的態度。
代表影目:
1 《無仁義的戰爭》(Jingi naki tatakai (1973) Battles Without Honour and Humanity Japon)
2 《奏鳴曲》(Sonatine)
3 《兄弟》brother
4 《不夜城》
『玖』 推薦幾部黑社會性質的電影
你好 以下都是我看過的經典的黑幫類型電影 國內國外都有 排名前面的更好看點 也更經典
絕對的原創 望採納
教父
上帝之城
精英部隊
盜亦有道
美國往事
低俗小說
美國毒梟
兩桿大煙槍
偷拐搶騙
疤面煞星
英雄本色
上海皇帝之歲月風雲
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四大家族制龍虎兄弟
大叔
艋舺
古惑仔系列
新宿事件
黃海
熱血高校
黑社會
槍火
放逐
機械師
急速復仇
劫匪
金錢帝國
局內人
怒火救援
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