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該如何去評價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首部電影《飛輪喋血》
《飛輪喋血》
本片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丹尼斯·韋弗主演,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銷售員戴維·曼,在一次公務旅程中他所駕駛的小轎車遭到了一輛不懷好意的大卡車的追殺,片中的卡車就象陰影和夢魘一樣揮之不去,在每時每刻都追趕著他。該片於1971年11月10日在加拿大上映。
斯皮爾伯格再把74分鍾的電視版加料剪輯成90分鍾的劇場版,在歐洲電影節上參賽而廣獲知名度和好評。有影評人說片中那輛40噸無理由殺人的大卡車象徵了美國人對越戰的恐懼,撇開這些過度的讀解不論,
影片在節奏感、攝影角度上,都堪稱一流,它無時不刻地運用電影手法來騷擾觀眾,令觀眾產生與主人公同樣被追趕的心態,那廣角鏡下顯得格外巨大的卡車車頭,正代表了從未露面的卡車司機的臉,充滿了恐怖氣氛,而主觀鏡頭和客觀鏡頭的相互交織,令人信服地組織起了影片兩個主角的心理角力。
②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風格(800字左右)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包含了幾個重復出現的主題。他的大部分電影都表現了普通人與非常人的接觸以及在特殊環境中對自我的尋找。這點在《飛輪喋血》、《大白鯊》、《第三類接觸》、《ET外星人》、《太陽帝國》、《霍克船長》、《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貓鼠游戲》、《幸福終點站》、《世界大戰》和《慕尼黑》中表現尤為明顯。在2000年8月美國電影學會(AFI)對斯皮爾伯格的一次采訪中,他談及了自己對外星生物的興趣以及這種興趣如何影響了他的電影。出於這種對於外太空的熱愛,他曾多次將星空作為電影的背景,比如在《大白鯊》中。他形容在童年時期自己曾經想成為外星人,而這種興趣則繼承自他的父親。他父親是一個科幻小說迷,並堅信外星人跨越百萬光年的距離來到地球並非是為了征服,而是因為好奇心以及向人類傳播他們的智慧。 斯皮爾伯格電影中另一個一貫的主題是童真、好奇心和信念,表現在《第三類接觸》、《ET外星人》、《霍克船長》和《人工智慧》等影片中。根據WarrenBuckland的說法,斯皮爾伯格的這類主題一般都是通過低位拍攝(lowheightcameratrackingshots)的手法表現出來的,而這也成為斯氏的導演風格之一。在出現孩子的電影中,這種手法會得到更頻繁的應用,但是這種手法也出現在《慕尼黑》、《拯救大兵瑞恩》、《幸福終點站》、《少數派報告》和《斷鎖怒潮》等電影中。比如《大白鯊》中的水底鏡頭即從低角度拍攝人物的游泳動作。另一個與兒童有關的主題即童真的喪失和成熟。《太陽帝國》講述了一個平日被嬌生慣養、備受寵愛的英國男孩在日本點燃的二戰戰火中備受磨難,最後褪去童真,長大成熟的故事。同樣的,在《貓鼠游戲》中,弗蘭克幼稚地相信如果他能夠積攢足夠多的錢,就能使破碎的家庭重歸圓滿。 他的大部分電影表現出了天然的樂觀主義。評論家經常批評他的作品對於感情的表露過於直白,而斯皮爾伯格則認為感情的直白表露和含蓄各有好處。他的這種風格來自於弗蘭克·卡普拉和約翰·福特的影響。他作品中的例外則是《TheSugarlandExpress》帶有的悲觀結局——LouJean失去了她女兒的撫養權,以及最近的一部電影《人工智慧》中戴維從未被他的人類母親接受的命運。而犯罪片《貓鼠游戲》中弗蘭克——這個不斷地對權威人物進行反抗的人——最後反而成為他反抗的人所代表的系統的一部分,是對現實的莫大諷刺。在《世界大戰》中斯皮爾伯格第一次表現了邪惡的外星人。《慕尼黑》,他的最近一部也是最富有爭議、最為曖昧的電影,展示了一個永無終結的暴力循環結局。
③ 辛德勒名單 珍珠港 影片對比分析
它們是不同類型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作為電影史上一顆永久的璀璨之星,是一部堪稱完美的電影經典。當我在感受這部電影,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我越發覺得,斯皮爾伯格對電影的理解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不愧為當今影壇的電影大師。
他用電影的語言完美的闡述了整個故事。整部影片每一個鏡頭,每一處銜接等都是一種藝術。它是一部真正傑出的藝術電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相關信息
導演斯皮爾伯格,除了對故事的闡述上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是對電影手法最經典最完美的運用,在拍攝方面,影片雖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濃郁的真實感,我們甚至可以看清楚人物衣著的面料,對於燈光的運用也堪稱完美。
④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影片用到的蒙太奇手法有些什麼
拍攝手法:
為了增加真實感,斯皮爾伯格用近乎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來拍攝影片頭25分鍾的登陸場面。在拍攝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節,而是在大部分時間里使用手提攝影機跟蹤登陸的士兵們進行近距離拍攝。
為了既忠實於整個故事,又真實反映故事所發生的那個年代,斯皮爾伯格與《辛德勒的名單》的攝影賈努茲·卡明斯基再次合作。
用光:
斯皮爾伯格與《辛德勒的名單》的攝影師賈努茲·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再次合作,斯皮爾伯格稱要將影片拍成1944年6月6日當天實地拍攝的彩色戰地紀錄片。
為此卡明斯基從攝影機鏡頭上取下保護鏡,使這台現代攝影機接近於40年代的老式機器。沒有了保護鏡,光線可以直接進入鏡頭並反射開來,比原來更加分散和柔和。同時,這位攝影師還將膠片底片進行特殊處理,淡化色彩,最終形成了影片中的效果。
場景布設
布景師湯姆·桑德斯和其他工作人員在海特費爾德一個廢棄的英國空軍基地,建造出一個滿目瘡夷、殘垣斷壁的法國鄉村,還建造了一座小橋,這也成為整部影片最高潮的一場戲的發生地。桑德斯首先製作了這座小城的三維模型,然後他使用刻刀在模型上削刀砍去,直到模型成為千瘡百孔。
故事背景:
電影由二戰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故事的主角真正本名為美軍第101空降師E連士兵弗里茨·尼藍(Fritz Niland),在E連攻下卡倫坦灣後得知他在第82空降師的哥哥鮑伯陣亡的消息,同時他在第4步兵師的另一位哥哥也陣亡於猶他灘頭。
不久後三哥在同一周中於中緬印邊界被擊落失蹤報備(他是轟炸機的機組成員),同一天中尼藍夫人同時接到三封兒子陣亡的電報,弗里茨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兒子,陸軍於是下令將他優先送回國。
⑤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是怎麼開始拍攝電影的
一位享譽全球的導演和製片人,他製作的巨片開創了電影業一個新的時代。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開始拍攝電影時,導演還算是好萊塢中最重要的人物,現在則是市場行銷控制電影業的時代。然而他在兩個時期竟然都穩居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人的寶座,這很能說明他的天才和適應能力。他製作了多部賣座電影,至今還沒有哪個人能超過。然而除了那些供人消遣的大眾娛樂片之外,他還拍出了諸如《紫色》、《辛德勒的名單》之類的藝術佳片。娛樂和藝術的水乳交融產生了《外星人》這部影片,它把大眾的口味與大師的風格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斯皮爾伯格對現代電影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的創見:如果用A級片的新穎手法去拍攝B級片的老掉牙的情節,再用最新的特技加強效果,就可以製造出能吸引大批觀眾的影片。瞧瞧這些電影你就知道了:《奪寶奇兵》與其他印第安那瓊斯系列影片《第三類接觸》、《外星人》及《侏羅紀公園》。讓我們再看看由他擔任製片人但沒有親自導演的影片:《重返未來》系列、《精靈》系列、《威探闖通關》和《龍卷風》,這些故事的情節像周六影集一樣平淡老套,但它應用的拍攝技術卻是最先進的,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電影一直承諾的目標:用一些前所未見的感人情景來打動欣賞者的心靈。
導演會談到自己的主要意向。這些意向由於表達了他們對事物的基本看法,因而貫穿了他們拍攝的主要影片。有一次斯皮爾伯格言稱,他的主要意象是《第三類接觸》中從門口透進來的強光,它暗示了外面的光明與神秘。這種強烈的逆光手法還應用在他的許多影片中:《第三類接觸》中的外星人從強烈的光環中走出來;《外星人》中太空船艙門也溢出了光;印第安那·瓊斯經常用強力手電筒射出強烈刺眼的光束。
在斯皮爾伯格的影片中,光源中隱藏著神秘,然而對其他許多導演來說,黑暗才是暗藏神秘之處,這種差別在於斯皮爾伯格認為神秘帶來的是希望而非恐懼。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成長過程中,他顯然已開始具有這種傾向。在談到他的童年時,他說出這樣一個對他影響極深的經歷。他說:「小時候,有一次爸爸帶我去看流星雨。他在半夜叫醒我,我的心怦怦亂跳,非常害怕,因為不知道他要干什麼。他也不告訴我,把我帶到車上就徑直出發了。後來我看到好多人都躺在毯子上,仰望著天空。我爸爸也鋪開了毯子,我們也躺下來盯著天空,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的流星,當時叫我害怕的是半夜被叫醒後卻不知道要被帶到哪兒,但是這場壯觀的宇宙流星雨卻不會讓我害怕,而且它還使我內心有一種非常寧靜的感覺。大概就是從那時起,只要我抬頭看著天空,就再也沒有想過那會是個壞地方。」
這個故事包含了兩個重要因素:驚嘆與希望的感覺和認同兒童的純真觀點。斯皮爾伯格所創造的最好的角色,都是主角的延伸:勇敢地迎接一切挑戰的大膽男孩。就連辛德勒的性格也帶上了這種特質:小男孩那種順利完成一項大膽的計劃,隨後又免於受罰的歡樂。
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主角並不經常陷入到錯綜復雜的情感糾紛中。《直到永遠》是他少數失敗的作品之一,故事描述一個鬼魂看著自己的女友愛上別人。典型的斯匹爾伯格式的主角受到吸引和啟發而開始探索。他的許多電影的關鍵鏡頭就揭示了他本人曾有過的驚奇感,比如在《侏羅紀公園》中第一次看到恐龍時那屏息的一瞬嗎。
斯皮爾伯格第一部重要的情節片是拍於1974年的《大逃亡》。當時一些才華橫溢的大導演,如斯科塞斯、阿特曼、科波拉、狄帕瑪和迪普曼克等人正縱橫好萊塢。他們心目中的神是奧遜·威爾斯——他在完全沒有電影公司干涉的情況下拍出《公民凱恩》這部經典之作,他們也都想拍出「最偉大的美國電影」。但是一年後《大白鱉》改變了現代好萊塢的歷史發展方向。《大白鱉》空前轟動的盛況,使得電影公司的大老闆們不再滿足於穩扎穩打,他們都想擊出全壘打。《大白鱉》在夏天上映,當時大電影公司通常都把這個放映期讓給小成本的風險片。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大白鯊》的模式風行一時,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預算失控成為一種時髦,因為收益似乎是無窮無盡的;暑期動作片主宰了電影業;年輕的熱門導演競相拍攝「最賣座的美國電影」。
斯皮爾伯格不必對電影界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負責,因為《大白鱉》只是碰巧引發了這股潮流而已。如果那條鯊魚一下水就沉掉了(拍攝期間困難重重,一度真有可能沉沒),那麼大概會由另一部電影來開啟賣座大片的時代,可能就會是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沒有人比斯皮爾伯格更了解自己的弱點,有一次他在挑自己作品的毛病時,他笑著說了一大串:「他們說:哦,斯皮爾伯格的鏡頭切換得太快,剪接節奏太快,喜歡用廣角鏡,不擅長拍女人,花哨太多,喜歡在地上挖個洞。把攝影機放在裡面朝上拍人,特別喜歡耍噱頭,對鏡頭的喜愛甚於情節。」
這些都沒有說錯。但是他的優點可以列出更長的一串,其中包括他有辦法直接觸及我們的潛意識。斯皮爾伯格對影片質量的要求近乎苛刻。他的影片拍得好的時候,電影的每個層面的效果都很好。在堪薩斯影展上看《外星人》時,全世界最麻木的電影人也被弄得一會兒哭泣,一會兒歡呼。
在20世紀後期的電影史中,斯皮爾伯格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無論是在好的方面,還是在不好的方面。在較差的影片中他過度依賴膚淺的情節,還有為特效而玩特效之嫌;而在他最好的影片中,他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善良本性所編織的夢想。
⑥ 關於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請指教!!!
這部影片主要是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百萬大軍登陸諾曼底時,米勒上尉率領一支8人的小分隊深入敵後,去尋找空降部隊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相繼陣亡。馬歇爾將軍怕這顆獨苗再出意外,使傷心的母親絕望,於是做出不惜一切代價將這唯一的兒子送還母親身邊的決定。8 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一個不知生死的人,迎接他們的將是戰火的洗禮和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條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戰爭中受到考驗……
拯救大兵瑞恩》影評~!
一、 結構分析(系表)
開端部
1、 開場 老瑞恩帶著一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
2、 俄馬哈搶灘成功
發展部
總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犧牲的消息,上校決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協助同盟破敵,卡帕佐死;
錯認他人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兩小時,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繼續前行,得知瑞恩在蘭姆勒;
又一次小規模戰斗,魏德死;
放掉德國俘虜;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訴他來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決定不走,幫助瑞恩保住橋,等待救援。
整個戰役
結尾部
米勒死,臨死叮嚀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聲
老瑞恩在米勒墳前對他訴說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並不是一個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卻是一種象徵。是勝利的象徵,他對於米勒一行人意味著任務的終結,對美國意味著國家人性化、人權化、民主化的象徵。他從簡單的符號人物,變成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且空泛的標志。但劇本賦予他的卻很少,他只是一個二等兵、沒有比別人更多的勇氣、戰績和故事,是一個普通的,年少輕狂,擁有拳拳報國心的男子。這就更引發人們對這次任務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勞師動眾、是否像劇中米勒一行人所議論的:只是因為他有三個同樣驍勇,戰死沙場的兄弟嗎?只是因為怕他的媽媽傷心嗎?試問:誰沒有父母?誰的死對於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憑什麼他能享受到這樣的幸運待遇?憑什麼要為他去浪費那些珍貴的軍用物資呢?難道只是為了美國的那些小小的虛榮心?為了高呼民主,人權嗎?米勒說過:「為了一項任務,死掉兩三個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換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這樣死是值得的。」但是為了區區一個二等兵瑞恩,卻死了三條人命,這看起來並不值得。但是幸好我們的瑞恩是個視死如歸的硬漢,試想:如果他只是個軟弱怕死的孬種,這次任務還是否具備他的意義?還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國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們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換取的人,是一個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揚英雄主義的一個最好的典範。他的形象不見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卻顯出不平凡,並不需要多少另類,也足以謳歌美國兵士對國家的忠誠、對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兒孫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說的那樣,「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滿與墳冢排列整齊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於在影片的結尾,瑞恩不禁問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個好人?」這是發自本源的一種疑問?他確實使得很多人為他而死,雖然他是無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無形中,他背上了一個包袱,三條人命的包袱,這是國家賦予它的,是生活賦予它的。他必須被動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艱難許多,他雖然活著,但是永遠不能放下包袱輕松的活著,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他是為國家、為責任、為了三條人命活著,甚至為了米勒臨死的那句話活著;戰爭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聽天由命;戰爭結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強烈的責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沒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這是他極度可悲的一面。戰爭泯滅人性,只要踏在戰爭邊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從那天起,生死就永遠不屬於自己,就永遠要背負著包袱沉重地走下去。這是戰爭帶給人們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數人眼中是個孬種的形象,在他的反襯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顯得如此的高大偉岸;但是厄本只是個小小的翻譯官,從來沒有參加過戰斗,在他眼裡,面對敵人,他並不確切知道什麼是仇恨,並不知道應該沖上去將他的頭顱打爆。他只是一個大多數百姓的象徵,他只是個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現出的躲閃,懦弱、不敢面對死亡、不敢沖出重圍挽救同盟……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普通人面對戰爭的態度。在普通人眼裡,面對戰場上的血腥,躲閃逃跑是第一個念頭,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怎麼可能神話般地沖上去將敵軍的頭顱打爆呢?這里片子想告訴我們,不是誰拿起槍都能獨當一面,不是誰面對敵人就能英勇在前,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樣簡單的事情。戰士都是英雄,他們都是超人,從肢體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從一個側面告訴觀眾,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面對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應該給予一些理解,畢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夠做到視死如歸的人實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後槍殺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國士兵,在最後一個鏡頭里,他手握長槍,從硝煙中走來。這個形象簡直就是在謳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沒有死,沒有傷亡,他還替同伴報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頌的人,他才是最偉大的人。我想,這也是對高級官員的一種諷刺。畢竟他們才是最終活下來授勛的人,他們肩膀上的每一顆星都是用無數的戰士鮮血換來的,他們在享受美饌佳餚的時候,因為他而死去的戰士卻在地下嗚音哭泣,這是一個小小的諷刺,對高層,對那些腆著碩大啤酒肚,晃悠著一身肥油,享受著和平帶個他們的高薪、厚祿、美女、香車的日子,但是誰有知道在殺場上,他們是否在敵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國家總統該死,在敵人面前投降,給敵軍舔屁股呢?
米勒——無疑,他是一個英雄。在美國人眼裡,英雄的種類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們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起碼要獨擋一方,起碼要聰明睿智。但是伴隨著英雄的往往是災難,沒有災難哪兒會有英雄呢?這就好比哪裡有反抗,哪裡就往往有壓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卻死了。卻帶領著同伴兄弟去送死,難道英雄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嗎?這未必要求太高,畢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們也會有喜怒哀樂,也會有七情六慾,不是神仙。米勒顫抖的手告訴我們,他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受到疾病的困擾,也會痛;在兄弟死去之後,他躲在廢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聲,這也告訴我們,米勒是個有感情的人。這些細節無疑讓英雄這個鋼鐵之軀更加貼近平凡的人。英雄並不是高處不勝寒的稀罕物件;同伴問起他為什麼要這么拚命的時候,他不是說:「我是為了國家」「為了家園」或者什麼其它的讓地球人聽著都覺得虛假的理由。他為的是早一天見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團圓,「每殺一個人,這就意味著離家又遠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敵人永遠不可能完全殲滅,只能是越殺越多,無窮無盡。在米勒眼裡戰爭並不像一場瘟疫,人慢慢一點一點死去,等到最後一個人死掉,戰爭就結束了;在他眼裡戰爭是一場大火,越是煽動就越厲害,越蔓延,不斷死去的人,總會引發更多的戰爭,引發更多的人死去。這又告訴我們,英雄並不是好戰者,發動戰爭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應該學會怎麼樣去平息戰爭,不讓更多的人死去。從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體的英雄,影片無疑將米勒的多面性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兒童」無疑,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經驗豐富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這和後面的為朋友哭泣是一種對比,但是卻顯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滿了人文關懷。他是一個戰地醫生,既是戰士又是醫生,他可以在醫療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為病人縫合,竭力挽救他們的生命。他對生命的態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開端部里,他的出場是在幫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飛彈襲來,士兵當場死亡。「為什麼不給我個機會救他」飛彈就在他身邊滑過,在那一瞬間,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同常人的生氣,一種憤恨,這不能僅僅概念化地說成是醫生的一種天職,但是影片卻讓觀眾感覺到了這種刻意。在卡帕佐中搶躺在雨中的時候,他不顧生命危險要沖上去,只是為了看清卡上在哪兒?這種行為,無疑是英雄主義的,無疑是誇大的,是脫離現實的,有些符號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寫信件、講述自己兒童時代和母親的情感經歷,卻又覺得這個人物並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體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過於片面,對職業的熱愛,對朋友的關懷。甚至到最後,他看到夥伴們當著傘兵的面玩弄識別牌,過去組織的時候,也只是讓觀眾覺得,他是個很善解人意,極度善良的人,但正是這個有些符號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時,卻感動得我落淚了。他的死真正讓我覺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為醫生的人卻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去死,完全無能為力。死的時候他一個勁兒地喊著「媽媽,媽媽」。那是一種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種本能的表現。這樣的情感沖擊,又讓人覺得他並不十分符號化,片子將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並且加以美化,使他變成了一個塑像人物。但卻能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完美卻真實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猶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著重渲染,他作為一個猶太人對德國法西斯的憤恨。在坑道里,他拿著德國陣亡士兵的刀說:「它曾經是希特勒青年團的小刀,現在是猶太麵包刀」。說完這話,就坐在哪兒哽咽起來。這也不覺刻意,苦難深重的猶太人,手握著敵人的刀,作為一個戰利品,成就感馬上引起了一種悲痛的感覺,不用更多的語言交待,就能深深體會他曾經受的苦,和一種民族責任心。在德國俘虜隊伍旁,他拿著自己的識別牌,炫耀著:「我是猶太人,我是猶太人!」那是一種驕傲,一種挑釁。實際上也是可悲的,可憐的。德國人並不能聽懂他的語言,他這樣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種寬慰,死去的猶太人不可能復活,他的傷痛也永遠在心中烙下痕跡。這更增添了無數的辛酸和無奈。也告訴人們戰爭的極度殘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場就是從他的手開始,一雙顫抖的手,握著水壺;
第二次:俄馬哈搶灘成功後,手顫抖著拿水壺;
第三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手顫抖著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談到卡帕佐,手顫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蘭姆勒,手顫抖著拿指南針;
第六次:魏德死後,米勒躲在岩石後哭泣,手顫抖著拿著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敵軍坦克車,和瑞恩談天前,手顫抖謊稱在為音樂打拍子。
米勒的顫抖表現的是對戰爭的態度,是一種精神的緊張,也同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他害怕、痛苦、緊張的時候手都會顫抖。影片藉助米勒手的顫抖表現他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外部看來,他面對一切的一切都那麼泰然自若,甚至連他的身世都是個謎。但實際上,他只是個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師,和普通人一樣,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團聚。並不是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靜和理智。面對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個隊伍的首領,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對死亡的冷靜。他變得冷漠,是戰爭改變了他。
(二) 米勒的無聲世界
片中,米勒常會進入無聲的世界。炸彈在他身後爆炸的時候,耳朵會有短暫的失聰現象。在開端部里——
第一次無聲的世界:米勒從海灘的血泊中爬出,炸彈在他身後爆炸。他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他眼前呈現出——
1、 一名癱軟哭泣的士兵;
2、 三個被彈葯引著的士兵;
3、 斷了一隻臂膀的士兵,在屍體中尋找被炸斷的手臂,用另一隻手撿出那隻手臂;
4、 幾個燃燒著的士兵,在海灘上奔跑逃命;
5、 一個對他大聲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無聲的世界:米勒拖著負傷布格,炸彈在他身後引爆,他又一次進入無聲的世界,恢復聽力之後,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經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結尾部——
第三次無聲的世界:橋頭,炸彈在米勒身後引爆,這一次他長時間進入了無聲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聲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槍。
在開端部,這種手法很像《黑鏡頭》裡面呈現的——平面的、瞬間的切割了戰爭。第一次無聲世界,哭泣的士兵——這象徵著一種對戰爭的恐懼,槍林彈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斷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隻手在屍體中尋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著自己的背包一樣,那並不像是自己肢體的一部分,而單純是個物件。戰爭帶給人們的遠遠超過肢體上的痛楚,這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表現,他脫離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鎖,肢體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無聲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邊的槍。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槍,在他完全喪失了行為能力的時候——沒有多餘力量去思考、去分析,這種行為也是出於一種本能。他站起來去拿槍,中彈後,癱在地上,還不停地瞄準正駛向他的坦克車,戰爭把人性都改變了,攻擊敵人變成了一種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邊的七個人
在開端部
1、 頭盔胸部中彈的戰士
2、 104醫隊戰士,胃部被打穿,內臟在體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邊的通訊員;
5、 坑道里腦部中兩槍的戰士。
這中慘烈的場面在米勒看來司空見慣,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邊死去,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內臟橫在屍體旁邊、子彈打穿頭顱,他依然往前沖,並不傷心,留戀或者懼怕。這除了表現戰爭的殘酷外,還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米勒那「94」個兵士的死,帶給他的是一種對生命透徹的看法,變成了視死如歸。他曾對厄本說:「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計到一千,還是五百吧。」對生命,他知道他隨時可能死去,所以當他死的時候才顯得那是意料之中,沒有多餘的痛苦,像個活人一樣坐在那兒死去,沒有了大喊大叫也沒有淚流滿面,沒有恐懼沒有一切留戀,靜靜地死去。
⑦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對電影的貢獻是什麼拍攝了哪些電影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一位享譽全球的導演和製片人,他製作的巨片開創了電影業一個新的時代。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開始拍攝電影時,導演還算是好萊塢中最重要的人物,現在則是市場行銷控制電影業的時代。然而他在兩個時期竟然都穩居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人的寶座,這很能說明他的天才和適應能力。他製作了多部賣座電影,至今還沒有哪個人能超過。然而除了那些供人消遣的大眾娛樂片之外,他還拍出了諸如《紫色》、《辛德勒的名單》之類的藝術佳片。娛樂和藝術的水乳交融產生了《外星人》這部影片,它把大眾的口味與大師的風格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斯皮爾伯格對現代電影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的創見:如果用A級片的新穎手法去拍攝B級片的老掉牙的情節,再用最新的特技加強效果,就可以製造出能吸引大批觀眾的影片。瞧瞧這些電影你就知道了:《奪寶奇兵》與其他印第安那瓊斯系列影片《第三類接觸》、《外星人》及《侏羅紀公園》。讓我們再看看由他擔任製片人但沒有親自導演的影片:《重返未來》系列、《精靈》系列、《威探闖通關》和《龍卷風》,這些故事的情節像周六影集一樣平淡老套,但它應用的拍攝技術卻是最先進的,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電影一直承諾的目標:用一些前所未見的感人情景來打動欣賞者的心靈。
導演會談到自己的主要意向。這些意向由於表達了他們對事物的基本看法,因而貫穿了他們拍攝的主要影片。有一次斯皮爾伯格言稱,他的主要意象是《第三類接觸》中從門口透進來的強光,它暗示了外面的光明與神秘。這種強烈的逆光手法還應用在他的許多影片中:例如《第三類接觸》中的外星人從強烈的光環中走出來;《外星人》中太空船艙門也溢出了光。還有印第安那·瓊斯經常用強力手電筒射出強烈刺眼的光束。
在斯皮爾伯格的影片中,光源中隱藏著神秘,然而對其他許多導演來說,黑暗才是暗藏神秘之處,這種差別在於斯皮爾伯格認為神秘帶來的是希望而非恐懼。
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主角並不經常陷入到錯綜復雜的情感糾紛中。《直到永遠》是他少數失敗的作品之一,故事描述一個鬼魂看著自己的女友愛上別人。典型的斯匹爾伯格式的主角受到吸引和啟發而開始探索。他的許多電影的關鍵鏡頭就揭示了他本人曾有過的驚奇感。還記得在《侏羅紀公園》中第一次看到恐龍時那屏息的一瞬嗎?
斯皮爾伯格第一部重要的情節片是拍於1974年的《大逃亡》。但是一年後《大白鱉》改變了現代好萊塢的歷史發展方向。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大白鯊》的模式風行一時,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預算失控成為一種時髦,因為收益似乎是無窮無盡的;暑期動作片主宰了電影業;年輕的熱門導演競相拍攝「最賣座的美國電影」。
在20世紀後期的電影史中,斯皮爾伯格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無論是在好的方面,還是在不好的方面。在較差的影片中他過度依賴膚淺的情節,還有為特效而玩特效之嫌;而在他最好的影片中,他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善良本性所編織的夢想。
⑧ 電影紫色劇情影評
這部電影里有卑微、有傲慢、有無知,有軟弱、有堅持,有迷路、有悔恨、有醒悟,有逆境、有信念,有倔強、也有一些妥協...所有這些都是在一些談談的紫色的情景下發生,有點憂傷,尤顯真實。
尤其喜歡那個結尾:「爸爸,罪人也有自己的靈魂!」,每次都不免眼淚橫溢。成長真的是一個過程,對弱者如此,對犯錯者也如此...
電影《紫色》由斯皮爾伯格導演,上映於1985年,是一部講述一對黑人姐妹,從分離到團聚的故事,這部影片的鏡頭處理方式,可以作為導演的教科書級別的電影!
《紫色》的故事不再像以往斯皮爾伯格電影中那樣,有一個強烈的貫穿始終的戲劇沖突,而更多的是意識流式的生活展現。影片中的所有內容都是烏比·戈德堡扮演的黑人婦女眼中的世界,包括她看到的別人的生活。
除了主角西麗在大部分時間里成為沉默的在場者以外,大幅度的時間跨度也使得影片不再是令人感到喘不過氣的緊張,從而引領觀看者騰出時間對影片主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⑨ 如何評價斯皮爾伯格的《戰馬》
斯皮爾伯格拍了這部電影,體現出了戰爭的殘酷,但是卻又能在這種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體現出的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這部電影的視覺沖擊感很強,場面很震撼,像他以前的那些電影一樣,對於細節的處理非常到位。但是在劇情的把握上還不夠連貫,對於故事的主線表述的不算突出在大多數影迷,觀眾的心理沒能產生十分突出的,強烈的反響。
⑩ 《戰馬》:斯皮爾伯格感知生命的輝煌巨作,讓人性的美散發光芒,你怎麼看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是好萊塢電影大師。他的電影不僅票房高,而且在電影史上也有成功的足跡。
不僅獲得多項奧斯卡獎,還獲得粉絲的追捧,商業與藝術完美結合。
在他的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流行文化的內容,而不是人們無法理解的神秘文藝。
親人之間,敵人之間,戰友之間,陌生人之間,歡樂是體現不同場合、不同環境下溫情的主線。
為了幫助喬伊走向自由,英國士兵和德國士兵甚至可以握手成為朋友。
對喬伊和他的主人的認可也反映了斯皮爾伯格敘事結構的戲劇性特徵。在這一幕中,斯皮爾伯格還對比批判了工業時代人性的冷漠。軍醫為了救治傷員,可以對喬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先不做預診,再草草下令射擊,因為他認為喬伊沒有任何使用價值。
但在喬伊和艾伯特相互認可後,醫生終於意識到喬伊是艾伯特的朋友,也是人類的朋友,從而實現了人性的升華。
鏡頭4
戰爭結束了。
根據規定,喬伊將被拍賣,他的同志們湊錢希望艾伯特能把喬伊買回來。
拍攝的那一刻,做果醬的德國老紳士花了100英鎊高價給孫女買下了喬伊,但爺爺看到喬伊和艾伯特之間深厚的感情後,還是把喬伊還給艾伯特。
艾伯特和喬伊回到家鄉,在黃昏時分擁抱了他們的母親,這部電影就這樣結束了。
艾伯特;養大它的農場男孩;尼科爾斯;,北薩默塞特志願騎兵隊隊長,騎到前線;照顧好它的鞏特爾和邁克爾兄弟;艾米莉;,一個撿起來想教它跨欄的法國女孩;切斷鐵絲網的英國和德國士兵共同拯救了它...這些人有的死了,有的活了下來,各國人民遭受的苦難和戰爭一樣多。
畢竟歷經千辛萬苦,重逢是可喜的。
只要和親人在一起,生活就可以繼續。
就像明亮的夕陽和漆黑的夜晚,總會有黎明。
在好萊塢電影的結局中,正義戰勝邪惡是必然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品質好,天下必有慶,惡勢力終有敗,充滿正能量。氣氛總是很愉快。
斯皮爾伯格吸收了經典好萊塢的經驗,知道如何把握觀眾的心理,所以不斷讓這個結局出現在他的電影中。在這部影片中,斯皮爾伯格還運用了他一直擅長的象徵手法,讓影片中的主角喬伊能夠突破重重障礙,甚至讓角色看起來像一個普通但勇敢的戰士,做著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但這種經歷和結局卻是觀眾在銀幕上所認為和期待看到的。
這部電影不僅反映了戰爭對人類的危害,也反映了導演對人性的思考。通過戰爭中的各種畫面,人性之美熠熠生輝。
斯皮爾伯格反思世界,反思人類的存在,反思文明的悲哀,以高超的攝影技巧和一貫的電影創作風格創作了這部電影。
在第8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戰馬》輸給了《藝術家》,錯失了最佳影片,但它仍然是一部具有時代特徵、能夠感知生活的輝煌巨作。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寫的又一部戰爭史詩,旋律動人,情感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