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斯莫燈塔事件說的是啥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失蹤人員生前留下來的筆記讓人毛骨悚然,,世界上有很多神秘的事情,有一些事情是人們想像的,這往往神秘的事物都是不可以用科學來理解,因此這樣的故事廣為流傳,且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往往神秘的事件都是恐怖的,並且是遺留在歷史問題之中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是很難去證明,或者是去探究的,因此顯得格外的傳奇,並且具有不可逆轉性。
燈塔事件發生在1900年,在蘇格蘭北方的一個小島上,而這一個燈塔裡面有三個駐守人員,在這一年,他們三個人離奇失蹤,蘇格蘭政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尋找,他們都沒有找到,他們是怎麼失蹤消失不見了,至今也沒有一個說法,但是他們三個人中有一個人留下了一本日記,日記上記載的是讓人覺得恐怖。燈塔往往代表著希望,是航行中的大海的標記,是引導船舶走向光明的標志,但是蘇格蘭燈塔,時間卻給燈塔添加了一種恐怖的標志。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有一艘船在向港口靠近時發現這個燈塔的燈沒有亮,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燈塔失去了它的作用,燈塔往往是亮著燈光給船舶帶來方向,這樣的情況引起了,這是船上的人員的注意,船長決定去這個燈塔上一探究竟,但是登陸之後,人們發現這個燈塔上什麼人也沒有,並且好像遭受過襲擊,燈塔的護欄也被撞得扭曲。之後這一位船長向當地政府報
告,於是政府派人來調查。警察到此發現,那燈塔裡面有一些打亂的椅子還有一些煮熟卻沒有吃掉的食物,這個看起來,這里的人是離開的很匆。
最終他們發現了一個最有價值的物品,就是這三位人員的其中一位海軍的日記,在日記中寫道,在他們消失前的那一天,這里出現了一場大的暴風雨,這場暴風雨使得他們三個人極其的害怕恐懼,要知道他們可是經受訓練的燈塔人員,其中一位更是退役的海軍,這樣的人是很難暴風雨所嚇到的,可以想像到在日記中的這場暴風雨是如此的巨大。
真正詭異的事,當地政府在探查他們失蹤的這一年的這一天天氣的時候,可是發現幾天風平浪靜,並沒有任何暴風雨,兩個人就是離奇失蹤了,蘇格蘭當局發動了大量的人力去調查,最終無疾而終。
『貳』 燈塔電影內容講述了什麼
故事內容啊講述的非常精彩我們,大家還是非常喜歡關注和期待的
『叄』 是什麼讓《燈塔》成為一部如此精彩的電影
在今年幾乎放棄了電影之後,《寄生蟲》讓我興奮不已,《燈塔》更是如此。沒有任何語言可以充分描述這部電影是多麼可怕的縈繞和美麗。這部電影會毀了你的。他就是大衛·林奇(David Lynch),只是打了些興奮劑,還有庫布里克(Kubrick)和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t)。從一開始的場景直到令人震驚的高潮,你覺得它的感官天賦被侵犯了,但你不能迴避。你是兩個男人私人噩夢的囚犯。
我極力推薦這部電影。我能找到的唯一缺點是威廉·達福的口音太重了,有時很難聽清單詞。我等不及要看DVD了,要打開字幕。即使沒有實際的文字,他的信息是清楚的。擁抱大海和它的傳說,否則它會擁抱你。
『肆』 為什麼很多電影里有燈塔
燈塔是用來指引航向的。
在電影里的寓意是指引靈魂的方向。
『伍』 寫《人生轉折點——燈塔》的觀後感
面對困境,我們常常會有走投無路的感覺。困境當前,必有拐點;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茫茫人海,人生起點相同;但因思維不同,所以轉折點不同,奮斗方向也不同,終點必然大相徑庭!
沒有錢、沒有經驗、沒有閱歷、沒有社會關系並不可怕。因為,沒有錢可以通過辛勤勞動去賺取;沒有經驗可以通過實踐操作去總結;沒有閱歷可以通過生活打拚去積累;沒有社會關系,可以通過交往感通去編織。
在事業上,我們會有很多的不確定;在生活中,我們也會有很多的待定。所以說,漫無目的地徘徊會更加令人無法忍受。思維上的混亂,就會造成行為上的平庸、事業上的恐慌和生活上的掙扎。一個人無論多麼意氣風發,多麼足智多謀,如果沒有選擇好轉折點,沒有一個堅定的奮斗方向,沒有一個遠大的理想目標,他就會茫然失措,喪失鬥志,忘卻夢想,甚至會走上不歸之路。
迷茫與困惑無人不經歷,恐懼與逃避無人不曾有過。如果我們不能從思想上沖出困惑、走出迷谷,實在是無顏面對人生。我們萬不可把迷茫與困惑視為自我放棄、甘於平庸的借口。生命需要自我去承擔,命運需要自我去把握,原則需要自我去度量。無頭蒼蠅找不到前行的拐點,就會迷失方向,四處碰壁;人生只有選擇好轉折點,才能尋求指路燈塔,創造精彩,演繹輝煌。
現實遠非我們所願。當優越感逐漸轉化為失落感,起初堅信的那塊金子就會懷疑是一粒沙子,憤怒、迷茫、自卑就會與日俱增。真金需要火煉!要想事業有成,鶴立雞群,就要承受世俗的非議,就要學會淡定。事業上暫時的不如意,並非定格於人生的低谷,相反卻是人生重啟的轉折點。一旦雲消霧散,內心就會點亮希望的燈塔。
人生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更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而要把命運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手裡;不要說自己沒有背景,其實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永遠都是年輕人,要滿懷希望,勇於追求,努力拚搏。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這才是人生的博弈論。
任何人都曾有過萬丈豪情,氣壯山河,敢於上天探星、下海撈月。可經過生活的洗禮、熏陶和渲染,人生就會增加一份徘徊,充溢一絲猶豫,激盪一線挑戰。痛苦不是問題本身所帶來的,而是我們的狹隘視角所產生的。轉換視角看人生,就是自我超越。
人生就是恰當地抉擇和適時地轉折!無論什麼擋在我們面前,無論我們內心斗爭多麼激烈,我們都要積極地做出選擇,尋求人生的拐點;生活教會了我們很多,它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拐點處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未來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要善於選擇去做正確的事情。拐點處需三思,不能猶豫不決,要鎮定自若,當斷則斷。就業也好,擇業也罷,創業亦然,只要奮發圖強,力爭上游,就會完成生命的承諾!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想超越自己,就不要畫地為牢。失敗者,根於保守;成功者緣於挑戰。溫水裡的青蛙,最終必將失去跳躍的本能!經歷生活磨礪,才能看清世界上的貧富、陰亮和丑美。善於勤勉,善於思維,善於轉折,才會擁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人生就像滾雪球,要在深雪和長坡中選擇自己、沉澱自己、淡定自己;散落的雪花很快就會融化,而雪球才能延時。小聰明的人得意於自己做過什麼;大智慧的人渴望於自己還要做什麼。小聰明只會有小視野和小成績,大智慧才能有大境界和大成就。在這個世界上,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瀟灑。小人物只有善於把自己放進雪球里,才能慢慢地變成大人物。
要善於尋找轉折點,以歸零思維來面對這個世界!倒出水,才能裝下水。不要以學識的清高來標榜自己,要適時放下姿態,適應環境,努力學習,迎接挑戰。放下身段,才是提高身價;暫時的俯首,終會促成未來的高就。今天取得成就的人,起初都是經歷一個特殊的轉折點,把自己沉澱再沉澱、倒空再倒空、歸零再歸零,人生才會一路高歌!
轉折點處要把握機遇,努力工作。即使別人的平台多,我們也要積極爭取,不必抱怨,人生的際遇各有不同。覬覦於別人的外力幫助而一躍千丈者是遐想,垂頭喪氣放棄自我努力者是懦夫,中正的人生態度就是寵辱不驚。即使我們走了許多彎路沒有達到別人的捷徑成就,也要用平常心對待,因為重要的是過程。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追求而取得的成績,才是我們一生中最甜蜜、最幸福的事情。一生中的幾十年,只要一直努力,就會有最自在的瞬間,就會有最開懷的時刻。
珍惜和努力,才知道光陰荏苒無悔!人生不要在平凡中苦惱自己,更不要在平庸中頹廢自己。路有千萬條,只有大膽地走下去,才能感受到一路的美好風景。既不狂妄自大、自吹自擂,也不妄自菲薄、好高騖遠。出身不可選擇,實實在在地妝點,才是屬於自己的幸福。
吐故才能納新,心靜才能身涼,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滿,放下才能超越。我們一定要尋找到恰當的轉折點,看清前進的方向,敞開心扉,激發靈感,玩味人生!
『陸』 賞析凱帝克金《你好燈塔》
大海是廣袤的未知,燈塔是重要的錨點
《你好燈塔》講述了自動化還沒有取代人力的時代,看守燈塔的一家人的故事:
在世界盡頭一個小島上,最高處矗立著一座燈塔。從黃昏到黎明,燈塔發出光亮,眼看著日復一日,四季過去。
燈塔外面是無際的大海,燈塔裡面,一位守塔人的生活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他在日誌中寫下每一個細節,接著他的妻子跟隨而來,然後他們的兒子誕生,直到有一天,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大海,對孩子來說意味著廣袤的未知。大海既充滿危險,又充滿誘惑。大海是危險的,危險的時候我們需要錨點,而燈塔是一個重要的錨點,它提供安全,提供守望。
《你好燈塔》中,既有遠方的大海,又有可以守望的錨。
『柒』 燈塔電影
鏈接: https://pan..com/s/19Y03zR2J-QMWlnRKckfJCQ
《燈塔》是由美國A24公司發行的驚悚片,由羅伯特·艾格斯執導,威廉·達福、羅伯特·帕丁森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5月19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
『捌』 專家分析今年春節檔電影火爆原因是什麼
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火爆,熱門影片熱門場次一票難求,除了跟這7部影片整體口碑不錯有關,也一定程度上受益於「就地過年」的影響。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分析認為,春節檔火爆,一則親戚朋友同學假期娛樂消費的剛需;二則旅遊流動減少,使剛需更剛;三則影片類型比較豐富;四是票價大幅度提高。
據燈塔實時數據,截至2月16日上午9時30分,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總觀影人次達2.29億,總場次1638.74萬。另外,截至15日20時,2021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60億元,超過2019年的58億元,創下中國影史檔期新紀錄。
(8)電影燈塔分析擴展閱讀
《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高達8.3分:
2021年春節檔共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等7部各具賣點的新片同時上映。
目前陳思誠執導的《唐人街探案3》以超31億元暫列春節檔總票房第一,賈玲導演處女作《你好,李煥英》超過18億元排在第二,第三名《刺殺小說家》達4.1億元。
口碑方面,《你好,李煥英》憑借高密集笑點與動人親情表達得到最多觀眾的認可,豆瓣評分高達8.3分,票房上也順利完成逆襲,從大年初三開始便登頂單日冠軍,並將繼續保持這一優勢。
『玖』 求 燈塔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vQqtE3cwsw7sSTmakA8j-A
作品相關簡介:隨著霧角的搖擺聲響徹空中,沉默寡言的前伐木工人埃弗萊姆·溫斯洛和兩鬢斑白的燈塔管理員托馬斯·韋克踏上了十九世紀末新英格蘭沿岸一個僻靜且了無生氣的島嶼。在接下來四周艱苦的工作和不利的條件下,倆沉默寡言男人除了彼此以外,沒有其他人的陪伴,被迫忍受,仇怨與日俱增。然後,在惡劣的預兆中,狂怒而無休的暴風使看守員受困於本就不宜居的火山岩,助長了長期的野性飢餓;極度痛苦;使人躁狂的隔絕以及恐怖的酒後幻覺。現在,精神錯亂得令人窒息。還可以從無形的牢獄中逃脫嗎?
『拾』 《禁閉島》最後結局中的燈塔象徵著什麼
這么給你講一下劇情吧。 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LEONARDO所扮演的男主角,曾經是一名參加過2戰的戰士,他曾經親眼目睹過納粹集中營中,對於猶太人的種種暴行,從他的回憶中可以看出來,並且他也目睹了納粹集中營頭領由於笨拙的自殺方式,導致在開槍自殺後並沒有立即死去,電影中男主角看著瀕死的納粹頭領在用盡一切辦法想再次拿槍自刎時,選擇了把手槍用腳挪開而讓納粹首領在自刎一個小時之後才死亡,並且當有一個納粹俘虜由於緊張想要逃跑的時候,他所在的隊伍毫不猶豫的將那些納粹俘虜盡數擊斃,他所經歷的一切讓他患上了所謂的戰後精神綜合症,這種症狀表現為焦慮,不安,酗酒,等等,具體的可以自己去看看其他資料。
再繼續回到電影。其實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和當年的《孤島驚魂》(尼克.基德曼演的那部)一樣。男主角其實是這個精神病院里患病最深的一個患者,因為他有著很明顯的雙重人格,也就是所謂的分裂的人格,這個人格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Andrew Laeddis,就是防火燒了他家,熏死他妻子和孩子的那個人;另外一個是Teddy,也就是他幻想中的那個執法官。故事的起因是,他戰後回到家鄉,和自己的妻子結婚,並且有了幾個孩子,而他由於有著強烈的戰後精神上的表現,使得自己對於他的妻子,孩子雖然很在於,但是卻疏於關心愛護,這直接使他們的婚姻生活並不如意,導致了他的妻子在長期服用葯物的情況下精神失常,終於在某一日,她的妻子精神病爆發,親手溺死了自己的幾個孩子,而當他回家目睹這一幕的時候,由於過分的悲傷難過,在精神極度緊張,壓力很大的情況下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妻子的命運,並防火燒了自己的房子。這一點從電影中就可以看出來,有一幕是他摟著自己的妻子,在滿是煙塵的房間里,他妻子的腹部在流血,這足以說明他的妻子並不是被煙熏死,或者被火燒死,而是被他槍殺。
接下來,在這種精神狀況下,主角出現了所謂的人格分裂,並且極度暴力。他的意識分為了兩個部分,上文已經提過。他不斷的站在自己善良的一面而尋找自己兇殘的另一面,這樣的精神狀態使他自己很難分辨出來,到底什麼是真相,自己所尋找的真相是什麼,因為他活在了自己思維所創造出來的世界裡。原因很簡單,他無法接受自己的妻子死於自己的槍下。
接下來,他應該是被送往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我們知道,在80年代之前,治療這類精神病的一般方式是利用葯物和外科手術。葯物一般無非是鎮靜劑之類,而外科手術則是前腦葉蛋白切除,這中外科手術一般目的在於讓人失去記憶,失去直覺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成為一個傻子,沒有痛苦,沒有高興,開心等一系列的感情意識(看過影片《飛躍瘋人院》的朋友應該能了解,只是後來這種手術由於缺乏對於人的基本尊重而被廢除了)。影片里所有的安委會(大概就這個意思了)成員一致認為應該讓男主角進行這種手術,但是他的這家精神病醫院的院長以及他的主治醫師,也就是電影中男主角自己想像中的助手,來自於西雅圖的那人,都極力反對,因為他們在嘗試用另外一種辦法治癒這種疾病,也就是角色帶入法,role-play,也就是常說的角色扮演,他們希望創造一個男主角所臆想出的空間,時間,讓男主角在這段幻想中逐漸情形,走出幻想,從而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於是,影片的第一幕開始了,也就是所謂的角色扮演治療方式正式啟動。
男主角的幻想中,他性格中邪惡的那一面的具體指代物---Andrew Laeddis,去到了在禁閉島上的那家醫院,而他又給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就是溺死自己孩子的那個母親從醫院里跑了,這樣,他人格中善良的那一個人,Teddy,聯邦執法官,便有了去禁閉島調查的理由。於是,他帶著幻想中的助手chuck,其實就是他的主治醫師(Lester Sheehm),一起來到了禁閉島,而從他在船上時,暈船,不喝酒,就可以看出,他的潛意識里非常的懼怕水,因為他的孩子正是被自己的妻子溺死的,並且他不喝酒,因為正是由於酗酒導致的家庭生活不如意,這點從他一到家先喝酒就能看出來。來到小島之後,小島上的獄警們如林大敵,而男主角卻對這點嗤之以鼻,因為他認為聯邦法官的到來還不至於如此,其實,獄警們這正防範的其實不是正是主角本人,因為他本身是一個退役的戰士,聯邦調查局的偵探,經歷過人格分裂之後已經成為一個極端暴力和危險的人物。而進入醫院大門之前,有一個繳槍的情節,可以看出,主角卸槍的熟練程度和他的助手是截然不同的,因為那人並不是什麼可配槍的執法官,而是一名醫生而已,而這個所謂的穿幫讓他的「助手」用自己只是文職人員所掩飾過去了。
當男主角在醫院內進行自己臆想中的所謂「調查」的時候,他發現,那個溺死自己孩子的母親「瑞秋」不見了,而在床底下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寫的是,根據第四條規則,誰是第67號病人。其實這正是男主角在自己潛意識里追尋的目標,到底第67號病人是誰。其實答案很簡單,正是他自己本人,這一點在後來他的「助手」在懸崖邊給他一張入院檔案的紙上可以看出來,他的醫生希望他自己能夠清醒的意識到這一點,只是男主角自己並不承認罷了。關於第四條規則,後來電影中在燈塔那裡,醫院的那個光頭院長也給他講述了,其實那些名字都是從他名字和他妻子的名字中重新排列字母組合而成的。電影中失蹤的瑞秋,其實就是照顧他的護士,後來從他在床上躺著,而那個護士則在一邊端著葯盤可以看出來。
之後男主角在他的世界裡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首先是那個用玻璃把給自己父親看病的護士臉劃破的人開始,他問那個病人是否認Andrew Laeddis的時候,那名病人顯得非常害怕,緊張,不敢說話,其實那個病人是認識男主角的,也深知他的暴力程度,可是男主角卻知道對方不能忍受那種用尖的物體摩擦東西的聲音,卻故意用筆在紙上摩擦以發出聲響來激怒,恐嚇對方,由此可見男主角的恐怖程度,這樣的結果使得後者在極大的憤怒和恐懼之下說出了那個把自己的孩子溺死的人,應該受到極刑,甚至應該被毒氣毒死,而這句話深深的刺激了男主角的潛意識,應該說也是一個讓他治癒的一個開始吧。
而後他「審問」的是一個典型的大媽,那個大媽可能是精神病院里,除了醫生護士警衛之外精神最正常的一個人了,她只是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親手結束了自己丈夫的姓名。她告訴男主角,那個所謂的瑞秋把醫院里的每一個人病人都想像成了自己的鄰居,賦予他們社會的角色,這正是想讓男主句意識到其實他本人就是如此,但是當男主角把Andrew Laeddis是誰這個同樣的問題拋給她時,善良的大媽知道他已經沒救了,估計要被進行那種切除腦葉的外科手術時,支走了他的主治醫師,在紙上給他寫了一個字母「RUN」,意思讓他趕緊從醫院里跑出去,因為不久之後他會變成一個傻子,什麼都不知道。
再後來影片還有一個情節,男主角要求醫院開一個什麼會,討論關於走失的瑞秋以及她本人因為放假而回家的主治醫師的什麼事,結果當他緊張的進來時,發現大家似乎卻並沒有太在意,他很生氣,詢問這是為什麼,而大家卻都覺得可笑,現在想來確實如此,一幫正常人在討論一件沒有的事,沒有走失的瑞秋,而所謂瑞秋的醫生其實就是他的助手,而男主角卻在那裡煞有介事,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啊。
劇情接著發展。男主角讓醫院的警衛們去海邊尋找瑞秋,結果那幫獄警為了配合他不得不去尋找,當他提及為什麼不去燈塔那邊的山上也搜尋時,警衛們的回答是那裡的路不好走,而且馬上要來暴風雨了,改日再說。而之後的電影給我們闡述的確實,他僅僅一個人,在沒有藉助任何登山工具的情況下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爬下岩石,並且還找到了一個因為不滿醫院對病人實施外科手術而逃跑的女醫生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去那裡根本不費什麼力氣,只是警衛們認為他所幻想的一切都是假的,根本就沒有瑞秋,去那裡能找到什麼呢。
之後,「瑞秋」找到了,她其實是一名護士,在和男主角的談話中,不斷的提及溺死的孩子,親手殺死自己的配偶,並不斷的詢問他「你是誰」,就是想通過這些刺激讓主角認識自己,可是依舊,沒有成功。之後,男主角的醫生,也就是他的助手,只有通過另外一個手段,就是讓他進入他思想中所謂的「C區」,他們安排了一個假停電的情節,讓C區如入無人之境,而讓他相信醫院能夠停電的情節在之前他要求醫院開集體大會的時候,那些人已經透露給他了。而後,他和他的醫生來到了所謂的C區,C區是一個看管有著重度精神病患,而且極其危險的病人的地方。來到C區,醫生們首先安排了一個病人,對他進行心裡暗示,那個病人告訴他,他不願意離開這里是因為他已經在這里太久,而不願意去接受外部世界,他不知道什麼是氫彈等等。。。目的就在於讓他意識到自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從而與世隔絕,和上面的情況一樣,沒有效果。後來,醫生借故離開他,讓他自己去找那個叫George Noyce,就是他所說的大學生,試想一下,如果不是George Noyce自己告訴男主角自己放火什麼的事,他又怎麼能從外界得知呢。後來男主角輕易的就找到了後者,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男主角也是生活在C區的一個患者,並且是最重度,最危險的那一個。男主角和他的談話也是圍繞這Andrew Laeddis是誰而展開的,後者一直在暗示他其實那人就是他自己,告訴他其實這一切只是一個針對他的游戲,他只不過是迷宮里的白鼠,除非他意識到事情的真相,真正放下自己妻子溺死孩子,他殺害妻子的這個事,否則他將永遠離不開這里,也就是永遠無法從自己的世界裡走出來。他之後問及Andrew Laeddis到底是誰的時候,後者也似乎指明了就是他,而且他臉上的那些傷也是拜主角所賜,因為後者曾當面指明過他就是自己所苦苦追尋的Andrew Laeddis,結果是主角不信,反而給他了一頓痛打。這一招失敗以後,後者只能把最後的一切線索指向了主角心目中的「燈塔」。
尾聲。主角在燈塔里,男主角見到了他的「助手」和院長,二人最大程度的向他講明了事實的真相,包括那些字母的組合,那些照片的來歷以及他的真實經歷。主角在這種情況下,變得怒不可褻,甚至准備開槍將二人打死,可是卻發現,其實他的那把槍不過是一個玩具而已。。。。。。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所謂的那種非常BT的手術室,卻只有區區一個警衛,並且警衛在繳械之後還問他「你該不會殺了我吧」。
結局。一覺醒來,在自己所幻想的世界裡走了一遭的男主角,終於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究竟是誰,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而我們也從他的口中聽到了自己對於真實世界的認知。這一切的一切彷彿已經說明他已經在這種治療的方法下完全康復了。可是,結局的意外卻將這個影片推向了高潮。在第二天的清晨,他的主治醫師,也就是他的助手,坐在他的身旁,卻意外的聽見主角仍舊叫他查克,仍舊跟他討論計劃逃離這個島的事,在醫生和院長眼神的交匯中,可以看出,醫生認為主角的意識還是不清醒的,他們的計劃應該是失敗了。這個所謂的計劃,院長說過,就是於病人進行溝通,試著去聽他們說話,試著於他們進行交流,從而幫助他們走出自己的陰影,而不必接受外科手術。可是主角的這幾句話,讓他們徹底失望,從而不得不接受讓他進行外科手術的方案。而後,男主角站起來,慢慢的走向將要帶走他的幾個警衛和醫院工作人員的時候,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Which would be worse?To live as a monster...or to die as a good man.」「哪一樣更差些呢?是像個怪物一樣活著,還是像個人一樣死去」。當他的醫生聽見這句話的時候,其實知道了主角的病已經完全康復了,只是,男主角自己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他寧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寧願在自己的世界裡死亡也不願意背負這那樣沉重的思想負擔而生活著。因此他選擇進行外科手術,去除掉自己的記憶,思維,感官,意識,因為康復前的他不願意去面對,而康復之後的他卻無法面對,而他的醫生,則是默默的,尊重了他的選擇。
全劇終。
其實,影片的一些思想,觀點是很發人深思的。當主角最清醒的時候,其實也正是他自己最悲傷的時候,自己的妻子殺死了自己的孩子,進而自己又親手結束了愛妻的生命,這樣的結局,需要去承擔,會對人造成多大的心裡傷害呢。到底是選擇在外界面對著這樣的悲劇,痛苦的或者,還是在禁閉島里,麻痹著自己,失去自我的活著。到底是做一個殺人兇手Andrew Laeddis,還是做一個善良的聯邦法官Teddy,我想,主角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有的時候,人能夠忘記過去,忘記一些很難忘記的事情,其實是一種幸福,既然如此,為什麼人還要回到悲劇的原點而重新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