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前蘇聯大清洗題材電影

前蘇聯大清洗題材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20 20:54:37

1. 求俄羅斯電影 44年8月 講蘇聯衛國戰爭抓叛徒的故事。有給下載或者在線觀看的,高分追加懸賞

今年是蘇聯大清洗70周年。大清洗是蘇聯人民在蘇共領導下的社會實踐中,由斯大林個人錯誤發動的大規模鎮壓反對派運動。在歷時兩年的大清洗中,有上百萬無辜者遭受迫害,它對蘇共、對蘇聯各族人民乃至國際共產主義事業造成了巨大傷害,也是人類20世紀歷史上的重大悲劇之一。
斯大林時代的大清洗悲劇,有其特殊的歷史環境背景和制度背景。

列寧創建的人類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猶如一顆新星刺破蒼穹,劃出人類理想社會的軌跡。但當時的蘇聯,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敵對、仇視的包圍下,猶如汪洋中的孤島。

戰爭結束後,蘇聯長期遭遇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國際社會的封鎖、孤立和拒絕承認。它面臨的外來入侵、顛覆、破壞的威脅,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這個新生的國家,長期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生存。

因為它是一個工業基礎落後的國家,急於求成的沖動,使它違背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錯誤地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的發展道路。社會主義制度所公開宣稱的最根本優勢和特徵之一的民生、福利,被迫作出犧牲。

這個時刻面臨外來侵略、顛覆威脅的國家,長期保持了戰時的專政體制,在一種內外高壓的環境下,來凝聚這個國家。

70年前的大清洗,正是在那樣一個後人很難想像的艱難而險惡的生存環境下發生的。

大清洗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蘇聯社會發展和實踐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後,斯大林為維護「一言堂」,製造對自己的「個人迷信」,極端錯誤地將黨內和國內各種不同意見,上升為威脅蘇維埃政權的敵對性矛盾,予以殘酷斗爭、無情打擊。

任何一個政黨的領導者,一旦把正常的黨內意見和爭論視為敵對,並用對待敵人的辦法進行消滅,最後都會對國家,對民族,也對政黨自身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和不可饒恕的罪行。

大清洗發動時特定的國際環境、時代背景以及大清洗發動所依賴的制度性基礎,今天已不存在,這正是其留給後人慘痛的教訓之一。

70年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紀念大清洗受害者時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應當記住這一歷史悲劇,但不是悲劇本身。之所以需要紀念,是因為我們應該清楚,為了國家發展和進步,選擇更有效的道路需要政治上的爭論,需要大辯論,需要交換意見和斗爭,但所有這些都應該是建設性的,而不是具有破壞性的。」

這是後人對大清洗悲劇最好的總結,亦是普京作為國家元首,對過往歷史中的國家犯罪的道義上的反省。

2. 有誰知道蘇聯電影《春天的17個瞬間》主人公史季利茨的原型

阿貝爾不是劇情人物的原型,但是施季里茨這個人物長像、性格的原型可能是阿貝爾。這里可以詳細介紹下阿貝爾的情況。
事實上,阿貝爾曾經是很多前蘇聯二三十年代特工的假名。這個「千面人」阿貝爾是魯道夫.阿貝爾,真實姓名叫作威廉.費舍爾,是個德國人。他的父親是共產主義者,曾經一度做過列寧的同事。他的父親在俄國因為革命活動被流放後,全家人搬到英國。阿貝爾就出生在英國泰恩地區附近的紐卡斯爾。阿貝爾後來通過英國大學入學考試並取得了英國國籍。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他們全家又搬回了蘇俄。他的一個哥哥,回蘇俄後不久就淹死了。三十年代蘇聯大清洗時期,他的父母親和全家都受到牽連。之前,由於家庭政治問題的影響,阿貝爾只做過教師等職業。後來,由於他出色的語言天賦和個人素質,他被當時的蘇聯政治保安總局(後來改編隸屬為紅軍的總參情報部門)徵召入伍,並很快被安排到對外情報機構。他曾被派往東歐國家執行過一些特情任務。比如曾經在德波邊境地區組織建立新的情報網,吸收、培訓反德分子和共產主義信仰者成為情報人員。蘇德戰爭爆發後,他曾在前線做過對德電台廣播工作和情報信息工作等。但整個蘇德戰爭的大部分時候他是待在莫斯科,與真正的魯道夫.阿貝爾(他借用了這個人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假名)在一起。阿貝爾真正的間諜業績表現在二戰後。他被派往北美,以假名字、假身份證等手段,化裝成商人借道加拿大進入美國。在美國,他成為了當時蘇聯在美國的定居間諜的重要組織者之一,其觸角甚至延伸到蘇聯在南美洲的情報網。他在紐約以畫家身份掩護自己,並成功地潛伏了好幾年。後來,蘇聯情報部門派了個叫作海罕蘭的傢伙來做他的助手。但是,阿貝爾很快就發現這個傢伙其實根本就不符合當他助手的要求。這個傢伙是個享樂分子,酗酒,好色,生活腐化,甚至貪污蘇聯情報部門支付給在美被捕間諜妻子的生活費。當然,這當中也出現過戲劇性的情節。阿貝爾一次把微縮膠卷放到一枚中空的硬幣中,放在指定地點試圖傳遞給海罕蘭。但是,不知道是阿貝爾自己不小心搞錯了,還是給路人拾到了,或者是海罕蘭搞掉了,結果這枚裝有情報膠卷的硬幣進入了美國經濟的流通渠道。更偶然的是,一個使用這枚硬幣的美國人很偶然地不小心把這枚硬幣掉在地上,摔成了兩半,膠卷被發現。這個美國人報了警,並引起FBI的介入,但是仍然沒查出結果。後來,阿貝爾由於工作出色,獲得回國休假的獎勵。海罕蘭這個傢伙在阿貝爾不在的時候,沒有約束,更加無法無天,甚至在酒醉後大跳俄羅斯民族舞,逐漸招到周圍人的懷疑。阿貝爾在蘇聯期間可能向情報總部報告了海罕蘭的工作情況,決定將其招回蘇聯。阿貝爾回紐約後,將召回命令通報了海罕蘭,並給了他回國旅費。海罕蘭可能意識到問題嚴重,他害怕回國後受懲罰,被流放。他在回國途中借巴黎轉機的機會,直接跑到美國駐法國大使館要求政治避護。最初美國外交人員並不相信他,還派精神病專家對他作鑒定。但在他說出重要的聯系密碼等情報後,很快被帶回美國交由FBI處理。而他說出的密碼又和FBI在硬幣中發現的密碼相同,因此對其立案調查。阿貝爾因為遲遲未得到莫斯科關於海罕蘭回國的回復,也意識到情況不妙。他立即准備潛逃回蘇聯。但是在潛伏過程中,他沒有發現自己已經暴露的明顯跡象,而且當地蘇聯特工人員也在密切監督阿貝爾住所後向他發出安全信號(事實上FBI已經進行了秘密監視)。阿貝爾這時犯了比此前更大的重大錯誤(作為單線聯系,他不應該把海罕蘭帶回自己的住所教導其攝影技術),他竟然又回到紐約住所附近,並又以假名字在附近賓館開房。很快FBI特工找到並逮捕了他。厲害的是,他在FBI特工的現場監視下,居然都毀滅了一些重要情報。當然,他也犯了錯誤,就是把密碼本等間諜工具隨身攜帶。另外,也有種說法,就是他此時已經由於巨大的工作壓力而身心疲憊,幾乎要精神崩潰了。在拘留和審訊期間,他充分顯示了一個偉大間諜大師的精神品格,他幾乎什麼東西都沒說,始終保持沉默,甚至沒有為自己過多辯解。他後來被判三十年監禁。但幾年後,美國U-2高空偵察機在蘇聯領空被擊落,飛行員鮑爾斯被俘。為了平息兩國外交糾紛,雙方同意互相交換。阿貝爾回到蘇聯後,主要從事蘇聯情報人員教育培訓工作,一直到七十年代死於肺癌。據其女兒回憶,他死的時候,在病床上用英語給家人留下遺言,「不要忘了,我們是德國人!」他死後,蘇聯對其家庭的照顧逐漸淡化,甚至連他的墓碑上都沒有名字。蘇聯解體後,九十年代末,俄羅斯對部分情報工作進行解密,人們這時才知道他的巨大功績。後來,俄羅斯發行了一套間諜紀念郵票,都是蘇俄史上的紅色間諜英雄。其中,阿貝爾名次靠前,緊挨他的都是佐爾格、莫洛德這些大牌間諜大師。
電影中,施季里茨這個人物是完全虛構的。二戰時期,蘇聯在德國沒有如此身居高位的間諜,但是絕對有阿貝爾這個人的性格影子。同施季里茨一樣,阿貝爾是一個沉穩、冷靜、多才多藝的高素質人才。他的神經忍耐力絕對是超出常人的,他的智商接近於天才級別,是個語言大師,會五六門外語。更重要的是,吉洪諾夫和阿貝爾的像貌十分相似。他是一個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那種人文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把知識本身當作真理來追求,他主要依靠對俄羅斯祖國、自己家庭的深沉的愛和信仰支撐自己。他是這樣一種人,超出了任何意識形態的限制,獨立於社會的妄議評論。即使是生活在沙皇時期,他也可能會成為沙皇暗探局的王牌。

3. 有沒有描寫蘇聯大清洗時期的電影

名為「烈日灼人」,又名《毒太陽》(1994),近期沒拍。

4. 90年代反映蘇聯解體的電影

《回歸》[2003年俄羅斯電影]

本片是威尼斯金獅獎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得主,也是導演的處女作。故事講述兩兄弟與父親失散多年後,某日一位男子突然出現,聲稱是他倆的父親,但兩兄弟對父親的記憶就只有一張10歲時的照片。他們與這位男子去到一個偏遠的小島,試圖尋找答案。於是三人一起踏上了一段為期七天的神秘旅程,在這段「重歸」旅途中父親的形象卻顯得如此專橫無理,最後父親在拯救小兒子時不慎意外身亡,兄弟倆只好將他埋葬在海中。

5. 求俄羅斯1992那年拍攝的一部名叫《契卡》的,揭露蘇共大清洗的故事片的下載地址。

大清洗的時候,挈卡名稱改為內務部,肅反委員會這些名目,專以濫用酷刑,甚至自己編造假供讓犯人簽字出名,並且接受告密。每一個犯人只要落入這個機器,都必搞出罪來,另外還要供出一堆熟人,有可能越熟的人越倒霉,因為他們會窮追到讓你說出所有認識的人,人的記憶就是這樣,心防被攻破到不顧一切,越熟的名字越記得住也就越說得出。。。幾任領導人干盡壞事,但都在民憤井噴的時候,被處置和替換,就像替斯大林作替死鬼一樣。
就這么點故事。

6. 俄羅斯電影 部老片,黑白的,講的是蘇聯兵救猶太人,德國兵要把他們幹掉,最後獲救了

《辛德勒名單》,是不是你記錯了?

7. 有哪些好看的前蘇聯電影

梁贊諾夫的喜劇《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命運的作弄》
戰爭題材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解放》
諜戰題材《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都很經典

8. 有關前蘇聯二戰的電影一共多少部,有哪些

前蘇聯拍攝的二戰影片應該有1000多部

推薦5部:

1、《一個機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1942年,為竊取一份重要情報,蘇軍一小分隊被空投到敵占區,在公路上截得一輛德軍車輛,於是便冒充德軍軍官打入敵軍情報中心,掀起了一場空前激烈的鬥智斗勇的攻心戰·······

2、《偉大的轉折》:《偉大的轉折》是由李培健編劇,胡培奮導演,於祥國作曲,洪濤、齊克建、鄧小鷗、趙嶺、任傑等演播的廣播劇,共3集。影片講述了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晚年在一連串的政治挫折和軍事失敗後,面對國民黨內部的腐敗與分裂,痛定思痛,尋求新的政治力量的思想轉變過程。

3、《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俄語: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語:Schlacht um Moskau)又稱莫斯科戰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系列重要戰略性戰事的總稱。[1]

戰事開始於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衛戰包括蘇軍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此次戰役最終以蘇聯紅軍的勝利而告終。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

4、《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攝制的12集電視劇。

該片被人們譽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慣於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歷史進行對照的人,也不由得傾倒於影片的魅力。」編導出色地把紀實手法與藝術虛構融合在一起。

影片的故事情節以施季里茨調查法西斯上層人物與西方秘密談判媾和為核心,卻又以他與德國黨衛軍的周旋以及黨衛軍內部的斗爭為線索,剝絲抽繭、層層推進,全片不見「歷史瞬間」的快速閃過,而是以慢節奏細膩展現主人公的斗爭歷程,使紀實性、戲劇性、歷史性得以完美統一。

影片圍繞1945年3月在瑞士伯爾尼和洛桑進行的談判即英美盟國背著蘇聯與法西斯單獨媾和的「日出行動」進行。

5、《圍困》:《圍困》是米哈伊爾·葉爾紹夫執導,Yuri Solomin、Yevgeni Lebedev等參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遭受德寇圍困的九百天,列寧格勒軍民克服種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飢餓,轟炸,疾病,寒冷——保衛了這座「英雄城」並最終打破了德寇的圍困的故事。

拓展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9. 戰斗民族出品:前蘇聯拍攝,10部精彩的戰爭巨片(排名不分先後)

戰斗民族出品:前蘇聯拍攝,10部精彩的戰爭巨片(排名不分先後)
1、解放(485分鍾,5部分)為紀念蘇聯衛國戰爭30周年,前蘇聯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70—1972年,拍攝了一部堪稱前蘇聯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的戰爭題材影片———《解放》。影片從1943年蘇聯紅軍反攻(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強渡涅伯河,解放基輔,最後攻克柏林。分為五集,片長將近8個小時。導演尤里·奧澤洛夫為強調「」紀實性」、「」史詩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實歷史文獻鏡頭。影片還出現了不少歷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還蘊涵豐富感人的故事情節,從蘇、德兩軍統帥到普通士兵,從蘇軍反攻到德軍覆沒,成功地表現了一種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2、莫斯科保衛戰(358分鍾,4部分)本片是蘇聯為紀念二戰中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偉大勝利所拍攝的一部史詩性多集寬銀幕巨片。全片分為《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集中了一百九十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術入侵蘇聯,蘇聯因准備不足,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德軍直趨莫斯科城下,雙方在莫斯科展開了殊死決戰。該片拍攝歷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拍攝場面宏大壯觀,約有五千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加。這部場面宏偉的戰爭和導演其他幾部類似的戰爭片一樣,都在前蘇聯政府的支持下,拍攝的具有很強政治性目的的電影。影片宣揚的正義戰勝侵略今天看來也是正當的,可是一些宣傳國家領袖的場景明顯是一種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對宏觀戰爭場面的描寫,依然是出色的。3、斯大林格勒大血戰(196分鍾)本片反映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一部極具歷料及欣賞價值的巨作.是導演尤.奧澤洛夫的衛國戰爭三部曲的最後一部.1942年夏季,德軍大舉進攻蘇聯,蘇軍撒退到斯大林格勒進行頑強地抵抗雙動用200多萬能兵力,2千多輛坦克、大炮、飛機。最後蘇軍奪得了控制權,拖住了德軍主力,11月19日,1萬5千門大炮發出了震撼世界的吼聲:"蘇聯紅軍開始了偉大的反攻"這也成了二次大戰歷史的轉折點。濃烈悲壯氣氛破真實地記載宏偉輝煌的場面.本片塑造了斯大林,崔可夫,古洛夫,朱可夫,赫魯曉夫,葉廖緬科,羅克索夫斯基,希特勒,馮.博克,保盧斯等多個歷史人物的歷史形象的同時也塑造了西班牙共產黨人以及德國紅色合唱團等反法西斯英雄的英勇形象。4、戰爭與和平本片改編自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同名作品《戰爭與和平》,圍繞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以貴族小姐娜塔莎(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LyudmilaSavelyeva飾)、貴族青年皮埃爾(謝爾蓋·邦達爾丘克SergeiBondarchuk飾)和安德烈公爵(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VyacheslavTikhonov飾)三人的情感故事為線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本部1968年前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耗時五年完成,耗資高達5億6000萬美元,堪稱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為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這部長達六個半小時的宏偉巨制,以其宏大的場面和史詩般的鏡頭語言,完美地呈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也極其忠實地...5、自己去看這是一部很特殊的戰爭題材電影,它真實地描寫了德佔區人民的悲慘遭遇和場面,以及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的恐懼,反映了戰爭的真實面目。它既不同於《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攻佔柏林》這些正面戰場的血肉橫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也不同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星》所描寫的局部戰斗中體現的平凡悲壯,更不是戰地浪漫曲,而是降臨在平民百姓頭上血淋淋的殘酷。影片的事件和恐怖場面遠超過任何一部描寫德軍集中營的電影,令人毛骨悚然,提醒膽小和心軟者慎看。6、士兵之歌二戰期間,19歲的通訊兵阿廖沙(弗拉迪米爾·伊瓦紹夫VladimirIvashov飾)在衛國戰爭中用反坦克槍擊毀了德軍的兩輛坦克而受到嘉獎。但阿廖沙請求將軍不必為他授獎,只希望給他幾天假回家探望一次母親(安東尼娜·馬克西莫娃AntoninaMaksimova飾)。於是阿廖沙踏上了為期只有六天的歸家旅程。途中,阿廖沙邂逅了天真無邪的少女舒拉(讓娜·普羅霍蓮柯ZhannaProkhorenko飾),兩人一見鍾情。然而他們乘坐的火車被炸,他救死扶傷耽擱了不少時間。當阿廖沙終於回到家鄉時,只來得及和母親在田邊說幾句話就要返回前線。可這一去,阿廖沙就再沒有回來。由著名導演格利高利·丘赫萊依執導的蘇聯現實主義電影傑作《士兵之歌》,榮獲1962年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入圍1960年第1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得1962年第1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7、潰逃獲得了莫斯科電影節金獎,前蘇聯電影學院獎列寧獎金。等多項獎項.可謂前蘇聯戰爭電影的史詩巨作.//影片拍攝於1970年,作品改編自前蘇聯著名作家麥克哈克.布格科夫的小說.影片拍攝完成後,由於影片對白軍的人性描述,差點遭到前蘇聯政府的禁映,經過導演的不斷努力,和政府內部分高官的支持,終於使得影片得以上映,影片一經上映便大獲好評!!8、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本片根據鮑瓦西里耶夫於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改編。影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又獲列寧獎金。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帶領一個排的四聯裝高射炮的炮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在不遠的樹林里發現了空降的德軍。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迦爾卡、麗達、索妮婭、冉妮婭、等五個姑娘。隊員們英勇犧牲了,受重傷的麗達不願連累准尉把兒子託付給他後飲彈自盡。悲憤的瓦斯柯夫一舉殲滅敵軍營,光榮完成了任務獲得援救。多年後,瓦斯柯夫帶著麗達那個現在是軍官的兒子來到當年他母親犧牲的小樹林,對所有的女兵們表示了深深的敬意。9、德黑蘭43年《德黑蘭43年》是一部二戰題材的影片,1980年由俄法瑞(士)三國合拍,片中幾乎運用了所有的電影語言,堪稱經典中的經典,1981年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金獎。導演是前蘇聯的阿·阿洛夫和弗·納鳥莫夫,法國影星阿蘭德隆領銜主演。1988年由央視譯制並播放過該片。影片以真實歷史為背景,以跨時空的手法記述1943年羅斯福、邱吉爾和斯大林三巨頭在德黑蘭會晤期間,德國特工策劃的暗殺計劃被以安德列為首的蘇聯情報人員及時發現而遭失敗,然而協助安德列粉碎暗殺陰謀的瑪莉卻在35年後在法國被神秘殺害...影片題材宏大卻無跌宕起伏的情節,蘇德特工鬥智斗勇的主線始終是淡淡地展開,沒有美國好萊烏大片的矯柔造作和嘩眾取寵。但同時導演卻運用各種手法渲染男女主人公悲劇性愛情,使影片透著一股凝重的傷感,給人強烈的壓迫感。影片的主題歌UnevieD'amour是當時法國歌壇鼎極人物CharlesAznavour的作品,歌聲悠揚而有充滿了傷感,而這也正是整個影片的基調。劉歡也曾唱過該主題曲,它的中文歌名是「」讓愛情長留人間」。10、一個士兵的父親農民格奧爾基·馬哈拉什維里收到了兒子高傑爾基在部隊的來信,說他因負傷住進了後方醫院。故決定去探望兒子,當趕到軍醫院時,兒子已經返回部隊。老頭子決定前往兒子所在部隊,就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他不由自主的參加了戰斗,最終打消了回家的念頭,參加了部隊。當蘇軍戰士消滅了敵人沖入大樓時,兒子已經倒在血泊中,他抱著奄奄一息的兒子,父子終於見到了最後一面……本片曾獲第四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與1966年度列寧獎金。

10. 有沒有關於英國軍情六處,美國中央情報局,以色列摩薩德,前蘇聯克格勃的電影

望核實確認後給予滿意,謝謝~~~1.軍情五處,成立於1909年十月,負責英國的對內軍事情報,跟美國的聯邦調查局(FBI)用途一樣。1931年改名為秘密保安局(Security Service)。 軍情六處,也是成立於1909年十月,負責英國的對外軍事情報,跟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用途一樣。後期改名為秘密情報局(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2.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中情局,英文簡稱CIA)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美國政府的間諜和反間諜機構,是美國龐大情報系統的總協調機關),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中央情報局的地位和功能相當於英國的軍情六局和以色列的摩薩德。
3.克格勃的職權范圍大致與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和聯邦調查局(FBI)的反間諜部門相當,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在某方面甚至超過美國。克格勃建立於1954年。該機構可追溯到1917年12月蘇俄政府剛建立時成立的「契卡」,捷爾任斯基為第一任首腦。在20世紀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 涉及國內的所有領域。自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克格勃的相關機構,但力量已經大為削弱。隨著俄羅斯經濟實力的逐漸恢復,為應對北約東擴、喬治亞等傳統勢力范圍的不斷被蠶食和國內分裂勢力抬頭的新局面,俄羅斯的情報機構開始重新納入國家安全的重點領域,情報活動也重新活躍起來。4.「摩薩德」是伴隨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發展和以色列國的成立而形成的。在以色列獨立以前,巴勒斯坦地區有一個猶太秘密軍事組織「哈迦納」(意為「防務」),這個組織是為了專門、有組織地向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武裝、偷運武器和組織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為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則是一個附屬「哈迦納」的「沙亞」情報機構。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後,「哈迦納」為「以色列國防軍」所代替,6周後,「沙亞」為「對外情報機構」所代替,這就是摩薩德的前身。雖然摩薩德的大部分活動都不為人所知,但僅媒體公開的部分,就足以令猶太人驕傲。摩薩德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蘇聯克格勃被公認為全球諜海4強。

閱讀全文

與前蘇聯大清洗題材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英語電影好 瀏覽:934
新生兒拍攝微電影 瀏覽:556
沙漠電影2019迅雷下載 瀏覽:970
死亡微電影完整版 瀏覽:40
電影公社有哪些景區 瀏覽:227
電影院門口的玩法游戲機 瀏覽:549
寂靜世界電影1955年 瀏覽:295
南瓜電影怎麼安裝到智能電視上 瀏覽:481
怎麼把電影添加到視頻 瀏覽:145
平凡的世界92電影網 瀏覽:301
吞噬者電影全集 瀏覽:692
電影原聲音樂能不能引用 瀏覽:178
游戲微電影的發展現狀分析 瀏覽:369
釜山行2中文在線電影 瀏覽:474
抖音裡面剪輯電影片段合法 瀏覽:225
成都城西優品道廣場電影院 瀏覽:906
雪兒無刪減版在線電影 瀏覽:693
哪微信公眾號可以最新電影 瀏覽:25
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60
微博兔最新電視劇電影2019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