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選長鏡頭或蒙太奇兩種不同的影像表達方式中的一種,說明它的優勢和劣勢.舉4部影片,舉例影片要在不同時代
蒙太奇表意的基本特點:
單個鏡頭不具有獨立的、明確的敘事功能,只有鏡頭組接在一起才能產生意義;
不同順序的鏡頭組接會傳達出不同的意義。
這些特點是電影畫面語言及其語法規則的構成基礎。
蒙太奇效果
兩個以上的鏡頭連接以後所獲得的效果要超過這兩個鏡頭的基本含義的總和。
公式表達為:1+1>2
根據蒙太奇理論,一部影視節目的構成如下:
由若干個鏡頭組成句子
由若干個句子組成段落或者場景
由若干個段落或者場景組成全片
1、選擇與取捨、概括與集中: 通過鏡頭、場面、段落的分解組合,可對素材進行有機地取捨,選取主要、
本質的部分,刪除多餘的部分,突出重點,強調富有表現力的細節,從而使內容表現主次分明,實現高度概括;
2、引導觀眾的注意力,激發觀眾的聯想:由於每一個鏡頭只表現一定的內容,組接有一定的順序和意圖,
這就能嚴格規范和引導觀眾的關注力,影響觀眾的情緒與理解,激發觀眾的聯想,引導觀眾參與;
3、創造獨特的畫面時間和空間:運用蒙太奇可對現實生活的時空進行重組,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敘述方式和
藝術意境;
4、形成不同的節奏:節奏指畫面中主體運動、鏡頭長短和組接所完成的片子的輕重緩急。蒙太奇是形成影
視片節奏的重要手段,它將畫面內容節奏和畫面間的外部節奏、視覺節奏和聽覺節奏有機組合,鏡頭組接的順序
變化和速度變化,形成視聽沖擊力,作用於觀眾心理,使之產生共鳴;
5、組織、綜合各種語言符號:通過蒙太奇將影視片整體的各種語言符號融合為運動的、連續不斷的、統一
完整的聲畫結合的形象。
6、表達寓意、創造意境:鏡頭的分切與組合,通過鏡頭的邏輯關聯,從簡單的事實中創造出思想、隱喻、
節奏、情緒,產生單個鏡頭不能表達的思想。一、長鏡頭的定義
通過變化拍攝角度和調整景別的距離,用一個連續的鏡頭完成一組分切式鏡頭所擔負的鏡頭組合任務,以保證敘
事時間的連續性和空間的統一性。
長鏡頭減少了鏡頭的組接工作,但剪輯工作已經融入到鏡頭拍攝時的設計中,攝影中根據主體動作和場面內
各種關系,變化角度、景別進行拍攝,在一個鏡頭里展示人物關系、環境氣氛的變化及事件的進展。從剪輯角度
上來講,它是蒙太奇的特殊表現,是鏡頭內部的蒙太奇運動。
長鏡頭主要用在電視紀實節目中,尤其是紀錄片創作中。長鏡頭可在一個鏡頭中,不間斷地表現一個事件的
過程,其效果是利用時空運動的連續可以把真實的現實面貌(包括環境、氣氛)自然呈現在屏幕上,能真正體現
紀錄片真實性的原則,具有獨特的紀實魅力。長鏡頭的畫面語言非常具有生命力,如果再加上同期聲的運用,觀
眾將會更歡迎這種紀錄風格的影片。
【蒙太奇影片舉例】:
1902年鮑特《一個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
在《一個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中,鮑特非常流暢而自由地在不同的地點來回切換,他的鏡頭從屬於敘事邏
輯,而不是緊緊追隨主人公在逐個場景逐個場景中的活動。這是電影表現手段上的一大突破。比如說,開始是那
個消防隊員在做夢,夢見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火警鈴驚醒了他。消防隊員們緊急集合的一系列行動,最後奔上消
防車,消防車在大街上賓士,著火的房子,消防車到達火場,然後是室內(等待救援的遇難者的視點)和室外(
救援者的視點)的交叉切換,最後那個消防隊員把自己的妻兒救了出來。做夢的鏡頭使用的是漫畫的成規,一個
氣球式的框邊(直到格里菲斯才開始採用直接的切換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活動)。火警鈴響的那個鏡頭,鮑特是用
近景拍攝一隻手伸入畫面拉響警鈴。而從夢轉到警鈴,以及從警鈴轉到消防隊員的出動用的是疊化,其它鏡頭的
銜接用的是切換。而救援工作的室內室外兩個場景的交叉切換形成了一個段落,這也就是說,鮑特已經改變了梅
里埃所代表的一個鏡頭形成一個段落的做法。看來,鮑特已經意識到一部影片的結構不是一個鏡頭的一場戲,而
是由若干鏡頭形成的段落。而且他已經採用了後來蘇聯蒙太奇學派所說的「創造性地理」或稱「地理蒙太奇」。
比如說,火場室外的景顯然是一幢真的房子的外景,而室內的火災則是在攝影棚內拍攝的。鮑特似乎已經感覺到
電影的鏡頭邏輯可以創造一個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地點。
1925年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顯然是蒙太奇學派的一部經典之作。愛導在這部表現俄國1905年戰艦士兵起義的影片里,運用了對比、誇張
、隱喻、象徵等一系列蒙太奇手法,表達情感、強化沖突、渲染氣氛,將影像語言敘述得出神入化、幾近完美。
其中石獅子的睡、蹲、站三個特寫鏡頭的蒙太奇,象徵著沉睡猛醒乃至抗爭,文學語言運用的象徵隱喻在此得以
延續,令電影史家們津津樂道。片中最為出彩的當推「奧德薩階梯」段落。
拍攝士兵從奧德薩階梯走下來鎮壓群眾,用一個長鏡頭拍下來實際上僅需一分多鍾,然而,愛森斯坦卻用了
160多個鏡頭,穿插許多特寫,使影片長達8分鍾。這種重新整合、放大時空的藝術實踐,強化了影片的沖擊力和
感染力。這是一部藝術蒙太奇的經典段落,在電影史上被不斷地引為佳例,奉為圭臬。
1981 年《法國中尉的女人》
戲里戲外,相同的人物不一樣的故事情節,導演卻巧妙地將二者串聯起來,使得兩條線索交織前進。戲里戲外
畫面轉切自然,過渡巧妙。維多利亞時代人們處理兩性的關系和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待兩性關系有意無意的對照…
…這些都是這部影片成為經典之作的原因。
1985年《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的片頭,女主角回憶往事的聲音配合閃現心中的叢林,(鏡頭不穩定)和野獸的吼聲。緊接一個鏡
頭,是一個人(後來觀眾知道是男主角丹尼斯)站在平原,頭上是輪夕陽。觀眾印證後來劇情的發展,將發現這兩個
並置的鏡頭,是他們過去交往過程的縮影。丹尼斯適時出現,使一頭漸漸逼近女主角的獅子驚走,他給她帶來穩定
力。但他英年即墜機而亡,結局如一輪落日,只是人死不可能再日出東山。以兩個鏡頭的連接來說,簡短的瞬間已
是人一生的縮影。以單一鏡頭來說,夕陽下朦朧的身影正是丹尼斯真確的寫照.對於女主角來說,丹尼斯是神秘難
以理解的,心中所見的實際上只是一個朦朧的輪廓。
1993年《吸血鬼》(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
科波拉的《吸血鬼》一片中有一幕,吸血鬼的頭被砍了之後飛了出去鏡頭跟拍到頭要落下時剪接接上晚餐時
一大塊盤子上的肥肉,給人好像頭落到盤子上變一團食物的感覺,就給人弱肉強食的隱喻。在科波拉的另一部經
點作《現代啟示錄》,男主角要去殺馬龍白蘭度時,殺人和殺水牛祭典的畫面不斷交錯剪接再一起,什麼意思看
了就知道。
長鏡頭的優點
1、鏡頭內部蒙太奇由於不間斷地表現一段相對完整的事件,具有傳達信息的完整性,同時把判斷的權利交給
了觀眾。
2、鏡頭內部蒙太奇在表現事實真實性方面,具有說服力。
3、鏡頭內部蒙太奇由於連續記錄事態進展,因此在敘事上具有一氣呵成的感染力。
長鏡頭長鏡頭不僅有紀實性,還可以用來造型表意。如可用長鏡頭來宣洩感情,表達一種低沉的、壓抑的、
拖拉的氣氛,也可以表達一種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它引導人們在觀賞的時候一邊看一邊思考,製造一些特殊的
效果。
長鏡頭的特點
1、再現的、客觀的影像語言
長鏡頭反映的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不是表現人的主觀心理世界,而是再現客觀的物質世界,是一種寫實
主義。
2、場面調度和時空連續
長鏡頭語言要客觀地紀錄事件,主張一次拍成一個鏡頭段落,排除切換。其手段用場面調度,用時空連續的
拍攝方法來實現這種場面調度。
3、攝影藝術的無控制剪接
蒙太奇是在剪接台編輯完成的,而長鏡頭則完成在攝影階段。長鏡頭的作品剪接基本上是一種事物性的、段
落和段落的銜接。
4、非強制的、開放型的敘事方式
蒙太奇電影帶有強制性,控制觀眾的情緒,結局由導演決定。但長鏡頭與此相反,它紀錄的事實在屏幕上展
現的是客觀的物質世界,因此就有可能讓觀眾自己從屏幕上所提供的這些形象來得出自己的結論。
長鏡頭和蒙太奇的區別:前者強調事實,重視敘述;後者強調思維,著重表現。
長鏡頭與蒙太奇在剪輯效果上也各有不同:
1、蒙太奇的敘事是主觀的,表現的;而鏡頭內部蒙太奇則是客觀的、再現的。
2、蒙太奇強調形象對列,而長鏡頭重視場面調度和時空連續。
3、蒙太奇是剪輯的藝術;而長鏡頭是攝影的藝術。
4、蒙太奇是強制、封閉的敘事;而長鏡頭是非強制性的、開放型的敘事。
【長鏡頭影片舉例】
《俄羅斯方舟》,一鏡到底,中間沒有動一剪子。堪稱變態。
安迪·威荷的《沉睡》用鏡頭對准一個酣睡的男人長達六個小時,絕對挑戰人類的忍耐力!!!
《400擊》最後那個長鏡頭非常著名
《贖罪》里那個,老師課上講了~ 太刻意了,為了長鏡頭而長鏡頭了~
《人類之子》戰爭片,一個30分鍾左右的長鏡頭,個人認為很不錯的。。。
特呂弗的《四百下》。他是巴贊的忠實擁護者嘛
《蛇眼》里的,那是尼古拉斯.凱奇演的一部動作片,從影片開始一直到拳擊場內槍聲響起,在長達13分鍾的時
間里,鏡頭一直跟隨著尼古拉斯.凱奇移動,這期間他做了很多事,上電視、見拳王、抓小賊、會老友、跟老婆
和情人打電話、盯上一個金發美女……尼古拉斯.凱奇在這13分鍾里充分展示了自己鋒芒畢露、飛揚跋扈的演技
《不可撤銷》10分鍾的長鏡頭強.奸戲
2003年影片《大象》根據美國校園槍殺事件改編,但影片的前70分鍾都是在交代環境和人物關系,通片幾乎都是
長鏡頭。獨立製片,低成本,非職業演員。
B. 不同內容不同類型影片的拍攝方法技巧
不同內容不同類型影片的拍攝方法技巧大全
在進行影片拍攝的時候,不同的場景要使用不同的拍攝技巧和方式,才能拍出合適的畫面。
中國地大物博,名山大川數不勝數,千姿百態,各懷絕景。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使用DV拍攝山水風光的攝像要點。
全景畫面和遠景畫面在風光中佔有的地位及其重要,而廣角鏡頭的視場角開闊,景深大,和標准鏡頭相比具有表現廣闊空間的優勢,所以在拍攝中要充分利用廣角鏡頭的這一特點進行拍攝。
在使用廣角進行拍攝時,首先要有數秒的固定畫面,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完成拍攝的最後,最少也要有4-5秒的固定畫面,這樣整個鏡頭才會看起來完整些。
如果沒有廣角鏡頭,也想對群山風光進行一個全面的介紹,那麼就需要使用DV進行搖攝等運動的拍攝方式了。用搖攝將連綿不絕的群山遠景作為影片的開篇,這樣也可以很好地展現出山峰的特點,也比較具有視覺沖擊力,有“一覽眾山小”的視覺效果。
在搖攝的時候,可以從視覺的左側開始拍攝,然後將身體慢慢地均勻地向右側轉動,完成對整個群山的搖鏡頭拍攝。在進行拍攝時最好不要選用前景,而注重通過深遠的群山和開闊的視野將觀眾的視線引向遠方,要注意調動多種手段來表現空間深度和立體效果。
拍攝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鏡頭的起幅要有2-3秒鍾的停頓;二是鏡頭的移動速度不能太快,否則容易使觀眾頭暈目眩。
如果是站在山腳下拍攝時,可以用低角度表現山的高大挺拔,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如附圖所示。如果運用鏡頭得當,短短幾秒,也可以拍攝出視覺沖擊力很強的畫面。在拍攝時可以先用平攝的方法拍攝山腳下的情況,然後再由下往上慢慢移動鏡頭直至山的頂端。小小的一組鏡頭可以把整座山的景觀納入視線,使得山風更顯雄偉壯觀。
六、七、八月間,是中國大部分地區拍攝天空的最好時機。受太平洋高氣壓的影響,是積雨雲活動最頻繁的時期。受高溫高壓的影響,使地面的濕氣迅速上升,高空遇冷凝成積雨雲,如沒有特別的高壓脊影響,就會在一千五百米至七千米之間形成穩固的雲層。若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稍有變化,就會雨注千山,雲橫九派,急劇的變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拍攝機會。雖然現代科技對天氣監測會有極准確的預報,可老祖宗那句話仍然很有用,叫做“天有不測風雲”。氣象學家能夠告訴你下雨刮風,不能夠告訴你雲的形態變化。況且科學家關心的事和攝影家關心的事截然不同。科學家關心的是:雨大雨小,雨落何處是福是災;攝影家關心的是:雲卷雲舒,雲駐我心寵辱皆忘。寵辱可以兩忘,但雲駐我心則有一定的方法,拍攝夏日的天空,自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拍攝技巧。偏振鏡(PL鏡)不得不用!
一、草原光線的特點
草原的景物反光率比較平均、色調比較一致。如果用光選擇不恰,當很容易使景物內的線條不清晰甚至消失,畫面呆板,缺少變化。所以在拍攝時最好選用低角度的側逆光,它有助於表現景物的輪廓線條,形成明暗影調起伏,拉開相同顏色物體之間的色調反差,並能產生投影效果,豐富畫面的影調層次,使景物更富有立體感。
二、拍攝內容及方法
搖鏡頭拍攝。搖攝就像一段開場白,可以用在你所拍攝的草原游記的開始,來介紹事件所發生的地點以及主角人物所處的位置和環境。拍攝方法為:在選定了拍攝場景後,先從落幅到起幅,然後只轉動腰及肩的部位,雙腳卻原地不動,確保攝錄時不會超過早前劃定的位置。之後再從起幅到落幅拍攝,注意起幅和落幅的畫面要停留5秒。
用跟鏡頭拍攝騎馬。草原上最大的亮點就是騎馬了。用跟鏡頭可以連續而詳盡地表現馬在奔跑中場景,它既能突出騎馬的人,又能交待他的運動方向、速度、體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它用畫框始終“套”住運動中的被攝對象,將被攝對象相對穩定在畫面的某個位置上,使觀眾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視點相對穩定,形成一種對動態人物或物體的靜態表現方式,使動體的運動連貫而清晰,有利於展示人物在動態中的神態變化和性格特點。
拍攝一些特色的場景。如綠草中各色的花朵,一夜之間被雨水洗亮的綠色鋪陳得迷離而芬芳。在草原上背著行囊漫步,在滿眼黃花里尋覓席慕容筆下不能相忘的草原清香,那是多少震撼心靈的暢快啊!
草原上的篝火晚會。夜幕降臨,你可能露營在草原上,而草原上的篝火晚會是很有意思的。傍晚,牧民們會點起篝火,跳起藏族舞蹈,篝火的火焰,營造一個舒適的氣氛。向著火焰拍攝孩子們的笑臉,這是一個極好的拍攝場面。在這個場合,不用燈光照,將“程序AF”的拍攝形式設定為“日落和月亮”模式,這樣可以拍攝美麗的影像。
三、注意事項
有些草原海拔較高,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最好備上夏秋兩季的衣服。高原上日照很強,容易灼傷皮膚,女士最好帶上遮陽帽、遮陽傘和防曬霜。
在電視廣告中經常能夠看到美麗的花朵在瞬間含苞綻放的畫面,真是讓人驚嘆不已,那你知道這樣的畫面是如何拍攝出來的嗎?當你擁有自己的數碼攝像機之後,是不是也想拍攝出那麼美麗的畫面呢?那現在我們就開始吧!
一、拍攝前准備工作
在每次拍攝之前,都需要我們做相應的准備,那這次需要我們准備什麼呢?攝像機當然是不用說了,其次就是磁帶、電池了。拍攝這樣的畫面,可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手持當然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准備好三腳架吧!
二、攝像機的參數設置
現在,數碼攝像機都提供有自動拍攝功能,但這些功能需要你在使用的時候進行相應的參數設置才能夠使用。在本次拍攝中,我們主要是利用攝像機的間隔拍攝功能,所以在進行拍攝前,要將此功能進行調用並設置,下面我們就著手進行。在進行設置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間隔拍攝”,間隔拍攝也叫定時拍攝,它是通過對攝像機的設置,讓攝像機能自動循環地進行拍攝-暫停-拍攝,每隔一定時間自動攝影一次,從而將延續時間比較長的過程壓縮到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使拍攝的作品更加簡潔明快。這種拍攝方式適合於隨時間連續變化的事物,如植物的生長過程、化學反應現象隨時間的變化、運動的分解等等,用該功能拍攝時間流逝、花開花謝、日出日落的變化,效果非常獨特。
現在我們以索尼攝像機DCR-TRV25E為例,詳細說明間隔拍攝的設置方法,注意,我們主要進行兩步操作:一是選擇間隔拍攝;二是設置每次拍攝的時間;三是設置兩次拍攝之間的時間,具體如下:
第一步:在攝像狀態下按MENU鍵顯示菜單設定;
第二步:轉動撥盤(SEL/PUSHEXEC撥盤)選擇“CAMERASET”,然後按撥盤;
第三步:轉動撥盤選擇INT.REC,然後按撥盤;
第四步:轉動撥盤選擇SET,如圖1所示,然後按撥盤;
第五步:設置拍攝間隔時間。轉動撥盤選擇INTERVAL,然後按撥盤,轉動撥盤選擇所需的時間間隔,這里提供了30秒、1分鍾、5分鍾和10分鍾四種選項供選擇,您可以選擇30秒,選擇好後按撥盤;
第六步:接下來設置攝像機每次自動拍攝時間,再轉撥盤選擇RECTIME按撥盤,轉動撥盤選擇每次拍攝的時間,這里提供了0.5秒、1秒、1.5秒和2秒四種選項,您可以根據需要選擇。
選好後轉動撥盤選擇RETURN,並最終將INT.REC設置為ON狀態,如圖4所示,按MENU鍵取消菜單顯示,這樣就設置好了。
三、實地拍攝
在選擇好拍攝地點與要拍攝的花朵之後,首先要安裝好攝像機,包括磁帶、電池的安裝,三腳架的架設。一定要考慮到光線,把三腳架架好,再把攝像機呈放到三腳架上。三腳架一定要穩定,把它放在穩固、平坦的表面上,盡量遠離震源(如有汽車跑的公路、振動的機械)。如果有風,可以在三角架上加配重物以加大三腳架的穩定性,比如背包、石塊等,然後把攝像機呈放到三腳架上。
接著將攝像機對著拍攝的對象(如鮮花)進行取景,對拍攝對象的所在畫面進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其在線條、光線、影調結構上構成一個完美的畫面。
在做好上面步驟以後,就可以按“START/STOP”鍵開始攝像了,按下後攝像機開始拍攝,在顯示器上“REC”和“INTERVAL”指示出現,位於攝像機前面的攝像指示燈點亮,錄像機就開始走帶進行正常記錄。這時,尋像器中的錄像指示燈將被點亮。暫停拍攝時則顯示綠色的“STBY”和不動的 “INTERVAL”指示。
如果要停止攝像,只需再按一次錄像開關“START/STOP”鍵即可。當然,如果關掉電源再開機,DV將回到普通攝像狀態。
怎麼樣,通過上面的介紹,您對拍攝鮮花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當然,以上只是介紹基本的拍攝方法,而要拍攝出精品、具有強烈震撼力的作品還需要多動手、多練習。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難得有個長假放鬆一下自己,帶著DV去旅遊就成了令人嚮往的事。用DV將旅行中的瞬間用流動的影像記錄下來,與朋友分享快樂的時光。那麼,在使用DV前就應做好充分的准備。比如某個景點多霧,那麼就應做好DV的防潮准備;如果某個景點多山,那麼就應盡可能地准備一個廣角鏡頭來獲得更大范圍的風光;如果某個景點過於寒冷,就應該做好防寒的准備。另外,充分了解風土人情是十分必要的。
一、出發前的攝錄
出發前都是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所以應注意刻畫人物出發前的高興心情,主要從人物的表情著手。這時你可以利用DV的隨機話筒進行配音,介紹一起出遊的家人或朋友,交代出遊的時間、地點和旅行安排,描述一番出去旅遊的背景及各種准備工作的情況。
在進行旅遊攝像時,首先要對人物、景物、事件作交代,此後,還有必要交代時間、地點。目前市場上出售的DV大部分都設有時間日期裝置,這在攝錄時用起來就比較方便了。地點的交代可以直接用畫面來表達,例如你到了火車站,可以由火車站站牌的特寫拉出火車站全景。還可以使用固定俯攝全景的手法來攝錄列車呼嘯而過的畫面,此時列車飛馳的動感得到了強有力的表現。
二、旅途中的攝錄
旅遊攝像的目的,主要是記錄旅遊者在游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在旅途中,游覽者有機會接觸多種多樣的事物,采擷各種各樣的鏡頭。不僅以吃、住、行是基本內容的旅遊生活紀實,珍稀動物、奇花異草、旖旎秀麗的自然風光、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都可以攝入你的鏡頭。
在旅途中,可以將鏡頭伸向窗外,攝錄沿途的特色風景,以說明途中經過的主要地點。當然,不要忘記將鏡頭對准旅伴,來烘托一下攝錄的氣氛。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沿途的情況,說明這個旅遊景點的名稱、地點、歷史及特點等。這時人們會表現出一種十分興奮和輕松的表情,此時一定要注意攝錄下來。在遊玩過程中,既要攝錄旅遊地的特色風景,也要多攝錄一些旅伴的活動情況,尤其時孩子的活動鏡頭,要注意抓攝、搶攝甚至偷攝一些有趣的鏡頭,如圖1所示。返回的行程中,既可以稍微地攝錄一些旅伴疲憊的畫面,也可以使用DV對准自己,使用自攝的方式,將自己旅行感受等記錄下來,供後期編輯使用。更重要的時,這會再次烘托出景色的美麗和令人神往的氣氛。
三、攝錄的手法
在攝錄一些美妙絕倫的景物時,畫面的節奏應該富有抒情性,應用推、拉、搖、移鏡頭時變化要慢。如果DV具有疊影過渡的功能,此時就正好派上用場。若要攝錄壯觀、雄偉、險峻的風景時,可以用一些短鏡頭拍攝,鏡頭的變化要相對急速,從而形成緊湊的畫面節奏。這當中加入能夠熟練地運用高仰、傾斜兩種角度的攝錄技巧,畫面就更能增強雄渾、壯美氣勢之感,富有藝術感染力。
旅遊所去之處不外乎名山大川。以其雄偉、險峻、延綿,被眾多的攝像愛好者納入鏡頭。攝錄山景時,畫面多以天空為背景。一般來說,攝錄點應選擇高一點,並且以站在此山攝那山為好。且攝錄時要注意遠景、近景的結合,這樣才有層次感。山川風景也有不少山近而河遠的,這就必須以山為主,以河為輔。
山必然高於河,在山近河遠的情況下要站在高山上,採取山層作為主體,用俯視角度攝錄,使白色的遠河在山層間呈現。在山區如果能看到少數民族的話,那麼攝錄時要注意多捕捉一些當地最有代表性的聲音元素,多搜集各地民俗,如抑揚起伏的叫賣聲、旋律質朴的民間小調等。這些都是DV游記中不可或缺的構成元素。至於在靜謐的大自然中攝錄下的山風溪流、松濤鳥鳴,更是滌盪心靈的天籟之音。此外,也可以利用變焦功能的特性,先拍攝風景的某一特徵的特寫鏡頭,然後再使用拉鏡頭的方法,拉***物在景點的全景,這也是“靜物動攝”原則的具體應用。
在攝錄水景的時候,不能曝光不足。因為自然界的水源常常受到天空的映襯,有強烈的反光,宛如一個巨大的發光體一般。攝錄時如依靠測光指示來處理曝光量,常常會出現曝光不足,這是因為天空與一般景物的亮度相差非常大。在海邊攝錄風光,海灘上往往顯得空曠,如圖2所示。總之,在選取畫面時要多觀察,適當選擇安排前景、中景、遠景。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什麼影視節目,都是由一系列的鏡頭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組接起來的。這些鏡頭所以能夠延續下來,使觀眾能從影片中看出它們融合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那是因為鏡頭的發展和變化要服從一定的規律,這些規律我們將在下面的內容里做詳細的敘述。
(1)鏡頭的組接必須符合觀眾的思想方式和影視表現規律
鏡頭的組接要符合生活的邏輯、思維的邏輯。不符合邏輯觀眾就看不懂。做影視節目要表達的主題與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確,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確定根據觀眾的心理要求,即思維邏輯選用哪些鏡頭,怎麼樣將它們組合在一起。
(2)景別的變化要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
一般來說,拍攝一個場面的時候,“景”的發展不宜過分劇烈,否則就不容易連接起來。相反,“景”的變化不大,同時拍攝角度變換亦不大,拍出的鏡頭也不容易組接。由於以上的原因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景”的發展變化需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變換不同視覺距離的鏡頭,可以造成順暢的連接,形成了各種蒙太奇句型。
·前進式句型:這種敘述句型是指景物由遠景、全景向近景、特寫過渡。用來表現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緒和劇情的發展。
·後退式句型:這種敘述句型是由近到遠,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壓抑的情緒,在影片中表現由細節到擴展到全部。
·環行句型:是把前進式和後退式的句子結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再由特寫——近景——中景——遠景,或者我們也可反過來運用。表現情緒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轉向低沉。這類的句型一般在影視故事片中較為常用。
在鏡頭組接的時候,如果遇到同一機位,同景別又是同一主體的畫面是不能組接的。因為這樣拍攝出來的鏡頭景物變化小,一副副畫面看起來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鏡頭不停地重復。在另一方面這種機位、景物變化不大的兩個鏡頭接在一起,只要畫面中的景物稍有一變化,就會在人的視覺中產生跳動或者好像一個長鏡頭斷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馬燈”的感覺,破壞了畫面的連續性。
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除了把這些鏡頭從頭開始重拍以外(這對於鏡頭量少的節目片可以解決問題),對於其他同機位、同景物的時間持續長的影視片來說,採用重拍的方法就顯得浪費時間和財力了。最好的辦法是採用過渡鏡頭。如從不同角度拍攝再組接,穿插字幕過渡,讓表演者的位置,動作變化後再組接。這樣組接後的畫面就不會產生跳動、斷續和錯位的感覺。
(3)鏡頭組接中的拍攝方向,軸線規律
主體物在進出畫面時,我們拍攝需要注意拍攝的總方向,從軸線一側拍,否則兩個畫面接在一起主體物就要“撞車”。
所謂的“軸線規律”是指拍攝的畫面是否有“跳軸”現象。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拍攝機的位置始終在主體運動軸線的同一側,那麼構成畫面的運動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則應是“跳軸”了,跳軸的畫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無法組接的。
(4)鏡頭組接要遵循“動從動”、“靜接靜”的規律
如果畫面中同一主體或不同主體的動作是連貫的,可以動作接動作,達到順暢,簡潔過渡的目的,我們簡稱為“動接動”。如果兩個畫面中的主體運動是不連貫的,或者它們中間有停頓時,那麼這兩個鏡頭的組接,必須在前一個畫面主體做完一個完整動作停下來後,接上一個從靜止到開始的運動鏡頭,這就是“靜接靜”。 “靜接靜”組接時,前一個鏡頭結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後一鏡頭運動前靜止的片刻叫做“起幅”,起幅與落幅時間間隔大約為一二秒鍾。運動鏡頭和固定鏡頭組接,同樣需要遵循這個規律。如果一個固定鏡頭要接一個搖鏡頭,則搖鏡頭開始要有起幅;相反一個搖鏡頭接一個固定鏡頭,那麼搖鏡頭要有“落幅”,否則畫面就會給人一種跳動的視覺感。為了特殊效果,也有靜接動或動接靜的鏡頭。
(5)鏡頭組接的時間長度
我們在拍攝影視節目的時候,每個鏡頭的停滯時間長短,首先是根據要表達的內容難易程度,觀眾的接受能力來決定的,其次還要考慮到畫面構圖等因素。如由於畫面選擇景物不同,包含在畫面的內容也不同。遠景中景等鏡頭大的畫麵包含的內容較多,觀眾需要看清楚這些畫面上的內容,所需要的時間就相對長些,而對於近景,特寫等鏡頭小的畫面,所包含的內容較少,觀眾只需要短時間即可看清,所以畫面停留時間可短些。
另外,一幅或者一組畫面中的其他因素,也對畫面長短直到制約作用。如同一個畫面亮度大的部分比亮度暗的部分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如果該幅畫面要表現亮的部分時,長度應該短些,如果要表現暗部分的時候,則長度則應該長一些。在同一幅畫面中,動的部分比靜的部分先引起人們的視覺注意。因此如果重點要表現動的部分時,畫面要短些;表現靜的部分時,則畫面持續長度應該稍微長一些。
(6)鏡頭組接的影調色彩的統一
影調是指以黑的畫面而言。黑的畫面上的景物,不論原來是什麼顏色,都是由許多深淺不同的黑白層次組成軟硬不同的影調來表現的。對於彩色畫面來說,除了一個影調問題還有一個色彩問題。無論是黑白還是彩色畫面組接都應該保持影調色彩的一致性。如果把明暗或者色彩對比強烈的兩個鏡頭組接在一起(除了特殊的需要外),就會使人感到生硬和不連貫,影響內容通暢表達。
(7)鏡頭組接節奏
影視節目的題材、樣式、風格以及情節的環境氣氛、人物的情緒、情節的起伏跌宕等是影視節目節奏的總依據。影片節奏除了通過演員的表演、鏡頭的轉換和運動、音樂的配合、場景的時間空間變化等因素體現以外,還需要運用組接手段,嚴格掌握鏡頭的尺寸和數量。整理調整鏡頭順序,刪除多餘的枝節才能完成。也可以說,組接節奏是教學片總節奏的最後一個組成部分。
處理影片節目的任何一個情節或一組畫面,都要從影片表達的內容出發來處理節奏問題。如果在一個寧靜祥和的環境里用了快節奏的鏡頭轉換,就會使得觀眾覺得突兀跳躍,心理難以接受。然而在一些節奏強烈,激盪人心的場面中,就應該考慮到種種沖擊因素,使鏡頭的變化速率與青年觀眾的心理要求一致,以增強青年觀眾的激動情緒達到吸引和模仿的目的。
(8)鏡頭的組接方法
鏡頭畫面的組接除了採用光學原理的手段以外,還可以通過銜接規律,使鏡頭之間直接切換,使情節更加自然順暢,以下我們介紹幾種有效的組接方法。
·連接組接:相連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一系列鏡頭表現同一主體的動作。
·隊列組接:相連鏡頭但不是同一主體的組接,由於主體的變化,下一個鏡頭主體的出現,觀眾會聯想到上下畫面的關系,起到呼應、對比、隱喻烘托的作用。往往能夠創造性的揭示出一種新的含義。
·黑白格的組接:為造成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如閃電、爆炸、照相館中的閃光燈效果等。組接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所需要的閃亮部分用白色畫格代替,在表現各種車輛相接的瞬間組接若干黑色畫格,或者在合適的時候採用黑白相間畫格交*,有助於加強影片的節奏、渲染氣氛、增強懸念。
·兩級鏡頭組接:是又特寫鏡頭直接跳切到全景鏡頭或者從全景鏡頭直接切換到特寫鏡頭的組接方式。這種方法能使情節的發展在動中轉靜或者在靜中變動,給觀眾的直感極強,節奏上形成突如其來的變化,產生特殊的視覺和心理效果。
·閃回鏡頭組接:用閃回鏡頭,如插入人物回想往事的鏡頭,這種組接技巧可以用來揭示人物的內心變化。
·同鏡頭分析:將同一個鏡頭分別在幾個地方使用。運用該種組接技巧的時候,往往是處於這樣的考慮:或者是因為所需要的畫面素材不夠;或者是有意重復某一鏡頭,用來表現某一人物的青絲和追憶;或者是為了強調某一畫面所特有的象徵性的含義以印發觀眾的思考;或者還是為了造成首尾相互接應,從而達到藝術結構上給人一完整而嚴謹的感覺。
·拼接:有些時候,我們在戶外拍攝雖然多次,拍攝的時間也相當長,但可以用的鏡頭卻是很短,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長度和節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同樣或相似內容的鏡頭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它們當中可用的部分組接,以達到節目畫面必須的長度。
·插入鏡頭組接:在一個鏡頭中間切換,插入另一個表現不同主體的鏡頭。如一個人正在馬路上走著或者坐在汽車里向外看,突然插入一個代表人物主觀視線的鏡頭(主觀鏡頭),以表現該人物意外的看到了什麼和直觀感想和引起聯想的鏡頭。
·動作組接:藉助人物、動物、交通工具等等動作和動勢的可銜接性以及動作的連貫性相似性,作為鏡頭的轉換手段。
·特寫鏡頭組接:上個鏡頭以某一人物的某一局部(頭或眼睛)或某個物件的特寫畫面結束,然後從這一特寫畫面開始,逐漸擴大視野,以展示另一情節的環境。目的是為了在觀眾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表情或者某一事物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就轉換了場景和敘述內容,而不使人產生陡然跳動的不適合之感覺。
C. 一些影片分析的問題,最好結合影片分析~~
鏡頭內部蒙太奇是在一個鏡頭中,視角、背景、什麼的要有大的變化。例如是一個人物的中近景,然後鏡頭拉成遠景或全景,這就是鏡頭內部蒙太奇,在上個例子中它起了交待特定人物所處環境的作用。而長鏡頭似乎是應該比較平緩一些,表達人物感情……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本人屬自學一類),如有不足之處,請高手指出,不勝感激!
電影場面調度(mise-en-scène ):場面調度一詞來自法語,原指舞台上處理演員表演活動位置的技巧。在電影藝術中,它包括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調度兩個方面。構思和運用電影場面調度,須以劇情、人物性格、人物關系為依據 。利用場面調度 ,可以在銀幕上刻畫人物、渲染氣氛、交待時間間隔和空間距離,對造型也起著重要作用。
演員調度分為:
①橫向調度,即演員從畫面的左或右方橫向運動;
②正向或背向調度,即演員面向或背向鏡頭縱向運動;
③斜向調度,即演員沿與鏡頭水平線成夾角的線路作正向或背向運動;
④上下調度,即演員從畫面上方或下方垂直向相反方向運動;
⑤斜上斜下調度,即演員在畫面上方或下方沿與鏡頭垂線成夾角的線路向反方向運動;
⑥環形調度,即演員在畫面中作環形運動;
⑦無定形調度,即演員可在畫面上自由運動。演員調度的著眼點,不僅在於演員在畫面中構圖的美感,還應遵循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動作邏輯。
攝影機調度的形式即攝影機的運動形式,如推、拉、搖、跟、移、升、降等;根據鏡頭位置可分為正拍、反拍、側拍等;根據鏡頭角度分為平拍、仰拍、俯拍、旋轉拍等。
電影場面調度是演員調度與攝影機調度的有機結合,它們相輔相成,都以劇情發展、人物性格和人物關系所決定的人物行為邏輯為依據。
這兩種調度的結合,通常有以下 3 種方式:
①縱深調度,即在多層次的空間中配合演員位置的變化,充分運用攝影機的多種運動形式,例如跟拍一個人物從一間房間走到屋子深處的另外幾個房間。這種調度利用透視關系使人和景的形態獲得較強的造型表現力,加強三度空間感。
②重復調度。在同一部影片中,相同或近似的演員調度或攝影機調度重復出現,會引起觀眾的聯想,領會其內在的聯系,增強感染力。
③對比調度。如調度上的動與靜、快與慢再配以音響的強弱、光影的明暗則會使氣氛更為強烈。
場面調度與蒙太奇並不相悖,這兩種特殊的表現手段如果能夠相互結合相互融合,電影會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場面調度的技巧和形式愈來愈豐富多彩。但是應避免兩種傾向,一是過於追求畫面構圖效果的形式主義,另一是片面強調生活真實的自然主義。
D. 結合具體實例運用攝影審美心理學分析攝影作品怎樣
英國《劍橋藝術史》認為藝術作品(美術作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四個方面:
首先是看其功用目的,即服務於誰的問題;其二看其文化背景;第三看作品的寫實特色,有沒有形成什麼風格;最後看其形式,如畫面構成技巧方面的特點。顯然,藝術語言,尤其是具有創造性和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程度,是作品分析的一大重點。
分析攝影作品,許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主張,但不管怎麼說,在分析過程中最基本的幾個步驟都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看看、想想、看看、再想想。一看「說"什麼,二看怎麼「說」,三看「說"到了什麼程度。分析一般都是從讀圖開始,分析者最好具備一定的視覺表達方面的知識,如視覺心理學、攝影術、攝影史和視覺語言等方面的知識.從畫面內外盡可能多地了解攝影畫面所要表達的真實意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者必須明確他們將要分析的攝影作品所屬的類別以及它們各自所適用的基本的創作標准。一般的欣賞者讀懂了畫面也就不再企求什麼了.但對較認真的欣賞者來說,他們並不滿足於讀懂畫面,他們還想讀懂攝影師,讀通這一類攝影作品,了解有關作品、作者和這類創作現象的更多的資料或信息.以便作進一步的比較研究.並且還要深入地對攝影作品本身的表達技巧進行剖析。
概括起來就是以下四個步驟:
1.從讀圖開始:
2.了解畫面的真實意圖:
3.解讀攝影師(如有可能的話,盡量去了解與作品創作相關的背景資料):
4.分析畫面內容與形式(也可稱為「意義與結構」或「立意與表達」)的關系。
看立意——讀懂畫面的含義
◎審視攝影作品的標題,抓住畫面所揭示的主題標題(包括副標題)對大多數攝影作品來說,通常都屬於點睛之筆或是最簡練的內容概括。不管該攝影作品是系列照片,還是單幅照片,通過其標題的引導,你就會立即明確該作品所表達的內容及其大致含義。因此,我們看作品,應結合標題看畫面,或者說是聯系畫面看標題。標題中所提供的信息,有來自時間方面的(某年某月某日,表明某個特定歷史時期的),有來自空間方面的(某某地方,表明特定的拍攝場所),也有說明事件、情節的,甚至是表達某種特定的情緒心態和奇特感受的,這些都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信息.
或者說是重要信息中的一部分。總之,標題能或多或少地明示或暗示該作品所要揭示的內容與創作者的立意。
◎結合畫面,由標題作引申,概括出作品的主題思想(立意) 主題思想(立意)是作品的靈魂,是作品的價值所在。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我們也是首先根據作品的立意來確定該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文方面的立場.並以此來推斷它的存在價值與社會效應的,從標題開始結合畫面推斷出作品的立意.再從對作品的一步步解讀中.仔細體會創作者對拍攝主題的提煉與概括.以及對各種表現技巧的駕馭.這實際上是對創作者心智運作過程的一次重現與還原n我們可以由此判斷出該攝影作品創作的成敗和思想品位的高下。
看錶達——分析畫面內外的各種表現技巧
不管畫面立意有多重要.終究都要取決於畫面所採取的表達方式。立意一旦離開了表達,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因為只有表達出來的立意,才能為人所理解和接受。也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意義.只能是被表達出來的意義。而理解與接受的程度,則完全取決於表達的程度。正因為如此, 「高僧只說家常話"。說給別人聽的,是為了讓人明白所說的意義,除非你壓根兒就不想讓別人明白。故弄玄虛,其目的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學識"。然而,視覺的含義與文字的含義有很大的區別,事實上,具象本身就存在著顯著的意義,但這種顯著的意義往往是不經意和不確定的,在理解上具有多種可能性。視覺的表達,難就難在它表達的合乎目的性(即對具象特定含義的篩選與確認)。對攝影來說,只要拍出了圖像,就存在了意義的表達,問題就在於這一表達是否達意.是否與立意還有一段距離,而如何縮短甚至消除這一距離,正是我們學習攝影這一視覺表達手段的主要目的.
◎造型能力的分析判斷
◇構圖技巧分析
1.主體對象的選擇與強調。
這里主要包括:拍攝作品時鏡頭焦距的運用.景別的選擇與控制,拍攝距離、拍攝高度與拍攝方向上的考慮.背景的范圍、明暗和虛實等方面的控制,景深的選擇.運動的處理,神態的處理,情節的控制.瞬間的取捨,細節的刻畫.編輯或展示的思路和方案等.有效的手段.也可以說是唯一的途徑。每個具體的攝影畫面都應該如實地體現攝影師特定的拍攝意圖。攝影師憑借構圖手段來充分證明他在拍攝現場對某個拍攝主題的新發現,而攝影師的視覺發現則主要依賴於他對被攝主體的全新的觀察角度。新角度產生新感覺。在角度獨特的攝影畫面中,新感覺才能被充分有效地加以強調。因此,充分運用攝影獨特的表現手法來選擇與強調主體對象,也就成了攝影表達上的首要任務。如採用哪一段鏡頭焦距?選擇怎樣的拍攝角度?取什麼樣的景別(如果是特寫.是採用廣角鏡頭靠近拍攝,還是採用長焦距鏡頭後退拍攝)?選什麼樣的景深?畫面細節如何控制?虛實如何安排?瞬間如何選擇?影調如何處理?如果是系列照片,整體表現上又該如何構思?我們分析攝影作品,就是要看攝影師究竟是採用何種手段來突出畫面的主體,達到表現目的的。
就拍攝距離而言.其中便大有學問。有人說,距離產生美,指出保持距離在審美情狀下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不只是為了追求美,因為在創作中還有比美更重要的東西。正因為如此.羅伯特.卡帕就直言相告: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的確,對於新聞照片來說.重要的莫過於照片能如實地再現真實的現場感覺。當然,卡帕的這番言論還包含著另一層含義.那就是攝影師素質中更令人敬佩的執著、勇敢和隨時隨地都准備付出生命代價的犧牲精神。卡帕的主張對現代世界新聞攝影的影響尤為深刻。以紀實攝影見長的義大利現代攝影家恩佐.桑最主要的攝影經驗也是: 「我寧願靠近拍攝,而且靠得非常近。"盡管他拍攝的大構圖是實現攝影師想法的最多不是新聞照片.但近距離拍攝所得到的卻是照片中拍攝行為的自行消解——畫面給人的感覺.已經完全無視照相機的存在,鏡頭的視點似乎已經消失在主觀感受之中.照片里剩下的只是怦然心動的那份真情實感了。無獨有偶,成功地自費環球拍攝世界政治文化名人的中國當代攝影家鄧偉也主張近距離拍攝人物肖像.為的是「要能聽得見彼此的心跳".這已經演化成了一種極具心理張力與人本精神的挑戰。
2.畫面空間的經營處理。
這里主要包括:形狀(主體形狀與背景形狀、)與畫面空間的關系,如「松"與「緊"、 「疏"與「密」等;均衡與畫面空間的關系.如傳統繪畫中的均衡原則在攝影中的運用,以及現代攝影構圖中均衡規則的新變化等:透視與畫面空間的關系,如畫面視角的開闊程度、遠近感覺和空間深度,不同焦距鏡頭對透視的誇張與壓縮處理等;動感與畫面空間的關系,如沉寂與飛動、內在的較為隱含的動感與外在的較為緊張激烈的動感對畫面空間形成與配置的影響:節奏與畫面空間,如節奏所產生的視覺愉悅感和視覺含義的完整表達.對畫外心理空間的建立所需要的象徵性與寓意性(明示或暗示)因素的要求等。
3.畫面影調的構成。
指適應視覺表達的需要而確定的攝影畫面內的明暗配置情況,如:畫面調子輕重濃淡的取捨與合理的分配:影子的處理;畫面基調的確立:全影調照片的技術控制:黑白照片中的影調調節與反差控制:影調與畫面虛實感覺的關系:背景影調與主體影調的區分處理:整體影調效果與畫面情緒氣氛的關系等。
4.畫面線條的構成。
線條是構成攝影畫面主要造型感覺的最抽象也是最基本的視覺元素.它能強調出主體與背景的形狀.形成和諧的視覺秩序.產生畫面內外的視覺張力。在分析具體的攝影作品中,一般從畫面的主線著手,推斷出攝影師在創作時對畫面的主線進行提煉和截取的真實意圖。因為當我們順著主線的方向進行搜尋時.就可以非常自然地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含義。因此,我們也通常將這一貫穿畫面情節內容的主線.稱為「視覺引導線"。
5.畫面色彩的構成。
色彩感覺在視覺表達方面是最強烈.也是最外在化的,因而也是攝影創作中最難駕馭和最活躍的視覺元素。許多人奈何不了它.是因為不了解色彩的脾性.尤其在對客觀色的選擇與主觀色的控制方面,處處都有陷阱,時時都會面臨新的挑戰。用色不僅要有深厚的藝術修養.還得有獨特的色彩體驗和行之有效的創意表達方法。
6.畫面背景氣氛的營造。
視覺表達難就難在氣氛的表現。優秀的戲劇或電影導演,不光會導戲,更善於誘導氣氛。其實,拍攝照片也同
理。許多初學者拿起照相機拍照,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見主體,不見背景,注意力分配不當,全集中在主體一頭了,而在不知不覺間放棄了對整個畫面的全面經營。拍攝出來的照片,由於背景嚴重失控,主體的表現不得不受到來自背景雜亂因素的視覺干擾,以至於無法明確表達拍攝者的真正意圖。有經驗的攝影師知道,拍攝照片花在畫面背景上的時間與精力,要遠遠大於對主體選擇控制所需的時間與精力。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背景往往比主體還重要,因為經營畫面必須有一個通盤的考慮。對攝影師來說,必須對畫面進行全面的控制。不光要以背景來有效地襯托主體,還要有意識地將背景因素當作與主體密切相關的信息來表達n其實。背景本身就是主體表達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用光技巧分析
攝影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光技巧.攝影的成功首先是用光的成功.對光線的特殊敏感和細致人微的控制能力是攝影師應具備的必不可少的素質。光線的處理.在技巧方面只有充分到位,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表達效果,否則,再好的設想也無法在攝影畫面上體現。這里最重要的要數良好的用光意識與用光感覺了。區分專業還是業余,一看攝影畫面的用光意識.便可略知一二了。專業攝影師總是處處留意用光的技巧,甚至到了非常在意、幾近苛刻的程度。而且專業攝影師對光線的感覺顯得更為可貴.因為只有良好的用光感覺.才能在拍攝現場用最短的時間,極其
果斷地對具體的用光方案和措施作出選擇和判斷,並在每一個具體細節上進行嚴格的控制。用光的感覺,已不只是一個熟練的技術與技巧的問題了.這里體現的更多的是一種晤性」,或者說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和天賦。舉個例子,絕大多數攝影師在拍攝人像時,都喜歡採用輪廓光,將人物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同時又可用來勾勒人物最值得表現部分的輪廓特徵.從而達到美化人物的目的,於是許多人就以為這種用光就是一種經典的用光。但是,優秀的攝影師卻從不迷信任何一種所謂的經典用光,他總要去設法創新,去努力獲得全新的感覺。他們在使用輪廓光時就顯得十分小心,因為大家喜歡的已經用濫了的方式,其中必定是最缺乏創意的,而且會顯得媚俗。因此.他們往往改用最朴實和最不起眼的背景光來取代輪廓光,而且改用對畫面氣氛的營造來替代對人物主體的美化,這樣反而令人物顯得更具「內涵」。其實,這才是一種更智慧的做法。
滲其他綜合技巧的合理運用視覺語言有其局限性,攝影當然也不例外。其一,攝影只是屬於視覺的,它肯定沒法被聽見或被嗅到:其二,攝影所展示的空間只是二維的平面空間,它根本無法與真實的三維世界相提並論;其三,攝影又是靜態的表現,它只是截取了運動中的一個瞬間,而決不是對一個過程的忠實復寫,它在時間與空間上都受到了極其嚴格的限制——只是永恆的時空鏈條中的一個「切片」!擺在我們面前的這些限制,都是無可爭辯、無可奈何的事實。然而,有限制就會有突破,或者從另一個角度說.正是因為有了某種限制,我們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落腳位置和生存發展的空間,我們才有可能充分看清這些限制.並且以此出發試圖去打破這些限制,以拓寬其疆界。不少有經驗的攝影師,他們在打破攝影局限性方面早已作出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努力,如他們綜合了攝影或傳統視覺語言中的
種種技巧.有的甚至還運用了視知覺心理學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我們在分析其作品時,應當充分注意到這一點。
E. 電影的情緒基調有哪些
激動,調情,恐嚇,真情,心情
F. 電影的情緒表達可能有哪些
情緒表達可能在發展的道路選擇上,例如不喜歡某人,那麼在發展時就不會跟某人
情緒表達可能在對事物的處理上,例如喜歡的人喜歡某事,那麼我們也會跟著呵護某事
情緒表達可能表達在跟對應的對象相關的事物上,例如討厭的人送的物品,那麼我們可能就會把他扔了
G. 電影中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區別並舉例
1、敘述方式區別:
交叉蒙太奇是在同一時間將鏡頭取在不同地點的人或事進行分頭交叉敘述。平行蒙太奇就是時空都不一樣了,雖然也是交叉敘述,但敘述的兩個主體不處於同時空。
2、作用區別:
首先因為用它處理劇情,可以刪節過程以利於概括集中,節省篇幅,擴大影片的信息量,並加強影片的節奏;其次,由 於這種手法是幾條線索平列表現,相互烘托,形成對比,易於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效果。
交叉蒙太奇這種剪輯技巧極易引起懸念,製造緊張激烈的氣氛,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是調動觀眾情緒的有力手法。
3、多樣性區別:
平行蒙太奇包括,擴大與集中式蒙太奇和敘述與倒敘述式蒙太奇。
從特寫逐漸擴大到遠景,使觀眾從細部看到整體,造成一種特定的氣氛,這就是擴大式蒙太奇;再由遠景逐漸進到細部特寫,這就是集中式蒙太奇。這種表現方式用於敘述過去經歷的事件和未來的想像。例如影片中的疊印、回憶、幻想、夢境、想像等所出現過去與未來的景象的畫面。
交叉蒙太奇只有把同一時間,在不同空間發生的兩種動作交叉剪接,這一種手法。
舉例說明:
平行蒙太奇:如影片《沉默的人》的尾部,有四條線同時在不同地區展開:劇場正在演出,克格勃追蹤,男主角跑,男主角的前妻設法援救他,四條線索齊頭並進,共同說明追撲男主角這一情節。
交叉蒙太奇:如《南征北戰》中搶渡大沙河一段,將我軍和敵軍急行軍奔赴大沙河,以及游擊隊炸水壩三條線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蒙太奇的分類:
普多夫金的分類比較具體。他認為有5種不同的蒙太奇:
1、一是對比蒙太奇,例如資本主義危機時期焚毀小麥,與飢餓兒童鏡頭的連接。
2、二是平行蒙太奇,例如普多夫金拍的《母親》中,遊行示威的工人隊伍逐漸壯大,與涅瓦河的冰塊逐漸溶化鏡頭的平行描繪。
3、三是比擬或象徵蒙太奇,即常稱為「隱喻」的蒙太奇,例如以飛翔的海鷗,象徵對自由的嚮往等。
4、四是交叉性或「動作同時發展」的蒙太奇,例如《賴婚》中那個最後一秒鍾的營救。
5、五是「主題反復出現」的蒙太奇,即代表著一定主題意義的事物,在關鍵時刻一再出現於銀幕上。
馬爾丹最後把蒙太奇歸納為3類,即敘事的蒙太奇、思維的蒙太奇和節奏的蒙太奇。
H. 求幾張電影中的開放式構圖與封閉式構圖,謝謝急用
封閉式構圖指畫面中不需要藉助畫框外的空間進行敘事,其敘事所需的元素都已包含在畫框之中。比如下圖《華盛頓郵報》中的一個聚餐場景,主角、配角圍繞著餐桌並對某事件進行議論交談。
(8)不同情緒電影構圖分析例子擴展閱讀:
封閉式構圖與開放式構圖的區別
封閉式構圖與開放式構圖。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並運用空間角度、光線、鏡頭等手段重新組合框架內部的新秩序時,就把這種構圖方式稱為封閉式構圖。把框架之內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天地,追求的是畫面內部的統一、完整、和諧、均衡等視覺效果。
封閉式構圖比較適合於要求和諧、嚴謹等美感的抒情性風光、靜物的拍攝題材,對於一些表達嚴肅、莊重、優美、平靜、穩健等感情色彩的人物、生活場面,用內向的、嚴謹的、均衡的封閉式構圖也是有利的。
開放式構圖在安排畫面上的形象元素時,著重於向畫面外部的沖擊力,強調畫面內外的聯系。畫面上和人物視線和行為和落點常常在畫面之外,暗示與畫面外的某些事物有著呼應和聯系。不講究畫面的均衡與嚴謹,不要求畫面內的形象元素完成內容的表達。
I. 舉例典型的蒙太奇手法的電影
1、《美國往事》中運用平行蒙太奇。如影片面條前去營救胖子莫爾,轟鳴著的老式電梯與打手面部特寫之間的交叉剪輯,以及以下一系列的鏡頭之間構成了一個將情緒逐步推向緊張化,營造了扣人心弦的聲效與畫面的過程。
發出巨大聲響的電梯緩慢移動/打手警惕注視的眼睛/電梯漸漸接近目的打手所在的樓層/打舉起手槍作勢待發/電梯停住,轟鳴聲消失,打手靠近門口,槍聲響起,打手倒地。
這一組平行式蒙太奇,將具有內在聯系的幾組鏡頭有機契合在一起,為觀眾造就懸念和緊張的情緒,牢牢抓住觀眾的欣賞心理和審美需求。
2、《教父》洗禮段落,這是電影史的傑作。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並存,邁克爾在教堂為自己的兒子作洗禮的同時和自己對仇人復仇的過程在同一時間發生,剪輯到一起。血腥和神聖,生命的結束與誕生,不得不說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3、《黨同伐異》。平行蒙太奇是把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有關事件、場面連接起來,讓它們有條不紊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劇情得以平行發展,強化觀眾的懸念心態。格里菲斯在《黨同伐異》里,成功地運用了這種組接方法:一個無辜的工人被誤判了死刑,當絞索套在他脖子上時,他的妻子帶著州長的赦免令趕到,這就是著名的「最後一分鍾營救」。
4、蘇聯影片《十月》里,有一組隱喻蒙太奇的手法:阿芙樂爾巡洋艦上的大炮開始轟擊;冬宮華麗的枝形吊燈在晃動;阿芙樂爾巡洋艦的大炮又一次轟擊;冬宮華麗的吊燈轟然落地。用冬宮華麗的枝形吊燈由晃動而轟然落地。
5、愛森斯坦在其代表作《戰艦波將金號》里,在舉世聞名的「敖德薩階梯」那個段落里,成功地運用了雜耍蒙太奇,突出了沙皇軍警屠殺包括老弱婦孺在內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雜耍蒙太奇是一種綜合性的蒙太奇,既有畫面的分解,又有畫面的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寫;節奏快,有緊張感。
J. 怎麼分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構圖特點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主要通過色彩來詮釋影片的各種場景。
主角進入一個一個的院子可以看出主角已經慢慢進入到這個規矩森嚴繁多的大宅門裡面,難以逃脫。而第一次出現紅燈籠則是用對稱構圖強調一種規矩感。此時運用了暗色調,顯示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而紅燈籠的出現則是讓這個大宅院第一次有了生機的顏色。但是女主角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面又陷入到了暗色調的場景當中,可以說紅燈籠代表著女主角的生機,而燈籠隨時會熄滅,這正如女主角所代表的命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