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巴贊的電影思想,正確的是什麼
巴贊的電影思想正確的是提出了「總體現實主義」說,他認為電影的產生來源於我們的木乃伊情結,贊同人道主義精神和理想。
巴贊的電影理論是與電影評論相結合的。它產生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崛起的時代。電影實踐的紀實創新給了巴贊理論上的啟示,提出了「總體現實主義」說。其電影理論體系及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評論文集《電影是什麼?》一書中。
在「電影是什麼」的設問下,巴贊從影像的角度對電影做出本體論的考察。作為現實主義取向電影研究的中心人物,他通過孜孜不倦的影評來建立自己的理論觀點。認為電影的產生來源於我們的木乃伊情結,贊同人道主義精神和理想。
安德烈·巴贊是法國戰後現代電影理論的一代宗師。
1945年,他發表了電影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奠基性文章《攝影影象的本體論(Qu'est-ce que le cinemas)》。50年代,他創辦《電影手冊(cahier cinemas)》雜志、並擔任主編。
巴贊英年早逝,未能親自經歷戰後西方電影的一次創新時期——法國新浪潮的崛起。但是他的《電影手冊》的同事們(即著名的《電影手冊》派)掀起的新浪潮把他的理論實踐於銀幕,為電影帶來真實美學的新氣息。
因此,安德烈·巴贊被稱為「電影新浪潮之父」、「精神之父」、「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區別於「電影的黑格爾」——(法國)讓·米特里)。
用文字信仰電影
「即使一個讀者不會像巴贊那樣對電影有著哲學式的思考,也完全會被巴贊對一部電影的個案解讀而迷倒。」
新浪潮之父
無數熱情中間,總有一些人深邃而堅持。安德烈·巴贊就是當時那群法國超級電影狂熱者中的代表人物。巴贊出生於1918年4月18日,1945年戰爭結束的時候,他27歲。
他不僅熱情而且精力超群。他到處去看電影,看完了,不過癮就到處和人侃電影,在各種電影院,電影俱樂部,甚至是工廠。侃電影不過癮,他就給各種雜志寫稿,直到他自己牽頭辦了一份電影雜志——《電影手冊》。
這份雜志在某種意義上不僅影響了法國電影的進程,而且對世界電影的發展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巴贊的「堅持在銀幕前面討論電影」的理念,以及雜志社以挖掘和扶持「電影作者」為己任,使得這份雜志聲名顯赫。
巴贊時代的《電影手冊》聚集了特呂弗、戈達爾、侯麥、里維特等成為世界級電影導演的人,他本人毫無疑問的被冠以「新浪潮之父」。特呂弗將自己的處女作,新浪潮的開山之作之一的《四百下》獻給了自己的精神之父巴贊。
安德烈·巴贊是一位遲鈍的敏感者。1950年代對於整個西歐是一個劇變的時代,戰後的經濟迅速繁榮,社會結構的變動使得都市空間中後現代性大大增加,而整個人文領域中結構主義風潮作為後現代性的思想風暴開始襲擊著歐洲思想界和藝術界。
安德烈·巴贊對這場人的精神王國的地震卻相當遲鈍,他不像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一樣從這種內心的焦躁生發出對電影的極端判斷,而是一股腦將戰後歐洲電影的諸多變遷放置到電影語言演進的美學史中進行了透徹分析。
巴贊在電影形式史領域是一位天才,他對電影語言發展輪廓的概括和梳理,幾乎奠定了他之後所有的相關思考的基礎,可以說他奠定了他之後的電影語言史和風格史的地圖繪圖方式,雖然他自己不曾做過任何大部頭的史論著作,他只留給我們四卷本的文集。
對影像最佳形式的旁白
看見某個家庭懸掛著的遺像或者我自己的居民身份證上表情過度陌生的照片,總是感嘆我們對制像的復雜的文化態度——紀念和確認建立在一種契約性的認定基礎上,照片在這個意義上是和現實被拍物完全「同一」了,但是這個「同一」是精神性的,是一種心理「情結」和法律基礎。
巴贊的所有電影議論就是建築在這個根本立論基礎上的,「電影觀」是先於電影機器發明之前存在的,這個「電影觀」就是保存「像」,而後認定「像」和「現實」的復制關系和同一關系。
巴贊所謂的電影的「木乃伊情結」的心理學動機,以及建築在「照相本體論」上對電影美學風格的褒貶態度構成了他所有電影思考和批評的靈魂,所以他在這種「精神性同一」的基礎上認定了電影復制技術的不斷發明構成了影像和現實間的漸變。
1979年張暖忻和李陀在《電影藝術》上發表了「談電影語言的現代化」一文,這篇文章以及後來中國第四代電影人的創作實踐,藉助對巴贊的理論的片面理解完成的,也就是將巴贊的理論理解為簡單的、狹隘的一種紀實美學的理論,理解為專注於技術的電影修辭手法。
其實,巴贊感興趣的也不是對「現實」的真實再現,而是對「現實-影像」這組關系的精神性的認定,影像是為了保留對現實的精神性的迷戀而製作的,電影製造機器是這組精神關系的物質基礎而已,在這個意義上巴贊如同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對電影進行反思。
其實,即使一個讀者不會像巴贊那樣對電影有著哲學式的思考,也完全會被巴贊對一部電影的個案解讀而迷倒。巴贊的影評不是堆砌理論術語的影評。他作為一位深諳影史又對影像有著天才審美敏銳度的人,對眼前的影像世界抒發出讓你拍案叫絕的評價。
如果說文字和影像在某種意義上冤家對頭,而巴贊的文字對於影像是一種最佳形式的旁白,是深情的戀人絮語。很多評論文字是害怕讀者見到電影影像本身的,這是一種可悲的「見光死」的評論,而巴贊的評論文字卻讓文字和影像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㈡ 巴贊的主要電影理論
一、歷史地位
法國理論學家巴贊被普遍認為是繼蘇聯蒙太奇學派後,世界電影理論的第二個里程碑式的 人物,他的理論主要是紀實主義美學,對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進行了深刻總結,對法國新浪潮影響巨大,被稱為「新浪潮之父」,他運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多種人文學科對電影進行研究,突破了傳統的電影格局,成為世界電影理論中不負盛名的電影理論家。其電影理論大致集中在《電影影像本體》與《電影語言進化觀》上。他的電影美學觀念不僅是一種對電影歷史的探究,更是在實踐基礎上的全面的美學理論研究。
二、電影影像本體論
主要觀點是認為攝影影像與現實被攝物同一
1、認為電影區別於其他藝術的根本在於,其他傳統藝術都是以人的參與為基礎的,而只有電影是依靠技術進步,排除了人為的介入。
2、與繪畫進行區別,認為電影有其獨特的形似范疇,尤其獨特的美學觀念即揭示真實,這與繪畫區別開來,並且其本質在於其畫面上的客觀性。
3、又批駁了電影的發明僅僅來源於科學技術的進步這一觀點,藉助心理學,認為電影的發明也來自人類自古以來對真實世界逼真復原的心理因素。
4、巴贊認為人類自古以來就有模擬品來代替現實世界的願望,這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與時間抗衡,使生命永存,巴贊將這種集體無意識稱作是木乃伊情節,認為視覺藝術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木 乃伊——雕塑——繪畫——照像——電影,而這些藝術的起源都源於深藏在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木乃伊情節。
5、巴贊又認為雖然電影影像是客觀復現現實的功能,但電影仍是一門藝術,只能無限接近現實,而不能完全與生活一模一樣,於是巴贊又提出電影是生活的「漸近線」。
三、電影語言進化觀
1、巴贊分析了蒙太奇電影語言、德國表現主義、好萊塢類型電影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極大地贊揚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美學觀念與電影語言的運用,認為寫實主義是電影語言進化的趨向。
2、巴贊並非完全不贊同蒙太奇,但他也指出了蒙太奇的弊端,認為蒙太奇將真實的空間碎成一堆碎片/畫面,並講這些畫面組合起來,形成它本身並不具有的意義,這樣就違反了空間的真實性。
3、巴贊十分贊同景深鏡頭,認為鏡頭有以下幾種好處:
①景深鏡頭使觀眾與畫面的關系比其與真實生活更近,無論內容如何,景深鏡頭首先就在畫面構成上創造了一種真實感。
②景深鏡頭引發觀眾思考,甚至要求觀眾參與場面調度,而蒙太奇是按照導演的意圖來組織畫面,觀眾只能觀看導演的思想,導演讓其看什麼就看什麼,自我選擇與思考少。
③蒙太奇因其本身特點,所表達的事件含義十分單一,而景深由於其畫面攝入內容多,有含義模糊的特點,且生活本來就是多義的,景深鏡頭無論是從真實性還是思考內涵上都比蒙太奇更勝一籌。
④提出了電影語言最大的特性是紀錄時間與再現空間,是時空真實性的問題。
⑤除此之外,受伯格森生命哲學、現象學與存在主義的影響,關注人內心世界,因此它不僅強調時空的真實,也強調電影應該紀錄心理的真實,前者使他出色總結了新現實主義的美學觀念,後者使他當之 無愧的成為新浪潮之父,對現代主義電影美學觀影響重大。
㈢ 巴贊的電影理論是哪些
他的電影理論很多,具體內容你可以買一本《電影是什麼》看看。
給你摘抄一小段:
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手法和美學主張,促使以後的電影理論界不論在電影的敘事手法,蒙太奇剪輯、攝影、表演,以致在劇場景的結構上都出現新的論證和觀點。最明顯的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即長鏡頭理論,反對單鏡頭剪輯,而主張像一些新現實主義影片一樣,更多以"段落"或一場戲作為一個剪輯單元。在他看來,只有這種剪輯方法,才更符合生活。
「新浪潮」電影誕生於年1958年,該電影流派把巴贊推崇為自己的精神領袖。巴贊的理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
巴贊在《攝影影象的本體論》中,提出了「攝影的美學特徵在於它能揭示真實」的美學原理。他說:「……攝影機鏡頭擺脫了陳舊偏見,清除了我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銹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從而激起我的眷戀」。由此,巴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電影藝術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徵就是「紀實的特徵」。它和任何藝術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貼近現實。巴贊的「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被稱作是「寫實主義」的口號。
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昌弗的《胡作非為》直接實踐了巴贊的理論,是一個很能說明巴贊理論的影片。《胡作非為》描寫了一個12歲男孩安托納,由於得不到家長和老師們的理解和關心,兩次出逃,流落街頭,後因行竊經受警察與心理學家的審問,被送進勞教營,後又逃跑出來奔向大海的過程。特呂弗打破了傳統敘事手法,將影片的敘事語言始終保持在生活的漸近線上,形成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風格。這部影片同時在國際影壇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和歡迎,為「新浪潮」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二、場面調度的理論
巴贊認為:「敘事的真實性是與感性的真實性針鋒相對的,而感性的真實性是首先來自空間的真實」。蒙太奇理論的處理手法,是在「講述事件」,這必然要對空間和時間進行大量的分割處理,從而破壞了感性的真實。相反,景深鏡頭永遠是「紀錄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實空間和時間」,要求「在一視同仁的空間同一性之中保存物體」。巴贊希望電影攝制者認識到電影畫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認為,解釋和闡明含義固然需要藝術技巧,但是通過不加修飾的畫面來顯示含義也是需要藝術技巧的。所有這些,構成了巴贊「場面調度」的理論,也有人稱其為「景深鏡頭」理論或「長鏡頭」理論。巴贊提出的「場面調度理論,幾乎在一切方面與蒙太奇理論相對立。蒙太奇出於講故事的目的對時空進行分割處理,而場面調度追求的是不作人為解釋的時空相對統一;蒙太奇的敘事性決定了導演在電影藝術中的自我表現,而場面調度的紀錄性決定了導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論強調畫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場面調度強調畫面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現的是事物的單含義,具有鮮明性和強制性,而場面調度表現的是事物的多含義,它有瞬間性與隨意性;蒙太奇引導觀眾進行選擇,而場面調度提示觀眾進行選擇。
巴贊的這個理論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特呂弗是巴贊的忠實弟子,他說:「沒有正確的畫面,正確的只有畫面」。戈達爾說:「電影就是每秒鍾24畫格的真理」。他們的電影觀念,同巴贊的場面調度的理論一脈相承。
攝影影像的本體論(安德烈-巴贊)
如果用精神分析法去分析造型藝術,就可以把塗防腐香料殮藏屍體看成是造型藝術產生的基本因素。精神分析法追溯繪畫與雕刻的起源時,大概會找到木乃伊「情意結」(complexe)。古代埃及宗教宣揚以生抗死,它認為,肉體不腐則生命猶存。因此,這種宗教迎合了人類心理的基本要求-----與時間相抗衡。因為死亡無非是時間贏得了勝利。人為地把人體外形保存下來就意味著從時間長河中攫住生靈,使其永生。妥善保存死者骨肉的完整外形,這曾經是天經地義的事。一具用泡鹼處理過的,干癟的,呈褐色的木乃伊也就是古埃及的第一個雕像。但是金字塔或通道中的迷宮不足以防止墓穴被盜,還要採取另外的保險措施,以防萬一。所以,在石棺附近,除了撒些小麥當作死者的食物外,還放上幾尊陶制的小雕像,作為備用的木乃伊,死者身體一旦毀壞,這些雕像便可充當替身。從雕像藝術這種宗教起源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原始功能:復制外形以保存生命。顯然,在史前洞穴中發現亂箭穿身的泥雕熊表現了同種心願更積極的一個方面:泥熊等同於知獸的神化物,為的是祈求狩獵成功。
當然,藝術與文明同時在演進,造型藝術也終於擺脫了這種巫術職能(路易十四就沒有讓後人把他的屍體塗上香料保存,只是請勒*布朗畫了一幅肖像)。但是,降伏時間的渴望畢竟是難以抑制的,文明的進步只不過是把這種要求升華為合乎情理的想法罷了。我們不再相信模特兒與畫像之間在本體論上有同一性,但是我們承認後者幫我們回憶起前者,因而使他不至於被遺忘。描形繪像的做法已經與人類本位說的實用主義無關。它涉及的不現是人生命延續的問題,而是更廣泛的概念,即創造出一個符合現實原貌,而時間上獨立自存的理想世界。倘若人們在我們對繪畫的盲目贊嘆中有沒有看到用形式的永恆克服歲月流逝的原始需要,「繪畫便實在太虛妄」了。如果說造型藝術不僅是它的美學史,而且應先是它的心理學歷史,那麼,這個歷史基本上就是追求形似的歷史,或者說是寫實主義的發展史。
從這種社會學觀點看問題,照相術與電影的出現便自然而然地解釋了現代繪畫肇始於19世紀中葉的精神與技術的重大危機。
安德烈*馬爾羅在發表於(激情)雜志上的那篇文章中寫道:「電影只是在造型藝術現實主義演進過程中最明顯的表現,而現實主義的原理是隨文藝復興運動出現的,並且在巴羅克風格的繪畫中得到了最極端的體現。」
確實,世界繪畫曾經實現了形式的象徵主義與現實主義這間不同程度不同的平衡,但是,到了15世紀,西方繪畫開始不再單純注重用特有手段表現精神現實,而力求把對精神的表現和對於外部世界盡量逼真的描摹結合起來。毫無疑義,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就是透視畫法的發明,這是第一個科學的初具機械特性的體系。透視法使畫家有可能製造出三度空間的幻象,物像看上去能夠與我們的直接感受相仿。
從此,繪畫便在兩種追求之間徘徊:一種屬於純美學范疇--表現精神的實在,在那裡,形式的象徵含義超越了被描繪的原形;而另一種追求是僅僅用逼真的模擬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願望。這種追求幻象的要求一旦有所滿足,便愈益強烈,以至於逐漸吞噬了造型藝術。然而,由於透視畫法只解決了形似問題,並不能表現運動,因而那裡的現實主義自然只能限於探討如何把事物的瞬間表現得富於戲劇性,即通過某種心理上的第四維暗示出在苦於靜止不動的巴羅克藝術中是蘊含著生命的。
當然,偉大的畫家總是把這兩種傾向結合起來:他們既能把握現實,又將現實融於藝術形式中,使兩種傾向主次分明。但是,我們看到的畢竟是本質迥異的兩種現象,客觀的評論應當善於將其區分,以便了解繪畫藝術的演進。從16世紀以來,對現實幻象的追求不斷從內部影響繪畫。這是一種純心理的需求,它本身並不屬於美學范疇,只有從追求魔力的心理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源。但是,這種需求十分強烈,在它的影響下,造型藝術的平衡被全盤打亂了。
圍繞著藝術中的真實進行的論爭就是由於這種誤解,由於美學與心理學的混淆引起的。要求既具體又本質地表現客觀世界的真正現實主義,與迷惑視覺的(或迷惑頭腦的)虛假現實主義混為一談,後者滿足的是幾可亂真的幻象。由此看來,中世紀藝術似乎就沒有嘗過這種沖突的苦頭:它既有強烈的寫實性,又是高雅的精神表現,它對於由新技術手段揭開的這一幕還一無所知呢。透視法成了西方藝術的原罪。
替它贖罪的人是尼埃普斯和盧米埃爾。照相術既完成了巴羅克藝術的夙願,也把造型藝術從追求形似的困擾中解放出來。因為繪畫曾經竭力為我們製造幾可亂真的幻象,這種幻象對藝術來說已經足夠了,但畢竟似真非真,而照相術與電影這兩大發明從本質上最終解決了糾纏不清的現實主義問題。一個畫家不論有多巧,他的作品總要被打上不可避免的主觀印記。既然由人執筆作畫,對畫像的懷疑便不會消除。所以,從巴羅克風格的繪畫過渡到照相術,這里最本質的現象並不是單純器材的完善(攝影在模仿色彩方面還遠不及繪畫),而是心理因素:它完全滿足了我們把人排除在外,單靠機械的復制來製造幻象的慾望。問題的解決不在於結果,而在於生成的方式。
因此說,保持風格與形似兩者之間的沖突是較為現代才有的現象,在感光玻璃片發明之前,恐怕還找不到這類沖突的跡象。顯而易見,夏爾丹的作品中令人贊嘆的客觀性與攝影師的客觀性完全是兩碼事。現實主義的危機真正開始於19世紀。今天,畢加索成了這場危機的神話般人物,這場危機涉及到造型形式存在的條件及社會學基礎。現代畫家擺脫了追求形似的心理,把形似與否的問題丟給了平民百姓,往後,就由平民百姓一方面把照相術與形似問題等同起來,另一方面把只求形似的繪畫與這個問題等同起來吧。
因此,攝影與繪畫不同,它的獨特性在於其本質上的客觀性。況且,作為攝影機眼睛的一組透鏡代替了人的眼睛,而它們的名稱就叫(法文OBJECTIF)。在原物體與它的再現物之間只有另一個實物發生作用,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嚴格的決定論自動生成,不需人加以干預,參與創造。攝影師的個性只是在選擇拍攝對象,確定拍攝角度和對現象的解釋中表現出來。這種個性在最終的作品中無論表露得多麼明顯,它與畫家表現在繪畫中的個性也不能相提並論。一切藝術都是以人的參與為基礎的,唯獨在攝影中,我們有了不讓人介入的特權。照片作為「自然」現象作用於我的感官,它猶如蘭花,宛若雪花,而鮮花與冰雪的美離不開植物與大地的本源。
這種自動生成的方式徹底改變了影像的心理學。攝影的客觀性賦予影像以令人信服的,任何繪畫作品都無法具有的力量。不管我們用批判精神提出多少異議,我們不得不相信被摹寫的原物是確實存在的,它是確確實實被重現出來,即被再現於時空之中的。攝影得天獨厚,可以把客體如實地轉現到它的摹本上。最逼真的繪畫作品可以使我們更了解被描繪物的原貌,但是,不論我們怎樣雄辯,它終究不會像攝影那樣具有異乎尋常的威力,以博得我們的完全信任。
於是,在達到形似效果方面,繪畫只能作為一種較低級的技巧,作為復現手段的一種代用品。唯有攝影機鏡頭下的客體影像能夠滿足我們潛意識提出的再現原物的需要,它比幾可亂真的仿印更真切,因為它就是這件實物的原型。不過,它已經擺脫了時間流逝的影響。影像可能模糊不清,畸變褪色,失去紀錄價值,但是它畢竟產生了被攝物的本體,影像就是這件被攝物。相簿里一張張照片的魅力就在於此。這是些灰色的或黑色的幽靈般的幾乎分辨不清的影子,這不再是傳統的家庭畫像,而是能撩撥情思的人生的各個瞬間,它們擺脫了原來的命運,展現在我們面前,把它們記錄下來不是靠藝術魔力,而是靠無動於衷的機械設備效力。因為攝影不是像藝術那樣去創造永恆,它只是給時間塗上香料,使時間免於自身的腐朽。
其於這種觀點,電影的出現使攝影的客觀性在時間方面更臻完善。影片不再滿足於為我們錄下被攝物的瞬間情景(就像琥珀中數百年的昆蟲保存完整無損),而是使巴羅克風格的藝術從似動非動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事物的影像第一次映現了事物的時間延續,彷彿是一具可變的木乃伊。
攝影影像具有獨特的形似范疇,這也就決定了它有別於繪畫,而遵循自己的美學原則。攝影的美學特性在於揭示真實。在外部世界的背景中分辨出濕漉漉人行道上的倒影或一個孩子的手勢,這無須我的指點;攝影機鏡頭擺脫了我們對客體的習慣看法和偏見,清除了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銹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力,從而激起我的眷戀。憑借著攝影技術創造出來的,我們不曾了解的或未能見到的世界的自然影像,大自然最終做到了不僅模仿藝術,還仿效藝術。
大自然的創造力甚至可以超過藝術家。畫家的美學世界與他周圍的世界是異質的,畫框圈出了一個實體上和本質上迥然不同的小天地。相反,印在照片上一物像的存在如同指紋一樣反映著被攝物的存在。因此,攝影實際上是自然造物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當超現實主義流派為了生出造型畸胎而求助於感光底片時,他們已經隱約地悟出了上述道理。因為對超現實主義來說,美學目的離不開影像對我們頭腦產生的機械效應。想像與現實兩者之間合乎邏輯的區別趨於消失。任何形象都應被感覺為一件實物,任憑任何實物都應感覺為一個形象。所以攝影曾經是超現實主義流派在創作中優先採用的技術手段,因為攝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屬性:一種真正的幻象。超現實主義繪畫使用製造逼真效果的技巧,並且注重細節的精確,這就是攝影術的一種反證。
顯而易見,攝影的出現是造型藝術中最重要的事件。它解除了困擾,又實現了夙願,使西方繪畫最終擺脫了現實主義的糾纏,恢復了自己獨特的美學。印象派的「現實主義」科學為借托,與製造逼真效果的技法截然對立;況且,只有不再注重外形的模仿時,色彩才能把外形淹沒。後來,在塞尚的作品中,堅實的形態重新進入構圖,但是,它畢竟擺脫了製造幻象的透視法的幾何學。由機械產生的影像與繪畫相頡頏,終於超過了巴羅克的形似,達到了與被攝物等同的水平,迫使繪畫本身也變成了攝影的對象。
既然攝影術使我們能欣賞到直觀上未必能惹人喜歡的原物摹本,又不妨礙我們去欣賞不必以大自然為參照物純畫作,從此,帕斯卡式的指責就毫無意義了。
此外,電影還是一種語言。
㈣ |電影美·從不需標准|絕美服化道·精選佳片
西蒙影志:在電影誕生的一百多年裡,「紀實美學」倡導者巴贊認為電影只是「無限趨近於現實的漸進線」,而隨著我們逐漸把對現實的審美評判搬到觀影中時,發現對於一部高於生活的電影而言,導演往往會企圖刻意修飾片子。 那種修飾不單指剪輯、調度,還指將難以直抒的觀點在絕美的服化道即服裝、化妝、道具中得到演繹,更神奇得是,這種演繹引起了人類開始主動思考何為電影美。
由於許多寶藏影評人對《埃及艷後》、《丹麥女孩》、《布達佩斯大飯店》等一類榮獲最佳服裝設計的電影作了很多透徹分析,本期將不再贅述。西蒙將挑選來自不同國家個性鮮明、美意獨特的服化道電影,分別是日本《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美國《墜入》、中國《一代宗師》的三部佳作,帶著尋找寶藏世界的好奇心,將其分為三個篇章,將解讀我眼中電影的服化道之美。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歌舞片「日」 中島哲也 ( 2006)
第3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電影記錄了松子遺憾卻認真活過的一生,這一生起太匆忙、終太悲涼。一直以來松子父親偏愛體弱多病的妹妹,松子無意間發現扮鬼臉竟討得父親笑臉,於是從小得不到父愛的松子,拚命想要博得父親一笑。而就此,家庭的缺憾成為了松子不可磨滅的悲劇。
松子的人生是場值得贊美的悲劇,影片中多次出現花團錦簇的場景,用表現力的服裝與面容給世上的無趣加上種種濃烈的色彩,導演認為松子遺憾卻認真活過的一生,是鮮花鋪就的一生。
聽聞愛情,十有九傷,松子愛過濫俗作家、有妻之人、平凡理發師...但始終都以一種美好的、充滿希望的生存本能去對抗令人厭惡至極的 罪惡與苦難,松子的一生也許是因為太積極融入這個世界而遭世人嫌棄。
導演把松子陽光明朗的性格當作影片色調,我把這貫穿全片的用色理解為「松子一生明朗」。
起初我一直帶著尋找絕美服化道的目的觀影,我發現這令我很難過,刻意的追究美是對此片的不敬,我們在兒時憧憬的一生又何嘗不是閃閃發光,但是松子成年後、走上世界,才明白並不是這樣,她的快樂是短暫的,大部分時間由苦難來填充,我們不覺得是因為我們被身邊重要的人保護著,而松子的希望被導演保護著。
絕美的服化道不單單只會展現光彩耀人的一面,有時候作為人生的寓言物也是種電影美。聽聞孤獨,半喜半悲,導演對這出悲劇投入了贊美的情懷,用許多閃閃發光的場景、服飾、造型塑造了松子直觀的人物形象。
23歲身為音樂老師卷發美少女的模樣;被濫俗作家打到傷痕累累的模樣;被小混混騙錢發瘋誤殺人的瘋癲模樣;在監獄里齊耳短發朝氣活潑的樣子;僅憑學生龍洋一一句愛你她就認可道:「只有龍洋一是我的一切。」倔強死守愛情的樣子;五十三歲的松子因為對他人失去信心日漸臃腫的模樣;死亡之際倒在草地一蹶不起的樣子。
導演賦予她造型的變化體現的是松子一生的成長,用加工的色彩與造型演繹出了美意獨特的風格電影。松子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也是遺憾的一生,也可以說是失敗的一生。如果按部就班就可以得到幸福,那我寧願接受這世界的不完美。
從這部電影我竟然開始渴望「日式孤獨」:人人都在按規律行走,到點了起床,到年紀了愛人。 松子一生都在努力愛別人,無論友情愛情,可她都假裝聽不見自己次次心碎的聲音。
女人的一生要有多美麗才能稱為絕美,松子這一生為了愛來不及與自我和解,她臃腫的身體不美,但是導演就是設計了這樣的造型,寓言著: 盡管這世界不如意,容顏衰老,體態走樣,孤獨一生,你依舊有權利選擇自己要過什麼樣的一生。
可能五十三歲的她真的累了,她期許著有個能夠對自己微笑的爸爸、一個完整的家庭、一個姐妹情深的妹妹,而她卻花光了力氣去對抗這無奈、不盡人意的一生。因此松子明朗積極追求愛時導演就利用人情世故安排悲傷,松子沉默不語放棄相信愛時導演通過服化道放大悲傷。
在片尾中, 小小的 松子 ,走著人生長長的樓梯 ,伸長了小手,想要抓住天上的星星。 若不是造型、細節之處的設計,引導我主動去諒解松子的一生,我真的很難去相信:電影是再現的藝術。
《墜入》奇幻片「美」塔西姆•辛(2006)
第4屆奧斯汀影評人協會 最佳攝影 獎
遺憾這么遲與你相遇——《墜入》。導演為拍攝此片,歷時四年游歷了多達23個國家取景,背著「童話」走走停停。
電影通過一位摔斷手臂的五歲小女孩亞歷珊卓和一位特技表演而摔斷了雙腿、被唯利是圖女友拋棄的成年男子羅伊,他們用不同層次的錯位構思,共同編述了一則屬於他們的童話故事。
該片將現實生活與奇幻故事中五個人物的經歷不斷重疊發展,導演用令人驚嘆的構圖、瑰麗的場景和絕美的服化道,似乎在寓言著: 生活不幸、「童話織夢」。
在幀幀如畫的故事裡,始終沒露面的惡伯爵,也暗示了現實生活中的羅伊一直背負著無形的壓力。導演還設計了一出絕妙的細節:故事中惡伯爵把達爾文所逐愛的美洲蝴蝶直接作為標本,以至於悲傷不止的達爾文有了怒意。這像不像,現實中羅伊所熱愛的電影夢,由於意外造成了雙腿殘廢,破碎的事業讓他對生活充滿了怒意。
令人為之驚艷的是,電影蒙太奇的使用,上一秒蝴蝶標本下一秒轉入海中蝶形礁島,而故事中的一行人卻受困於這座礁島。導演不直接闡述人物的內心而是藉以「相似化」去激發人的潛在意識,意為所見即所思。珊卓和羅伊不斷的把現實搬進故事裡,企圖篡改著故事的軌跡,是因為他們都渴望表達出自己對死亡與救贖的見解。
而巧妙之處就在於當孩子與成年人二者思維發生碰撞,童話就顯得彌足珍貴。是因為我們的現實世界在向我們揭示一個真理: 人真的很奇怪,一開始想著長大,後來又想變回一個小孩。
我們的《墜入》,一場視覺盛宴,精緻、魔幻;一次童話冒險,童真、幽默。它別於華麗服飾再現的造型美,而是動用所有的服裝、造型、道具展現珊卓所思所想的再現美。導演歷時四年,遍歷各地,只是為了展示小孩子該有的天馬行空。
這部超現實的奇幻電影,是我彌足珍貴的回憶。它嵌入了「夢」。神秘人死時嘴裡的小鳥飛出、摺扇遮面濃郁中國風的公主、泡在水裡的假牙成了啟動力量的關鍵物...珊卓把現實搬進夢里,現實中戴假牙的老頭已經去世,而在童話中假牙被黑色惡兵踩碎,神秘人因此失去了力量。
這種對生死的轉化,會不會有點震撼,通過道具、造型的變化,我們不僅能剖析電影,還主動思考了「死亡」。這是一部奇幻作品用美意獨特的服化道在童話與現實中做到了出入自如。
小時候,我們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我們以為那才是現實,是什麼時候清醒過來的呢?是學會「分擔愛」的那一瞬間。
一心求死的羅伊,想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作為童話結尾。於是故事人物接二連三的死亡,被亂箭射死、被炸死、砍死、墜樓而死,珊卓開始害怕死亡,於是墜入童話,靠著救贖的力量,感化了羅伊。
如果就此結束了,那這部電影能在豆瓣評九分的價值也太低了,此部電影除了美意獨特的服化道,展示了超現實童話的夢幻。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部致敬片!
仔細觀看片頭以及片尾的黑白場景,我們發現《墜入》用了很多的筆墨在向電影特效演員致敬,有趣的是,電影的片頭片尾截取了貝多芬第七交響第二樂章,電影的整體美工設計參考致敬了達利的作品。
可想而知,自電影誕生一百多年以來,我們需要致敬的已經不單單是電影先驅們了,更多的是流芳百世的電影美。電影末尾,小女孩用淘氣的語氣說著:「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不就正是一個童話敬畏現實,一代才子致敬藝術.
《一代宗師》動作片「中」王家衛(2013)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攝影(提名)
國際華語辯論賽曾出過一道辯題:武俠是不是一場夢。個人鍾情反方的觀點,武俠與武術文化共生共融,經過兩千多年的傳續,我們有了武俠泰斗金庸,武俠浪子古龍。如今這個沒有英雄的時代,時勢造人。
電影作為再現藝術成了造勢之人,它結合傳統的美學元素,洞悉我們所忽視的江湖道義,足矣讓武俠不再成為眾人遙遠的期待。
王家衛拍攝了一部擁有「詩意武俠」之稱的《一代宗師》,也是我們值得驕傲的華語作品,影片中東方韻味的服化道寓於王家衛擅長的氛圍調度中,於是我們看見了更多生命的斑駁的光影,同時在武術的一橫一豎中也看見了一代武人,普世的命運。
武俠不是夢,風流才是夢。電影的美感來源於王家衛對電影風格的把控,慢鏡頭的對打、詩化般的台詞,巧妙的構圖,還原了最靈性、生動的民國時代。精湛的服化道設計,展示了舊時代的輪廓,與葉問交手的小腳女性,遺留的三寸金蓮在電影美的渲染下,有一種說不出的精緻與孤獨;宮家老爺子去世出葬時的排場、服飾、隨從都是舊時代的縮影;葉問與宮二纏綿而詩意的武打鏡頭,顛覆了我們印象中的動作片。
對於王家衛而言這部電影是成功的,他做了他心之所願:「想呈現那個時代的精氣神,想把那個時代武術家的那口氣用最最真實的手筆還原出來。」一部《一代宗師》證明了武俠不是一場夢,這時宮老爺子的話點亮了江湖: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燈就有人。
而生逢亂世,宮二對葉問只言:「我在最好的時候碰到你,是我的運氣」,宮二輕輕眨動的眼瞼和那一滴眼淚,最後眼簾一闔,畫面美的戛然而止。
《一代宗師》美術總監秋偉明談服化道,電影場景均用木質牆面、手工雕花、金箔包裹,服裝搭配要精細到每一顆扣子和配飾。若導演不是王家衛我可能會高成本的電影質量如何,好在這部是出自《花樣年華》《重慶森林》《阿飛正傳》等電影美集於一生的氛圍大師之手。
《一代宗師》中章子怡的演技絕對是撐起服化道,而不是被服化道所修飾,要是把她往江山裡一丟,浮沉起來的都是琉璃般的萬種風情。
心高氣傲的宮二,不願妥切,求勝而不求全,念念不忘的回響彷彿停留在了他與葉問在樓道比武跌失的那一牽扯之間,宮二絕美的面龐,精緻的鞋子和服飾在鏡頭下迴旋,我竟聯想到張愛玲的文字: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
這部具有氣息韻律之美的華語電影,令人舒服的視聽語言,獨具鮮明的中國服飾,導演把武術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融入了電影,王家衛導演一直沒有變,還是習慣用第三方物件表達人物內心。
即便這是一部風格獨立的動作片,王家衛依舊把主題推向了「愛恨情仇」,主角在兒女情長中的矛盾遠遠大於表面上的爭名奪利,弱化了時代,高舉了愛。
電影台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成了角兒,《一代宗師》中時勢未必造英雄,人生的有趣在於留有遺憾,人生無常,並非事事順心,一代人,一江湖,像葉問留下的那枚扣子一樣,「我們之間本來就沒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緣分」。
西蒙結語:本期介紹到這里就結束啦。我們對美從未有過一個明確的定義:去告訴我們應該用什麼眼光看,按什麼順序看。而所謂審美的進步,不是對一部電影有了多麼深奧的見解,而是我們原諒了哪些我們曾經以為的不完美。 在服化道仍對電影起到重要作用的今日,人人都可對其暢所欲言,選取日本、美國、中國的電影也是有別用意,我希望大家的「戲路」可以像珊卓一樣天馬行空。松子說人的價值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付出了什麼。而王家衛說:功夫即時間。在這里西蒙想說:美即時間,值得耗時欣賞一生。
㈤ 安德烈·巴贊的電影理論
核心、基本觀點:影像客觀現實中的被攝物同一。(出處:《攝影影像的本體論》)電影再現事物原貌的本性是電影美學的基礎。
【名詞解釋:影像本體論】巴贊的電影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石。其核心和基本觀點是影像與客觀現實中的被攝物同一。在《攝影影像的本體論》一文中,巴贊提出,電影再現事物原貌的本性是電影美學的基礎。因為一切藝術都是以人的參與為基礎的,唯獨在攝影中,我們有了不讓人介入的特權。所以攝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屬性。影像本體論和巴贊的電影起源心理學以及電影語言進化論都有密切的關系。巴贊認為,電影發明的心理依據是再現完整現實的幻想,而現實主義是電影語言演化的趨向。 核心、基本觀點:電影發明的心理依據是再現完整現實的幻想。(出處:《完整電影的神話》)電影是人類追求逼真的復現現實的心理的產物,這種心理因素決定了銀幕形象的真實感,決定了電影技術的完善和電影藝術的發展方向:再現一個真實的世界。但電影不可能實現對客觀現實的完整摹寫,「電影是現實的漸進線」。(出處:《傑作:〈溫別爾托.D〉》)
【名詞解釋:木乃伊情結】巴贊藉助精神分析解釋電影起源的一種闡釋。巴贊為研究電影起源的心理,追溯到雕刻和繪畫的起源。他認為人有永久性保存自己屍體的驅動。塗上香料的木乃伊是第一個雕像。雕刻和繪畫成為人的替代品。他們起源與一種願望,是一種原始需要。攝影不是創造永恆,而是給現實塗上香料,使時間免於腐朽。巴贊認為,攝影作為自然的補充,而不是替代,第一次有了不讓人干預的特權。電影也因此第一次實現了影像與被攝物的同一,彷彿木乃伊。
【名詞解釋:完整電影】巴贊在《完整電影的神話》一文中提出的關於電影起源觀的電影觀念。他認為電影起源的心理原因是再現完整電影的神話,也就是再現聲、色、主體感受一應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 核心、基本觀點:現實主義是電影語言演化的趨向。巴贊的電影現實主義包括三個方面:表現對象的真實;時間空間的真實(美學核心);敘事結構的真實。為了實現這些審美理想,巴贊提出了「長鏡頭理論」。
【名詞解釋:「長鏡頭(景深鏡頭)理論」】長鏡頭理論是對巴贊提出的「景深鏡頭理論」的不嚴密的概括。按照長鏡頭(鏡頭—段落)和景深鏡頭的原則構思拍攝影片,是一種旨在展現完整現實景象的電影風格和表現手法。它具體的實踐要求是:
a.避免嚴格限定觀眾的知覺過程,它是一種潛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過事物的常態和完整的動作揭示動機。保持透明和多義的真實。
b.長鏡頭(鏡頭—段落)保證事件的時間進程受到尊重,景深鏡頭能夠讓觀眾看到現實空間的全貌和事物的實際聯系。
c.連續性拍攝的鏡頭—段落體現了現代電影的敘事原則,屏棄了戲劇的嚴格符合因果邏輯的省略手法,再現現實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實感。
(4)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
巴贊在《攝影影象的本體論》中,提出了「攝影的美學特徵在於它能揭示真實」的美學原理。他說:「……攝影機鏡頭擺脫了陳舊偏見,清除了我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銹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從而激起我的眷戀」。由此,巴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電影藝術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徵就是「紀實的特徵」。它和任何藝術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貼近現實。巴贊的「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被稱作是「寫實主義」的口號。
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昌弗的《胡作非為》直接實踐了巴贊的理論,是一個很能說明巴贊理論的影片。《胡作非為》描寫了一個12歲男孩安托納,由於得不到家長和老師們的理解和關心,兩次出逃,流落街頭,後因行竊經受警察與心理學家的審問,被送進勞教營,後又逃跑出來奔向大海的過程。特呂弗打破了傳統敘事手法,將影片的敘事語言始終保持在生活的漸近線上,形成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風格。這部影片同時在國際影壇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和歡迎,為「新浪潮」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5)場面調度的理論
巴贊認為:「敘事的真實性是與感性的真實性針鋒相對的,而感性的真實性是首先來自空間的真實」。蒙太奇理論的處理手法,是在「講述事件」,這必然要對空間和時間進行大量的分割處理,從而破壞了感性的真實。相反,景深鏡頭永遠是「紀錄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實空間和時間」,要求「在一視同仁的空間同一性之中保存物體」。巴贊希望電影攝制者認識到電影畫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認為,解釋和闡明含義固然需要藝術技巧,但是通過不加修飾的畫面來顯示含義也是需要藝術技巧的。所有這些,構成了巴贊「場面調度」的理論,也有人稱其為「景深鏡頭」理論或「長鏡頭」理論。巴贊提出的「場面調度理論,幾乎在一切方面與蒙太奇理論相對立。蒙太奇出於講故事的目的對時空進行分割處理,而場面調度追求的是不作人為解釋的時空相對統一;蒙太奇的敘事性決定了導演在電影藝術中的自我表現,而場面調度的紀錄性決定了導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論強調畫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場面調度強調畫面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現的是事物的單含義,具有鮮明性和強制性,而場面調度表現的是事物的多含義,它有瞬間性與隨意性;蒙太奇引導觀眾進行選擇,而場面調度提示觀眾進行選擇。
巴贊的這個理論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特呂弗是巴贊的忠實弟子,他說:「沒有正確的畫面,正確的只有畫面」。戈達爾說:「電影就是每秒鍾24畫格的真理」。他們的電影觀念,同巴贊的場面調度的理論一脈相承。
㈥ 關於巴贊的電影思想,正確的是什麼
關於巴贊的電影思想,正確的是巴贊提出了「總體現實主義」說。 原因是因為巴贊贊同人道主義精神和理想。 巴贊認為電影的產生來源於我們的木乃伊情結。
巴贊的所有電影議論就是建築在這個根本立論基礎上的,「電影觀」是先於電影機器發明之前存在的,這個「電影觀」就是保存「像」,而後 認定「像」和「現實」的復制關系和同一關系。巴贊所謂的電影的「木乃伊情結」的心理學動機。
以及建築在「照相本體論」上對電影美學風格的褒貶態度構成了他所有電影思考和批評的靈魂,所以他在這種「精神性同一」的基礎上認定了電影復制技術的不斷發明構成了影像和現實間的漸變。
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
巴贊在《攝影影象的本體論》中,提出了「攝影的美學特徵在於它能揭示真實」的美學原理。他說:「……攝影機鏡頭擺脫了陳舊偏見,清除了我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銹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從而激起我的眷戀」。
由此,巴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電影藝術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徵就是「紀實的特徵」。它和任何藝術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貼近現實。巴贊的「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被稱作是「寫實主義」的口號。
㈦ 電影是什麼》安德烈·巴贊
這篇文章以及後來中國第四代電影人的創作實踐,藉助對巴贊的理論的片面理解完成的,也就是將巴贊的理論理解為簡單的、狹隘的一種紀實美學的理論,理解為專注於技術的電影修辭手法。其實,巴贊感興趣的也不是對「現實」的真實再現,而是對「現實-影像」這組關系的精神性的認定,影像是為了保留對現實的精神性的迷戀而製作的,電影製造機器是這組精神關系的物質基礎而已,在這個意義上巴贊如同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對電影進行反思。
㈧ 編導必學的鏡頭理論與紀實美學
編導必學的鏡頭理論與紀實美學
長鏡頭的出現,被認為是“電影美學的革命”。在這之前,蒙太奇理論作為唯一的電影理論,基本上支配了電影藝術家們的思維活動。人們研究蒙太奇理論,很少涉及電影與照相的關系,也很少從這一角度去研究電影的特性。
巴贊標新立異,把電影的特性歸結為照相性,並從這一特性出發,強調電影的逼真性、紀實性。巴贊的寫實主義的美學思想,以及他總結的景深鏡頭和長鏡頭的美學功能,極大地推動了電影語言的發展,帶來了電影表現手段的一次革命,造就了新的銀幕形態,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長鏡頭,就不會有現代電影。
所謂長鏡頭,就是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長鏡頭是與蒙太奇相對的電影敘事規則。蒙太奇的敘事規則是鏡頭的剪輯和組接,強調對電影時空的重新構築;長鏡頭是指用一個鏡頭連續地對一個場景進行拍攝而形成的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從形式上講,長鏡頭拍攝的時間較長,單個鏡頭的長度可達10分鍾左右;從內容上,它在一個鏡頭內保持了動作與空間的相對完整。
追溯長鏡頭的使用,可以說是源自照相階段。那時,由於攝影技術的限制,電影的攝影技法還不能自如地展現拍攝對象,這時期的單鏡頭實際上也就是原始的長鏡頭。
而長鏡頭作為電影語言的又一敘事法則的提出,則是在蒙太奇理論完全成熟之後,作為蒙太奇理論的“陌生化”(實為一種補充與完善)提出的。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巴贊不滿於蒙太奇理論人為地切割和重新編排時空,認為這是對生活本體的不尊重,是導演企圖用人工手段強制觀眾接受導演的意圖。巴贊主張在電影中使用長鏡頭和景深鏡頭,因為長鏡頭能保持影片在時間上的延續性,而景深鏡頭則能顯示空間的真實性和完整感。
一般認為,電影史上最早應用長鏡頭的範例是紀錄片大師羅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攝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在這部影片中,弗拉哈迪用一個較長的長鏡頭表現了愛斯基摩人從冰窟窿里獵取海豹的過程。
長鏡頭的出現,帶來了電影表現手段的一次革命,造就了新的銀幕形態,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長鏡頭就不會有現代電影,長鏡頭技巧的成熟運用標志著電影形態開始由傳統過渡到現代,進入一個電影敘事手段、電影結構、電影風格多元化的時代。三十年代末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讓·雷諾阿較早系統地運用了長鏡頭手法。1941年美國奧遜·威爾斯在他的經典影片《公民凱恩》中,又成功地運用了景深鏡頭、長鏡頭段落、運動攝影以及多視角的敘事結構,使這部影片成為一座“現代電影的紀念碑”。這以後,瑞典英格瑪·伯格曼、義大利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等也都以他們的藝術實踐證明了長鏡頭的藝術魅力。五十年代,伴隨著寫實主義電影浪潮的興起,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創立了以長鏡頭理論為核心的電影紀實美學。
作為電影藝術語言的長鏡頭的藝術功能有如下幾種:
(一)創造完整的時空
因為長鏡頭在本質上更加符合現實,更少人
更少人工性,銀幕上出現的不是分切得很破碎的鏡頭,而是完整的動作和四周中的環境。鏡頭的運動本性又不斷提示著畫外空間,使得畫外空間與畫內空間連成一個整體,時間也呈現出連續性的`特點。這也就是電影表現時空的完整性。如《羅生門》片頭,用長鏡頭完整地表現那個暴雨如注的羅生門,由此定下了影片的基調。
(二)形成豐富的表意性
長鏡頭為觀眾提供了多方面的觀察事物,多角度地理解被表現的對象的可能性。長鏡頭讓我們在一個平素習以為常和熟視無睹的現實面前感到一種逼視的震驚。現實本身具有多義性的特點,長鏡頭體現了對現實的多義性的尊重,即把思考的權利交還給觀眾,符合現代人的欣賞要求。如《卧虎藏龍》中許多場面以長鏡頭語言,來構築畫面豐富的表意性。
(三)渲染烘托情緒和環境氣氛
長鏡頭還常常有助於渲染和烘托情緒及環境氣氛,能幫助形成影片凝重、舒緩、紀實性強的抒情風格。如《城南舊事》片尾“小英子目送宋媽遠去”的場景已經成為中國電影長鏡頭運用的經典範本。
紀實美學
電影發展中的兩大傳統:
電影從一誕生,就帶有兩種明顯不同的傾向,一種是盧米埃爾兄弟及其攝影師開創的新聞片、記錄片所具有的寫實主義傾向;另一種是梅里愛所開創的表現虛構情節的戲劇化傾向。戲劇化傾向因格里菲斯、愛森斯坦等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的貢獻,走上了充滿想像力的蒙太奇藝術之路,使電影在銀幕上呈現出象徵、誇張、夢幻的非現實色彩。紀錄片帶來的寫實風格,則在美國人羅伯特·弗拉哈迪、荷蘭人約里斯·伊文斯、英國人約翰·格里爾遜,以及蘇聯人吉加·維爾托夫的推動下,形成以巴贊長鏡頭理論為核心的寫實主義藝術風貌。寫實主義電影的興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電影社會性受到人們的空前重視,人們不再醉心於脫離現實的“夢幻機器”,希望電影藝術更能關注自己的生存狀況與人生命運,於是一大批現實主義和具有不同程度現實主義因素的優秀影片在各國相繼問世。所以,戰後電影一個世界性的發展趨向是:自電影誕生後半個世紀以來一直佔有統治地位的戲劇主義電影,被戰後新崛起的紀實主義電影所取代。與此相適應,經巴贊、克拉考爾的理論概括與總結,電影紀實美學終於第一次在世界范圍內牢固地確立了它的歷史地位。它不僅加深了人們對電影本性更為全面而深刻的認識,而且它獨特的表現技巧與製作方法,也極大地豐富了電影語言。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電影掀起了一股紀實性美學思潮。這股美學思潮來勢迅猛,很快就深入到電影美學的各個層次,促使許多電影藝術家重新檢查了傳統電影美學和新浪潮電影美學,批判其中違反生活真實的部分,吸取其合理因素,以新的姿態在紀實性美學的新路上進行探索。
電影紀實美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是法國電影批評家安德烈·巴贊和德國電影理論家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一般認為,以愛森斯坦為代表的蘇聯蒙太奇學派是世界電影理論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以巴贊為代表的寫實主義是第二個里程碑,以麥茨為代表的電影符號學則是第三個里程碑。
安德烈·巴贊的名字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及寫實主義美學理論緊密相連。他的代表作是電影批評文集《電影是什麼》,提出了電影的“照相本體論”,認為電影的實質就是照相機的延伸和擴展,目的是把現實場景和事件真實地表現給觀眾,使用長鏡頭和縱深鏡頭拍攝,可以最佳地實現這一美學追求。巴贊於1955年在法國巴黎創辦了著名的《電影手冊》雜志,在《電影手冊》的周圍團結了一批有為的青年影評作者,如弗朗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克勞德·夏布羅爾等,形成新浪潮時期著名的“電影手冊派”。
巴贊之後,德國的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在《電影的本性》一書中,提出“物質現實復原說”對長鏡頭理論又做了新的注釋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