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電影片頭拍攝鏡頭分析

電影片頭拍攝鏡頭分析

發布時間:2022-09-18 03:04:28

⑴ 在電影中怎樣做鏡頭分析啊

在電影中根據鏡頭的景距、視角的不同,一般分為:

一、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二、遠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三個層次。

三、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圍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四、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

五、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六、中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七、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八、近景:指攝取胸部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九、特寫:指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十、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扳機等。

(1)電影片頭拍攝鏡頭分析擴展閱讀:

形態景別拍攝解釋

一個鏡頭,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寫,也可以由特寫拉成近景;中景;全景乃至遠景景別是由視距來確定和劃分的,所謂視距,是指攝影機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

在一個鏡頭內,或者說一個電影句子內,就應包括經過嚴格選擇的各種不同的景。因此,便有了各種景別

任何一部影片都要使用各種景別,概括的說,可分五大類即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其中還分為大全景;大特寫。

⑵ 如何分析電影鏡頭

一部電影的鏡頭分析是很麻煩的,怎麼運用的,推拉搖移跟、遠全中近特是那種,那一個鏡頭的用意是什麼,表達一個什麼東西、色彩的運用,反正是很麻煩的。以前學的時候搞這個搞到頭疼。

⑶ 電影《南京南京》編導鏡頭分析

什麼是鏡頭,以及如何運用好鏡頭,是每一位導演都必須要了解到的最基本概念,對鏡頭的運用和把握如何往往也是對導演功力的最基本、最具體體現和考驗。

鏡頭風格

鏡頭是一部電影中的最基本單位,每一個不同角度、不同長度、不同取景所表現和組合出來的鏡頭片段、細節展現,乃至最終成片都會形成不同的視覺沖擊和視覺感受。鏡頭如何運用和如何展現細節往往先要取決於影片想要的基調以及影片中想要表現的內容來決定。形式主義和現實主義風格是最早,也是最原始區分一部電影風格表現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主義風格的導演往往會傾向於使用不同的鏡位擺放來進行表現。而在對這兩方面的具體區分,在故事片中一般是不做太大的規定性的,一切都根據劇情的需要來做決定,所以,一般性的故事片不走兩極,但在世界電影史上也不乏些許例外。

以電影《南京,南京》為例,解讀一下該片中的鏡頭。

談鏡頭,往往一般先要從鏡頭風格說起,鏡頭風格也是影片風格最後成型的最重要組合因素之一。相信所有熟悉陸川導演風格的觀眾,也都會熟悉陸川導演所特有的帶有些許紀實風格的鏡頭敘事手法。作為中國電影新生代的電影人之一,前兩部影片《尋槍》、《可可西里》,都有這方面非常明顯的印跡,且對人物,特別是對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心理揭示、心理暗示、心理揣摩都帶有非常細膩的描述和非常精準的把握。同時,每一個鏡頭也都是經過精心編排和組織之後再進行拍攝的。

《南京,南京》這部影片因其發生的故事背景在1937年,離現在的時空是有相當距離的,要從現在去完全表現和還原出當時的歷史情景、歷史場景,也是不太現實的。如果只是單純地把它當成故事片來進行拍攝,而不注重紀實感也就容易使影片缺乏真實性、可信性;反之,紀實感太強,缺乏故事性描述也勢必容易造成趣味性的缺失。所以,根據影片要表現的內容,也就決定了影片的最基本走向——紀實故事片。而縱觀當今世界影視界的發展態勢,也形成了一個基本共識,就是將故事性和紀實性相結合進行表現,就可以互為彌補兩者的不足,這也是現在大部分影片拍攝所運用的最基本類型復合方法。

整體影片風格走向確定之後,也就同時確立了單個的鏡頭表現風格,具體的就會影響到單個鏡頭內的機位擺放、人物表現、人物走位、表演風格、鏡頭運動、角度、空間、時間、距離、美術設計、燈光設計,以至影響到最後的鏡頭剪接、組合、特效、音效處理、成片等一系列相關因素,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最終,都會影響到電影觀眾觀影時的心理感受,並影響到對影片內容做出好與壞的基本判斷。

鏡頭表現

前面已經談到了紀實故事片是這部影片所確定的影片風格,下面就來具體談談這部影片中的鏡頭表現:

一、肩拍鏡頭(晃動鏡頭)

仔細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應該知道這部影片中運用最多的鏡頭表現之一就是肩拍鏡頭,主要是體現在拍攝激烈戰爭場面當中,這是拍攝最為激烈、動盪不安場面的最有效鏡頭運用,運動不定向,劇烈的晃動,造成暈眩感,非常符合對戰爭場面的描述,增強紀實性、紀實感。影片《南京,南京》中的戰爭場面基本都由這類鏡頭組成,很少有非常靜止的場面出現,即使連對話也不例外。

另外,肩拍鏡頭的運用也不光只是用來描述、刻畫戰爭場面,在需要描述和表現人物內心痛苦、激烈的內心沖突,也是很有效的表現手法。《南京,南京》中也有非常多的運用,特別是在揭示小人物面對危險的局面時都是很有效的心理刻畫手法,如影片中出現的逃難鏡頭、南京百姓面對日軍刺刀威逼等等,極大地突顯了周圍環境的危險、變動性。同時,在大方向上,又突現出了整個中華民族已經到了非常危險且近乎亡國的邊緣,後者,是鏡頭外的含義,發人深醒。

二、大全景(基調)鏡頭的運用

大全景常用於拍攝外景,用以顯示現場的大部分。①這類鏡頭史詩類電影中使用的非常多,還有就是大的戰爭場面,一般在拍攝此類電影中,都是用大全景展示全局,特寫、中景鏡頭明示動作、展現細節、表現局部。而在表現一個人物或一個民族命運時,也常常會運用到大全景(基調)鏡頭,如影片《阿甘正傳》的結尾,鏡頭跟隨羽毛速度緩慢移動,逐漸遠離阿甘,展現了阿甘此時內心的孤寂,就像飄離的羽毛一樣,居無定所。

而在影片《南京,南京》中,陸川更多的是用於展現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且展現的背景是在室內的封閉空間內,更是突顯出了民族的危險性。如在影片剛開場時,一小隊日本兵發現南京避難所,硬是闖入,兩個民族、兩個國家,在同一封閉場景內相遇,日本兵拿武器步步進逼,而中國百姓則身無退路,非常之危險。在這里,大全景展現了避難所的全景,帶給觀眾的是中國百姓的人數眾多,暗示了中國的泱泱大國;而日本兵因人數少,有些遲疑,但因有武器,仍顯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氣勢。最後,在大全景鏡頭里,我們看到的是日本兵在中國百姓人群里劃開了一道口子。

關於鏡頭的空間運用會在後面進行表述。

三、特寫鏡頭

如前所述,特寫鏡頭往往刻畫、描述的是人物的內心、心理,並局部放大某些動作行為,提請觀眾注意某些重要細節,含有一定的心理、行為提示作用。在影片《南京,南京》中,就有不少特寫鏡頭就是關於這方面的刻畫,仍就拿避難所為例,觀眾可以看到很多雙手舉起時的關於手的特寫鏡頭,舉起的速度中速偏慢,暗含著走投無路時的無奈之舉。再加上對避難所百姓人臉的特寫,疊加重現,更是加深了在民族危亡之時,個人命運前途的迷茫、等待,連最後的一絲希望也早已盪然無存,後者是從小處刻畫,前者則是從大處對民族的危亡進行刻畫。而同時,對日本兵的特寫描寫和對比,從另一個側面把日本兵的驚恐、遲疑到最後的威逼等一系列的表情變化顯露無疑。

另外,還要提請注意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就是當所有百姓舉起手時,有對一個小女孩跟著舉起手的鏡頭描寫,也在預示和提示著觀眾,就連本應成為民族希望的下一代在非人道主義面前都會失去本應獲得的自由和那個年齡應該獲得的一切。而最終,無可避免地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犧牲品,更像是成為了那個時代祭壇上的祭品,突顯了戰爭的殘酷性。

戰爭中運用特寫鏡頭,可以加強細節,提高戰爭的激烈程度,一般在激烈場面,配合運動鏡頭使用,停留時間短,讓觀眾有更深臨其境的感覺,因為特寫鏡頭對於觀眾來說是景深感最小的,也就最容易加大真實感。具體的戰爭特寫場景在影片中都能找到,也就不再詳述。其他的特寫還有對物的特寫、對人物心理刻畫描寫,前者如像影片中坦克機關槍的掃射,後者如影片中劉曄扮演的中國軍人的心理刻畫,等等。

四、運動鏡頭

運動鏡頭並不是晃動鏡頭,晃動鏡頭只屬於運動鏡頭中的一種,是在顯示運動最為激烈的狀態下才使用的。運動鏡頭是相對於靜止鏡頭而言的,是拿靜止鏡頭作參照物,一般的運動鏡頭分為兩種,一種是方向上的橫向和縱向運動。一般用以顯示跟隨著人物一起做運動,人物走,鏡頭跟著走,如日本兵進入南京城時,鏡頭就是一直跟隨著角川兄一起移動的,此處描寫的是日本兵進城時的細節,一般用中景為多;此類鏡頭還有一個表現方式,就是可以被當作主角的視點,從主角的角度去觀察世界,在這里,鏡頭被當作了人眼,可以橫向和縱向的全景展示這個世界。影片中也有不少這方面的細節描述,如角川兄在進城路途中看到的南京城內的一些屠殺場面。

⑷ 電影中的鏡頭有哪幾種分別是怎樣解釋的

鏡頭指的是攝像機從開始拍攝直到停止拍攝質監所拍下的連續畫面。
鏡頭的類別:
1.根據視距遠近,分為各種景別鏡頭
①遠景
②全景
③中景
④近景
⑤特寫
2.根據鏡頭的運動方式,分為不同拍攝技巧的鏡頭
①推鏡頭
②拉鏡頭
③搖鏡頭
④移動鏡頭⑤跟鏡頭
⑥升降鏡頭
3.根據拍攝角度,分仰拍、平拍、俯拍鏡頭
4.根據描寫方法。分主觀和客觀鏡頭
5.根據鏡頭長短。分為長鏡頭和短鏡頭
6.只拍自然景物叫做空鏡頭
用鏡,運鏡我沒找到。我覺得用鏡就是鏡頭的使用方法。而運鏡指的是鏡頭的運動方式,即推鏡頭,拉鏡頭等。
而取景指的是如何安排畫面中景物的大小,位置,層次,以及相對關系,是畫面能夠表達出作者的主題。通俗地講就是如何設置景別,就是上面提到的遠景,近景,特寫這些。

⑸ 電影中鏡頭的運用及作用

1、弧形運動鏡頭

弧形運動鏡頭(Arc Shot),顧名思義,攝影機以按照某個圓周以弧形運動所拍攝的鏡頭,可以為一個場面提供多變化的視覺層次,在電影電視中屬於被濫用的鏡頭之一,對技巧和手法的要求不高,但精通難度大。《變形金剛》導演邁克爾·貝對弧形運動鏡頭情有獨鍾。

2、特寫鏡頭

特寫鏡頭(Close Up),最早由導演格里菲斯等人創造,用來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物品的某一細節。它的出現和應用豐富和增強了電影的表現力,也是鏡頭美學最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觀眾最喜歡也最容易記住的鏡頭手法。

3、中景鏡頭

中景鏡頭(Medium Shoot),畫框下邊卡在膝蓋左右部位或場景局部的畫面稱為中景畫面,中景鏡頭所包容的景物比全景少,比特寫多,環境處於次要地位,重點在於表現人物的上身動作,在影視作品中中景鏡頭的比重較大,因為鏡頭的敘事性較強。

4、遠景鏡頭

遠景鏡頭(Long Shoot),具有廣闊的視野,常用來展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環境、規模和氣氛,比如表現開闊的自然風景、群眾場面、戰爭場面等等,重在渲染氣氛,抒發情感。在遠景畫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細微動作,但卻可以通過承上啟下的組接含蓄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情緒。

5、深焦鏡頭

深焦鏡頭(Deep Focus),利用焦距將前景,中景,近景等全部景深融入到鏡頭到中,在電影構圖中,往往尋求最大景深,把所有細節都在鏡頭里畢露無遺。影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深焦鏡頭攝影大師當屬格雷格·托蘭德,他和大導演奧遜·威爾斯是深焦鏡頭的鼻祖。

6、仰拍鏡頭

仰拍鏡頭(Low Angle Shot),攝影機從垂直位置上低於多數被攝對象位置拍攝的鏡頭,往往可以使得畫面中主體人物顯得更加高大,當然,仰拍鏡頭的應用不止於此,關鍵在於這種低角度的拍攝和電影畫面的具體情節相結合,比如拍攝小孩等等。

⑹ 電影有哪些鏡頭手法

1、斜角鏡頭

斜角拍攝在電影中又稱「德國式鏡頭」,顧名思義是穩定器傾斜拍攝,目的是讓觀看電影的觀眾注意到失調以及不平衡的畫面。斜角鏡頭可以利用智雲穩定器中的POV或者三維夢境功能輕松實現。

跟隨鏡頭是指手持穩定器跟隨主體移動拍攝的鏡頭,運動軌跡可以是直線跟隨也可以隨著主體的運動幅度有弧度地跟隨拍攝;跟隨鏡頭可以讓觀眾盡可能多的感知畫面中的空間和場景。

⑺ 《卧虎藏龍》影片有關畫面、鏡頭、攝影方面的分析

從攝影角度重看卧虎藏龍 從攝影的角度重看《卧虎藏龍》,無非就是再次欣賞一場色彩和空間的對話,這些都和中國畫的創作理念有關,,《卧虎藏龍》的攝影師鮑德熹最能心領神會。 傳統的香港電影畫面講究華麗,講究炫奇,製片所花的每一分錢都要在銀幕上看得到,所以色彩豔麗,對比鮮明,夜晚必定放煙,以突顯氣氛;主角現身必有逆光襯底,手法花俏,極盡雕琢能事。但是,這些技法,李安全都不要,"過去我拍的《白發魔女傳》就像色彩強烈的西方油畫,"鮑德熹說:"李安要的《卧虎藏龍》則是色清淡的中國水墨畫,這種『清淡』的風格,十足就像李安這個人。" 「清淡」是意境,而非公式。 中國水墨畫講究空間經營,留白才有氣韻,留白才有回想空間,從鏢局到貝勒府,美術設計葉錦添幾乎把所有非必要的傢具擺設全都撤了,空盪盪的場景已經拉開了整體的氣韻格局;鮑德熹透過觀景窗所掌握的戲劇空間更是無時不忘以中景、遠景放出空曠的氣韻,讓觀眾看戲如有看畫的心神體會。 空間有了,接下來就是用色。 "電影像長詩,意境超寫實,故事很扎實,一場接一場的好戲,讓人目不暇給" 鮑德熹說:"如果我再運用極其華的色彩來突顯戲劇交果,那就不是幫助,而是干擾了,色彩跑進來搶戲,大家的眼睛就全花了。" 《卧虎藏龍》的用色,配合劇情發展有四套設計,前半段強調暈黃微紫,配合灰薄月色的幾場動作夜戲,冷得可以,然而夜半奪劍的戲感卻十足火熱,冷熱交雜,才不致在刀光劍影中,火上加油,讓人坐立難安。 其次,則是豐紅豔黃的新疆色彩。這段戲是玉嬌龍無時或忘的甜蜜往事,正因為無時或忘,才會記憶鮮明,所以用色要濃,才可以突出她的任性,才可以襯顯羅小虎在她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才可以點出這段戀情的濃烈,也才可以帶出她毅然悔婚叛家,易裝江湖行的矢志決裂。對照前半段的暈黃微紫,這里的豐紅豔黃已然是一種行動宣言了。 第三層顏色則是江南綠。從黃山到竹林,綠意盎然,生機也盎然,不但反映了劇情演戲的地理環境改,也暗示了彼此可能有的轉機,李慕白在碧竹窗前對俞秀蓮說出了難言心事,也在竹葉梢頂窺見了自己不曾面對,也不願去解決的玉嬌龍不肯還劍的少女心事。 最後的洞穴戲,不論是暈厥、迷香、中毒、勾魂、訣別到對泣色彩盡皆灰藍,情難了,人已沓,灰藍一片,恰恰對應了李慕白與俞秀蓮的人間難舍不了情。 《卧虎藏龍》的片名直叩玉嬌龍和羅小虎的名姓,但是李安鎖定的焦點卻在人已中年的李慕白和已見風霜的俞秀蓮:不是李慕白執意還劍,江湖不會再勃溪;不是俞秀蓮人情練達,多方隱忍,姐妹早已翻臉。色彩偏幽暗,輕黃紅的比重分配,其實就已經間接顯現了主配角的主從戲份,但也因為幽暗為重,所以驚鴻一瞥的沙漠黃與江南綠才對照得格外鮮明。 《卧虎藏龍》是李安童年時閱讀武俠小說的夢想實踐,袁和平的武術指導和鮑德熹的鏡位掌控都是功臣。飛檐走壁不難,定點移位也可以靠吊鋼絲來解快,難的是俠客在飛,攝影師也要模擬飛行,凌虛踏肩而上,千里相隨,才能創造立體空間。這種視覺奇觀對於只懂得靠推軌技術來運作的手工業拍片工人而言,當然就像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在機械手臂和滑竿輔佐下,人體工學的體能極限不再是問題,鮑德熹拍出了雙重飛行的俯照全景的視覺震撼,恰恰就是李安美學的具體實踐了。 至於江湖傳奇的武術之美,鮑德熹摒棄了傳統武俠電影的近身肉搏,大量使用中長景鏡頭,透過遠觀和俯看,才能讓刀劍奇技重現,才能體會武術律動之美。李慕白夜戲蒙面嬌龍,以及玉嬌龍的茶樓戲群俠,同樣都是用中景來演繹俠客風流;至於俞秀蓮和玉嬌龍的鏢局對決,則是遠景捉舞動,近景炫兵器的交互輪替了。 留白,留出氣韻。 淡彩,淡出神韻。 鏡位,盡得神韻。 鮑德熹的攝影鏡頭讓觀眾的心神得以龍飛鳳舞,讓武俠之夢不再是夢。 詳見: http://tieba..com/f?kz=205739834

⑻ 影視專業知識2:解讀鏡頭形式

我們來繼續上次的學習......

本期主講:鏡頭形式

1、固定鏡頭

固定鏡頭:這個最簡單易懂,就是在攝影機不改變機身位置和沒有任何運動時所拍攝的畫面。

嚴格的固定鏡頭是靜態構圖的單個鏡頭,只有人物調度變化,沒有攝影機的參與,不改變基本構圖形式;機位不變而攝影機變焦或搖的運動拍攝鏡頭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固定鏡頭。

長固定鏡頭——對一個場景和人物動作過程的完整記錄,具有不做任何引導和評價的客觀性。

短固定鏡頭——更多地交代重要細節和過渡環節,信息比較明確,常採用近景系列的景別,可以建立鏡頭的節奏感。

2、運動鏡頭

運動鏡頭:在拍攝中間移動攝影機並藉此使移動著的人物始終保持在畫面之內的拍攝方式。

運動鏡頭不僅給畫面增添了動感,而且使電影有別於其他藝術的造型特徵,脫離了戲劇的美學特點,再現了人的眼睛在觀看中的運動形態;使得銀幕獲得立體空間感,也使動作獲得更大程度的如實再現。

搖鏡頭

搖鏡頭:攝影機機位不做位移運動,而是利用三腳架、雲台拍攝方向可變動的功能,機身做上下、左右方向的變化。

跟搖拍攝運動中的對象時,可以使對象保持在一個畫面以內;人物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時,搖攝能使他始終處於畫面的構圖中心,從而表現出人物主體運動的狀態與細節。

(1)環境空間搖攝和人物搖攝

環境空間搖攝在景別上以大全景、全景為主,在史詩片拍攝中經常使用大全景的搖鏡頭來展現場面的宏偉,也可以在一個鏡頭里表現戰爭中對峙的雙方。

對室內小環境的搖攝帶有強烈的主觀視點,常用來表現人物對環境的觀察、搜索。

對人物搖攝的使用:對話人物間的搖攝,場景內呈現邏輯關系的搖攝;搖攝的對話場景往往交流感強烈,對話雙方語言交流頻繁、反應迅速。

(2)快搖攝和緩搖攝

快搖鏡頭常用作兩個鏡頭之間的過渡,強調起幅、落幅畫面間的內在關系;造成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有突然、意外和令人驚異的視覺效果,表達效果強烈。

也可以當做是一種轉場的方式,即兩個畫面效果像快搖一樣。

慢搖經常用於描繪大場面的場景規模,掠過的被攝物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質時可以產生積累與升華的情緒效果。

(3)橫搖攝和垂直搖攝

橫搖攝除了展示空間的廣度和規模之外,可以再現運動中的主題狀態,模仿人的主觀視線,如同生活中人們原地跟蹤觀看的動作。

垂直搖攝在畫面造型上能表現空間的高度和深度,與展示空間廣度的橫搖或橫移運動相結合,是塑造銀幕空間的典型手法,也適合表現人在垂直方向上的觀察視線。

推鏡頭

推鏡頭:沿攝影機光軸方向向前移動的接近式拍攝方法,畫麵包容的范圍越來越小,表現進入某一場的感覺。

符合一個運動中的人物對環境中景物關注的視點。

符合一個人物在固定位置下對某一物體的視覺關注。

符合導演、攝影師想要強調的某個注意中心、表現中心的視點特徵。

具有從整體到局部,從環境到細節,突出某個局部、某一細節的作用。

常常用在影片的開始或一場戲的開始,以將觀眾帶入故事中。

(1)從廣闊范圍內進入某一場景或景物

案例:希區柯克電影里常用的開頭(城市樓群——某大廈——某個窗口)

(2)強調重要的細節,推進敘事

在表達結果即將發現什麼的時候,如果用剪輯處理,切一個大特寫鏡頭會強調發現的突然性,但是用勻速的推鏡頭就表現逐漸地發現和揭示,給觀眾時間自己去發現故事中的因果關系。

案例:《精神病患者》中瑪麗安拿了老闆讓她存進銀行的錢打算據為已有並逃走,鏡頭三次有意的「推」。

(3)用於劇中人物

表現、揭示人物的內心狀態。

提醒觀眾注意畫面呈像中越來越大的拍攝對象。

對人物有意的「推」是強調人物此刻的某種狀態和思考,常用來暗示人物的思想動機和下一步的行動。

案例:我們會發現在一些影片中遇到殺人的環節之前往往會用推鏡頭展現謀殺者的臉部表情,強調人物心理活動。

拉鏡頭

拉鏡頭:沿攝影機光軸方向向後移動遠離式的拍攝方法,畫麵包容的范圍越來越大。

畫面中的被攝體由單一變為多元,從只拍一個對象到拍更多對象。

同「推鏡頭」一樣,都揭示了個體和環境的關系。

常用於影片的結尾,充當鏡頭的結論和升華情緒。

通過攝影機的後退展示未知的、令人吃驚的東西,因而可作為幽默的鏡頭拍法,也可大量用於懸疑片和恐怖片中。

3、移動鏡頭

移動鏡頭:攝影機沿各種方向做移動拍攝。

從拍攝技術上移動鏡頭分為:軌道車移動拍攝、搖臂移動拍攝、手持攝影機移動拍攝、航空拍攝、特殊運動鏡頭設備拍攝等。

跟蹤拍攝

跟蹤拍攝:鏡頭跟隨運動的人或物體進行拍攝的方法。

按位置關系分為:前跟、後跟、側跟,前跟鏡頭強調運動主體的運動狀態,後跟鏡頭強化跟蹤的視點感並常用於恐怖片中,側跟鏡頭的畫面動感最強烈。

意味著視點和畫面主體的同步變化。

攝影機晃動產生的紀實感並不是生活真實的樣子,只是復現了人對陌生環境的茫然、凌亂的主觀感受。

軌道車水平移動拍攝

軌道車水平移動拍攝:簡稱「平移拍攝」,將攝影機放置在軌道上做水平移動。

會帶來畫面角度、方向、景別、構圖的不斷改變,視覺內容豐富。

既可以表現完整的空間,記錄和跟蹤運動,也可以富有視點位置的變化。

高空攝影系統

高空攝影系統:電腦控制的運動鏡頭系統,攝影機由四條線纜綁定懸在空中,每條線纜都由計算機遙控。

能夠實現全景俯瞰拍攝。

可以在一個鏡頭內實現從細節到遠景的景別跳躍以及豐富的三維(水平、垂直、縱深)空間關系展現。

給觀眾帶來如飛翔於場景之上的新奇的視覺角度(常用於體育賽事轉播和大型電視文藝節目的轉播)。

4、長鏡頭

長鏡頭:不停頓地拍攝一個完整的場景、事件或記錄一個完整連貫的動作的拍攝方法。

由幾個長鏡頭組成的一個意義段落叫做「長鏡頭段落」。但要注意的是長鏡頭的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極易造成一些不知所雲的影像或空洞無物的表現內容。

紀錄式長鏡頭:最早出現的形式,強調時間的真實和與事件的同步性,再現時空的完整性。

具有客觀性和置身事外的觀察記錄者的視點。

紀錄式長鏡頭充滿了不可預知的視覺元素,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和偶然性。

觀眾看的時候需要調動個人的生活經驗和感受與影片溝通。

敘事性長鏡頭:體現時空的統一性,敘事目的更明確。

鏡頭運動和人物調度都有明顯的意圖,畫面視覺內容的變化呈戲劇關系。

能夠很好地揭示人物之間的空間聯系,給人以一氣呵成的流暢感。

時間長鏡頭

時間長鏡頭:這類長鏡頭不呈現強烈的戲劇沖突,不介入場面中發生的事件,只是遠遠地記錄。

侯孝賢的「時間長鏡頭」常常固定地拍攝一個生活場面,沒有太多戲劇性的故事,鏡頭就像時間的見證者,呈現那些再平常不過但卻非常動人的人情世故。

需要觀眾對場景的韻味有情感共鳴,能夠進入審美的觀賞層面。

5、場面調度

場面調度:將一個行動「舞台化」或「放在場景中」。

場面調度涉及的元素包括人物的上下場、位置移動、人物空間關系變化等均是與演員有關的空間變化形式。

(1)描述場景的空間關系,強調演員表演

使畫面內同一空間中的人物建立聯系,傳達給觀眾必要的空間信息,強調重點演員的表演。

(2)引導和強調戲劇性

運動鏡頭和人物位置變化必然帶來場面內新的敘事信息的介入,打破畫面原來的平衡關系,此時,調度便成了電影突破平面性,使同一個空間中分割表演場地,呈現因果關系主要手段。

重復調度的手段也可以強調場景的氣氛。

(3)場面調度的類型

人物調度:演員在場景中通過運動發生位移及在畫面中的位置變化,也包括演員之間相互位置關系的調度變化。人物調度主要分為橫向調度、縱深調度、垂直方向調度、環形調度和綜合調度五種。

鏡頭調度:攝影機運動而人物不動的調度方法。鏡頭調度由於是鏡頭運動而被攝主體保持靜止,因而鏡頭的運動便成了畫面視覺內容變化的明顯要素。此方法的暗示性和引導性很強,有一定的目的或意味。

人物和鏡頭綜合調度:讓攝影機和人物保持運動的一致性,有利於保持觀眾對場景真實感的幻覺。

⑼ 遠山的呼喚,開頭片段,從景別的角度分析遠景的作用,活著用鏡頭的角度分析推拉搖移的運用效果。

指拍攝遠距離事物的鏡頭,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常用來表現環境的全貌。遠景中包含大遠景,常用來展示廣闊空間環境,表現規模浩大的人物活動和氣勢宏大的場面。不過,遠景也完全可以用來表現人物的心境和表達寓意。影片《林則徐》中,在林則徐奔上城垣,極目遠眺乘船離去的鄧廷楨這一場景中,連用三個大遠景,使惜別之意、惆倀之情充溢畫面。遠景的運用,還可以使影片保持一種格調的一致性。日本影片《遠山的呼喚》中,以一個兒童遠眺的視點,將一場打架置於遠景表現,保持了影片恬淡風格的統一。 【近景】指攝取人物上半身活動的鏡頭,或拍攝與此相當的景物局部的鏡頭。近景中,環境已居於很次要的地位。近景多用於強調人物表情和重要的細微動作,或表現物體局部,能鮮明而強烈地表現人物關系和人物思想感情,使觀眾彷彿置身於人物活動的事件之中。近景是集中觀眾注意力於人物的主要景別之一,在電影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推鏡頭】 指被攝對象位置不動,攝影鏡頭由遠而近向對象推進拍攝的方式。這種手法使畫面視點由遠而近,取景范圍由大變小,主要部分逐漸占滿銀幕,逐漸增強觀眾的視覺感受。推鏡頭拍攝有快慢之分。慢推使觀眾注意力逐漸集中,快推可產生緊張急促感。採用變焦距鏡頭拍攝時,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拍攝,也可產生各種推鏡頭效果。但變焦距推拍與推鏡頭還是不一樣的。變焦距推拍只改變鏡頭視角大小,造成畫面內部景別遠近的變化,它和推鏡頭的透視關系、景深范圍不同,和人在運動中的真實感受也不同。 【拉鏡頭】 指被攝對象位置不動,攝影鏡頭逐漸由近及遠拍攝的方式。取景范圍由小變大,視點就有由前向後移動的感覺,畫面便產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從一個對象到更多對象的變化。拉鏡頭也有快慢之分,也可以應用變焦距鏡頭。拉鏡頭的功用很多,可以使觀眾在同一個鏡頭內,漸次了解到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可以在一定的影像構成中預示某種結局,也可以表示人物的心境和處境及其他各種藝術效果。 【搖鏡頭】 也稱「搖拍」,簡稱「搖」。指攝影機位置不動,機身依託於三角架上的底盤作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如同我們站在原地環顧周圍的人或事物。搖鏡頭的基本作用是不必經過剪接而使畫面的內容發生變化。搖鏡頭分左右搖、上下搖、閃搖。閃搖,又稱甩鏡頭,是速度極快的搖攝鏡頭。它們均呈現為生動的動態構圖、不同的藝術表現效果和多種表現力,如漸次展示廣闊環境,舒緩或急速地表現動態中人物的精神面貌,烘托情緒與氛圍等等。搖鏡頭的使用與觀眾的視覺感受和觀賞情緒密切相連。搖攝的不同速度會引起觀眾視覺感受的各種變化,觀眾對畫面內事物的辨認速度和接受情緒也制約著搖攝的速度。 【移動鏡頭】 即「移動拍攝」、「移動攝影」,簡稱「移」。廣義說,運動攝影的各種方式都為移動攝影。這里的移動攝影專指把攝影機安放在軌道移動車或其他運輸工具上(火車、汽車、飛機等),在沿水平面作各種方向移動中拍攝對象。按移動方向可大致分為左右移動、橫向移動和縱深移動。被攝對象為靜態時,攝影機移動,使景物從畫面中依次劃過;被攝對象為動態時,攝影機跟隨移動,即跟移。移拍與搖拍結合可以形成搖移拍攝方式。移動鏡頭把運動著的人和不斷變換的景物交織起來,可連續展示寬闊的空間環境,可在較強的動態中表現人物的活動、揭示心理、渲染氛圍等,可以形成強大的造型沖擊</SPAN></p>

閱讀全文

與電影片頭拍攝鏡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關於外賣小哥的微電影 瀏覽:422
類似奸臣題材電影 瀏覽:808
vip電影網站前面加 瀏覽:540
77天電影怎麼拍攝 瀏覽:834
無敵影院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418
你好李煥英電影免費下載迅雷 瀏覽:195
與太平洋戰爭類似的電影 瀏覽:404
新電影哪個軟體可以看 瀏覽:833
二戰各國電影解說 瀏覽:287
微電影上任 瀏覽:412
國外戰爭史詩電影 瀏覽:615
東區女巫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225
2021真三國無雙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83
古墓麗影西瓜電影 瀏覽:112
軟體開發電影 瀏覽:28
西瓜視頻上最火的電影 瀏覽:935
推薦幾個能用的電影網站 瀏覽:613
戰爭電影音樂配音素材 瀏覽:212
青少年看小電影怎麼忘記 瀏覽:36
外國電影批評文選pdf微盤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