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貞觀之治》中有哪些難以發現的細節
李世民如願成了太子,掌握了朝政大權。他沒有清剿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余部,反而將一些有能力的人才收到自己門下,這其中就包括以中正剛直而聞名的謀士魏徵。從這以後,李世民就再難逃被魏徵當面訓斥的命運。李世民為了表明自己讓天下和解的決心,不僅下詔不準再追查李建成和李元吉余黨,還派魏徵為制使,出使河北,傳達自己的意思。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淵傳大唐皇帝位於太子李世民,自己成為太上皇。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突厥趁唐朝朝政不穩進犯中原,抵達關中渭水邊,直逼長安。李世民心裡清楚,憑唐的實力,還無法與突厥對抗,索性委曲求全,向突厥納貢,換取中原的和平生息。李世民登基後,深切感受到了治天下和打天下的巨大差距。他修改了年號,以代表寬忍和善的「貞觀」取代了原來的「武德」,正式開始了歷時二十餘年被後人稱為「貞觀之治」的時代。李世民為了推行新政,開始清除自己治國道路上的一些巨大的障礙。其中一個,就是各種名目的封王。當年太上皇李淵打天下時為了籠絡人心,給各路人馬隨意加官晉爵。雖然其中有些只是虛職,但也獨霸一方,佔有大量土地資源,每年還要領取豐厚的俸祿。
⑵ 亞瑟王的故事
[編輯本段]亞瑟王簡介
亞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圓桌騎士團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他是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皆無從查考。究竟亞瑟王是不是以某位歷史人物作為基礎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也不得而知如果確實存在亞瑟王這個人物,據推測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間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亞瑟王版本)的時期。
西元800年左右,威爾斯的修士撰寫了一本《布靈頓人的歷史》,書中首次記載「亞瑟」這個名字,描述他領導威爾斯人抵抗從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薩克森人。
[編輯本段]亞瑟王傳說
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 公認的集大成作品為15世紀左右的《亞瑟王之死》
曾經統治英國的凱爾特民族在西元一世紀的時候被羅馬帝國所統治,歷經六世紀以後,日耳曼民族相繼入侵,其勢力漸趨衰微,終於被迫讓出英國王位。傳說中,亞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這段時期裡面,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份登場。他率領各部落在名為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屬於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薩克森人,被視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傳奇人物。
但是,亞瑟的形象卻隨著傳說故事的演進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演變成為統治不列顛之王,成為將蘭斯洛特、崔斯坦等傳說中的騎士收於麾下的「圓桌騎士團」的首領,擁有至高榮譽的英雄。
王者之劍(Excalibur)與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亞瑟王至尊的王權象徵,佩帶著這把具有精靈魔力的王者之劍,令眾騎士俯首稱臣,不僅確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眾多的戰役之中贏得勝利,凱旋而歸。
[編輯本段]王者之劍
王者之劍[1](Excalibur),又譯為斷鋼劍、斬鐵劍、湖中劍。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較不專業的譯文將此劍時譯之為石中劍,這是不正確的。
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亞瑟拔出的選王之劍。一說其為Excalibur的原型Caliburn。《不列顛諸王史》關於Caliburn的記載有亞瑟王用此劍一戰殺掉攻擊他的470名薩克遜士兵。
王者之劍是在亞瑟王傳說中所登場的魔法聖劍,可以稱得上是後世騎士文學中,英雄多半配持著名寶劍傳統的濫觴。
在亞瑟王傳說中,拔出石中劍、登基為王的亞瑟在與King Pellinore交鋒時折斷了石中劍,此役起因是亞瑟在一座城堡拜訪時,城堡主人Annoure看到向城堡走來的Sir Pellinore,請求亞瑟王給予保護。實際上Sir Pellinore也是受到Annoure戲弄,前來與亞瑟王交鋒。這次戰斗被認為是違反騎士道的,成為石中劍斷裂的原因。後來他在梅林的指引下,從湖中女士的手中得到了王者之劍。王者之劍在精靈國度阿瓦隆所打造,劍鍔由黃金所鑄、劍柄上鑲有寶石,並因其鋒刃削鐵如泥,故湖中女士以Excalibur(即古塞爾特語中「斷鋼」之意)命名之。梅林此時則告誡亞瑟:「王者之劍雖強大,但其劍鞘卻較其劍更為貴重。配戴王者之劍的劍鞘者將永不流血,你決不可遺失了它。」
但後來亞瑟王還是遺失了劍鞘,也因此他雖擁有削鐵如泥的寶劍,最後仍為叛徒騎士Mordred所殺。而王者之劍最後則在亞瑟王的囑咐下,由Sir Bedivere投回湖中,與亞瑟王一齊回到精靈國度阿瓦隆去。
[編輯本段]阿瓦隆
阿瓦隆(Avalon)是亞瑟王傳奇中的重要島嶼,一般相信它應該就是今天位於英格蘭西南的格拉斯頓堡(Glastonbury)。
另一個說法是:阿瓦隆為湖上夫人的原住地。
傳說中,阿瓦隆四周為沼澤和迷霧所籠罩,只能通過小船抵達。在亞瑟王傳奇中,阿瓦隆象徵來世與身後之地。亞瑟王死後,他的同母異父的姐姐莫甘娜(Morgan le Fay)用小船將他的遺體運來並埋葬於此。
關於avalon的詞源,有一種理論認為它是凱爾特語「Annwyn」的英語化,而Annwyn意指仙女之地或冥間。英國編年史家,蒙茅斯的傑佛里(Geoffrey of Monmouth)則認為avalon是蘋果島之意(The Isle of Apples)。考慮到直到今天,apple一詞在布列塔尼語(Breton)和康沃爾語(Cornish)中仍被拼為afal,而在威爾士語(Welsh)中則為aval,傑佛里的說法似乎較為可信。
Glastonbury在凱爾特語中又稱為"Ynis Witrin",意即玻璃島(The Isle of Glass)。馮象先生於2003所出以亞瑟王傳奇為主題的新書,即以「玻璃島」為書名。也許您仍然會困惑為何一個島會以玻璃命名。一種有趣的解釋是,古代的玻璃鏡乃青銅打磨而成,而Glastonbury青蔥一碧,顏色具象,故有此名。
[編輯本段]圓桌武士
在不列顛群島,乃至整個西方世界,最令人神往的傳說之一便是亞瑟王和他的圓桌武士。
在英國人心目中,亞瑟王和圓桌武士是正義與希望的象徵。在那個野蠻黑暗的年代,正是這群英雄以勇敢和堅強驅逐了強敵,帶領不列顛人尋找到光明,使群島各部歸於統一。
圓桌武士是一群為友情和正義而戰的勇士,他們和亞瑟王親如兄弟,誓死相隨。亞瑟王(King Arthur)迎娶桂尼維亞皇後(Queen Guinivere)時岳父贈予了他一張可容50人(一說150人)的圓桌,這張圓桌被稱作溫切斯特圓桌(The Winchester Round Table)。此後每年,亞瑟都會將最信任的騎士們聚集到卡米洛特城堡,與他們同坐圓桌共商要事。
亞瑟王之所以選擇了圓桌,是因為圓桌象徵著友愛與平等。他將這些最信任的騎士們視同手足,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因此,任何在圓桌就坐的騎士都不會覺得地位低於別人,也就不會覺得委屈。
從公元一世紀開始,不列顛長期處於羅馬帝國的壓迫下。公元500年左右,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薩克森人又大舉入侵,燒殺搶掠。亞瑟王和圓桌武士率領不列顛人民奮起反抗,最終在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敵軍,將所有外來入侵者驅逐出英倫。之後他們又統一各部,為大英帝國後來的輝煌奠定了基礎。
在圓桌武士中,有大名鼎鼎的蘭斯洛特、高文、凱伊等人,後來英國乃至歐洲的騎士們都將他們視為楷模。
時至今日,「圓桌武士」已不再僅僅是一個歷史名詞,而成為「英勇」、「忠誠」和「信任」的代名詞。這群騎士們的故事,以成傳奇。
傳說公元4、5世紀的前後的中古時代,他在英國領土上推翻了數百年的羅馬帝國的統治,成功驅逐了薩克森人的侵略,並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措施,把大不列顛逐漸推到了歐洲的重要地位,建立了一系列的豐功偉績。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曾經流傳於無數的文學名著中,電影將這些故事搬上銀幕,再現了這位歐洲帝王的豐功偉績。
公元450年,羅馬帝國已經逐漸走向沒落,並且意欲從英國撤離,在大不列顛各島上,眾多的領主和騎士為了爭奪土地和城堡相互開戰,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組織起自己的游擊隊,積極地活躍在全國各地,具有強烈侵略性的薩克森人也乘亂進入大不列顛。整個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亞瑟(克里夫.歐文飾)從小就在戰亂中和家人失散,被人收養並成為一個被人看不起的雜役,然而魔法師預言他一定會成為神聖的英國君主,而亞瑟更是拔出了「石中劍」印證了自己的將來。亞瑟不僅僅有天賦的神力,而且擁有遠大的志向,當年輕的他看到國家的這種混亂的現狀,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整個大不列顛群島脫離羅馬人的殘暴統治,同時擺脫混亂的戰爭局面,他下定決心要為這里的人民建立一個全新的,充滿和平寧靜氣氛的家園,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
亞瑟驍勇善戰和超凡的氣魄令一些非常優秀的騎士為之折服,他們紛紛加入亞瑟的隊伍之中,組織成著名的「圓桌騎士」,這些英勇的戰士在亞瑟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戰績。
在戰爭中,亞瑟遇到了被他們蔑視地稱為「藍軍」的一組由貧民和流浪漢組成的游擊隊,在他們中間,有一位出身高貴的領導者,格溫娜維爾(姬拉.奈特麗 飾)。當時他們雙方都受到兇殘的薩克森人的侵略,為了戰斗的最後勝利,兩個從前的夙敵不得不暫時地攜手,建立戰斗聯盟。而在這些戰斗之中,格溫娜維爾逐漸發現亞瑟並非自己想像的那樣兇殘暴虐,而是充滿理想和體恤人民的仁慈,而亞瑟也發現這支一直被他們蔑視的由難民、農民和流浪漢組成的「藍軍」中存在著巨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鬥志,這些戰士才應該是英國真正的主人。
戰爭仍在繼續,但每個觀眾其實都應該已經知道這故事的結果,亞瑟最後成功地建立了大不列顛王國,創造了英國的歷史,而格溫娜維爾最終也成為了王後。
⑶ 急求一個電影的名字
V字仇殺隊
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虛擬的未來世界,那時的英國變成了一個由獨裁者薩特勒(約翰·赫特飾)所統治的法西斯極權主義國家,人民生活方在殘暴的統治下,疾病、飢荒、灰暗,且秘密警察無處不在。在這里,外國人、同性戀者和反對人士都會被抓入集中營處死。
艾維(娜塔莉·波特曼飾)是生活在這個國度的一個柔軟的少女,在一次宵禁她不幸落入了政府爪牙的魔爪,就在生死危急的關頭,一個頭帶一張露齒而笑的面具,身披斗蓬的神秘怪人(雨果·維文飾)將她拯救了出來,臨走時這個神秘怪人告訴艾維他叫作「V」。「v」的出現引起了當局的注意,馬上派人搜查,這時「v」出現在了電視台,播放了所謂的「反革命講話」,此時,有人追查到艾維的單位,即這個電視台。「v」在逃走過程中被艾維救了,然後帶艾維到他的家,在他家裡,「V」告訴艾維,自己是一個用極端暴力手段對抗政府的所謂「鬥士」,目前正在策劃一個計劃,他准備效仿1605年的蓋伊·福克斯,在11月5日炸毀國會大廈。(1605年,蓋伊·福克斯和同伴在國會大廈下面埋了36桶炸葯企圖將當時的殘酷的獨裁政權轟掉,但計劃敗露,被英王詹姆斯於當年11月5日絞死。)而他所帶的面具就是英國人一眼就能認出了蓋伊·福克斯。艾維想離開那裡,所以答應「v」協助他去暗殺一位色魔主教,在色魔主教被幹掉的過程中,艾維逃到了她的同事戈登的家,在那裡,戈登表現得很崇拜「v」,戈登拍的諷刺首相的節目令他被秘密警察要了命。艾維在逃跑的時候被抓了,她的頭發被剃光了,她受盡各種折磨。最後她被放出來了,結果她發現抓她的和折磨她的都是「v」。而「v」的目的只是讓艾維戰勝恐懼。
艾維還是離開了那裡,在外面的所見所聞(政府的暴政、人們對政府的痛恨、人們對「v」的崇拜)和對那裡的留戀,讓艾維再次回到那裡,「v」贈送她一件禮物,一列裝滿炸葯准備炸掉國會大廈的地鐵。「v」去和克里蒂作交易,殺了首相,但是也身受重傷,「v」告訴艾維愛上了她,但是最後還是死在了艾維的懷里。
艾維把「v」安放在地鐵上,這時偵探先生趕到,不過最後艾維還是在11月5日的鍾聲敲響後啟動了地鐵,象徵獨裁的國會大廈倒下了,美麗的焰火給暴政下的人們帶來了希望,讓他們永遠記住了11月5日這個特殊的日子。
「V」先生所做的一切不光是為了自己的復仇,也為了國家和人民。
⑷ 求一部老電影 裡面有人從石中拔出的
◆中文片名:亞瑟王/王者無敵
◆外文片名:
Knights of the Roundtable.....(USA) (working title)
King Arthur: Director's Cut.....(USA) (DVD title (director's cut))
◆導 演:安東尼·福奎阿 Antoine Fuqua
◆編 劇:大衛·弗蘭索尼 (David Franzoni)
◆主 演:蒂爾·斯威格 Til Schweiger .... Cynric
艾恩·格拉法德 Ioan Gruffudd ..... Lancelot
凱拉·奈特利 Keira Knightley ..... Guinevere
雷·溫斯頓 Ray Winstone ..... Bors
克里夫·歐文 Clive Owen ..... Arthur
喬爾·埃哲頓 Joel Edgerton ..... Gawain
斯蒂芬·迪蘭 Stephen Dillane ..... Merlin
Charlie Creed-Miles ..... Ganis
Ken Stott ..... Marcus Honorius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rd ..... Cerdic
休·丹西 Hugh Dancy ..... Galahad
Pat Kinevane ..... Horton
麥德斯·米科爾森 Mads Mikkelsen ..... Tristan
◆類 型:動作/冒險/劇情/歷史/戰爭
◆級 別:美國:R
◆國 別:愛爾蘭/美國/英國
◆出品年份:2004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49683
◆IMDB評分:6.1/10 (26,576 votes)
◆文件格式:XviD + AC3
◆文件大小:2CD 2 x 49 x 15
◆視頻尺寸:720 x 304
◆影片長度:120min/140min
◆對白語言:蓋爾語 / 拉丁語 / 英語
◆字幕語言:無字幕
◆上映日期:2004-7-7愛爾蘭 / 美國
◆影片分析
亞瑟是這個羅馬與英國在古老的凱爾特人詩歌中共同傳唱的英雄亞瑟王。與他的武士同伴一樣,亞瑟相信一旦羅馬從英國撤軍,將會給英國帶來無窮的災難和混亂。然而,在亞瑟解放圓桌武士之前,他們必須完成羅馬交與他們的最後一項任務,深入敵軍區域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
◆人物介紹
出身貴族的桂尼維亞在她的敵人亞瑟以及亞瑟即將登上王位的道路上左右為難她害怕她的人民淪陷於撒克遜人的手中,所以她寧可與她的宿敵,可惡的羅馬人亞瑟聯盟。最終她意識到亞瑟是一個偉大的男人,但她無法確定亞瑟是否能盡釋前嫌,為這個曾經與他為敵的國家去斗爭和犧牲……
◆影片評價
片名被譯成《亞瑟王》不知是不是為了迎合今年的一部新片。從影片內容上來看英文直譯的名字是非常貼切的。亞瑟王的傳奇在英國人盡皆知,但我這般孤陋的人卻不知其祥,對於亞瑟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曾經看過的《第一騎士》(The first knight)中氣度不凡的肖恩康納利身上。看完這亞瑟王部影片,心中的亞瑟王復雜了許多。
對英國歷史文化的了解甚少使得我不知本片的劇本究竟是改編自經典著作還是含著「戲說」的成分。劇中人物關系之復雜讓我在觀影的同時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重新理清頭緒,這種復雜不同與紅樓夢中人物的眾多而復雜,而是身份的重疊讓人頭暈,可能個小時的時間對於這幅厚重的畫卷來說太短了,一切都是那麼的倉促,讓你還沒來得及品嘗其中的滋味就要忙於跟隨劇情的發展。
按我的理解,影片應該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以摩根懷孕為分界,前一不部分使得我深感宗教力量的神秘與殘忍。維維安作為宗教的代表控制著一切。任何人在宗教利益面前都微不足道,哪怕是自己妹妹以後後代的幸福。正是他精心設計的一次亂倫為將來埋下了悲劇的種子。梅林的死意味著舊宗教勢力的衰落,他對維維安說的話讓我感動。一個人為了信仰奉獻了畢生,她是否有過只屬於自己的短暫快樂呢?他的話為第一部分畫上了句號。第二部分就是舊教力量失敗後人物自身命運的掙扎。只是,此時悲劇的種子已經成長出來,一切都已經無可挽回。兒子與父親,姐姐與弟弟,國王與騎士種種關系都存在著矛盾,並且這些矛盾被邪惡的莫爾格斯所利用。最終一切都只有以死來結束。
與一次亂倫造成的復雜相比,我寧願相信《第一騎士》中的簡單。第一騎士中的主角是蘭斯洛特(查理吉爾飾),他在忠誠與愛情之間的艱難抉擇讓我對這個人物印象十分深刻。在《第一騎士》中蘭斯洛特是出身貧寒的流浪武士,因出色的身手受亞瑟王賞識而成為圓桌騎士。他與旗子吉尼維爾的愛情是情不自禁而且被描繪的純潔而浪漫。雖然商業味濃,但最起碼不讓人生厭。。而本片中蘭斯洛特,亞瑟王,吉尼維爾的三角關系就只能讓人聯想到荒唐和淫亂。影片對於亞瑟王英雄的一面著墨不多,卻不惜讓他心甘情願地帶綠帽子。這似乎並不符合人們心目中亞瑟王形象。這不是一段亞瑟王率眾對抗薩克森人的悲壯史詩。而是在描述亞瑟王在宗教力量操縱下的悲慘命運。薩克森人在本片中成為了召之即來揮之則去的道具,所以薩克森人的戰斗場面血肉橫飛也並不富有激情。每次看到這樣的戰斗都會想到《勇敢的心》,其中精彩的戰斗場面並非僅僅因為技術原因,而是因為你看到的勇士都是在為著自由而戰,他們那種「不自由,吾寧死「的豪邁深深感染著觀眾。不知所為的戰斗又怎能有這樣的效果呢?
影片的中心不是人,而是在迷霧中深藏著的阿瓦隆。影片的最後也不忘申明:女神並沒有消失,而是以別的面目存在著(暗指聖母瑪利亞)。這種明顯的一意淫讓人懷疑編劇也是大湖女神的用躉。宗教始終籠罩著整個影片,因為它根本就是出自一個女祭司之口的故事。既然著宗教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一個偉大的國王亂倫,既然這宗教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其祭司的一生,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而對它產生任何的好感呢?難道只是因為阿瓦隆神奇的魔力和如人間仙境般美麗的景色嗎?
影片中的身份重疊使得演員的表演困難很大。比如最後摩根面對雙雙倒下的莫德瑞得和阿瑟該是怎樣的情感呢?一個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另一個是自己的弟弟同時又是這個兒子的父親。人物心裡除了有一桿親情的稱之外還有一桿善惡的稱,究竟秤砣偏向哪邊確實是個難題。撕毀為了緩解這個難題,阿瑟王最後又支撐了一會,給了母子一個道別的機會。除此之外有很多感情也是讓人困惑的。摩根和維維安之間的關系就比較復雜。她得知那個和自己親好的人是自己的弟弟之後維維安的背叛比較容易理解,之後兩人又是如何冰釋前嫌的呢?兩人一個默契的挽手動作似乎就概括了一切,但卻使得我這樣愚鈍的觀眾不明所以。
這部影片一如它的名字,是阿瓦隆留給我們的一團迷霧,而籠罩在神的迷霧中的是凡人悲慘的命運!
人物英文註解
Accaolon, Sir 艾克倫 亞瑟的騎士之一,也是亞瑟的好友,曾被摩根所騙,用埃克斯卡利伯和亞瑟決斗
Arthur, King 亞瑟 英格蘭國王,尤瑟和伊格蘭的兒子
Avalon 阿瓦隆 埋葬亞瑟的仙島
Bedevere, Si r 拜帝夫 亞瑟的騎士之一,將摩德瑞的叛變報告給亞瑟,最後和路坎一起幫助亞瑟將埃克斯卡利伯還給湖中仙女並安葬了亞瑟
Bors, Sir 波爾斯(勃斯) 亞瑟的騎士之一,聖杯三騎士之一,屬於蘭斯洛特家族
Camelot 卡默洛特 亞瑟的宮殿所在
Damas, Sir 達馬斯 一個謀求兄弟的財富的壞騎士,翁茲里克的兄弟,亞瑟曾被迫代他決斗
Ector, Sir 埃克特 亞瑟的養父
Elaine(1) 艾蓮(愛莉恩) 伊格蘭的女兒之一
Elaine(2) 艾蓮(愛莉恩) 阿斯特洛封主的女兒,蘭斯洛特解救的少女,加拉哈的母親
Excalibur 埃克斯卡利伯 亞瑟的神劍,湖上仙女所贈,其劍鞘可以保護亞瑟的傷口不流血
Gaheris, Sir 格西雷斯 亞瑟的騎士之一,高文和加雷斯的兄弟,莉奈特的丈夫
Galahad, Sir 加拉哈德 亞瑟的騎士之一,蘭斯洛特和艾蓮的兒子,聖杯三騎士之一,最聖潔的騎士,危險之席的騎士
Gareth, Sir/ Pretty Hands 加雷斯 亞瑟的騎士之一,洛特之子,高文和格西雷斯的兄弟,擊敗紅騎士,解救了莉昂並於之結婚
Gawain, Sir 高文 亞瑟的騎士之一,洛特之子,格西雷斯和加雷斯的兄弟,以德行著稱,除蘭斯洛特外亞瑟最喜歡的騎士,蘭斯洛特出逃後曾與他交戰
Guinevere, Queen 格尼維爾 亞瑟的王後,蘭斯洛特的情人
Holy Grail 聖杯
Igraine 伊格蘭 尤瑟的妻子
Kay, Sir 凱 埃克特的兒子,為人急躁善妒
Kinghts of the Round Table 圓桌騎士 150人的大圓桌騎士
Lancelot, Sir/ Lancelot of the Lake 蘭斯洛特(郎斯洛) 亞瑟的騎士之一,布列塔尼王之子,傳說其幼年因為俊俏被湖上仙女偷去並撫養長大,亞瑟最喜歡的騎士,格尼維爾王後的情人,加拉哈德的父親
Linet 莉奈特 莉恩的姐妹,格西雷斯的妻子
Lot, King 洛特 瑪格莉特的丈夫,高文、格西雷斯和加雷斯的父親
Lucan, Sir 路坎 亞瑟的騎士之一,最後和拜帝夫一起幫助亞瑟將埃克斯卡利伯還給湖上仙女並安葬了亞瑟
Lyon 莉恩 被紅騎士囚禁的少女,為加雷斯所解救並與之結婚
Margaret 瑪格莉特 伊格蘭女兒之一,洛特的妻子,高文、格西雷斯和加雷斯的母親
Merlin 梅林 尤瑟的好友,亞瑟的導師和好友,最厲害的魔法師
Miles, Sir 邁爾斯 被黑騎士擊敗的騎士之一
Modred, Sir 摩德瑞(莫卓得) 亞瑟的騎士之一,亞瑟的外甥,嫉妒陰險,陷害格尼維爾和蘭斯洛特,導致圓桌騎士的分裂
Morgan le Fay 仙女摩根 伊格蘭的女兒之一,強大的女魔法師,阿瓦隆的主人
Ontzlake, Sir 翁茲里克 一個好騎士,達馬斯的兄弟,艾克倫曾代他和亞瑟決斗
Pellinore, King/ Black Knight 帕里諾 黑騎士,亞瑟的敵人,後歸順於亞瑟
Percival, Sir 帕爾齊法爾(帕西法爾) 亞瑟的騎士之一,聖杯三騎士之一,在最早的傳說中,是他而並非加拉哈尋到聖杯
Pinel, Sir 皮內爾 亞瑟的騎士之一,摩德瑞的同黨,在陷害格尼維爾的陰謀中被摩德瑞毒死
Red Knight 紅騎士 一個壞騎士,企圖強迫莉恩和他結婚,被加雷斯擊敗
Seat of Danger 危險之席 圓桌中與亞瑟之座相對的座位,最後一個被佔有的座位
Tor, Sir 托爾 亞瑟的騎士之一,帕里諾的兒子
Ulfius, Sir 阿菲斯 尤瑟的好友
Uther, King 尤瑟 英格蘭國王,亞瑟的父親
Vivien 維維恩 湖上仙女,為梅林所愛慕,最終導致梅林的毀滅
◆影片簡介
Let me sing with inspiration
Of the man born of two nations
Of Rome and of Britain……
Arthur the blessed
Led his assault from the Great Wall……
——公元6世紀威爾士詩人Taliesin
傳說公元4、5世紀的前後的中古時代,他在英國領土上推翻了數百年的羅馬帝國的統治,成功驅逐了薩克森人的侵略,並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措施,把大不列顛逐漸推到了歐洲的重要地位,建立了一系列的豐功偉績。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曾經流傳於無數的文學名著中,電影將這些故事搬上銀幕,再現了這位歐洲帝王的豐功偉績。
公元450年,羅馬帝國已經逐漸走向沒落,並且意欲從英國撤離,在大不列顛各島上,眾多的領主和騎士為了爭奪土地和城堡相互開戰,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組織起自己的游擊隊,積極地活躍在全國各地,具有強烈侵略性的薩克森人也乘亂進入大不列顛。整個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亞瑟(克里夫•歐文飾)從小就在戰亂中和家人失散,被人收養並成為一個被人看不起的雜役,然而魔法師預言他一定會成為神聖的英國君主,而亞瑟更是拔出了「石中劍」印證了自己的將來。亞瑟不僅僅有天賦的神力,而且擁有遠大的志向,當年輕的他看到國家的這種混亂的現狀,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整個大不列顛群島脫離羅馬人的殘暴統治,同時擺脫混亂的戰爭局面,他下定決心要為這里的人民建立一個全新的,充滿和平寧靜氣氛的家園,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
亞瑟驍勇善戰和超凡的氣魄令一些非常優秀的騎士為之折服,他們紛紛加入亞瑟的隊伍之中,組織成著名的「圓桌騎士」,這些英勇的戰士在亞瑟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戰績。
在戰爭中,亞瑟遇到了被他們蔑視地稱為「藍軍」的一組由貧民和流浪漢組成的游擊隊,在他們中間,有一位出身高貴的領導者,格溫娜維爾(姬拉•奈特麗 飾)。當時他們雙方都受到兇殘的薩克森人的侵略,為了戰斗的最後勝利,兩個從前的夙敵不得不暫時地攜手,建立戰斗聯盟。而在這些戰斗之中,格溫娜維爾逐漸發現亞瑟並非自己想像的那樣兇殘暴虐,而是充滿理想和體恤人民的仁慈,而亞瑟也發現這只一直被他們蔑視的由難民、農民和流浪漢組成的「藍軍」中存在著巨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鬥志,這些戰士才應該是英國真正的主人。
戰爭仍在繼續,但每個觀眾其實都應該已經知道這故事的結果,亞瑟最後成功地建立了大不列顛王國,創造了英國的歷史,而格溫娜維爾最終也成為了王後。
◆劇情介紹
由製片人傑里-布魯克海默(加勒比海盜,黑鷹降落)和導演安東尼-福奎阿(訓練日)精心打造的史詩電影《亞瑟王》,講述了一個武士封王的傳奇。
幾個世紀以來,大多數科學家相信亞瑟王的故事只有一個傳說,但是那個傳說是基於一個真正的改變大不列顛和全世界歷史的英雄。
克萊夫-歐文飾演了這個羅馬與英國在古老的凱爾特人詩歌中共同傳唱的英雄亞瑟王。與他的武士同伴一樣,亞瑟相信一旦羅馬從英國撤軍,將會給英國帶來無窮的災難和混亂。雖然信仰基督教的亞瑟想回到羅馬為自己虔誠的信仰盡微薄之力,但是他意識到他的首要任務是使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武士們獲得自由並告老還鄉。
然而,在亞瑟解放圓桌武士之前,他們必須完成羅馬交與他們的最後一項任務,深入敵軍區域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亞瑟與圓桌武士遭遇到他們的宿敵:魔法師梅林和他的游擊隊,武士們戲稱他們為「鯨面族」,因為他們總是在臉上和身上塗上藍色顏料。亞瑟和他的圓桌武士深信這些「鯨面族」是英國的靈魂,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深受羅馬的摧殘。如今,羅馬一旦撤離,沒有了亞瑟和圓桌武士的幫助的鯨面族面臨大舉入侵的撒克遜人將毫無抵抗之力。
在梅林和美麗、勇敢的桂尼維亞(姬拉-耐特莉飾)的循循善誘之下,亞瑟王漸漸找回了自己的力量,逐漸背離羅馬,並開始編織「成為這片土地的王者」的夢想,歷史被永遠的改寫了。
驚心動魄的情節,令人屏息的武打場面和偉大的歷史背景成就了這一部空前絕後的《亞瑟王》。
◆幕後花絮
試金石影業為《亞瑟王》投資一億美元以上,不僅遠赴風景秀麗的愛爾蘭取景,還邀請了超過20位大大小小的影星加盟,而風光,明星和金錢正是造就一部史詩電影的重要條件。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本片被《今日美國》將本片和另外兩部歷史題材的鴻篇巨制,《特洛伊》和《亞利山大》評為今年最偉大的史詩電影巨作。
在王者故事的背後,是聚集了好萊塢最豪華的王牌幕後製作班底。好萊塢的金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他去年監制的《加勒比海盜》創造的票房佳績仍然被人稱道;憑借《角鬥士》的製作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大衛•弗蘭索尼擔任本片的編劇,將這個流傳已久的傳說譜寫成震撼人心的史詩篇章;《後天》特技班底擔任本片的後期製作,這部剛剛在全球狂收美元的電影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驚人的畫面特技效果。
除了上面令人嚮往的夢幻組合,本片的其他幕後陣容也堪稱《帝國驕雄》以來最豪華的,不僅請來了特效指導尼爾•考博德,這位《黑鷹計劃》、《雷霆救兵》、《第五元素》的幕後英雄,還請來了漢斯•茲姆擔任本片的配樂,他的作品《石破天驚》、《珍珠港》都證明了他對這種大場面音效的控制能力。《亞瑟王》集合震撼的視覺效果及浪漫的愛情元素,戰爭場面拍得浩瀚宏偉:千軍萬馬、刺激的連場動作場面,令觀眾目不暇接。
「亞瑟王」由英國新晉演員克里夫•歐文飾演,今年將滿40的他在大銀幕演出之前一直活躍在電視領域,直到1997年他才憑借那部同性戀題材的文藝電影《生命不能承受之情》中的出色演出而受到電影製作人的注意,2000年,他更憑借俊朗,細致和雍容的風度贏得了寶馬公司的信任,在寶馬汽車的系列廣告《海茲》中擔任唯一的男主角,獲得和王家衛,蓋•里奇,李安,托尼•斯克特等著名導演合作的機會。曾經在《波恩的身份》,《高斯福德庄園》,《跨越邊界》里擔任配角的克里夫•歐文終於找到了自己樂於接受的電影,當然這並非缺乏機會,而是由於他對角色和劇本的嚴格挑選,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曾推掉了扮演「007」的角色邀請。
本片另一關注點是在《加勒比海盜》中有出色表演的年輕姑娘姬拉•奈特麗,她在片中出演了美麗的奎妮文王後。雖然據說她在影片總將會有一段和克里夫•歐文的激情戲,但看了她在《像貝克漢姆一樣踢》和《真愛至上》里那笨拙的談戀愛的方式,我們就不會對這些抱太大希望,不過類似於聖女貞德的女英雄角色對她倒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遍身油彩,亂發搏擊的角色難度絕對和《加勒比海盜》中的雍容華貴不同,並且她的演技也絕對不如她的外表一樣出眾。
⑸ 電影《拳魂》什麼時候上映
《拳魂》是部尚未上映的影片,由湖南梵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湖南星功夫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劉彥編導。
《拳魂》講述了一個貧苦山裡娃勵志圖強、三度蟬聯世界拳王,十年後面對強手,再度封王的經歷。
《拳魂》講述了一個貧苦山裡娃勵志圖強、三度蟬聯世界拳王,十年後面對強手,再度封王的經歷。表現當代年輕人堅持信念,自尊、自強、自立的拼搏精神和時代特質,對廣大青少年感悟人生價值、實現夢想有一定的啟迪。
⑹ 太平天國封王的有哪些啊
主要的王
太平天國,王者天下,成也王,敗也王!
自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廣西武宣縣東鄉稱天王始至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太平天國的主要王有:
天王洪秀全,1851年稱,崇號:萬歲;
東王楊秀清,1851年封,崇號:九千歲,職銜:正軍師中軍主將;
西王蕭朝貴,1851年封,崇號:八千歲,職銜:又正軍師前軍主將;
南王馮雲山,1851年封,崇號:七千歲,職銜:副軍師後軍主將;
北王韋昌輝,1851年封,崇號:六千歲,職銜:又副軍師右軍主將;
翼王石達開,1851年封,崇號:五千歲,職銜:左軍主將;
燕王秦日綱,1854年封,崇號:千歲,職銜:天官正丞相;
豫王胡以晃,1854年封,崇號:強千歲,職銜:春官正丞相
安王洪仁發,1857年封,崇號:顯千歲,職銜:殿前京內又正總鑒;
福王洪仁達,1857年封,崇號:倫千歲,職銜:殿前京內副總鑒;
干王洪仁軒,1859年封,崇號:福千歲,職銜:文衡正總裁;
英王陳玉成,1859年封,崇號:祿千歲,職銜:前軍主將;
忠王李秀成,1859年封,崇號:榮千歲,職銜:後軍主將;
侍王李世賢,1859年封,崇號:雄千歲,職銜:左軍主將;
輔王楊輔清,1860年封,崇號:威千歲,職銜:中軍主將;
贊王蒙得恩,1860年封,崇號:耀千歲,職銜:春官又正丞相;
請王李開芳,1863年封,崇號:合千歲,職銜:地官正丞相;
求王林鳳祥,1863年封,崇號:協千歲,職銜:天官副丞相;
太平天國諸王名單
1、東王。楊秀清。
初封「秀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東王」後加封「勸慰師聖神風秀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東王」。所刻東王印稱「傳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聖旨聖神上帝之風雷勸慰師聖師左輔正軍師頂天扶朝綱東王楊秀清」。
1-1、幼東王。洪天佑。
封「殿前統領轉奏左輔正軍師頂天扶朝綱王五殿下幼東王九千歲」。
2、西王。蕭朝貴。
封「右弼又正軍師西王」。所刻西王印稱「傳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聖旨聖神上帝之雨電右弼又正軍師頂天扶朝綱西王蕭朝貴」。
2-1、幼西王。蕭有和。
封「殿前齎奏節鉞右弼又正軍師頂天扶朝綱幼西王八千歲」。
3、南王。馮雲山。
封「前導副軍師南王」。
3-1、幼南王。蕭有福。
封「殿前公議前導軍師頂天扶朝綱幼南王七千歲」。
4、北王。韋昌輝。
封「後護又副軍師北王」。
5、翼王。石達開。
封「左軍主將翼王」。後封稱「殿前吏部又正天僚開朝公忠又副軍師頂天扶朝綱翼王喜千歲」。
6、燕王。秦日綱。
7、豫王。胡以晃。
7-1、幼豫王。胡萬勝。
封「殿前禮部正春僚頂天扶朝綱幼豫王強千歲」。
8、安王。洪仁發。
8-1、信王。洪仁發。
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內又正總鑒頂天扶朝綱信王顯千歲」
9、福王。洪仁達。
9-1、勇王。洪仁達。
由福王改封「殿前京內副總鑒御林兵馬頂天扶朝綱勇王倫千歲」
10、恤王。洪仁正。
封「殿前工部正冬僚頂天扶朝綱恤王利千歲」
11、巨王。洪和元。
封「殿前京內又副總鑒頂天扶朝綱巨王顯千歲」
12、宗王。洪利元。
封「殿前京外正總鑒頂天扶朝綱宗王顯千歲」
13、元王。洪科元。
封「殿前京外又正總鑒頂天扶朝綱元王顯千歲」
14、長王。洪瑞元。
封「殿前京外副總鑒頂天扶朝綱長王顯千歲」
15、見王。洪現元。
封「殿前京外又副總鑒頂天扶朝綱見王顯千歲」
16、唐王。洪瑭元。
封「殿前正總鑄寶頂天扶朝綱唐王顯千歲」
17、同王。洪同元。
封「殿前又正總鑄寶頂天扶朝綱同王顯千歲」
18、次王。洪錦元。
封「殿前副總鑄寶頂天扶朝綱次王顯千歲」
19、定王。洪鈺元。
封「殿前又副總鑄寶頂天扶朝綱定王倫千歲」
20、漢王。洪釪元。
封」殿前正開礦頂天扶朝綱漢王倫千歲「
21、封王。洪春元。
封」殿前兵部又正夏僚頂天扶朝綱封王猛千歲「
22、請王。李開芳。
封」殿前春季電察天軍頂天扶朝綱請王合千歲「
22-1、請王。李永保。襲李開芳爵。
23、求王。林鳳祥。
封」殿前夏季電察天軍頂天扶朝綱求王協千歲「
23-1、其子襲求王爵。
24、祝王。吉文元。
封」殿前秋季電察天軍頂天扶朝綱祝王洽千歲「
25、嘏王。廬六。
封」殿前冬季電察天軍頂天扶朝綱嘏王讓千歲「
26、勤王。林啟容。
封」殿前兵部副夏僚頂天扶朝綱勤王茂千歲「
26-1、其子襲勤王爵。
27、光王。洪天光。
28、明王。洪天明。
29、瑛王。洪春魁。
30、琅王。洪魁元。天王 洪秀全 幼天王 洪天貴福
東王 楊秀清
南王 馮雲山 幼南王 馮炳文
西王 蕭朝貴 幼西王 蕭有和
北王 韋昌輝
翼王 石達開
英王 陳玉成
忠王 李秀成
豫王 胡以晃
燕王 秦日綱
干王 洪仁軒
安王 洪仁發(後改封信王)
福王 洪仁達(後改封勇王)
恤王 洪仁政
巨王 洪和元(洪仁發之子)
崇王 洪利元(洪仁發之子)
定王 洪鈺元(洪仁達之子)
請王(威王) 林鳳祥
求王(毅王) 李開芳
輔王 楊輔清
贊王 蒙得恩 幼贊王 蒙時雍
章王 林紹璋
侍王 李世賢
勤王 林啟榮(追封)
順王 李春發
補王 莫仕睽
戴王 黃呈忠
首王 范汝增
正王 徐廣琛
佐王 朱一波
慕王 譚紹光
遵王 賴文光
勇王 羅大綱
納王 郜雲官
諸王 黃文金
烈王 方成宗
寧王 張學明
隨王 楊柳谷
聽王 陳炳文
庄王(祝王) 吉志元
翰王 項大英
獎王 陶金曾
以王 陳金剛
顧王 吳汝孝
松王 陳得風
慰王 朱兆英
扶王 陳得才
康王 汪海洋
寧王 周文康
對王 洪春元
襄王 劉官芳
奉王 谷隆賢
來王 陸順德
護王 陳坤書
啟王 粱成富
導王 陳仕榮
孝王 胡鼎文
航王 唐正財
相王 陳潘武
古王 藍成春
比王 錢桂仁 比王 伍貴文 從王 陳得德
康王 汪安鈞
保王 康容海
歸王 鄧光明
會王 蔡元隆
諧王 譚體元
淮王 邱遠才
敬王 林大居
畏王 秦日南
直王 林得英
趨王 黃章桂
愛王 黃崇發
善王 陳觀意
匡王 賴文鴻
循王 魏超成
梯王 練業紳
金王 鍾萬信
榮王 廖發壽
挺王 劉得功
佑王 李遠繼
樂王 譚應芝
享王 劉裕鳩
昭王 黃文英
感王 陳榮
潮王 黃子隆
凜王 劉肇鈞
拱王 楊張安
湘王 黃子澄
廣王 李愷順
武王 汪有維
紀王 黃金愛
祥王 黃隆芸
貴王 陳得勝
揚王 李明成
守王 方海宗
利王 朱興隆
顯王 袁得厚
志王 陳志書
然王 陳時永
粱王 凌國鈞
鄒王 周林保
柬王 賴桂芳
懷王 周春
獻王 王文發
養王 吉慶元
佩王 馮真林
跟王 藍仁得
沛王 譚星
譽王 李瑞生
稽王 吳玉堂
陪王 譚富 幼陪王 譚標
贊王 賴阿養
報王 秦日富
奏王 苗沛霖
端王 藍大順
文王 藍二順
周王 汪麻子
衛王 楊雄清
成王 陳聚成
貢王 粱鳳超
穰王 黃紹忠
列王 黃明厚 徐朗 林彩新 金友順 傅振綱 李萬才 劉得義 邱國文
蕭雅泗 黃宗保 洪桂芳 李清青 朱義得
沃王 張樂行(捻軍)
魯王 任化邦(捻軍)
荊王 牛宏升(捻軍)
魏王 李蘊泰(捻軍)
粱王 張宗禹(捻軍)
勇王 龔德樹(捻軍,追封)
⑺ 尋找一個項羽的電影。
《西楚霸王》
【導演】 Clara Law | 冼杞然 (Stephen Shin)
【編劇】 Xiao He |劉恆 (Heng Liu)
【國家/地區】 香港/中國/
【類型】 劇情/動作/戰爭/
【主要演員】
Sung Young Chen ...... Fan Kuai
鞏俐 (Li Gong) ...... Lu Zhi
關之琳 (Rosamund Kwan) ...... Yu Ji
Shun Lau ...... Fan Zeng
呂良偉 (Ray Lui) ...... Xiang Yu
徐錦江 (Elvis Tsui) ...... Zhong Li-Mei
吳興國 (Hsing-kuo Wu) ...... Zi Qi
葉全真 (Chuan Chen Yeh) ...... Courtesan
張豐毅 (Fengyi Zhang) ...... Liu Bang
【劇情簡介】
這是香港導演冼杞然在大陸拍攝的古裝歷史巨制,場面浩大,陣容堅強,是近年來罕見的大氣派國片。全片長三小時,以細膩筆觸描寫楚漢相爭的故事。項羽因有勇無謀的個性漸漸屈居下風,最後兩人對決,項羽兵敗烏江而自刎。全片在工整的歷史演義風格之外,加入了女性地位和影響力的描寫,尤其杜撰了劉邦妻子呂後暗戀項羽的情節相當具有爭議性。呂良偉、張豐毅、鞏利、關之琳等主角造型均不俗,服裝道具的製作相當考究。
⑻ 以楚漢相爭為背景拍的新電影
大漢風(楚漢風雲)系列,裡面的戰場設置的特好,還有氣勢,估計你說的是大漢風(楚漢風雲)
主演:項羽-胡軍飾
虞姬-楊恭如飾
劉邦-肖榮生飾
呂雉-吳倩蓮飾
曹女-沈傲君飾
趙高-王剛飾
韓信-吳越飾
李斯-李立群飾
范增-辛明飾
張良-沈保平飾
劇情介紹「
秦末,相縣有項梁、項羽叔侄兩人,他們系楚國名將之後,陰蓄反秦大志。同縣有一美女虞姬,為秦將所虜,項羽救之,兩人相識並產生好感。離相縣不遠的沛縣有一名劉邦者,三十七、八歲末娶,游手好閑,但結交蕭何等一幫豪傑。他為亭長後,娶呂雉為妻。不久陳勝起義,劉邦、項羽乘時相繼起兵反秦。兩人初次相逢於襄陽城外,一見如故,相敬相惜。項梁聽謀士范增言,立故楚宗室心為楚王。劉、項共擁之。後項梁為秦章邯部所殺,項羽報仇心切,率兵北伐章邯。巨鹿一戰,項羽大破秦兵。章邯四十多萬精粹或死或降。但這時項羽坑殺二十多萬投降秦兵,留下殘暴惡名。趁項羽攻打秦兵主力,劉邦率先攻入秦關,秦王嬰投降,劉邦遂取下秦都咸陽。因在前楚王心曾有先入秦關者封王之約,劉邦和呂雉都希望成為秦王和王妃。范增知道劉邦胸藏大志,勸項羽殺劉邦。項羽表面凶暴,實則忠厚,鴻門宴上不忍加害,劉邦逃過一命。
項羽與虞姬早已兩心相許,只因項梁之死而推遲婚期。項羽破秦,虞姬卻被擄入秦宮,直至入關後仍不知其下落。因此項羽一怒之下,燒了秦宮,無意中卻救出虞姬。劫後重逢,兩人分外高興。項羽希望榮歸故里,不聽范增之諫,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而封劉邦漢王,都西蜀;又把章邯等三人分王三秦,防劉邦西進。劉邦入蜀,呂雉卻被當做人質留在楚都,因此對劉邦心生怨恨。她見項羽、虞姬婚後兩情繾綣,嫉妒之餘,對項羽產生愛慕。項羽不為所動。項羽部下韓信不為重用,呂雉策劃讓其投漢。經蕭何推薦,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計攻下三秦,又揮師東進。趁項羽北伐齊國,劉邦先取下彭城,但轉眼得而復失。
項羽回師,又擄呂雉和劉邦父太公,救回虞姬。兩軍在滎陽一帶對峙經年,互有勝負。其間,范增曾獻計,以烹殺呂雉和太公脅逼劉邦退兵,劉邦卻以"分我一杯羹"答之。項羽終不忍殺呂雉和太公。劉邦自滎陽城脫險後,又依張良計,離間項羽和范增臣主關系。虞姬屢勸不果,范增含憤而死。虞姬自責不己,為誤項羽霸業,悄然離去。劉邦對韓信既用又防。韓信破了魏、趙、齊三國,受封為齊王之後,揮師來援。漢軍與楚軍強弱易勢。雙方言和,以放回呂雉和太公為條件,劃定楚河漢界,各自退兵。
呂雉被拘楚營多年,劉邦淫心不改,並先後納曹女、薄妃、戚女為。為此她耿耿於懷並曾與審食其偷情。歸漢之時,她甚至對楚營和項羽產生眷戀。劉邦迎回父親和妻室之後,又毀約東進,楚、漢戰於垓下。韓信以"十面埋伏"計殺敗項羽;緊接漢軍又依張良"四面楚歌"計,令楚軍逃散。值項羽身邊最親近的項伯、鍾離昧、季布等也相繼離去之時,虞姬回到項羽營中。項羽感動不己,他以為人生至此無憾。虞姬歌罷自刎,臨死囑項羽突圍。項羽突圍至烏江邊上,原虞姬僕人今烏江亭長虞洪駕舟請項羽過江,項羽謂無顏見江東父老,痛呼蒼天因何成劉邦而亡自己之後,自刎而死。劉邦即將登基,呂雉也將圓皇後之夢,兩人以魯公、魯夫人禮厚葬項羽和虞姬。舉喪之日,劉邦夫婦回想昔日與項羽、虞姬相處情景,禁不住百感交集,其中也包含某種失落。但這一切很快被歷史煙雲遮蔽。
⑼ 港影:天王之爭,誰是演技之王
華語 娛樂 圈,以王、皇為號的藝人很多。
但得到最大程度認可,與影響力最大的始終都只有「香港四大天王」。
這是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
與之相較的包括「天皇巨星」譚詠麟、張國榮,「小天王」周傑倫,「台灣四大天王」周華健、齊秦、王傑以及童安格,也包括「台灣四小天王」林志穎、金城武、吳奇隆和蘇有朋。
無一例外,這些稱號都只是一時之選,在影響力上始終不及「香港四大天王」。
或許有人會說,因為四大率先封王,大家先入為主。
但根本的原因並不在這里。
香港 娛樂 圈的這四位,並非單純的或創作、或流行歌手的概念。
上次一篇文章就講過,他們幾乎涉及到 娛樂 圈的所有層面,能力綜合之下,就無可匹敵。
以譚張而論,譚詠麟一則年代較早,此外亦主要在歌壇發力,電影圈略有涉足,張國榮能算多棲巨頭,但獨木難支,加之過早辭世,也無謂再去更多爭執。
周傑倫新一代華語樂壇霸主地位牢不可破,但綜合影壇等其他領域而言,差之甚遠。
台灣四大,以創作型歌手而論實力強大,但若以流行樂壇標准衡量,顏值、舞台、星光都與香港四大相差太遠,更遑論綜合;四小天王實力參差不齊,不論歌、舞、影,均無人可與香港四大抗衡,林志穎旋風之後漸行漸遠,金城武在香港影壇短暫發光,地位高於實績,吳奇隆曾經一飛沖天而後一頭扎進電視圈,蘇有朋早就離開歌壇,影壇淺嘗輒止。
#
封王彼時,已過去二十九年。
即便如此,今日任何一人在任一場合出現,都必然是最璀璨的那顆星。
在後浪洶涌的 娛樂 圈,他們就是真正的傳奇。
過去的歲月里,都留下為數頗多的作品。
本文將針對幾人不同階段的電影作品略做分析。
重點是作品與演技的鑒賞與評析。
決出「演技之王」,非官方,接受反駁,但務必結合作品與表現。
1981年,劉德華參與電影《彩雲曲》的拍攝,這部影片也被視作劉德華電影處女作。
電影里的徐傑很有魅力,劉德華作為路人群演角色出現,雖出鏡頗多,但表演基本就是 電視劇模式的走位和表達,看得出明顯的稚嫩與粗糙, 另外片頭片尾都沒有出現劉德華的名字。
而次年的《投奔怒海》,由夏夢監制、許鞍華執導,劉德華排名第三為大歌星林子祥配戲,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作品,雖憑此片提名金像最佳新演員,若與《彩雲曲》相較, 表演有明顯進步,但仍顯生澀。 這部影片故事較多,因擔心被台灣封殺,嚴浩辭導、周潤發辭演,而後變成許鞍華、林子祥和劉德華的組合。
1985年,張學友在歌壇走紅,也開始了電影拍攝。
第一部影片是舒琪執導、葉德嫻和侯孝賢主演的《老娘夠騷》,在其中飾演了一個配角,然後才是第二部與洪金寶一起主演的《霹靂大喇叭》。
張學友 甫一開始就顯露出極強的表演天賦,他並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培訓,卻因之沒有當時尤為普遍的「TVB」式框架表演而自成一格, 自此開始,「學友式」微表情就提上日程,幾年後在王家衛的《旺角卡門》里發揚光大。
1985年開始,黎明連續在多部電影中跑龍套。
但與其選擇只有十幾秒戲份的《豬仔出更》,還不如拿1987年姜大衛導演的《美男子》來做其電影首秀更為恰當,看得出 模式化的影子與青春的生澀。
1989年,郭富城以排名第三的戲份出演了《飛越危牆》。
在片中給莫少聰配戲,亦是 中規中矩的「TVB」演法, 其實和電視劇表演不會有什麼差異, 這都是藝員訓練班帶來的結果,而在此前的1988年,已在杜琪峰執導的《城市特警》中跑了個龍套。
所以若以電影首秀及天賦嶄露而論,張學友堪稱以一敵三,尚有餘力。
1985年,劉德華《夏日福星》這部電影中,脫去了此前的拘謹和生澀。
他的演技進入穩定期,亦即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表演模式,一顰一笑、行走坐卧皆有相當的「華氏風格」,開始變得自信,譬如《法內情》與《法外情》這兩部姊妹篇,上映時間僅相差三年,但演技表現判若兩人,後一部明顯流暢自若。
而此期間的諸如《毀滅號地車》、《停不了的愛》都是過渡之作,以八部作品結束新手期。
2000年憑 《暗戰》 晉升金像影帝之前,有代表作包括 《法內情》、《旺角卡門》、《獄中龍》、《天若有情》、《五億探長雷洛傳》、《新上海灘》以及《龍在邊緣》 。
1991年,連同《豪門夜宴》在內,黎明一共拍了五部電影。
從《豪門夜宴》開始,不再是此前一板一眼表演方式,也不像在《城市獵人》中故作成熟卻顯生澀,也就是一個階段過去了,開始表現得揮灑自如,以或硬朗、或含蓄內斂風格為特徵,前期九部電影練手,但多數龍套。
在2002年以 《三更》 拿金馬影帝之前,其代表作包括 《都市情緣》、《墮落天使》、《甜蜜蜜》、《半生緣》、《玻璃之城》以及《真心英雄》 。
1991年,郭富城出演了劉德華自組天幕的創業作《九一神鵰俠侶》。
影片大獲成功,郭富城以片中角色「銀狐」提名金像最佳男配,這也是他脫離TVB模式影響的一部標志性電影,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銀幕張力,同時亦開啟了「以角色替代自身」這一模式的表演路徑,僅以三部作品歷練即脫離新手期。
於2005年以 《三岔口》 登臨金馬影帝之前,有 《伴我縱橫》、《赤腳小子》、《浪漫風暴》、《安娜瑪德蓮娜》、《風雲之雄霸天下》以及《柔道龍虎榜》 六部代表作。
張學友沒有新手期,一開始就在穩定期。
在黎郭二人進入演技穩定期之前,張學友已經將金馬、金像的最佳男配獎項收入囊中。
2002年以 《男人四十》 獲得第32屆印度國際電影節影帝之前,計有 《旺角卡門》、《咖喱辣椒》、《喋血街頭》、《太子傳說》、《新邊緣人》以及《鼠膽龍威》 六部代表作。
脫離新手期,就意味著表演能力的基本成熟。
但劉郭相對張黎而言,略有不穩定狀況,比如劉德華有《黑金》的失手,郭富城有《雷霆戰警》的尷尬,這兩部電影中,二人都表現出或角色塑造能力偏弱、或對電影的理解有所偏差等問題。
當然,總體來說,期間四人均在不斷磨合與錘煉,集體向上。
劉德華從1989年至今,總計金像提名新演員一次、男配一次、影帝十三次;自2001年至今,金馬提名影帝四次。
金像戰績為以《門徒》獲得男配獎杯一座,憑《暗戰》、《大隻佬》及《桃姐》奪得影帝獎杯三座;金馬結果是四提兩中,分別是2004年的《無間道Ⅲ之終極無間》和2011年的《桃姐》。
郭富城自1992年至今,總計金像提名男配一次、影帝七次;自2005年至今,金馬影帝提名四次。
金像成績為以《踏血尋梅》奪得影帝獎杯一座,金馬戰績亦為四提兩中,獲獎影片為2005年的《三岔口》及2006年的《父子》。
黎明三次金像影帝提名, 顆粒無收; 兩次金馬提名, 2002年憑《三更之回家》奪帝。
張學友從1989年至今,總計金像四次提名最佳男配,六度提名影帝;金馬男配兩次、影帝兩次。
馬像各奪得一次最佳男配,獲獎影片為《旺角卡門》和《笑傲江湖》,影帝提名全數鎩羽。
黎明率先拿到金馬影帝獎。
劉德華金像大勝。
郭富城首提並連庄金馬。
劉德華《大隻佬》險勝吳鎮宇《無間道2》。
黎明在金像表現欠佳,提名甚至少過主角運不佳的張學友。
郭富城《父子》惜敗劉青雲《我要成名》。
第三十五屆金像聚齊三大天王。獨缺黎明,郭富城奪帝。
獎杯僅作參考,並不正比定論演技高低。
他的影路走向其實頗為可惜。
進入演技穩定期之後,黎明的演技表現與口碑非常穩定。
從《神算》里的英姿勃發,到《龍騰四海》的忠義肝膽,再到《都市情緣》的叛逆輕狂,以及《墮落天使》、《甜蜜蜜》、《半生緣》、《玻璃之城》及《真心英雄》,確實堪稱好片迭出;2000年之後,以《三更之回家》奪帝,從《雙雄》、《無間道Ⅲ之終極無間》直到《心中有鬼》,其表演幾近無可指摘。
滑鐵盧來自2008年,亦是表演的轉折點。
這一年,黎明拍了兩部電影,《江山美人》和《梅蘭芳》。
一部從劇情到表演都很莫名,另一部則明顯無從駕馭。
演技自此開始逐漸滑坡。
《火龍對決》與《十月圍城》兩部試圖以造型突破框架的作品,幾乎可稱作其表演生涯的最後榮光。
其後的連續四部作品《君子道》、《王朝的女人》、《消失的愛人》及《夜孔雀》,若與巔峰相較,真的叫做「過去有多燦爛,此刻就有多黯淡」,再到2017年自導自演《搶紅》,給了自己最後一擊。
幾乎宣告了大銀幕生涯的終結。
連續失利帶來的並不只是商業價值的持續走低,更可怕的是對演員信心的打擊。
他在訪談中開始談「運氣論」,認為運氣可以左右一個人的事業。
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
譬如斗心無匹的郭富城。
最晚紅回香港的郭富城,不管在歌壇還是影壇,都受到最多的不公待遇。
但論資排輩亦份屬正常。
所以郭富城自己也很能看開,他一向的態度是努力就好。
這就是郭富城的「斗心無匹」。
上文提到各人的代表作,其意指或演技的可圈可點、或有個人風格的獨特性。
相對其他三人此階段的代表作幾近個人巔峰,對郭富城而言這只是開胃菜。
在《三岔口》和《父子》連庄金馬之後,郭富城開始瘋狂地追尋演技的提高,甚至將「角色是否有表演難度」視作接片的唯一標准。
偵探三部曲的小人物阿探,四面楚歌的高級督察凌光(《殺人犯》)與大時代變革之下的康三爺(《白銀帝國》), 蛻 去繁華的陝西農民趙得意(《最愛》),勵志內斂的「洋雜」布華泉(《百年浮城》),氣場沉穩的警隊一哥劉傑輝(《寒戰》),老態盡責的差佬臧SIR,三重設定的超級角色李問(《無雙》)以及落魄潦倒的阿博(《麥路人》)。
越靠近當下,他越是顯得舉重若輕,以第一次影帝為基點,曲線高揚。
二00九年的時候,郭富城曾因自稱「藝術家」遭到群嘲,因區域文化隔閡,他並不懂得這三個字在內地的真實含義,而當時他的一本正經的解釋,比如熱愛、熱情與天賦,也並不為多數人所接受。
但若回頭看他這十年,這種專注與付出,以及所取得的進步和成就,藝術家頭銜於他,也並非一定不合適。
不言敗帶來努力與不懈,天賦的逐漸解鎖與經驗的不斷豐厚,幫助他登臨演技巔峰。
以不重復自己和無定式表演為特徵。
郭富城與梁家輝,或將是香港影史上兩個角色塑造能力最強的演員。
而天王中,另一個人亦和郭富城很像。
鐵人劉德華。
如果將待映影片一並計入,劉德華的作品總數達到了驚人的152部,而郭富城僅為62部、張學友75部、黎明58部,單論數量其他三人兩兩相加也及不上。
很多人說劉德華大量爛片,但其實這個問題應該見仁見智。
如果說在早期那種瘋狂拍片模式下,確實有相當一部分粗製濫造的影片,但主要以滿足 娛樂 性和商業性為主,也無須過度計較,這也是說香港演員作品中幾乎都有一定比例爛片說法的由來。
劉德華真正被詬病爛片,其實應該 從2008年的《三國之見龍卸甲》與2010年的《未來警察》開始,這與黎明的軌跡有一點巧合, 前一部是李仁港的「飛碟帽」作品,後一部被劉德華解釋為還人情,而後是 翻拍俗套的作品《我知女人心》和史上最低口碑的《天機·富春山居圖》 。
步入2010年代之後,《桃姐》與《追龍》就是最高口碑的代表,其他影片都顯乏力。
若論及《失孤》中農民,劉德華很用心力,影片中也有諸多細節的渲染和表達,但始終在情緒傳導和細節處理上欠缺臨門一腳,有形無神,殊為可惜。而更多的則是《澳門風雲3》、《王牌逗王牌》、《長城》、《俠盜聯盟》以及《掃毒2》這種商業快銷製作類型電影,觀賞性有餘,口碑積淀不足。
但自2017年的《拆彈專家》之後,劉德華應該是 探索 到了一條適應職業生涯的路徑,之前文章已講過「拆彈兩部曲」的進階脈絡,而《桃姐》之中的表演方式如果延續, 劉德華很有可能再度鍛造職業生涯的巔峰,在商業類型片中,將個人魅力發揮到極致。
至於張學友,已經在另一篇關於金像提名的分析中詳解其演技優劣,這里不再贅述。
綜合而言,張學友勝在起步優勢,但作品力度與表演深度略顯不足。
當其他三人步入穩定期過後,中期作品及表現最強的是黎明,但戲路略窄,自2008年開始一路下跌。
劉德華一直偏重商業,至後期作品乏力,近年開始回穩。
郭富城自2005年開始一路走高,作品與演技雙重爆發,還將有持續走高之勢。
#
在風格各擅勝場之外,郭富城演技大成而無定式,亦勝在情緒張力與眼神運用的突出。
演技之王,郭富城。
⑽ 四大天王里的張學友封神,郭富城封帝,黎明封王,那劉德華有什麼稱號呢
說到曾經的香港娛樂圈四大天王,那真的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
在張學友「最拼」的那幾年裡,曾連續多年,每年都在世界各地開一百多場巡迴演唱會,算下來平均三天一場,而且有人統計,他在香港開的演唱會累積到現在已經超過了600場...
不僅是鐵肺歌神...身子也是鐵打的...根本累不壞啊...
如今的他在娛樂圈裡已經不再活躍,漸漸隱退了下來,在家與老婆羅美薇過著幸福安穩的小日子,偶爾會出來開一場演唱會。
而且現在張學友的演唱會已經變成了一個傳奇...
這幾年來,有不少被通緝的在逃嫌犯在張學友的演唱會上被警方成功抓獲,所以張學友也被人調侃為「逃犯剋星」...
雖然調侃歸調侃,但我們也能看出,歌神的魅力實在太大,就算過了這么多年,歌壇的神話依舊還在延續...
「舞王」郭富城
郭富城絕對是「四大天王」中跳舞跳的最好的,做為樂壇里勁歌熱舞的代表人物,還被觀眾們稱為「亞洲舞王」。
極具個人特色的舞蹈是他當之無愧的「殺手鐧」,也讓他當年在各大舞台上大放光彩。
郭富城雖然現在已經不怎麼唱歌跳舞了,但是他在演藝圈中依然非常活躍。
《寒戰》,《無雙》的火爆也再次證明了他的演技在線,寶刀未老。
唱跳俱佳,雙棲發展,拿過的獎項真的是數都數不過來。
不僅在事業上一直順風順水,郭富城在個人感情生活上也是相當幸福。
前幾年和比自己小22歲的網紅方媛完婚,婚後還育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家庭事業雙豐收,堪稱人生贏家。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郭富城還是一位非常低調的慈善家。
2000年的時候,郭富城專門成立了一個慈善基金會,每年都會定期的往裡面存錢做慈善,而且這20年裡從未中斷!
甚至有網友推測過,郭富城這20年來用於做慈善的開銷早已超過2億元!
「最低調」的黎明
黎明,可能是現在「四大天王」里知名度最低的一個了,甚至許多年輕人都未曾聽聞過他的名字。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黎明是當年「四大天王」里最火的一位!
1992年,那時候的他在紅磡體育場一連開了10場演唱會,場場都是爆滿,這樣的強大的影響力甚至還波及到了內地,就連中央電視台都曾報道過他的演出,可見當時黎明的影響力是有多麼恐怖!
相比於其他三個人,黎明這幾年明顯沒落了...
這幾年無論是拍戲還是當導演,都遭遇慘敗,甚至就連演藝事業都一度停滯不前...
就連自己的感情生活都過的很不順利...
2012年黎明和樂基兒離婚,有傳言說他給了前妻8個億的贍養費,令人吃驚...
現在的老婆是比他小21歲的助理,而且還曾離過婚,雖然已經為他生了個女兒,但是小女友的花邊新聞卻一直不斷...
雖然現在黎明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已經慢慢淡出娛樂圈,但如果你認為他過氣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在進入娛樂圈之前,黎明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富二代,加上他聰明的商業頭腦,在他剛剛走紅的時候就自己成立了經紀公司,而且據說他在美國還有著多家公司。
為黎天王擔心?完全是多慮了!
這四位曾經風靡全亞洲的天王,雖然現在都已年過半百,但他們身上的魅力依然不減,每個人都活得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