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電影末代皇帝人物分析

電影末代皇帝人物分析

發布時間:2022-09-11 18:52:32

❶ 淺析《末代皇帝》中溥儀的多重悲劇命運

文|夢夕辰

《末代皇帝》真的是一部很老的片子,老到播出至今已有30餘年,老到影片的色彩已然不夠明亮,可是這些依舊抵擋不住這部片子的鋒芒。

從古至今,有關皇室題材的電影一直層出不窮,但卻沒有一部能夠像《末代皇帝》那樣給我如此大的震撼。

《末代皇帝》也是第一部獲得中國政府允許進入故宮拍攝的西方電影,整部電影長達3小時37分鍾,由義大利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所執導。

其實說起這個我就很悲觀,並且是越欣賞這部電影,我就越悲觀,這部電影里涵蓋的東西很多,多到我幾乎一下子講不完,不管是從藝術表現形式上,還是從整部電影的構思上,都有太多的講究了,而這些竟然都是出自於一個西方導演之手。

簡單來說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悲劇性的一生,但事實上,僅用一句話是無法將這部電影的涵義表達出來的。

溥儀的悲劇性體現在當他只是一個3歲孩子的時候,被迫當了大清的皇帝;當他渴望做一個真正的皇帝時,被迫告知皇宮之外早已天下大變;當他想逃離皇宮時,被迫關在紫禁城內寸步不離;當他抱有一線生機想要"復國"時,卻淪落為勾結日本的戰犯;當他心如死灰,一並攬下所有罪責時,卻沒想到有一天竟獲得了自由。

溥儀的一生都在被動著向前,當他脫下皇帝的外衣時,真正的他才顯現出來。

276年的大清朝,曾經囚禁了他,卻也有著他童年樂趣,如今只能以一名遊客的身份參觀的紫禁城,以及他皇帝的身份,一切恍如一場夢,夢醒時,便結束了。

歷史 的變遷、命運的無奈、人世的無常,溥儀本人,承載了太多。

他是大清朝最後一個皇帝,但又何嘗不是 歷史 的囚徒,從皇城到戰犯管理所,或許對於溥儀來講,他所嚮往的一直都是自由。

接下來,我將從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溥儀的悲劇命運。

電影一開始,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映入眼簾,隨之鏡頭轉到1950年的那個冬天,溥儀作為戰犯從蘇聯被押回中國。

在車站的候車室里,溥儀走進一間屋子,屋子裡的陳設沒有一點生機,就如同溥儀此刻的心境一樣,他本想著就這樣離開這個世界,卻被救了下來,浮現在溥儀腦海中的是他的前半生。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紫禁城是溥儀悲劇命運的開端,也是貫穿他一生的關鍵環節,躲也躲不掉,逃也逃不開。

那一年,他才3歲,他一心想要父親帶他回到家中,但是從此伴隨他的只有紫禁城的青磚紅瓦,他跌下統治地位的時候年僅6歲。

他的悲劇命運來自於他身份的矛盾,他即是大清的皇帝,在 歷史 洪流中占據著不可磨滅的地位,但他卻沒有掌過一天國家政權。

他一心想要逃離皇宮,去往心心念念的西方,卻如同身陷囹圄,不得自由。

溥儀真正的成長在哪?在他的乳娘被送出宮的那一刻,將溥儀對於乳娘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賴全部切斷,而他即便是拚命地追在轎子後面,也終究闖不出那一道宮牆。

第二次溥儀要出宮,是因為他的生母死了,他想出宮看自己的娘親一眼,誰知又被擋了回來。在宮內他是皇帝,可就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早已不是皇帝。就在這里,他把那隻養了好久的小白鼠摔死了,死了就不用再被困,死了何嘗不是一種自由。

從來沒有人問過他的意見,他想出皇宮時,被囚於宮內,在他毫無准備之時,又被迫出宮。 當他走出紫禁城的那一刻,城樓上插上一面軍旗,所有人都在歡呼,意味著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皇帝制度被推翻了,從此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可是溥儀心裡卻沒有什麼波動,他不知道這一切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就像當初他聽說自己已經不是皇帝時,嘴裡一遍又一遍念著的那句:我不明白。

1924年,溥儀被趕出皇宮,終於以為自由將至,卻被日本關東軍蠱惑欺騙,企圖復國,成為了偽滿洲國的傀儡元首,再一次身陷囹圄,一關便是14年。

溥儀本來是亡國之君和叛國罪人,最後卻又成為了改惡從善的典型,他的前半生命運無疑是富有悲劇性的色彩的,但是又不能簡簡單單將溥儀這個人定性,這便是他的矛盾所在。

溥儀十五歲那年,同時迎娶了皇後婉容和淑妃文綉,他的婚姻悲劇也由此拉開了帷幕。

婉容相貌秀麗,思想也頗為先進,溥儀對她也有些好感,只是討厭無法自己做主選擇妻子,並且那個時候溥儀還小,對情愛之事並不了解。

後來,溥儀被趕出皇宮,去往天津,婉容竟染上吸毒,並與他人生下孩子。

而淑妃文綉,在出宮之後接觸到了外界一些新的思想,不願意同婉容共侍一夫,頂住了諸多壓力,與溥儀離婚,獲得了自由。

在《末代皇帝》中只講述了溥儀的這兩位夫人,但據說溥儀一生共娶了5位夫人,與前四位都是悲劇婚姻,而第五位妻子因為是溥儀自己選的女人,二人感情融洽,也算恩愛,在一起度過了五年時光。

遺憾的是,溥儀一生無子。

但是不管溥儀的愛情是不是悲劇性的,也體現出了,溥儀對自由戀愛的嚮往。

只不過從小和乳媽過於親密,無論是生理還是心裡都對乳媽產生了強烈的依賴,以至於他自己都分不清什麼是愛。

自古以來,對 歷史 人物的評說都離不開 情感 ,不管什麼時候,愛情都是寶貴的,讓人喜,也讓人憂。

溥儀的一生經歷了辛亥革命,清朝滅亡,五四運動,軍閥割據,抗日戰爭,文化大革命一系列 歷史 事件。

或許有人會說溥儀幸運,因為沒有幾個人能親身感受 歷史 ,但是一個出生在封建 社會 的人,要一步步走向共和,一個自小受西方觀念影響的人,要在改造中一點點轉化自己的思想,一個被人伺候慣的人,要在工作中獲得衣食住行,這個過程的復雜與艱辛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在戰犯管理所中,溥儀被要求交代自己的罪行,他一直生活在回憶與現實的交織里。從他的回憶里我們也可以看到,溥儀的回憶也是有選擇性的,他更願意回憶起一些對於他來說美好的記憶。

他的第二位老師庄士敦與他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一方面將一些西方的觀點傳遞給溥儀,另一方面也給我們這些看客的心裡一絲絲安慰。

在庄士敦的陪伴下,溥儀學會了騎自行車,戴上了眼睛,希望能夠自己做主成了婚,不想再逃跑而是要反抗,所以割了辮子,將太監全部遣散,學會了打網球。

雖然溥儀在之前一心想要逃出皇宮,可是馮玉祥違背優待清室的條約,將溥儀趕出皇宮,這是溥儀不能接受的。

沒有了權利,又被挖了祖墳,溥儀與國民政府討公道,卻一無所獲。所以他想要復國,更想要報仇,在對國民政府絕望的時候,日本對溥儀又拉又捧。

溥儀同意了,1932年,溥儀從天津去了東北,成為了傀儡,這也就有了"叛國罪"。

對 社會 的不滿,也是造成溥儀悲劇性命運的原因。

在戰犯管理所中,溥儀回憶自己去東北這一段記憶時是說,日方綁架了自己,他知道這不是事實,但在他的內心深處,也不想承認自己叛國,他覺得自己那個時候是身不由己吧。不是日方綁架了他,是 社會 現實綁架了他,可說出來,誰又能信呢?

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大一些,我們可以看出來,在很多悲劇性的作品中,其中的 社會 背景無一不發生在動盪之時。新舊交替的時代,舊事物總是要被新事物所取代,你不甘也好,意圖改變也好,難免不受到沖擊和碰撞,人的命運便不由得自己了。

如果可以選擇,溥儀也寧願待在那深宮一輩子吧。

若是他真的在那悠悠高牆之中一輩子,也就沒有今天的《末代皇帝》了。

變遷不管要經歷多少波折,總歸是前進了。

溥儀的苦難、掙扎、抗爭、反省和轉變引發了巨大的悲劇感,我們在為其嘆息的時候,其實也能從更深的層次上感受到人世無常和命運的無奈。

相比於幼年時期和青年時期生活的暗淡與囚困,溥儀晚年的處境還是比較平順的,他也接受了自己,接受了時代。

在影片的末尾,溥儀去到那個曾經的家,曾經的牢籠,如今卻只能買票才能進入的地方。

面對問他是誰的小男孩,溥儀笑著說:自己以前就住在這里。並且從太和殿的龍椅背後拿出了一個蛐蛐籠子。

這個籠子第一次出現是在溥儀登基的那天,這個籠子困了他太久,如今終於可以放下了,這一刻,他才是真的自由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溥儀的悲劇命運不單單是他個人的,其背後蘊含著 社會 矛盾和 歷史 矛盾,一切都不可避免,既讓人唏噓惋惜,卻又無可奈何。

夢夕辰,教育學碩士,高考報考志願填報師,學業規劃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特殊教育教師,一直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❷ 《末代皇帝》勇奪9項奧斯卡大獎,劇中的主人公溥儀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電影中的溥儀是一個小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悲劇人物,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溥儀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本身就既具有神秘色彩。正是這部電影將一個末代皇帝的人生完美的呈現在了觀眾的面前,是喜或是悲只有觀眾自己明白。

不知道最後坐在龍床上的溥儀內心是怎樣的所想?

是想著曾經的繁花似錦,還是想著昔日的失魂落魄?這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從出生就帶上了一個枷鎖,直到去世也算是回歸到了本真。

這是皇帝溥儀,也是凡人溥儀的一生。

❸ 斬獲9項奧斯卡的《末代皇帝》中,哪些演員的表演最經常

《末代皇帝》中給人印象深刻的演員有溥儀的扮演者尊龍、陳沖飾演的婉容以及文綉的扮演者鄔君梅。《末代皇帝》在業界的評價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部電影將末代皇帝的一生進行了全礦的描述。而這裡面表演搶眼的當屬上面提到的這幾位。

一部《末代皇帝》講述了溥儀的一生,其中的是是非非留給後人評說。

❹ 為什麼說《末代皇帝》是難得的佳片

本片主要通過插敘來不斷反映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悲劇的一生。經歷過中國的不同階段,他所感受的是物是人非和重復離別。而電影通過很多設計來表現和豐富末代皇帝的人物形象。

1)本影片主要講訴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從三歲起登基做皇帝,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小時候實則聽命於皇後太監老臣們,後來成立偽滿洲國做了日本人的傀儡,像個木偶一樣過著工具人的前半生。最後在撫順戰犯管理研究所思想改造,開始學習過普通人的生活。1959年特赦,他再次進故宮的時候,就要買票了,那曾是他的家啊!

4)本人很喜歡一句話:「我們都像魚缸里的魚,想說很多話,卻變成一連串的泡泡.....」,完美地照應了溥儀作為一個「傀儡的前半生。本可以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孩童,卻被告知自己必須坐上皇位;想做一個真正的皇帝,卻發現自己只是一個符號象徵;嘗試創立一個國家,又被當作民族罪人。全片不斷出現的「Openthedoor!"流露出了溥儀的憤怒和無力,雖然溥儀有血有肉,但在歷史的長河裡,他已被歸類為傀儡皇帝。

❺ 如何評價《末代皇帝》

個人來說整部劇還是可以的。

從電影意象上來看,牢籠和門的反復出現,其實可能預示著這個片子真正將到的是自由與束縛的主題。溥儀生在一個外在紫禁城,內在皇權的牢籠之內,這是大家為他打造的。他一開始總想要出去看看,獲得自由,大家卻不讓。但等到真的有一天,他被迫離開了這個牢籠,卻發現自己內心在乎的,是這個他童年時代拚命想要掙破的——即自己皇帝的身份。所以當日本人找到他時,他放下自由的生活,心甘情願的走向了偽滿洲國的皇宮,重新被關了起來。但隨著日本戰敗,一切成為了泡影,他作為戰犯被關進監獄,但他仍覺得自己是皇帝,執意要擔負起日軍犯下的所有罪行。漫長的生活後,當他被放出來時,不管是被迫、被監獄長感召或是自願,他終於平靜地放棄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他用一角的門票重新回到了紫禁城,拿出蟈蟈放出來,臉上卻充滿了釋懷的微笑。因為此時他已經和蟈蟈一樣,從自己皇帝的身份中爬了出來,終於自由。

遺憾的是,他那時候距離生命的結束也不遠了。

❻ 三道大門之下,溥儀被推著往前走,《末代皇帝》究竟在表達什麼

其實主要還是想表達在朝廷衰敗的那種時刻,整個社會以及領導者的一些反應,用來督促人們努力發展。

❼ 怎麼評價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這部電影的評分還是很高的。而且這部電影也獲得了不少的奧斯卡大獎,可以說是一部比較成功的影片。電影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講述了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也講述了一個人從高貴到平凡的人生經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電影。

除了人物之外,電影的色彩和配樂也是值得一提的。音樂的運用和溥儀的起起伏伏配合的恰到好處。而電影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故事的采景地就是紫禁城本身的緣故。

❽ 電影末代皇帝的人物關系是什麼

觀畢這部由著名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在1987年拍攝的描寫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的電影,我似乎也明白其為什麼能在1988年的第6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獨攬9項大獎了。當1972年安東尼奧尼正在處於「文革」時期的中國拍攝紀錄片《中國》時,貝托魯奇認為《中國》是真正關於那個時代中國人的電影,然而十多年後,貝托魯奇親自操刀拍攝《末代皇帝》,我不得不嘆服於貝托魯奇對於中國文化的熟稔,溥儀在他的鏡頭下再次復活,一幀一幀的在膠片上講述他自己的故事。
影片開始不久小溥儀就被垂死的慈禧招入紫禁城宮中,此時的溥儀只有三歲,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當慈禧讓溥儀靠近一點時,溥儀並沒有徑直走向慈禧,而是先藏在了柱子後觀望慈禧太後,發現慈禧太後並無惡意之後,便滿心歡喜的坐在慈禧腳下聽旨,導演在這里似乎是想告訴我們溥儀一生都容易輕信他人,並總是做出錯誤的判斷,在被利用之時仍然渾然不知,並一直在電影中貫穿整個故事線。就這樣,三歲的溥儀就在這樣的情境下被立為新皇,殊不知這樣的皇帝只能做夠三年。溥儀註定只能是一隻永遠也飛不出牢籠的鳥。
溥儀這個形象在電影中其實是多面的,他時而軟弱,時而堅強,時而非常有抱負,想要改變整個世界,時而又自暴自棄,認為世界欺騙了他。這些矛盾對立而又統一,但是這些性格都只能在側面表現出溥儀的無奈,他的生不逢時,或許他不該生在這個亂世,他也許應該是個風流倜儻的文藝青年,但是他註定是個失敗的君主。電影中曾多次體現出他被不同的利益集團利用,丟企,再利用。在紫禁城,腐朽的官吏利用他中飽私囊。在民國時期,各個軍閥利用他發動各式各樣的政變,在抗戰時期,日本人利用他當做在滿洲的傀儡,把他當做自己的一條狗。似乎溥儀永遠也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總是被別人玩弄於鼓掌之間。所以,溥儀在影片中想要過抗爭,影片中曾兩次出現了頗有意味的一句話"open the door"!第一次是小時候他想看看紫禁城以外的世界卻被侍衛攔住,他捧著白鼠向逐漸關閉的大門跑去,門關上的前一刻我以為他會把手中的白鼠放出去替他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他卻憤怒的將小白鼠摔死在門上,以此來宣洩他對這囚籠的控訴,說明這時的溥儀還是有著朝氣和理想的,還沒有被現實的殘酷所擊垮,然而第二次是婉容離他而去,他追出門在偽滿洲國官邸的冬日的雪地里說出,那時的"open the door"已是軟弱無力了,也許那時的溥儀早已明白自己只是歷史上一顆被人擺布的棋子,無心再抗爭什麼了。
其實影片中,溥儀的這種囚鳥形象還有很多,在紫禁城內,近視的溥儀需要佩戴眼鏡卻遭到大臣和嬪妃的極大反對,認為會壞了傳統,若沒有庄世頓先生,或許溥儀會從此失明。溥儀要改革宮內制度,自己首先斷發明志,卻遭宦官算計,燒掉了庫房。偽滿洲國的議會上,溥儀的慷慨激昂的演講換來的卻是整個內閣的憤然離席,正如他的恩師庄世頓所說:「他是所有中國人中唯一一個不能踏出自己家大門的人。我想皇上是地球上最孤獨的男孩了。」
從貝托魯奇的鏡頭里,讓我看到了一個生在清朝末世皇帝的不易與悲涼,他之所以要將溥儀刻畫為一隻籠中囚鳥,那麼皇帝作為囚鳥承受的過程就是這個故事最大的看點,如果說同情弱者是人類的天性,當人們認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對象突然失去了對他本該擁有的能力,並逐漸失去了被批判,被輕視的價值,於是我們會同情病人,弱者,貧苦人。把溥儀看成病人,弱者,從而由鄙視變為喟嘆,不可謂不顛覆了我們對一個歷史人物評價的標准,那就是即使用是失敗,也能成為傳奇。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吧。
當電影結尾,溥儀蹣跚的想跨過圍欄在龍椅上坐上一坐,這時他被一個帶著紅領巾的男孩阻止,很明顯的,這里導演運用了一個象徵的手法,一個時代的死亡和另一個時代的新生,當男孩打開蟋蟀盒,蟋蟀慢悠悠的爬出來,而轉瞬間,溥儀消失了,不過我相信,導演還是為溥儀打開了牢籠,他這只囚鳥應該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了。

❾ 《末代皇帝》劇中的主人公溥儀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電影中的溥儀是一個小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悲劇人物,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溥儀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本身就既具有神秘色彩。正是這部電影將一個末代皇帝的人生完美的呈現在了觀眾的面前,是喜或是悲只有觀眾自己明白。 溥儀三歲登基,可是面對的確實風雨飄搖的大清朝。據說登基當天,溥儀過於鬧騰其父扶著他說“快完了,快完了”,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杜撰,但是這句話在當時來說無異於給在場的所有的人心中潑了一盆冷水。

老年的溥儀回顧一生,什麼榮華富貴,什麼恩怨情仇,不過都是過眼雲煙。他唯一和常人不同的可能就是他的末代皇帝的稱號。於是一生就這樣被這個名號所累,經歷了九死一生也經歷過表面輝煌,最終只留下了平淡。 這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從出生就帶上了一個枷鎖,直到去世也算是回歸到了本真。

閱讀全文

與電影末代皇帝人物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0公安題材電影大全 瀏覽:156
電影上海王李夢 瀏覽:93
服部平次出場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45
近代史南京條約微電影 瀏覽:256
宗教題材的電影有哪些梁家輝 瀏覽:715
怎麼在赫茲上傳電影 瀏覽:510
最好看的十部動作電影完整版 瀏覽:113
贛州電視台微電影 瀏覽:583
愛愛兩男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32
電影獅子頭是哪個公司 瀏覽:851
迅雷哥電影版手機在線播放 瀏覽:353
電影軍事禁區哪裡拍的 瀏覽:734
神馬午夜免費福利電影1000集 瀏覽:133
兄弟連迅雷電影天堂 瀏覽:266
微電影女星 瀏覽:813
小龍女全集完整版電影 瀏覽:623
世界十大鬼屋翻拍電影 瀏覽:448
印度電影如何氣死牛頓 瀏覽:780
景甜電視劇電影大全集 瀏覽:895
花好月圓電影在線看免費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