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友重溫吳孟超原型電影《我是醫生》,這部電影都講述了什麼
由趙有亮主演,以“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為原型的傳記電影《我是醫生》6月6日在京觀摩研討。這部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一上映電通影視文化傳播公司承製的傳記影片,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吳孟超為原型,講述他年逾九旬依然奮斗在攻克癌症科研最前線的故事。觀摩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示,影片突破了英模人物傳記片的常規套路,在電影語言上進行了諸多嘗試和探索,為此類影片的創作提供了新的值得借鑒的經驗。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認為,《我是醫生》 兼具主旋律、傳記片和行業劇三種元素,每一種元素對創作者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但主創通過精心設計,找到了獨特的藝術手段來呈現,將創作中的難關突破。比如,影片通過父女、醫患、師生三種關系,將家庭、職業、傳承三方面結台,為英模人物賦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讓科學有了溫暖的情緒和生命感。
2. 警察日記電影是不是真實的故事
警察日記電影是真實的故事改編。
《警察日記》的主角郝萬忠的原型,生前是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公安局局長,2011年去世後,他成了英雄。電影由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投資拍攝,影視製作人呼和巴特爾拿到這個項目,這是他第一次做電影。經歷過幾次不成功的嘗試,呼和巴特爾最後找到寧瀛當導演。
《警察日記》最後由寧瀛執導,王景春擔任男主演,影片根據真實人物原型改編,截取了郝萬忠在當警察14年間寫的68本日記里的部分事件展開,寧瀛導演運用獨特的拍攝手法,講述了郝萬忠的警察生涯。而主演王景春表示,之所以接這部戲。
就是因為這個角色本身給了他很大的感觸,郝萬忠是一個好人,在當今的社會里,還有他這樣的人,王景春覺得挺好的,也非常的欣賞他。同時要扮演他的話,對演員來說也是一個挑戰,畢竟他是真實的人物,最後電影的呈現也會有群眾來比對和評判,所以壓力也很大。
影片評價
先鋒女導演寧瀛導演在拍攝時運用了極具想像力的鏡頭語言,整個電影畫面優雅抒情,充滿了詩意,郝萬忠生存的空間環境,山川風木,人文風情,包括蒙古族歌曲,充滿了生活的質感,使整個作品有了真實可信的支點。同時語言的表達也特別注重質感,使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這是簡單的花拳綉腿的力量所無法比擬的。本片還原了生命最本真的一個警察,這次還原不再是固定機位、長鏡頭的組合,而有了自覺的類型化創作意識,驚悚、懸疑、犯罪、推理等類型片元素的深度運用,讓這部傳記片具有了強烈的商業色彩,一點都不輸於歐美、香港警匪片的驚險。
3. 如何評價電影《我為你犧牲》
帶有感情的,取材於真人真事的武警人員的電影!
《我為你犧牲》是由安戰軍執導,李琦、國永振、陳姝、魏鵬、鄧橙子等出演的一部動作劇情片。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工作部、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攝制的影片。於2019年12月5日上映。根據三個武警部隊真實人物故事改編。
整體來說,是帶有真情實感的電影,值得一看吧。
4. 《我是警察》公安英模系列電影啟動,該電影弘揚了哪些精神
弘揚的肯定是那種犧牲精神呀,這是主旋律。
5. 秀美人生電影簡介
電影《秀美人生》確實真實感人,感人至深。這部電影是由苗月執導,郎月婷、陶海主演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故事,值得觀眾好好去回味和思考。分以下兩點來理解。
結語:電影《秀美人生》非常貼近觀眾的生活,較好地反映了貧窮地區的百姓對脫貧人士的期盼。也通過電影頌揚了黃文秀這樣的優秀人物。所以,那些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奉獻自己的人,都是值得觀眾去贊美的。畢竟,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有很多像黃文秀這樣的人,他們為他人著想,奉獻自己,很棒。對此,讀者怎麼看?歡迎大家在文末一起交流互動。
(原創。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6. 怎麼評價電影《李保國》
影片通過李保國師生三代紮根太行,開荒拓土,接力扶貧,科技富農的感人故事,體現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精神內涵,藝術再現了中國知名林業專家、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35年如一日,紮根太行山,用科技為荒山帶來蒼翠,用產業為鄉親拔除「窮根」的動人事跡。
有人說電影《李保國》的演員團隊絕對能稱得上是主旋律電影的「英雄聯盟」。雷鋒、張思德的扮演者吳軍(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張思德》)、孔繁森的扮演者高明(電影《孔繁森》),蔣築英的扮演者巍子(電影《蔣築英》),華西村書記吳仁寶的扮演者尤勇(電影《吳仁寶》),村黨委書記范振喜的扮演者何政軍(電影《咱們是親人》)等都在電影《李保國》中飾演重要角色,在這些英模人物精神的感招下,演員們積極調出檔期,不計報酬,用心飾演,令人敬佩。
通過小人物來展現,這是最高明的。
7. 有雷鋒的電影嗎
講雷鋒的電影有《雷鋒》,《雷鋒之歌》,《離開雷鋒的日子》,《少年雷鋒》,《雷鋒在1959》、《雷鋒的微笑》,《青春雷鋒》等。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
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7)英模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雷鋒的微笑》創作背景
雷鋒精神在任何一個年代都值得謳歌,並不過時,關於雷鋒喳題材的圖書有近百本,影視作品20餘部,而八一電影製片廠與雷鋒更是有著深深的不解之緣。早在1964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就拍攝了國內第一部以雷鋒故事為題材的電影《雷鋒》,這也是最早的雷鋒影視作品。
1979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再次拍攝了電影《雷鋒之歌》;如今,距離第一部影片《雷鋒》的拍攝已經過去了5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將攜《雷鋒的微笑》與觀眾們見面。
雷鋒是個早有定論的英模人物,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定格,況且雷鋒所有的故事都是尋常小事,沒有驚天偉業和傳奇色彩,缺少戲劇沖突,看點較少,影視作品難以表現。
張玉中導演否掉了編劇想通過照片來回敘往事的提議,革新了拍攝雷鋒影片的思想,以某一張照片作為切入點,將一組組照片的時間順序打亂,破除平鋪直述的敘事方法,大大增強了影片的視聽效果。
8. 王景春都塑造了哪些經典角色你最喜歡哪個
我最喜歡的是《地久天長》中,王景春飾演的工人劉耀軍。
王景春,1973年2月12日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男演員。
在《地久天長》中,王景春飾演的劉耀軍是一個工廠的工人,很普通的老百姓。外表木訥但內心情感豐富,連續失去三個親生孩子後,他卻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叛逆的養子,以及間接造成他家庭悲劇的干兒子。在這部影片中,王景春和詠梅強有力的表演展現了中國人充滿痛苦的經歷,但他們最終卻展現出了近乎於聖潔的寬恕與和解的能力。
9. 個人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電影《我是醫生》選取了以吳孟超為原型的主人公生平的一小段軌跡,講訴了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的故事。以下內容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您!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一】
過往的大多數主旋律電影多以又紅又專的方式來宣傳正能量,塑造劇中的幾乎所有正面人物,過多的運用同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導致了觀眾的視覺疲勞,導致國產的主旋律電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不盡如人意,雖然每年都有不少的主旋律電影產出,但是真正有市場和口碑的少之又少。《我是醫生》無疑是典型的主旋律電影,但是除了個別台詞中出現“報國”等話語符號,基本上整個電影都在就人論事,以“醫德”核心和劇情沖突走向的核心,以小處著手,平凡普通的醫生,身上折射出了醫者應有的品德,正面的宣傳了作為職業的醫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具有很好的可信度,結局給人以所主人公所從事行業的無限希冀。雖然故事整體講訴的略微平緩,沖突依然是靠走煽情的主旋律老套路,但不失電影整體的寫實手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在電影人物的塑造上,主人公“吳孟超”與其徒弟“趙一濤”刻畫的極為成功,尤其是操著東北口音的“趙一濤”。劇中所有人物的表演無疑都是為了突出傳主“吳孟超”的形象;“趙一濤”身上的不堅定的性格顯現出了為人的真實,在“吳孟超”的影響下,逐漸發生了三觀的變化,師徒之間的關系,很好的展現了醫德與醫業的傳承。在家庭上,對女兒的愛也刻畫的很好;總之,在家庭與事業上,他是一個很真實的人。趙一濤叫他“老頭”也是一個亮點,增添了一絲正戲中的幽默。但是除了這一對師徒之外,在其他人物的刻畫上就略顯單調,無論是女兒、醫院的同事,患者,一閃而過的父母,在表演上都顯得有些生硬和做作,為襯托而襯托,少了人物本身應有的鮮活。
電影本身傳主故事性足夠,但是在電影技術層面,就顯得有些拖電影整體效果的後腿。鏡頭和場景、色彩的選擇都沒有給電影加分,總有一種陳舊套路的感覺,旁白字幕的出現並沒有與電影整體很好的融合,起到應有的作用;電影整體的聲音配備也沒有特點,適當增加一些富有人情味的配樂和伴奏會給電影帶來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個別橋段。電影整體的故事剪輯是線性的,穿插著幾個小故事,但是幾個小故事並沒有講的圓滿,似乎單純為了時間線性而服務,導致整體沖突不強,缺少一些張力,只能靠人物的情感撐戲。
總體而言,這部電影是近年來比較不錯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對於電影本身,可能需要的就是少一些套路,電影語言上加強與故事、人物的配合,辯證的看待人物塑造,有缺點的人物並不代表人物整體形象不高大,其實大多數電影中最終的經典形象反而是配角,丑角,因為他們更有性格特點,就是這部電影中趙一濤的這一類形象。有矛盾才有精彩,電影的人物豐滿,電影也就成功了一半,至於電影本身想表達的正能量和“三觀”,自會從電影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中展現出來,反而沒有必要刻意的告訴觀眾,在這一點上,《我是醫生》是成功的。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二】95歲的吳孟超是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國醫大家的情懷:一方面,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超過18000台;而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在醫學發展前沿開展細胞免疫療法研究,開啟了免疫系統防治癌症的大門。吳孟超至今仍然奮斗在攻克癌症科研的最前線,“一把刀一台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是他想庇佑所有人”,就是他心路歷程的最真實寫照。
贊美英雄,反映時代,從來都是文藝作品的使命。中國文藝評論家主席仲呈祥說,英雄人物往往集中體現了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與廣度,自有一種人生況味和人生意境。影片《我是醫生》將鏡頭對准吳孟超這位當之無愧的時代英模,真正體現了文藝工作者的擔當,體現了中國電影優秀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華審美風范,有一種美學和藝術的高度,是當下中國電影的重要收獲。
文藝作品的藝術性、思想性和價值取向,來源於創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時代深刻的體驗。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認為,《我是醫生》的成功在於,它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的偉大,同時將一幅發展中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在觀眾面前,讓人觸摸到了時代的脈動。事實上,吳孟超和他所致力的肝膽研究領域是當下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的縮影,當中國的科學家們致力於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時,也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這樣的作品,在當下的中國影壇是缺失的;而《我是醫生》則重拾傳統,為當下國產電影創作提供了有益啟示。
從割膠刀到手術刀,從橡膠林到手術台,吳孟超90多年的人生歷程里,有太多值得記取和呈現的華彩篇章。許多與會專家表示,影片突破了英模人物傳記片的常規套路,在電影語言上進行了諸多嘗試和探索,為此類影片的創作提供了新的值得借鑒的經驗。
比如,影片一方面以寫實手法凝練而剋制地呈現吳孟超和學生、吳孟超和病患、吳孟超和女兒這三組關系,通過大量細節和鮮活的人物塑造來引起觀眾共鳴。特別是電影設置的得意門生趙一濤這個人物,使得整部影片的調性一下子活潑起來,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另一方面則以寫意的、詩化的方式表現了吳孟超和他的老師這第四組關系。每當吳孟超感到困惑無力時,他的導師裘法祖就會在一片柔光中出現在他面前,為他解惑,給他力量。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會林等專家評價說,這體現出創作者在遵守傳統現實主義的同時,也在追求更符合當下審美需求的藝術表達手段,從而為影片增加了直抵觀眾內心的藝術力量;而這一穿越手法背後暗含的代際傳承,也進一步深化了影片的主題,讓影片有了歷史的縱深感。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尹鴻認為,《我是醫生》兼具主旋律、傳記片和行業劇三種元素,每一種元素對創作者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但主創通過精心設計,找到了獨特的藝術手段來呈現,將創作中的難關一一突破。比如,影片通過父女、醫患、師生三種關系,將家庭、職業、傳承三方面結合,為英模人物賦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讓科學有了溫暖的情緒和生命感。影片中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就是在敘事的同時,以字幕的方式,將全球醫學界為攻克癌症所做的努力更新在銀幕上,讓吳孟超及其團隊所做的研究置於全球參照系中。尹鴻認為,這一手法將影片表達的主題置於全球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展現了國際化的視野。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三】傳統的傳記片,限於資料真實性,所以不可能在劇情和場面上多做文章,也就是說傳記片大部分會犧牲掉電影最需要的故事情節的起伏變化和畫面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部主旋律影片竟然敢在這種電影的“傳統法則”上唱了一些反調,情節雖然起伏不大,但是卻凸顯了多方面的人物沖突,層層推進劇情的發展,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導演在影片開頭就加入了主角小時候的回憶,一副唯美的鄉村鏡頭,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懷舊和戰爭的場面隨著主人公的回憶時隱時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應該是中國傳記片的一種少有的嘗試,雖然有些地方的倒敘方式略顯突兀,但是並不影響影片的整體的效果,應該算是一種突破性的嘗試,打破了觀眾對主旋律人物傳記片的印象。還有中國傳統的醫療片,和國外的影片,比如《醫龍》、《白色巨塔》等相比,在手術還原的細節上,沒有可比性。但是這部電影在手術的真實性上作出了比較成功的還原,雖然鏡頭還是有一些躲閃之嫌,但是已經看出了導演想要展現出真實手術效果的意圖。
本片可以大書特書的是導演對影片的感染力的營造。要知道一部傳記片的成功與否,其實可以忽略情節,甚至可以忽略人物,但是如果感染不到觀眾,讓觀眾隨著影片的推進有了心靈的震動的話,那麼無疑這部影片是失敗的,《我是醫生》的成功之處恰恰在於感染力的營造上空前成功。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對於一部講述醫生的電影,對於生死這個話題的展現,大悲大喜的感情營造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要說,那是很低級的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我是醫生》的導演在煽情時含蓄內斂、於平淡中憾動人心,這無疑是一種高級的技法,不動聲色間,便將情感流淌的力量透入人心深處,讓你在不經意間被深深打動。
我們在整部影片里沒有看到一個因病而死的患者,即便是故事展現給我們的已經無法醫治的患者,影片或給了他們一個臨終的關懷,或給了他們最快樂的告別。把這種大悲的情節刪除,而依舊能做到感染觀眾,無疑升華了整個影片的境界。
影片對於整體感情的渲染拋棄了一貫的生與死的俗套話題,而變成了人類能否攻克癌症的宿命論的討論。
影片整體表面上是以吳孟超院士的人物事跡為主線,但是在每個鏡頭前打出的人類對於癌症免疫療法歷次成功與失敗案例的穿插,在於說明,這不是一部僅僅弘揚個人醫術和醫德的電影,而是一部整個人類和我們的宿命抗爭的作品。當然,由於中國電影的某些局限性,這種宿命論的矛盾,並沒有被推到極致,不過平淡間流露出的宿命之情,已經深深地打動了我。
如果說,給這部電影打分,七分是沒有問題的。若說遺憾之處,我想在於一些旁支人物的設計上,廢筆有些過多。比如杜一濤這個人物,我不知道是否真實存在?當然導演為了營造人物矛盾,故意讓這位年輕醫生和吳孟超院士之間在醫術,對於生命的態度,對於攻克癌症的信心等矛盾上做了很多比較,但是我認為這些沖突並不成功,比較老套,這是一大敗筆,而且圍繞著杜一濤周圍的人物關系,如他的前妻和同居女友,對於劇情的推進影響甚微,對於一部只有108分鍾的電影來說,這些情節不免有了些“戲不夠感情湊”的嫌疑。當然,因為胡亞捷個人演技的高超,在一定程度上掩飾了這些問題的存在。
當然,對於一部主旋律影片,還有一顆星我要獻給吳孟超院士這樣的老一代醫學研究者,實踐者,一開始我只認為他就是一個肝膽外科的手術專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深深地理解了,他對於醫學的價值的看法,他認為自己的手術刀其實是一種悲情的元素,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他想要通過生物療法,攻克癌症,這本身就是一名醫生的創舉,是一種博愛的情懷。這無疑也為這部影片的主角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四】6月8號下午,在單位領導的組織下觀看了傳記電影《我是醫生》,影片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為原型,講述了這個年逾九旬的傳奇醫者的仁心仁術。全片充滿了吳老對患者、同事、家庭的關愛,讓我看到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吳孟超可敬、可親、可學的形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讓我深受教育。
電影中,吳老每次查房檢查病人時,都和藹可親、視病人如親人;面對為了給女兒肝移植而那麼努力的母親,哪怕成功的幾率非常小,他也毅然決定親自給手術保駕護航,雖然最後的結果非常無奈,但他的這份仁德之心病人真切的感受到了。出院後還會給他寄卡片,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哪怕是醫生並沒有治癒他的疾病,他還是真心的感謝醫生。
電影中,吳老想搭建基礎研究平台,擴大實驗室規模,他希望得意門生趙一濤能隨己投身其中。但對外科“一把刀”趙一濤而言,從手術室抽身去實驗室,尤其是要致力於當時還被普遍質疑的細胞治療,他的事業前景不啻於“霧里看花”。但是吳老告訴他:“一把刀、一台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一片基礎研究的華蓋能庇佑更多人”。 這不僅體現出了吳老領先的專業頭腦,更體現出了他救死扶傷的使命感。
電影中,吳老更是要親自為自己的女兒手術,他說“在手術台上,就算是他自己的女兒,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病人,而我是最了解這個病人病情的主刀醫生,僅此而已。”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麼是大愛無疆。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醫者生命攸關,“醫本活人,學之不精,反為夭折;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充分說明了醫學的博大精深,醫者的任重道遠。所以對於我們廣大醫務工作者而言,防病治病,救死扶傷,增進人類健康,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病人的健康高於一切,醫治病人疾痛是醫務人員的首要責任和神聖義務。我們要把解除病人痛苦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更加主動、熱枕地做好工作;也更會在防病治病工作中自覺抵制不正之風,在調節與病人、與社會的關系中自覺履行醫德規范。
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嚴於律己,立足自身的崗位的同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實際行動,展現黨員的風范。
對於我們全科醫生而言,要不斷完善自我,抓住上海衛生綜合改革的契機,全身心投入社區醫療的工作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好百姓健康的守門人。
更多相關推薦文章:
1. 個人觀看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2. 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5篇
3. 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4. 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400字5篇
5. 黨員觀看《我是醫生》觀後感
6. 2017年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
7. 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6篇
8. 醫生黨員觀看我是醫生觀後感
9. 2017年觀看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
10. 觀看2017年我是醫生觀後感心得體會
;10. 《功勛》一上映就深受人們喜愛,導演鄭曉龍是如何做到的
我覺得導演鄭曉龍就是因為知道我們觀眾都愛看怎樣的題材,才能拍出如此優秀的電視劇的。
鄭曉龍導演執導過很多作品,口碑很好。在娛樂圈,很多明星都希望和鄭曉龍導演合作,也會主動表示願意合作。但是對導演鄭曉龍的要求一直都很嚴格,演技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是電視劇拍攝,演技是拍攝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演員的基本功。
他可以更加關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使自己的創作具有時代意義。在導演的過程中,他也可以更加註重演員的形式和風度,對演員有更嚴格的要求。他還通過演員的演繹展現時代和民族精神,歌頌英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