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哪些好的青春題材電影
盤點幾部國內好的青春題材電影:
1、《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一部青春愛情類電影,主演是陳妍希、柯震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男主和女主之間令人感嘆的愛情,這部電影有著濃烈的青春氣息,很容易讓人懷念自己的青春。
《同桌的你》是2014年郭帆執導的青春愛情電影,由周冬雨、林更新等聯袂主演,影片的靈感來源於1994年高曉松創作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影片主要講述了周小梔和林一這一對同桌從初中、高中、大學直至畢業十年後的青蔥記憶和甜蜜戀情。於2014年4月25日在中國大陸首映。
2. 為何國內現在越來越多的青春電影
中國當下文化潮流的影響,小鮮肉湧起,各種愛情套路,也許是當下人們太過空虛,想追求情感上的寬慰,對青春電影這類美好或者是懷念的電影特別感興趣,其實內容並沒有太多營養。
3. 如何看待國內現有的青春片
青春片,女主傻白甜,動不動就能出國,男主顏值高不談,打的一手好籃球,智商爆表,不怎麼學習,卻隨隨便便就能考個一本。未免也太假了,偶爾看一下還好,時間長了真心沒意思。
4. 美國、日本、中國的青春片各有什麼特點
美國——主角參加各種社團、比賽,然後順便談個戀愛,最後既實現了個人價值,又抱得美人歸,最後主角說:「我們的青春是如此精彩!」——一段青春期奮斗史;
單純講了一個好故事的、《壞孩子的天空》、《青之炎》這樣令人感傷的、《聽說桐島要退部》這樣帶些哲學意味、描寫青春眾生相的。把青春和各種其他電影元素捏合在一起,迸發了不少精彩的火花。
5. 中國的校園青春電影你有什麼看法
中國的校園電影在我看來大部分都難落俗套,無非就是墮胎出國分手,然後多年後兩個人重新見面又在一起了,否則就是女主或者男主有非死不可的病,然後走了一次傷痛青春的路,沒什麼新鮮的,不太現實。
6. 怎麼看待國產青春電影
在眾多的類型片中,佔主流位置的一直是影片類型較為突出、系列性較為連貫的電影,比如動作片和喜劇片。從這一點來看,青春片其實難以企及。在票房回報率上,它不及動作片和喜劇片的商業價值,同時,如果論及電影的文化價值,與文藝片相比,它又顯得相對單薄。但是從另一方來看,這一類型片卻有著值得人們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社會價值和它所引起的更多的社會話題。
中國近幾年的青春片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從2010的短片《老男孩》,到2011年的《青春期》、《那些年》;從2012的《青春荷爾蒙》、《全城高考》,再到2013年的《致青春》、《中國合夥人》,這些青春片在近幾年大熒幕上的頻頻露面,也讓我們注意到這些電影的反映內容,以及它背後關注的社會問題。
在進行窺探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定義,什麼是青春片?網路上對此沒有進行明確的定義。而在筆者看來,今天要討論的所謂青春片,無外乎兩個因素:一是主要的人物角色正處於青春階段;二是主要的故事基調承載在青春年代。
如果探討仔細的話,我們會發現近幾年的國產青春片,是與中國社會的某些突出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如高考問題、就業問題、學習階段的成長問題、80後生活中的問題等等。這些現實中有些刺手的問題反映到影視作品上來,其社會影響可想而知。
中國青春片的悼念式作品可以從2010年的《老男孩》這部短片談起,這部微電影相比與其他電影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不同,就是它全程都是在網路上傳播,並沒有在院線上映,可是引起的社會反響絲毫不亞於同期的一些大片,它的豆瓣評分是8.4,時光評分是8.0。從影視本體論來探討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製作水平或者是主題探討的話,都是比較過分的事情。除去它的主創人員、製作經費和製作水平不談,一部僅在網路上流傳的電影,它的電影製作水平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在討論它的時候,首先應該把它當做一部對「當年理想」致敬悼念式的懷舊片。
片中的肖大寶和王小帥無疑是7080後下層階級的真實寫照,一個是婚慶主持,一個是理發師,生活趨於平淡,有時還遭人白眼。可是當過往的夢想再次來臨的時候,他們懷揣著探試的心情企圖再次驗證自己過往的篤定,這是一份屬於「老男孩」的夢想。但是電影在此刻並沒有落入俗套———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筷子兄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因為它並不是一個昭示光明路途的電影,而是一部喚醒曾經夢想的電影。尤其是在它的主題曲中,愈加反映了這一點。
如果我們細心觀賞,其實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十分具有象徵意味。在肖大寶開車聽廣播的路上,廣播里的內容一段是國家的強盛壯大,一段是平民大眾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兩段相互交錯。這種大與小的對比,強與弱的直白,把80後放置在整個中國大環境中去冷眼旁觀,這樣的景像描寫極具深刻性,也讓身為觀影者的我們思想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筆者覺得這應該是本片在電影鏡頭與話語處理中最出彩的一段。
而在2011年的兩部青春片中,我們看到另外的感覺。對於《青春期》這部生猛片,個人覺得可以直接把它和2012的《青春荷爾蒙》銜接起來,甚至可以說,前者是後者的前傳。這樣說一點也不奇怪,這兩部電影在畫面的主色調處理、敘事方式、台詞風格以及主題探討、演員整體面貌等等電影參數上,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部電影探討的是當前中國學生的生活和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盡管電影企圖利用一切的噱頭去保證票房回報率,包括俊男美女、性感露骨、台詞前衛以及生活奢靡,但是它連最基本的現實反映功能都沒有做到,基本上宣告了它們在評論界上的敗走麥城。
其實這類學生生活電影是較難把握的,國內電影在這方面做的不盡如人意。而反觀美國和印度,他們的兩部電影是值得國內導演和製片人借鑒的,一部是美國的《死亡詩社》(又名《春風化雨》),一部是印度寶萊塢的《三個傻瓜》。
國內的兩部電影都是停留在電影的商業吸金度,而忽視了電影本身的價值。王道新《影視批評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整體意義上的電影應該是『商品』、『藝術』『文化』三位一體的綜合體」。毫無疑問,《青春期》和《青春荷爾蒙》只是看中了電影的第一個屬性,而當我們觀看《死亡詩社》時卻經常被裡面的創新思維和自由精神所打動,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看到的不是一群無知少年的打打鬧鬧,青春也遠遠不是這么簡單,青春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抽象意味的描述詞,它具有形而上的悲劇性和形而下的現實愉快感。
所以在這種本原出發點上,《死亡詩社》帶給了我們在青春中才能獲得而又超出青春之外的感悟。同樣的在《三個傻瓜》中我們發現了屬於青春的熱烈與執拗的意念,那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信念。所以有人說:「青春是狂放不羈的,是完全由個人意志控制的年歲,這樣的年紀最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7. 為什麼中國很多青春片的豆瓣評分很低
今天做了一個夢。
夢見我重新開始大學生活,這個大學在我夢里的色彩都不一樣,他是彩色的,他有大操場,大食堂,還有一個大劇場,所有的人都很好看,所有人都是皮膚白皙。
俊男美女,愛恨情愁。
好像,這才是大學該有的樣子。
醒來之後,我心裡在想「如果我以後成了明星,我一定要演一部這樣的電影」
但是轉念一想,有什麼用?又不是我的青春。
這些青春片,都很熱門,卻不真實,不是普通人的青春,低分自然很正常。
我聽說過,身邊的人,過著和青春片裡面,一樣的人生。
愛情追逐游戲,懷孕,打胎,吵架,分手。昨天,女生傍大款,做媽媽桑,劈腿,約炮,小三。
看起來好像很精彩,但是,卻不是我的青春,聽到這些故事,我反而會慶幸我不是主角。
其實我真不知道,自己是活在地獄還是活在天堂。
但如果是我,這樣的青春,不要也罷。
我知道,我已經活得很精彩。
我們都活在自己的青春片里,沒有打胎,沒有殘酷,沒有需要面對畢業分手的感傷。
我們宅,在宿舍吃泡麵,在宿舍睡懶覺,沒錢去酒吧,在宿舍放音樂自嗨喝酒,裝逼憂傷想抽口煙,卻又膽小,又或者是在宿舍組團玩游戲,失戀了出去醉一次,吐了有人照顧,考試打小抄,作弊,八卦,去食堂搶飯吃,上課搶座位,逃課去旅遊,打工賺錢,實習工作,吵吵鬧鬧,平平淡淡,但是很充實,這才是青春。
無關愛情,無關殘酷。
這才是我的青春片。
8. 中國青春電影的特點
叛逆,每個豬腳都不可一世,但都會有一顆頑強的心。講的都是那些年我們最美好的時光的一件件小事,讓人不禁回味起自己的那些悄然遠去的曾經。總會有那麼一些人為了愛而努力著,但結局卻沒有什麼真的在一起,而後來,也變得看開了。。。不再那麼執著。影片中都會有那麼一些喜歡互損的朋友。後來的後來,經過現實的磨擦,有的會更加珍惜,而有的人,卻只能形同陌路。
9. 怎麼看待國內現在越來越多的青春電影
青春是我們人生的紀念冊,是我們生命中最好的芳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追憶,往事只能回味。我們喜歡看青春系列的電影,只不過是希望從電影人物的身上尋找自己曾經的影子。風吹雨成花,時間追不上白馬,四個家境性格不同的女孩走到了一起,她們從高中到大學,一直在一起,雖然也會有磕磕絆絆,但感情沒有變,真心她們彼此的這段友誼。時代姐妹花收獲了一輩子友誼,也收獲了愛情,她們無疑是人生贏家。話說:有四個女孩,她們漂亮又有錢,就算她們現在沒有錢,但是她們的男朋友也一定會有錢,就算她們現任的男朋友沒有錢,但下一任的男朋友一定會有錢,總之她們就是又漂亮又有錢。我們總是羨慕美好的事物,喜歡美好的東西,畢竟我們的眼睛都是用來發現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