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記錄片《鳥的遷徙》影片分析
「鳥類的遷徙,是關於承諾的故事,歸來的承諾。歷經重重危機後的數千里旅行,只為了一個目的,生存……候鳥遷徙是一場生命的搏鬥。」——影片開場旁白
這是一部很安靜的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無數種候鳥的飛翔,以及它們的覓食和嬉戲。很少的畫外音,偶爾有字幕流淌出來:
「灰雁,旅程數3000公里,地中海盆地(往返)北歐」
「灰鶴,旅程數4000公里,伊比利半島(往返)北半球森林」
「黃嘴天鵝,旅程數3000公里,東亞(往返)西伯利亞苔原」
但畫面和音樂已經足夠讓人感動。法國製片人雅克·貝漢的這部記錄片,歷經3年時間,用17部攝像機記錄了27種候鳥大遷徙的過程。
每年春天,歐洲和美洲的一些候鳥飛往北極地區,在那裡生兒育女。北極短暫的夏天過後,它們又要跋涉數千公里,返回出發地。這部電影記錄的就是它們大遷徙的過程。
鏡頭語言干凈簡單,只有不同種鳥的振翅飛行,它們飛越的無限山脈,色彩絢爛的廣闊平原,歐洲連片的古堡,洶涌的海面和無盡的沙漠。最壯觀的鏡頭是以整個地球為背景,在旋轉的角度下,映著藍色的海洋和褐色的陸地,清晰地看到大片白色的飛鳥群緩緩移動。用這樣直白的鏡頭詮解一隻微不足道的飛鳥被放在幾千公里的大場景下,看後讓人震驚的是候鳥大遷徙時執著的精神,或許如影片開場時的畫外音,這是一場生命的搏鬥。
影片的音樂非常純粹,在恢宏旋律里人聲的哼唱,伴著長鏡頭下鳥的飛行,時不時響起,由弱到強。片中NICK CAVE的作品有宗教般神聖的氛圍,用聲音賦予這些遷徙中的鳥類以令人肅然起敬的力量。
片中一直流動著不同鳥的鳴聲,很真實細膩。看片時會以為自己就置身於鳥的群落,那麼近地聆聽著它們豐富的語言。很奇怪,聽著鳥的鳴聲,內心會變得安靜。
最溫馨的鏡頭是候鳥飛到北極地區,產下小鳥後的場景,在輕靈活潑的女聲哼唱中,一隻小天鵝從卧在地上的媽媽羽毛下突然鑽出來,啾啾叫著;一隻有白色斑點的黑鳥馱著兩只出生不久的小鳥在水面上游動,小傢伙舒服地看著水面;黃嘴天鵝夫妻中間夾著四隻小天鵝,一家六口在水面上優雅游過。一隻小鳥想奮力爬上媽媽的背,卻一次次地滑下來。一隻胖乎乎的的黃眼睛黃嘴巴的小鳥憨絕地向前走著,它張著黃色的眼睛看著鏡頭時的特寫,傻乎乎,又可愛至極。
這一段的鏡頭我看了很多遍,看著鳥的一家溫暖地呆在一起時,有無限的溫柔情緒湧出:在鳥的世界裡,也有愛,有親情,人類所能體驗的情感中,鳥類也是有的。
如影片結尾字幕中所講,這同時是一部關於鳥類保護的電影。這部片子成功地讓觀眾站在鳥的視角去看人,用無言的鏡頭告訴我們,在地球這個家裡,人類已經佔有的太多,搶奪得太多。在人的霸道和淫威下,鳥的世界已經被逼仄得很小很小:
在冷森森的音樂中,一台巨大的收割機轟鳴著從遠方而來,草叢中一隻孤單幼鳥的特寫鏡頭,它傻傻地不知道要發生什麼,而收割機已經輾了過來……
幾聲槍響,一群奮力前行的雁從天空栽下,它們下墜的身影彷彿帶著長長哀鳴,劃過水面;四個偷獵的人剛剛放下舉起的獵槍。
一隻被關在籠中的加拿大雁看著天空中的同伴飛向遠方時,它在鐵絲網後黑黑的眼睛裡寫滿了悲傷。
在讓人絕望的音樂中,一群紅胸雁飛過被嚴重污染的城市,身下是巨大的煙囪,灰色的城市。
影片用很具張力的表達手法放大了在鳥的眼睛裡,人的世界裡所充滿的暴力和可怖;作為對比的是,用大量唯美的鏡頭展示鳥的世界裡種種美好:如血夕陽下,鶴群翩翩降落在樹上,它們張翅的剪影美得如畫;彤雲下,數以萬計的飛鳥喳喳而過時,讓天空升起圓形壯觀的黑色煙霧……
看這些鏡頭時,我們可能會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再也沒有鳥的翅膀從天空劃過,我們的眼睛裡還會有這樣生動嗎?
B. 恐怖電影《群鳥》影評:為什麼群鳥讓人恐怖
第一次仔細看希區柯克的電影,大師果然是大師,我覺得群鳥之所以恐怖以下幾點功不可沒:
1.角色的選擇
讓人覺得恐怖的原因,首先就是選擇鳥作為敵人,鳥類奇怪的叫聲(無法交流)、羽毛(異形外表)、飛翔(無法戰勝),這一切和人類相反的特質都使得這一設定充滿著他者效應,即人類被未知侵犯,未知無法戰勝,無法把握,又透露著潛在的危險,未知正是一切恐怖的來源,除了鳥類本身獨特恐怖內涵的形象,在電影中,鳥的未知體現還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從影片開始到結束,沒有一個鏡頭或台詞告訴我們鳥類到底為什麼攻擊人類、又緣何突然有組織有智商,鳥類攻擊的背後是沒緣由的,這就使鳥類帶著一股侵略與強大感,試想觀眾平日看到的驚悚電影,無論是變異怪物還是變態殺手,無不有關於行凶的解釋與鋪墊,鳥類的無端行凶——這一動作本身就足夠恐怖。
二.在關於動機的解釋背後往往又緊接著軟肋:變異怪物怕某個化學元素,變態殺手則有一段扭曲的童年回憶,哥斯拉怕後代被威脅,而本片中的鳥軟肋是未知的,未知就導致片中的人物無從戰勝這一敵人,其中的無力感帶來的恐怖是不言而喻的(如《伊甸湖》),最後的結局與其說是逃脫,更像是嫻熟的獵手給玩具獵物死亡前一線暫時的生機。
2.聲音
不知道是不是無意的,在男主角母親發現死者現場主觀鏡頭時的選擇的靜音與多個驚悚場景的安靜並未像我們想像的少一分驚嚇,反而是獨具一格地使人更加緊張,本片唯一的尖叫來自於電影後半部分鳥類已經發動攻擊(敵人屬性明確)後女主角發現女教授死去的場景,那時的尖叫已經有前面的混亂做鋪墊,便不顯得突兀。
與前面聲音節省形式形成對比的場景,即湖邊別墅第一場大規模攻擊,動用了電影前半部分從未用過的大量鳥類及變奏的聲音,響度大(威力大)、密度高(數量多)、音調雜亂且詭異(未知性),本身就十分怖人,與電影前半部分較安靜相加對比,便更使人背後發涼。
經過令人印象深刻的攻擊高潮,影片在結局又回到使人壓抑的安靜:主角一行人不敢發出一絲聲音,靜靜地在鳥群的注視下逃跑。對於壓抑的安靜與驚恐的密集聲音準確選擇是影片恐怖情緒的營造重要元素之一。
3.情節
比起一般恐怖片溫馨安全→突然危險的節奏,群鳥的人物自身就有股神秘的哥特元素:女主角與男主角交好,晚上獨自一人住在對情史遮遮掩掩佯裝不在乎的情敵家、並非完美勇敢而是有戀母傾向的主角、說話不明不白,情緒行為歇斯底里的老女人,比起在一般恐怖片開頭出現的家庭和睦安全而又安然開心的受害者們,這些在故事鋪墊階段出現的人物沒有一個讓人覺得安全或者穩定,尤其是佔了較大篇幅的女主角潛入男主角家中一場戲,明確的營造了以人為潛在危險的氣氛,讓觀眾感覺鳥只是一個危險信號的提示,需要提出的是,直到鳥類在鎮中心大規模攻擊之前,每一個人與人交流的場景與鳥類無關而一直是以角色關系的疑問結束的:餐廳中男主角母親第一次見到女主角,以母親疑惑又後怕的眼神結束;女主角待在暴露了嫉妒情緒的女教師家的當晚,女教師的嫉妒充分醞釀卻沒有爆發,場景以一隻撞上門的鳥結束——留下了女教師的嫉妒線索沒有解決。這些無不使人覺得危險和人物有關,而鳥類只是危險的信號。後來的情節更是加強了這一點,男主角母親發現死去的農場主後的驚恐失聲不僅和那場戲壓抑的安靜相符合,更使人覺得這背後是有人在搗鬼,甚至一直到鳥群在小鎮中心大規模攻擊,仍然有讓鳥類成為危險因素而不是主體的機會——餐廳里驚恐過度的女人指責女主角是招來這一切的惡魔,這不禁讓觀眾懷疑危險會否轉向由恐怖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懷疑傷害,直到男主角作出明確的修繕房屋抵禦鳥群的動作後,鳥群在正式作為危險的主體,這時影片已經只剩不到六分之一了。鳥群作為危險主體,不僅角色本身的氣質神秘未知,在情節上也是一直隱藏在暗處,出現時讓人覺得始料未及。
4.畫面
影片中對美國的鄉村用了多出大遠景,畫面的顏色多是墨綠、藏藍,無不體現出那副著名油畫美國哥特式氣息的暗淡與危險。
把日常中十分常見的鳥變成一部恐怖電影的主角,在最後的逃跑場景里,盡管觀眾的常識能讓他們知道那些鳥並不會攻擊人類,但仍不禁看的膽戰心驚,這其中的恐怖魅力,是詮釋希區柯克天才的最好例證。
C. 電影《群鳥》一篇影評
《群鳥》這部片是一個沒有結局,沒有起源,也沒有根節的電影。會令人很有期待性地等待著有個英雄人物來解析一切的真相,就像普通絕大多數電影一樣,無論這個英雄是否符合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無論是男是女,重要的是他要我們放心一切都會平息的。然而,《群鳥》什麼都沒有給我們,只是讓我總是不自覺地感覺到身邊潛藏的危險。女主人公米蘭妮,美麗高貴,聰明堅強,生活在一個富有的家庭里。男主人米挈是位風度翩翩的律師。簡單的愛情故事只是過眼雲煙般從我們眼前劃過,兩人從相識到相戀都很順其自然,當然在米蘭妮主動前往波德加灣後,米挈不可能無動於衷,而故事也不可能那麼平淡地講述兩人的愛情故事。其實故事的一開始就預示了不平常,大量海鷗不合理地遷移一開始就引起了米蘭妮的疑惑。在波德加灣,米蘭妮莫名其妙地被一隻海鷗襲擊了頭部,接著一連串關於鳥類的奇怪的襲擊事件接連發生在小鎮上,人心惶惶。不斷的有人被鳥類殺死,那麼不可思議,卻又的確存在。而直到結束,我們也只能看到米挈帶著米蘭妮和他的母親,妹妹冒著被襲擊的危險,小心翼翼地離開小鎮。一切都像是一個玩笑。 但這個玩笑中卻有幾幕令我現在還是記憶猶新。有一個場景是說他們一行人在離開小鎮的路上,海鷗,烏鴉一切我不知名的鳥類都襲向了他們的汽車。米挈焦急地將車速不斷地提高,他一定要把傷重的米蘭妮送到醫院。然而,隨著他們速度的增加,鳥的攻勢越加提高,他們的車窗玻璃,車身,車篷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嚴重的攻擊,他們的車應該是沒有可能挨到醫院了。這個時候,米挈叫自己的母親來駕車,自己縱身跳下了車。三個女人發出陣陣尖叫,母親很想停下車來救自己的兒子,但是身邊受傷的米蘭妮和幼小的凱西那樣無助的目光,兒子那麼犧牲的舉動不允許她停下,她背負的是兒子,女兒和米蘭妮所有的希望。終於她們突破重圍,來到了醫院。 另一幕則是他們一行人在離開小鎮的路上,海鷗,烏鴉一切我不知名的鳥類都襲向了他們的汽車。米挈焦急地將車速不斷地提高,他一定要把傷重的米蘭妮送到醫院。然而,隨著他們速度的增加,鳥的攻勢越加提高,他們的車窗玻璃,車身,車篷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嚴重的攻擊,他們的車應該是沒有可能挨到醫院了。車速越來越慢,慢得快要停下來了,米挈還在做最後的努力。他一手抱著自己的妹妹,替她打掉那些爬在她身上的烏鴉。漸漸地他的手分別從凱西和方向盤上向下滑,車停了下來。幾分鍾後,一切恢復之前的平靜。車里,准確地說已經不在是車里了,車的四周站著那些罪惡的鳥類,車篷上是個大洞,曾經坐在裡面的人睜大了眼睛,他們都臉上留下的事驚恐和愛。雖然我不能理解大師所想要表達的真正主旨,但這兩個鏡頭留我的震撼卻是極大的。 其實最值得稱道的是此片的拍攝手法。影片完全使用寂靜來烘托氣氛,反而達到了比用音樂烘托更強烈的效果。尤其是米蘭妮在學校外面等待凱西下課的一場戲,四周極為安靜,只有遠處微弱的海風和雖然平常但在本片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鳥鳴。鏡頭切換也運用的出神入化,在學生們歌聲的「伴奏」下,鏡頭迅速在米蘭妮不斷回頭張望的焦急神態和不斷增多的烏鴉之間來回切換,將緊張的氣氛推至高潮,讓人大呼過癮。讓人不禁感嘆拍攝技術和手法才是電影的精髓所在啊
D. 電影《鳥人》到底講了什麼內涵
《鳥人》影評「請你愛我,但若只有一次遠遠不夠」
文中有些英文是inside joke (內幕笑話),如果不懂請忽略.
20幾年前,Riggan Thomson由於出演漫畫英雄系列電影Birdman三部曲成名,在人氣旺盛之時卻拒絕了參與拍攝Birdman的第四部。20年之後,已至中年的Riggan早已過氣,大眾對他的標簽單單依舊是個「鳥人」。由於虛榮和自負的糾纏,時間並沒有幫助Riggan適應、接受自己在知名度、存在感上的落差。他想要證明自己是個真正的藝術家,親自改編了一個話劇劇本,並且自己擔任導演和主角,即將在百老匯上演。電影給我們看的,就是Riggan從初期製作到首演的這段經歷。你覺得事情會進展順利嗎?
這部片子很奇妙,竟然也非常爵士(我剛看過Whiplash),是我今年看到現在最喜歡的之一。照例,列一下為什麼說它好:
第一,選角、表演
飾演主角Riggan Thomson的,正是多年前飾演過《蝙蝠俠》和《蝙蝠俠歸來》的Michael Keaton。Seth Rogan在《鄰居》里對Zac Efron說,「你們這一代認為真正的蝙蝠俠是Christian Bale,對我們那一代來講,真正的蝙蝠俠是Michael Keaton。」經歷是不可以復制的,被Nolan慣壞了的我們,很難會對Tim Burton的風格買賬了。Michael Keaton這個名字在90年代之後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談話內容(他出境的電影,貌似我看過的最新的也是1997年的Jackie Brown了,那還是因為Tarantino)。一個演過經典的Batman,到現在卻「無人問津」的演員,來演一個曾經演過Birdman,而到現在無人問津的演員,Keaton所謂是本色出演了。但有一點我們都沒想對——從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到同台的Edward Norton,都說Michael Keaton本人跟他所飾演的Riggan相比,性格和心態完全相反。電影中的Riggan沒有安全感,而Keaton卻很清楚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和自己的方向。如果是這樣的話,要投入那些慌張、絕望、沒有頭緒的戲,Keaton的表演其實非常有突破。
除了主角之外,其他的選角也挺完美。有幾個配角我特想聊一聊。
這部電影對Naomi Watts的挑戰性不是特別大,跟Keaton演一個誇張、變形了的自己相比,Watts更顯得是在演自己,或者在演一個自己最擅長演的「角色」:一個不停懷疑自己的事業崎嶇的女演員。首先我們回到2001年的經典,Mulholland Drive (that David fucking-with-our-dreams-Lynch, right?). 在那部戲里,Naomi演的Diane是一個演技不錯卻沒多少自信、特別想要紅但就是沒有紅的演員。在Inside the Actor』s Studio訪談中,Naomi說自己更像Diane(為什麼說「更」呢?),她說導演David Lynch「引發出了我內心的陰暗面,而我發現本來並不需要隱藏它」。她還說self-doubt(「自我懷疑」)對她來講是件好事。我喜歡Naomi Watts這個演員,第一是因為她演技厲害,第二則是因為她讓我看到她沒有安全感的樣子,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在我心裡會給她加分。
Edward Norton演Naomi Watts的床伴。他的角色是一個演技高超、但卻非常自負的演員。我猜Watts在讀本子的時候能夠意識到她跟自己的角色很像,而Norton在讀劇本的時候可能根本意識不到,因為Norton本人就是這樣一個演員,他有可能自負到看不見別人對他的評論。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在一個訪談里就說,Norton一來,讀了一下劇本,就開始跟導演建議,「誒,咱們怎麼不拍這個啊?」「不如這樣吧!」雲雲。而導演馬上就笑了,問他,「你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嗎?」Norton說,「不知道。」「你在做你的角色恰恰會做的事情。」關於Edward Norton在片場難合作的說法有蠻久了,他並不是耍大牌,他只是對工作、對自己的藝術看得非常非常重,不願意妥協。以下只是網上搜來的一個「版本」:當年在拍The Incredible Hulk的時候,他拿到劇本後,自己狂加了大概70分鍾的對話,為了突出綠巨人Bruce Banner的人物深度。而在Marvel將那些全部砍掉後,他馬上就不幹了。這之後「復聯」裡面才由Mark Ruffalo演綠巨人,也是大部分人最喜歡的。(兩個演員私下是好朋友)。之所以要強調是「網上搜的版本」,因為Gone Girl提醒了我們,道聽途說杜撰太容易。而那個 「版本」的Norton,跟Birdman里他的角色,恰恰像是從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唯獨,這個角色再多麼有才,他對自己還是沒有足夠的自信,他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最屌(literally),而我們依舊能感到幕後的他沒有安全感的一面。真實的Norton是怎樣的,我就不知道了。此片Norton但凡出境就搶了其他所有人的戲,好在他說本片是他最享受的創作經歷。
由於知道這三個主要角色跟演員的現實特點之間的聯系,我看電影時就多了一層樂趣。電影最開始(忘了誰)有句台詞說誰誰朝自己嘴裡開了一槍,卻還沒死成,我第一反應就是Tyler Durden. But we』re not supposed to talk about it.
還想簡單說兩個演員。
Emma Stone演Riggan的女兒,她是一個有過沉重的曾經,如今茅塞頓開,卻還沒有丟掉包袱的靈魂。Emma Stone的性格非常 「Easy A,」 跟Jennifer Lawrence差不多,她也是比較大大咧咧的,在脫口秀上講「在故宮上廁所」的故事。在Riggan的女兒里,我看得到Stone的那種自由,好像要高飛的風箏,但Stone的戲更多的是在同Keaton和Norton互動,這些互動里,我看得到一根很韌的風箏線,這是她演技所在。鏡頭給了她的大眼睛不少特寫,而捕捉到的感情也足夠真實。
Zach Galifianakis (噢耶,一次拼對) 對於經紀人/律師的表演也很出色。提他是因為你一般不期待他有這樣的表演,他是玩Between Two Ferns瞎搞的人,這次正經了一把,當然他也提供了一些詼諧的對話。看他也是滿臉毛,不禁期待他效仿Robin Williams,多演些戲劇。
第二,劇本、攝影、導演、剪輯
本片的攝影師是Emmanuel Lubezki,去年剛剛因為Gravity得了小金人。導演和編劇之一則是指導過21 Grams和Babel的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在他們的合作下,這部電影從頭至尾好像是一場2個小時的長鏡頭。
這個效果是劇本事先的設定,原本就需要演員演很長的戲。這部電影一共拍了30天的事實也確實證明了片場上的高強度高壓力。這樣的拍攝,不僅需要每個演員都靠譜(尤其是最後一個說話的那個演員,因為一旦他搞砸,大家就要重來),更加需要攝影師、演員、導演的默契。後者是電影成功的一大要素,因為每一場戲不僅很長,而且戲里的演員還有很多走動和互動。為了捕捉最能表情達意的畫面,並產生跟蹤鏡頭的效果,攝影機不能一直在遠處拍全景,它需要一直跟著演員走,有時還需要拍特寫,並不停的變換角度。同時鏡頭又不能礙演員的事。為了突出主題,電影裡面有好多的鏡子,電影對於有鏡子的戲的取景也是非常棒的。
我對Aaron Sorkin 劇本里很多的長鏡頭非常熟悉,所以在看完此部電影之後,我很高興的發覺自己根本沒有花一秒去想過Aaron Sorkin,電影拍攝是自成風格的。這樣的拍攝特點,結果就是不僅讓我們充分了解角色,還讓我們看到了百老匯後台的忙亂,給電影的氣氛上了色(說到上色,燈光設計也別出心裁)。由於長鏡頭跟蹤,電影的節奏和張力簡直令人窒息,我很快就被吸引到了對話和劇情裡面,忘記了去想「長鏡頭」,而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技術特點沒有淪為讓人分心的花招(這是主觀結論)。更加厲害的是,在看的時候,我明明看得出他們肯定在某些地方喊了「咔」,但是就是看不出來到底是在哪裡剪的。很奇妙。
第三,有深度的主題
說了半天「XX突顯了」「YY烘託了」,也該具體談談主題了。不過到了這里,很大部分就都是個人理解了。
其實讀到這里,你應該猜得出來了,電影的一大主題,便是演員們極度稀薄的安全感,以及對於接受和肯定的「癮」。通過談Keaton,Watts,以及Norton,我已經舉了些例子了。這些演員都有著不同形式的自我痴迷。Keaton不停地跟自己的陰暗面鬥嘴,一方面想要關心自己話劇的質量、擔憂別人對自己作為藝術家的看法,一方面又憤怒的唏噓「當年老子多輝煌,你們這幫人算個毛!老子可以拍Birdman 4發大財!」 但明明已經開始做話劇了,好好表演完成任務卻不夠,他又特別容易就被外界干擾到自信。所以他不停的設想重新披上Birdman的裝束,通過商業電影再次被萬眾所愛。Watts和另一個女演員極端需要他人的認可,需要聽到贊美才能稍稍安心。而Norton,雖然對自己演技功夫沒有任何懷疑,但他大概是最痴迷的,他只對角色有信心,對自己卻沒有,所以他所有的經歷都傾注到了表演上,對其他的任何東西都不在乎,台下的生活一團糟,沒人喜歡他。每個人的潛台詞都是「看我!愛我!」而且是一接受到一點光,就想要更多的光。這不是癮是什麼?電影中畫面里的那一面面鏡子,正是對於這種自我痴迷的象徵。
此段很短似劇透:
Emma Stone的那捲衛生紙,是幫助她戒酒(或毒)癮的,在地球長長的歷史中,人類只有那一小塊。而她跟父親講述這卷紙的目的,就是想要幫父親戒掉對於 「看我吧!愛我吧!」的癮。
劇透結束
不過,大家還是不要太早的去評價別人。Gone Girl里的Amy也是痴迷,Whiplash里的Andrew也是痴迷,我倒覺得我們所有人如今都是這樣的。演員們只不過碰巧又是名人,是被媒體典型化了的虛榮自負的人群的代表物而已。說他們是「物」也不誇張,我們有誰真正的了解演員,我們多少次將他們的角色賦予在了他們本人身上,我們多麼喜歡過度的解讀他們的某個表情?「我們」是個很籠統的代詞,我個人感覺,亞洲女生應該是病得最厲害的人群之一,但大家真的都差不到哪去。相比人到中年不會發推的Riggan,每天微博微信講新事盼回復的我們大概更擅長拐騙別人的關注。那些根本不了解Riggan,上來就叫他Birdman,求他合照、簽名的人,通過這樣做,無非也是想填補自己的虛榮心,「我前幾天看到Birdman了!」會成為談資,而那照片便獲得了很多點擊率。
這就談到了我想到的第二個主題,就是對「名人」和「名聲」的評論。不過要注意:演員們對贊揚的期望和追求,跟某些人對「名人」身份的追求是不同的。二者都有虛榮心在作祟,但前者顯然是任何演藝人都必有的心理,後者則從一開始就極不健康,而且我認為大部分的演員都認為當「公眾人物」是很可笑可悲的事情。上面那一段講的,就是我們是如何對待名人的,我們把自己心裡的東西架到他們身上,我們想像他們的想法,然後我們再跟他們共鳴。當他們好的時候我們利用他們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當他們不好的時候我們笑話他們,從而對自己的生活不那麼不滿。但在另一邊,是一個「名人」必須在保持自己形象、維持公眾信念的同時,還要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工作,給大眾交質量好的作業,否則他們就又不滿了。另外,還時不時的有人說自己老了、整容了、拍拖了、吵架了,一直有狗仔拍照,一直有大眾的審視,這個壓力是多麼的奇怪。影片能比較生動的表現這一點,也讓人不禁嘆氣。
另外,我想說一說社會對「漫畫英雄」電影的看法。漫畫電影在美國,起碼是在影迷圈內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在Michael Keaton那個時代,這種電影可信度不高,人們不怎麼當回事,倒是有情可原。現如今是Marvel和DC火拚的時代,拼的就是質量和內容。Marvel已經通過「復聯」、「美隊2」、「銀河」這幾部高水準的片子獲得了業界充分的信任,新出的「復聯2」的預告片也很令人振奮。然而很多喜歡電影的人依舊對這類電影嗤之以鼻,以為都是鬧著玩兒的,只能隨便看看的。我現在這樣寫,而且內心裡肯定覺得「美隊2」和「銀河」都分別是自己本年最喜歡的片子之一,但就連我也不敢把它們列到奧斯卡提名名單里。因為你把片子拍得再真實再嚴肅,也不能遮掩漫畫元素的荒誕性。從這方面講,漫畫電影現在被如此重視,是否是過了頭了?拍這種片子貌似真的會降低你的安全感。人們真的會說「你不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而你賺的錢越多,可能地位就越低。而這種態度,任何真正愛漫畫的人都會告訴你是錯誤的(none of that Transformers 4 bullshit)。
這就是為什麼Robert Downey Jr.想要拍The Judge。如今上映這么久了,他顯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票房收成,而爛番茄的分數也定格在了50%以下。我真的想知道Downey此刻在想什麼。整部電影從技術到內容都讓我很贊嘆,讓我覺得有點奇怪,而結尾也讓我有些發懵。看完一天了,腦子里卻還在想它。這就是藝術。
E. 無翼鳥的動漫所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劇情介紹一部美國動畫短片,名字就叫《KIWI!》,KIWI跟其他鳥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窮其一生都沒有飛翔能力。作為一隻鳥而不是其他的,於是它有了鳥的自尊和覺悟,飛翔。之所以沒有用雞或鴨來作為主角,很可能是因為那樣會變成一件可笑的事。就像CAN說過:本能的喪失是最痛苦的!雖然那時舉的例是閹人,但也不影響這句話有多正確!對於的KIWI來說,飛翔~是它最大的渴望,對本能的渴望。於是我認同了最後的結局KIWI為了飛而付出生命代價的這個合理性。我們都應為我們本能的健全而感恩,因為我們不用窮其一生把追回喪失的本能作為人生目標,而可以做其他我們願意做的事。整部影片從兒童向成人的轉變是在KIWI跳下懸崖,那段似八音盒發出的音樂想起,一切彷彿都從外象向內象轉化,我能清晰的感受到KIWI飛翔的心情,它的滿足!當KIWI的一顆淚化散在空氣中,這種感覺達到了頂峰,音樂的煽情自此完滿成功。影片最後,墜落聲:砰,結束,但余韻猶在!很自然的想起了影片的簡介:沒有翅膀的鳥 通向天堂的飛翔
F. 九十年代的的動畫片,童話故事類型,有一個國王娶了一個妻子,給她鑰匙可以開每個房間就是不讓開一個房間
這個是格林童話上的,我家有一本90年代出版的,上面這個故事叫《奇怪的鳥》,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