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郭振清的藝術之路
20世紀五十年代初,因主演電影《平原游擊隊》蜚聲影壇。智勇雙全的游擊英雄李向陽被人們廣為贊譽和稱頌。李向陽的扮演者郭振清,從此也就成為人們熟悉和喜愛的著名演員。
郭振清生長在天津一個貧寒的家庭里。生活的坎坷促他早熟。迫於生計,在他剛滿17歲時,就跨上了電車,當了一名售票員。在那裡,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他飽受生活煎熬之苦,也從此開始認識了人生。當解放天津的炮聲響徹在海河上空時,他的生命翻開了新的一頁。1949年底,黨送他到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天津市總工會文工團當演員。他第一次參加演出的話劇是反映紡織工人生活的《提高一步》。第一次使他嘗到創作甜頭的演出是話劇《不是蟬》。1981年,郭振清告別工作了20多年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全家回到了哺育他成長的故鄉--天津市,擔任了天津廣播電視藝術團的導演。同年與印質明聯合導演了故事片《大虎》,以後又主演了故事片《荒娃》。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郭振清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他的表演奔放而又細膩,質朴無華而又真實可信。看過《平原游擊隊》的觀眾,不會忘記那位手執雙槍、縱橫馳騁在敵人心臟里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這個傳奇式的抗日英雄,以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行為軌跡,一度成了勇敢、機智的代名詞。
1957年,郭沫若曾題詞一首贈郭振清同志。詞曰:「鳳頭鳩見桑葚,獨立枝頭有所思。自我陶醉不可耽,高飛四海頌和平,月桂菊可尋。」郭老詩中的深刻寓意,正是郭振清幾十年勇攀藝術之路精神的真實寫照!
在新中國17年的紅色銀幕上,長影廠的郭振清和八一廠的高寶成,是兩個最符合「工農兵」形象的銀幕代表人物,他們輪廓突出、稜角分明、濃眉大眼、身材魁梧,既有男子漢的陽剛偉岸之氣,又有符合代表人民大眾鮮明個性的本質特徵,特別是郭振清在1955年拍攝的《平原游擊隊》,飾演的「雙槍李向陽」這一威風凜凜的抗日英雄形象,立刻風靡全國,家喻戶曉。 1927年8月15日,郭振清出生於天津衛的一個做小生意的商人之家,幼年時代靠父親擺小攤維持生活。他小時候十分頑皮,只要熱鬧的街市上有踩高蹺的、玩雜耍的、唱大鼓戲的、演驢皮影的、馬戲表演的,總有他圓圓的大腦袋削尖地朝最前邊擠。小小的年齡,就非常羨慕民間藝人的生活,這大概就是郭振清最早的耳濡目染的藝術啟蒙。
1943年,郭振清16歲那年,為生活所迫,前去電車公司應聘,當上了一名電車售票員。在日本侵略者統治中國的黑暗時期,初涉社會的郭振清深刻體會到生活的艱難。他每天必須在凌晨3點就起床,連續工作12個小時。路上還不能下車吃飯,餓了就啃上幾口隨身攜帶的雜和面窩頭,或是用豆餅、豆腐渣和山芋面做的干糧。
電車行駛在繁華的城區街道,為了聚集人氣,招攬生意,街頭的大小商家都在播放著流行的曲藝節目。這聲音就如同磁鐵吸引金屬一般,郭振清人在車中,神思卻伴隨著音樂盡情地在街市的歌海里遨遊。
空暇間,他就和一幫志同道合的親朋好友自組樂隊,演奏「金蛇狂舞」、「步步高」等著名的廣東音樂,或是踩高蹺、練武術,還學會了單弦、數來寶、相聲和評劇等表演技巧。當時,電車公司成立了一個由穿長衫大褂的職員組成的業余京劇團,郭振清聞之幾次前去報名加入,只是因為自己是卑賤的「穿號坎」的窮售票員,屢次遭到冷嘲熱諷。郭振清不甘心,只要一有空,就自我推薦當場唱上一段「西皮二黃」,他的誠心和執著最終感動了負責人,破例將郭振清吸收進去。但是,「穿大褂」的終歸是瞧不上「穿號坎」的,郭振清走進了業余京劇團後,也只能被指使著幹些雜活,連「龍套」都不讓他跑。 對於郭振清來說,電影《六號門》既是他演藝的幸運之門,也是他個人情感的幸福之門。因為這部根據同名話劇改編拍攝而成的描寫天津碼頭搬運工人在新舊兩個社會不同命運的《六號門》,使郭振清的本色表演贏得了廣大工人的一致認可而名聲遠播。同時,也正是因為這部《六號門》,他在劇中與自己演對手戲的青年女演員李曉功由相識、相知到相愛,假戲真做地牽手同行。這恐怕對於郭振清來說,又是一個絕對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
《六號門》開始拍攝時,劇中的一些主要演員因為是借調而來的,一再更換,換到第三撥,原班人馬早已經是所剩無幾,只有東影廠新招收來扮演胡二妻子的青年演員李曉功留了下來。在《六號門》之前,李曉功已經在1950年參加過電影《光榮之家》的拍攝,接著還加盟到《劉胡蘭》劇組,後來在1959年國慶10周年獻禮片《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扮演了具有喜劇色彩的胖大嫂。
半年後,《六號門》曲終人散,郭振清吃驚地發現自己愛上了李曉功,而少女的心扉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感覺這個朴實厚道的天津小夥子就是自己心儀已久的心上人。兩位「弄假成真」的熱戀情侶回到天津,參加了喜氣洋洋的集體婚禮。
新婚燕爾,李曉功憑借著在電影學院蘇聯專家指導的表演班學習過的科班出身,幫著酷愛演戲的丈夫分析角色,提高業務。也正是由於郭振清在《六號門》的不事雕琢的出色表演,他被東影廠調去,當上了有別於舞台話劇表演的專業電影演員。1953年9月,郭振清進廠不久,就作為廠里重點培養的對象,榮幸地參加了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中國電影周活動。回國後即刻再次主演了描寫新一代火車司機生活和事業的故事片《英雄司機》,劇中男一號郭大鵬的藝術形象,是郭振清本色表演的又一個新起點。而李曉功為了全力支持郭振清冉冉升起的事業,自覺自願地在事業上跑起了「龍套」,辛苦地在家裡相夫教子。 1954年,幸運之神再次降臨到郭振清的頭上,郭振清把《平原游擊隊》中游擊隊長孤膽英雄李向陽的精神氣質把握得十分准確到位,生動地塑造出了一個智勇雙全、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英雄人物。
《平原游擊隊》是195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的。為了更像劇情里那個黑不溜秋、膽大如虎的八路軍,郭振清跟隨劇組深入到河北、山東一帶去體驗生活,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努力讓自己更加貼近那個年代的人物個性。
同行里的「樣樣通」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雖然政治運動不斷,但對於出身「紅五類」、又是「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並成功扮演「工農兵」角色的郭振清來說,他一心一意沉浸在不斷塑造新角色之中,頻繁上戲,年年沒有閑著,就連在1956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春節大聯歡》,也特意找來空暇中的郭振清與另一個女演員安琪,聯合擔任電影拍攝的解說報幕員。
在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天津文化主管部門曾組織名為「笑的晚會」固定演出。此時,郭振清早已因扮演李向陽而名聲在外,作為天津文藝界的名人,他也經常會接到這方面的邀請信函,因為他的相聲說得頂呱呱。
銀幕和舞台是郭振清縱橫馳騁的疆場,而體育賽場和訓練場則又是他另一個特殊的一方遼闊天地。郭振清還是一個不折不 扣的球迷,上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10周年大慶的時候,郭振清作為文化部足球隊的代表,前往北京京劇團,與著名的京劇大花臉裘盛戎、老生李宗義等演藝界名家一起踢球。
1963年,郭振清參加由王炎導演的《獨立大隊》的拍攝工作,扮演一個由草莽英雄轉化為革命戰士的男主角馬龍,再次以他那質朴生動的精湛演技征服了「李向陽迷」。
1973年,當國家恢復故事片生產的時候,郭振清在當年就出演了由林農導演的、根據浩然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農村電影《艷陽天》。1974年,被安排到嚴恭導演的工業題材的電影《鋼鐵巨人》劇組。1975年,又被北影廠抽調到李文化導演的《決裂》中,擔任男主角龍國正。1976年回廠後,本來讓他准備重新再次主演重拍片《平原游擊隊》中的「李向陽」,但是,由於年齡的關系,郭振清實在難以再現當年叱吒風雲的雄姿,而改為在幕後負責「新版李向陽」李鐵軍的表演輔導工作。在電影表演創作實踐中,郭振清不但虛心求教,刻苦鑽研,逐步將自己的戲路擴展到能洞察每一個角色的心理空間之中,從而成為中國影壇獨具風格的著名電影演員。同時,他還能夠把自己精心塑造的每一個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角色的實踐經驗,無私地傳授給年輕的下一代。
㈡ 誰知道所有國產戰爭片老電影的名字
1.上甘嶺 2.英雄兒女 3.鐵道衛士 4.三八線上 5.奇襲 6.飛虎 7.激戰無名川 8.打擊侵略者
9.碧海紅波 10.長空比翼 11.長空雄鷹 12.不該凋謝的玫瑰 13.鐵甲○○八一 14.高山下的花環
15.新兵馬強 16.自豪吧母親 17.蛇谷奇兵 18.閃電行動 19.陸軍見習官 20.南征北戰 21.地雷戰
22.紅色娘子軍 23.林海雪原 24.地道戰 25.狼牙山五壯士 26.鐵道游擊隊 27.兩個小八路
28.洪湖赤衛隊 29.平原游擊隊 30.冰山上的來客 31.董存瑞 32.飛虎隊 33.羊城暗哨
34.智取華山 35.野火春風斗古城 36.渡江偵察記 37.小兵張嘎 38.白毛女 39.閃閃的紅星
40.51號兵站 41.北斗 42.沖破黎明的黑暗 43.大刀記 44.大地重光 45.霓虹燈下的哨兵
46.撲不滅的火焰 47.沙漠追匪記 48.六號門 49.七七事變 50.八千里路雲和月 51.暴風中的雄鷹
52.碧海丹心 53.長虹號起義 54.翠崗紅旗 55.長恨天 56.黨的女兒 57.渡江探險 58.地下少先隊
59.烽火少年 60.沸騰的群山 61.鋼鐵戰士 62.黃橋決戰 63.海鷹 64.紅鷹展翅 65.巨瀾
66.雞毛信 67.昆侖鐵騎 68.地下航線 69.冰山雪蓮 70.紅色的種子 71.烈火真金 72.突破烏江
73.留下他打老蔣吧 74.衛國保家 75.湘西剿匪記 76.怒潮 77.八百壯士 78.沙家浜
79.紅色滿洲里 80.許世友出拳 81.革命到底 82.為了和平 83.白馬飛飛 84.紅日 85.苦菜花
86.英雄坦克手 87.紅珊瑚 88.甲午風雲 89.不夜城 90.內蒙人民的勝利 91.七天七夜
92.白衣戰士 93.梅花 94.大渡河 95.湖上的斗爭 96.較量 97.永不消逝的電波 98.地下尖兵
99.戰上海 100.歸心似箭
終於打完了 呵呵 湊個整數100!
㈢ 超級經典的老電視劇或電影主題曲
電視劇《一代皇後大玉兒》主題曲:《笑擁江山夢》(演唱:高勝美)
1993年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主題曲:《刀劍如夢》(演唱:周華健)《隨遇而安》(演唱:黃沾)
片尾曲:《愛江山更愛美人》(演唱:李麗芬)《是你給我一片天》(演唱:成龍)《倆倆相望》(演唱:辛曉琪)
電視劇《笑看風雲》主題曲《笑看風雲》(演唱:鄭少秋)
1998年電視劇《鹿鼎記》主題曲:《叱吒紅人》(演唱:陳小春)
片尾曲:《頭頂一片天》(演唱:馬浚偉)
電視劇《夢斷江南》片尾曲:《走過紅塵》(演唱:陳亮吟&嚴庄)
1998年電視劇《天龍八部》主題曲:《難念的經》(演唱:周華健)
電視劇《劍嘯江湖》主題曲:《怕你看見我悲傷》(演唱:麥子傑)
電視劇《林世榮》主題曲:《有日會行運》(演唱:李克勤)
1996年電視劇《笑傲江湖》主題曲:《活得瀟灑》(演唱:譚詠麟)
1983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3部主題曲:《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演唱:羅文、甄妮)
插曲:《滿江紅》《千愁記舊情》(演唱:羅文)
《肯去承擔愛》《四張機》(演唱:甄妮)
《桃花開》(演唱:羅文、甄妮)
1994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主題曲:《絕世絕招》(演唱:張智霖、吳倩蓮)
電視劇《當代男兒》主題曲:《真的漢子》(演唱:林子祥)
電影《水滸傳之英雄好色》片尾曲:《英雄故事》 (演唱:李克勤)
電影《青蛇》主題曲:《流光飛舞(演唱:陳淑樺)
插曲:《莫呼洛迦 》(演唱:辛曉琪 )《人生如此》(演唱:辛曉琪)
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插曲:《只記今朝笑》(演唱:呂珊)
電影《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插曲:《笑紅塵》(演唱:陳淑樺)
電影《英雄地英雄淚》主題曲:《我愛上了英雄》(演唱:陳松伶)
電影《斷刀客》片尾曲:《傷痛》(演唱:葉倩文)
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片尾曲:《歡笑之歌》(演唱:葉倩文&馬浚偉)
電影《旋風小子》片尾曲:《心雲》(演唱:林志穎)
電影《超級學校霸王》插曲:《總有一天等到你》(演唱:張學友)
電影《國產凌凌漆》插曲:《李香蘭》(又名秋意濃)(演唱:周星馳<有待考證>,這首原唱是張學友)
電影《新仙鶴神針》插曲:《莫問我是誰》(演唱:葉麗儀,電影《天劍絕刀之獨孤九劍》插曲是它的國語版,不知是誰唱的)
電影《英雄本色》主題曲:《當年情》(演唱:張國榮)
電影《倩女幽魂》主題曲:國語版《路隨人茫茫》粵語版《倩女幽魂》(演唱:張國榮)
插曲:《黎明不要來》(演唱:葉倩文)《道》(演唱:黃沾 這首歌在第二部也出現過)
電影《倩女幽魂2人間道》主題曲:《人間道》(演唱:張學友)
插曲:《抓一個溫馨夜晚》(演唱:曾慶瑜)
電影《倩女幽魂3道道道》主題曲:《道道道》(演唱:張學友)
電影《西門無恨》片尾曲:《無恨歌》(演唱:左宏元,張慧清)
電影《神州第一刀》片尾曲:《血像火》(演唱:呂方)
㈣ 電影《六號門》的故事情節梗概
解放前夕,華北某市搬運工人飽受物 價飛漲之苦。車站六號門貨場把頭馬 八輩及其子馬金龍乘國民黨統治者將 大批物資運往國外之機,殘酷壓榨工 人,扣發搬運工人的工錢。酷暑烈日 之下,工人們強忍飢餓扛包運貨。胡 二餓得暈倒在地,他的兒子因撿拾漏 撒在地上的糧食,被
打手活活摔死。 工人們抑制不住胸中怒火,自發聚集 一起,推選胡二、丁占元等人為代表 ,在馬八輩慶祝七十壽辰時,率數百 工人大鬧宴席,迫使馬八輩發還扣發 的工資。但把頭不答應增加工資的要 求,反而繼續強逼工人為當局搬運撤 退物資。在地下黨的領導下,六號門 工人率先發起罷工,全市各貨場、碼 頭工人相繼響應。在罷工斗爭的強大 威力下,馬金龍不得不同意增加工資 。但隨後卻派特務將胡二逮捕入獄。 直至解放後,胡二才獲得自由。為收 買胡二,馬金龍派人送來大米、白面 ,被胡二痛斥一頓,趕出家門。不久 ,人民政府接收馬家帳房,成立了搬 運工人服務站,胡二被選為站長,丁 占元任工會主席。老惡霸馬八輩不甘 心滅亡,糾集大小嘍,欲與工人服 務站拚命,遭到失敗,血債累累的馬 家父子終被逮捕法辦。
㈤ 現在創作的歌曲為什麼大部分都很難聽,都沒有以前的老歌曲好聽
現在的音樂人創作的作品大部分確實難聽,有的無病呻吟、有的虛無浮躁,有的甚至下流鄙俗。
自港台「靡靡之音」飄進大陸後,我們知道了香港「四大天王」和台灣鄭智化、費玉清等等眾多歌手和音樂人,與此同時,大陸也陸續出現了一大批流行音樂創作人和「歌唱家」。這其中包括了電影、電視劇的影視音樂創作人和作品,如:《渴望》、《西遊記》《紅樓夢》等主題曲至今傳唱不衰。
通過流行歌手和翻唱歌手演繹的諸多音樂不難發現,好的音樂作品不只是好聽,其中填詞深具共鳴和感染力。為什麼呢?這就與作者的音樂素養和親歷關系大了,縱觀大陸樂壇,影響力之最出色者非刀郎莫屬。
列舉網路正紅的音樂人王琪作品《站著等你三千年》、《我在可可托海等你》等風靡全國的音樂不可謂流量巨大。但空洞無物、無病呻吟的「靡靡之音」只是一陣風,談不上經典,更談不上音樂建樹。淺談一下如今樂壇作品風氣,談的多了要得罪人,舉例點到為止。
以前老一輩的作曲家,都有豐富的生活經歷,他們寫的歌是來自生活的聲音,現在的人寫歌,都是坐在家,憑空想出來的,缺乏生活經驗,還自吹是音樂的改革先鋒,寫出來的詞,都沒有好多美感,好多曲譜的我都聽不懂,文學藝術創作都倒退了,好作品是寥寥無幾,寫出來的歌沒有美感更甚至口水歌聽不懂,不能和以前的老歌相比了
說實話,有近十年的時間沒專門聽歌了,原因:1、喜歡聽的歌還是那些,喜歡的歌手也還是那些,可沒有作品(象樣子的)。2、當下樂壇,都是些什麼樣子的人活躍?娘炮和裝B的流量人,靠幾個公司的包裝、宣傳,一首歌之後,就TMD不知道東西南北,耍大牌、互拆台、拉粉絲、造流量,說他們是藝妓,是給他們臉了!3、這個些流量人藝妓,歌聲咋樣?詞不是詞、曲也不美、聲道也不行,怎麼能好聽?!
時代在變化, 情感 存代溝。蘿卜與酸菜,各有各的愛。老有老的樂,少有少的快。不用太善感,自找煩惱拽。口味眾難調,各不拆各台。曲庫無窮盡,喜歡你就載。
社會 大舞台,百花競綻開。秧歌扭得好,鑼鼓敲山寨。京劇字腔圓,氣壯雄心邁。豫劇花木蘭,豪膽向天裁。湖南花鼓戲,小二砍樵嗨。溫柔越劇調,茉莉花香來。川劇變臉神,盡彰世事態。
美聲宏亮腔,熱情嗓門開。民族曲調美,脆音意境籟。中音質地遠,亢韻抒心懷。通俗歌曲爽,老少都青睞。流行樂壇繁,說拉彈唱怪。盡情綻心聲,萬紫千紅派。
竹笛能折柳,胡笳悲情懷。老腔訴衷情,古箏幽怨在。鋼琴太悅耳,琵琶撕錦帛。二胡可映泉,六弦節奏快。風琴大合唱,萬眾競登台。音樂大舞台, 時尚 潮流湍。風騷各自領,開心隨你來。
別用老眼光,審視現代派。討人嫌不說,懟詞怨言來。相看兩不厭,最好嘴別開。你哼你的美,他玩他的派。世界和諧好,幸福天天在。
現在創作的歌曲為什麼大部分都很難聽,都沒有以前的老歌曲好聽?
因為現在的歌曲創作者基本沒有什麼勞動加拼搏的經歷,他們有的是個人愛情與失戀的情懷,可以說他們創作歌曲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國家和民族,所以他們的歌曲都是哭自己,怨他人。而聽者也會被帶進消極的氛圍。總之,不能鼓舞人,所以聽起來就不如以前的歌曲那麼好聽了。
現在創作的歌曲確實難聽,而且那樂伴比歌詞還嘈亂。本來就聽不清楚唱的是啥玩意。
真不如請幾個啞巴在舞台上哇啦。都沒有這個中聽。
想想老歌曲,《我的中國心》,巜外婆的澎湖灣》,《萬水千山總是晴》,《冬天裡的一把火》,《難忘今宵》,《請到天涯海角來》,《好汗歌》,《纖夫的愛》諸此等等,一代經曲,口口傳唱。
那些嘰哩咕嚕象日本鬼子念經的現代版的歌曲,聽都聽不明白,真不懂電視台播放的依據和理由膨脹了哪塊的自信?
因為老歌很純粹很朴實自然,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喜歡老歌兒的比較多,就連聽相聲還第一想到的就是侯寶林郭啟儒呢。中老年人可能會對80年代的歌曲情有獨鍾,因為此前音樂作品比較蕭條,剛有別樣歌曲的時候覺得新鮮和有趣。
歌曲在近些年的創作就是不難聽,也會有感不如老歌耐聽。我認為與年齡有關,比如年輕人可能會喜歡當下的歌曲,類似於周傑倫的「雙節棍」李健的歌曲「傳奇」等,因此會導致分岐,年齡決定喜歡什麼年代的歌曲。
比如當下的90後00後們喜歡張雲雷的歌曲之多,即可證實年代及對歌曲的喜愛是有影響的。
老歌都是真實和親身經歷過的事情,用歌詞和動人的曲子,加上歌手的用心,用情表達出來的曲調。越體近生活,簡單易懂,大眾朗 朗上口 ,能唱與自然,環境,人共鳴的歌才是好歌。也許艱苦的環境,越貼近生活的歌,才是好歌。
我也覺得現在歌曲確實很難聽,遠不如以前的老歌好聽。
當年李劫夫作曲家全國人民都喜愛他,他譜的曲簡單易學,好唱又好聽,前些時候一篇文章介紹他一生的創作。從抗戰歌曲《歌唱二小放牛娃》,當年我黨一位幹部被日寇抓住,嚴刑拷打。他想起歌曲《歌唱二小放牛娃》中王二小年紀小小而堅強鎮定,於是他下定決心,在敵寇面前堅強不屈,始終沒有透露半點秘密。這樣的歌曲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還有京劇樣板戲,為了適合群眾學唱,作曲家們用足功夫,如京劇巜智取威虎山》,巜紅燈記》,《沙家浜》等所有唱段都簡單易學,當年大部分年青人都會哼上幾段。如《智取威虎山》中誓把反動派一掃光中少劍波的唱腔好聽易學。群眾非常歡迎,但受到京劇內行們的嚴厲抨擊,說不象京腔,倒象歌曲了。所以後來的京劇(不是樣板戲)如《杜鵑山》,《白毛女》,《紅色娘子軍》《苗嶺風雷》,《紅雲崗》,《六號門》等等都改為高難度唱臉了,京味實足,而遠離了大部分群眾,也就不那麼喜歡了。
總之歌曲要適合廣大群眾口味,才能長久長存。
民族的才是中國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老歌絕大多數都有厚實的中國各民族的民族元素,因此才有深厚的土圵,為人民所喜愛,得以流傳,長盛不衰。東北的《烏蘇里船歌》、內蒙的《敖包相會》、新疆的《達坂城的姑娘》、西藏的《洗衣歌》、川西的《跑馬溜溜的山上》、雲南的《小河淌水》,還有陝北信天游、江浙的江南小調,它們都是從老百姓中來,又回到百姓中去,自然會為群眾所喜歡。現在的一些流行歌曲,雖然也新鮮,為喜歡 時尚 的年輕人熱捧,但是這種外來品種,水土不服,歌詞、旋律,常佶曲聱牙,自然很難流傳。
㈥ 在60年代~70年代拍攝日本進軍我們中國的電影有哪些
《民主東北》、《光芒萬丈》、《橋》、《草原上的人們》、《無形的戰線》、《內蒙人民的勝利》、《六號門》、《趙一曼》、《衛國保家》、《鋼鐵戰士》《白毛女》、《六號門》、《民主東北》、《無形的戰線》、《內蒙人民的勝利》、《白衣戰士》、《中華女兒》、《趙一曼》、《光榮人家》、《高歌猛進》、《鋼鐵戰士》
《皇帝夢》、《瓮中捉鱉》《追捕》《望鄉》《千里走單騎》《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啊,野麥嶺》《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多啦A夢》《花仙子》、《聰明的一休》
㈦ 好聽的電影主題曲。(越多越好)
經典電影主題曲:
1、白宮奇緣-我總夢見你
2、x檔案-x檔案
3、地球末日-乘噴氣機離去
4、越空狂龍-破壞者
5、生命因你而動聽-落日之幻影
6、穿梭夢美人-一往無前
7、四個婚禮一個葬禮-墜入愛河
8、職業特功隊-夢
9、炮彈專家-威力無限
10、阿甘正傳-三番市
11、終有一天感動你-此情可待
12、白夜-說你說我
13、第一滴血3-他是我兄弟
14、寶貝小情人-我的寶貝
15、獅子王-今夜愛無限
16、阿拉丁-嶄新世界
17、時光倒流七十年-似曾相識
18、夜色-夜色
19、壯志凌雲-引領我
20、保鏢-奔向你
電影主題曲,是指代表影片主題的歌曲,或因風行而被認為對一影片具有代表性的電影插曲。它是電影綜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戲劇性和氣氛方面起著特殊作用,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現代音樂體裁,優秀的主題曲還能起到宣傳電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