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用新聞事件改編電影有哪些好處

用新聞事件改編電影有哪些好處

發布時間:2022-08-25 03:54:51

❶ 真實事件改編的高分電影,你被哪部震撼到了

《踏雪尋梅》該片以真實的肢解兇殺案改編,以警察的視點講一個人性的故事,豆瓣評分7.4分。影片講述了深受情傷的貨車司機丁子聰(白只飾)在網路上找到了佳梅,兩人在MSN聊起來就像朋友,分享彼此的故事,說到了愛和恨,生和死。兇案發生當天,佳梅跟丁子聰見面了。二人在房子里遊玩、索K,一室欣悅。最後,二人來到床上,交合期間佳梅跟丁說她想死,丁捏著她的脖子,直至她斷氣為止。負責調查的臧Sir(郭富城飾)是一個怪警員,他查案很多時都不在意案情,卻把案中人物的底細查根究底。即使已有足夠證據起訴丁子聰, 他還是想更認識丁子聰和王佳梅兩個人多一點。他想用他的熱心, 去看我們的時代,到底在發生著怎麼樣的事?他希望找出真正的原因,證明人性非惡,燃點黑暗之光。

❷ 紀錄片有什麼優點

真實。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

相關流派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的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他是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並沒有給予紀錄片一個完美的定義,究竟什麼樣的作品能算是紀錄片,圍繞這個問題,眾多名家都產生過分歧。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對人為的扮演,甚至反對帶有表演的影片(故事片)。而弗拉哈迪的開山之作《北方的納努克》卻是由納努克「真實」扮演而成,最後由現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納

努克甚至因為缺乏過冬食物而死。同為紀錄片的先驅,他們的風格卻迥異,這也成為日後紀錄片流派紛爭的源頭。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

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

(2)用新聞事件改編電影有哪些好處擴展閱讀

依照美國學者比爾·尼克爾斯的觀點,紀錄片可以分為如下六種類型:

詩意型紀錄片(Poetic Documentary)

詩意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代表作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強調敘事,不注重特定時空的營造,不強調連貫剪輯。它著力於節奏的創造,不同空間的並置,目的在於情緒、情調的傳達。

闡釋型紀錄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闡述型紀錄片也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中國在1990年代「新紀錄運動」(這個概念是否成立或許依然存疑)之前的紀錄片多屬此類。這種紀錄片宣傳意圖明確,創造者倚重解說詞的力量說服觀眾接受自己的觀點。形式上的典型特徵是「上帝之聲」(voice-of-God)、證據剪輯、全知視點等。

觀察型紀錄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觀察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其技術基礎在於攜帶型攝影機和磁帶攝像機的出現。這種紀錄片放棄解說,放棄扮演,紀錄片導演成了「牆壁上的蒼蠅」(fly on the wall)。

近年來中國出現很多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如段錦川的《八廓南街16號》、康健寧的《陰陽》等。這種紀錄片長於現實世界的表達,但對於歷史題材卻難以處理。由於放棄了解說、字幕,影像的表達很容易流於冗長而沉悶。

參與型紀錄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參與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讓魯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紀事》(Chronicle of Summer)。這種類型的紀錄片不掩蓋導演的在場,相反,刻意強調導演與被拍攝對象的互動。標志著中國紀錄片創作邁入新階段的作品《望長城》即有此特點。

反射型紀錄片(Reflexive Documentary)

反射型紀錄片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代表作是《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這種類型的紀錄片的顯著特徵在於對紀錄片呈現社會歷史過程本身的反思。

和其他類型紀錄片一樣,反射型紀錄片重視對現實世界的表達,但更為重要的是,導演在片中同時表達對紀錄片創作本身的反思。這種影片往往顯得更為抽象,難以理解。對於中國的紀錄片創作者和觀眾來說,這種類型的紀錄片還是陌生的。

表述行為型紀錄片(Performative)

表述行為型紀錄片把真實的事件進行主觀的放大,背離現實主義的風格。強調創作者主觀的表述。代表作如馬龍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頭不打結》(Tongues Untied)。這種類型的紀錄片往往與先鋒電影(avant-garde)很接近。

❸ 十大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十部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的電影

1、《殺人回憶》

電影講述的是在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被害人都是年輕女子。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小鎮警察作風粗暴,刑訊逼供,幾次將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

漢城來的警察冷靜觀察和分析,幾次排除了嫌疑。但是,被害人還是在一個個雨夜神秘而殘忍的被殺害。小鎮警察和漢城警察的神經都到了崩潰的邊緣。當他們抓到一個所有特徵都極其符合的嫌疑人時,從美國傳真來的鑒定報告卻否定了他們的判斷。

2、《大象》

美國校園高牆之外,時常受人欺負的患難兄弟正在家裡午睡,他們對納粹形象和暴力游戲非常迷戀,曾在互聯網上訂購了槍支。午睡過後,兩人進行一番簡單的策劃,身穿美軍野戰裝、手持沖鋒槍走進校園,開始大開殺戒。

真實事件還原:1999年4月20日,哥侖拜恩中學的兩名學生,Eric和Dylan對同學大開殺界,槍殺1名老師和12名學生,傷24人,最後二人飲彈自盡。以前不知道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大象,後來才知道原來大象最危險的就是青春期和發情時。

3、《盲井》

影片題材來源於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團伙案,講述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唐朝陽宋金明,靠害人賺錢的故事。

招數就是跟那些找工作的外地農民套近乎,把他們帶到煤礦做工,趁其在井下工作時製造「意外」。頂著「親人」的名義,找礦主要賠償私了。當時出演《盲井》的王寶強,才16歲,導演李楊從一千多個北漂中,挑中他來出演「元鳳鳴」一角。這是他的處女作,同時也是成名作。

影片中,宋金明和元鳳鳴朝夕相處,日漸產生惻隱之心,讓元鳳鳴逃過一劫。而在真實的事件中,惻隱之心早被利慾熏心所埋葬。

4、《熔爐》

這部電影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它以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講述著一個悲哀的現實故事。網友表示,這個世界的絕望在於,眼睜睜地看著那麼多的不公不平每天都在身邊發生,自己再怎麼努力卻依舊無可奈何;而這個世界的希望也在於,明知是蚍蜉撼大樹,卻還是有那麼一群人執著地選擇了這一條艱難而幾近不可能的路。

5、《海霧》

1998年,金融危機持續肆虐亞洲,韓國麗水,船長哲洙此時正為保住漁船而憂心忡忡,終於出於經濟的考量,他接受了一項風險極高的任務:運送一批中國朝鮮族的偷渡客至韓國。哲洙與五名船員再度登上「前進號」,駛往海上的交接地點。

大雨中,船員們將數十名偷渡者接到船上,其中的兩名女子引發了寂寞船員們的興趣,新手船員東植更是對較年輕的一位女子紅梅一見傾心,不惜跳海將紅梅救起。東植將紅梅藏在溫暖的輪機室中,而其他偷渡客因為冷凍機故障全部死去,為了保護紅梅的東植不惜與其他船員以命相搏。

6、《那個傢伙的聲音》

本片改編自「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1991年,9歲小孩李炯浩在首爾被綁架,綁匪要求1億韓元的贖金。無奈之下,父母只能求救警方,警方投入大量警力和資源,但綁匪用周密的計劃擺脫了警察的搜捕。在44天後,有人在漢江邊上發現小男孩的屍體。經法醫鑒定李炯浩於被綁架第二天就已經死於綁匪毒手,而綁匪卻折磨其父母長達一個月之久,並索得2億韓元。

2006年,此案件的上訴期終結,警方仍然調查無果。

7、《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新聞摘取:十五日晚十時十分許,本市牯嶺街七巷底,發生不良少年情殺案,現年十六歲的茅武,因醋海興波竟持利刃將芳齡十五的少女劉敏連殺五刀致死,疑兇於殺人後並未逃逸,且偽稱是被害者的哥哥,但為七分局刑警陳漢英看出破綻,旋即將其捕獲偵辦。

影片很長,讓人昏昏欲睡,無需強求,等下一次再點開,也許你有不一樣的體會。真實細膩的描寫,宿命般的性格,從好奇這個世界到逐漸幻滅對其的好感,50年代,也許在時代的巨輪下,每個人都是犧牲品。

8、《鬼肢解》

是改編自震驚泰國社會的真實命案,恐怖程度絲毫不亞於當年清大研究生以王水融屍的駭人程度。

主人翁是名婦產科醫生韋莎龐克山沙帝,他同時在泰國最高學府曼谷大學開課教授葯理學,他在2001年被泰國法院判處死刑,原因是他將同樣是婦科醫生的太太寶莎朋分屍肢解,然後將屍塊從廁所馬桶一塊塊沖走,此事件震驚了當時泰國舉國上下。

9、《親愛的》

該片是根據央視早年的一則「打拐」新聞改編而成。講述一對夫妻因為關系不和睦,兒子成為他們唯一的聯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卻莫名其妙的走丟了。夫妻二人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更發生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這部片子講訴的是個例,但這只是個縮影,背後是無數失去小孩破碎的家庭,其中心酸,無力,絕望,竭嘶底里,至今拐賣兒童的問題,依然存在,希望每個寶貝都能回家。

10、《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青蛙少年是指1991年韓國5名小學生去抓青蛙時失蹤,過了11年6個月的2002年9月才發現他們的遺體的事件。

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的議員選舉30年來第一次舉行,全市放假一天。最後一個目擊證人說在卧龍山附近見過孩子們,但到處都找不到他們。當時的警方根據盧泰宇總統的特別指示,搜查范圍擴大到全國各地,動員的警力據說31萬8千之眾,創單一事件動員警力最多之記錄。社會團體發了7百多萬張的傳單,企業界也在商品包裝上印刷了失蹤少年的照片,懸賞達4200萬元。但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骨卻在卧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是他殺,但目前為止並未抓到犯人。

❹ 真實事件改編電影,需要走哪些法律程序

越來越多的導演選擇用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因為最好的素材源於生活,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給觀眾帶來更深刻的內心感受。那麼改編電影需要走哪些法律程序呢?首先,要注意是否為公眾所知,要找記者授權然後再找當事人授權。其次,需要取得三個授權:真人真事改編權、肖像權、片頭片尾提示“根據某某某的真實故事改編”應當對方明確同意,再作提示。最後,要注意三個主要部分:名譽權、隱私權、姓名權和肖像權。

最後希望那些導演在要改編任何電影的時候,都可以嚴格遵守改編要求,根據改編流程,參照相關法律進行電影改編。不侵權,不涉及犯法,尊重當事人,尊重事件真實性,給觀眾社會帶來更多好的作品。

❺ 真實事件改編電影與新聞電影的區別在哪裡

前者是假人真事,後者是真人真事。
前者允許藝術誇張,後者講究客觀還原。

❻ 中外有哪些由現實改編的電影,對這個國家產生巨大影響

韓國有很多改變現實的電影,比如《素媛》,韓國大部分拍的都是犯罪類型的電影,我感覺可能給了他們國家更大的警醒吧。

❼ 什麼是新聞影片

新聞影片是報道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時事動態的影片。報道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時事動態的影片。以真實與及時為基本特徵。即必須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現場采訪拍攝,直接紀錄事件的原貌,而不允許虛構情節,或出現扮演的人物;必須現場拍攝,快速編輯和製作,真正成為形象化的新聞報道。隨著電視的普及,新聞影片已逐漸為電視新聞所取代。並且也有以直播為形式的影片,現時報道,有利於掌握現狀。新影廠設有﹕編輯部﹑生產處﹑經營處﹑技術處以及洗印﹑錄音﹑剪輯﹑美工﹑音樂﹑照明和譯制等工作間。

❽ 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人性能夠惡到什麼程度

人性能夠惡到什麼程度?
事情如果沒有落到自己身上,可能誰都無法想像。
院長前兩天就看到了一個保姆虐待嬰兒的新聞,評論里很多人都在討論,把孩子交給陌生人帶是一種太危險的行為。
事實上,就算把十多歲的孩子放到別人家中,也同樣面臨危險。
正如這部——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這絕對是一部讓人看完久久都無法平靜的電影。
假如說電影可以殺人,感覺扒開自己的內心,肯定已經血肉模糊。

片中,西爾維亞和簡妮是一對姐妹。
因為父母工作的關系,兩人經常居無定所。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城市搬到另一個城市。
幸好,嘉年華里的旋轉木馬能給她們帶來片刻的安寧。

其實,孩子這個詞就意味著失去了大部分自我選擇的權利。
她們的父母想要丟下孩子單獨出去一段時間,彌補感情上的裂痕。

那麼孩子要交給誰看管?
西爾維亞的父親草率地選中了毛遂自薦的女婦人格特魯德。

格特魯德當然不是慈善家——
看管孩子是要定期收費的。這是她賺錢的一個來源。
她年幼的時候就懷孕生下了孩子,沒多久丈夫跑了,留下6個孩子在家需要她一人養育。
而現在,她又和一個才20多歲的小男友保持著肉體關系,並且為這個小男人生下了又一個孩子。

格特魯德疾病纏身,身體虛弱,但是沒有錢去看病。
即使是這樣,她還有要賺錢補貼自己的小狼狗……
甚至,小狼狗拿不到錢就會對他家暴。
生活就像是一個漩渦,這個婦人被裹挾在漩渦中心一點點下沉。

PS:小狼狗是付蘭蘭飾演的,想必婦人是個顏控吧……

西爾維亞的父母就這樣把兩個孩子交給了格特魯德。
一開始,兩姐妹和格特魯德一家的孩子相處得非常好,天天在一起玩耍打鬧。
直到有一天——
西爾維亞的父母沒有把該付的支票寄到。
格特魯德支開所有的孩子,把兩姐妹帶到了地下室。

這是她們第一次來地下室,但絕對不是最後一次。
格特魯德要求兩姐妹趴下,領鞭子。

妹妹簡妮性格膽小懦弱,加上因為小兒麻痹症而無法正常行走,她倒在地上放聲哭泣。
姐姐西爾維亞打斷格特魯德對簡妮的怒吼,提出代替妹妹承受。

西爾維亞就是這樣一個好姑娘,好姐姐。
永遠擋在妹妹的前面照顧她,保護她。

鞭子揮舞下來,在西爾維亞16歲的身體上留下一道一道的痕跡。
發泄完以後,格特魯德溫柔地拉起西爾維亞,彷彿自己是個好心教導孩子的母親。
她感謝西爾維亞的順從,讓她這些年無處安放的抑鬱在鞭撻的那一刻,得到了短暫的緩解。

但是,事情往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開來——
西爾維亞和格特魯德的大女兒寶拉一開始無話不談,常常一起出去玩。

然而,寶拉簡直就是翻版的格特魯德。
小小年級就和有婦之夫保持不正當的關系,那個男人不但拋棄寶拉,還對她拳腳相加。
情急之下,西爾維亞說出了寶拉懷孕的消息。

寶拉並不感恩,對男人的恨卻轉移到了西爾維亞身上。
她哭著跑去和自己的母親造謠,稱西爾維婭在外污衊她。

西爾維亞這一次再次遭到莫須有的懲罰:
被甩了耳光。

她想要反抗,卻被格特魯德的兒子架住了胳膊。
再也無能為力。

兩姐妹產生了和父母溝通的想法,但在打電話的時候被當場捉到。

這一次,虐待升級——
格特魯德當著所有人的面懲罰西爾維亞。
她用煙頭去燙這個可憐姑娘的手。
甚至,輕易教會了自己年幼的兒子也參與施暴。

在所有人看來,西爾維亞都是個好姑娘——
她善良有禮貌、從來不說臟話、不頂撞人、沒有惡習。
而且樣貌甜美,對人和氣。

這樣的女孩難道不應該是大家都會喜歡嗎?

然而——
就是因為她越美好,格特魯德就越厭惡。

格特魯德在年輕的時候看錯了男人,一把年紀還是要被小男人欺辱。
當得知自己的女兒踏上了同一條路的時候,她的精神是崩潰的。

胸中燃起了熊熊妒火:
為什麼西爾維亞就能得到好男人的喜愛?
在格特魯德心裡,西爾維亞是個到處勾引人的盪婦。

她把自己的不幸、女兒寶拉的不幸、生活的所有不幸……
都歸咎到了美好的西爾維亞身上。
不僅自己動手,還誘導自己年幼的孩子也加入這場非人的虐待——
在要求西爾維亞把可樂瓶塞入自己的下體後:

格特魯德的孩子又將女孩從高處推進地下室。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地獄更可怕的地方,那就是格特魯德的地下室。
從這一天起,西爾維亞就在地下室這個人間地獄中苦苦掙扎。

無論是格特魯德的兒女,還是附近的孩子,都來參觀西爾維亞這件「玩具」。
他們把施暴當成了游戲。

其中,有一個女孩每天都會來燙西爾維亞煙疤。
男孩子會抱著布娃娃一樣軟踏踏的西爾維亞跳舞。
毆打更是家常便飯……
孩子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如此對待西爾維亞,但是,他們停不下來可怕的虐待。

曾經愛慕西爾維亞的男孩接過格特魯德手上燒紅的鐵針,在西爾維亞的胃部刻下侮辱的字句:
「我是妓女,我以此為榮。」

是什麼把人變成了這樣的野獸?

整部電影太壓抑、太黑暗、太絕望……
但更可怕的是——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
片中所有殘忍的鏡頭、令人難以接受的虐待緣由,都是真實的。

現實甚至比電影更加恐怖。

他們用鹽、洗潔精、潔廁劑,揉搓西爾維亞的傷口。
他們逼迫西爾維亞去吃人的糞便、喝尿液。
他們不給西爾維亞進食、喝水。
可憐的姑娘之所以不掉眼淚,是因為身體極度缺水。

看到西爾維亞逃跑的畫面後,很多人都期待著能看到這群人最後的判決。
只是——
判決能夠懲罰行為上有罪的人,那些道德上有罪的人呢?

清楚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別人家施暴,卻三緘其口的父母;

明明發現暴行在發生,卻不想多管閑事的鄰居;

眼睜睜看著姐姐痛苦,卻害怕得什麼都不做的妹妹;
還有輕易把孩子託付給陌生人,並且晚了整整兩個月才回來接孩子的父母……

在這起案件中,每個出現的人都有罪。
而一直道歉的卻是受害的西爾維亞……
一旦道德淪喪,人性麻木,人間處處皆有地獄。

那一刻,多希望艾倫·佩吉能像在《水果硬糖》里那樣,化身復仇的小紅帽啊……

閱讀全文

與用新聞事件改編電影有哪些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拒絕浪費糧食的微電影 瀏覽:601
陳立農第一部電影殺青時間 瀏覽:314
燦爛人生電影主題曲原唱 瀏覽:150
如何在斗魚直播平台播放電影 瀏覽:958
電影守靈劇情分析 瀏覽:1
美國小偷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
雙男主電影有哪些愛情 瀏覽:745
慾望歌手微電影完整版 瀏覽:71
借錢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35
終極鬥士1博伊卡電影完整版 瀏覽:41
寧靜電影大全全集 瀏覽:451
手機電影副麗 瀏覽:713
姐弟戀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98
暖春電影迅雷 瀏覽:855
利用手機怎麼剪輯網站電影片段 瀏覽:710
pr怎麼做視頻剪輯電影 瀏覽:112
哪些網站可以免費看電影 瀏覽:270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生證 瀏覽:611
在電影院上班好還是游戲廳上班好 瀏覽:431
打游戲上癮電影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