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懷舊老電影100部戰爭片
1、《平原游擊隊》(1955)
本片也算是頭哥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影之一,經典黑白片,小時候每看一次就心情澎湃,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冀中平原地區的故事,日軍在此實行了兇殘的大掃盪,當地的老百姓為了對抗他們,在村子裡挖了許多地道,通過這些地道抵禦鬼子的掃盪,最後取得勝利。
❷ 求70年代的戰爭片
遙遠的橋 Bridge Too Far, A 其它譯名: 英雄冢 奪橋遺恨 類 型: 戰爭 / 劇情 / 動作 導 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Richard Attenborough 編 劇: 威廉·戈德曼 William Goldman Cornelius Ryan 主要演員: 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金·哈克曼 Gene Hackman 埃利奧特·古爾德 Elliott Gould 愛德華·福克斯 Edward Fox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詹姆斯·卡安 James Caan 德爾克·布加德 Dirk Bogarde 上映日期: 1977-6-15 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 對白語言:荷蘭語 / 英語 / 德語 發行公司: 聯美電影公司 片長:176 min 第3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音樂. 全片製作認真,攝影尤其出色,部分場面仍令人有大開眼界之感。
編輯本段獲獎紀錄
英國學院獎 1978 獲獎 BAFTA電影獎 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 愛德華 福克斯 (Edward Fox)
最佳攝影 (Best Cinematography) 傑弗里 昂斯沃思 (Geoffrey Unsworth) 最佳音響 (Best Sound Track) Peter Horrocks (I),Gerry Humphreys (I),Simon Kaye Anthony Asquith電影音樂獎 約翰 艾迪生 (John Addison (I)) 提名 BAFTA電影獎 最佳電影 (Best Film) 最佳剪輯 (Best Editing) Antony Gibbs 最佳藝術指導 (Best Proction Design / Art Direction) Terence Marsh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on) 理查德 阿滕伯勒 (Richard Attenborough)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1978 獲獎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 愛德華 福克斯 (Edward Fox)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本片為七十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明星陣容空前盛大,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遙遠的橋》海報(1張)描述一九四四年,歐戰已近尾聲,各地盟軍將領認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開通路提早直搗柏林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不料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以致行動遭到慘敗。 本片從演員陣容上來說可謂明星薈萃、大腕雲集!連老牌影帝勞倫斯.奧利弗在片中飾演了一位戲分不太重要的荷蘭老醫生。詹姆斯.凱恩演了一個101空降師的上士,羅伯特·雷德福出演82空降師的上尉,另外的幾個明星也分別擔任重要角色:肖恩·康納利扮演的英國第一空降師長,最後大敗而歸。麥克爾·凱恩演第30兵團裝甲團中校,吉恩·哈克曼演波蘭旅旅長,最初反對「市場花園」計劃第二批跳傘部下遭到德軍屠殺!安東尼.霍布金斯演第一空降師的指揮奪橋的中校,堅守待援失敗最後光榮被俘!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至7月25日,巴頓率領的第3集團軍率先沖出諾曼底地區,開始了法蘭西平原上對德軍的大追擊,盟軍上下逐漸彌漫樂觀的情緒。 作為進攻的兩支鐵拳——蒙哥馬利和巴頓都想成為最早進入柏林的人,而盟軍有限的補給能力無法保障兩支大軍同時發動進攻,進攻只能在一個方向進行。最後蒙哥馬利的的北線進軍方案被艾森豪威爾接受。 蒙哥馬利希望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企圖繞過傳聞中德軍嚴密布防的「西部壁壘」,而在荷蘭方向展開一輪新的攻勢,代號為「市場--花園」。 計劃採用空降「蛙跳」戰術,以美軍第82、101空降師,英軍第1空降師及波蘭傘兵旅的共35000人,依次在63英里戰役縱深上的埃因霍溫、奈梅根和阿納姆三地空降,奪取萊茵河上的橋梁,像交「接力棒」一樣,護送地面推進兵團,直搗德國腹地——魯爾區。1944年9月17日13時30分,戰役開始,盟軍動用了5500餘架運輸機、2596架滑翔機、8000餘架戰斗及轟炸機,同時在三處地區空降。但是戰役進行得很不順利。在經過殘酷戰斗後,101師和82師傷亡了3542人,才與地面部隊會師。而遠在最前方的英國第1空降師久等援軍不到,在傷亡3716人後,一部投降,另一部突圍成功。盟軍付出了重大傷亡代價,但只「完成了90%的目標」(蒙哥馬利語)。戰後,一位戰地指揮官感嘆:「那座橋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 這是20世紀70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在大導演理查德•阿頓伯勒的旗下聚集了諸如詹姆斯·卡恩、邁克爾·凱恩、肖恩·康納利、羅伯特·雷德福、安東尼·霍普金斯等一干明星。但也正因為戲份分配的關系,使情節進展有如片段的組合,缺乏一氣呵成的氣魄,而且也拍得太冗長。不過即便如此,憑借極其出色的攝影和明星們的傾力出演,部分場面仍令人有大開眼界之感。影片描述了歐戰尾聲的1944年,盟軍為了打開通往柏林的道路直搗納粹首都提前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為了奪取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鐵路大橋,與佔有絕對優勢的德軍浴血奮戰的故事。讓人扼腕嘆息的是,雖然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盟軍仍遭失敗。 幕後製作: 本片表現和謳歌了盟軍在二次大戰中的「奮勇的作戰精神」。戰斗場面激烈而壯烈,是任何一部戰爭片也不能與之相比的。本片是導演的第三部作品,但本片的影響之大,范圍之廣,製片費高達3000萬美元,在近幹家影劇院同時首映,充分反映出導演拍攝戰爭片的超人才幹。本片被譽為電影史上的超級戰爭巨片。本片匯合了數國的數十位明星,許多明星只在影片中扮演小配角,他們的演技和風采,令人心馳神往。本片的不足在於時間太長,有的情節描寫過細,因而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中文名: 最長的一天
外文名: The Longest Day
其它譯名: 碧血長天
出品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Ken Annakin
編劇: Romain Gary
製片人: Elmo Williams
主演: 理查德·貝梅爾,約翰·韋恩
類型: 動作 /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 178 min
上映時間: 1962年9月25日
色彩: 黑白
拍攝日期: 1961年6月 - 1962年4月
基本信息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4-Track Stereo 70 mm 6-Track 級別 Finland:K-16 Sweden:15 UK:PG Spain:T USA:G West Germany:12 Norway:16 South Korea:18 製作成本 ,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62 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70 mm (blow-up) 35 mm 膠片長度 4890 m (Sweden)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導演 Ken Annakin .....(British exterior episodes) 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 .....9 (American exterior episodes) Bernhard Wicki .....9 (German episodes) Darryl F. Zanuck .....3 (uncredited) 編劇 Romain Gary 詹姆斯·瓊斯 James Jones David Pursall Cornelius Ryan .....screenplay Jack Seddon 製作人 Elmo Williams .....associate procer Darryl F. Zanuck .....procer
演員表
理查德·貝梅爾 Richard Beymer .....Schultz 約翰·韋恩 John Wayne .....Lt. Col. Benjamin Vandervoort 埃迪·艾伯特 Eddie Albert .....Col. Thompson 理查德·伯頓 Richard Burton .....Flight Officer David Campbell 波利娜·卡爾東 Pauline Carton .....Maid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Pvt. Flanagan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Brig. Gen. Theodore Roosevelt Jr. 傑弗里·亨特 Jeffrey Hunter .....Sgt. (later Lt.) John H. Fuller (as Jeff Hunter) 尤爾根斯·庫爾特 Curd Jürgens .....Maj. Gen. Gunther Blumentritt (as Curt Jürgens) 亞歷山大·諾克斯 Alexander Knox .....Maj. Gen. Walter Bedell Smith 薩爾·米涅奧 Sal Mineo .....Pvt. Martini 羅伯特·米徹姆 Robert Mitchum .....Brig. Gen. Norman Cota 艾德蒙·奧布萊恩 Edmond O'Brien .....Gen. Raymond D. Barton 萊斯利·菲利普斯 Leslie Phillips .....Royal Air Force officer 羅伯特·瑞安 Robert Ryan .....Brig. Gen. James M. Gavin 喬治·席格 George Segal .....U.S. Army Ranger 羅德·斯泰格爾 Rod Steiger .....Destroyer commander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美國] 發行公司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國] ..... (1962) (USA)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 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巴西] ..... (2003) (Brazil) (DVD)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 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DVD) CBS/Fox [美國] ..... (USA) (laserdisc)
劇情簡介
影片描繪的是登陸諾曼底的第一天所發生的事件,所謂最長的一天是該片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讓整個事件在觀眾眼前重現。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是決策的將軍還是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英軍戰機低空飛過攻擊;美國特種部隊遭德軍射擊;一群法國修女冒著槍林彈雨搶救聯軍傷兵……備戰實況規模之偉大,叫人印象深刻;過程中做出的種種錯誤決定及各項導致這場歷史上其中一場最浩大戰爭的大小事件,影響深遠。
相關評論
This is the day that changed the world... When history held its breath. 42 International Stars! 本片與《拯救大兵瑞恩》完全不同,每一個畫面都令人難忘。 ——《帝國》
幕後製作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英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並由這些國家的影人負責拍攝有關部分。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幕後花絮
·在片中扮演約翰·霍華德少校的理查德·托德(Richard Todd)確實參加了諾曼底登陸,當時他是英軍第6空降師第5傘兵旅第7營的上尉,他的部隊參加了諾曼底登陸的增援行動,而且幸運的是,托德沒有登上最初指定的飛機,而是上了另一架飛機,結果原來的那架飛機被擊落,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作為第2突擊營的士兵,22歲時的Joseph Lowe曾經參加諾曼底登陸,在杜佛角攀岩而上,17年後,為了拍攝本片,他再次爬上100多英尺高的懸崖。 ·影片導演Darryl F. Zanuck在一次訪談中對有些演員組建自己的影片公司頗有微辭,並把約翰·韋恩於1960年製作的《邊城英烈傳》列舉為失敗典型。韋恩在與Zanuck接觸之前看到了訪談,後來拒絕出演本片,除非片酬達到25萬美元,當時片中其他名角的片酬才只有25000美元。最終,韋恩的條件得到了滿足。 ·在本片中扮演艾森豪威爾之前,亨利·格瑞斯(Henry Grace)從沒作過演員,他與艾森豪威爾的相似之處讓他得到了這個角色。 ·肖恩·康納利於1962年開始扮演詹姆斯·邦德,而同他一起出現在本片中的Gert Fr?be和尤爾根斯·庫爾特(Curd Jürgens)都成為他日後在007系列影片中的死對頭。 ·前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曾考慮在本片中扮演自己,而且他本人也十分願意,但化妝師無法讓他「返老還童」。 ·扮演約翰·斯蒂爾的雷德·巴頓斯(Red Buttons)在巴黎咖啡館中邂逅了本片導演,於是被導演選中。 ·由於與本片同時拍攝的《埃及艷後》耗資超出預算,導演Darryl F。 Zanuck不得不接受重新規劃預
算,在耗盡本片的計劃投入後,他開始自己掏錢繼續拍攝。當時福克斯公司幾乎決定放棄拍攝本片,Darryl F。 Zanuck立即飛往紐約力挽狂瀾,經過一番激情洋溢的辯駁後,他終於保全了本片的拍攝計劃,失控的《埃及艷後》也逐漸風平浪靜。 ·據隨行士兵稱,真正的德國炮兵少校布魯斯卡在盟軍登陸時並不在掩體里的指揮室中,而是在卡昂的妓院里。 ·在片中由歌手保羅·安卡演唱的主題歌後來成為加拿大空降部隊的軍歌。 ·片中扮演風笛手的演員來自於倫敦蘇格蘭風笛樂隊,當年的人物原型比爾·米林最近將見證壯舉的風笛捐贈給愛丁堡的國家戰爭紀念館。 ·在清理奧克角附近的海灘時,劇組挖出一輛隱藏在沙灘之下參加當年諾曼底登陸的坦克,經過清洗和維修之後,這輛坦克後來出現在片中的英國坦克部隊中。 ·在拍攝登陸畫面時,導演Darryl F. Zanuck面臨著棘手的難題,他苦於無法找到當時德軍的梅塞施密特式戰機和英軍的「噴火」式戰機,幾經尋找,他終於發現西班牙空軍有兩架梅塞施密特,比利時空軍的兩架「噴火」甚至還在服役,於是將這4架戰機租借下來。 ·據估計,美國、英國和法國為協助本片拍攝共動用了23000名軍人,當時法國雖然正在致力於阿爾及利亞戰爭,但還是派出了1000名突擊隊員。 ·片中的「噴火」式戰機在拍攝前都被更換了新發動機。 ·因為劇組尋找不到當年型號的滑翔機,於是復制了幾架。 ·片中的艦隊拍攝自美軍第六艦隊,取景於其中的22艘艦船,同時還要避開航母,因為諾曼底登陸時沒有航母參與。 ·影片在科西嘉島開拍前,一個聲稱擁有海灘的男子找到導演要求支付15000美元的使用費,否則不會協助拍攝,海灘上會出現60年代的新式汽車,導演同意支付。後來,劇組人員發現這是一場騙局,科西嘉根本沒有私人海灘,導演經過長達8年的訴訟終於贏得了賠償。 ·在離科西嘉海灘2英里的地方聚居著裸體主義者,劇組不得不張貼警示,以防他們出現在海灘打擾拍攝。 ·在拍攝聖母教堂區域的空降鏡頭時,當地交通被封鎖,商店關門,並且停止電力供應,因為怕危及不習慣夜晚空降在居民區的傘兵,即使如此,一些必要的照明和炮火還是帶來了不小麻煩,只有一兩個傘兵試圖在廣場著陸,受了些輕傷,有個傘兵竟然摔斷了雙腿。最終,實拍計劃被放棄,改從高層起重機上起跳。 ·在片中扮演湯普森上校的埃迪·艾伯特曾是二戰老兵。 ·本片中從未出現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標記。 ·本片的拍攝投入為1000萬美元,成為《辛德勒的名單》之前最昂貴的黑白片。 ·在拍攝登陸場景時,那些美國士兵因為水涼而不願跳下登陸艇,演員羅伯特·米徹姆對他們的猶豫嗤之以鼻,率先跳入水中,其他人只好照做。 ·由於《埃及艷後》的拍攝進度一再延誤,無所事事的羅迪·麥克道爾(Roddy McDowall)向本片導演Darryl F。 Zanuck要求在《最長的一日》中扮演角色,最終他扮演了一名美軍士兵。 ·曾有多方消息稱,克里斯托弗·李和傑弗里·貝爾頓(Geoffrey Bayldon)都曾加盟本片,但前者矢口否認,後者在最終版本中無處可尋。 ·第一部美國拍攝的使用不同語言對白的二戰電影,其中包括德語、法語和英語。 ·萊斯利·菲利普斯在片中只有一句台詞。 ·片中共使用了4架「噴火」式戰機,都由前皇家空軍第340飛行中隊的法國飛行員皮埃爾調校,這幾架飛機不但現在依然健在,而且其中的一架還被克里夫·羅伯遜(Cliff Robertson)買下。 ·克里斯托弗·李曾在回憶錄中提到,他當初被拒的原因是他長得不像軍人。 ·片中使用的梅塞施密特式戰機並非是Bf-109型,而是四座的Bf-108「台風」。
❸ 盤點70年代國產老電影名字大全,【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https://pan..com/s/10bRIXzhowAmPpKX2dpyH_w?pwd=edif 地處江南的常熟城,面臨著日本侵略者炮火的轟炸,離常熟不遠的水鄉小鎮——沙家浜,也危在旦夕。然而,沙家浜保安大隊長胡傳魁,卻在隆隆的炮聲中,與自己已有身孕的姘頭黃春舉行著婚禮。遠方炮聲隆隆,百姓群情激憤,抗日呼聲高漲,為胡傳魁張羅婚禮的阿慶嫂也不失時機地鼓動著胡傳魁的抗日熱情。
❹ 那些催淚的中國戰爭電影
催淚的中國戰爭電影匯總如下
1、芳華,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寄人籬下的少女何小萍(苗苗 飾)經過重重試煉終於加入了夢寐以求的文工團,哪知道這里和她曾經待過的那些地方並無不同,她依然得忍受遭人唾棄和欺侮的生活。唯一給過她溫暖的,是劉峰(黃軒 飾),不僅僅是對何小萍,被稱為「活雷鋒」的劉峰把自己的愛情和溫暖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人。 實際上,劉峰一直愛慕著美麗活潑的林丁丁(楊采鈺 飾),當他選擇將這份感情勇敢的表達出來時,卻讓自己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戰爭開始了,劉峰、何小萍和蕭穗子前赴後繼的走上了前線,在槍彈和炮火之中,每一個人都在用生命和熱血綻放著屬於他們的芳華。
2、無問西東,沈光耀、王敏佳、陳鵬、張果果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吳嶺瀾(陳楚生飾),出發時意氣風發,卻很快在途中迷失了方向。沈光耀(王力宏飾),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他一直在努力去做那些令他害怕但重要的事。王敏佳(章子怡飾)最初的錯誤,只是為了虛榮撒了一個小謊;最初的煩惱,只是在兩個優秀的男人中選擇一個;但命運卻把她拖入被眾人唾罵的深淵。陳鵬(黃曉明飾)把愛情擺在了理想前面,但愛情卻沒有把他擺在前面。張果果(張震飾)身處爾虞我詐的職場,為了贏,他總是見招拆招,先發制人。然而有一天,他卻面臨了一個比「贏」更重要的選擇。 這幾個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並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
❺ 誰能列出70年代以前的反映革命戰爭的老電影,越全越好。
建國初期 :《橋》、《鋼鐵戰士》、《翠崗紅旗》、《新英雄兒女傳》、《南征北戰》、
《關連長》等。
50年代中期這一階段較好的作品有《董薦瑞》、《柳堡的故事》、《渡江偵察記》、《上甘嶺》、《平原游擊隊》、《不夜城
1959年高潮時期 其中有回民支隊》、《戰火中
的青春》、《紅旗譜》等。
1962年左右的時期《革命家庭》、《紅色娘子軍》、《洪湖赤衛隊》、小兵張嘎
❻ 請問「70年代美國大型戰爭電影」有哪些,就是像遙遠的橋、中途島戰役這些
巴頓將軍(1970)
麥克阿瑟傳(1977)
決戰猩球(1973)
星球大戰(正傳第一部)(1977)
無語問蒼天(1971)
現代啟示錄(1977)
獵鹿人(1978)
❼ 七十年代所有戰斗電影片名國、共戰爭
七十年代是文革時期,其實拍攝的電影不多,戰爭片也沒有幾部,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難忘的戰斗、閃閃的紅星、智取威虎山這些都是國共內戰的,其他還有平原游擊隊、紅燈記、沙家浜等是抗日戰爭時期的
❽ 60、70年代的國產戰爭片有哪些
地雷戰
地道戰
麻雀戰
鐵道游擊隊
洪湖赤衛隊
渡江偵察記
紅色娘子軍
血戰台兒庄
英雄兒女
黃繼光
董存瑞
❾ 我國六七十年代拍攝了有哪些戰爭電影
多了。
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英雄兒女、奇襲、打擊侵略者、難忘的戰斗、偵察兵、閃閃的紅星、黃河少年、渡江偵察記、大浪淘沙、烽火少年……
❿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