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找一部國產黑白電影,應該是反映抵抗沙皇俄國的,女主角叫烏蘭,最後犧牲了
<<傲蕾·一蘭>>
外文名稱 Aolei Yilan
導演:湯曉丹
編劇:葉楠
攝影:羅從周
影片類型:劇情/歷史
片長:200分鍾
國家/地區: 中國
上映:1979年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邱岳峰等參與配音)
色彩:彩色
膠片長度:20本
故事片(上下集)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寇振海 ....奧布庫
張玉紅....傲蕾·一蘭
仲星火....希爾其尹
高博....沙爾呼達
童芷苓....蘇杜爾·安達金
鄂長林....傲蕾·恰杜里
喬鹿....傲蕾·卡都蒂
達林太....傲蕾·奧爾迪
戈沙....葉菲姆卡
韓非....拉杜兒·西窩土
張瑜 ....赫哲姑娘
龐萬靈....葉·哈巴羅夫
於飛....神父
17世紀中葉,欲佔有我國領土沙皇俄國派遣波雅爾科夫以經商交友為名,侵入中國精奇里江畔,綁架達斡爾族代表希爾其尹。希爾其尹的女兒傲蕾·一蘭,率領部 落,英勇抗擊侵略軍。波雅爾科夫提出以一蘭作人質,可放回希爾其尹。一蘭毅然前往,但他的父親已遭毒手 ,自己也身陷敵營。一蘭的未婚夫奧布庫,率領部落繼續與侵略軍戰斗;在莫斯科近郊的監獄里,一蘭受盡折磨,度過漫長的七年,沙皇又派遠征隊押解著一蘭,入侵中國。 在雅克薩城堡,一蘭遇到雙目失明的母親安達金,母親不惜捨身毒死看守,營救一蘭逃出魔窟。侵略軍指使收買的叛徒散布謠言,誣蔑一蘭早已投降沙皇 ,一蘭因而失去部落的信任,甚至奧布庫也和她決裂了。遠征隊的哥薩克士兵葉菲姆卡,潛逃至赫哲族地區,遇到奧布庫,向他講述了一蘭在莫斯科監獄堅貞不屈的情景。奧布庫懊悔不已。這時,恰逢一蘭趕來聯合赫哲族兄弟,一對戀人欣喜重逢。正當一蘭的部落慘遭包圍,一蘭准備決一死戰之際,清廷的援軍和各部落兄弟趕來,士氣大振,侵略軍的頭目斯傑潘諾夫被一蘭射死。鑼鼓齊鳴,抗俄英雄傲蕾·一蘭接受清廷嘉獎,身穿御賜盔甲,回到自己的故土。
㈡ 清朝與沙俄在新疆的爭奪戰
雅克薩之戰:清朝初期對沙皇俄國的自衛反擊戰。17世紀中葉,沙俄把侵略的矛頭指向我國黑龍江流域,強占尼布楚、雅克薩等地,築城盤踞。清軍和世代居住在那裡的我國人民奮起反抗。清政府多次提出抗議和警告,而沙俄不但無視中國政府的警告,反而加緊擴張。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出軍隊,對沙俄侵略軍發起自衛反擊戰,兩次在雅克薩大敗侵略軍,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
㈢ 清朝與俄國第一次交鋒竟以慘敗結束
一般人一談到滿清與俄羅斯的第一次對決,都會想到清朝與沙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的雅克薩之戰。然而此戰並非滿清與沙俄的第一場戰爭。1652年4月3日(俄歷三月二十四日)清軍與沙俄在黑龍江流域的烏扎拉村爆發了戰斗。或許因為這場戰斗的過程實在難以啟齒,清方史料僅有少許記載,更多的細節需要查詢俄方的資料。
▲尼布楚城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李夢陽,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㈣ 康熙抗擊沙俄雅克薩之戰
雅克薩之戰,是沙俄侵略者妄圖侵佔我國黑龍江流域大片領土,我國軍民被迫進行 的一次反對侵略、收復失地的自衛戰爭。 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秦漢以後各朝均在此設官統轄。清 朝建立之後,繼續對這一地區行使管轄權,加強統治。除設盛京將軍(駐今遼寧沈陽)、 寧古塔將軍(駐今黑龍江寧安)和黑龍江將軍(駐今黑龍江愛輝)外,還把當地居民編 為八旗。與此同時,還加強了吉林、黑龍江將軍所轄的各鎮,在沿江重要地區建立船廠, 設置倉屯,陸上開辟台站驛道,發展水陸交通運輸,進一步加強了邊境地區與內地的政 治、經濟和文化聯系。俄國直至16世紀時,仍是歐洲一個不大的封建農奴制國家,同中 國相隔萬里。
16世紀初俄羅斯統治者由歐洲一個不大的公國,逐步對外侵略擴張。明崇禎五年 (1632年),沙俄擴張至西伯利亞東部的勒拿河流域後,建立亞庫次克城,作為南下侵 略中國的主要基地。從此,它便不斷地派遣武裝人員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夏,沙俄雅庫次克長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 拿河下行南侵,於這年冬天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領土。十一月,這些侵略者到達精 奇哩江(今結雅河)中游達斡爾頭人多普蒂烏爾的轄地後,四齣搶掠,滅絕人性地殺食 達斡爾族人,被黑龍江地區人民稱為「吃人惡魔」。次年夏初,精奇哩江解凍後,這伙 匪徒闖入我國東北部最大的內河黑龍江,沿途遭到我國各族人民的抗擊。
清順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領殘部經馬亞河、阿爾丹河進入勒拿河,逃回 雅庫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後揚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個堡寨,就能征服黑龍江。波雅 科夫帶回的有關黑龍江流域的情報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龍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 當局的重視和贊許。順治六年(1649年),雅庫次克長官派哈巴羅夫率兵70名從雅庫次 克出發,於這年末侵入黑龍江,強占我國達斡爾頭人拉夫凱的轄區,其中包括達斡爾頭 人阿爾巴亞的駐地雅克薩城寨(今黑龍江左岸阿爾巴金諾),遭到當地人民的抵抗。哈 巴羅夫將同夥交由斯捷潘諾夫率領,自己回雅庫次克求援。次年夏末,哈巴羅夫率領 138名亡命之徒,攜3門火炮和一些槍支彈葯,再次侵入黑龍江,強占雅克薩城,不斷派 人四齣襲擊達斡爾居民,捕捉人質,擄掠婦女,殺人放火。九月底,哈巴羅夫又率領侵 略軍200餘人,侵入黑龍江下游烏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我國赫哲人聚居的烏扎拉村, 強占城寨,蹂躪當地居民。英勇的赫哲人民奮起抗擊,並請求清政府予以支援。順治九 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寧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進擊,戰於烏扎拉村,打 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傷78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寧古塔都統沙爾瑚達率 戰艦40艘同侵略軍激戰於松花江下游,殲敵270人。順治十七年(1660年)寧古塔將軍 巴海率水軍破敵於古法壇村,斬首60餘級,溺水死者甚眾。
經過中國軍民的多次打擊,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的俄國侵略軍一度被肅清。後來, 沙俄侵略勢力又到雅克薩築城盤踞。清政府雖多次警告,都無濟於事。在同沙俄的長期 交涉中,清帝看到,若非「創以兵威,則罔知懲畏」,於是決意征剿。同時也認識到, 「昔發兵進討,未獲翦除」的原因,一是黑龍江一帶沒有駐兵,從寧古塔出兵反擊,每 次都因糧儲不足而停止。二是沙俄侵略軍雖為數不多,但由於「築室散處,耕種自給」, 加上尼布楚人與之貿易,故使其得以生存。於是造成我進彼退、我退彼進,「用兵不已, 邊民不安」的局面。
針對這種情況,康熙採取恩威並用、剿撫兼施的方略,即發兵扼其來往之路,屯兵 永戍黑龍江,建立城寨,與之對壘,進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同時再輔以嚴正警告。
如果侵略軍仍執迷不悟,則堅決予以翦滅。為此,康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邊防建 設,准備剿滅沙俄侵略軍:偵察地形敵情,派兵割掉侵略軍在雅克薩附近種植的莊稼, 又令蒙古車臣汗斷絕與俄人的貿易,以困憊和封鎖侵略者;屯戍要地,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十二月,決定調烏喇(今吉林市北)、寧古塔兵1500人往黑龍江城一帶,駐 扎愛琿、呼瑪爾(今呼瑪南)。後鑒於兩處距雅克薩路途遙遠,令呼瑪爾兵改駐額蘇里 (今俄斯沃特德內西南)。次年七月,寧古塔副都統薩布素率軍進駐額蘇里。九月,確 定在愛琿築城永戍,預備炮具、船艦。同時派烏喇、寧古塔兵五六百人、達呼爾(今黑 龍江嫩江縣境)兵四五百人,調往愛琿一帶;修整戰具,設置驛站,運儲軍需。這些措 施,適合當時東北邊防斗爭的需要和特點。
這是因為黑龍江至外興安嶺地區距東北腹地遙隔數千里,同沙俄這樣的入侵者斗爭, 單靠當地人民的部落武裝是無法制止其侵略的。必須籌劃全邊,扼要屯兵戍衛,在適當 地點控制一定兵力作機動,才能對付沙俄飄忽不定的反復侵擾。為此,需要建立相當數 量的驛站和糧站,開辟水陸交通線和籌集運輸工具,從而保障反擊作戰的勝利,並在反 擊勝利後建立一條較完整的邊界防守線,才有利於長期的邊防斗爭。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清領土。 侵略軍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竄至愛琿劫掠,清將薩布素將其擊敗,並將黑龍江下游侵略 軍建立的據點均予焚毀,使雅克薩成為孤城。但侵略軍負隅頑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統彭春赴愛琿,負責收復雅克薩。
四月,清軍約3000人在彭春統率下,攜戰艦、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從愛琿出發, 分水陸兩路向雅克薩開進。五月二十二日抵達雅克薩城下,當即向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 發聲通牒。托爾布津恃巢穴堅固,有兵450人,炮3門,鳥槍300支,拒不從命。清軍於 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陸兩路列營攻擊。陸師布於城南,集戰船於城東南,列炮於城北。二 十五日黎明,清軍發炮轟擊,侵略軍傷亡甚重,勢不能支。托爾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 保留武裝的條件下撤離雅克薩。經彭春同意後,俄軍撤至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清 軍趕走侵略軍後,平毀雅克薩城,即行回師,留部分兵力駐守愛琿,另派兵在愛琿、墨 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屯田,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
沙俄侵略軍被迫撤離雅克薩後,賊心不死,繼續拼湊兵力,圖謀再犯。康熙二十四 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當獲知清軍撤走時,侵略軍頭目托爾布 津率大批沙俄侵略軍再次竄到雅克薩。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 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
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 降。托爾布津不理。八月,清軍開始攻城,托爾布津中彈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 續頑抗。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 合後,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於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 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侵略軍被圍困近年,戰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軍, 最後只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沙皇急忙向清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答應所 請,准許侵略軍殘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薩反擊戰結束後,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 納河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 土。
雅克薩之戰清軍之所以取勝,首先是由於戰爭是正義的,得到了軍民特別是邊疆地 區各族人民的熱烈擁護和積極支持。其次是清軍從長期的斗爭中逐步認識和掌握了邊界 斗爭的特點,採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較充分的准備。第三是實行了軍政兼施的指導方針, 在以武力為後盾的基礎上,先對侵略者嚴辭警告,警告無效後,才發兵反擊。反擊時采 取先掃外圍,然後水陸並進,三麵包圍,一面堵截,斷其外援的戰法,迫使侵略軍困守 孤城並攻克之。
此戰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在遼闊的東北邊界為保衛邊防而進行的長期反復斗爭的一 次勝利,它挫敗了沙俄跨越外興安嶺侵略我國黑龍江流域的企圖,遏制了幾十年來沙俄 的侵略,使清東北邊境在以後一個半世紀里基本上得到安寧,譜寫了一曲反侵略斗爭的 凱歌。
㈤ 沙俄時期有關的電影
安娜卡列尼娜,貴族之家,戰爭與和平,脖子上的安娜,欽差大臣、靜靜的頓河、白痴、白夜、迷人之星、殘酷的羅曼史、西伯利亞理發師、俄羅斯方舟、哭泣的沙皇、宮廷秘史、土耳其式的開局、情迷彼得堡、一夜情濃、槍騎兵之歌
㈥ 俄清戰爭中清朝兩次都是獲勝的一方,為何還要割讓領土呢
中國的近代史都是中國各地賠款給列強,但是大家覺得割地賠款是從晚清昏庸無能的時代開始的。但是在清朝前期,康熙後期還是一片盛世的時候,割地就開始了。1689年,清俄戰爭結束,大清與沙皇俄國在邊境進行協商。
第三,清政府消息閉塞,國際上發生了什麼他們都不知道。沙皇正在遭受嚴重的內亂以及其他國家的戰亂,根本無法顧及遠東。而清政府居然不知道這一回事,所以沒抓住談判的籌碼。
東北的大好形勢就被大清的外交官稀里糊塗讓給了俄國,如果當時有李鴻章這樣的外交官或許清政府不會這么坑。
㈦ 雅克薩之戰是哪一個朝代和皇帝時代的戰爭
雅克薩(現名:牙克石)之戰,是沙俄侵略者妄圖侵佔中國黑龍江流域大片領土,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被迫進行的一次反對侵略、收復失地的自衛戰爭。雅克薩之戰是中國軍隊反擊沙俄軍隊入侵的一次重要戰爭。此戰的勝利,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龍江流域進行侵略的計劃,維護了中國的國家主權。表現了中國各族人民不屈服於外國侵略反抗的英勇精神。雅克薩自衛反擊戰是中俄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此戰的勝利為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奠定了基礎。
㈧ 康熙。清朝時期 有和俄國打過仗
東北是清朝的發祥地,歷來受到清政府的重視。清朝初年,沙皇俄國加緊向外擴張,先後在黑龍江流域建立了雅克薩和尼布楚兩個據點,將它們作為進一步侵略中國的基地。清政府多次派軍打擊侵略者,但每次中國軍隊得勝回師之後,沙俄匪徒就卷土重來。
為了徹底解決東北邊境問題,康熙皇帝親自到東北了解情況,並決定增加兵力,鎮守黑龍江地方。他還寫信給沙皇,表示願意和平解決兩國爭端。但沙皇遲遲不給答復,於是康熙皇帝派兵攻克了雅克薩城。沙俄政府見勢不妙,只得同意進行邊界談判。
●1652年(順治九年),俄人侵入黑龍江。
●1657年,沙俄侵佔尼布楚、雅克薩地區,繼而修築城堡並進行了血腥的屠殺掠奪,激起當地各族人民奮勇反抗。期間清政府多次與沙俄交涉,俄方置之不理。
●1685年4月(康熙二十四年),雅克薩之戰爆發。清軍約3000人在彭春統率下,攻克沙俄軍450人盤踞的雅克薩城。
●1685年秋,俄軍趁清軍退兵後重占雅克薩城。
●1686年7月,清軍2400人強攻雅克薩城無效。經過1年的圍困,沙俄軍826人最後只剩66人。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在清軍取得雅克薩之戰的重大勝利後,清政府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858年,清俄訂立《璦琿條約》,雅克薩城最終為沙俄割占。
以上,來自網路。
可信度很高。
既然有尼布楚條約,那麼就有爭端,有爭端就有大大小小的戰爭。
㈨ 有描述清朝和沙俄戰爭的電視劇或電影嗎
電影《傲蕾一蘭》。
㈩ 記得有部電影 演的是清朝的時候少數民族回歸路上被阻攔留下一部分人阻擋追擊最後他們好像犧牲了電影叫
應該是《東歸英雄傳》,這個既有電影版也有電視劇版,滿意請採納
是由塞夫及麥麗絲共同執導的民族歷史劇,馬景濤、寧靜、斯琴高娃等參加演出。該劇講述的是在伏爾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爾扈特部族由於不堪忍受俄羅斯帝國的種族滅絕政策,在其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歷經數年准備,舉部東歸故土的傳奇故事。
土爾扈特部東歸的故事。很有名土爾扈特是我國蒙古族中一個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爾扈特人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環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離開新疆塔爾巴哈台故土,越過哈薩克草原,渡過烏拉爾河,來到了當時尚未被沙皇俄國佔領的伏爾加河下游、裏海之濱。在這片人煙稀少的草原上,他們開拓家園,勞動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權土爾扈特汗國。 在以後的100多年裡,土爾扈特人始終保持著與清朝政府的關系。 土爾扈特部東歸 在1767年,當時的土爾扈特在渥巴錫的領導下,開了一次小型的絕密的會議,在這個會議上就決定要東歸故土。 土爾扈特人畢竟在伏爾加河流域生活了將近一個半世紀,那裡的草原、牧場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撒下了他們的汗水。馬上要放棄那塊土地,說走就走,在老百姓中也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能想通的。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公元1770年),在伏爾加河下游草原的一個秘密地點,土爾扈特汗王渥巴錫第二次主持召開了絕密會議。會上,他們庄嚴宣誓,離開沙皇俄國,返回祖國去。 1771年1月4日,渥巴錫召集全體戰士總動員,提出土爾扈特人如果不進行反抗,脫離沙皇俄國,就將淪為奴隸的種族,這次總動員,點燃了土爾扈特人心中奔向光明的火焰。 盡管渥巴錫等人力圖對俄國人保密,消息還是泄露了。形勢的急劇變化,迫使渥巴錫不得不提前行動。 他們本來計劃攜同左岸的一萬余戶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巧當年竟是暖冬,河水遲遲不結冰,左岸的人無法過河。只好臨時決定,右岸的三萬余戶立即行動。 第二天凌晨,寒風凜冽。當陽光灑向大雪覆蓋著的伏爾加草原時,伏爾加河右岸的三萬三千多戶的土爾扈特人出發了,離開了他們寄居將近一個半世紀的異鄉,用他們的話說:到東方去、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去尋找新的生活。 渥巴錫率領一萬名土爾扈特戰士斷後。他帶頭點燃了自己的木製宮殿;剎那間,無數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這種破釜沉舟的悲壯之舉,表現了土爾扈特人將一去不返,同沙俄徹底決裂的決心。 土爾扈特東歸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聖彼得堡。沙皇俄國女皇葉卡德林娜二世認為,讓整個部落從她的鼻尖下走出國境,這是沙皇羅曼諾夫家族的恥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薩克騎兵,去追趕東去的土爾扈特人。同時採取措施,把留在伏爾加河左岸的一萬余戶土爾扈特人嚴格監控起來。 土爾扈特人的隊伍,很快穿過了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草原。走在外側的一支土爾扈特隊伍,被哥薩克騎兵追上了。由於土爾扈特人是趕著牲畜前進的,來不及把散布在廣闊原野上的隊伍集中起來抵抗,九千名戰士和鄉親壯烈犧牲。 東歸隊伍必經的一個險要山口,是奧琴峽谷。一支龐大的哥薩克騎兵搶先佔據了這個山口。面對強敵,渥巴錫鎮定指揮:他組織五隊駱駝兵從正面發起進攻,後面派槍隊包抄,將哥薩克軍隊幾乎全殲,為犧牲的九千名同胞報了仇。 一路上除了殘酷的戰斗,土爾扈特人還不斷遭到嚴寒和瘟疫的襲擊。土爾扈特人由於戰斗傷亡、疾病困擾、飢餓襲擊,人口大量減員。有人對能否返回祖國喪失了信心。 在這最困難的時刻,渥巴錫及時召開會議,鼓舞士氣,他說:我們寧死也不能回頭!土爾扈特人東歸的消息,事前清政府一點也不知道。土爾扈特人無法和清政府溝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任何援助。英勇的土爾扈特人,仍然只有再次抖擻精神,向著既定的目標一步步走去。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公元1771年4月),定邊左副將軍車布登札布向朝廷奏報說俄方派人來通報土爾扈特舉部東返。清政府才得知這一消息。 土爾扈特人歸來的消息在清朝朝廷中引起了爭論,是把他們擋回去,還是把他們接回來意見不一致。 最後清政府決定:第一,這件事如果俄國政府要出面交涉,要堅決擋回去;第二,土爾扈特人回來以後,一定要好好安置。 土爾扈特人浴血奮戰,義無反顧。歷時近半年,行程上萬里。他們戰勝了沙俄、哥薩克和哈薩克等軍隊不斷的圍追堵截,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承受了極大的民族犧牲。終於實現了東歸壯舉。 根據清宮檔案《滿文錄副奏摺》的記載,離開伏爾加草原的十七萬土爾扈特人,經過一路的惡戰,加上疾病和飢餓的困擾,「其至伊犁者,僅以半計」。就是說,約有八、九萬人犧牲了生命。 在五月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土爾扈特人終於到達了祖國西陲邊境伊犁河畔。當時任伊犁將軍的伊勒圖,派錫伯營總管伊昌阿等官員在伊犁河畔迎接剛剛抵達的渥巴錫、舍楞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