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搜索》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
電影《搜索》講述了都市白領葉藍秋(高圓圓飾演),在一個如常的早上,因為 影片海報
沒有在公車上為一位老大爺讓座,徹底改寫了牽連其中的數人的命運。上市集團老總——城中富豪沈流舒(王學圻飾演)因此陷入不安的漩渦;闊太太莫小渝(陳紅飾演)因此勇敢地從被人羨慕嫉妒恨的婚姻家庭中落荒而逃;媒體新鮮人楊佳琪(王珞丹飾演)因此 看透職場冷漠並借機成功上位;資深電視人陳若兮(姚晨飾演)因此紅極一時卻又急轉直下職場情場兩失意;失業且負債累累的楊守誠(趙又廷飾演)因此獲得一筆意外之財,卻也因此經歷了一場靈魂的「意外旅行」。 葉藍秋宛若南美洲叢林中得一隻蝴蝶,煽動翅膀,引發了一場發生在中國南方都市裡的「南太平洋風暴」。七天時間,因為一件公車上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幾個人被捲入其中,生活被迫推離既有的軌道,甚至命運都被徹底改寫。
㈡ 如何評價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搜索》
《搜索》的核心不是當代網路生活的現實寫照,也不反映職場商界的勾心鬥角,更不是述說凄美的愛情故事,而是在拷問那些早已習慣盲從網路的人們,敦促其反思、頓悟。作品之所以能有這樣的藝術魅力與社會效果,主要在於陳凱歌導演的隱喻風格和豐滿的作品主題,使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作品的內涵。隱喻是陳凱歌導演一貫的敘事風格,這種鮮明的風格在《搜索》這部電影中得以深化與發展。
㈢ 搜索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中心思想,想告訴大家什麼希望看過的人說一下。
電影里的趙又廷受雇於高圓圓,高圓圓說:「我不想讓人看到,我和你在一起。」趙又廷聽後有點真情迸發:「我要讓所有人都看到,我每天都陪著你。」這兩句話是全片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詞之一,差點感動落淚。生命中,有那麼幾個瞬間,是復刻了這樣的情緒的,被擊中也在所難免。然後,趙又廷緊緊抱住高圓圓,那一刻從高圓圓的表情可以看出,在拍這場戲的時候,他倆一定是相愛了的。據說,這場戲在陳凱歌喊cut之後,趙又廷和高圓圓依然緊緊擁抱了五分鍾,情深到實在是讓人吐槽無力。還有一場戲,兩人在蹦極台上緊緊抱著彼此,反復糾結要不要跳下去,趙又廷苦笑著說:「我只想說,這筆錢真不好賺吶!」唔,抱著愛人跳崖還要裝作是金錢關系的戲也確實不好拍啊!
在花絮里,趙又廷在接受訪問時看著高圓圓說,「我在看到她時,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那個畫面。」然後他就有點說不下去了,就又開始很靦腆的笑。花絮里另外一個鏡頭是,趙又廷說,自己愛上戲里的對手高圓圓。「愛瘋了!」你知道看到這幾條花絮的感覺么!趙又廷這時候已經是個陷入愛情的小2b了!
因為電影里的戲不是按順序拍的,所以究竟是哪一場戲兩人才開始來電,基本無從考證,但我在幾次《搜索》的看片過程中,都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其中有若干場戲,從二人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一定是已經愛的很深了。有些人比如我有一種特異功能叫gaydar,比如看誰一眼,就基本知道誰是gay。插話:這種技能是天賦異稟,你們想都不要想。同時gaydar還有另外一種很好用的功能就是,在與某兩人接觸過之後,基本就可以知道這倆人是不是情侶關系。因為有過親密關系的人,彼此之間的默契是完全不同的。就比如我看完《碟中諜4》唯一感受就是,阿湯哥一定把傑瑞米·雷納搞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多多少少有些gaydar,所以,看《搜索》的一大樂趣也在於,某些戲份時你會知道,趙又廷和高圓圓還是陌生人,而到了下一場戲,他們可能已經見過家長了,而某一場戲時,他們可能剛爬完床單。雖然電影里他們並沒有滾床單,那麼這里也是我要跟導演抗議的地方:他!倆!欠!觀!眾!一!炮!你!竟!然!不!點!炮!
陳凱歌導演曾經說過,《搜索》里葉藍秋和楊守誠這倆角色,不管誰來演都會愛上彼此。我在看電影之前,最感興趣的是高圓圓那句「要坐坐這兒啊」,一個「不讓座」事件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看完電影後發現,比起原著的奧義,電影的本質回歸了「人」字。雖然《搜索》里的線索有好幾條,主要人物有若干個,但最讓人難忘的還是葉藍秋和楊守誠之間短暫又熱烈的愛情。大抵所有事物都逃不開一個「情」字,與「情」有關的故事也格外動人。
電影《搜索》里,在「不讓座」事件被媒體曝光後,葉藍秋成了一個被符號化的女人,烈焰紅唇,美麗而道德敗壞的「小三」。陰差陽錯之下,楊守誠成了唯一守護他的男人,普通、懦弱卻又堅定,在他的視角之下,葉藍秋只是一個被傷害了的女人,需要被保護,而他此刻成了一個挺身而出的騎士。有些被設定的情境下,主角是會本能有情的。而最重要的是,在《搜索》中,高圓圓被拍得美艷絕倫,傾國傾城,換做是誰演對手戲都會把持不住荷爾蒙亂冒吧。
在《搜索》戲外,高圓圓本人有一些特質很像葉藍秋,美麗倔強,多年來被誤解,大概她始終等著一個可以託付內心的人。趙又廷外表不夠十足帥氣,但想必骨子裡也流著期待被喚醒的騎士之血。電影內外,兩個人和角色都融為一體,確實像凱歌導演所說,很難不愛上彼此。在一次媒體采訪里,趙又廷說,他看到了圓圓身上不為人知的一面。話里話外都說明,他倆走到一起的過程,絕不是辛苦追求,而是水到渠成。在我看來,《搜索》的片名已經不再是最初的含義,而更像是去搜尋一段戀情的隱秘始末。
《搜索》最美的地方,是拍出了一道風景。與這個圈子迥然不同的風景。戲里戲外,都是兩個年輕人所有陷入戀愛的最美好的可能。
㈣ 大家談談對電影《搜索》的觀後感
高圓圓的男朋友們通常都是高帥富。今天在電視上看到她在電影《搜索》中,竟然假戲真做,和男主角趙又廷確立了男女朋友關系,不禁對影片產生了興趣。正好下午有空,我就去看了這部陳凱歌的電影。
演員們演的都很好,加上都是美女帥哥,看完覺得沒有浪費電影票錢。只是電影終究是電影,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好多事情按常理都不會象電影里演的那樣。但是我也從中學到些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對人對事要寬容一些,因為說不定背後有什麼樣的原因。女主角不讓座位給老人是因為那天她心情太不好了,通常情況下她應該都不是這樣子的。
還有就是好像董事長老婆的智商和董事長通常不是一個級別的。或許他們剛開始的時候,男方追求女方,女方好像處於優勢一方。但是之後,男方在商場中翻打滾爬,積累了許多社會經驗。而女方在養尊處優中智商遠遠被男方落在後面。智商低了就不要和什麼媒體之類和老公利益有關聯的公司和個人打交道。否則吃虧的肯定是你。
最後還是要善待自己身體,否則它也不會善待你。
《搜索》是好電影,它是都市題材中鮮有的緊跟社會現實,直面當代人道德困
境的一部電影。當然,這可能是它的創作初衷。憑此初衷,便可敬。它本應成為
更好的電影,可是,從整部影片的故事講述以及它要處理的問題的完成度來看,
它並沒有做到。
#搜索# 影片的名字叫《搜索》,從故事中看,似乎包含了新聞記者為了
獲取新聞素材、深挖新聞線索所進行的「搜索」,也包括網路上的「人肉搜索」
。但從散間在網路上的宣傳側重點以及主創的只言片語中,我覺得是更應該側重
於後者,即「人肉搜索」。而且從這樣一個都市題材電影的時效性和話題性來說
,後者無疑更具有表述和探討的意義。因為現如今,人肉搜索已經幾乎成為網路
上的一個常規功能,每時每刻都有人在使用,且是不是就會爆出一兩件有代表性
的事件來。而作為新聞人,也就是記者為了新聞而進行的「搜索」,則不是一個
新話題和新現象。(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要新話題和新現象才有討論的餘地,只
是新聞人的「搜索」相較於網民的人肉搜索可能更具有專業性,導致可能會有較
少的人牽涉其中。)所以,「人肉搜索」成了本片的一大買點。
但可惜的是,全片依然圍繞著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媒體」來做文章。
它是由一個電視實習記者的一不小心而發現,由一個成熟記者的「新聞野心」推
動著,一步一步走向不可收拾的境地。它探討的是新聞人、傳媒機構對輿論的操
縱以及他們如何被操縱。至於網路,最多是來個「台網聯動」。台里的新聞發給
網路,網路用門戶網站等傳統的新聞渠道發布新聞造成輿論。對於論壇、微博以
及「人人」「開心網」等社交網站類的人肉搜索的「利器」,則鮮有展現,它們
最終也沒有完全進入敘事當中。陳若兮作為傳統媒體的一個代表,對劇情的推動
力很強大。在這樣的強大面前,少有「自媒體」的存在空間,所以,一系列新形
態的信息傳播渠道和方式被掩蓋。
當然,很多人會說,傳統媒體的運作方式、對於新聞真實性的討論、對於新
聞的倫理道德的追問、新聞對「真相」的揭示和掩蓋等問題,也需要討論。當然
,這的確需要討論和反應。這是這樣的角度,這樣的切入點國外電影已經做過太
多的嘗試、而且不乏成功之作。就連在諸如《尼克松》《女王》《國王的演講》
《福斯特對話尼克松》等政治人物傳記片中,對傳統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的
傳播特點以及傳統媒體在大眾傳播中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受眾的不理性等都有
深刻反映。所以,《搜索》便不足為奇。而且,搜索的野心,肯定不止於此,它
的確是要討論「人肉搜索」的!只是,沒有抵達。所以,陳凱歌對當下傳媒以及
信息傳播領域的把握和理解是稍顯滯後的,本片本質上沒有探討網路傳播、尤其
是網路上的非傳統信息傳播渠道(比如論壇、微博等等)對當今社會的影響。
退一步說,就算我們以反映傳統媒體的意圖去考量它,它也是有缺憾的。葉
藍秋得癌症這個設計,一下子削減了影片所探討問題能達到的深度,用一個大誤
會來代替一種社會現象……由此展開的所有劇情設計和思考,都輕飄了許多。高
圓圓這種演員真是得天獨厚,演技不好也沒關系。她站在那裡就是美好的,她死
了,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就悲劇了。然而正是由於葉藍秋的美好以及
凄慘遭遇,才阻礙了影片走向更深層探討的可能性。她的美好,讓觀眾惋惜於如
此美好的一個人竟然被輿論所傷,那麼是不是一個沒那麼美好,也沒有得癌症並
不讓座的人就應該被人肉呢?是不是這樣的人死了,就死不足惜呢?葉藍秋的癌
症,給了陳若兮和所有人一個情感困境,卻讓他們忽略了自己行為的道德和倫理
困境。
另外,《搜索》過於追求巧妙的、蝴蝶效應式的劇情建構,讓影片精彩好
看的同時也傷害了主題表達。它通過一場陰謀來讓陳若兮崩潰,這個陰謀不屬於
媒體層面、不屬於信息傳播的層面,即媒體人不是被媒體所傷,是被一場俗世陰
謀的外力所傷。這也是此片的不足之處。因為這樣的設計轉移了敘事的焦點、沖
突的焦點。「搜索」這樣的題目這樣的立意,討論的是人與信息的關系、是人與
傳播的關系、是人與信息塑造出來的世界和社會的關系。可是,這種陰謀的較量
,讓敘事的主要矛盾沖突轉向了人與人的關系,而且是極其世俗的關系。這顯得
有些不高明。
在自媒體時代,所有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我們發布、轉發真消
息、假消息、玩弄別人也被別人玩弄、無意中,我們還玩弄一下自己。在這樣一
個時代,怎麼可能有人順利脫身呢?如王學圻飾演的大老闆一樣。豪門闊太的出
走也很奇怪,讓影片徹底指向了一個不明所以的方向。這是一部什麼電影?女性
於婚姻中的自我成長么?
這本該是一部更好的電影。
㈤ 電影的審美特徵主要有哪4種
影視藝術是多片種,多形式的藝術,一般分為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四大類,而每一類別又有多種形式.不同的片種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審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審美特徵,這些特徵是:
(1)直觀視象性.
影視藝術主要提供的是由銀幕或屏幕所顯示的直觀視覺形象,"看"是影視觀眾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視藝術所要表現的一切東西,包括思想,情感,夢幻等等,都應該轉化為可見的視覺形象,為了不破壞"可見性",人物對話語言(比起戲劇)都應壓縮,高度精練.這是因為影視藝術是與攝影分不開的,而攝像機所處理和完成的僅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經改動的客觀物象和經過選擇,加工,改造過的物象),即影視藝術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實紀錄,因而,法國電影理論家馬塞爾·馬爾丹才明確地指出"畫面是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電影的存在是由於畫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於電影的視覺特性絕對要比電影作為思想或文學容器的性質更為重要."
影視藝術所展示的直觀視象,幾乎可以是無所不包,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世界到精神活動,人們能見到的一切,以及人們難以或不可能見到的,都能用畫面的形象來表現.例如,它能將內心活動具象化,可以通過外在物象的變化來反映(如天旋地轉,可以用房屋,樹木等的旋轉來表現),也可以通過人物動作和面部表情來表現(如《魂斷藍橋》中的經典性鏡頭——女主人公在火車站突遇男主人公時的長達幾秒鍾的面部大特寫).即使是潛意識,它也能用畫面形象來表現,如伯格曼②導演的《野草莓》,費里尼導演的《8》等,在這方面都作出了有價值的探索.影視藝術的這一特性,使它更易於被接受和理解,易於超越國界和民族,因而,讓·愛潑斯坦才認為"電影是一種世界性語言",即它是一種"象形符號"式的國際語言.
(2)幻覺逼真性.
銀幕和屏幕上的形象是一種"影子",一種"幻相",這些形象所組織構造出來的具有統一性的時空,也是一種幻覺,但是它們卻都具有高度的真實感.影視藝術是以視覺形象的逼真性為生命的,它無法容忍對自己的本性——視覺可信性的絲毫破壞.正如巴贊所說:"電影中的幻景與戲劇中的假象截然不同,它不是以觀眾默許的假定性為依據,相反,它是以表現給觀眾的事物的不可剝奪的真實性為依據的".
比起其他藝術,這種幻覺逼真性,是影視藝術的優勢所在.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態,它擁有繪畫和雕塑所失去的運動,音樂失去的造型,突破了戲劇的時空局限,把文學形象轉化為直接可觀的形象.雖然,銀幕在瞬間給觀眾展示的是世界的一個片斷,但它卻能使人信服這個片斷是與世界的其他部分聯為一體的.銀幕不是畫框,而是窗戶,是將事件的局部展示給觀眾的窗戶.影視空間不像繪畫空間和舞台空間那樣是嵌入世界之中的,而是代替世界而產生,存在的.
影視藝術的幻覺逼真性來自攝影的本性——客觀物質視象的復現.繪畫細致地描繪出事物的原貌,但它們卻不具有攝影那樣使我們相信原物確實存在的力量.此外,影視的幻覺逼真性還來自於影視藝術家的努力,來自他們自覺地按照這一特性來進行創作.例如,鏡頭的組接,就要根據人們觀察外在世界的習慣,按照視覺邏輯來進行.而演員,為了逼真性,也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如電影《甘地傳》的主角為了逼真性,甚至絕食數日,使形體和精神體驗更接近原型,來滿足觀眾對逼真性的審美要求.影視藝術的技術發展史,也可以說是為了追求更高的逼真性的發展過程史,如寬銀幕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適應人類的視覺性質.而立體電影,以及正處於試驗階段的"有感電影","嗅覺電影"等等,把這種逼真性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3)時空再造性.
其他藝術也能進行時空重組,戲劇藝術更是必須再造時空,但是由於舞台和劇場的限定,其再造的能量是有限的.而影視藝術在這方面有著其他藝術所無法比擬的自由度.攝影技術和剪輯技巧的發展,使得保持在膠片上的影像可以自由地分切和組合,實質上這就意味著可以從特定的藝術材料中抽取出時間和空間來重新構造.這就是所謂的"蒙太奇"技巧.這樣,影視藝術就能打破現實時空和上演時空的束縛,既可以集中,壓縮,又可以延伸,擴展;既可以自由地轉移,反跳,又可以靈活地跨越,並列,可以說能用心理時空代替物理時空,引導我們自由地穿越時間和空間.
影視藝術再造時空,構建起符合心理的審美空間,可以有多種方式和手段,例如可以在兩個因果性鏡頭之間建立起一種純虛擬的空間連續關系,這種聯接的合理性通過內容的呼應而獲得.例如,在英國影片《燈塔看守人》中,一個發高燒者呼喚著他未婚妻的名字,緊接著出現的是遠在他方的未婚妻突然驚醒,就像聽到了他的叫聲一樣.還可以按照視線(內在的)與內心活動來進行空間組合.例如美國影片《黨同伐異》中,一個婦女雙手捧頭,然後驚愕地轉向正面,下一個鏡頭則是她關在獄中的丈夫.甚至還可以直接按照主題,理性地組接空間.例如蘇聯影片《十月》中,一尊大炮正從吊車上下降到工廠的大廳中,下一個鏡頭便是壕溝中的士兵低下頭…….這些組接的空間,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是無法感知的,但是在心理上卻是合理的.而"任何電影表現手段只要它在心理上是合理的,不論它在物質上是否真實,都是有價值的."
如果說,影視世界作為一種構造的時空連續體,其空間的性質與真實空間相比,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那麼,它重構的時間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然時間的性質.在影視中,時間可以加速和放慢,幾天才能完成的花朵開放,數秒即可,而幾分之一秒的時間流程,卻可以用較長的時間來顯示,如子彈的射出.也可以將時間顛倒,如各種各樣的"閃回"手法,阿侖·雷乃導演的《廣島之戀》,在這方面就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讓時間停止(定格),讓時間消失(跨越)等等.其實,影視藝術的空間重構,常常是按時間的重構來進行的,如果說繪畫和雕塑是將時間空間化,那麼影視則是將空間時間化了.
當然,影視再造時空,也不是可以無限自由的,作為藝術,它再造時空的方式必然受到所表現的內容所制約,也應該符合觀眾的心理活動規律.
(4)畫面運動性.
從本質上看,電影是一門採取空間形式的時間藝術."空間形式"決定了造型性(畫面)在影視藝術的重要地位;而"時間藝術"又決定了運動性的重要地位,所以,畫面運動性是影視藝術的主要審美特徵.正是連綿不斷的運動著的畫面,給影視帶來了巨大的魅力,抓住了觀眾的感知和注意力.法國電影藝術家雷內·克萊爾說過:"如果確實存在一種電影美學的話,那麼,這種美學是在法國,在盧米埃爾兄弟發明攝影機和影片的同時誕生的.這種美學可歸結為兩個字即'運動'."可以說,沒有畫面的運動,就沒有影視藝術.
這種畫面運動性有兩重含義,一是指被拍攝對象自身的運動,只有影視才能完整地,真實地展示事物的運動,而影視也對運動著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其次是指包含著因攝影機的移動以及鏡頭焦距的變化所造成的運動感.所謂"攝影機的移動",不僅可以追隨正在運動著的人物和其他物象,也可以使物象活動的背景不斷變化,這就可以造成一種特殊的運動感.這種運動感並非在於事物自身的運動,而是由於鏡頭的推,拉,搖,移與變焦所造成的運動的幻覺.
畫面的運動,是一種有節奏的運動.這種節奏主要是由蒙太奇技巧和長鏡頭的運用所製造出來的,是將鏡頭按不同的長度(這既取決於鏡頭的實際長度,又取決於內容刺激觀眾所產生的時間延續感)和強度(景愈近,心理沖擊愈大)關系將其聯接起來而產生的.影視畫面運動的節奏,是情節發展的脈搏,能夠創造出不同的情緒氣氛,或緊張,興奮,恐怖,喜悅,或沉悶,壓抑,傷感等,能修飾和強化情節內容所表現的情感.畫面運動的節奏,不僅僅是根據拍攝對象的運動速度和強度來確定,也不只是根據情節進展來確定,而更重要的是要根據畫面內容所激發起的觀眾的興趣的程度來確定.例如,鏡頭短,不足以展示內容的內蘊,但鏡頭冗長,就使人厭煩.如果鏡頭正好在注意力降低時切斷,並由另一個鏡頭所替代,注意力就會不斷被抓住.因此,所謂影視藝術的節奏並不僅僅意味著抓住鏡頭的時間關系和景深的變化,更是鏡頭的延續時間和畫面的強度與他們所激起並滿足了注意力運動的一種結合.應該指出,影視藝術的配音也對節奏的形成有較大的作用.
㈥ 電影《搜索》的基本主題是什麼
信息傳播雖然快卻還是不能接觸最近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是一種反襯。
名為《搜索》,表面上搜索葉藍秋,實際上在搜索人性。
基本主題還是講人性的,搜索人性的回歸和真善美。
㈦ 影評怎麼寫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7)電影搜索的審美分析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㈧ 《搜索》電影 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搜索》中講了很多東西,如同我們在網路中打出他名字時出現的搜索結果。通過趙又廷和高圓圓,有的人看到了真愛。通過王學圻,有人看到權力的意義。通過陳紅,有的人看到女性意識的覺醒。總的來說,大家雖然生活在天一下雨就打不到車的魔咒中,看到的卻都是挺積極向上的東西。但事實上,撇開這些刻意被賦予治癒意義的情節,被陳凱歌用肯定的口氣表達出來的觀點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二秘唐小華的經歷告訴我們,不踩著擋在你前面的人是無法上位的。這是一個典型的厚黑學思維模式,這幾年來滲透在中國人生活中的每個領域,以至於每個人都能夠輕易講出幾個能夠印證這個道理的故事。
㈨ 電影中的審美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是畫面和聲音兩部分
畫面:色彩,布景,服裝
聲音:台詞,伴奏,音效
另外導演的鏡頭語言,故事情節,以及編排手法也可以有獨到的表達
這些的結合,會讓人對一部電影打上一個獨特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