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致青春電影賞析
這里有幾個賞析的點:
1.我們懷念飛躍球鞋,懷念校服,懷念菇涼們簡單的馬尾辮,懷念男孩紙的海魂衫。當然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將這些元素都找出來穿在身上,不過回不去的是當年的心事和狀態。
2.念那些逝去的美好是人的共性,回望自己的青春,審視現在的生活也確實是當下很多人常做的事情之一。這可能也是那麼多與青春有關的電影常常引起大規模觀影的原因。
3.可能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但青春也終究是要翻篇的。
4.愛情是青春不能規避的主題之一,比如傷痛比如甜蜜,比如回不去比如來不及,但歸結到簡單的兩個字,很有可能就是愛過。
以上是幾個文藝賞析的點,至於專業的- -我真的不行,只能幫你到這兒了,加油哦~
『貳』 青春片在電影市場很受歡迎,它裡面含有的哪些元素引起你的共鳴
青春題材一直都是大熱元素,它為什麼能受到大家的歡迎,我想,大家只不過是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過去的影子,引起了共鳴,而這逝去的青春卻不會再重現了,只能通過電影來緬懷一下。
《同桌的你》則是能夠引起所有人的共鳴,學生時代的同桌是我們接觸最多的人,我們之間或是一起玩耍,或是鬥嘴,但無可否認的是多年後的我們可能記不清班上其他人,但是同桌一定是不會忘記的。青春片之所以受歡迎,正是他們讓我們想起了逝去的青春,讓我們在影片人物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那一去不復返的單純與美好,是我們在經歷了社會殘酷無情後再也不能擁有的。
『叄』 11度青春系列電影的創作背景
《老男孩》中出現的「筷子兄弟」是一個現實中的組合,拍廣告的肖央和做音樂的王太利業余創作拍攝視頻短片為主,之前的作品《你在哪裡》等曾在網上獲得不錯反響。導演肖央也就是片中的肖大寶,生於1980年,河北承德人,自稱是夾在70後和80後中間,北京電影學院廣告專業畢業後一直接拍廣告,但總是處於飽一頓、飢一頓的狀態。2005年做音樂經紀的王太利介紹廣告拍攝任務給還沒畢業的肖央,兩人從此成為朋友。來自山東的王太利生於1969年,1997年帶著父親給的1800塊錢到北京,600塊買了個呼機,300塊交房租,揣著剩下的900塊錢開始北漂,「那時天天吃刀削麵」。
2010年初,「筷子組合」被「11度青春系列」看上,負責該項目的優酷副總裁潘沁告訴記者,當初選擇10位年輕導演考慮過多元化,尹麗川是剛拍電影的新人、張亞東是從未拍過電影、而肖央則是在網路上走紅,而且劇本也很符合時下的懷舊情緒,因此《老男孩》還沒拍完,投資方就充滿期待,成品出來後更是讓人驚喜,於是優酷便將《老男孩》安排壓軸上線。 肖央在做廣告導演之餘真的幫人主持過婚禮,片中小時候經常受欺負的猥瑣男包小白,長大後竟開起了賓士。肖央也碰到類似的事:「一幫老同學聊起過去就眉飛色舞,談到現在就戰戰兢兢,大家最怕提到的就是掙錢,因為彼此間差距巨大。」《老男孩》中,插入了一段廣播采樣,播音員一邊述說著國家快速發展的方方面面,另一邊說的則是強拆和房價飆升。肖央和朋友們經常感嘆:「國家發展真快,都有點跟不上了。」或許是種種情緒觸碰到了很多人的神經,因此《老男孩》上線後得到極大反響。
肖央分析說,「70後懷舊是一種思潮,小時候我們都很幸福,時代給了我們做夢的機會,但現在生存壓力大到了一個臨界點,大家只能在回憶中尋找快樂。」
肖央也不否認自己受到了日本組合Mr Children的MV《Kurumi》影響,那個MV講述幾個日本中年男人想起當年的音樂夢想,重新組成「大叔搖滾樂隊」的故事。肖央說,他想把70後那一代的共同想法,生活以及成長後受到的委屈都表達出來。比如故事前半段加入李春波的《小芳》、動畫片《花仙子》主題曲等,這些都是70後的共同回憶。 《老男孩》用邁克爾·傑克遜從輝煌到離世作為一條暗線,串起了兩個男人肖大寶和王小帥的成長經歷。肖央表示,正是邁克爾·傑克遜的突然離世刺激他完成了這個故事。2009年6月25日獲悉邁克爾·傑克遜去世後,王太利給他打了一個電話說:「MJ走了,我們也沒多少時間了,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本來兩人只是想給《老男孩》片尾原曲大橋卓彌的《謝謝》配上自己原創的MV,以前兩人的短片也是原創MV配知名歌為主。
邁克爾的突然離世讓他們有了更大的野心。肖央覺得邁克爾·傑克遜一生和70後的成長軌跡比較暗合,「他最輝煌的時候,我們在中學無憂無慮,對未來充滿期待。他孌童官司纏身時,我們進入社會面臨挑戰;當他離世時,我們又面對30歲後的選擇。他從神話般的偶像變成病痛纏身的凡人,我們也從陽光少年變成在大城市掙扎的小人物。」 10月28日短片上線後,第一天得到了30萬的點擊,第二天上升到70萬,此後每天保持著80萬的增長速度,已超過了710萬的點擊、330萬的轉發量,觀看數粗略估計有望逼近1000萬人次。肖央告訴記者,短片網路大熱後,他接到中學同學打來的電話,說他們有個同學當了道士後不小心看到這部短片,也是感動到淚流滿面。肖央說,早知道我在片尾也加一個道士、和尚看歡樂男聲的畫面,因為這群人年輕時也有過夢想 。
投入70萬,拍了16天,《老男孩》讓肖央得到了關注度,但為了籌劃這部短片,他大半年沒接拍廣告,片長也由最初的10分鍾擴充到45分鍾,肖央也幾乎花光了積蓄。《老男孩》片中引用了很多著名歌曲的配樂,但基本上沒有取得過版權,肖央為此咨詢了音著協的朋友,得到的答案是只要不用於商業放映不會有問題,但片尾曲肖央已和日本的版權機構進行了聯系,將這首日本原曲的中文版使用進行一些界定。肖央說,付出的辛苦總算沒有白搭,很多電影投資人紛紛找上門來,讓他的拍電影長片夢想也快成為現實。
『肆』 致青春的創作背景
歌曲在創作過程中,為了配合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主題與情緒,導演趙薇特別要求竇鵬,將其對青春的理解注入電影。而身為《致青春》編劇的李檣的作詞也是對電影的主題的濃縮,歌曲創作中有王菲的空靈聲音、竇鵬的不羈作詞與李檣的細膩主題,為電影注入了更多面的青春氣質。
『伍』 怎麼看待國產青春電影
在眾多的類型片中,佔主流位置的一直是影片類型較為突出、系列性較為連貫的電影,比如動作片和喜劇片。從這一點來看,青春片其實難以企及。在票房回報率上,它不及動作片和喜劇片的商業價值,同時,如果論及電影的文化價值,與文藝片相比,它又顯得相對單薄。但是從另一方來看,這一類型片卻有著值得人們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社會價值和它所引起的更多的社會話題。
中國近幾年的青春片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從2010的短片《老男孩》,到2011年的《青春期》、《那些年》;從2012的《青春荷爾蒙》、《全城高考》,再到2013年的《致青春》、《中國合夥人》,這些青春片在近幾年大熒幕上的頻頻露面,也讓我們注意到這些電影的反映內容,以及它背後關注的社會問題。
在進行窺探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定義,什麼是青春片?網路上對此沒有進行明確的定義。而在筆者看來,今天要討論的所謂青春片,無外乎兩個因素:一是主要的人物角色正處於青春階段;二是主要的故事基調承載在青春年代。
如果探討仔細的話,我們會發現近幾年的國產青春片,是與中國社會的某些突出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如高考問題、就業問題、學習階段的成長問題、80後生活中的問題等等。這些現實中有些刺手的問題反映到影視作品上來,其社會影響可想而知。
中國青春片的悼念式作品可以從2010年的《老男孩》這部短片談起,這部微電影相比與其他電影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不同,就是它全程都是在網路上傳播,並沒有在院線上映,可是引起的社會反響絲毫不亞於同期的一些大片,它的豆瓣評分是8.4,時光評分是8.0。從影視本體論來探討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製作水平或者是主題探討的話,都是比較過分的事情。除去它的主創人員、製作經費和製作水平不談,一部僅在網路上流傳的電影,它的電影製作水平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在討論它的時候,首先應該把它當做一部對「當年理想」致敬悼念式的懷舊片。
片中的肖大寶和王小帥無疑是7080後下層階級的真實寫照,一個是婚慶主持,一個是理發師,生活趨於平淡,有時還遭人白眼。可是當過往的夢想再次來臨的時候,他們懷揣著探試的心情企圖再次驗證自己過往的篤定,這是一份屬於「老男孩」的夢想。但是電影在此刻並沒有落入俗套———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筷子兄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因為它並不是一個昭示光明路途的電影,而是一部喚醒曾經夢想的電影。尤其是在它的主題曲中,愈加反映了這一點。
如果我們細心觀賞,其實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十分具有象徵意味。在肖大寶開車聽廣播的路上,廣播里的內容一段是國家的強盛壯大,一段是平民大眾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兩段相互交錯。這種大與小的對比,強與弱的直白,把80後放置在整個中國大環境中去冷眼旁觀,這樣的景像描寫極具深刻性,也讓身為觀影者的我們思想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筆者覺得這應該是本片在電影鏡頭與話語處理中最出彩的一段。
而在2011年的兩部青春片中,我們看到另外的感覺。對於《青春期》這部生猛片,個人覺得可以直接把它和2012的《青春荷爾蒙》銜接起來,甚至可以說,前者是後者的前傳。這樣說一點也不奇怪,這兩部電影在畫面的主色調處理、敘事方式、台詞風格以及主題探討、演員整體面貌等等電影參數上,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部電影探討的是當前中國學生的生活和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盡管電影企圖利用一切的噱頭去保證票房回報率,包括俊男美女、性感露骨、台詞前衛以及生活奢靡,但是它連最基本的現實反映功能都沒有做到,基本上宣告了它們在評論界上的敗走麥城。
其實這類學生生活電影是較難把握的,國內電影在這方面做的不盡如人意。而反觀美國和印度,他們的兩部電影是值得國內導演和製片人借鑒的,一部是美國的《死亡詩社》(又名《春風化雨》),一部是印度寶萊塢的《三個傻瓜》。
國內的兩部電影都是停留在電影的商業吸金度,而忽視了電影本身的價值。王道新《影視批評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整體意義上的電影應該是『商品』、『藝術』『文化』三位一體的綜合體」。毫無疑問,《青春期》和《青春荷爾蒙》只是看中了電影的第一個屬性,而當我們觀看《死亡詩社》時卻經常被裡面的創新思維和自由精神所打動,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看到的不是一群無知少年的打打鬧鬧,青春也遠遠不是這么簡單,青春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抽象意味的描述詞,它具有形而上的悲劇性和形而下的現實愉快感。
所以在這種本原出發點上,《死亡詩社》帶給了我們在青春中才能獲得而又超出青春之外的感悟。同樣的在《三個傻瓜》中我們發現了屬於青春的熱烈與執拗的意念,那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信念。所以有人說:「青春是狂放不羈的,是完全由個人意志控制的年歲,這樣的年紀最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陸』 電影永遠是少年走進上海高校,禮贊百年風華,這部電影的背景是什麼
一、《永遠是少年》傳承初心2021年5月20日,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紅色青春電影《永遠是少年》走進了上海高校進行路演。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看電影了解到在100多年前民族危難之下,那些青年人是如何樹立理想,犧牲自己,盡管知道前方的路比較迷茫,但是依舊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道路。
作為導演馮小寧的新作,《永遠是少年》將視線聚集在100年前的學子身上,當時的他們也如線下的年輕人,一般意氣風發。唯一不同的是在他們那個年代正是共產黨初創之時,明明能夠過著普通的富足生活,但是這些青年學子們義無反顧的放棄,直到為國捐軀的時候,他們依舊堅信,在未來依舊會有如他們一般的萬千青年學子紛紛踏上愛國之路。
盡管他們的結局是令人痛心的,但是要相信不管是在現在還是在未來,依舊會有成千上萬個他們願意為了祖國的進步而犧牲自己。昨天的你們在奮起抗爭,而今天的我們將為了祖國的進步,也將不畏艱苦,繼續展現出當代青少年們的風采。奮斗不息,青春不止,少年強則中國強。在當下這個和平的年代,昨天的他們走出了輝煌,而今天的我們將繼續傳承五四精神,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永葆當下這份朝氣,不管走多久回來的時候還是少年。
『柒』 《致青春》的背景年代
從學生在文藝晚會上高唱激情澎湃的《紅日》,學生宿舍內張貼的電影海報《阮玲玉》來判斷,《致青春》的背景是20世紀90年代初的大學校園。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趙薇的導演處女作,也是其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的畢業作品。影片改編自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由香港導演關錦鵬擔任監制,內地編劇李檣改編劇本,海峽兩岸演員趙又廷、韓庚、楊子姍、江疏影、張瑤、劉雅瑟、包貝爾、鄭愷、黃明、王嘉佳、佟麗婭等主演,[1]王菲演唱主題曲《致青春》,於2013年4月26日全國公映。內地最終票房為7.2億。2014年9月13日於日本上映。
《致青春》在2013年上映至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好評不斷,相繼在第二十六屆東京國際電影節(26th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世界焦點」單元;第五十七屆倫敦電影節(57th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愛情」單元;第八屆荷蘭萊頓國際電影節(Leid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3)「膠片中國」單元;第二十四屆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24th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亞洲印象」單元等A類以及其他大型國際電影節展映;
同時該片獲得華語五大最高電影獎項;第33屆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第50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第29屆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第3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第15屆華表獎優秀青年創作等等嘉獎。入圍亞太影展競賽單位和亞洲電影大獎等主流獎項。2014年趙薇再度收獲百花獎最佳導演獎,李檣也憑借該片拿下百花最佳編劇獎。在2014年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新焦點單元,趙薇獲得焦點導演,鄭愷江疏影獲得焦點演員。
『捌』 為什麼一些青春題材的電影一般都以90年代為背景來拍攝
會引起懷舊吧!因為都過了那個時期那個年代,所以想把這些東西重新呈現給沒有看過沒有體驗的一些觀眾朋友,當然也會有一些想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