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雁南飛》被稱為「詩電影」
影片《雁南飛》的導演是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他是蘇聯第一代著名電影藝術家,50年代詩電影的倡導者,講究運用「情緒攝影」的理論,用強烈的情緒色彩來感染觀眾,在影片總體風格上追求詩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敘事結構。代表作《雁南飛》贏得戛納影展的金棕櫚獎,也為他帶來世界性聲譽,後來的《未寄出的信》和《我是古巴》延續了他抒情式詩化風格。
《雁南飛》的風格就像一首詩,是詩電影的典型代表作。因此被人們稱為「詩電影」。
這部影片拍攝於50年代末蘇聯文藝環境寬松期間,片中沒有絲毫政治說教色彩。在拍攝中採用大量升降鏡頭,遠鏡極為高超,黎明前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男女主角的戀愛戲極為回腸盪氣。
這部電影干凈,幾乎完全沒有意識形態的表述,除了最後一段演講,全片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故事,等待未婚夫的女人琵琶別抱,又各種思念和想像自己應得的那份「幸福」。
這部電影:美麗的長鏡頭,對光影的細膩處理、水面的倒影以及樹林的意象。都充滿了詩情畫意。
『貳』 蘇聯各時代的電視電影最好詳細點
縱觀蘇聯電影史,表現二戰題材的電影創作經歷了幾個高潮。戰爭期間拍攝的《區委書記》《虹》《她為祖國而戰》等准確表達了那個時代的主要情緒: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堅持戰斗到底的決心,表達了蘇聯人民在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所具有的崇高的鬥志和敢於犧牲自己戰勝敵人的勇氣。戰後年代拍攝的這類電影基本上遵循了這個原則,情節內容是表現戰爭中真正的人和事件。
50—60年代之交拍攝的戰爭題材影片《雁南飛》《一個人的遭遇》《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等形成了蘇聯電影創作的新浪潮。這些影片通過對戰爭時期單個人的命運的關注,對人的道德問題的研究揭示了戰爭對個人、對全人類的危害。這一時期走上銀幕的,從精神和哲學方面進行研究的「沒有戰爭的戰爭」片在後來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
70年代的戰爭題材影片,既有表現戰爭進程的詩史片,如《解放》,也有表現局部戰爭的影片,如《他們為祖國而戰》《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等。這些影片中表現的主人公既普通又平凡,但在表明自己的堅定性、可靠性和信仰方面卻顯示出了驚人的毅力和不平凡性。
2000年之後俄羅斯拍攝的表現二戰題材的影片,更多的是對戰爭的思考,強調的是反戰思想,如《布穀鳥》等。也有繼承蘇聯戰爭片優秀傳統,表現蘇軍戰士奮勇抗敵,英勇犧牲的影片《星》。而為紀念二戰勝利60周年拍攝的新的影視作品更有新的視點,不僅觸及到以前沒有或者不能觸及的領域,還表現了戰爭中發生的巨大悲劇事件,如《護衛艦PQ-17》《受軍紀處罰的人》等。去年拍攝的影片《自己人》通過三個被德軍俘獲又逃跑的紅軍展示在他們逃亡時的行為表現,揭示了人在關鍵時刻的選擇。
新浪潮電影表現的普通人物
50—60年代之交,前蘇聯的電影創作形成了一個新浪潮。原因之一是蘇聯社會政治生活的變化,文藝政策的松動和創作空間的相對自由。在這個背景下,一批描寫戰爭題材的影片無論在人物的設置上,還是在藝術手法的運用上都具有相當的創新。這些作品中,普通人開始成為銀幕上的主人公,影片通過他們在戰爭中的命運,通過他們的苦難遭遇和頑強鬥志,通過他們的親身經歷和心理感受再現了戰爭的全過程,再現了蘇聯人所經歷的苦難。而對人物形象,對戰爭處境和生活環境的真實描寫又使電影具有了強烈的感染力,吸引了廣大觀眾。它們不僅在蘇聯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還被列入了世界電影史冊。
構成這一浪潮的影片有我國觀眾熟悉的《雁南飛》《一個人的遭遇》《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等。
影片《雁南飛》(1959,導演卡拉托佐夫)描寫了一個在戰爭中心裡受到創傷,跌倒又重新站了起來的普通女孩子維羅尼卡的命運。並非出類拔萃的維羅尼卡出現在銀幕上,與此前影片中的英雄人物相比,是創作上的一個突破。維羅尼卡具有明顯的性格缺陷:幼稚而易受騙,愛幻想又不切實際,視野不夠寬,精神境界不夠高。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她經受不住生活的嚴峻打擊,在困難面前喪失立場,被男友的兄弟馬爾克誘惑,背叛了自己深愛的鮑利斯。當她得知馬爾克的虛偽自私後,又離開他,幾乎走上絕望的道路。最後她還是找回了自己,重新回到人民中間。
影片通過維羅尼卡從充滿愛情的幸福,到她在困難面前失足,再到她恢復生的勇氣,重新回到人民中間的整個心路歷程,概括表現了蘇聯人民在戰爭中經受的各種磨難和考驗。他們在敵人的打擊下沒有倒下,而是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於取得了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
影片的新穎之處不僅是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還有造型處理和表現手法的刻意創新,以及含有詩意的敘事描寫。影片以情節劇形式結構,通過散文式的描寫,再現了富含詩意的氣氛。而詩意的體現,不僅僅通過隱喻、象徵、比喻等手法,它貫穿在影片的整體結構之中。而作者所開創的新的表現手法,攝影師用手提攝影機,以「情緒攝影」理念拍攝的「送行」一場戲成了電影史上的經典片斷。在此作者從不同的視點:維羅尼卡的視點、鮑利斯的視點和觀眾的視點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焦急而緊張的心態及維羅尼卡未看到鮑利斯後的沮喪等復雜的心緒,深深吸引著觀眾,使其融入其中,如同親身經歷一樣。而鮑利斯中彈倒下時白樺林的旋轉鏡頭和他犧牲前對婚禮的憧憬也成為電影史上的精彩片斷。影片以主人公命運的概括性和表現手法的創新性揭示了戰爭反自然、反人性的主題。
邦達爾丘克根據肖洛霍夫的小說拍攝的《一個人的遭遇》則表現了一個在戰爭中經歷了戰斗、被俘、逃跑,最終看到勝利的蘇聯普通士兵的命運。影片通過主人公行為動作突出表現了俄羅斯民族,尤其是俄羅斯的士兵的頑強性格和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的豪邁精神。這也是衛國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而《士兵之歌》則通過一個普通士兵回家探望母親途中的所遇和所為表現了俄羅斯士兵的美好心靈和樂於助人的精神。正是有了這樣的人,俄羅斯才經受住了戰爭的艱難考驗。
全景電影再現的戰爭進程
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是全蘇聯人民浴血奮戰的結果。它經歷了從退卻、逃亡、堅守、反攻到最後勝利的整個過程。前蘇聯電影《解放》在再現戰爭的進程方面情節內容豐富,表現場面廣闊,成為表現二戰題材的規模最大的史詩片。與它相類似的還有表現列寧格勒圍困的《圍困》和表現保衛莫斯科的《莫斯科保衛戰》。
《解放》描寫從1943年夏到1945年5月的整個戰爭進程。整部影片由5個影片構成。《弧形火力》描寫庫爾斯克戰役;《突破》表現強渡德聶伯河,解放基輔;《主攻方向》再現1944年夏蘇軍在白俄羅斯的進攻,希特勒中央戰線的全面崩潰;最後的兩部影片是對攻克柏林的再現。
影片在情節內容的建構上沒有局限在前線活動的范圍之內,而是涉及到了歐洲國家發生的許多歷史事件。如片中既有對謀殺希特勒的描寫,也有對推翻墨索里尼的再現。作者運用廣闊的歷史素材,將歷史事件同慘烈的戰斗場面結合在一起,使觀眾看到了這場戰爭廣闊的歷史全景。
在人物的安排上,在再現這一歷史事件時,作者力求不抱任何成見,不予簡化戰爭的形象。作者將真實的歷史人物和虛構的劇中人物相結合,使歷史的真實和人物性格的真實達到了統一融合。片中既有軍事領導,又有同敵人進行廝殺戰斗的普通士兵。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正確處理他們之間的關系時,強調了每個主人公,即普通士兵和高級指揮員的獨立作用。正是這些忘我犧牲、滿腔熱忱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影片中,無論是最高統帥部的代表,戰線和軍隊的指揮官,還是普通的士兵均意識到自己在推翻法西斯戰爭中的職責,而且真正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影片的最大成功之一是演員烏里揚諾夫塑造了偉大戰略家朱可夫元帥的形象。形不似而神似的烏里揚諾夫出色再現了朱可夫善於在極端絕望、極端危險的狀況下總能找到出路,從而通向勝利的戰略思想。
影片藝術地將歷史文獻和詩史般的敘事,將對日常生活的速寫和對宏偉的戰斗場面的描寫綜合在一起,涉及事件多,表現地域廣。片中既有蘇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部,盟軍司令部的大本營,也有蘇軍將帥的指揮點。地域上既有戰爭年代的莫斯科,也有倫敦、柏林,還有華沙。影片中表現的重要的戰斗或戰役既有普洛霍羅夫卡地區的坦克大戰,強渡德聶伯河,還有坦克穿過白俄羅斯的沼澤地和攻克柏林的戰斗。這一切表現的既准確,又有規模,真正體現了抗擊法西斯戰爭的偉大歷史意義。
影片在再現戰斗場面上達到了高度的真實。觀眾在影片中看到了坦克進攻的艱難、強渡德聶伯河的可怕,以及為奪取立足點而進行的肉搏戰的真實。影片中的幾個場景:朱可夫元帥親臨前線視察研究坦克穿過沼澤地的場面,強渡德聶伯河時的慘烈場面,以及蘇軍攻入柏林後在被水淹的地鐵里搶救婦女兒童,犧牲自己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影片的這些成就是導演的宏偉構思,也是攝影師才華的體現。作者運用現代電影的一切可能使銀幕再現的事件真實可信。片中坦克集中進攻時的急速前進是從飛機上拍攝的,而13號坦克更為快速的進攻動作開始是在並行前進的攝影車上拍攝的,而在終點高潮時刻的最為激烈緊張的戰斗則是透過坦克的望孔,從坦克手的視點拍攝的,從而使觀眾感到戰斗的真實,如同親自加入了斗爭一樣。
《解放》在許多國家上映,評論指出,這不僅是一部表現二戰全景的詩史影片,還為表現前蘇聯國家歷史上的重要時刻提供了廣闊的畫面。
局部戰爭塑造的士兵群像
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不僅由大的戰役構成,還是由無數小的戰斗匯集而成的。在表現局部戰斗方面,蘇聯電影有很好的傳統,如《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熱雪》《他們為祖國而戰》等。這些影片大都根據文學作品改編,其中通過小型的,甚至是不被人注意的戰斗再現了前蘇聯人民抗擊法西斯的偉大犧牲精神,也塑造了一批批普通士兵的群像。
邦達爾丘克根據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是這類影片的優秀之作。影片通過一支後撤軍隊的戰斗生活表現了前蘇聯人民建立的偉大而永久的功績,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心地寬闊、英勇奮戰的前蘇聯士兵群像。
影片開始,作者便把觀眾帶入沉重的氣氛之中。炎熱的酷暑,在曬得發紫的草原上,一支裝束不太整齊的隊伍在行進,他們就是戰爭初期,在戰斗中損失慘重的步兵38團的後撤人員。作者在此以獨特而富有立體感的造型語言表達了軍隊撤退時的沉重心態。銀幕上是一雙雙士兵的粗糙的皮靴,沒有任何音樂,只有士兵撤退的沉重的腳步聲。隨後發生的戰斗,炮彈落下炸開的彈坑和炸起的飛土等,都因造型語言而格外突出。
戰壕在影片中是重要的造型成分。對士兵們來說,戰地就是自己的戰壕,是自己進行射擊的區域。在廣闊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作掩護的平原上,戰壕起著極端重要的作用。影片中對戰壕的詳細描寫正好說明了這一點。戰斗開始前,戰士們用小鐵鍬不停地在石子地上挖戰壕。他們把石子揀出來扔掉,任由汗珠滴在衣服上。在等待戰鬥打響之前,在射出第一顆子彈之前,他們在挖好的戰壕里將彈盤和水壺靠在壕壁上,倒換著雙腳,盡量使自己呆得穩固一點,以迎戰敵人的打擊。
戰斗場面也表現得極為壯觀而慘烈。銀幕上是充滿熱浪和焦糊味的空氣,是被炸彈炸裂,被太陽曬焦的土地,是重型坦克發出的炮彈飛馳而過時的噝噝聲。在這個土地和士兵融在一起的空間里,疲憊不堪的戰士們同敵人進行著殊死的搏鬥。他們用生命保護著每一寸土地,用鮮血保護著身後的祖國。在死亡每時每刻都會發生的可怕戰斗中,他們保持了頑強的毅力和驚人的生命力,在常人難以接受的緊張搏鬥的喘息空間,不乏開開玩笑,以笨拙的幽默緩和緊張氣氛。他們談女人,談生活。尤其是舒克申扮演的列兵洛巴欣一角,其每一個姿勢,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行為動作以及心理狀態是那麼自然而可信,從而成為影片中最豐滿的個性人物。即使他說話過多,有時會令人厭煩,也是他熱愛生活的表現。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犧牲。影片通過這些士兵的性格特點,揭示了蘇聯人民建立功績的根本原因。
影片充滿了悲劇成分。尤其是吉洪諾夫扮演的被嚴重震聾的斯特列里佐夫,他憤怒而絕望地叫喊,試圖爬出戰壕,加入沖鋒隊的行列的鏡頭更顯悲烈,引起人們的極度同情。作者以極富感染力的手法再現了一批普通士兵的群像。正是這些士兵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贏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
表現局部戰爭的優秀影片還有著名導演羅斯托茨基根據瓦西里耶夫的小說改編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如果說《他們為祖國而戰》表現的是戰爭的主體,真正的士兵的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描寫的卻是本該與戰爭無緣的姑娘們的悲劇命運。影片講述駐守在某小車站上的5位女高射機槍手在准尉瓦斯科夫領導下同16個武裝到牙齒的法西斯魔鬼的沖突和斗爭。
高射機槍的班長麗達夜裡回家看望兒子歸來的路上,發現森林裡有3個德國鬼子。於是瓦斯科夫帶著包括麗達在內的5個女戰士去消滅敵人。結果敵人不是3個,而是10多個。於是便派麗扎回駐地搬兵。不料麗扎陷入沼澤。剩餘5人便同敵人展開周旋。戰斗中,4個女孩子一個接一個地被敵人殺害,剩下瓦斯科夫一人,他沖進敵人的巢穴,將他們一舉俘獲。
影片通過主人公在這個小小的局部戰爭中的行為表現,仔細分析了她們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動機,進而揭示了她們各人的性格特點。這幾個姑娘性格、氣質、生活的經歷和經驗各不相同。加麗亞年齡最小,將軍的女兒冉尼亞開朗漂亮,班長麗達認真謹慎,明斯克來的大學生索尼亞不愛說話,而麗扎不久前還只是個農村姑娘。保衛祖國,抗擊敵人的決心使她們走到了一起。
她們以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懷著各自不同的理想、歡樂甚至是悲傷在這里與可怕的敵人相遇,並表現了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在同敵人的決死斗爭中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作者在此通過她們的悲劇命運表現了被推向戰爭的一代人的集體命運,通過她們的形象構成了一代人的群像,從而表現了她們身上所蘊藏的建立功績和敢於犧牲的精神力量。
影片採用黑白和彩色相間的敘述方式。銀幕上黑白鏡頭所敘述的姑娘們與侵略者的斗爭再現了戰爭的殘酷,敵人的兇狠。從而揭示出影片的主題:戰爭與人類和平相違背,戰爭只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戰爭使這些本不該參加戰斗的女性失去了生命,戰爭剝奪了她們繁衍人類的偉大使命。
用高調拍攝的彩色畫面是對她們戰前生活的回憶,也有她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影片通過這些畫面展示了普通人渴求的幸福生活。然而她們未及享受幸福生活,卻被戰爭推向深淵。作者通過幾個姑娘的悲劇命運對戰爭提出了嚴厲的批判。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以它新穎的結構、獨特的視角、優美的畫面成為戰爭片中的優秀之作。
縱觀以上幾部影片,可以看出前蘇聯二戰題材影片的幾個特點:
1.情節素材豐富,時空結構寬泛。從最高統帥的辦公室到士兵的戰壕,從前線的士兵到敵後的偵察員,從游擊隊員到車床旁的婦女兒童,從大的戰役到小的戰斗等等,都是電影表現的情節內容,也都在影片中得到了體現。
2.樣式體裁豐富,表現場面廣闊。表現戰爭的影片不僅有詩史片、紀錄片,政論藝術片;還有偵探片、心理分析片,等等。《解放》具有全景戰爭的特點,《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則含有相當的抒情成分。
3.適應觀眾需求,手法不斷創新。隨著時間的變化,表現二戰的電影,內容和手法也在變化。二戰題材影片更多表現人性、反對戰爭。手法則更加豐富。尤其是數字技術的運用,使得以前無法做成的場面得以做成,無法達到的效果可以達到。
戰爭題材電影以其復雜多變的情節、重重建構的懸念,還有慘烈的爆炸場面以及殘酷的廝殺搏鬥越來越吸引觀眾,而新拍的影片也更加註重影片的觀賞性。前蘇聯以反法西斯戰爭為題材的影片的豐富和深刻,體現了他們對於那場戰爭的反思,對於在戰爭中逝去的生命的懷念。
『叄』 雁南飛歌曲所表達的意義
《雁南飛》雖歌詞寥寥,卻深情厚重,它道出了抗戰年代戀人在分別時的那種難以言說的別離之情和不得已的分別之痛。
因為大雁很守信,秋天時南飛,冬去春來時又飛回,所以自古以來大雁都象徵著忠貞不渝的愛情。電影里,男女主人公分別時,高空中大雁飛翔而過,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這世上最讓人無奈的事莫過於在錯的時間里遇到對的人,最讓人揪心的事莫過於兩人即使再相愛也要忍受別離的那一天。
一別離,男人們懷揣著思念,踏上浴血奮戰的道路,留下一個不知可否實現的承諾,女人們在想念中度日,默默地念叨著男人走時留下的承諾,守著那份別樣的愛情,盼他早日歸來。
在那樣的歲月里,等待是痛苦的,等待也是煎熬的,正如歌詞里所說「盼歸莫把心揉碎」。只是,令人惋惜的是戰亂時仍有許多人揉碎了心,也沒有盼到歸來的人。因為有一種不歸,叫身不由己。
『肆』 北雁南飛的作品賞析
傳統所設置的羅網與對個體朦朧自發的對自由的追求,形成了強烈的沖突與張力;人物之間可望不可及的悲劇命運,構成了小說扣人心弦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的達到,很大程度上又得益於這些沖突和矛盾,通過集中的、對比的形式強烈地展現出來。小說整體時間跨度很大,但在局部又呈現出時空的壓縮或急速的跳躍,使得沖突和矛盾以電影般的形式,戲劇般地呈現出來。不能簡單地說這些手法就是從電影那裡直接間接吸收的,但是即使謹慎地考慮的話,從剪輯這一角度來切入,我們仍然可以認為,它能夠被稱為小說和電影之間的共享因素。 柏楊也非常喜歡張恨水的小說,他說張恨水的章回小說才是真正的內家高手。張愛玲非常崇拜張恨水,她的小說深受張恨水影響。台灣的夏濟安很推崇張恨水,認為其是天才,可以跟狄更斯相比,代表了一個時代。另台灣學者趙孝萱說張恨水是真正中國氣派小說家。並說張恨水絕對是20世紀重要的好小說家,而非次一等的通俗小說家,張恨水的小說技巧遠遠超越如巴金,茅盾,許地山,丁玲等等已受正典化的二流作家。
『伍』 賞析一部比較有名的電影
《戰艦波將金號》:石破天驚的電影史佳作
《戰艦波將金號》一上映,就立即震驚了全世界,被公認為蘇聯蒙太奇學派的最傑出代表,影響了無數的後來者,成為人類電影史上不可逾越的經典。時至今日,對《戰艦波將金號》分析、評介依然是電影學院里的必修課。
最直接的影響首先來自於《戰艦波將金號》所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在這部電影中,愛森斯坦天才的創造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通過鏡頭之間的重新剪輯、巧妙組接,愛森斯坦在銀幕上重構了一個時空體系,它與我們現實中的時空體系迥然不同,但又是植根於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從而在根本上與觀眾的觀影心理相契合,從這一點來說,《戰艦波將金號》開創了一直沿用至今的電影創作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蒙太奇表現手法。當然,蒙太奇並非是愛森斯坦發明的,在早前的格里菲斯乃至更早的梅里愛、鮑特的影片里就已經有了蒙太奇的應用,但這種應用要麼是無意識、不自覺的,要麼是不成熟、不完善的,只有到了愛森斯坦,到了《戰艦波將金號》那裡,我們才能負責任的說:電影藝術開始有了只屬於自身所獨有的蒙太奇語言體系,電影語言開始藉由蒙太奇句子組成。時至今日,如果離開了這種蒙太奇語言體系,電影創作根本就無從進行。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戰艦波將金號》之後的所有電影,都是它的學生。
影片的影響在全世界迅速散播開來,無數藝術青年正是在觀看了《戰艦波將金號》以後才決心投身電影事業,《戰艦波將金號》成為改變他們命運的轉折點——西班牙電影大師路易斯·布努埃爾正是其中的一位,當時還在大學讀書的布努埃爾無意間看到了來學校放映的《戰艦波將金號》,立即為其中無與倫比的表現力所嘆服,這成了開始他電影生涯的直接動因。很快,僅僅三年後布努埃爾就拍出了自己的處女作《一條安達魯狗》(Un chien andalou),這部被視作超現實主義代表作的二十四分鍾短片同樣引起了巨大轟動,它奠定了布努埃爾在影壇上的大師地位。整部影片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一片被切削著的月亮,一把刀片割開一隻眼球,一隻爬滿螞蟻的手,一隻伏在鋼琴上的死驢,變成臀部的乳房,等等。不難發現,這些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其實與《戰艦波將金號》如出一轍,正是愛森斯坦所推崇的「雜耍蒙太奇」的理念,布努埃爾自己也毫不避諱這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大師在生活中也成為了好朋友,愛森斯坦來西歐游歷時,曾與布努埃爾相談甚歡。不過據說當布努埃爾看過愛森斯坦所拍的《感傷的羅曼史》一片後,對其中的藝術品味極不認同,怒氣沖沖地到各個咖啡館去找愛森斯坦,一定要當面打他幾個耳光。當然,這只是由於大師的率真性情所留下的逸聞,並沒有真正影響到他們之間的友誼。
同樣的影響也發生在了葡萄牙國寶級導演奧利維拉身上,這位現年已近百歲高齡的老人,當年也正是因為受到《戰艦波將金號》的影響,才毅然投身到電影創作中去。他所拍攝的影片《杜洛河上的苦工》,雖然是一部紀錄片,但可以清晰的看出其中對《戰艦波將金號》的模仿。特別是纖夫拉纖一段,其中剪輯進了若乾麵部特寫,鏡頭在纖夫和乘客之間的反復切換,與《戰艦波將金號》毫無二致。
有趣的是,幾年以後,與蘇聯在意識形態水火不容的納粹德國,《戰艦波將金號》同樣被推崇備至。據說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在看過《戰艦波將金號》後,對其中的震撼力大為震驚,他指示德國一定也要拍出類似的片子來,並很快找來了女導演瑞芬斯塔爾來落實這一計劃,這才有了《意志的勝利》一片的誕生。《意志的勝利》是一部在思想上反動透頂的影片,完全是為了給納粹黨歌功頌德,但在電影的藝術價值上,這部影片又是如此的成功,以致於後來的電影史都不得不尷尬的提到它——一方面痛斥其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又對其表現方法大加褒揚。毫無疑問,這部在《戰艦波將金號》直接影響下誕生的影片,帶上了濃厚的愛森斯坦印記。當然,由於科技的進步,拍攝工具的改善,以及納粹黨所提供的近乎無限制的製作經費,讓《意志的勝利》比《戰艦波將金號》場面更加宏大,氣勢更恢宏,畫面更精良,但其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依然是偷師於後者。特別是希特勒登上紐倫堡閱兵台的那一場戲,漫長的台階,希特勒和手下依次拾級而上,兩旁是黑壓壓的納粹黨員,口號的歡呼聲響徹雲霄,行納粹禮的手臂密集如林,其剪輯手法上活脫脫就是一個「敖德薩階梯」的翻版。
在國外取得巨大反響的同時,《戰艦波將金號》也成為了蘇聯國內電影的教科書,其中的蒙太奇理念為眾多蘇聯電影所汲取。例如《雁南飛》(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這部攝於1957年的黑白片,片中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主角鮑里斯中彈犧牲的那個場景。在現實中,中彈犧牲只不過是一剎那的事,而導演卡拉托佐夫用了很長的一組鏡頭來表現:先是白樺林的旋轉,在這個背景上疊化出鮑里斯的想像,薇羅尼卡身穿婚紗走下樓來,和鮑里斯舉行婚禮,最後又回到旋轉的白樺林。這個場景已成為《雁南飛》永恆的標志,而這種在影片中拉長時間,重構時空體系的手法,正是由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里首先運用的(「敖德薩階梯」即為其典型代表),《雁南飛》繼承了這一手法,同時又進行了發展和創新。
《戰艦波將金號》的影響不僅止於歐洲,它很快也成為了好萊塢效仿的模板,事實上,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中所使用的多鏡頭、快速剪輯的蒙太奇手法已經成為好萊塢影片的基本表現模式,甚至可以說,好萊塢才是愛森斯坦最好的學生。以好萊塢的代表作《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為例,這部纏綿悱惻、催人淚下的愛情片,依然使用了《戰艦波將金號》中所使用的蒙太奇手法。例如,在費雯麗扮演的女主角瑪拉走向滑鐵盧橋自殺的那一場戲,一隊軍用卡車在橋上隆隆開來,瑪拉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蒼白的臉在車燈的照射下美麗而聖潔。鏡頭在軍車和瑪拉之間反復的快速剪切,在群眾的驚叫聲、卡車的剎車聲中,最後,瑪拉結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隻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這樣的表現方式幾乎是完全照搬了《戰艦波將金號》中的橋段。
同樣的例子還有希區科克導演的《精神病人》(Psycho)一片中,最為著名的浴室謀殺那一場戲。《戰艦波將金號》中「敖德薩階梯」那一場戲,8分鍾的時間愛森斯坦用了160多個鏡頭,而「浴室謀殺」這個場面共歷時48秒,卻由78個快速切換的鏡頭組成,盡管連一刀刺入人體的血腥畫面都沒有,但其恐怖效果卻因蒙太奇、場面調度、節奏、燈光及音響手法的綜合運用而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界。可以說,希區科克把經由愛森斯坦開創的蒙太奇剪輯手法推上了極致。
如果說,希區科克深諳愛森斯坦快速剪輯手法之精髓的話,那弗朗西斯·科波拉則是把愛森斯坦剪輯手法和隱喻的表達方式合二為一的好學生。在科波拉的代表作《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一片中,最後馬丁·西恩飾演的男主角揮刀砍死馬龍·白蘭度所飾演的魔鬼軍官的那一場戲,科波拉也沒有直接表現白蘭度被砍殺的情形,白蘭度的身影依然在黑暗中,只是在剪輯上逐漸加快揮刀的節奏,同時加入了土著們祭祀儀式上砍殺一頭公牛的場景,與白蘭度被砍的鏡頭交替剪輯。可以說,這是標準的愛森斯坦手法,與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中剪輯進的那三隻石獅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好萊塢,公開向《戰艦波將金號》致敬的則是著名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在他1987年所拍攝的代表作《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中,就有一段完全模仿「敖德薩階梯」的段落,這個段落也是全片的最高潮:在火車站的候車大廳里,凱文?科斯特納所飾演的政府特別調查員與歹徒不期而遇,雙方先是心照不宣,平靜的走向台階,繼而又幾乎是同時拔槍,互相射擊,與此同時,有個推著嬰兒車的路人正好路過此地,但由於受到驚嚇,嬰兒車不慎從台階的頂端滑落下去。科斯特納扮演的銀幕英雄自是了得,只見他邊舉槍射擊邊向下跑,最終在千鈞一發之際擊斃了歹徒,還接住了失控的嬰兒車。應該說,這個模仿還是很成功的,德?帕爾瑪同樣使用了階梯、嬰兒車、面部特寫等元素,同時又有自己的發揮。通過機位的多角度切換、升格鏡頭的配合使用,將整個動作場面表現得美輪美奐。雖然使用了慢鏡頭,但動作之間銜接得十分緊密,鏡頭與鏡頭之間的聯系也是絲絲入扣。
講到這里,我想愛看電影的朋友都不難想到,這種使用蒙太奇手段來渲染動作、烘托氣氛的做法,其實在動作片里司空見慣,而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吳宇森式的所謂「暴力美學」片——縱觀吳宇森的作品,幾乎找不出一部不使用這種蒙太奇手法的作品??基於此,甚至有人評論說愛森斯坦是暴力美學片的祖師爺,不過我想這絕對是曲解了他老人家的原意了。
吳式動作片之所以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能讓好萊塢看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其中動作場面的成功。可以說,在《戰艦波將金號》里初露端倪的「雜耍蒙太奇」,經過吳宇森的改造,已經徹底的誇張、極端化,並被吳宇森賦予了東方式的詩意與美感。即使到好萊塢以後,吳宇森的這一特點依然沒有改變。如《變臉》(Face Off)一片,只要是兩大主角的對決,幾乎百分之百的使用了慢鏡頭。尼古拉斯·凱奇標志性的半轉身拔槍射擊的動作,就從來沒有使用過單一機位的正常速度鏡頭,而一定是多機位、多角度的慢鏡頭,把凱奇的每一個動作細節都盡量拉長,並刻畫得纖毫必現;同時還通過多角度的重復來強化這一效果,從而把人物的瀟灑氣質和英雄主義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一瞬間的動作在吳宇森的電影里往往要用長達幾分鍾的膠片才能表現,這些人為拉長的時間間隔與中國畫里的「留白」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營造了一種東方式的「氣場」,充滿了東方式的美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愛森斯坦的同胞,蘇聯電影藝術大師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其實塔爾科夫斯基最初是以愛森斯坦的批判者身份為人所知的,他曾經發表文章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進行系統的批駁,他認為愛森斯坦的蒙太奇手法太強調導演的主觀意圖,取消了觀眾的主體地位,是不可取的。基於此,他還反對愛森斯坦影片中的任何隱喻鏡頭。但是,一旦進入創作實踐,塔爾科夫斯基根本無法與愛森斯坦徹底決裂,在他的電影里,隱喻蒙太奇比比皆是,以其《安德烈·魯布廖夫》(Андрей Рублев)一片為例,在影片開頭那個農夫乘坐的熱氣球墜毀以後,塔爾科夫斯基並沒有直接去表現,而是插入了一匹馬倒地的鏡頭,這與《戰艦波將金號》里那著名的石獅子不正是起著相同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塔爾科夫斯基後來也不得不承認,「顯然有人會指責我前後矛盾。然而,藝術家本來就可以創造規則而又打破規則嘛。」
『陸』 從20世紀50年代『解凍電影』到80年代『生活電影』前蘇聯電影有怎樣的發展變化其內在聯系表現哪些方面
俄羅斯民族處在一個獨特的地理位置上,在這里,東方與西方兩股世界之流發生著碰撞,因此,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民族精神而言,俄羅斯民族既不是純粹的歐洲民族,也不是純粹的亞洲民族。在這種境域當中,俄羅斯精神有著渾厚、博大、悲憫的極端氣質。在俄羅斯人身上,各種矛盾特點奇妙地結合在一起:專制主義、國家至上、自由放縱、善良平和、柔順內斂等等。那裡有對苦難的堅忍不拔,有對彼岸世界、對終極的不懈追求。俄羅斯的大地彷彿就是痛苦與思考的象徵,因思想而受難,因受難而思想,是俄羅斯社會三百年繼之不輟的文化主題。強烈的悲劇意識和悲劇命運使俄羅斯民族的藝術凝重大氣,感情濃烈,無數傑出的藝術大師背負著俄羅斯命運,反復吟唱著普希金所說的俄羅斯之調。蘇聯時期,新興的電影藝術建築在深厚的文化傳統基礎之上,以這一新興的藝術形式表現著俄羅斯民族的情感和命運。依託著獨特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藝術傳統,蘇聯電影在國際電影中,寫下了自己輝煌的篇章。
在默片時代,愛森斯坦、普多夫金和杜甫仁科這些電影大師創造了神話般的電影奇跡。有聲電影的產生結束了這一段黃金時期,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三四十年代,和別的藝術形式一樣,蘇聯電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影響下,描述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成為了此時的關注熱點,這一時期拍攝出了一批成熟的優秀影片,例如尼古拉斯·艾克的《生路》、瓦西里耶夫兄弟的《夏伯陽》(1934)、吉甘的《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1936)、頓斯闊伊根據高爾基三部自傳式小說拍攝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1938年至1940年攝制)、米契爾·羅姆的《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等。盡管此後蘇聯電影在主題、體裁和風格方面開始出現多樣化的風貌,歷史事件、歷史活動家、社會主義建設、工農群眾的現實生活題材等都在電影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但是在創作思潮上,意識形態的僵化卻越來越禁錮了電影藝術的自由發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過分強調了意識形態對文學藝術的控制,使藝術失去了獨立的品格,以至於在電影中以理想來矯飾現實,俄羅斯傳統的厚重與深刻被平庸逐漸代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蘇聯電影的創作陷入了低迷。
蘇聯電影的再度輝煌出現於50年代中期以後,從那時起一直到80年代,隨著創作環境的寬松以及與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強,蘇聯的電影事業出現了人才濟濟、群星燦爛的繁榮景象。這一時期的蘇聯電影,在世界電影藝術史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無論是場面恢宏、英雄史詩般的戰爭大片,還是跌宕起伏、柔腸寸斷的倫理片,都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一、 解凍與深入——五六十年代的蘇聯電影新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對於蘇聯來說,這場戰爭不僅打亂了正常的社會生活,而且,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第二次世界大戰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場戰爭中,蘇聯犧牲了2000萬人,用血的代價換來了戰爭的勝利,這給戰後蘇聯人的生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創傷,整個社會一時無法從戰爭的陰影中擺脫出來,社會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沿著戰爭年代的慣性在滑行。40年代初遭受了戰爭破壞的蘇聯電影在戰後延續了低迷的狀態,「無沖突論」統治著整個文藝領域的創作活動。因而在創作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也產生了不少條條和框框。藝術家不是反映生活的原貌,而是把生活表現得非常理想化,盡力掩蓋生活中的陰暗面和不幸。這造成了故事片的產量逐年下降(1947年7部,1948年17部,1949年16部,1950年15部,1951年6部),並且影片題材狹窄,影片的主題靠說教來喻示,缺乏藝術感染力;藝術表現手法呆板僵化,電影的敘事語言沒有新的建樹;人物只有共性沒有個性。此時期有一類「紀念碑式的史詩片」,如《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等突出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而另一類現代題材的影片迴避矛盾沖突,粉飾現實生活。如:《金星英雄》、《幸福的生活》等。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影片內容單調,風格雷同。好的藝術影片寥寥無幾,只有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鄉村女教師》、《青年近衛軍》等幾部質量比較高。
1956年,蘇共召開了二十次代表大會,徹底批判了「個人迷信」和「無沖突論」。理論上的解放給了蘇聯電影較大的創作自由,劇作家和導演們從「無沖突論」的桎梏中脫身而出,可以相對自由地表現真實的矛盾沖突,在這一時期,隨著禁忌的逐漸被打破,電影從內容到形式的創新有了實現的可能,蘇聯電影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19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人道主義精神在一批呈現出新面貌的影片中重新放出了光彩。一批新的電影人涌現出來,開始了他們創造性的工作,例如邦達爾丘克、丘赫萊依和塔爾柯夫斯基等等,他們和老一輩電影藝術家羅姆、格拉西莫夫等人一起,對蘇聯電影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以人性的眼光譴責戰爭與個人幸福的對立,並以揭露戰爭的殘酷來呼籲全人類的和平。這個時期的影片題材廣泛,風格樣式多樣化,在揭露生活陰暗面、深化人道主義主題、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探索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段等方面有了不俗的突破。
50年代,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戰爭留下的巨大傷痛遠遠沒有平息,每個家庭幾乎都有親人犧牲在戰場,生活下來的人長久地沉浸在眼淚和對親人的悼念中,這是戰後蘇聯集體的心靈創傷和悲劇命運。在以前的《青年近衛軍》、《普通一兵》等影片中,著力表現的是具有英雄主義氣質的戰爭英雄,與此相反,新一代導演將目光投向了遭受戰爭創傷的普通人,並對人在戰爭中的境遇、人與人之間真實復雜的關系做出了深刻的思考。1956年,新一代導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於1956年根據鮑·拉甫列涅夫的同名小說拍攝的成名之作《第四十一》,揭開了蘇聯電影創新的序幕。與此後大部分影片關注二戰題材不同,《第四十一》講述了一段革命歷史:國內戰爭的年代,政委葉夫秀柯夫率領一支紅軍突圍,倖存部隊中女戰士瑪留特卡是個神槍手,她已打死了40個白匪軍。政委令她與另兩個戰士把撤退途中俘獲的一名白匪中尉從海路押送到司令部去受審。途中,起了風暴,兩名戰士被捲入海中,瑪留特卡和白匪中尉漂到了孤島上。本來就迷戀中尉的「藍眼睛」的瑪留特卡與中尉相愛了,但他們的觀點立場迥然不同,經常發生爭吵。一天,當中尉奔向朝孤島靠近的一艘白匪小船時,瑪留特卡一再勸其站住,他卻繼續在水中奔跑。瑪留特卡猶疑再三,終於放了一槍,中尉停止了奔跑,慢慢倒了下去,他終於成了她槍下的「第四十一」個。中尉躺在海水裡,瑪留特卡奔過去,把他的頭緊緊地抱在懷里,哭喊著:「藍眼睛……我的藍眼睛!」
《第四十一》獲195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這是當時的青年導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Grigori Chukhraj 1921—2001)的第一部影片,他是「蘇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而《第四十一》被國際影評界公認為這股浪潮的首部力作。《第四十一》雖然是一部戰爭影片,但是戰爭在影片中卻只是作為敘事的背景而存在,格里高里·丘赫拉依關注的其實是在最排斥人性的戰爭中去展現豐富復雜的人性美。在遠離革命與反革命紛爭的小島上,男女主人公動人的愛情故事得以優雅而又甜美地展開,但戰爭締造的這段愛情在歸屬意識蘇醒之後,又走向了宿命般殘酷的毀滅,男女主人公墜入了悲劇深淵。格里高里·丘赫拉依細膩地處理了電影的敘事和詩性抒情,把處於悲劇境域中青年男女的豐滿人性表現得格外動人心弦。瑪留特卡既有紅軍女戰士堅定的立場,又有少女豐富的人性,在她身上反映了時代的特徵、時代的復雜性和時代的矛盾。影片展現了瑪留特卡復雜的內心世界,令人信服地表現了人性與階級意識在她身上的尖銳沖突。《第四十一》的藝術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影片中,丘赫拉依注入了大量抒情片段,蔚藍色的大海、熊熊的火堆、強烈的抒情音樂,這一切都給《第四十一》帶來了濃烈的人性意味。《第四十一》是50年代後期蘇聯電影全面創新的一個發端,從這部影片開始,一個嶄新的,在蘇聯電影史中被稱為「蘇聯電影新浪潮」的時代來臨了。
在這以後不到10年的時間里,蘇聯涌現出了一批傑出的導演。在他們的努力下,蘇聯電影在內容的深度、題材的廣泛、形式的革新以及風格樣式的多樣化上,都有了極大的突破,電影藝術表現力的不斷深化和對電影語言的積極探索,使這一時期的電影和三四十年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電影創作形成了明顯的區別。變化最先發生在戰爭題材的影片當中,這時期的優秀電影有:卡拉托佐夫(Mikheil Kalatozishvili,1903—1973)拍攝的《雁南飛》(1957)、邦達爾丘克(Bondarchuk,Sergei Fiodorovich,1920~1994)拍攝的《一個人的遭遇》(1959)、丘赫萊依拍攝的《士兵之歌》(1959)和《晴朗的天空》(1961)、阿·阿洛夫和弗·納烏莫夫拍攝的《給初生者以和平》(1961)、安德烈·塔爾柯夫斯基拍攝的《伊凡的童年》(1962)等代表作。
對於蘇聯來說,50年代後期,衛國戰爭的勝利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這使得當時的整個社會思潮可以拉開一段距離去冷靜地審視戰爭,表現在電影方面,便是革命激情所帶來的英雄主義豪情逐漸演變為厚重的悲劇感和對人性的思索。這一時期的電影紛紛採取了普通人的視角去反思戰爭,貫穿著人道主義的悲憫,影片著重描寫戰爭中人的遭遇、命運和不幸,凸現了戰爭給社會和人民幸福生活造成的破壞,隨著影片對戰爭事件的關注轉向了對戰爭中人的關注,它所展現的人們心靈的巨大創痛深深震撼了一個時代。《雁南飛》中薇羅尼卡和鮑里斯一對年輕戀人被戰爭毀滅的愛情;《一個人的遭遇》中木工索闊洛夫在衛國戰爭中所經歷的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士兵之歌》中一去不回的阿遼沙;《伊凡的童年》中備受摧殘、心中懷滿仇恨而夭折的伊凡。這些形象的出現在蘇聯電影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每個具體的人的命運被放置在了中心位置,「非英雄化」的同時,也就是對人的珍視、熱愛和對人在歷史中脆弱處境的無限惋惜。
值得注意的是塔爾柯夫斯基拍攝於1962年的《伊凡的童年》,在電影中,伊凡是一個面孔黝黑、背上布滿傷痕、不停地戰栗的小男孩。戰爭毀滅了伊凡的童年,他不再擁有兒童的純真無邪,反而是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扭曲,只有在夢境中他才能夠返回到被掩蓋起來,似乎已經消失的童年情境中去。在夢中,伊凡是一個自由的、心靈充滿了喜悅的人,他能夢見大自然的美,能和人類美好的情感相遇。但是在現實中,伊凡永遠無法平靜下來,他是一個復仇者,一個被戰爭徹底摧殘了的兒童。影片改編於弗·鮑哥莫洛夫的小說《伊凡》。在影片中,塔爾柯夫斯基作出的重大改變是引入了伊凡的夢,他讓伊凡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當中,一個是現實世界,一個是伊凡做夢的世界。兩個異質世界的強烈沖突讓伊凡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們敏感而又悲痛的心中。《伊凡的童年》始終滲透這一股悲切的激情,塔爾柯夫斯基本人的人道主義觀點清晰而又深刻地在影片中表現了出來。在一定意義上說,《伊凡的童年》和當時在西方剛剛興起的「作者電影」有著共同的審美趨向,因此,影片在國際影壇上引起了重視,《伊凡的童年》獲得了1962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舊金山電影節大獎,並在數十個國家上映。
這一時期,蘇聯電影在國際上頻頻獲獎,《雁南飛》在國際影壇上引起了轟動,獲1958年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士兵之歌》榮獲舊金山電影節大獎、最佳導演獎、全蘇電影節大獎、戛納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獎;《晴朗的天空》在1961年的第2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與日本影片《裸島》共同獲得大獎,並在舊金山電影節獲最佳導演獎。在以其對戰爭深刻的反思以及對人在戰爭中普遍處境的強烈關懷打動世界的同時,這一時期蘇聯電影新鮮的、獨創性的電影表現手法和藝術形式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蘇聯電影從一開始就對電影這一門獨特的藝術在形式以及技巧上給予了充分的關注。無聲電影後期,對電影藝術的自覺終於導致了藝術觀念上的一次大的爭論,爭論發生在愛森斯坦和C·尤特凱維奇之間,實質是詩電影和散文電影兩種電影理想的沖突。在時隔30年之後,「詩電影」重新在蘇聯電影界發出了回響。老一代電影藝術家米·羅姆(Mikhail Romm1901—1971)不僅對其給予了熱情的支持,他還發表了不少文章,從理論上闡釋電影的內容與形式必須突破舊框框,必須創新。年輕一代導演中致力於創新的幾個主力,如格·丘赫拉依、安·塔爾柯夫斯基都是他的學生。詩電影的特點已經不是單純地表現在隱喻、象徵、比擬上,而且貫穿於整部影片的構思之中。在影片中,詩電影減弱了戲劇性的沖突,代之而起的是大量抒情場景和詩性格調。《雁南飛》並不正面描寫戰爭場面,甚至連敵人的形象也不出現,而是著力表現薇羅尼卡的內心矛盾;《士兵之歌》突破了敘事電影的框框和戲劇結構,採用了散文結構,影片雖然沒有多少曲折的故事,但它給予人們的感受卻遠比一些故事和事件豐富得多,它能使觀眾從哲理的高度去思考戰爭與人的關系。《一個人的遭遇》是一部獨白式的影片,影片的導演技巧和造型處理都具有較高的水平,在運用電影表現手段方面出色而大膽。片中有十分獨特的蒙太奇轉換,又有前所未有的仰俯拍鏡頭。
在詩電影理論的影響下,這一時期在蘇聯電影界興起了一種「情緒攝影」的理論,主張電影攝影不是客觀主義的記錄,而應帶有強烈的主觀化情緒色彩。這個階段電影中典範化的鏡頭處理給予了以後的電影無盡的啟示,為人稱道的處理層出不窮。比如《雁南飛》,鮑里斯臨死前靠在一棵白樺樹上,他的身子慢慢向下滑,眼睛望著急速地旋轉著的白樺樹梢,在旋轉著的白樺樹梢的背景上出現了鮑里斯想像他和薇羅尼卡結婚的畫面,隨後想像的畫面漸漸淡去,白樺樹梢旋轉得越來越快,又戛然而止,銀幕上出現了鮑里斯兩手伸開倒向水窪的畫面。《一個人的遭遇》中,索闊洛夫和其他俘虜在採石場做苦役這場戲中。畫面上展現的是寸草不生的大採石場,疲憊不堪的、被折磨的虛弱已極的人們在鑿石頭。單調的、不斷重復的鑿石聲塑造了一種音響的氣氛,畫面造型的處理更加突出了苦役的難熬:俘虜們捧著大石頭一步步慢慢走上山去,另一隊人在採石場的溝底走著,還有一隊人在山脊上艱難地行進,身體極度虛弱的人還被德寇碰撞而滾下山坡。均勻的鑿石聲,均勻而沉重的腳步聲,使人覺得這種法西斯苦役式的勞動永無盡頭。《伊凡的童年》中的最後一場戲,也就是在伊凡最後的夢中,孩子們在沙灘上嬉戲,一切都是那樣純凈,那樣光輝,只是在水邊,在沙灘上豎著一棵燒焦的樹。伊凡與一個小姑娘追逐著向水裡跑去,這時,畫面中忽然閃現了那棵燒焦的樹,一片陰沉、晦暗的陽光籠罩著它。這個隱喻性的畫面非常富有表現力地讓人看到,在伊凡的道路上豎起了一棵死亡的黑樹。
詩電影的傳統在蘇聯以後的電影中得到了繼承和深入的發展。塔爾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一生的電影實踐對詩電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後來他又拍攝了《安德烈依·魯勃廖夫》、《鏡子》等影片,1983年他在義大利導演了《懷鄉》之後,在國外定居。1985年他在瑞典導演了獲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影片《犧牲》,1986年在巴黎病逝。西方影壇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是與費里尼、英格曼·伯格曼等齊名的大師級的電影藝術家。在塔爾柯夫斯基的後期電影中,詩電影的獨特性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尤其是他對長鏡頭的運用和探索達到了一個詩化的高度。蘇聯人的長鏡頭觀念建立在愛森斯坦蒙太奇理論的基礎之上,不是為了紀實而是為了表現,所以體現出來的是鏡頭內部的蒙太奇觀念,也就是用一個鏡頭來完成原來蒙太奇剪接的效果。所以在那個鏡頭中每當機器運動到一個局部,就會有一組戲出現。塔爾柯夫斯基的長鏡頭當中影像本身的節奏感純粹天成,不需藉助於台詞,也不需藉助於音樂或戲劇張力,在取消了一切指向性和明確的意義後,顯得純凈、優美。他開拓了電影的形式美,使電影成為一種本質優美的藝術。
這時期的蘇聯電影除了戰爭題材的影片之外,重要影片還有歌舞諷刺喜劇片《狂歡之夜》、抒情喜劇片《忠實的朋友》、抒情正劇片《生活的一課》等,此外還有一些文學名著改編的影片在藝術性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格拉西莫夫拍攝的《人與獸》(1962)、《記者》(1967)和《湖畔》,作為他這一時期現實生活題材的三部曲,以普通人的命運,生活中的矛盾沖突作為影片的中心,並將人物刻畫和對環境、社會的描寫交織在一起,使作品令人深思、耳目一新。
1967年,阿·阿斯柯爾道夫(Aleksandr Askoldov1932—)根據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說《在別爾季切夫城》改編並導演了影片《女政委》。 阿斯柯爾道夫說他拍攝的是一部關於人的尊嚴和愛的影片,一部關於女人對家庭、對孩子的愛的影片。女政委瓦維洛娃在生孩子之前,身上只有軍人的勇敢和原則性,缺乏女性的柔順,生了孩子之後,她成了一個閃爍出母愛的真正的女人了。1967年,本片尚未完成就遭到了厄運:攝制組在烏克蘭拍片,莫斯科多次來電報命令停拍,但攝制組還是把影片拍完了。審看樣片時,影片遭到了禁映,拷貝被剪得支離破碎,一些素材也被焚毀。這個事件標志著從50年代後期開始的一個電影時代結束了。
二、 70年代以來——四大電影題材創作熱潮
和其他藝術的命運一樣,在蘇聯這一時期,電影一直在文藝政策的指向性引導下,經歷著或是繁盛或是衰弱的起伏過程,但只要政治的嚴密控制出現稍微松動,蘇聯電影就會盡量伸張藝術的個性與獨立,恢復藝術的自覺與尊嚴。1972年,蘇聯國內的社會生活在經歷了短暫的壓抑之後,出現了寬松的景象。這一年,蘇共中央重新思考了發展電影事業的政策,頒布了「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的決議。由此,電影再次出現了繁榮。從70年代開始,蘇聯電影進入了以戰爭、政治、生產和道德四大題材為代表的一個新階段。但是,時代畢竟改變了,整體的社會思潮和中心問題也在發生變化。如果說50年代後期開始的蘇聯電影在強力反撥前一時期對個人的忽視這種傾向的基礎上,將人的悲劇命運重新放置在時代的中心課題當中,那麼從70年代開始,電影在繼續關注人的同時,卻悄悄地改變了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方式。在戰爭題材的影片中,英雄主義回到了人們的視野,而在其他題材的影片中,蘇聯當時的社會現實引起了電影藝術家的普遍關注,他們開始從各種可能的角度探索有關道德主題的表現,對精神和道德因素對於社會所產生的影響給予了深刻的反思。
戰爭永遠是蘇聯電影中一個無法饒過的主題,70年代開始,被稱之為第三代戰爭片的一大批優秀影片出現了,這些影片體現了「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有機結合」。這些影片逐漸轉向表現蘇聯官兵在戰爭中的英雄行為,把激烈的戰斗和前線平凡的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以揭示主題,著名的影片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和《熱雪》等。在這同時,出現了另一類的場面宏大的戰爭片,其中以奧澤羅夫(Ю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Озеров 1921~)導演的五集文獻性故事片《解放》為代表。影片刻畫了從兩軍統帥部到普通戰士的角色形象,忠實記載了蘇軍開始反攻到德軍全軍覆沒的全過程,從一個全景角度來表現戰爭,堪稱史詩式的巨作。拍攝於1972年的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第三代戰爭片的發端與代表作品,這一類影片還有《只有老兵去戰斗》(1973)、《活到黎明》(1975)、《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受傷的小鳥》(1977)、《沒有戰爭的二十天》(1977)等代表作。
第三代戰爭片既贊美為革命英勇獻身的精神,又揭示了戰爭對人類幸福生活的摧殘。在50年代強烈的感情控訴之後,電影藝術家對衛國戰爭的思考,不再傾注於對戰爭的控訴和對人性毀滅的嘆息,而是重新展示蘇聯歷史上一段偉大的勝利。這時期大多數戰爭片表現的戰斗是局部的,規模較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影片將鏡頭對准了事件中的人物,著力刻畫蘇聯戰士的英雄主義精神和這些戰士豐富多彩的內心生活。人道主義和愛國精神體現在主人公的英雄行為當中,而人道主義是英雄行為的一個充實。這兩方面內容的結合使影片的內涵深刻,富有人性意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蘇聯
蘇聯第三代戰爭片中的主人公往往身陷悲劇處境,身心遭受極大的創傷,但是,在陷於絕境之後,他們身上的英雄主義品質卻愈發地光彩奪目。比如羅斯托茨基拍攝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方面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戰士的英雄氣概。影片講述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帶領兩個班的女高射機槍手駐扎在一個小車站旁的村子裡。車站周圍是戰略要地,敵機經常來轟炸或騷擾。一天,班長麗達在鄰近的樹林里發現了空降的德寇。於是,瓦斯柯夫帶領一支由麗達、冉妮婭、麗薩、迦爾卡、索妮婭等五個姑娘組成的小分隊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與敵人交戰中,姑娘們一個個犧牲了。班長麗達受重傷後不想拖累瓦斯柯夫,她託付瓦斯柯夫去找她兒子,隨即開槍自殺。瓦斯柯夫瘋狂地沖進德寇在林中的營地,活捉了四個俘虜。影片的結尾是20年後,瓦斯柯夫帶著已成長為青年軍官的麗達的兒子來到當年戰斗過的樹林里,找到了當年這五個女兵的墳墓,給她們立了一塊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沒有經歷過戰爭、到當地來旅遊的歡樂的年輕人,不由自主地對著墓碑肅立誌哀。影片選擇了五個姑娘作為影片的主人公,以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去表現戰爭的殘酷。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姑娘本是與戰爭不相容的,她們應該與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應該有幸福的愛情,但她們卻遇到了戰爭。影片以一種鮮明的悲劇意識,讓活躍的生命、金色的年華和美麗的身軀毀滅給人看,從而控訴了侵略者侵略戰爭的罪惡。《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方面表現了戰爭的嚴酷,戰爭對個人幸福的破壞,對女兵青春的毀滅,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現了女兵們為保衛祖國而自覺獻身的精神,表現了她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柒』 蘇聯電影《雁南飛》女主角的資料
資料很少啊,不好找....
抱歉,老生已經盡力了。
塔吉亞娜·薩莫依諾娃 Tatyana Samojlova
女,生於1934年5月4日
星座: 金牛座
作為演員 Tatyana Samojlova的電影作品(數量:6)
Net smerti dlya menya ------- (2002)
24 chasa ------- (2000)
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 (1967)
長使英雄淚滿襟 Italiani brava gente ------- (1965)
未寄出的信 Neotpravlennoye pismo ------- (1959)
雁南飛 Letyat zhuravli ------- (1957)
俄文原名:Letjat zhuravli
中文譯名:雁南飛
英文譯名:The Cranes Are Flying
蘇聯 1957年
導演: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Mikheil Kalatozishvili
主演:塔吉亞娜·薩莫依諾娃Tatyana Samojlova
阿勒克塞·巴塔洛夫Aleksei Batalov
片長:97分鍾
字幕:外掛英文
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女演員特別提名獎
褪掉色彩斑斕,銀幕上只留下光與影最原始的黑白對比,讓一次次的光影投射出那段感情,讓時間和空間見證動盪年代中飄離的人們。或許亘古不變的愛情變得更加純粹;或許,黑白編織的故事,投射的影像沖擊了我們的心靈。那份感動,那份痴迷,還有那份對電影本身的敬佩遲遲不能散去,雁兒南飛,留下一個姑娘在等待;留下電影歷史上精彩的一頁——《雁南飛》。
任何電影都在講述情,而愛情更是占據了大多數。在戰爭的包裹下,《雁南飛》依舊是給我們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漂亮的維洛妮卡,英俊的鮑里斯,相愛卻因戰爭分開,姑娘在等待中委身於他人,而最終等來的卻是戀人已逝的絕望。看似老套情節,卻分明在導演攝像的鏡頭語言中鋪排得當,張滿沖突,令那份愛情刻骨銘心。
維洛妮卡,整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思考是她是否正面,畢竟她是背叛了。是誘惑?是重擔?是要依靠?抑或是其他?在等待中她嫁為人婦,一個在空襲中得到她的男人。她在尋找依靠,失去所有親人,失去戀人音訊後,至少還有馬克在愛護她,她在那場炮火中失去了防線。可她還是後悔了,婚後的生活壓抑,心中對戀人的思念更為加深。得不到周圍人的諒解,整天生活在思念等待中,人物的造型也從天真爛漫的少女轉換成心思繁重的少婦。難道真的是為伊消的人憔悴?愛情在時間的緯度中拉的很長,但依然如蛛絲般的綿延不絕,纏繞著主人公周圍,讓她無法擺脫心靈的折磨。直到看見那隻「小松鼠」的留言後她才笑了,可她不知道戀人早已經遠離塵世。她的形象存在矛盾,但並不妨礙觀眾對她的同情與喜愛。而且飾演她的達.薩莫依洛娃就象美國的奧黛麗.赫本,可愛而又充滿女人味,她的表演更是減低了觀眾對電影這個人物的厭惡感。最後,她把鮮花送給了其他的戰士,愛情升華成了博愛,也許有導演的一相情願,但這種升華確實比較符合這個人物內心發展變化的路程。
愛情是什麼?只叫人生死相許。愛情是分泌的一種特質,只能是那個人,只愛那個人。一種獨有,一種堅貞或許才是愛情最高境界,它不象鳳梨罐頭到了一定時間就會變質,那種歷久彌新的感覺是有的人一輩子都體會不到的。很明顯,電影中的兩個主人公就是如此。電影一開始就用電影獨有的語言,給觀眾一幅幅溫馨的畫面。鮑里斯還是參加了軍隊,離別時對他等待的刻畫,一組長鏡頭,推過一張張分別臉孔,他焦急地尋找維洛妮卡,他人的焦慮同樣也是他自己內心的不安。戀人未滿,戀人未到,這樣的生死離別怎能不擔心?可是最後還是錯過,任憑女孩呼喊,他沒有聽見,頹喪低著頭,胸前貼著女孩的照片奔向戰場。由於特定的情況,他們分離了,在不同的空間,彼此想念著,一邊在等待來信,一邊只能以照片來了以自慰。當戰爭奪取男子生命時候,電影更是運用了電影語言最有效的手段,令那一場景在整個電影史中都留下輝煌的一筆。在樹林里,鮑里斯倒下,伴隨這個生活中瞬間消失的動作,電影浪漫了一回,閃回出此時他內心的想法,於之畫面是不停旋轉的白樺林和他回憶中的幸福時光:在樓梯上追逐愛人,想像著結婚時自己穿著燕尾服,打著領結,新娘白紗婆娑。在一陣陣的眩暈與回想中,電影回到現實中的白樺林,他倒下了,陽光還是很刺眼。心中那個想念將到天國,揮之不去了。
也許,整個電影本不是在闡述一個動人的愛情,更多的是對戰爭的控訴與蘇聯人民英勇抗戰的歌頌。但是在這個愛情的主題下,整個電影更具有了觀看性。不象以前的電影般說教和宣傳,高大全人物。夏伯陽式的人物也被這樣的小人物描述所替代,蘇聯電影開始在整個國際影壇上閃耀光輝。這里有國有化電影的可取之處,當然最多的還是導演自身對藝術追求的不懈努力。在寬松的政策資金條件下,蘇聯電影工作者在五六十年代吸收前人技術上的創新,給自己的電影以全新的藝術品位,當然能夠在國際上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說《戰艦波將金號》給蘇聯電影以全世界的注目,並且引導了一個潮流的話,那麼《雁南飛》在電影技術和故事的設置上更使蘇聯電影上了一個藝術與民眾雙重接受的新台階。電影中無論是畫面還是光線的運用,都可以看出攝影的匠心獨運,大雁南飛的雙重隱喻給電影有了更為明確的定位與藝術品格。怪不得奪得當年的嘎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了。
雁過無痕,當年的演員已經老去,在銀幕上留下最光輝的臉面,而精彩的電影也載入史冊,或許,雁過還是留下了什麼的……
簡 評
本片充滿了浪漫主義悲劇的激情,片中用大量具有隱喻和主觀情緒色彩的蒙太奇鏡頭,把人物的內心世界投射在銀幕上,使攝影機被賦予了個性化的生命。本片堪稱前蘇聯五十年代「情緒電影」中的代表作。
下載地址:http://lib.verycd.com/2005/07/21/000005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