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趙氏孤兒》影評
趙氏孤兒」這個故事經過不斷演繹之後,已經成為了一個經典敘事。其基本故事框架都是奸臣屠岸賈將趙氏全族滅門,趙家門客公孫杵臼和程嬰臨危救孤,程嬰以親生兒子和好友公孫杵臼的性命為代價,換得屠岸賈信任,並帶著趙氏孤兒投入屠岸賈門下,忍辱負重,撫養趙氏孤兒長大成人,滅掉權臣屠岸賈,最後趙氏孤兒終於報仇雪恨。 這樣一個以「復仇」為主題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後,大家通常會認為這會是一個歷史題材的影片。但《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卻恰恰刻意模糊了故事的歷史背景。除了在影片開頭有一個簡略的說明性字幕,交代了「晉國」這樣一個模糊的歷史背景外,全片基本上不再糾結於真實的歷史,而是想努力講述一個對當下時代有所發問的故事。 對於《趙氏孤兒》這部電影來說,它在故事層面基本延續了經典敘事的框架,但在兩個重要細節上做出了不同的改編。一是用合乎現代觀眾口味的方式,解釋了程嬰為何會用親生兒子替換趙氏孤兒,從而確立了影片的基本視角;二是對「復仇」的主題進行了重新解讀。 這種對經典敘事的重構,加上影片對歷史背景的刻意模糊,其實體現出了陳凱歌導演試圖借經典故事傳達自我心聲的敘事意圖。如果說《梅蘭芳》這部電影因為受制於諸多現實因素的約束,從而無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他對自己的反思和對梅蘭芳這個人物的態度,那麼在《趙氏孤兒》這部電影中,陳凱歌導演終於可以相對完整地進行一次自我心聲的袒露。 程嬰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自我犧牲?他的犧牲換來的是什麼?如何回答這兩個問題,可能會是《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在當下電影市場上能夠得到認可的關鍵,也是導演陳凱歌所一直強調的「對時代發問」的主旨所在。 在傳統故事中,程嬰之所以用自己的親生兒子掉包趙氏孤兒,是因為程嬰是趙家的門客或好友。在傳統價值觀中,程嬰基於「忠義」的判斷,做出這個選擇雖然可能艱難但並非不可理解。但將這樣的一個故事放在當下,這個故事的基礎就開始變得可疑起來。對於大多數現代觀眾而言,這樣一個主動的選擇甚至是完全不可信的。如果從一開始就無法說服觀眾,這部電影就有隨時崩塌的危險。 在陳凱歌的《趙氏孤兒》中,程嬰的身份發生了一個細微的變化,他不再是趙氏的門客,也和趙氏沒有直接的聯系,而是變成了一個無意中捲入大事件的市井郎中,只是出於善良的性格而在最不恰當的時機出現在了趙家,結果直接掉進了漩渦的中心。 影片花費了相當篇幅,來刻畫和鋪墊程嬰這樣一個小人物的心理動機變化過程,從一開始的善良、懦弱,到程嬰面對抉擇時的猶豫和掙扎,最後演變成面對命運的無奈和悲苦,影片通過一系列小事件的設計,將「掉包計」這個關鍵轉折點,經過精密的推算之後,變成了一個命運之中的無奈選擇。 相比傳統敘事中的程嬰,電影《趙氏孤兒》中的程嬰是一個更能被現代人所理解的人物。因為他的所有選擇,都符合現代觀眾面對價值觀判斷時所呈現的利己主義。只是當他做出了一個又一個現代人可以理解的選擇後,命運的車輪還是將他碾在了塵土之中。 相比傳統戲劇中的人物動機,建立在「忠義禮志信」基礎上的選擇,已經無法再說服現代觀眾去相信一個人的價值判斷。為了能夠完成整個敘事的重構,影片煞費苦心地給出了一個符合現代觀眾價值觀的理由。程嬰還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小人物,他的所作所為仍然試圖在躲避崇高,但個人的抗爭卻無法戰勝命運的擺布,最後還是將他逼到一個不得不做出無奈選擇的地步。 影片《趙氏孤兒》的英文片名叫「Sacrifice」,直譯過來是「犧牲」。「犧牲」這個詞有「為堅持信仰而死」的含義,當程嬰做出了家人、歲月、友誼和尊嚴等等犧牲之後,他所堅持的信仰是什麼呢? 這就是《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在重構經典敘事過程中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程嬰的犧牲換來的是什麼? 在元雜劇《趙氏孤兒》中,程嬰帶趙氏孤兒投入仇人屠岸賈門下,將趙孤撫養長大後,趙孤藉助朝廷中的高層斗爭矛盾,親手殺死仇人屠岸賈,終於報仇雪恨。這個「復仇」的主題,一直是之後各種版本的「趙氏孤兒」故事的重點,陳凱歌導演的《趙氏孤兒》也同樣無法迴避。 但是在花費了相當篇幅刻畫和鋪墊程嬰這個角色後,電影《趙氏孤兒》其實已經向觀眾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程嬰是本片的主人公。相比之前各種版本的「趙氏孤兒」故事,程嬰已經從一個串聯故事、保存和傳遞仇恨記憶的功能型角色,變為電影故事中的支撐人物。這種故事視角的變化,其實才應該是電影《趙氏孤兒》所想重點表達的主題。之前所花費的所有篇幅,包括對程嬰犧牲動機的解釋,都是為了後面的這個主題,也是程嬰這個角色在電影中反復強調的一句話:「我要把這個孩子撫養長大,讓他們相親相愛,再把孩子帶到他面前,告訴他孩子是誰,我是誰!」 電影《趙氏孤兒》在悄然之中完成了一個主題和視角的轉變,「復仇」這個故事主題,成為程嬰的任務而非趙氏孤兒的任務。因此在電影故事中,程嬰帶著趙氏孤兒投入仇人屠岸賈門下,其實是選擇了一條最為艱難的復仇道路。他既要保證自己對孩子有絕對的控制,同時又要讓仇人屠岸賈對這個孩子產生感情,這樣才能最後實現讓屠岸賈「生不如死」的復仇目標。 作為必須要對敘事時間的長度有所控制的電影,採取這種敘事方式,在保證了程嬰和屠岸賈這兩個角色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的同時,也只能犧牲趙氏孤兒這個角色進一步豐富的可能,讓他成為了一個傳遞仇恨的工具,一柄程嬰最後刺向屠岸賈的利劍。因此在影片中,趙氏孤兒反而成為一個相對面目模糊的角色,他一直生活在程嬰和屠岸賈的陰影之下,幾乎沒有機會表達自己對身份認同的困惑,從而失去了「我是誰」這個傳統悲劇性主題的可能。 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影片的最後,程嬰藉助趙氏孤兒所完成的復仇,因為缺乏具體目標和具體事件的呈現,顯得有些曖昧和猶豫。程嬰把孩子撫養長大,並讓屠岸賈將他視為己出,相親相愛,然後程嬰再告訴孩子他是誰,我是誰之後,這個故事忽然就失去了推進動力。因為這個故事結局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關鍵在於如何讓觀眾完成認同感的最後確認。 但是程嬰在故事的結尾,因為之前對人物動機的種種消解和再詮釋,導致故事發展到最後,因為缺乏終極意義的支撐,所以可能讓觀眾會覺得有一口氣出不來:這一切是為什麼? 犧牲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終極目的。這樣一個格局的故事,最後還是要回到那些終極的話題上來。一個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奉獻出了自己的家人、歲月、尊嚴,擔負了趙家的承諾和重託,以及公孫杵臼的犧牲,他所獲得的價值和意義何在? 不能僅僅只是一個「我不服」或者「義憤填膺」。這種對於終極意義的有意無意的迴避,其實已經不再是導演個人所能掌控的問題了。正如我的一個朋友所說,「陳凱歌的對手,不是電影,而是時代。」 陳凱歌導演既不願意徹底地向當下的主流觀眾的價值觀屈服,也無法找到一個各個階層觀眾都認可的大概念來獲得滿堂喝彩。面對這種猶豫和懷疑,他也無法橫下一條心來,徹底不顧這個淘金時代所帶來的壓力或誘惑,決然轉身而去,在自己的道路上漸行漸遠。這種猶豫和懷疑,其實正是中國電影在這二十年來的縮影,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在電影中的縮影。
麻煩採納,謝謝!
❷ 趙氏孤兒的戲魂在哪裡,導演傳達的理念是什麼,程嬰的所做是對是錯
陳凱歌導演的歷史題材電影《趙氏孤兒》近日在全國公映。這個曾感動過無數人的經典題材,再次躍上銀幕,演繹中國版的「王子復仇記」。
「八義」包括哪八人
明代有根據宋元南戲劇本改編的傳奇劇本《八義記》,近代京劇等劇種的《八義圖》(一名《搜孤救孤》)源出於此。山西盂縣有藏山,古名盂山,有八義祠,祀八位義士,即周堅、鉏麂、提彌明、靈輒、韓厥、公孫杵臼、程嬰及代趙孤死的嬰兒。後四位人們熟知,均與趙氏孤兒有關;而前四位比較生疏,都與趙盾父子有關。周堅為春秋時晉國駙馬趙朔的門客,二人形貌極似,後趙家遭受權臣屠岸賈陷害,被滿門抄斬,周堅為救主人,與趙朔互換衣服後自刎,解了趙朔在下宮這個地方所遇的危難。鉏麑(音chu ni)是晉國大力士。貪圖享樂的晉靈公派遣武藝高強的鉏麑黎明去刺殺佐政大夫趙盾,鉏麑潛入趙家時,因勤於國事,趙盾已盛服准備上朝,只見他閉目養神,嘴裡還喃喃念著勸君的話。趙盾的勤勉和正直感動了鉏麑,鉏麑實在下不了手殺害趙盾,便退了出來,一頭碰死在門口的槐樹下。靈輒飢困於翳桑時﹐受食於趙盾﹐盾以簞食與肉遺其母。後輒為晉靈公的甲士﹐靈公埋伏甲士欲殺趙盾﹐輒倒戈相救,趙盾所坐車一輪脫落,靈輒用手托著車軸疾馳,使車免遭傾覆。盾問其故﹐輒曰﹕「翳桑之餓人也。」 後遂成為有恩不忘報的文學典型。提彌明是晉國大夫趙盾之車右,屠岸賈「狗咬趙盾」時,曾於鬧朝擊犬救主。晉靈公荒淫無道,大臣趙盾多次勸諫。晉靈公很反感,派刺客鉏麑刺殺趙盾未遂後,決定親自出馬宴請趙盾,席間借故向趙盾借佩劍,准備伺機殺掉趙盾,不料被在堂下等候的提彌明阻撓。趙盾乘機逃走,而提彌明被埋伏的帶甲武士包圍,獨自一人應戰,終因寡不敵眾,遍體是傷,力盡而死。
相傳,程嬰偕趙孤藏匿盂縣城北18公里處的藏山,藏山廟坐落在山谷的盡頭。創建於元代,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重修。廟宇依山構築,保存完整,有照壁、牌坊、山門、宮殿和樓閣等,趙文子祠為正殿,供奉趙氏孤兒,即後來的晉國正卿趙文子,祠西壁有連環彩色壁畫,記錄了春秋晉靈公時趙屠兩家相爭之事。正殿東側為報恩殿,祀義士程嬰。舊有韓厥祠,今已不存。正殿後有藏孤洞,洞內有《藏孤碑記》。每年農歷四月十五為藏山廟會,人流如織。
戲劇的輝煌成就
「趙氏孤兒」故事曾見於《左傳》《史記·趙世家第十三》、劉向《新序》《說苑》等典籍。元代戲劇家紀君祥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雜劇《冤報冤趙氏孤兒》(一作《趙氏孤兒大報仇》)。文詞豪放,戲劇性很強。在劇本里,晉國屠岸賈進讒言將趙盾一家300人滿門殺絕,並詐傳靈公之命殘害趙盾之子駙馬趙朔,囚禁公主庄姬,庄姬在府中生下一子。草澤醫人程嬰從公主府中帶出嬰兒。屠岸賈下令將全國一月至半歲的嬰兒全部殺盡,以絕後患。程嬰「告密」後,屠岸賈登門搜孤,並讓程嬰用刑逼供,公孫杵臼撞階而亡。屠岸賈收留程嬰作門客,並把趙氏孤兒收為義子。二十年後,趙氏孤兒長大,殺了屠岸賈終報前仇。作品描寫了忠奸冰炭不同爐的矛盾沖突,揭露了權奸的兇殘本質,歌頌了維護正義、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氣勢悲壯、感人肺腑。戲劇對史籍的改編之處:故事背景由晉景公改為晉靈公;把孤兒宮中藏改為宮外撫養;把孤兒深山長大改為仇人屠岸賈收為義子、並在屠府長大後殺屠報仇;把被請封的韓厥改為放孤後自殺;把趙盾門客公孫杵臼、程嬰改為老宰輔和草澤醫生。經過改動,結構緊湊簡練,人物形象鮮明,更加強化了悲劇色彩。紀君祥的劇本被譯成英、法、德、意等多種文字,並改編成多種劇本。早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伏爾泰就編過《趙氏孤兒》,二百年來長演不衰。近年,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藝術節上,又演出了這出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復仇故事」的劇目。
我曾看過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演出的《趙氏孤兒》,有「憂國」、「忠諫」、「託孤」、「搜孤」、「救孤」、「拷打」、「死節」、「還朝」、「討雁」、「陰謀」、「屈打」、「掛畫」等12場。其中「掛畫」一場表現程嬰夜觀八義圖,回憶往事,通過一幅畫讓趙武明白身世之謎。劇本以忠良被誅滅九族、眾義士為救忠良之後甘願赴死、程嬰背負不賢之名忍辱含冤育孤成人、孤兒終得報仇雪恨為情節線,故事曲折,扣人心弦,著力刻畫了為救孤而犧牲小我的眾義士形象,彰顯了中華民族文化中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不屈意志和道德評價標准,張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義精神,而結尾善惡有報的大結局十分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心理。
晉劇、豫劇、越劇、漢劇、話劇等許多劇種均有此劇目,而秦腔、京劇演出影響較大。秦腔為馬健翎作,京劇為王雁作。京劇最初以公孫杵臼為主,從譚鑫培起改以程嬰為主,加強了程的唱腔唱段,一般演出宗「譚派」。後又經余叔岩發展,成為了「余派」代表作。馬連良扮演程嬰,是馬派代表作之一。經過幾代人的長期打磨,《趙氏孤兒》戲劇結構相對充實、綿密、合理,藝術感染力很強。
電影的新探索
電影《趙氏孤兒》取材於《史記》,但基本顛覆了原來的故事藍本,成為一部集動作、愛情、夢幻於一身的電影。畢竟這部影片是二十一世紀的作品,導演陳凱歌一定不會中規中矩地忠實於原著而拍一部戲曲本的翻版了。他想反映當代人對這一傳統經典的觀點。電影《趙氏孤兒》保留了悲劇的故事核心,在價值觀上卻凸顯了人性的力量。影片沒有把程嬰塑造成英雄,而是還原為平民形象,理性、客觀地演繹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程嬰救孤是受庄姬之託,是老實善良的人性使然,也是迫不得已的情勢所致。我們注意到,電影里庄姬臨終時,對程嬰囑咐:「孩子長大後,不要告訴他的父母是誰,也不要告訴他的仇人是誰,讓他過老百姓的日子。」而在《東周列國志》上,此時庄姬說的話是:「趙武,趙武!我一門百口冤讎,在你一點血泡身上,出宮之時,切莫啼哭!」電影版庄姬雖然心裡裝著血海深仇,但她更珍惜兒子的生命,不希望他冒危險去復仇,只要兒子安全活著就是她最大的人生慰藉了。在電影中,當小趙武認賊作義父後,有一次和屠岸賈在談論「敵人」的話題時,屠岸賈語意深長地說:「如果一個人不把自己的敵人當敵人看待,這個人就天下無敵了!」從這些導演精心賦予的細節看,影片的用意是淡化「復仇」的主題,反對「冤冤相報」的歷史輪回。而影片海報的英文名字是Sacrifice (犧牲),而不是Revenge(復仇),也可以證明這一點。等候不及的韓厥暗中用弓弩射傷了屠岸賈,小趙武急切地回家向父親要來葯丸保住了屠岸賈的命,褒贊了孩童的善良和天真。但史實是讓殘暴者自食其果。史載,若干年後,群臣在晉景公支持下「與程嬰、趙武攻屠岸賈,滅其族」。殺戮的「盛宴」又重演了一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片尾歌《不說》意味深長:「不說,只是活著,等待時間開花結果。不說,只因愛著,話到唇邊,因風輕輕開放,啊,不說,只為夢想著,海枯石爛,不說比說了更多……」帶給人們綿長的思考。
時隔幾千年之後,社會飛速發展,「忠義」的時代背景已不復存在,讓今人去學習古人的「捨生取義」也不合時宜,但在價值觀取向方面,其仍有可取的地方,如忠於國家、愛護人民、恪守誠信、不辱使命、無私奉獻等美德。從這個意義上講,趙氏孤兒的故事對今人仍有深刻的認識價值和教育作用。
❸ 趙氏孤兒的主題是什麼啊啊。。。。
鮮明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傳統觀念,完成了復仇的主題。
❹ 趙氏孤兒反應的社會現實意義
原作"史記"記載,程嬰為保趙孤,明知道必死,卻拿自己的孩子換下趙孤。
國人傳統的忠義觀念里頭很重要的一個文化背景就是對權力的效忠,對權威和"高貴"血統的服從擁躉,也是封建人治社會的文化基因,在當前呼喚民主法制社會的條件下,這些忠義思想已經是文化糟粕。在一個民主,法制社會裡面,忠義思想是沉重的包袱,忠義和法制顯得那麼不協調,忠義往往是小團體利益,是超越法制的特權。為忠義可以放棄原則,違背法律,也可以違背自己的意願。忠義背後往往拿人性交換利益,或拿自己的利益交換子孫後代利益,或拿自身利益交換那些所謂忠義的"光環"留名後世,其實這些文化的本質是為統治思想服務的~
❺ 如何理解《趙氏孤兒》的矛盾沖突和主題思想
詮釋在仇恨的背後,人性的善良,對於追求人們內心情感的追求與解剖。反正你怎麼理解就是離不開一句話!「寬恕也是一種報仇的方式!」
❻ 電視《趙氏孤兒》主要講了什麼
《趙氏孤兒》是上海東方影視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由陳凱歌執導葛優、王學圻、黃曉明、范冰冰、海清、鮑國安、張豐毅、趙文卓、王瀚、趙文浩等人主演的古裝電影。改編自中國古典戲劇《趙氏孤兒》。
該影片於2010年12月4日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