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加坡電影《幸福萬歲》的飾演黃美珍的叫什麼名字
流傳中, 他的真名叫做Vitaliy Grachyov
② 傳奇大亨顧延枚有幾個老婆 顧延枚劇中感情線介紹
該劇以傳奇敘事的方式,傳導當下社會稀缺的人文精神,向人傳播正能量。該劇除了勵志滿滿的追夢故事,還有顧延枚與他一生中相遇的三個女人的愛戀。
據悉,在電視劇《傳奇大亨》中,張翰飾演的顧延枚最後娶了胡碧玉,應該只有一個妻子。而原型人物邵逸夫則有兩任老婆。
邵逸夫首任妻子是黃美珍,1926年邵逸夫跟其三哥到新加坡打理電影業務,在當地的華英戲院門外邂逅黃美珍,並對她一見鍾情。隨後,邵逸夫經常找借口到戲院去結識黃美珍。
黃美珍的男友當時是新加坡著名富豪余東璇,邵逸夫和黃美珍兩人通過余東璇認識,但兩人隨即相愛,並有幸得到余東璇的諒解。
1937年,黃美珍與在邵逸夫新加坡舉行了婚禮。前男友余東璇還特意派人送來了50萬元的大禮。黃美珍年長邵逸夫5歲,婚後兩人育有兩子兩女,長子邵維銘、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雲及邵維鍾。
這段婚姻持續了50年。1987年黃美珍在洛杉磯病逝,享年85歲。
邵逸夫第二任妻子是方逸華,1952年,方逸華在邵逸夫生命中出現了。某夜,邵逸夫來到邵氏戲院樓上的夜總會聽歌,當時方是紅遍南洋的女歌星,她的母親是20年前上海舞國紅星方文霞。
她唱了一首《花月佳期》。一曲畢後,邵逸夫邀約方逸華吃宵夜。一席長談,讓邵逸夫驚喜地發現方逸華不僅人長得美,歌唱得好,而且還懂得許多經營管理上的事,於是力邀她加盟邵氏公司。當時方逸華的歌唱事業如日中天,許多人都勸她不要離去,但她還是不顧一切地退出了歌壇。
於是,邵逸夫把方逸華帶到香港,並以妾室名義注冊。1969年,方逸華正式進入邵氏做一個普通職員,從邵氏的采購部做起,四年後轉任製片,逐漸做遍公司的每個環節,攢足了資歷後進入高層,四十年間,逐漸成長為邵逸夫最重要的事業夥伴。
1987年,邵逸夫的結發妻子黃美珍於美國病逝,享年85歲。10年之後,也就是1997年5月6日,邵逸夫和方逸華來到美國拉斯韋加斯登記並舉行婚禮。90歲的新郎邵逸夫、62歲的新娘方逸華,近半個世紀像電影一樣傳奇浪漫的愛情,終於有了圓滿的結局。
③ 黃美貞演過的電影
聊齋金瓶梅
④ 邵逸夫107歲去世,留下2子2女,為何他的商業帝國無人繼承
TVB就是香港的廣播電視台簡稱,TVB可以說是在上個世紀大獲成功,捧紅了很多的香港電視明星,同時還創作了很多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劇,即使是大陸的觀眾也備受影響。
TVB是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在1967年創辦的,雖然近幾年來香港電視台已經沒有過去那麼輝煌了,但是它依然是一個標志和一個時代的記憶。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TVB 的創始人之一邵逸夫,來了解一下他打造的商業版圖和他的家庭生活。
邵逸夫艱難的創業歷程,打造了輝煌的邵氏帝國
邵逸夫1907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父親曾經在上海經營著一家顏料公司,在邵逸夫剛剛出生的幾年,父親的生意做得是非常紅火,在上海商界也是頗有聲望的。而且他的父親不僅是商人,還是孫中山先生革命的擁護者。
1970年,邵氏兄弟開始將目光投入到了新崛起的電視行業,他們和無線電視台合作,在1973年舉辦了首屆香港小姐的選美比賽,並且這一比賽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了香港非常有影響力的盛會。1980年邵逸夫成為了無線電台最大的股東,他們的電影產業也逐漸收縮,並最終停止了電影的出版。
邵逸夫和妻子艱難相愛,走過了五十年歲月
邵氏家族之所以可以在電影電視行業大獲成功,一定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邵逸夫在剛剛進入電影行業時,他只要有時間就會堅持每天都要看九部電影。即使是之後他的年齡越來越大,他還是要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邵逸夫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在無線電視的創辦中,都一定是做到最好,邵氏公司拍攝的電影有一千多部,斬獲了很多的電影大獎。當然他最為人知曉的無線電視的創建,更是打造了無數的香港知名演員,在這個領域邵逸夫已經是做到了最好。
邵逸夫一生一共有兩任妻子,邵逸夫作為常年混跡在電影電視行業的人,他身邊的美女無數,也經常會拍到他和很多的女明星吃飯、逛街。邵逸夫的第一任妻子是黃美珍,黃美珍的父親是新加坡富商,邵逸夫當時在新加坡創辦自己的事業,認識了新加坡的一個富商余東璇,兩個人還是很好的朋友,而黃美珍當時就是余東璇的女朋友。
邵逸夫在見到黃美珍第一眼就愛上了她,通過短暫的接觸,兩個人就墜入了愛河。但是礙於朋友,礙於商業上的投資,邵逸夫的哥哥堅決不同意兩個人往來,後來他們一直在私下偷偷交往。
終於有一天,邵逸夫和黃美珍向余東璇坦白了兩個人的關系,並得到了余東璇的原諒。1937年,兩個人結婚了,婚後育有兩男兩女。兩個人的婚姻維持了五十年,最終黃美珍在1987年病逝。
邵逸夫的婚外情,使他和子女們反目成仇
邵逸夫和黃美珍的婚姻雖然是維持了五十年,但是其實邵逸夫是有一段婚外情的,1952年的時候,邵逸夫認識了方逸華。方逸華出生於上海,在南洋一帶是當紅的歌星,兩個人在劇院中相見。之後邵逸夫就一直帶著方逸華讓她共同打理邵氏的業務,兩個人就這樣一直維持著婚外情的狀況四十多年。
邵逸夫的這種行為自然是引起了子女們的不滿,再加上邵逸夫的孩子們都是跟著邵逸夫的哥哥長大的,本就生疏的家庭關系,讓他們的關系更加尷尬。
黃美珍去世的第十年,邵逸夫和方逸華結婚了,當時邵逸夫已經是九十歲,方逸華六十三歲。
邵逸夫的四個子女都沒有繼承他的事業,本來他的長子是從小當作繼承人培養的,但是婚外情卻讓父子關系惡化,邵逸夫的大兒子後來到新加坡做起了房地產生意。邵逸夫的二兒子和兩個女兒也同樣是移居海外,做著自己的事業,沒有接受父親的產業。
2014年邵逸夫去世了,享年107歲,邵逸夫在去世之後,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資產轉化為了信託基金,既然沒有人願意接受自己的事業,邵逸夫就將這些資產用在慈善上,這樣也算是讓自己的資產有一個很好的歸宿。
邵逸夫一生都投入在了自己的事業上,忽略了家庭,甚至是有愧於妻子,四個子女也都不親近甚至是怨恨父親,這樣的結局難免讓人遺憾。
⑤ 什麼是邵氏功夫電影誰能給我介紹一下。
邵氏功夫片,這個大名許多人都是如雷貫耳,但是還真沒人能系統的介紹一下,我也只能大概跟你說下。簡單地說,邵氏就是邵逸夫(國內很多大學都有他捐贈的教學樓和圖書館)和他兄弟,邵氏電影就是他們創辦的電影公司所拍的電影,因為他們出品的功夫片數量足夠多,質量足夠上乘,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開創了一個電影的時代。可以說沒有邵氏電影,就沒有今天香港電影在世界上的地位,香港電影屆也就不可能發掘出後來的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等,他們的功夫片都是延續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脈並且突破創新發揚光大了。
不看邵氏電影,不能說了解香港電影;不看邵氏電影,研究香港電影歷史的朋友,研究也會出現斷層。邵氏電影記載的不僅僅是它在香港最輝煌的10年歷史(60年中代到70年代末),也是記錄了香港電影50年發展史的一個方面。
1930年,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先後購入多間戲院;更到歐美搜羅西方的先進電影及器材。發展到1961年,邵氏已經是世界上擁有最大私人電影製作室的電影公司。
邵氏的掌門人--邵逸夫和鄒文懷
邵逸夫1907年生於上海,浙江寧波鎮海人,父親是漂染業商人,家中排行第六,故有「六叔」的稱號。1924年,他與兄弟成立上海「天一影片」,並負責外埠發行工作。1926年他從上海青年會中學輟學,往新加坡協助三哥邵仁枚管理電影業務。
在新加坡,他結識了南洋華僑富豪余東璇及其女友黃美珍,及後更與黃美珍情投意合,可幸余東璇不但沒有動怒,而且成人之美,並送了數十萬元給邵逸夫創業,邵逸夫遂於1937年與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並誕下2子2女。這段婚姻維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黃美珍85歲時於美國病逝。這一年,邵氏公司也宣布停產,同時,邵逸夫的4個子女陸續淡出邵氏的管理層。
邵氏由盛而衰,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邵逸夫的舊部鄒文懷另立爐灶,成立嘉禾影業公司。
現在是嘉禾影業公司老闆的鄒文懷,是香港乃至世界電影圈無人不知的人物,在電影圈內,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邵逸夫還要高。
鄒文懷在邵氏工作了12年,由宣傳部主任干起,直至升任總經理,他因與邵逸夫意見不合,遂帶同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另謀出路。
在電影圈流傳最廣的一段故事,是說鄒文懷一邊給邵逸夫打工,一邊將以《獨臂刀》而出名的邵氏影星王羽撬過檔,為了避過禁制令,把《獨臂刀大戰盲俠》安排在台灣拍攝。邵逸夫知道後大怒,該片上映時,邵逸夫指「嘉禾」侵犯版權,兩人都是親自上法庭對簿公堂,官司打了足足一年,花掉的律師費超過100萬港元,直到電影映期結束還未完結,足見兩人的水火之勢。
鄒文懷的成功,主要取決於他施行的獨立製片制度,他把與演員的僱傭關系改為合作關系,電影的利潤與演員分賬,從而網羅了大量的優秀演員。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創下香港電影史625萬元票房空前紀錄,與鄒文懷的用人政策不無關系。80年代,鄒文懷發掘出成龍,為嘉禾創造了另一個高峰。但令嘉禾名利雙收的,其實是一套西片——《忍者龜》,該片破了2億美元的票房紀錄,4隻可愛的會打中國功夫的小龜在小孩子中得以風靡。鄒文懷在國際影業市場的地位,從此奠定。
邵氏功夫片的大師們
香港功夫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開拓者,又很多來自於邵氏。那麼讓我們看看這些功臣的名字——
導演:張徹、胡金銓、程剛、楚原、劉家良、劉家榮、鮑學禮、王羽、孫仲、午馬、張曾澤、桂治洪、徐增宏等等。
武指:劉家良、韓英傑、唐佳等等。
演員:鄭佩佩、王羽、姜大衛、狄龍、劉家輝、傅聲、李修賢、王龍威、白彪、戚冠軍、陳觀泰、汪禹、谷峰、詹森、爾東升、岳華、宗華、劉永、鹿豐、羅烈、鄭雷、楊志卿等等。
以上這些功臣都是邵氏功夫電影的中堅力量,他們代表邵氏功夫電影的最高成就,在邵氏經典的功夫電影之中,幾乎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人或已仙去,或者是退休已久,只有少數人活躍在影壇。狄龍大家都很熟悉,最近有些印象的是他在《還珠格格3》中演乾隆皇帝,都認不出來了,老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往日玉樹臨風的姜大衛和秦沛、爾東升是哥兒三個,他們是同母異父。姜大衛最近的一次表演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雛菊》,在裡面演鄭雨盛的老大,那個扮演殺手組織老闆的就是他。從1967年《獨臂刀》上映之後,張徹就帶領著他的夥伴和干兒子們一起在功夫片領域打天下,張徹一生拍攝過100多部電影,今天看到的很多電影的題材,都是他首先發掘的,他的電影代表作品有:
《金燕子》、《雙俠》、《大刺客》、《新獨臂刀》、《保鏢》、《獨臂刀王》、《刺馬》、《水滸傳》、《盪寇志》、《報仇》、《八國聯軍》、《方世玉與胡惠乾》、《少林寺》、《少林五祖》、《殘缺》、《馬永貞》、《惡客》、《拳擊》、《十三太保》、《叛逆》、《年輕人》、《射鵰英雄傳》三部曲、《雪山飛狐》、《仇連環》等等。反正是今天的人能想到的功夫題材,張徹幾乎是拍光了,他也夠狠的,都沒給後人留下什麼發展空間,後人之後模仿他走過的路,翻拍他的作品了。作品多了自然參差不齊,有好有壞。張徹的作品個人認為有珍藏價值的是——《獨臂刀》、《新獨臂刀》、《獨臂拳王》、《十三太保》、《馬永貞》、《報仇》、《雙俠》、《少林五祖》、《殘缺》。當然,這只是個人意見。我最喜歡的是《新獨臂刀》和《雙俠》還有《十三太保》,姜大衛的表演是絕了!這三部電影都是他與狄龍搭檔演出,兩人號稱張徹電影的「雙角」,是和張徹並稱「鐵三角」的組合,三人創造了華語功夫片的神話。狄龍那時可真夠帥的,尤其是《刺馬》和《新獨臂刀》中的扮相,集陽剛與溫文爾雅於一身,是個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明星。這些電影就不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觀看,畢竟還是那句老話「百聞不如一見」。
張徹下面就要說說楚原,張徹是邵氏首席功夫片大師是沒錯,但是張徹不可能永遠吸引觀眾,邵氏這樣巨大的電影製片廠還需要更多不同類型的導演來加入,楚原就是另一位引起廣泛關注的武俠片導演。楚原的武俠片基本都是改編自古龍的小說,這里也有個鐵三角——楚原、古龍、狄龍。楚原導演,古龍原著,狄龍主演,在後期的邵氏是票房的保證。楚原導演的古龍武俠片有《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決戰前後》、《綉花大盜》、《蕭十一郎》、《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楚留香》等等,部部精彩,都值得一看。看到這些名字,也不用我多說了吧,武俠小說迷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的了。
最後要說說劉家良,這一位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成龍的《醉拳Ⅱ》他扮演那個滿洲最後一個武舉,在《七劍》中扮演付青主的就是他。他是邵氏最後一位台柱級導演,邵氏後期的經典功夫片幾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少林三十六房》、《神打》、《十八般武藝》、《陸阿采於黃飛鴻》都是他的代表作,片中展示的都是他硬橋硬馬的真功夫。他的父親劉湛就是他的師父,他父親是林世榮的弟子,林世榮大家該知道是誰了吧?論武術的賞心悅目而言,劉家良的武打設計是最好的,他有真功夫,曉得怎麼樣在鏡頭前面表現的最好,各位看看他在《醉拳Ⅱ》中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他的身手不凡。
可以說邵氏的成功不是一兩個人的功績,而是在那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集中了無數具有開創精神和天賦以及孜孜不倦的投資人、製片、導演、編劇、演員、幕後工作人員等,再趕上香港經濟的騰飛,電影市場的繁榮,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才給我們留下了至今堪稱經典的好片子,時至今日,還在影響著包括好萊塢在內的世界電影,眾所周知對邵氏功夫最崇拜的就是昆廷達倫蒂諾,他的很多片子都有向邵氏致敬的影子。
邵氏top10
1. 大醉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際鈍胎(1983)
4. 流星蝴蝶劍(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記茶樓(1974)
8. 傾城之戀(1984)
9. 大軍閥(1972)*
10. 愛情的代價(1970)
⑥ 娶恩師三姨太,建立邵氏電影帝國,邵逸夫的前半生到底有多傳奇
香港影視圈,除開向華強向華勝兄弟二人的永盛,也有一家電影公司也是繞不動的影象熱血傳奇,那便是由邵逸夫掌管的邵氏。早已有61年歷史時間的邵氏,一共拍攝過1000好幾部電影,在其中有許多 廣為人知的經典。例如,新嫁進何鴻燊大家族的最頂勢新娘子翁靜晶,當初和張國榮拍攝的《楊過與小龍女》,恰好是邵氏拍的。
⑦ TVB創始人邵逸夫有著怎麼樣的傳奇人生
說到邵逸夫,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
2014年,邵逸夫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逝世,享年107歲。
在邵逸夫逝後200億遺產無人繼承,他的4個子女對他的遺產絲毫不感興趣,邵逸夫的兩個兒子長居新加坡,在那裡打理邵氏名下的商廈及住宅,對父親的影視帝國無繼承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