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日本和蘇聯在蒙古的一場戰爭電影

日本和蘇聯在蒙古的一場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03 07:38:57

㈠ 蘇聯二戰用日本戰俘打仗是哪部電影

登陸之日 마이 웨이(2011)
導演:姜帝圭
編劇:姜帝圭/Byung-Hyun Kim
主演:張東健/范冰冰/小田切讓/金仁權/韓承龍
類型:劇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 日語 / 俄語 / 德語 / 漢語普通話 / 英語
上映日期:2011-12-22(韓國)
片長:137分鍾/ 144分鍾(藍光加長版)
又名:我的征途 / 我的路 / My Way / マイウェイ 12,000キロの真実 / Mai-wei

㈡ 前蘇聯和日本在蒙古的諾門坎戰役詳情

諾門坎戰役

++展開目錄

【諾門坎戰役】
1931年日本帝國佔領中國東北後,隨即將那裡變成了侵華反蘇的基地。前蘇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一面向抗戰中的中國提供 軍事援助 ,一面極力加強遠東紅軍,使其兵力大大超過當時侵佔東北的日本關東軍。這兩支軍隊在中蘇邊境 劍拔弩張 ,不斷發生沖突,其中兩次規模較大的摩擦對關東軍以後的戰略發生了重大的影響。首先是1937年6月的乾岔子島事件,在那次沖突中,日軍擊沉了一艘蘇軍炮艇,而蘇聯由於國內正在進行大清洗運動,沒有對此予以報復。另外是1938年7月的

㈢ 有關於蘇聯與日本 二戰時沖突的電影或電視劇的嗎告知下 謝過!

1、《命令:不許開火》

講述在二戰後期中蘇邊境線上,日軍一方面要蘇簽協議保持中立,一方面又不斷在邊境線上挑釁,空襲村莊,破壞環境設施,打死蘇軍戰士。蘇軍接到上級「不許開火」的命令,強壓怒火,一忍再忍。

2、《命令:越過國境線》

講述講述了二戰末期,蘇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在經過蒙古境內遭遇到日軍一個軍的敢死隊頑強抵抗。蘇軍一小分隊進入日軍防禦堡壘用血肉之軀炸掉堡壘,而蘇軍坦克兵團在無彈葯的情況下,與日軍的增援兵團相碰,同歸於盡的故事。

3、《紫日》

講述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在將楊玉福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蘇聯女軍醫僥幸逃進了林區。

4、《功勛》

講述蘇聯擬對日開戰,開始積極為東線的亞洲戰場作準備,為此,蘇聯戰略情報局制定了絕密的「雪崩計劃」。雪夜下的滿洲中蘇邊境。一輛軍用吉普車沖出蘇軍哨所,像一頭驚恐萬分的麋鹿,向偽滿洲國賓士而來。

5、《遠東特遣隊》

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蘇聯紅軍的遠東正規作戰部隊中,活躍著一隻主要由中國抗聯戰士組成的第八十八偵察旅,在蘇聯紅軍最高統帥斯大林同志決定出兵東北之前,曾下令這只部隊派遣二百多支蘇聯紅軍小分隊深入日寇敵後進行偵察、間諜和破壞任務,為解放東北做准備。

㈣ 諾門罕之戰詳情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及蘇聯在遠東發生的一場戰爭。日本稱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稱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為止,稱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諾門罕事件。
戰事在1939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日、俄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但日、俄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大敗結束。日、俄雙方此後在二次大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戰並發動入侵滿洲國的八月風暴行動為止。
背景
由於地緣政治上的沖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開戰。兩國在1904年在中國的東北爆發全面的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戰勝,中國的東北落入日本的勢力范圍,俄國亦被迫把庫頁島南部割讓與日本。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全面佔領中國東三省,之後在1932年成立聽命日本的滿洲國。中國的外蒙古則在蘇聯的支持下,於1921年宣布獨立,成立聽命於蘇聯的蒙古人民共和國。滿洲國與蒙古國為鄰,並分別有日本及蘇聯的駐軍。雙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邊境糾紛。1938年7月,日、俄兩軍在中、蘇、朝交界的張鼓峰便因為邊界糾紛發生武裝沖突,結果一個月後的8月10日雙方議和停戦協定。
事件經過
1939年5月11日,約七至九十名蒙古騎兵在哈拉哈河以東、諾門罕附近的地區(今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西南部,阿爾山以西)放牧。日本及滿洲認為滿、蒙邊境應該在哈拉哈河,該地為滿洲國國土,而蘇、蒙則認為邊界在河東約十六公里,諾門罕的東面,該地為蒙古國國土。蒙古騎兵被滿洲騎兵驅逐。兩天後蒙古騎兵帶同援兵到達,再次在該地駐扎,滿洲兵未能將其驅趕。
此時日本關東軍決定干涉。5月13日或5月14日,隸屬關東軍小松原師團的捜索隊長東八百蔵中佐指揮約300滿洲國士兵出動,15日成功驅趕蒙古騎兵。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指示紅軍最高指揮部(Stavka)下准備反功計劃,並決定由朱可夫負責指揮。5月28日至5月29日,蘇、蒙軍隊在裝甲兵支持下,以優勢兵力擊敗日軍。東中校之捜索隊軍力減損63%:8名軍官和97名士兵被殺,1名軍官和33名士兵負傷。
之後的整個六月,蘇聯向諾門罕附近,哈拉哈河兩岸增兵,並攻擊滿洲國士兵。
六月底,日軍發動反攻。6月30日小松原師團下達進攻命令,從北面分兩路進攻哈拉哈河以東的蘇軍。當中部分兵力更在7月1日渡過哈拉哈河,在河的西岸意圖阻隔蘇軍的援兵,及切斷河東蘇軍的退路。但河西的日軍攻勢受阻。朱可夫集合約二百輛坦克及三百輛裝甲車,以裝甲兵反攻。7月3日,日軍撤回河的東岸。而河東的日軍亦未能將蘇軍擊退。雙方從後方增調炮兵增援。日軍在七月底的一次反攻仍然未能將蘇軍驅離河東。雙方在夏天一直維持爭持局面,
八月中,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在三十公里長的前線發動主力進攻。蘇軍投入總兵力約五萬七千人,配合炮擊及空軍支持。北翼最先以機械化步兵進攻,吸引日軍增援。中部則以步兵牽制日軍主力。南翼集中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旅,約一萬人及三百部坦克,配合火炮、空軍快速向北迂迴,從側翼包圍河東的日軍。8月20日,蘇軍渡河。
日軍的作戰策略則是以前線部隊阻擋敵軍進攻,等待蘇軍的進攻力減弱後,以援軍從側麵包圍蘇軍。但是蘇聯閃電戰式的立體機動作戰,特別是大量投入的裝甲兵,令前線的日軍快速潰敗。8月24日,蘇軍南北兩翼在諾門罕合圍。兩個日本關東軍師團(第七師及第二十三師)的主力被包圍。8月27日,日軍試圖突圍失敗。朱可夫在日軍拒絕投降後,以火炮及空軍集中殲擊被圍的日軍。
結果
1939年8月中,歐洲形勢急劇變化。蘇、日兩方亦在八月底後加緊外交談判。蘇軍雖然在遠東取得戰役的勝利,但無意擴大戰果。雙方於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後以日本退讓,承認現存邊界結束沖突。1940年6月9日,蘇、日兩方正式締結協議。
傷亡
在四個月的戰事中,三萬名參戰的日軍中約八千人死亡,九千人受傷(蘇方資料為日軍、偽滿軍共損失約6.1萬人)。蘇軍投入約五萬七千名步兵、五百輛坦克及三百五十輛裝甲車;官方宣布人員損失為九千人傷亡。但據1991年蘇聯解體後解密的檔案顯示,蘇軍真正死亡人數約為七千人,超過一千人失蹤,另外一萬六千人受傷。
對第二次大戰的影響
相對於二次大戰其它戰役,諾門罕是一場不為經傳的戰事。但是它對二次大戰的局勢發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戰事發生前,日本東京當局仍為「北進」及「南進」的策略而爭論。北進計劃是以陸軍向蘇聯西伯利亞發動攻勢,目標是進攻至貝加爾湖一帶。而南進計劃則是以海軍為主,奪取東南亞資源(特別是荷屬印度尼西亞的石油)。諾門罕戰役的失敗,說明蘇聯紅軍的實力對日本陸軍來說仍然是相當強大。在一定程度上,諾門罕戰役導致日本改為傾向採用南進的戰略目標;最終引致兩年後日本偷襲珍珠港、向美國宣戰和最後的戰敗。
諾門罕戰役中,朱可夫指揮裝甲部隊以機動戰首獲大捷,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嘉獎。蘇聯政府得到包括間諜理查德•左爾格的情報得知日方的南進,因此應該不會即時對西伯利亞發動另一次攻勢。蘇軍於是被調往歐洲;在1941年12月,朱可夫再指揮西伯利亞部隊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成功發動反攻擊敗德軍。

㈤ 求一部日本蘇聯戰爭電影(好像是)

《登陸之日》是一部韓國和美國合拍的戰爭片,2012年7月10日開始上映.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小田切讓、范冰冰等主演,該影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身著德軍軍服的兩名東亞人金俊植以及長谷川達夫的故事。

(5)日本和蘇聯在蒙古的一場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背景是日本殖民朝鮮時期,日本將軍之孫長谷川辰雄(小田切讓飾)與貧賤子弟金俊植(張東健飾)競逐長跑,直至奧運選拔。盡管俊植涉險奪冠,卻被誣陷違規。憤憤不平的民眾與軍方發生沖突,最終俊植被充軍,他和兄弟們屢遭日軍凌辱。

一次野戰,俊植意外俘獲了專門射殺日軍的狙擊手斯萊(范冰冰飾)。上將辰雄來前線督戰,令俊植受辱。俊值每晚堅持長跑,卻被燒了跑鞋,因為不願做敢死隊,索性集體出逃。當俊植看到蘇軍壓境,決定跑回送信。結果,日軍慘敗,辰雄和俊植被俘。上將辰雄來前線督戰,令俊植受辱。俊值每晚堅持長跑,卻被燒了跑鞋,因為不願做敢死隊,索性集體出逃。當俊植看到蘇軍壓境,決定跑回送信。結果,日軍慘敗,辰雄和俊植被俘。

㈥ 蘇聯和日本1939年7月在蒙古草原激戰是什麼電影

替代者之情迷畫皮
又名:無
看點: 家庭 刺激
類型:愛情 懸疑 驚悚
語言:漢語普通話
地區:大陸
時長:72分鍾
導演: 劉恆岳
演員: 鄭文蓉 丁匯宇 袁媛 林杉

㈦ 沖出重圍是反應那個戰斗的蘇聯電影

二戰末期,蘇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派遣蘇聯軍隊20萬進入蒙古及中國消滅日本關東軍,在經過蒙古境內遭遇到日軍一個軍的敢死隊頑強抵抗,日軍用人肉炸彈沖擊蘇軍的坦克戰群,並設置嚴密的防禦體系使蘇軍深陷埋伏,經過激戰,蘇軍傷亡慘重……蘇軍一小分隊員進入日軍防禦堡壘用血肉之軀炸掉堡壘,而蘇軍坦克兵團在無彈葯的情況下,與日軍的增援兵團相碰,同歸於盡,最終蘇軍勝利,但戰爭的血腥,殘酷讓人心情沉重

㈧ 日本軍隊用卡軍和人肉炸彈沖擊敵軍坦克是什麼電影

沖出重圍 2005
導演:伊萬琴科
國家/地區:俄羅斯
主演:伯約科夫 /伊格洛娃
時長:87分鍾
簡介:
二戰末期,蘇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派遣蘇聯軍隊20萬進入蒙古及中國消滅日本關東軍,在經過蒙古境內遭遇到日軍一個軍的敢死隊頑強抵抗,日軍用人肉炸彈沖擊蘇軍的坦克戰群,並設置嚴密的防禦體系使蘇軍深陷埋伏,經過激戰,蘇軍傷亡慘重……蘇軍一小分隊員進入日軍防禦堡壘用血肉之軀炸掉堡壘,而蘇軍坦克兵團在無彈葯的情況下,與日軍的增援兵團相碰,同歸於盡,最終蘇軍勝利,但戰爭的血腥,殘酷讓人心情沉重……
這部電影?

㈨ 這是什麼電影是蘇聯和日本打這個畫面

這是電影《登陸之日》中間一段描寫蘇軍進攻日本的戰爭片段,似乎是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

《登陸之日》(My Way)是一部韓國和美國合拍的戰爭片,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小田切讓、范冰冰等主演,影片於2012年7月10日開始上映。該影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身著德軍軍服的兩名東亞人金俊植以及長谷川達夫的故事。

影片的故事背景,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的朝鮮,到三十年代末的蒙古戰場、四十年代的諾曼底戰場等,幾乎橫跨了二戰的前後。史實中,的確有少部分亞裔士兵包括數量不等的日本帝國陸軍純日籍士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來自中國的國民政府軍士兵,他們在歷經多番被俘後存活下來,這些戰爭包括蘇日國界戰爭、中日戰場、蘇德戰爭、諾曼底戰役。該片基於這一史實,刻畫描寫兩名分別為日籍韓裔及日裔士兵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為生存而奮斗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日本和蘇聯在蒙古的一場戰爭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9屆上海電影節鍾漢良獲獎視頻 瀏覽:895
小香蕉在線電影 瀏覽:316
蘋果如何共享屏幕一起看電影 瀏覽:968
印小天獲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是什麼電影 瀏覽:331
蘋果11pro下載的電影怎麼看 瀏覽:330
微電影有的人主題 瀏覽:255
群星城電影院早上怎麼進入 瀏覽:358
電影剪輯解說怎麼卡點 瀏覽:940
黑道之家迅雷種子電影天堂 瀏覽:360
神馬電影夏目彩春六度影院 瀏覽:673
不輪之愛電影完整版 瀏覽:149
怎麼手機看電影好卡 瀏覽:744
黑色夾克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31
戰馬電影精彩鏡頭分析 瀏覽:838
手機vr電影卡頓 瀏覽:946
電影情人主題曲舊情人 瀏覽:5
青椒第二課堂答案初二微電影 瀏覽:24
芭比電影主題歌大全集 瀏覽:176
今年抖音免費看的電影 瀏覽:257
微電影報名表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