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美國電影海報主題

美國電影海報主題

發布時間:2022-08-02 20:08:35

❶ 美國喜劇電影海報的特點

創意和構圖精妙
海報都是手繪,完全沒有感到審美上的不適。

❷ 有哪些讓你看一眼就愛上的電影海報

《萬物理論》,一半是抽象的科學,一半是神秘的藝術。而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才構成了一顆完整的心。對霍金愛情生活的最好詮釋,或許恰如海報下方的這兩句簡短對話。這幅海報的妙處在於,在看電影之前,它會讓人覺得有些疑惑:這個海報究竟是什麼意思?而在看電影之後,它會讓你豁然開朗,原來它竟然是這個意思!為了不劇透影片內容和海報所埋下的精彩伏筆,我這里不多做解釋。這張海報有多妙,看完電影你自然就知道了。

❸ 求個電影海報,是美國的電影

你說的那個男人是他嗎?

❹ 有哪些歐美的電影海報好看的啊

好的電影海報應該是從海報中就能看出人物性格的
黑色大麗花(很特別)
低俗小說
伯恩的最後通牒
七年之癢
沉默的羔羊
肖申克的救贖(可以隱約看出電影的主題)
發膠
天使之城
救贖
理發師陶德
阿甘正傳
羅拉快跑
老無所依
巴別塔
貝奧武夫

❺ 有哪些很美的電影海報

現在熱播的一部電影,一隻狗的使命2,它的海報我覺得就很美。也是因為它有我特別喜歡的演員劉憲華,更加有意思的是,他們的海報上面真的有一隻狗狗,這樣會讓電影的海報顯示出一種大愛的形象,將電影的主題全部都表現了出來。

❻ 你喜歡哪部電影的海報

最近我看了很多電影,也一直在想怎樣才算是一張優秀的電影海報?

看電影前,它能激發你的強烈興趣;

看電影後,它讓你對電影中某些情節產生「頓悟」之感;

電影之外,它是一幅獨立的審美作品。

八十年代以前,電影海報是以畫家手工精心繪制的畫稿為母本印刷製作的,特別是那些由大師級畫家加盟的手繪電影海報畫稿,它不但提升了電影海報的藝術品位,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現今高科技的引入,帶來電影海報製作的革命,使得電影海報的製作變得非常便捷容易,相對於以往傳統的工藝海報來說,幾乎沒有收藏價值。

電視機不普及的年代,看電影是奢侈品。手機都能看電影的年代,看電影變成日用品。因此電影海報也變得更大眾化,商業化,由此弱化了電影海報的藝術性。

但不乏有一群設計師,他們憑自己的表達方式來敘述自己對電影的愛好。他們的作品風格多變,不強調明星效應,更注重電影本質的表達。這些海報作品,目的並非要如何將電影「賣」出去,而是作為從觀眾角度的對電影的更深層次的詮釋,更像是電影的觀後感。

因此我精選了一系列海報,從三大方面和大家分享與賞析:

一、給你一種頓悟的喜悅

01《泰坦尼克號》

如題所示——「最後的絕地武士」,Andrew Kwan海報設計沒有懸念,用最直觀的方式點題:殘陽如血襯托下那疲憊的背影緩緩消逝,一段傳奇已然落幕,空中懸掛著兩輪太陽,那是盧克的起源,也是盧克的最好歸宿……

04《逃出絕命鎮》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一部充斥著恐怖、種族問題、融入了細思極恐的科技元素的電影。

Jay Shaw的設計是90年代常見的海報設計風格,去掉色彩,側重圖形和版式表現,畫面定格在勺子從人頭杯子中「取出」一動作,有意形置換的意思,也將視覺重點放在"Get Out"上面,意味深長。就像這部電影一樣,驚嚇不會在你以為它要來的時候出現,而隱藏在背後的秘密,比你所能想像的都更加大膽。

影片其中的爵士配樂和羅德的陰謀論讓電影充滿黑色幽默,也很有諷刺意味。

05《007:幽靈黨》

不管你有沒有看這部電影,都一定要看《007:幽靈黨》的片頭,其表現手法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影片來欣賞,甚至有人給出片頭比影片還精彩的評價。

片頭中所出現的戒指,是該片的主題:幽靈黨,戒指上的圖案正是一個八爪魚和幽靈結合體圖形。《007:幽靈黨》原版海報的表現都在帥哥美女丹尼爾·克雷格和莫妮卡·貝魯奇身上了。

由此來看Pedro B. Maia版本的海報,和《007:幽靈黨》片頭一樣,更偏向於用八爪魚、幽靈、骷髏頭等元素來表達影片的主題。

《007:幽靈黨》片頭

題外話:《007:幽靈黨》片頭配樂是由英國男歌手Sam Smith演唱的《Writing》。

《瑞士軍刀男》

星爺說得對,演死屍是個技術活。Daniel Radcliffe,著名的哈利·波特一角飾演者,在《瑞士軍刀男》里演一具非常重要的屍體,這具「屍體」會做鬼臉、噴口水,幾乎「無所不能」,甚至展現出驚人的功能——劇烈的「屁流」可以成為噴氣式劃艇,帶另一位主角漢克離開荒島。

這是一部被網路歸為劇情、喜劇、冒險類的影片。正確來說,這是一部黑色喜劇。Pedro B. Maia版的《瑞士軍刀男》海報,採用一個特別的視覺角度來設計,細看這特別的構圖、荒誕的行為,就如觀看這部電影一樣,笑著笑著就哭了。

07《超能陸戰隊》

無疑,「大白」的受歡迎程度遠遠高於電影本身。「大白」面部造型靈感來自於日式鈴鐺,角色設計師Shiyoon Kim發現鈴鐺的上部有一個細長豁口連接兩個孔,這啟發了一條線連接兩隻眼睛的設計。

這種沒有嘴巴的極簡的設計概念讓「大白」用眨眼和肢體動作表達情感,反而給大家對「大白」豐富肢體的語言有更多的解讀。Berkay Daglar這張海報可謂詮釋得非常到位了。

二、讓一場電影變成靜止的畫面

拋開情節,許多電影都擁有優質的畫面。其中要數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電影中的色調、道具、布景,高飽和度的色彩,每一幀畫面的注重細節到達了偏執狂的水準。

這種畫面構圖及色彩運用給觀看電影的人帶來視覺盛宴。

下面推薦的海報作品,並非從影片中截取畫面創作那麼簡單,而是設計師通過個人風格,用自

08《星球大戰VI:絕地歸來》

出自Jaehwa Lee之手的海報,干凈的背景,營造出廣闊的空間感,角色造型因此而更突出,STAR WARS 字體美感一覽無遺。

09《蝙蝠俠》

黑色的美。蝙蝠俠作為暗黑系英雄,再加上劇情本身和場景風格都是在黑暗的整體氛圍中活動,巧妙地用黑色做插畫,奠定黑暗的畫面情感基調。

10《水形物語》

啞巴姑娘愛上魚人,雖然時代定格在壓抑的冷戰背景,涉及到了當今社會中種族歧視、同性戀、弱勢性別等這種現實社會問題。但故事將情慾與近乎神聖的愛情融入到了「水」這意象里,完成了一個美麗奇幻的成人童話。

11《剪刀手愛德華》

女主家居住的地方以前是從不下雪的,只有當愛德華出現後潔白的雪花才開始飛揚在那片土地上空。作為一個機器,愛德華幾乎沒有表情,一雙尖利的剪刀手也不利於表達感情,冰冷的色調襯托在他慘白的臉上反而更加令人難忘。

12《銀翼殺手2049》

在凸顯色彩的同時而不失去反烏托邦的感覺,此片攝影指導為羅傑·狄金斯之作,畫面中不是煙霧和粉塵的沙漠,就是陰冷潮濕的雨夜,成功地讓你人感到未來的不適,隨便一幀畫面都是一件藝術品。

而下面這張海報,Chris Skinner通過他個人的風格,將賽博朋克式的末世街景和曖昧的霓虹燈管重現你的面前。

13《黑客帝國》

20年前的經典科幻片,Chris Skinner用自己的手法來描繪場景,細節處理得非常精細,可以作為一部獨立的作品來欣賞。

❼ 推薦一些好萊塢電影海報~~

斷頭谷

夢想賓士
美麗人生

海上鋼琴師!

愛瑪

秋日傳奇(燃情歲月)

龍騎士,有些海報可能不是一張
Hard Candy

The Dark Knight Rises

《盧米埃電影》第一部海報

飄 第凡那的早餐 卡薩布蘭卡等,早期的電影海報多為 手繪海報

肖申克的救贖

愛情海報:

羅馬假日
珍珠港
麥哈頓女傭
濃情巧克力
觸不到的戀人
雲中漫步
阿甘正傳
亂世佳人,
記住我,
情有獨鍾
情人
戀愛假期

鋼琴(二戰題材,海報好像是雙手)

海報和電影一樣分為很多題材,有得單張有得多張,有些大同小異,這得看你喜歡什麼樣的了。
以上僅為參考。

❽ 歷年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海報

1928年 Wings 《翼》
1930年 1935年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西線無戰事》
1934年 It Happened One Night 《一夜風流》
1935年 Munity on the Bounty 《叛艦喋血記》
1936年 The Great Ziegfeld 《歌舞大王齊格飛》
1937年 The life of emile zola 《左拉傳》
1939年 Gone with thw wind 《亂世佳人》(又名《飄》)
1940年 Rebecca 《蝴蝶夢》
1942年 Mrs.Miniver 《忠勇之家》
1943年 Casablanca 《卡撒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
1944年 Going my way 〈與我同行〉
1947年 Gentleman's Agreement 〈君子協定〉
1948年 Hamlet 〈哈姆萊特〉(又名〈王子復仇記〉)
1953年 From here to Eternity 〈亂世忠魂〉
1954年 On the Waterfront 〈碼頭風雲〉
1955年 Marty 〈馬蒂〉
1956年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環球八十天〉
1957年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桂河大橋〉
1958年 Gigi 〈琪琪〉
1959年 Ben-Hur <賓虛〉
1960年 The Apartment <公寓〉
1961年 West Side Story 〈西區故事〉
1962年 Lawrance of Arabia 〈阿拉伯的勞倫斯〉
1963年 Tom Jones 〈湯姆 瓊斯〉
1964年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5年 Sounds of Muisc 〈音樂之聲〉
1966年 A Man for all seasons 〈良相佐國〉
1967年 Heat summer night 〈炎熱的夏天〉
1968年 Oliver 〈奧利弗〉
1969年 Midnight Cowboy 〈午夜牛仔〉
1970年 Patton 〈巴頓將軍〉
1971年 The French Connection 〈法國翻毒網〉
1972年 The GodfatherⅡ 〈教夫2〉
1975年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飛越瘋人院〉
1976年 Rocky 〈洛基〉
1977年 Annie hall 〈安尼 霍爾〉
1978年 The Deer Hunter 〈獵鹿人〉
1979年 Kramer vs Kramer 〈克萊默夫婦〉
1980年 Ordinary People 〈凡夫俗子〉
1981年 Chariots of Fire 〈火之戰車〉
1982年 Gandli 〈甘地傳〉
1983年 Terms of Endearment 〈親密關系〉
1984年 Amadeus 〈阿瑪迪斯〉
1985年 Out of Africa 〈走出非洲〉
1986年 Who framed Robbit Poger <誰陷害的兔子羅傑〉
1986年 Platoon 〈野戰排〉
1987年 The last Emperor 〈末代皇帝〉
1988年 Rain Man 〈雨人〉
1989年 Driving Miss Daisy 〈為戴西小姐開車〉
1990年 Dances with Wolves 〈與狼共舞〉
1991年 The Silence of Lamb 〈沉默的羔羊〉
1992年 Unforgiven 〈殺無赦〉
1993年 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單〉
1994年 Forrest Gump 〈阿甘正傳〉
1995年 Brave Heart 〈勇敢的心〉
1996年 The English Patient <英國病人》
1997年 Titanic 〈泰坦尼克〉
1998年 Shakespeare in Love <戀愛中的莎士比亞〉
1999年 American Beauty <美國美人〉
2000年 Gladiator<角鬥士〉
2001年 A Beautiful Mind〈美麗心靈〉
2002年 Chicago〈芝加哥〉
2003年 The Lord of the Rings〈王者歸來〉
2004年 MillionDollarBaby〈百萬寶貝>
2005年 Crash <撞車>

❾ 發布海報的《狙擊手》,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發布海報的《狙擊手》,講述了一個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狙擊隊之間戰隊,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中以狙擊手張大弓為主角,他臨危不懼,成功將美國狙擊小隊成功將其擊敗的故事。

希望張藝謀導演的這部《狙擊手》,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當時抗美援朝戰爭中戰士們的奉獻,讓我們能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海報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班長微電影 瀏覽:785
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電影 瀏覽:394
8西電影網天堂 瀏覽:982
孫悟空全集牛魔王的女人電影 瀏覽:920
19屆上海電影節鍾漢良獲獎視頻 瀏覽:895
小香蕉在線電影 瀏覽:316
蘋果如何共享屏幕一起看電影 瀏覽:968
印小天獲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是什麼電影 瀏覽:331
蘋果11pro下載的電影怎麼看 瀏覽:330
微電影有的人主題 瀏覽:255
群星城電影院早上怎麼進入 瀏覽:358
電影剪輯解說怎麼卡點 瀏覽:940
黑道之家迅雷種子電影天堂 瀏覽:360
神馬電影夏目彩春六度影院 瀏覽:673
不輪之愛電影完整版 瀏覽:149
怎麼手機看電影好卡 瀏覽:744
黑色夾克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31
戰馬電影精彩鏡頭分析 瀏覽:838
手機vr電影卡頓 瀏覽:946
電影情人主題曲舊情人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