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林正英好看的僵屍片有哪幾部(電影)
樓主你好!
在香港的僵屍電影中,許多影星都扮演過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長」,比如鍾發、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則當屬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長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為香港僵屍電影的代表人物,林正英對僵屍片這種令自己聲名鵲起的題材確實也情有獨鍾,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因此,當香港傳統的茅山僵屍片由於被眾多跟風之作反復模仿毫無創新,以至漸漸失去觀眾時,林正英為避免香港僵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的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亦開始積極將西方吸血鬼及僵屍融入香港僵屍片中,他於1989年自導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結合」的最佳範本,該片不僅將民間「養鬼」之說改成「養小僵屍」,道長與小僵屍居然情同父子、共同對敵!而且大膽引出西洋吸血僵屍,來一場中西大戰,影片最熱鬧新奇之處便是茅山術降不住西洋僵屍,一眉道人無奈之下用炸葯爆破,卻仍然不能奏效,最終竟是用泥沼困住西洋僵屍,方才大功告成。整部《一眉道人》搞笑刺激,茅山道長與基督教徒的「雞同鴨講」、茅山術與西方僵屍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觀眾大為受落。影片上映後票房過千萬,雖因林正英不計成本、精益求精未能盈利,卻打開了香港電影人重新審視本土僵屍電影的思路。之後的1990年,本已山窮水盡的香港僵屍電影再度掀起創作熱潮,西風東漸之勢亦愈演愈烈。
打響1990年僵屍電影第一炮的,是與林正英共同出身洪家家班的錢月笙、陳會毅,兩人合作的《捉鬼合家歡》名為「捉鬼」,實為「收藏僵屍」,鬼倒是有一個,卻是忠心耿耿的「鬼仆」。影片最有創意的地方是開篇用現代科學儀器給僵屍做實驗,本來很有搞頭,可惜沒有深入,最終只淪為一個小噱頭而已。
林正英在這年也拍出一部《驅魔警察》,從民初走向現代,沿襲了劉鎮偉《猛鬼差館》中警察拍檔與屍魔鬥法的模式,不過玩的仍是茅山術,算是茅山僵屍片與警察搭檔破案兩大類型片的綜合體。至於擅長中西混合的劉鎮偉,在稍後的《屍家重地》中,表面看來似乎向本土傳統僵屍片取經,並夾以盜寶情節,實質上卻是借僵屍題材調侃政治。影片中的千年僵屍居然是秦始皇,而且仍如生前一般桀傲張狂。一群人在舞台上假扮荊軻、王昭君胡搞亂唱、意圖接近秦屍然後滅之的橋段,充滿戲謔,實是劉鎮偉喜劇風格的最佳體現!
其實,若論香港的僵屍片中將民俗傳統與西洋吸血僵屍結合得最為荒誕的,應首推陸劍明導演的《僵屍醫生》。影片從醫生林保怡在英格蘭與女吸血鬼陳雅倫在一夜風流時被咬,事後回港逐漸呈現西方吸血僵屍症狀:如懼怕陽光、貪食患者鮮血,喜著黑色斗篷、晚上睡覺甚至如蝙蝠倒懸粱上等等,好在那女吸血鬼又運功將他治好。孰料此時吸血鬼伯爵趕到香港,於是眾人與其在醫院展開血戰,眼看不敵之際,林保怡等三名男醫生竟然被劉、關、張蜀漢三傑附身,最終戰敗西洋吸血僵屍!看到此處,不得不佩服編劇信馬由韁的超強想像力,但如此單純為搞笑而搞笑的荒誕不經,觀眾似乎並不買帳。相比之下,倒是德寶公司製作的完全西洋化的吸血鬼電影《一咬OK》在1990年的幾部僵屍片中最受歡迎,林子祥所飾的吸血鬼李伯爵,身處歐洲古堡,身著黑色禮服,如西方哥特文學中的貴族吸血鬼一般優雅,影片情節亦是有吸血、有驚情,有惡斗、有浪漫,頗得西方吸血鬼影片神韻,只是少了些驚恐怖的氣氛罷了。這與之前香港的僵屍電影只顧胡亂抄襲和盲目嫁接,卻從不理會西方吸血鬼與僵屍原來有本質不同的做法大相徑庭,可稱得上香港僵屍片向國際化靠攏的一次大膽嘗試。
(五)
盡管1990年香港僵屍電影的創作呈現出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完全放棄了本土茅山術的傳統套路,但總的來講,反映並不如人意。太多的粗製濫造使得觀眾對這類題材已經開始厭倦漠然,再加上王晶的賭片和稍後徐克的武俠片開始大行其道,電影片商聞風而動,都改拍賭片和武俠片去了,一時間當年極受歡迎的僵屍題材竟鮮有人再敢涉及。
而事實上,此時僵屍電影確實已積重難返,可憐只剩下林正英獨撐大局,雖然又拍出如《非洲和尚》這等集茅山法術、異域風俗、喜劇名片《上帝也瘋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僵屍祖宗大戰非洲巨人等諸多精彩橋段的創意之作,但最終無力回天。因此,這之後的作品無論是回歸本土茅山僵屍片的《僵屍至尊》、《新僵屍先生》、《音樂僵屍》、《湘西屍王》,還是如《一咬OK》一樣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電影的《一屋哨牙鬼》都不可避免的接連票房敗北——待到1993年,港台跟風武俠片的熱潮風起雲涌之時,香港的僵屍片卻徹底陷入絕境。
不過,俗語有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20世紀90年代中期,僵屍題材雖然在香港大銀幕上幾近絕跡,卻在電視熒屏上繼續「苟延殘喘」,而這依然要歸功於「僵屍道長」林正英的不離不棄。1995年至1997年,他與亞視合作拍攝的《僵屍道長》系列劇集,收視率非常理想,令他看到了體現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屍片還是大有市場的。誰知就在林正英欲再接再厲、准備接拍《僵屍道長》第三部時,卻因肝癌於1997年病逝。這位平時素來低調的「老實人」(蔡瀾語)的死訊一公布,香港電影界皆驚,痛惜之餘,不免哀嘆香港自《僵屍先生》以來創立的只用土法特技及功夫雜技便可營造驚人視覺效果、且具有黑色喜劇風格的茅山僵屍片,在林正英仙逝後恐怕真的要失傳了。
事實似乎正是如此,且看90年代末期至新世紀之初,香港銀幕上倒是又出現了類似僵屍電影的《生化壽屍》(葉偉信導演)和《生化特警之喪屍任務》(鄭偉文導演)等片,不過它們的主幹情節模仿的皆是西方電子游戲《生化危機》,至於什麼生化壽屍、喪屍也都是舶來品,主要是靠病毒感染,面目猙獰兇殘嚇人或可與中國本土僵屍有一拼,但嚴格來說,其實與僵屍片根本無甚關聯。而在電視熒屏上,亞視在林正英死後,放棄製作傳統民俗的《僵屍道長》,轉而拍攝完全借鑒西方吸血僵屍家族體系的現代靈異劇《我和僵屍有個約會》,劇情則是中西合璧,主題較之以前完全娛樂性的僵屍片更有深意,講愛與拯救,再加上製作精良,表演出色,結果大受歡迎,連亞視的死對頭、無線電視台的老闆邵逸夫都大度的誇《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拍得好看呢。但盡管如此,該劇拍到第二部便開始收視下滑,並且這股「西風東漸」的僵屍題材也並未因此延伸到大銀幕上來。 (六)
說到近兩年來的香港僵屍電影,倒有兩部問世,一部是2001年梁鴻華導演的《趕屍先生》,另一部是徐克監制、錢升偉導演的《僵屍大時代》。這兩部電影皆可稱得上回歸傳統的茅山僵屍片,《趕屍先生》甚至完全取材自湘西趕屍的傳說,集巫術、茅山、下蠱等民俗怪談於一身,連男女角色的服飾都取自湘西少數民族,追根溯源到如此境地,在港片中固然少見,但對觀眾而言,卻也未覺有多新鮮。至於徐克的《僵屍大時代》,表面看來,清末背景、師徒鬥趣、深宅鬥法、屍變、師徒合力斗僵屍體等情節皆是套自本土傳統僵屍片,但實際上仍體現了徐克一貫的冷竣風格,人與人之間各懷鬼胎、爾鷸我詐,為了面子傳宗接代、為了利益謀財害命!暗冷的色調,驚魂的夜晚,兒女之情是如此蒼白無力,有的只是對僵屍的恐懼,對這個世道的漠然。
《蜀山傳》之後的徐克沒有再大玩電腦特技,而是注重寫實的動作打鬥,但剪接依然凌厲,視覺效果依然驚人。只可惜《僵屍大時代》空有徐克的意念,卻沒有良好的內容和細節基礎,各方面都不對勁,讓觀眾看得莫名其妙,仍不免淪為一部技術性電影,最終竟至影片迄今還未公開上映,只以音像製品方式流入市場的悲慘境地。
現今看來,體現民俗傳統的茅山僵屍片似乎已走到盡頭,少有觀眾捧場。而走完全借鑒西方吸血鬼及僵屍電影,大搞電腦特技+功夫打鬥的中西合璧,不僅吸血僵屍是西方品種,甚至連降治僵屍的人類身份及手法亦完全洋化的國際路子到底能否成功,還須看今年暑期的《千機變》成績如何?
另外,最近揚言要開拍新型僵屍片的香港導演羅志良說,他們要給僵屍一個全新的形象,既不同於中國本土僵屍,又迥異於西方吸血鬼及僵屍,閉氣吸血的橋段皆不用,並且有思想,有表情。而影片的情節內容較之以往的香港僵屍片也會有全新的變化——試想羅志良若是真能成功的話,到時令創作枯竭的香港僵屍題材再逢生機也說不定。
希望採納!!!
『貳』 有部電視連續劇叫做血戰 什麼 是湘軍抗日 電視連續劇 不是血戰到底
血戰長空
集結號、智取威虎山、血戰台兒庄、鐵血昆侖關、太行山上、喋血孤城、夜襲、百團大戰、大決戰三部曲、上甘嶺、甲午風雲、戰上海、烈火金剛、挺進中原、南征北戰、紅日、濟南戰役、火燒圓夢園、林則徐、鴉片戰爭、延河戰火、萬水千山、大渡河、四渡赤水、突破烏江、湘西剿匪記、林海雪原、英雄兒女、打擊侵略者、狼牙山五壯士、平原游擊隊、地雷戰、地道戰、鐵道游擊隊、南海風雲、海鷹、激戰無名川、長空雄鷹、長空比翼、解放石家莊、董存瑞、中華兒女、奇襲、飛虎、渡江偵察記、贛水蒼茫、紅河谷、傲蕾·一蘭等等很多
『肆』 誰知道所有國產戰爭片老電影的名字
1.上甘嶺 2.英雄兒女 3.鐵道衛士 4.三八線上 5.奇襲 6.飛虎 7.激戰無名川 8.打擊侵略者
9.碧海紅波 10.長空比翼 11.長空雄鷹 12.不該凋謝的玫瑰 13.鐵甲○○八一 14.高山下的花環
15.新兵馬強 16.自豪吧母親 17.蛇谷奇兵 18.閃電行動 19.陸軍見習官 20.南征北戰 21.地雷戰
22.紅色娘子軍 23.林海雪原 24.地道戰 25.狼牙山五壯士 26.鐵道游擊隊 27.兩個小八路
28.洪湖赤衛隊 29.平原游擊隊 30.冰山上的來客 31.董存瑞 32.飛虎隊 33.羊城暗哨
34.智取華山 35.野火春風斗古城 36.渡江偵察記 37.小兵張嘎 38.白毛女 39.閃閃的紅星
40.51號兵站 41.北斗 42.沖破黎明的黑暗 43.大刀記 44.大地重光 45.霓虹燈下的哨兵
46.撲不滅的火焰 47.沙漠追匪記 48.六號門 49.七七事變 50.八千里路雲和月 51.暴風中的雄鷹
52.碧海丹心 53.長虹號起義 54.翠崗紅旗 55.長恨天 56.黨的女兒 57.渡江探險 58.地下少先隊
59.烽火少年 60.沸騰的群山 61.鋼鐵戰士 62.黃橋決戰 63.海鷹 64.紅鷹展翅 65.巨瀾
66.雞毛信 67.昆侖鐵騎 68.地下航線 69.冰山雪蓮 70.紅色的種子 71.烈火真金 72.突破烏江
73.留下他打老蔣吧 74.衛國保家 75.湘西剿匪記 76.怒潮 77.八百壯士 78.沙家浜
79.紅色滿洲里 80.許世友出拳 81.革命到底 82.為了和平 83.白馬飛飛 84.紅日 85.苦菜花
86.英雄坦克手 87.紅珊瑚 88.甲午風雲 89.不夜城 90.內蒙人民的勝利 91.七天七夜
92.白衣戰士 93.梅花 94.大渡河 95.湖上的斗爭 96.較量 97.永不消逝的電波 98.地下尖兵
99.戰上海 100.歸心似箭
終於打完了 呵呵 湊個整數100!
『伍』 魏宗萬 的主要電影電視作品有那些
【電影作品】 [編輯本段] 1982年 《一個和八個》、《海灘》 1985年 《蜜月的陰謀》、《雷北利號沉沒在印度洋》 1986年 《誘人的定情物》 1987年 《湘西剿匪記》 1990年 《假女真情》 1991年 《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血戰落魂橋》 1992年 《三毛從軍記》 1993年 《孝子賢孫伺候著》 1994年 《絕境逢生》 1995年 《巧奔妙逃》 1999年 《緊急迫降》、《多一點天真》 2007年 《投名狀》(飾演陳公) 【電視劇作品】 [編輯本段] 《水滸傳》(高俅) 《三國演義》(司馬懿) 《東周列國》(屠岸賈) 《公安局長》 《夢斷紫禁城》(鄂桂) 《一腳定江山》 《天龍八部》(胡版,鍾萬仇) 《格格要出嫁》(五王爺) 《包公生死劫》(吳太師) 《好人燕居謙》(燕居謙) 《江山為重》(陳閣老) 《紅墨坊》(和珅) 《三揭皇榜》
『陸』 有什麼中國抗戰打仗好看的電視劇或電影、
電視劇:
《亮劍》、《歷史的天空》、《狼毒花》、《湘西往事》、《五號特工組》、 《決戰南京》、《野火春風斗古城》
電影:
《永不消逝的電波》、《地道戰 》《地雷戰》、《鐵道游擊隊》、《上甘嶺》、《冰山上的來客 》、《柳堡的故事》、《英雄兒女》、《飛虎》。。。太多了
『柒』 有沒有好看的國產戰爭老電影可以推薦
我們當然拍過很多優秀的戰爭影片,早期的地雷戰和地道戰,想必是很多七零後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小時候印象深刻的還有湘西剿匪記,那時候看的是露天電影,一放就是上下兩部連映,看的很過癮!那種兒時美好的回憶,在現在舒適的電影院里在也找不到了。印象中還有一部南征北戰,因為拍攝時間離新中國成立很近,應該是五幾年拍的,感覺很真實,不論服裝跟道具都很真實,還有演員的表演都很逼真,個人認為,如果現在從網上調出來觀看,感覺不是在看電影,而是在看一部紀實的戰爭紀錄片,小夥伴不知有沒有同感,反正我覺的這部電影真的很經典,由於拍攝時間很早,真的可以當紀錄片看的。到了改革開放後,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三大戰役也拍的不錯,將來可以作為歷史資料供後人觀看的。到了九十年代,印象深刻的還有一部叫太行山上的抗戰電影,完全是大片的結奏,據說是中國第一部數字電影,反正這部電影我是看了好幾遍的。當然,優秀的影片還有很多,比方說血戰台兒庄、小兵張嗄,還有自衛反擊戰題材的閃電行動和新兵馬強等電影,電影是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為優秀電影點贊,讓電影品質生活!
『捌』 求推薦經典的有關抗日的電影或電視劇,順便介紹一下主題
電視劇 11公里 中國兄弟連.逐日英雄 血戰長空 血色湘西 血戰到底. 彈孔 火線 雪豹 孤軍英雄 正者無敵 滇西1944 中國遠征軍 我的團長我的團 滇西往事 生死歸途
電影血戰台兒庄 .七七事變. 鐵血昆侖關. 喋血孤城. 南京南京. 三毛從軍記..喋血孤城..中天懸劍..十一公里.血戰南寧.兵臨絕境. 大捷.喋血黑谷. 金陵十三釵 紫日
主題是正面戰場沒有任何政治色彩講述國民革命軍抗日的
『玖』 求好看的電影
# 我的長征
# [閃電行動]
# 蛇谷奇兵
# 《鐵血昆侖關》
# 《地雷戰》
# 《鐵道衛士》
# 《大渡河》
# 《飛虎隊》
# 《渡江偵察記》
# 《上甘嶺》
# 《高山下的花環》
# 《奇襲》
# 《冰山上的來客》
# 《南征北戰》
# 《英雄兒女》
# 《豪情歲月》
# 《平原游擊隊》
# 《西沙自衛反擊戰》
# 《湘西剿匪記》
# 地下尖兵
# 《野火春風斗古城》
# 《雞毛信》)
# 《湘西剿匪記》
# 《血戰台兒庄》主 演:邵宏來 初國良 江化霖 趙恆多等 (0 回復)
# 《紫日》
# 老少爺們打鬼子-潘長江繼《舉起手來》
# 731恐怖女體實驗
# 《碧海紅波》
# 《打擊侵略者》
# 《長空比翼》
# 《南京大屠殺》
# 陸軍見習官
# 《自豪吧母親》
# 《鐵甲○○八》
# 《激戰無名川》
# 《飛虎隊》
草地
鐵道游擊隊
平原游擊隊
地道戰
狼牙山五壯士
兩個小八路
蘇小三
兵臨城下
三進三城
大進軍
保密局的槍聲
阿詩瑪
405謀殺案
508疑案
牛角石
董存瑞
冰山上的來客
前哨
血戰胎兒庄
松花江上
林海雪原
智取華山
智截玉香籠
二小放牛郎
『拾』 二戰中國電影
這可就多了!!!
地雷戰、地道戰、上甘嶺戰役、英雄兒女、舉去手來(1、2)、董存瑞、永不消逝的電波(電影版由指導王萍 )、紅星閃閃、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血戰台兒庄、紅高粱、國歌、紫日、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狩獵者、鬥牛、南京!南京!、南京大屠殺、七七事變、黑太陽731
其實應該還有很多因為中國人對日本人的仇恨度。。。。。。你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