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黑白電影是否可以通過技術處理還原為彩色電影
理論上是可以的,就像將黑白照片處理成彩色,但因為工作量的巨巨巨大而沒有實際意義。
② 紅色經典老電影高清修復是彩色的嗎
紅色經典老電影經過高清修復之後,是彩色的,會呈現出彩色的電影效果
③ 1972年2月12日,什麼電影設置成彩色影片
1972年2月12日,電影生死恨設置成彩色影片;電影生死恨劇照,照片除署名外由作者提供1972年2月12日,著名導演費穆拍攝了我國第一部彩色影片—京劇大師梅蘭芳主演的戲曲電影生死恨。
④ 彩色的二戰戰爭記錄片怎麼拍下來的
和黑白的紀錄片拍攝方法一致,取決於拍攝者距離戰場有多近。相關紀錄片可見2001年的《戰地攝影師》(War Photographer)。下為詳述:
先說彩色膠片的成因:
早在1850年,就有人(Levi Hill)宣稱通過某種有關銀板照相法的技術(即Hillotype)獲得了彩色成像(注1,見圖)。然而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大規模的運用,所以如今我們認可的與攝影攝像有直接關系的,是美國Agfa-Ansco公司發明的 Colorol技術,這是一種快速的可以直接得到色彩本色的技術,不再像以往那樣繁瑣復雜。直到1935年以後,由於曼內斯和戈多夫斯基對自己作品色調(短片《海軍》)的嚴重不滿,柯達才得以大力發展並完善這一技術(注2)。
也即是說,在Colorol技術出現之後,如曼內斯和戈多夫斯基這樣拍攝短片的發燒友就已經確實存在了,而這個時間,是1928年。
再說戰地紀錄片的拍攝:
在彩色成像技術出現之前(即1830年),人們意識到影視帶來的沖擊與既往各種視覺表達並不相同,繼而產生了戰地攝影(War photography)這一全新的拍攝領域,期間較為出名的媒體是倫敦新聞畫報,通過將照片還原成木刻雕版後在印刷出來,他們甚至首次拍攝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的場景。但由於達蓋爾銀版法的局限,人們只能拍攝靜態而非是動態,直到1874年,法國人發明了電影攝影機為止。
不過隨著戰地攝影行業的發展,各國都有意識的開始控制這一行業對外宣傳上的影響力,所以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里,隨軍記者出現之前,各國部隊中的通訊兵更多的在擔負基礎的圖文報道。而在隨軍記者出現之後,他們所做的還包括了對戰地攝影攝像的拍攝和後期影像資料的甄選和宣傳上。在中國,負責這方面紀錄的是中國新聞電影紀錄製片廠(現為中央電視台新影製作中心)
此類記者的代表,無疑是如1913年出生的羅伯特·卡帕,在對他的描述中,是用『開辟』這種詞語,因為在戰地記者被國際認可如紅十字會般受到保護之前,他們總是要一手抓鏡頭,一手抓槍桿的。而卡帕最知名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拍的不夠好,就說明你(距離戰場)還不夠近。」
至於早期碩大無比的電影攝影機,只會讓這些戰地記者、攝影師們出現很高的死亡率(注3)。
題外話
在早期的一些戰報或偵查視頻中,有一些用軍用或私人飛機拍攝的視頻,當然也有偵查氣球和其他如軍用鳥類等各州手段。其中飛機和氣球是可能拍攝彩色膠片的,而一些單幀的照片會處於某些目的被獨立提取出來通過染色製作成彩色膠片並被沖洗成照片使用。目前這種方法仍然被採用,因為人們發現彩色比黑白更易吸引大眾的注意力,所以彩色修復也成為了如今早期彩色戰地紀錄片的一大重要來源。
注1:這應該是最易被找到的一張圖片,常被用於靈異文章中。
⑤ 修復版《永不消逝的電波》閃亮北京電影節,這部電影有何看點
引言:各種各樣的電影節陸續開幕,這些電影節中會緬懷一些已經播放過的老電影,同時表彰一些新電影人。通過對他們的表彰來激勵更多優秀的人涌現出來,而在北京電影節中修復版《永不消逝的電波》也閃亮亮相了,那麼這部電影的看點在哪呢?
實際上科技的發展對於電影行業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且不說各種各樣的特效,現在有著人機互動式的AI技術,也可以讓以前的老電影煥發新生,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電影人利用科技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好電影。
⑥ 早期黑白膠片電影是如何還原為彩色電影的
針對圖片的著色效果,感覺基本上不錯,細節上還要進一步做處理.如果能夠把深度學習的模型更加完善一下,針對電影的特定場景做一些場景的訓練,那麼計算機可以達到或超越人工著色的水準,那麼這樣技術用於老電影的處理,將大大降低處理成本,是那些經典老膠片煥發新的活力.
⑦ 永不消逝的電波黑白重映彩色的電影上映多久啊
《永不消失的電波》。黑白重映彩色的電影。上映多久啊?這個電影是以前的黑白老電影。現在在影院又重新上映了。上映的時間不是很長。只有一個星期。想看的朋友一定要抓緊時間。
⑧ 首部彩色修復片《永不消逝的電波》驚艷了誰
驚艷,驚艷到不相信。但是堅定地相信就是這么美,因為不論時代人一定是有美的時候,更何況是信仰的體現。經典的含義就是在各人心中,還有永遠。
⑨ 《亂世佳人》是怎麼從黑白片弄成彩色片的有誰知道嗎這個是不是真的
這部影片屬於當時的超豪華製作,本身就是彩色片。只不過當時並不是所有影院都有放映彩色電影的設備,所以電影公司製作了彩色版膠片、黑白版膠片兩種版本,在不同影院上映而已。
⑩ 永不消逝的電波彩色修復版怎麼看
在央視頻可以觀看
《永不消逝的電波》拍攝於1958年,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英雄故事的電影,後來也幾乎成為國產諜戰影視作品的「樣板」。如今經典重現,除了「首部黑白轉彩色4K修復故事片」的標簽,在技術勝利之外,我們更應該去探討,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去看這部電影?這樣的修復於行業和社會而言又意味著哪些新的機會?
看4K彩色修復的《永不消逝的電波》,
「英雄與我們同在」
早在正式上映前,4K彩色修復版《永不消逝的電波》便在北京國際電影節進行過點映。已經有一批觀眾率先回到那個彩色清晰的革命年代,去聆聽那「永不消逝的電波」。
「顏色帶來了新的訊息,所以修復自有了其修復的理由,彷彿回到了那個時代,聞到了氣息,體察到了氣氛,感受到了情緒,是電影中的歲月,而不只是歲月中的電影」……觀眾用行動和評論表示了支持,首部黑白轉彩色4K修復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北影節首日就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