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百壯士為什麼最後只剩三百人
在四天四夜的戰斗中,四行孤軍的人數都是一個謎。那麼,當時參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孤軍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八百人的數字又是從何而來?
關於10月28日晚將傷員運出四行倉庫的過程,1營營長楊瑞符在《孤軍奮斗四日記》中有過這樣的描述:「我當時囑咐出外就醫的士兵說:你們出去,有人問四行倉庫究竟有多少人,你們就說有八百人,決不可說只有一營人,以免敵人知道我們的人數少而更加兇狠,後來轟傳世界的八百孤軍的數目,就是這樣來的。我五二四團的團長本來是韓憲元,而今天一般人誤稱為謝團長,也就是在折八百的數目字而推測出來的。」
四行孤軍究竟有多少人
從四行倉庫退出後,孤軍人數逐漸清晰。具體數字首先由《大美晚報》在10月31日披露:「在四行儲蓄倉庫內作光榮的撤退之華軍,現據大美晚報記者向華軍當局探悉,共計三百七十七人。連日忠勇作戰之結果,傷者共有五十餘人。」
㈡ 《八佰》上映引發眾人討論,四行倉庫會戰究竟有多慘烈
《八佰》上映引發眾人討論,四行倉庫會戰竟有這樣慘烈。
電影“八佰”火爆上映。電影中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英勇事跡點燃了所有人的愛國熱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淞滬會戰中的這段歷史。一條蘇州河,一座四行倉庫,在電影《八佰》之中,一邊槍林彈雨,一邊歌舞昇平的畫面,讓觀眾記憶深刻。因而上海的四行倉庫也被電影帶火了旅遊。位於蘇州河邊的四行倉庫原址,更是引來了很多市民的參觀。年輕人帶著鮮花,鄭重地放在紀念館外,紀念當年同樣年紀的年輕人;父母們帶著孩子,在紀念館中,給孩子講述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㈢ 八佰結局什麼意思
結局是四行倉庫的「八百勇士」經過三天三夜的艱難狙擊,終於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英法租界同意打開一條口子讓「八百勇士」通過租界撤退。
《八佰》電影裡面有幾個主要角色後續並沒有交代清楚,原本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給電影結局留白,算是開放式結局。
王千源飾演的羊拐,以及余皓磊那一撥人組成了狙擊敢死隊,其實原本是有最後的戰斗場面的,預測是在這波戰爭中犧牲了,但電影將這一段給刪除了,所以羊拐那一撥人的結局就變成了「下落不明」。
姜武飾演的老鐵也沒死,坐在樓上的防空炮那裡,細心的觀眾應該都還記得,很多人都是看到姜武最後揮大刀唱了幾句京劇就沒了,其實是有一個坐在防空炮上的鏡頭的,張譯穿著記者的衣服被端午給放了,據說好像是披著納粹旗過了河,來到了租界。唐藝昕飾演的護旗手楊慧敏也活著,後來在租界出現了。
(3)八百電影哪些人活下來擴展閱讀:
歷史八百壯士
1937年10月,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用生命守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資深外交官、國際法泰斗厲聲教曾撰文揭開了「八百壯士」的歷史真相。文章披露道:「聞名遐邇的』八百壯士『其實遠沒有八百人。所謂的』八百壯士『僅有不到四百人。八百人的說法是死守四行倉庫的』孤軍『為了起到震懾日軍的效果故意放出來的消息。」《國家人文歷史》亦曾撰文稱,「八百壯士」的實際具體數字為355。
㈣ 八佰壯士活下來的有哪些
歷經數次撤檔風波、挑起了大家觀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經公映了。《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
服苦役的這部分倖存者非常少,據倖存者田際鈿老人講,他那一隊160人的苦力,倖存下來的只有三十多人。抗戰勝利後,田際鈿等人回到國內,也沒有受到國民政府的重視,後來因為拒絕打內戰,他們都解甲歸田回到了故鄉,回到家鄉也是一貧如洗,沒有什麼家財,建國後才生活得好一點。
㈤ 八佰真實事件結局是什麼
真實的《八佰》,後來的撤退是沒有傷亡的。這些將士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向英租界撤退,也得到了日軍的許可。
只是日軍在得知四行倉庫不滿800人就造成他們200多人的陣亡,感覺面上無光。日本人的心眼很小,咽不下這口氣,遂無恥要求英方:當謝晉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後必須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否則,這支部隊退到哪裡,日本皇軍將追擊到哪裡。
而且租界當局屈服了,當謝晉元率部隊撤退到英租界之後,槍械被全部解除,同時,他們都被送到了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進行隔離。隔離區是租借當局用來收容難民的地方,到處是垃圾堆、污水溝,高高低低,環境非常惡劣。這支被解除武裝的部隊就在這個地方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孤軍營」生活。
(5)八百電影哪些人活下來擴展閱讀
電影《八佰》幕後製作
該片的工作人員用一磚一瓦建起佔地200畝的建築,不僅人工開鑿出一條新的蘇州河,還對兩岸建築進行1:1的實景搭建。
拍攝時把寧波白沙的拆遷地塊定為淞滬會戰場景取景地。為了追求真實,劇組歷時一年半在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拍攝基地設計搭建了佔地200畝、擁有68棟建築的實景,深挖200米長的蘇州河,還原出一河兩岸戰火連天的「地獄」與聲色霓虹的「天堂」。
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淞滬會戰戰場上的照明效果,共燒掉300多公斤煙油和近5噸的舊報紙,打造了一個硝煙彌漫、炮火四起的真實戰場。為了呈現出最好的視覺效果,確保畫面真實感的同時凸顯美學價值,攝影指導曹郁在片場架設2000多台燈來配合不同的鏡頭。
㈥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最終活著多少人
420餘人: 權威可信的人數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打擊了侵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人民的鬥志,成為當時舉世矚目的事件。提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就要先說抗日戰爭史著名戰役「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稱八一三戰役、第二次淞滬抗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八百壯士實際人數為420,在四行倉庫戰斗中傷亡43人,從四行倉庫撤出時為377人,撤退過程中,9人犧牲,13人負傷入院治療。四行堆棧內,除有若干沙袋外,並無如許屍體,我在內士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餘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㈦ 當初的八百戰士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在歷史上,八百戰士其實並沒有八百個人。他們是為了完成阻擊日軍的任務,才對外宣稱有八百個人,這是他們用來迷惑日軍的手段,他們實際上只有四百個人左右。這四百個人在上海的租界內出色的完成了阻擊日軍的任務,但是隨著大部隊的撤離,這些人被日軍也團團圍住。當時的日軍處於租界內其他政府的壓力,一直都不敢對租界發起猛烈的攻擊,他們打算採取囚籠政策,活生生的餓死這些人。留守下來的孤軍雖然沒有被活活餓死,但是結局大都很悲慘。
由於他們的出逃,日軍對他們也越發的殘酷,他們把勞工的伙食減到了原來的二分之一,把他們的任務增加到了原來的兩倍,很多勞工因為過於的勞累而身亡了。日軍的殘忍打不打活下來的將士,他們努力的活下去,終於等到了日軍的投降,僅剩數十人回到了家鄉。
㈧ 八百壯士還有活著的嗎
有,劉懷斌老人眉毛黑白參半,長而濃密,有著長壽的標志。右眼被日本的毒氣彈傷害,左眼也因為眼底黃斑血管出血,而只能模糊看到一部分,耳朵已經完全聽不見了。
說起如何和家人溝通,兒子感慨到:「多虧了解放後的掃盲班,我爸從一個文盲,因脫盲而識了不少字,我們現在至少可以通過寫字和他溝通。」劉懷斌看完字後,就會和人交流,但他含糊的言辭只有家裡人才能聽懂。
(8)八百電影哪些人活下來擴展閱讀
一同被征參戰的28人戰後只活著兩個
劉懷斌,曾用名劉振英,1937年也就是他17歲的時候,被抓丁當兵,曾在山西、河南一帶抗擊日寇七年多,從軍編制在趙壽山部隊三十八軍,七三九團直屬炮兵連,作戰中右眼受傷失明。
劉老曾對小兒子回憶說:「一九三九年四月(陰歷)在平陸縣被日軍包圍,部隊被完全打亂,跳黃河、跳山崖,死傷戰士不計其數,一個新兵營,槍還沒拿到手,全被日軍用刺刀挑死,戰斗異常血腥。」劉懷斌老人1945年春因傷殘而回老家務農,同村被征參戰的28人,只回來了兩個人。
劉懷斌跳山崖造成右肩骨折,但保全了性命,不會游泳的他在六六戰役中和眾戰友一起跳入黃河,刺骨的黃河水將這個楞頭青年逼到了岸邊,在夜幕時分日軍的掃射中,他掩藏在黃河岸邊的草叢里躲過了一劫。
㈨ 八佰原型活下來多少人
電影《八佰》的結局停留在「八佰」壯士安全撤如英租界。歷史上進入了英租界,撤到英租界後的結局更為慘烈,全部犧牲了。
故事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參加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在4天內抵禦了日軍的進攻,順利撤回了上海租界,此戰振奮了因前不久淞滬會戰失利而下降到極點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認識英雄的維度,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