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認為國產恐怖片和國外的恐怖片最大的區別在哪
我覺得恐怖類的電影在每個國家都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國產恐怖電影分兩個階段。在香港電影鼎盛時期,恐怖片一樣也是風靡一時。那個時候的恐怖片,除了血腥恐怖之外,更多還是挑戰人類的底線。人性的陰暗面令人生畏。早期的港台恐怖片,翻拍《聊齋》中《畫皮》那一段比較多,因為人物形象有很大的改變。「畫皮」前是一個面部可憎的妖魔鬼怪,「畫皮」後是一個妙齡女子。形象塑造的反差感能夠給人刺激感。
韓國恐怖電影更多的是注重於人性的挖掘,可能有人會覺得日本的恐怖片本身也是啊。但是日本的恐怖片很大程度上已經把框架給釘死。你沒辦法逃脫。而韓國恐怖電影,基於倫理,電影的畫面感沒有那麼血腥。
2. 中外電影的差異和差距是什麼
差異:
1、開放與保守
西方電影之中不乏異性甚至同性之間極為親密的行為,並毫不避諱地表現出來。相比之下,國產電影之中少很多。即使有,大多也表現的較為隱晦。而在國內觀者反應方面,電影表現太直接,會被認為尺度大、色情,演員太裸露,甚至會被掛上「脫星」的標牌。
2、抗爭與和諧
西方電影中不乏有對抗自然題材的電影。比較典型的《後天》、《2012》,表現得都是人類與自然的對決,而最後無不以人類的勝利結尾。國產電影中往往有人與人之間的正反對立,正者順應自然,反者忤逆天理,而為了功名利祿費盡心思、不擇手段的往往最後都沒有好下場。
3、理性與感性
國產電影中處處流淌著倫理觀念。孔孟思想以及幾千年來嚴苛的封建統治制度對其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西方受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加上較少的約束,所以思想上以個人為主,重視個人利益的實現和個人價值的追求。
差距:
國內影視工業缺的還是人才。再好的器材設備給二流的人才也設計不出例如變形金剛和權利游戲這樣的特效來。還有就是是現在的明星賺錢太容易了。沒有時間沉澱自己的演技,更別提升華自身。露臉下就幾十萬上百萬的收入,有顏值即可。對自己的職業素養幾乎到了沒有要求的程度。
中國跟好萊塢最大的差異,其實就是在產品方向上的差異,好萊塢的這批製片人,他們的決定權是背後的銀行家、投資金融家,是華爾街的這些資本投資人。金融資本看的只是財報,所以這些年好萊塢不停地拍續集,不停地拍超級大片,就是因為安全,這個是好萊塢面臨的非常大的危險。
中國電影太快了,導致現在就是這樣的,每一個製作環節都粗糙,整個環節也不理想。每年上映的那麼多,其實類型非常單一,沒有很多真正能為年輕人和主流觀眾做的電影。
3. 中美電影有什麼差異
中美電影的差異不好說,但我藉助兩部同樣題材的電影,說說中國和韓國電影的差異。
一部是中國的《逃出生天》,另外一部是韓國的《摩天樓》
1
同樣是災難片,都是一樣的的高樓火災,拿中國的《逃出生天》比之於韓國的《摩天樓》,真的差了好幾條街。第一,《逃出生天》的特技太假了,著火的大樓像個扔在地上的火柴盒。熊熊大火完全是復制粘貼的一樣。第二,《逃》片里沒有喜感。這一點對於看災難片的我太重要了。能在使人不松一口氣的時候,還能讓人笑出來,真的很難做。韓片以它專有的特質在災難片里打入幽默的楔子。舉個例子,男的托舉著女的想讓她逃出電梯門,卻偏偏卡在屁股那兒了:屁股太大了——屁股太大了!
3
再說說兩部片子里火災的起因吧。《逃》把事故的發生時間安排在了高溫時節;《摩天樓》把事故的發生安排在平安夜。從這一點上看它們的差別。在高溫的天氣里發生火災,因為有了外界環境的誘導,反而沒有太多的懸念。但是影片在開頭的十多分鍾里,對外部環境的反復渲染,強化了影片的緊張氣氛。便在緊張過後,壓抑的氛圍突然變得緩和了。而《摩天樓》卻與此相反,一步步地鋪墊,針角縝密,銀灰蛇線。影片開頭女兒和爸爸關於雪花的對話,埋伏下了大樓的高層管理在響晴的平安夜裡製造浪漫的隱線,卻也種下了災難的因子。因為上升的強烈氣流導致直升飛機撞上大樓,發生在第33分鍾。《逃》片里兩個疏忽大意的焊工,隨手甩下的煙頭,引起了災難的發生。這是在影片的第18分鍾。這時,還特意對兩個衰神的動作做了特寫處理,給煙頭的火星做了持技。如此安排怎能使我等信服?而《摩天樓》里高層管理者的一意孤行,反倒更合乎事情的發展。把事故的發生,歸結於外部的偶然事件,而不是纏繞在其中的人,是捨本逐末。目中無人的背後,折射的是電影人的淺白和急功近利。
4. 跪求;中西方電影的差異可以從哪些方面分析 2個問題
1文化差異(如語言藝術
說話風格
人物內涵)
2經濟結構(投資數額)
3劇情、導演等等的專業水準
4國內外電影市場和社會環境(如對暴力、恐怖、血腥的理解。)
主要就是這些吧,總之中國電影市場有些保守,有些電影無法流入國內影院
5. 中國恐怖電影與歐美恐怖電影區別在哪
我看的都免疫了,嘿嘿
"首先,國外的恐怖電影,說是恐怖,其實無非就是血腥點,把人類受傷的傷口放大,特寫。把人們死前流血痛苦的樣子誇張點,這個就是外國的恐怖片基本套路。"
這句話我不同意,而且是既不同意。顯示出你恐怖片看的還是太少了。
要知道,歐美歐美,西方恐怖片不只有美國才會拍。歐洲的恐怖片,就理念和藝術性上來講,是要高出美國很多的。
建議從底層開始學習一下吧,先看看早期的義大利恐怖片,英國的,還有北歐的一些恐怖片,都是恐怖片的佼佼者。
例如義大利的經典恐怖片,如陰風陣陣等等,血腥場面偏少,但是意境,色彩,風格,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也是登峰造極的。
沒感覺歐洲恐怖片有什麼野蠻氣息,不知你從何得出這個結論的。
還有,美國的恐怖片也不只是血腥暴力,通常這都是B級片的專利,像一些比較大師級的導演拍攝的恐怖片,也是很有水準的,不在歐洲之下。例如閃靈,魔女嘉莉,第六感等等
日本的恐怖片在我看來是屬於最沒內涵的一種,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層面。
意境上不及中國的(特別是倩女幽魂類的),思想上不及歐洲,畫面上不及美國。有點四不像的樣子,僅靠都市傳說和本土文化的詭異層面來嚇人而已。別把日本片看得太重,現在它已經走進死胡同了。
其實在早期,日本的恐怖片是很厲害的,可參見開拓者《八墓村》和後來我印象很深的一部《怪談比留子》,還有學校怪談系列的都不錯。現在的日本恐怖片,都可當喜劇片看了。
6. 中美科幻電影的區別
關於中美兩國電影的差異有多重原因:
一、技術差別
美國人電影技術比較先進,科幻電影是要向觀眾展示視覺奇觀的,好萊塢經過多年歷練,已經擁有很多成熟的特效團隊,可以創建出令觀眾贊嘆的炫目失效。
而中國電影技術比較落後,還沒有能力製作出逼真的未來大場面特效,拍穿越劇是個省事又省錢的辦法,隨便拿一樣現在的東西不用做特效拿到古代就是神器,比如一把手槍、一部手機拿到古代都可以產生驚人的效果。
二、資金差距
美國電影公司財力雄厚,動輒上億美金的大投入自然可以打造光怪陸離的科幻世界,用大投入換取高票房。
而中國電影投資較小,五毛錢特效也很難製作出滿意的效果,用在古代穿越劇里,隨便吊吊威亞,弄點煙霧就能作出山寨仙境來,節省大筆資金。
三、思維差異
美國人思維比較超前,因為他們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歷史,更願意向前看,展望未來使他們更喜好拍科幻片。
中國人比較復古,至今仍懷念四大發明、萬里長城,回顧歷史使國人更容易接受古代穿越片。
7. 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有什麼區別
一、特效不同:
1、中國的特效水平並不差,然而由於演員的片酬占據了大頭,所有特效方面投入就少了,因而,我國的特效看起來什麼的出戲。
2、國外的電影資金有著合理的安排,特效一點也含糊,看起來就相當順暢。
二、劇本不同:
1、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
2、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而且,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三、道具不同:
1、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
2、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
電影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8. 不同地區的恐怖片各自有哪些特色
一、中國:自己嚇自己,或者有人背後搞鬼中國的恐怖片大多都是屬於那種人類自己折騰自己,很多電影里看到最後才發現根本沒有妖魔鬼怪,一系列看似恐怖的事件背後其實都有人類的身影,都是一些人在故意嚇唬或者迫害另外一些人。所以中國的恐怖片一般都是教育意義比較多,告誡人們世上沒有怪力亂神,所有的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都是有人在背後搞鬼。當然也也一部分摻和了妖魔鬼怪的電影,不過大部分都是看到最後發現,原來妖魔鬼怪才是正派!也是在教育人們:人心難測。
東南亞的恐怖片則充滿了神秘力量,也就是封建迷信的那一套。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在東南亞,仍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是迷信的,他們的文化並沒有完全的摒棄封建迷信那一套,所以在影視上就有了一席之地。不過更多的人,看東南亞的恐怖片大多是追求著獵奇感而去的,很少有人真的會去害怕那些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