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戰的電影觀後感不少於500字
通過觀看抗戰歷史片〈百團大戰〉,知道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偉大的共產黨用它野草一般的毅力從被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的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部隊雖沒有像日軍那樣先進的武器,但共產黨仍能戰勝日軍。就像星星之火一樣,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也能燎原。共產黨喚醒了更多的熱血男兒。中國共產黨就像一把利劍,斬斷了侵略者的魔爪;像一面大旗,號召人民抗擊侵略者;像一輪太陽,照亮了新中國的前程。
抗日戰爭時,為了不然國民黨投降,振奮抗日軍民。八路軍總部決定組織一次「百團大戰」來打擊日軍。105個團的兵力由彭德懷指揮。1940年8月20日開始攻打天險娘子關,敵軍的火力網非常密集。這天晚上,兩個連的戰士迅速包圍了村裡的偽軍。敵軍來不及反抗就全軍覆沒了。碉堡里的敵人發覺了,想八路軍發起猛烈射擊。八路軍以村子為根據,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般的炮火,沿陡峭的山岩向敵人強攻。負傷的戰士從矗立的山岩上跌進了深谷,但一個倒下去了,後面的戰士還是英勇的沖上來。鮮血灑遍了娘子關。僅過了3小時的激戰,八路軍終於佔領了娘子關,全部肅清敵人。黎明的時候,鮮艷的戰旗迎著東方燦爛的陽光,飄揚在鮮血染紅的娘子關的上空。
八路軍是多麼的英勇啊!他們身上那股英勇無畏、不屈不撓地精神是多麼寶貴。他們共產黨為人民服務,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打造了美好的未來。我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勇敢的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克服困難,把黨的精神一代代傳下去。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更輝煌。
❷ 有關抗日戰爭的電影的觀後感的作文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楊靖宇」我不禁大為震憾,我實在是佩服他頑強的偏偏和愛國的熱情。
東北是日本人入侵中國最早的地方,在東北抗日軍隊是影響最大的就是東北抗日聯軍。在楊靖宇的領導下東北抗日聯軍給日軍以學生的打擊。日軍海派大部隊進行「圍剿」,楊靖宇帶著部隊轉移到了長白山的叢林中,在高寒缺氧、糧食、服裝、葯品完全斷絕的情況下,堅持同日寇日夜鏖戰,最後,只剩下7個人,結果還是被敵人發現。可楊靖宇以頑強的毅力同敵人周旋,直到最後無情的子彈穿透了楊靖宇的胸膛,他倒下了。英雄的熱血染紅了這塊黑土。他死後,殘暴的敵人剝開他的腹部,發現他肚子里竟只有野菜、樹皮和棉絮。就連兇殘的日軍也感到震驚。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少中華兒女為了祖國前赴後繼,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啊!我突然又想到了放牛娃王二小和堅貞不屈的雨來,他們都是令人尊敬的抗日英雄!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如此勇敢堅強?當然是強烈的愛國之情!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面對處於危難之中的祖國。中華兒女沒有屈服,為了保家衛國而英勇戰斗。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愛國之心,好好學習,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吧!
❸ 抗戰題材電影的觀後感
《抗日戰爭》影片觀後感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關東軍在我國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掀起了加侵華的序幕。泱泱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燦
燦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
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記錄著這一苦難
時刻的開始。
中國共產黨在這危急關頭發出了
「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築起抗日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的號召。在國土淪喪,人民危險的陰霾中,這一號召如一聲驚雷,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震響乾坤,一大批優秀華夏兒女投入了抗日的滾滾洪流。就連處在幻想中的國民黨,也不得不在全國人民高漲的抗戰呼聲中,與中國共產黨再次合作,結成抗日同盟,開始了艱難的抗戰。忻口會戰,凇滬會戰,武漢會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雖然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但奉行不發動群眾的片面抗戰的國民黨軍隊卻無法阻止日本侵略軍入侵的腳步。由於國民黨內部反動派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居然成為了蔣介石集團的首要作戰任務,於是日本侵略軍更加肆無忌憚地長驅直入,
南京大屠殺、冀中平原大掃盪„„他們在中國的國土上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駭人聽聞的罪惡事件
時間永是流逝,而世界不是永遠和平,況且時間的流逝是無法抹去
我們祖國母親曾經遭受的苦難。抗日戰爭結束距今逾有六十年了,
但每念斯恥,每一個中國人都難以掩飾心中震撼。俄羅斯作家托爾
斯泰說過:「不管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一旦人們面臨國家存亡的
時候,人們心中便會生騰出巨大的力量,這就是美,這就是人類的
精神。」托爾斯泰把這種精神稱為「俄羅斯精神」。而從中國人民
的反侵略史上看得,這又何嘗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呢?
❹ 1000字抗日戰爭影視劇的觀後感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在他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兒童劇團——孩子劇團
孩子劇團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和愛國知識分子創辦的兒童藝術團體。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難教育社得知情況後,立刻派人前往,於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劇團。
孩子劇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抗日救亡愛國宣傳。小團員大多是10-15歲的孩子,他們在老師的領導下,進行各種宣傳抗日節目的排練,然後再深入到各地特別是抗日前線去演出,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的足跡遍及8個省市和幾十個農村集鎮,演出過《樂園進行曲》、《猴兒大王》等優秀節目,為宣傳抗日做出了貢獻。
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❺ 抗日題材電視劇觀後感800字∼1000字
以下提供看完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長沙保衛戰》的觀後感(約970字左右),供你參考。如果是其它抗日劇,除故事情節不同外,但精神實質大概應該也大同小異。
去年12月13日觀看了舉國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新聞片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總想寫點什麼,但一直未能寫成。今天看完了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長沙保衛戰》,這種思緒再次被點燃,且無法再平覆,終於提筆,另外今年正值抗戰勝利70周年,謹以此文祭奠日本侵華以來為國犧牲所有抗日英烈以及那些無辜死難的數千萬老百姓,聊以慰藉。只要靈魂猶在,中華民族就不會亡國滅種,縱觀五千年華夏史,有誰可征服我華夏之地。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戰爭,並不是任何政黨以及組織的戰爭,正可謂為:中華民族共赴國難——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舉國皆報犧牲一切之決心!才贏得的戰爭,這是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國唯一贏得的一場戰爭,必須讓人民永記於心,才可使英烈在地下得以瞑目。
「靈魂」也許早已被遺忘,但70年前結束的那場戰爭,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我們能忘記么?倭人欠我們的血債,我們能忘記么?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犧牲的英烈,我們能忘記么?捫心自問,有幾人真正去正視這段被悲壯的歷史?有幾人又真正的去觸摸這段真實的歷史?靈魂何在?中華民族脊樑何在?國人良心何在?
已經過去了70年的抗日戰爭,在今天依然時刻警醒著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從十九世紀開始,日本侵略者就開始不斷地、肆無忌憚地欺辱中國。日本為何能以小欺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國力、軍力強大,而中國雖大卻是積貧積弱,國力單薄,一時難以和日本抗衡。所以,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現代化強國,才能有效地抵禦外敵;才能讓某些對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領海覬覦已久的國家不敢輕舉妄動;讓某些企圖依仗著某大國「撐腰」,非法侵佔我國島嶼並企圖「國有化」或永久化的國家,其痴心妄想徹底破滅。
曾飽嘗戰禍之苦的中國人民,深知和平之寶貴,因而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珍愛和平,並且堅定不移地維護和平。但和平不會自然從天而降,需要全體中國人共同努力創造,精心守護。
今天我們再一次重溫那一段血與火的歷史,必須牢牢記住那一段記錄著日本帝國主義滔天罪惡和中華民族奮起抗爭的歷史。因為,只有不忘過去方能居安思危;唯有警鍾長鳴才能富國強軍。
在和平環境中學習、工作和生活著的國人,必須把我們民族曾經的傷痛和恥辱轉化為奮力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萬眾一心,戮力同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讓我們偉大的祖國不斷走向繁榮昌盛;讓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❻ 抗戰電影觀後感
《抗日戰爭影片》觀後感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關東軍在我國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掀起了加深侵華的序幕。泱泱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燦燦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記錄著這一苦難時刻的開始。中國共產黨在這危急關頭發出了「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築起抗日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的號召。在國土淪喪,人民危亡的陰霾中,這一號召如一聲驚雷,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震響乾坤,一大批優秀華夏兒女投入了抗日的滾滾洪流。就連處在幻想中的國民黨,也不得不在全國人民高漲的抗戰呼聲中,與中國共產黨再次合作,結成抗日同盟,開始了艱難的抗戰。忻口會戰,凇滬會戰,武漢會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雖然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但奉行不發動群眾的片面抗戰的國民黨軍隊卻無法阻止日本侵略軍入侵的腳步。由於國民黨內部反動派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居然成為了蔣介石集團的首要作戰任務,於是日本侵略軍更加肆無忌憚地長驅直入,南京大屠殺、冀中平原大掃盪„„他們在中國的國土上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駭人聽聞的罪惡事件.
時間永是流逝,而世界不是永遠和平,況且時間的流逝是無法抹去我們祖國母親曾經遭受的苦難。抗日戰爭結束距今逾有六十年了,但每念斯恥,每一個中國人都難以掩飾心中震撼。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說過:「不管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一旦人們面臨國家存亡的時候,人們心中便會生騰出巨大的力量,這就是美,這就是人類的精神。」托爾斯泰把這種精神稱為「俄羅斯精神」。而從中國人民的反侵略史上看得,這又何嘗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呢?
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更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❼ 抗日電影觀後感
《地道戰》這部影片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影片智能雙全的高傳寶,一片忠誠的老鍾叔,還有那個漢奸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凶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都在我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動聽的音樂也如天簌,緊緊縈繞耳際,揮之不去。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這熟悉的旋律又在耳邊響起,它鏗鏘有力,極富有感染力,使我聽後頓時熱血沸騰,冥冥中產生了一種沖動,一份渴望,一絲感動,愛國情結又一次在心中湧起。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在這個意義重大的年份,媽媽和我利用暑假的一天,一起又一次的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地道戰》,讓我們有一次重溫了舊日歷史的殘酷,再現了日本侵略軍在中國這片富饒廣袤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1942年,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盪」,高家莊英勇的男女民兵,從四面八方齊集村口,准備戰斗。我根據地人民為了保護自己、消滅敵人,採用了不少巧妙的戰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冀中根據地人民民兵隊長高老忠和民兵隬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鍾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凶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1943年夏,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打得澆花流水。日軍在遭到抗日隊伍的英勇反抗後,對高家莊的抗日武裝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設法要撲滅這股抗日的火焰。
不好!地道口被狡猾的敵人發現了,我的心隨之也提了起來。他們不敢貿然進去,競用幾台抽水機輪番地往地里灌水,毒氣也在鼓風機的煽動下,直撲地道!別擔心,他們有他們的打法,咱們有咱們的招數,幾經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聽,解說員那富有磁性的聲音「水是珍貴的,應當讓他流回原處,煙是有毒的,不能放進一絲一縷。」鬼子已經沒有了花招,咱們要開始動手了!整個高家莊,村裡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國主義的汪洋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處都是復仇的槍口和子彈,冀中的平原上,到處是抗是武裝,燒殺搶掠、作惡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戰斗的滾滾洪流下,變成一群無頭蒼蠅!敵軍大敗,原本耀武揚威的他們,現已聞風喪膽,以前狼煙四起的高家莊,現已歡呼雀躍:以前氣勢洶洶的鬼子,現已抱頭鼠竄……我們勝利了!振奮人心的歌兒又響了起來,那催人奮起的旋律,那慷慨激昂的節奏讓我感慨萬千。頓時,我覺得我自己作為一名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驕傲
❽ 寫一篇800字的抗日電影觀後感
自開始記事起,就從老一輩的口中聽了一些關於抗日戰爭的故事,盡管如此,對這一塊中國人都應當正視的歷史知道的還只是一點皮毛,對其中所要表達的共產黨員的精神也沒有很深地去體會過。這次的紅色經典欣賞正好給了我這個重溫歷史,挖掘和體驗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精神的機會,在眾多的紅色經典書籍電影中,我選中了《太行山上》這部電影,不僅因為它剛好能滿足我對於抗日戰爭的這段歷史的探索,同時我覺得這部電影所反映其中的共產黨員的優良精神和素質也是當今共產黨員所應具備的。
《太行山上》是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當時的八路軍總司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影片集中反映了八年抗戰中的幾次重大戰役,從平型關戰役、陽明堡戰役到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真實地再現了當時戰爭的情景,演員們以精湛的演技刻畫了一個個優秀的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其中震撼我的並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號角齊鳴的壯麗場景,更是共產黨人那種勇於面對,堅忍不拔的精神。平型關戰役中,在兵力單薄、裝備較差的惡劣環境下,八路軍將士憑借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鬥志,一舉擊敗了日軍精銳板垣師團,將平型關十里大峽口變成了侵略者的墳場,鑄就了歷史上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得到了山西人民的熱情擁戴,以此從正面歌頌了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表現了八路軍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看一部電影,並非只是在看,而是要思考我們是否能從這部作品中學到什麼或者說有什麼道理值得我們借鑒的。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明確和擺正自己入黨的動機,堅定自己入黨的信念,認清自己的職責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應當要以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而在這部影片中,有許多當時優秀的共產黨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質在現今的共產黨員的身上仍適用的,他們的大智大勇、吃苦耐勞、臨危不懼、勇於向前是我們當中的大多數所缺乏的,他們分析問題的客觀、理智也是我們所應學習的。我想,作為21世紀的共產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應當延續前輩留下來的光榮傳統,在以後的日子裡,實事求是,建立良好的群眾基礎,為祖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出一份力。
❾ 抗日影片觀後感,誰給寫一篇啊600-700字
影片講述了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盪」,以搞垮中國人民的抗日武裝。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他們在平原的地下開鑿地道,家家相連,村村相通,地上地下連為一體,為鬼子布下了天羅地網,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狠狠打擊了敵人,築成了一道堅固的地下長城。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著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是什麼促使他們這樣步調統一、攜手並肩地進行戰斗?是我們的民族魂——愛國情。
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著的神兵充滿了智慧。是什麼讓他們如此機智勇猛,贏得勝利?是他們必勝的信心,是他們機智的頭腦,是他們團結的力量。
雖然他們沒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們有最「聰明」 的「土」辦法——地道。他們有共同的民族魂——愛國情。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定會為捍衛自己的尊嚴而不屈奮斗;不管敵人多麼強大和殘忍,只要團結堅持就一定能勝利!
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鬼子進村那一段。當鬼子准備偷襲高家莊時,正好被老鍾叔發現了。他意識到一場災難即將發生。但他沒有選擇一個人躲起來,而是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的回盪聲中,鬼子的槍響了,老鍾叔倒下了,可他的手中還緊緊拽著繩索……
這是什麼精神?是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在現代學習生活中也要發揮這種精神,在學習上幫助別人,在生活上幫助別人,哪怕只是精神上的鼓勵與幫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只有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如不幫助別人,別人也不可能去幫助你!請為社會的和諧盡一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