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影連續劇亮劍

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影連續劇亮劍

發布時間:2022-07-21 02:13:56

㈠ 亮劍全集李雲龍版是那一年上映的

??不都是李雲龍,還有別人不成?!
《亮劍1》是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發行的一部戰爭類電視連續劇。由陳健、張前執導,都梁、江奇濤編劇,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聯袂主演。
該劇描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
《亮劍1》於2005年9月12日登陸CCTV1黃金檔。2013年,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決定向全國青少年推薦100種優秀圖書、100部優秀影視片,《亮劍1》等23部電視劇榜上有名。
《新亮劍》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出品近代革命電視劇,黃志忠、果靜林、任泉、甘婷婷、甄錫等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李雲龍在1936年至1937年間的傳奇故事。
該劇於2011年在12月18日在浙江衛視首播。
《亮劍II 》又名《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是連奕名指導的電視劇。

㈡ 亮劍電視劇是2005年上映的,這部劇上映有17年了

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視連續劇是什麼,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視連續劇是《亮劍》。該劇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㈢ 關於革命影視《亮劍》的介紹與推薦

《亮劍》是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發行的一部戰爭類電視連續劇。由陳健、張前執導,都梁、江奇濤編劇,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聯袂主演。該劇描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炮轟金門、文化大革命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於2005年9月12日登陸CCTV1黃金檔30集電視劇《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該劇獲得第26屆飛天獎、第23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
亮劍》[電視劇] - 劇情梗概

《亮劍》圖冊
在李雲龍獨特的戰術指揮下,驕橫的日軍山崎大隊全軍覆滅。接著李雲龍在縣城遇見賣小米的段鵬。李雲龍讓段鵬去了獨立團。接著會同國軍358團團長楚雲飛闖進日軍重兵防守的縣城,守備部隊的全體軍官都在這次襲擊中喪生。李雲龍和楚雲飛在晉西北因此名聲大噪,李楚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日寇第一次看到了李雲龍的照片。

1941年冬天,彈盡糧絕的獨立團在野狼峪伏擊日軍用冷兵器全殲日軍兩個中隊,此戰之慘烈竟驚動了最高統帥部的蔣委員長,也引起了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官極大關注。但是,李雲龍的警衛魏和尚被八路軍收編的土匪殺害,李雲龍給魏和尚報仇,給降了級!
抗戰勝利,李楚二人又相逢在淮海戰場上,這一次交手雙方險些同歸於盡。李雲龍師長被一發迫擊炮彈炸得像個被打碎的瓶子,楚雲飛少將胸前中了兩發機槍彈,身邊的衛士撲了過來,掩護住了楚雲飛。警衛連長董海,渾身血跡斑斑,他和幾個戰士抬著李雲龍風風火火的沖進醫院,李雲龍被抬進了手術室,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血漿突然不夠了,未曾料想到的是,抽驗完所有戰士的血漿後,發現沒有一個戰士和李雲龍的血漿相符,就在這危急時刻,小護士田雨發現自己的血漿和李雲龍的相符,田雨獻血挽救了李雲龍的生命。田雨擔任起了李雲龍的護理工作,當李雲龍迷迷濛蒙睜開雙眼的那一霎那,就被田雨嫣然的笑臉吸引住了。在田雨的精心護理之下,李雲龍康復的很快。充滿正義的霸氣是李雲龍獨有的東西,田雨崇拜李雲龍,就在李雲龍准備出院的時候,田雨答應了李雲龍那男人氣十足的求婚。
金門戰役失敗後,李雲龍率部開進山區,和平生活也許適合所有的人,卻不適合李雲龍,他和妻子田雨的矛盾也開始滋生了。由於李雲龍夫婦的撮合,趙剛和馮楠由相識到相愛,這是李雲龍在此期間最為得意的一件事,他不會想到,這對優秀的男女日後悲劇性的結局。
李雲龍屢屢向上級打報告,要求帶兵赴朝鮮作戰,他的請求不但沒被批准,反而接到去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的通知,他帶著情緒去南京軍事學院報了到,在南京軍事學院他由強烈抵觸到虛心求學,這是李雲龍從野戰經驗到完成軍事理論系統化一個重要的轉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孫璞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2957138/answer/46008177
來源:知乎

到《亮劍》的電視劇就不得不從其原著小說作者都梁說起。都梁有在部隊中服役的經歷,對於中國軍人的理解自有其獨到的看法,同時都梁的知識涉獵面也非常廣,我們可以從他對於劇情時間和歷史事件的把握與掌控下略窺一二。而對於亮劍的創作,都梁在創作新作《大崩潰》後曾表示《大崩潰》中的人物是被歷史的大潮推著前行的,而《亮劍》中的英雄人物則是在創造著歷史大潮的人,後者相對來說會更加酣暢淋漓,敢做敢當。這樣也就不難理解亮劍中每個人帶給我們的接地氣的英雄氣概。

《亮劍》的電視劇在人物塑造過程中盡量貼合實際。近段時間的腦殘抗日劇中例如八百里外幹掉一個鬼子,日軍三八式步槍當沖鋒槍掃射,日軍的手榴彈不用磕一下就能爆炸等常識性錯誤被傳為笑柄,這類抗日神劇對這類內容的處理甚至不如幽默抗戰電影《舉起手來》。《舉起手來》當中對日軍九七式手榴彈要磕一下解除保險才能投擲的設定以及極其少見的日軍三八式步槍發射二式槍榴彈的劇情的描述非常到位,在軍事常識方面,相較之下大量看似「嚴謹」的抗日劇卻被一個「搞笑片」虐殺到體無完膚,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回頭再看亮劍,亮劍中的人物塑造當中,其軍事常識的拿捏卻異常到位。先說主角李雲龍,其軍事生涯中的戰斗都是有原型的,甚至就是真實的實例改編。例如李雲龍正面突擊坂田聯隊擊斃坂田聯隊長實際上是源自於黃土嶺伏擊戰晉察冀軍區第一團的用山炮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戰例,李雲龍伏擊日軍觀摩團擊斃一名少將六名大佐等大量軍官的戰斗實際上就是現實中開國中將王近山將軍指揮的韓略村伏擊戰,該戰中王近山將軍指揮一個團擊斃一名少將六名大佐受到毛澤東同志的表揚。而後期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野司發來的:「不怕困難,不怕疲勞,不怕傷亡,不怕打亂建制,活捉黃百韜,全殲黃兵團。」的命令實際上是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野司合圍黃百韜兵團時發布的命令。而李雲龍指揮華野二師的惡戰趙庄阻擊戰則是華野六縱在碾庄戰役全殲黃百韜兵團時掩護主力作戰的張庄阻擊戰的翻版,在全殲暫七師後命令俘虜長跑並從跟不上隊伍的人當中審訊高級將領的故事則是開國少將鍾偉的故事。後期李雲龍出軌的故事也是來自於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王近山中將因為婚外情被降為大校農場負責人的故事。

《亮劍》中大量運用改編現實戰例的手法來表現人物的履歷,用現實事件的合理性避免了過於完美化的人物經歷,使得故事更加豐滿且真實。晉西北鐵三角以及周邊勢力的人物也都有其原型,例如丁偉以丁盛和鍾偉兩位將軍為原型,孔捷的原型則是李德生將軍,楚雲飛的原型則是國民黨晉綏軍的楚惜春將軍和中央軍的胡璉將軍,就連他那句「就算是五萬多頭豬,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的台詞也是來自於國民黨軍中德國陸大的高材生邱清泉(另一說是王耀武)諷刺短時間被全殲的李仙洲兵團的原話。甚至抗戰劇情中寫著「專打三八六旅獨立團」的日軍裝甲車這樣的細節也是脫胎於日軍對陳賡恨之入骨在裝甲車上用油漆刷出「專打三八六旅」字樣的歷史細節,不得不說編劇用心良苦且准備充分。這樣的人物脫胎於現實原型,和「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這句話」竟不謀而合,我認為這樣的藝術創作方式既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現人物,更可以把藝術和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整部電視劇的人物塑造添光加彩。

但不得不提《亮劍》當中出現的一些小錯誤,雖然亮劍當中拋開了機槍不換彈匣步槍不拉槍栓上膛的一些腦殘抗日劇成分,但還是有不少細節性錯誤。例如原著小說中使用德軍mp38沖鋒槍的山本特工隊莫名其妙地用上了當時已是敵國的美軍m3沖鋒槍,這或許是國內影視界德制武器道具不足而導致的。而四十年代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軍服上的臂章不應該是「八路」字樣而應是「18GA」字樣,因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這個番號在1937年僅僅使用了一個月便變更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18
Group Army),身為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的彭德懷(並且是實際上的最高軍事主官)不可能換不上代表自己番號的新軍服,這也是一個歷史細節錯誤。而炮擊楚雲飛時粟裕大將「用五噸炮彈換下李雲龍」的台詞也有邏輯性錯誤,楚雲飛在後面表示解放軍使用的是四個炮兵團的美製105mm口徑榴彈炮,該炮炮彈單發重15公斤,而四個炮團總共有48門火炮。這樣的彈葯勉強只夠七輪齊射,甚至夠不上一個彈葯基數,因此這樣的數字明顯是不能表現解放軍火力充裕的情況。類似的錯誤細節有不少,還有待提高,當然這些只能算是題外話。

亮劍當中對人物的表現還有一個歷史性的開創,那就是並不是以一個高大全的形象來展示我軍的高級將領的革命形象,而是更加貼近現實地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高大全的神。李雲龍這個人物之所以有血有肉,讓人感同身受且有強烈共鳴,主要是因為李雲龍的形象可愛又不惡俗,缺德又不可惡,剛烈又不失溫柔,血性又不失謀略。而這個可以稱作是「文盲」的「泥腿子」將軍的成長路程實際上也在暗喻著人民軍隊成長的歷程。

李雲龍敢做敢當,有仇必報。日本人今天給他造成一點損失他明天就千方百計設法報復,楚雲飛對他的評價是這個人只能佔便宜不能吃虧。面對曾經殺害他戰友的坂田聯隊,李雲龍在敵人沖鋒的時候發起正面反沖鋒,掩護炮兵擊斃坂田聯隊長並率全團突圍;山本特工隊突襲大夏灣八路軍總部使得他的老戰友孔捷擋槍並被撤職,李雲龍反手就伏擊日軍觀摩團擊斃一名少將六名大佐為首的百餘名日軍軍官組成的戰地觀摩團;山本特工隊前腳剛端了李雲龍的團部俘虜了他新婚的老婆秀芹且讓政委趙剛負重傷,李雲龍後腳就組織起上萬人的兵力直接攻打縣城,把城內的日軍包括山本特工隊在內一個不留全數殲滅;黑雲寨土匪殺了救過李雲龍好幾次命的的警衛員和尚魏大勇,李雲龍帶著一個營就滅了黑雲寨,親自砍了仇人的頭。哪怕是到了解放戰爭,楚雲飛突襲了他的一營,李雲龍反手就繳了楚雲飛一個營的械還賴著不還,淮海戰場上二人相遇,楚雲飛給了李雲龍一炮,李雲龍立刻還楚雲飛幾顆子彈;以至於小說中作為福建軍區C集團軍軍長的李雲龍少將和作為金門守備副司令的楚雲飛中將還是互有輸贏。以至於在李雲龍發兵黑雲寨時老戰友孔捷還在哀嘆:「謝寶慶啊謝寶慶,你惹誰不好非惹李雲龍這個楞種?」

或許有仇必報只能表現他的俠義精神,但他的血性與智謀卻是他更深層面的精神財富。在和坂田聯隊決戰的時候,李雲龍不讓一營營長張大彪帶人死沖,而是最大限度地在保全自己戰士的生命。而攻打平安縣城就自己的新婚妻子時,損失了大量的兵力也難以攻下城門樓子,李雲龍選擇了犧牲自己的妻子,命令炮兵炮擊城門連自己的妻子一起炸死,他的解釋是:我不會用我的士兵的命來換我老婆的命。而沒飯吃的時候他們想伏擊日軍巡邏隊,發現對面是裝備精良的日本關東軍之後還是毅然出擊,用巨大的代價全殲三百人的關東軍部隊;在成為華野二師師長之後,面對楚雲飛指揮的國民黨軍美械王牌第五軍第八十九師,在B29轟炸機(美製,當時世界上性能最為強大的戰略轟炸機,向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的任務便由該型號轟炸機完成)和105mm口徑榴彈炮的狂轟濫炸下死守趙庄,不禁打光了晉西北的老底子,而且陣地上所剩僅余百人,師長李雲龍都當上了機槍手;無論是楚雲飛邀他隻身勇闖日軍軍官的生日宴會還是綁著一身炸葯赴楚雲飛的鴻門宴,都是一股子的俠義肝膽。這樣的故事令人不由得想起原著小說中李雲龍的秘書鄭波的感嘆:「偉哉,上將軍!」,這樣的血性更賦予了一名「將軍」應有的形象。李雲龍提出的「亮劍」精神更是新時代軍隊或許需要更進一步完善的精神,這種無論對手強弱都敢於亮劍的精神是一種氣概與氣魄,這是抵抗強權與列強的利劍,擁有這樣精神的人更可以塑造出一種英勇無畏的軍人精神。可以說這種形象是以前的抗戰劇當中很難見到的,傳統抗戰劇當中多是一些高大全的形象,而《亮劍》中對李雲龍的塑造更加有血肉,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妻子怒發沖冠,但更不會為了自己妻子的性命白白浪費自己士兵的性命,血性與理智的沖突更加表現出其人的獨特性格。而李雲龍的謀略也有充分的展現,例如在與坂田聯隊決戰時不靠步兵死沖而是步兵掩護炮兵打擊敵人的指揮中樞摧毀敵人的指揮系統以結束戰斗;在和山崎大隊戰斗時則依靠土工掘進的方式抵近投擲手榴彈,之後再進行團級建制的集團沖鋒以突破敵軍陣地,充分發揮了拿破崙「火力集中」理論的精髓;而第一次進攻89師時也是用大部隊佯動掩護精銳小部隊突襲敵軍指揮部。司令員們總是誇他「鬼點子多」,事實上這是在借用司令員們的嘴來評價他的足智多謀。

㈣ 2005年李雲龍主演的電視劇是

《亮劍》是2005年李雲龍主演的電視劇。

電視劇的介紹:

該劇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該劇於2005年9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故事內容是講述優秀將領李雲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將軍為止。「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句話就是李雲龍,這位「戰神」式將軍的一生寫照。

㈤ 亮劍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這一段時間看了電視連續劇《亮劍》後也是感嘆頗多,《亮劍》給我最大的震撼是該劇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忠實於生活,這是本劇最大的亮點。《亮劍》播出後,就創下了2005年電視劇收視率新記錄。《亮劍》最大的成功所在就是脫離了以往戰爭題材影片那種追求真實和客觀的范疇。本劇改編自轉業軍人都梁的同名小說《亮劍》,主要描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炮轟金門、文化大革命等歷史時期革命軍人革命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亮劍》是一部英雄傳奇,是一個英雄的成長史。它的敘事圍繞李雲龍展開,它的背景是戰火紛飛的動亂年代。如何調和歷史背景的濃淡,怎樣處理個人命運和宏大背景在敘述上的矛盾,成了本劇敘事的主要問題。 《亮劍》是一部「男人味」很濃的電視劇,但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女性觀眾。《亮劍》最能打動觀眾的地方就是,它表現出來的英雄主義、豪邁粗獷、血脈賁張,正是今天所缺少、人們所期盼的東西,對這種情感的渴望不分男女,而且女性的感受應該還更強烈一些。因為她們更加呼喚男子漢的回歸。李雲龍是英雄,出身貧寒的平民英雄,所以他的所作所為容易引起觀眾共鳴。他身為八路軍將領,卻草莽之氣未除。說話做事略帶匪氣,打仗從不按理出牌。他勇猛、有血性、嫉惡如仇,他滿足了人們對英雄的想像和盼望。李雲龍又不僅僅是一介武夫。他表面上粗魯,實際上不乏理智,他是明理的、富於正義感的。他雖然沒有文化,可他身上有一種質朴的、農民式的智慧。他用這種智慧在戰場上聲東擊西、以少勝多;在軍營中鼓舞士氣、統率千軍萬馬;有時還用這種智慧在上司面前裝傻充愣。而《亮劍》的「男人」風格正好滿足了觀眾對此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歡迎並不奇怪。 《亮劍》成功地塑造了李雲龍這個角色,把他好戰、善戰、直率、蠻橫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點子特多、不按照戰爭游戲常規作戰、敢於抗命、尊重戰場實際、有點歪邪的主角,也是一個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個精忠報國視死如歸赤膽忠心的真實的中國軍人形象的再現。在李雲龍身上是有一股「匪氣」和「霸氣」,他酗酒、罵娘、臟話常掛在口頭,「老子」不絕於耳,這看上去不符合革命軍隊軍人的作風行為,可他不失為一個真正的軍人,這都是在特定的戰爭環境下產生的一個軍人的毛病。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十全十美的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用「高大、完美」的眼光來審視電視劇中的主角人物是可笑的,電視劇也應該尊重現實生活,更要尊重人格的發展人性的張揚。為什麼一些人就那麼的委曲求全呢?為什麼總要按照「文藝標准」的那一套路子來欺騙觀眾欺騙自己呢?李雲龍身上的缺點只是玉之瑕疵,並不會暗淡他身上熠熠生輝的中國軍人之勇猛智慧愛國的光芒。 難道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中就不存在這樣現象?一個軍人就不能在戰斗之餘休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放鬆一下自己的精神?李雲龍這個人物非要塑造的完美無瑕不可?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部電視連續劇那就看頭不大了!不要說其他人,我就是不看這樣的電視劇,像那些個談情說愛、整天無所事事、只會耍嘴皮子、人能飛天、氣功如炸彈之劇我是絕對不敢苟同的。李雲龍在戰場上竟敢膽大包天「抗命」,這在許多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君不知「軍令如山倒」?但是也確實存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在抗戰時期,戰場上敵我雙方戰況瞬息萬變,對於在那個血雨腥風在戰場上捨生忘死的軍人們來說,根據戰場實際情況爭取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消耗敵人,那將有利於保存自己壯大自己的力量,難道我們作期貨就沒有可借鑒之處嗎,偶爾有過「抗命」也是在戰爭中允許的也就是說確實存在這種狀況。這並不是《亮劍》的敗筆,而恰恰是《亮劍》區分其它按照常規邏輯鋪就的電視作品之亮點。 「明知不敵也要敢於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中國軍人的軍魂。」這就是本劇導演所要向觀眾傳達的一種「亮劍」精神!現在的中國,我們的中國,千真萬確需要這種精神!何嘗不是呢?現階段的中國雖然如日東升一路凱歌,但是危機伴隨著機遇如洪水猛獸般襲來,內在的外來的威脅時刻在考驗著中國人。面對威脅面對危機我們中國人怎能安步當車?怎能不居安思危枕戈待旦?「敢於亮劍」這就是我們的回答!我們的精神!是的,李雲龍是草莽出身缺少文化涵養,他不知鋼琴不曉洋畫不懂花前月下的浪漫,但這不是他的錯,而是特殊歷史環境所造成的。在我們解放軍將軍行列里,像他這樣的將領很多,憑著他們頑強的毅力,憑著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對黨的忠誠,他們通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學習文化,在戰爭中升華自己,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去責備他們缺少文化涵養,有什麼理由說他們張口「老子」閉口「弟兄」的呢? 全劇以展現李雲龍的命運為主,但並不單憑一個李雲龍打動觀眾。給我感動和震撼的居然全是那些無名英雄。騎兵連的奮勇殺敵、王喜奎的寧死不屈、小分隊的自我犧牲幾度讓我落淚。這是《亮劍》的魅力,它的魅力在於壯烈,在於軍人的膽識和骨氣,在於充盈其中的英雄氣,也就是劇中所說的「亮劍」精神。《亮劍》的熱播的確牽動了不少人的心,不用論人物的真實性,可能是一個人的身影,也可能是多個素材合成的人物,不必深究。無論怎樣畢竟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英雄的硬漢形象,為這個人感動,為這個集體感動。一個大老粗的帶兵者,形象的在劇中靈活表現,給人的印象是頗深的,畢竟這是戲,沒必要雞蛋里挑骨頭,我覺得李幼斌是好樣的!說實在的,《亮劍》這部片子所塑造的李雲龍有血有肉,稜角分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視作品。藝術創作是講究規律的。這個規律的核心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毫無疑問,《亮劍》中的李雲龍是一個不好管理的角色。但是這個李雲龍,對國家、對民族、對抗日大業有著無比的忠誠。這個人的「粗口」不僅不讓人感覺反感,反而讓人覺得親切;這個人的大大咧咧也給人一種視死如歸的大將風度。個人感覺,這才更像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將軍。相反,如果一味要照顧什麼「高級幹部的整體形象」,採取了與此相反的處理方式,那麼,這部電視劇的魅力至少會降低一半。 有了以上幾點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無缺的幾要素,《亮劍》不亮都不行了。在韓劇當道的今天,國產電視劇《亮劍》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是它的演員,也不是它的題材,而是它所塑造的一批讓人看過後「血脈賁張」的男子漢形象,讓人看完後大有「干凈透徹,豪氣萬丈,盪氣回腸」的感覺。最值得遺憾的是這部電視劇只拍到55年授勛就完了,文革這個高壓線導演還是沒敢去碰,李雲龍人格的升華就在文革期間,那才是真正體現李雲龍作為 「亮劍」靈魂。

㈥ 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視連續劇什麼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

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視連續劇《亮劍》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

《亮劍》講述了優秀將領李雲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將軍為止。「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句話就是李雲龍,這位「戰神」式將軍的一生寫照。

角色介紹

李雲龍(李幼斌飾演)

在渴望嗜血的拼殺中,在為戰友之死的復仇中,表現出一種鐵血軍人不計生死、壓倒一切的霸氣。但李雲龍又絕非一介武夫,他有大智大勇的一面,又有中國農民式的狡猾與狹隘的一面。為人桀驁不馴,指揮若定,心理素質穩定,槍法准刀法狠,對政治理論從不感興趣。從一個只會搏殺而蔑視知識分子的匹夫變成一個渴望文化的軍事指揮員,是個典型的現實主義者。

㈦ 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視連續劇是什麼

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視連續劇是《亮劍》。

該劇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

在完整版《亮劍》中加大了對戰局的分析,充分展現了解放軍戰士的軍事素養和樸素的軍人素質。而解放後,李雲龍與張白鹿的感情也是觀眾關注的焦點,此次的完整版也完善了這段戲的鋪陳,既增加了故事的整體連貫性,又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更加完整、更加生活的李雲龍,使他的形象更飽滿、更真實。

(7)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影連續劇亮劍擴展閱讀:

2005年,《亮劍》在央視一播出就引發收視狂潮,最高收視率達到了13.7%,超過了當年的另一部神劇《武林外傳》,成為央視年度收視冠軍。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4分,代表中國戰爭劇的最高水平。

16年過去了,《亮劍》早已超越了一部電視劇的意義,成為了許多中國人心中的一種精神符號。直到現在,中國的很多企業都把「亮劍精神」寫入企業文化。

這部劇開風氣之先,塑造了另類英雄李雲龍,不僅接地氣,還講情義,用最糙的話講出了最真的情,讓人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淚流滿面,16年過去了,這部劇培養了一大批擁躉。劇中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童蕾等演員也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觀眾。

㈧ 2005年播出的戰爭連續劇是什麼

《亮劍》。

該劇是由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陳健、張前執導,李幼斌、童蕾、何政軍、張光北領銜主演的戰爭題材劇。於2005年9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共30集。

主要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

劇集評價:

該劇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劇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鬥智與斗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

該劇的最大突破在於:把社會潛藏著的傳統審美心理變成了現實,把戰爭題材領域呼喚了幾十年的期盼變成了現實——掘出了中國式的「巴頓將軍」。

㈨ 電視劇《亮劍》是什麼時候上映的

《亮劍》於2005年9月12日在CCTV1首播。
《亮劍》是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發行的一部戰爭類電視連續劇。由陳健、張前執導,都梁、江奇濤編劇,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聯袂主演。
該劇描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2005年播出的戰爭題材電影連續劇亮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杭州恆隆電影大世界 瀏覽:905
微信可以看電影免費 瀏覽:682
拍畢業季微電影的初衷 瀏覽:342
電影瘋狂的西瓜 瀏覽:524
電車魔女在線電影 瀏覽:118
華苑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678
北京電影學院考研英語 瀏覽:642
某人的目光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174
特工狂花電影全集 瀏覽:729
穿越的愛情微電影 瀏覽:437
從邪惡中拯救我bt電影天堂 瀏覽:184
哪裡可以搜電影資源 瀏覽:225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現在的動畫 瀏覽:778
韓國電影徐福哪裡可以看 瀏覽:905
電影在線蜜桃 瀏覽:619
少黃飛鴻系列電影的順序 瀏覽:135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戰爭片 瀏覽:600
如何找雙語版電影 瀏覽:578
老頭兒電影哪裡看 瀏覽:654
對微電影的建議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