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軍大業拍攝地有哪些 建軍大業涉及多少個革命事件
涉及包括上海杜公館、湖北武漢都府堤、南昌牛行火車站等等60個歷史場景,跨越湖北、湖南、江西、廣東、江蘇、福建、北京、上海等近十個省市。
影片主要根據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和井岡山會師等重大歷史事件。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八一南昌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影片評價
影片生動還原歷史的同時,熱血激燃的戰爭場面也激動人心,另外片中演員的表現也得到觀眾的強烈認可,尤其青年演員被贊「一次演技的飛躍」。
影片通過眾多的故事線索交代紛繁復雜的歷史經絡,但同時敘述又相對集中,通過具體的情境展現歷史的主體進程。具體來說,主要通過三大段落貫穿整個故事,主線的貫穿使得這部電影具有了高度整體性。影片堅持敘事的真實,同時又不乏高度風格化和類型化的藝術手法,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Ⅱ 《建軍大業》講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建軍大業》主要講述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為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自己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這部影片讓觀眾在重新了解這段歷史的同時,再一次感受那一段慷慨悲壯的熱血歲月。
影片從一場工人的示威運動拉開了序幕,面對大批並沒有攜帶武器槍支的遊行隊伍,軍隊選擇了開槍掃射,大量無辜群眾倒地,哭喊聲、哀嚎聲響徹天空,屍橫遍野。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劇情簡評:
就是為了紀念建軍節宣揚愛國精神,可以說這部影片所追求的社會效益圓滿的完成了,該電影內老一輩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深深的影響著每一位觀眾,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我國的愛國教育事業。
Ⅲ 《建軍大業》講述了哪些歷史事件
《建軍大業》講的歷史事件有:八一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上海工人運動、秋收起義和反革命政變。
《建軍大業》是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南昌廣播電視台、八一電影製片廠、上海三次元影業有限公司和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該影片由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偉強執導,劉燁、朱亞文、歐豪、劉昊然等主演。
《建軍大業》介紹:
該電影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進行展開,描寫中國軍隊偉大的建軍篇章,展現了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影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8月3日在中國香港及澳門上映。
2018年6月22日,被頒「臟煙灰缸獎」。2018年9月,《建軍大業》獲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音樂獎。2018年11月10日,《建軍大業》獲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12月8日,《建軍大業》獲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Ⅳ 如何評價《建軍大業》這部電影
電影《建軍大業》以大篇幅描繪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秋收起義等著名戰役的過程。其中南昌起義一場戰役的拍攝鏡頭數就近乎3000個,最終整部戲的戰爭戲份佔全片近40%。
影片通過眾多的故事線索交代紛繁復雜的歷史經絡,但同時敘述又相對集中,通過具體的情境展現歷史的主體進程。具體來說,主要通過三大段落貫穿整個故事,主線的貫穿使得這部電影具有了高度整體性。影片堅持敘事的真實,同時又不乏高度風格化和類型化的藝術手法,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Ⅳ 《建軍大業》講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建軍大業》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八一南昌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影片劇情分成兩部分,前半截細述南昌起義的暗潮洶涌,到起義成功為一高潮。第二部分則講起義之後轉戰南方,在攻打城市的戰略中四處碰壁,最終定下農村包圍城市的方針。而影片彩蛋則是為了配合近幾年重新強調黨指揮槍口號而另加的三灣改編的片段。拋開彩蛋,整部電影情節完整,主線明確,主角突出,兩場戰役帶起兩波高潮,一喜一悲,感染觀眾情緒,也彰顯革命不易。
《建軍大業》的成功表明順應商業潮流才是主旋律影片出路:
時代在變,觀眾的審美與口味也在變,不順應時勢與潮流的電影形式註定被淘汰。用主流的類型片包裝主旋律電影,將復雜的口號與思想精簡成易於傳播的普世價值觀,才能達到極佳的宣傳效果。好萊塢電影就是這么做的。最重要的是,自古凡人愛英雄,打造出個性鮮明的英雄形象而不是在集體的洪流中磨滅自我,最能被老百姓長時間銘記。
Ⅵ 電影《建軍大業》講的是什麼
講的是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6)建軍大業這部電影主要寫了哪個場景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
1、毛澤東。
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為了實踐革命理念,毛澤東領導湘贛秋收起義,組建工農革命軍,以策應南昌起義後南下兩廣的起義軍主力。南昌起義部隊一路南下,血戰連場。他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翻越重重大山,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2、周恩來。
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領導南昌起義。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面臨絕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壩為大部隊的分散突圍贏得了時間,周恩來等領導人扁舟出海,撤往香港。
3、朱德。
起義部隊第九軍副軍長。他在南下的戰斗中嶄露頭角,逐漸成為起義部隊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面臨絕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壩為大部隊的分散突圍贏得了時間。駐守三河壩的起義軍部隊在朱德的率領下成功脫離了戰場,轉移到了廣東和江西交界處作了整肅和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