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災難片的簡介
災難片 (disaster film)以自然界、人類、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大規模災難為題材,以恐怖、驚慌、凄慘的情節賀災難性景觀為主要觀賞效果的類型電影。這一類型是20世紀50年代後才大量攝制的,而這一詞語是在70年代開始盛行的。很大一部分災難片可以歸入科幻片的類型中。災難片中表現的是一種消極的逃避情緒,即幫助觀眾從多變。精神緊張、充滿不安全感的現實世界躲入夢幻世界、當他們從電影院出來時,他們就會發現自己在當代現實世界是幸運許多。同時,災難片中總有幾個本領高強、超富有責任感和獻身精神的英雄,這宗英雄存在不光弘揚了一張積極的人道主義還對許多觀眾具有心理安慰作用。災難片總是要表現大規模的死亡,營造以後總恐怖和驚慌的感受和令人驚喜的景觀。
災難類型電影開始成功贏得大量亮眼票房收入,始於1970年代。1970年上映的《國際機場》(Airport)是一個里程碑,緊接著1972年的《海神號》(The Poseidon Adventure)、1974年的《大地震》(Earthquake)和《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尾隨這股災難潮流獲得成功的票房,打下穩固基礎。直到現今,由於特效工業的進步,呈現的災難場面更加真實,使得災難片類型電影成為票房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