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好的愛國電影
1、《小兵張嘎》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5年,抗日戰爭最殘酷的時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長期被日寇侵佔。鬼不靈村的張嘎,是個機靈勇敢而又頑皮淘氣的小男孩。
他和奶奶救助了八路軍偵察連鍾連長。鬼子進村搜捕時,鍾連長為保護群眾,挺身而出被捕,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日本鬼子殺害。張嘎為了給奶奶報仇,參加了八路軍。
潘冬子和母親(李雪紅飾)暫時離開柳溪,轉入了深山老林。在當地領導游擊隊和革命群眾進行斗爭的紅軍幹部吳修竹,向他們傳達了遵義會議的精神,增強了潘冬子和母親堅持斗爭的勇氣和力量。為了掩護鄉親們撤退,潘冬子的母親壯烈犧牲,潘冬子看到母親的死,變得更加堅強。
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潘冬子積極參加對敵斗爭,他在戰斗中破壞了吊橋,切斷了敵靖衛團的後路,使敵人繳槍投降;他巧妙地把鹽化成水,躲過敵人的搜查,送給游擊隊。
他和椿伢子把情報送給游擊隊,把敵人的運糧船弄沉了,破壞了敵人的搜山計劃;他沉著機智地應付了胡漢三多次狡猾的試探和盤問,最終滿懷仇恨地砍死了胡漢三,有力地配合了游擊隊攻打姚事行動。戰斗迎來了勝利。
1938年,在江南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奉黨中央命令,准備開赴抗日前線。上級派潘行義來接吳修竹領導的游擊隊下山。潘冬子和父親終於見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貳』 《送我上青雲》是一部女性主義電影嗎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影片更有著一顆小小的野心,它試圖掀起一陣風,助力國產女性題材電影沖破固有表達圈層,扶搖直上「青雲」。
不是去講述農村婦女受到的種種壓迫,不是像小妞電影那樣談談情說說愛,也不是糾纏在婆婆媽媽的爭吵與現代社會的婚戀關系裡,它不同於許多國產片對女性群體的片面式描摹,而是選擇大膽直關注女性的第二體征,直擊女性的身體慾望訴求,窺探女性的生命困境。
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患有卵巢癌,她為籌集手術費被迫為歸隱山林的老李寫傳記。罹患癌症算是全片最具戲劇性的事件,立下故事發生基礎,但沒有就此墮入一種苦大仇深的危機氛圍,反而是把大量筆觸散落在盛男與周遭社會環境和親密人物的現實處境里,也用幽默與笑意消解了疾病與死亡帶來的苦悶與傷感。
相比好萊塢電影大筆揮墨傳奇女性的傳記歷史或以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進行創作,為女性群體爭取社會地位與權利,《上青雲》對女性的書寫方式更偏向於歐洲電影的風貌:
用一個個人物,一段段情感關系撐起敘事,劇作寫法與於佩爾主演的《她》、《將來的事》和《弗蘭琪》等一系列歐洲女性電影不謀而合。同時,它的核心表達也是去肯定女性作為人的主體,推崇維護自由與尊嚴的生命價值。
姚晨塑造的盛男不是性感的美女,不是被銀幕前的男性觀眾凝視與消費的慾望對象,她像個「女漢子」,內里有著對性與愛欲的渴求。作為記者,她是一個失敗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不畏世俗強權、堅持自我的特立獨行的人,這是當下很多都市女性的鏡像與縮影。
影片出片名的方式有心也有意,攝影機從城市空間徐徐上升,在青雲之處俯瞰芸芸眾生,片名一出,一場對於盛男遇見的各色人性群像描繪也隨即展開。
盛男有著不負責任的父母,原生家庭是她與生俱來、掙脫不開的牢籠。她與母親愛恨交織的羈絆最有共情與感染力。
圍繞在她周圍的男性角色無一討人喜歡:奪走盛男感情的是袁弘扮演的劉光明,一個里外不一的軟飯男;李九霄扮演的四毛見錢眼開,是她不靠譜的朋友;梁冠華飾演的土豪李平與他神神叨叨的父親老李,也令盛男在「入世」與「出世」之間迷茫徘徊。
以男性惡的一面折射女性的善,男性算是被物化的一類嗎?仔細看,在他們身上有來源於現實生活的真實底色,劉光明的孤獨、四毛的情非得已與老李的風趣,也都有生動的一面。
影片當然有很多不足,用對話調動敘事,「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我那麼努力,還是要死」,有動人話語,但有佳句無佳章,在影像與場面調度上的功力明顯不夠,對男女心境的挖掘還有些散亂,不夠深入骨髓。
比起這些目所能及的缺憾,影片意味深長的結尾或許能散發更多回味的空間。盛男在殘垣斷壁上「哈哈哈」大笑三聲,身邊站著先前毆打她的瘋子,如此荒誕的一幕,不經意間勾勒出她在面對先前所有壓抑與恐懼之後既無奈、焦慮又無解的釋然心態。
這是女性的電影,也是人性的電影,是一出舉重若輕的女人心事,把所有解不開的郁結說給男人聽,說給父母聽,說給這個世界聽。
『叄』 求幾部好看的國產的黑白電影
1、《小兵張嘎》,改編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北京中亞廣告有限公司出品。由徐耿執導,徐兵編劇,謝孟偉,杜雨,張一山,王莎莎、錢哆多聯袂主演的一部20集電視連續劇。
2、《八千里路雲和月》聯華影藝社拍攝的劇情片,由史東山執導,陶金、白楊主演,於1947年2月上映,該片以抗戰時期的抗敵演劇隊四、九兩隊的生活為藍本,講述女大學生江玲玉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並與青年音樂家高禮彬在艱苦的斗爭中相愛,抗戰勝利後二人返回上海,生計艱難,卻堅決不向黑暗低頭的故事。
3、《不拘小節的人》是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愛情喜劇片。由呂班執導,白穆、黃婉蘇領銜主演。
4、《沒有完成的喜劇》講述了一個病子、一個胖子從上海來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參觀學習,傳經送寶,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李導演請他們參加三個諷刺喜劇的排演。綵排那天,許多人前來觀看,大家興奮地交談著,惟有批評家「一棒子」緊閉著雙眼,專心地待候節目的開始。
5、《孤兒救祖記》講述了富翁楊壽昌晚年喪子。為占家產,侄子道培與陸守敬狼狽為奸,誣告兒媳余蔚如不貞,致使蔚如掃地出門。數月後,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余璞十歲,就讀壽昌所建學校。壽昌亦居住於此。祖孫互不相識,然余璞彬彬有禮,膽識過人,頗得壽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