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產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有幾部,叫什麼名字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② 求電影名字
基本資料
導演: Vitcha Gojiew / 松耀司·舒克馬卡納尼 / Nithiwat Tharathorn /
《小情人》海報
主演: 查理·哲華 / 霍嘉絲·芝華顧 / Charwin Jitsomboon / Chaleumpol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泰國
語言: 泰語
上映日期: 2004-02-06(德國柏林電影節) / 2003(泰國)
片長: 110分鍾
又名: My Girl / Fan chan
IMDb鏈接: tt0399040[1]
[1]
劇情簡介
一個周末,Jeab從曼谷出發,准備參加好友的婚禮。途中他收到母親的電話,
說她朋友的女兒,也就是跟他青梅竹馬的Noi-na,稍後出嫁。他掛上電話後,播一盒錄音帶,回想八十年代念高小時的往事。10 歲的阿捷(查理·哲華 Chalee Trirat)那時住在小鎮,家中經營理發店,他豎啟的世界除了家人和奈娜(霍嘉絲·芝華顧 Focus Jeerakul 飾),還有電視劇、日本動畫、玩不完的戶外游戲和小學的同學。班上分開男女陣營,Jeab向來跟Noi-na和其他女生玩,但他也渴望被男生認同。在一次足球賽中,Jeab臨時加入並建奇功,於是被以Jaet為首的五人組接納。不過認同路並非平坦:Jeab缺席另一場球賽,之後更反駁和打傷Jaet,被五人組孤立。Jeab為了重投男生陣營,不惜接受五人組的三個「真男人測試」,包括不持把手騎單車,全裸跳河,和剪斷Noi-na的橡皮圈繩。通過測試後,Noi-na對Jeab不瞅不睬,最後一家人更搬家他往 。
如今他有機會再見她,究竟他會否舍好友而再見她?
演員簡介
男主角
查理哲華 (Charlie Trairattana)
小情人
昵稱:Nak(納克)
生日:1993年01月19日
出生地:泰國曼谷
最喜愛的食物:蝦炒飯
喜愛的東西:動物
寵物:很多動物
性格:開朗和有耐心
未來的夢想:飛行員
特長:騎馬和跳水
作品:
2003年與Focus Jirakul(霍嘉絲芝華顧)合作的電影《My Girl》(《小情人》)
2005年參加泰國史詩式影片《The King Maker》(《王後秘史》又名《國王製造者》)
2006年拍攝泰國魔幻史詩片《Legend of Sudsakorn》(《聖麒麟傳說》又名《麒麟傳奇》)
2006年主演泰國最賣座恐怖片《Dek hor》(《鬼宿舍》又名《鬼書友》、《我的幽靈朋友》)
2008年參與泰國喜劇愛情片《Pidtermyai huajai wawoon 》(《荷爾蒙》又名《大暑假悸動的心》)
2009年參與泰國分段式恐怖片《Phobia 2》(《鬼亂5》又名《鬼五虐》其中的第三個故事《亡命背包客》)
女主角
霍嘉絲芝華顧(Focus Jeerakul)
小情人
泰文名:โฟกัส จีระกุล
昵稱:กัส (Guz)
出生地:曼谷
血型:B
體重:48kg
身派行高:162cm
年齡:18 歲
生日:1993年2月14日
最喜愛的顏色:粉紅,紅,白
最喜歡的菜:蛋炒飯,肯德基
最喜歡的花:茉莉
喜歡自己的哪裡:眼睛
愛好:玩游戲,看電影
喜歡收集:barby娃娃,哈利波特
擅長的運動:游泳
喜歡的男演員:jesadaporn pholdee
喜愛的歌手:kathaleeya English
喜歡的服裝風格:隨意的風格,牛仔褲與T恤
喜歡的車 :本田爵士
個性:好動余羨如、活潑
寵物:狗、倉鼠
座佑銘:演出這一天你可以演好!
在讀的學校 : กำลังเรียนอยู่ชั้น ม.3 โรงเรียนเบญจมราชาลัยฯ
作品: 《小情人》《荷爾蒙》 《鬼媽》《國際小兵團》
電影原聲曲目
01. Sai gern pai:สายเกินไป『太遲了』
02. Pra too jai:ประตูใจ『心門』
03. Na ai 『丟臉』
小情人
04. Fan Chunแฟนฉัน『我的情人』
05. Ruk krang raeg:รักครั้งแรก『初戀』
06. Hua jai sa lai:หัวใจสลาย『心碎』
07. Ruk keu fan pai:รักคือฝันไป『愛是作夢』
08. Kon tee roo jai คนที่รู้ใจ 『知心人』
09. Ruk bueng kao รักบึงเก่า 『喜愛老池塘』
10. Concert kon jonคอนเสิร์ตคนจน 『窮人的演唱會』
11. Jai tur jai chun ใจเธอใจฉัน 『心心相印』
幕後花絮
《小情人》幕後采訪合影
《小情人》改編自網上的短篇故事《Want To Tell You, My First Love》,《湄公河滿月派對》的導演Jira Malikul偶然看到了這個故事被其吸引遂找來了Vitcha Gojiew和另外五位同學根據這個短篇故事,用八個月的時間創作了劇本,隨後他們六個共同執導了影片。六位年青的導演,他們大部份三十歲還不到,畢業後各散東西,為了這出電影再走在一起,實踐對電影的熱誠。六人各有不同的背景和風格,卻一齊主理一部戲,絕對有一定的難度。磋商妥協總是少不免,他們卻笑說當意見不合時,泰拳就是最佳解決辦法。不過,電影出來的效果卻出其地令人叫好,無論情節、配樂及拍攝手法等等,都非常統一流暢。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搜集了六位導演的集體回憶,當中一定可以找到你和我的某些童年初戀片段。該片風格清新、影調獨特,成為泰國2003年電影排行榜第一名,它也是泰國電影史上五大最高收入的電影之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戲中飾演吉亞的小演員Charlie Trairattana憑此片分別榮獲GoldenSupannahong Awards及泰國影評人協會頒發的最佳男配角,該片還與中國導演朱文(《雲的南方》)同獲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
影評摘錄
1. 電影里的種種似乎我都經歷過。跳皮筋: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開花二十一;扮家家酒:我回家了,你辛苦了,我們來做菜;男生會拿諸如毛毛蟲之類的嚇唬女生;還會被男生欺負,過幾天,就會有小朋友告訴你,那個男生說喜歡你;參加學校表演,由於緊張站在台上便一動不動;第一次高年紀的大姐姐給自己戴上紅領巾,臉上滿是自豪。
2. 班上必須有個飛揚跋扈的胖子,他身邊必須有一堆死黨,比如電影里的吉扎。以前在哪看到一本書,說的是胖子同學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高大強壯的形象其實很大程度上中和了男生周圍都是女老師的陰性教育方式,也使女同學對於優勝劣汰的生育法則有了初步的認識。照這種說法,我真的要好謝謝這位同學,雖然你經常把我氣哭,搶我的旺仔牛奶喝,但是你讓我初步的認識了男人的力量。
3. 班上還必須有個近似於領導的女同學,她強大的可以跟男生對抗,她們通常是發育比較早的女生,比如說電影里的奈娜。你像一個小貓一樣躲在她的身後,也許你還會有些崇拜她。對於男生來說,他們是母性形象的另一種延續,而對於女生來說,是女性解放的象徵。
4. 你總能在自己的小學班級上找出這樣旗幟鮮明的人來,在你的童年時期,他們都深深的影響著你。女生和男生各有世界,玩的東西不一樣,三八線劃在中間是常有的事情。這個時候,你最好有個青梅竹馬的朋友,便能輕易的把兩個世界連接起來。比如電影里的奈娜和阿捷。
5. 阿捷背叛奈娜是遲早的事,這是源於他男性意識的覺醒。他意識到他與奈娜有著本質的不同。他對於跳皮筋辦家家酒之類的事興趣缺缺。他更希望像吉扎他們一樣,無手騎單車,脫光光去小河裡游泳,去某位大叔家偷蘿卜或是番薯。當阿捷用一把剪刀剪掉他與奈娜的聯系時,便是他真正要變成男人的第一步。
6.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青梅竹馬,就連我們班的那位高大的胖子同學也會欺負一個人特別厲害,這是年少時表達喜歡的一種方式,越是喜歡就越會想要以極端的方式引起她的注意。在很多年後,當阿捷參加奈娜的婚禮的時候,說:「對我來說,有一件事情是永遠不會忘記的,這個有著長長的雙辮子,紅紅的臉頰,水靈靈的大眼睛的女孩。在我的記憶中一點也沒有改變過,今後也永遠不會改變。」對你來說,在你記憶中永遠不會改變的他,是什麼樣子呢?
編輯本段媒體報道
泰片異軍突起 2003年泰國票房冠軍
繼韓國片在香港大行其道後,泰國片是另一支生力軍,絕對不可小覷,不但題材多樣化,而且製作認真,多部泰片已令香港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恐怖片《鬼妻》凄迷詭秘,搞笑片《人妖打排球 》抵死惹笑、動作片《拳霸》技驚四座,這出《小情人》則清新可喜,浪漫溫馨。
《小情人》於泰國一開畫,已馬上登上票房第一位,更成為2003年泰國賣座冠軍片,亦是泰國電影史上五大最高收入的電影之一。電影不但在泰國掀起熱潮,在海外亦廣受歡迎。於新加坡上映期間,引起很大回響,一班小演員往當地宣傳,所到之處皆受到熱烈歡迎。曾經有日本影迷於柏林國際電影節中,只觀看德文字幕版本,已被其細膩情節和畫面感動得流淚。
此片榮獲2003年Golden Supannahong Awards的最佳導演和最佳男配角,此頒獎禮好比泰國電影界的奧斯卡,深受當地業界認同。
《人妖打排球 》導演任監制
《小情人》的監制,就是深受香港人歡迎的《人妖打排球 》導演翁乙湯伉棟(Yongyoot Thongkongtoon)。想不到他除了深諳搞笑片外,溫馨小品也難不到他。
人妖、小朋友和動物是泰國三大電影題材禁忌。但翁乙卻一次又一次打破此宿命,《人妖打排球》第一集及《小情人》分別成為2000年及2003年票房冠軍片。《小情人》單在泰國的票房收入就達到1億4千萬銖, 是其製作成本的10倍,最利害的是它能擊敗強勁對手《海底奇兵》及《22世紀殺人網路3驚變世紀》,成為票房No.1。
小演員純真演繹 自然流露
導演起用了十多位男女小演員,他們由幾歲至十多歲不等,大部分均從未有過演出經驗,但他們充滿童真的演繹,
《小情人》演員合影
似乎更能觸動觀眾的心靈。自電影在泰國上映後,男女主角查理哲華(Chalee Trirat)及霍嘉絲芝華顧(Focus Jeerakul) 立即瘋靡全國,成為當地人的小偶像,影迷會相繼成立,部份影迷還追隨他們往亞洲各地宣傳。
戲中釋演小霸王阿積的小男演員查郎譜狄錦邦提哇旺 (Chaleumpol Tikumpornteerawong) 更憑此片分別榮獲由Golden Supannahong Awards及泰國影評人協會頒發的最佳男配角。
懷舊金曲 兒時玩意 親切溫馨
電影以70年代末為背景,所以加插了大量兒時玩意的片段,例如彈橡筋、跳橡筋繩、煮飯仔等等的游戲,那些似曾相識的畫面,觀眾看到一定可以勾起不少童年回憶。
影片中亦加入了不少舊歌作配襯,其中更有香港人熟悉的《再與天比高 》和《京華春夢》,這些大家小時候耳熟能詳、日哼夜哼的電視劇主題曲,令人倍增親切感。
香港甚少以小孩子作為主題的電影,但過往亞洲地區有關小孩子的電影在香港都大受歡迎。如1999 年伊朗的《小鞋子》、2001年新加坡的《小孩不笨》及2002韓國的《愛.回家》,俱令香港觀眾留下深刻印象,2004年來自泰國的《小情人》相信一定不會令人失望。
③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④ 高分誠心求電影品味相同的朋友給我歐美愛情電影,多個好答案開新問題給分。
《入殮師》
之所以把這部電影放在首位,是因為他所表達的世界觀是生死,可以說沒有哪一部文藝片可以直接這樣正面的面對生死,並且讓他變得如此美麗和浪漫。這部電影,我看了不下於5遍,每一遍都有許多新的感覺,並且都有新的哭點,作為一部電影,能夠保質的最大特色是新鮮和寓意,《入殮師》這部片子,融合了愛情,親情,人性,甚至是信念,最後被生死觀囊括住,看完讓人唏噓不已,似乎可以正面生死一般,這種魅力不是一般的電影可以做到的。
入殮師成功在導演的優秀,演員的優秀,我非常喜歡本木雅弘,還有久石讓先生催淚的音樂,入殮師的象徵意義大於他的顯示意義,他讓入殮師這個在場人看來恐懼且神秘的職業,被放在大熒幕前,而且是以這么唯美這么另類的方式放在大銀幕前。
入殮師這部電影的哭點是撞擊人心的,在澡堂老闆娘去世的時候,這一段短短的幾分鍾,講親情,友情,愛情的,關系描述的淋漓盡致,我想不管誰看到這一段一定會流淚,是真的,感觸的流淚,而不是那種,因為情節在哭,而誘發你的淚腺的假流淚。
《幸福時光》
這部電影只是代表,它代表了張藝謀先生前期優秀作品的最後終結,在幸福時光之前的作品,例如《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他們的感人度絕對不會亞於幸福時光,幸福時光可以說是裡面最弱的一部,因為感動而感動,因為善良而善良的結論也讓本電影看得沒有深度,有些缺憾。
但是這部電影的缺憾並沒有阻止他的感動,作為賀歲片,不可能像許多文藝片一樣,可以反反復復的觀看,賀歲片要的就是最直接的感動或者是歡笑,《幸福時光》是趙本山比較優秀的作品,基本可以持平《落葉歸根》,與後者黑色幽默不同,這部片子是徹底的感動,他的哭點就是善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就是善良的,電影裡面人物立場鮮明,為了董潔飾演的盲女,趙本山一行人編寫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謊言,特別是最後,當面對著被拆遷的建築,當趙本山念著那封偽造的家書,當董潔的笑臉消失在熒幕時候,我想,我們只為了這最後平淡但是依然沁人心脾的感動而流淚了,我們是笑著哭,因為我們看到了最朴實的,一個長輩對於一個孩子,最本質的愛。
這部電影,無關愛,只有情。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這部電影,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即使沒看過,他的名字也足以讓你唏噓不已,在我前面推薦的電影中,親情電影佔了很大一部分,因為那是我們內心最本質的希望,我愛我的家人,我愛我的親人,這是人內心最本質的想法了吧。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是斯琴高娃老師的代表作品之一,他憑借這部電影,獲得了無數的聲譽,而縱觀高娃老師的其他作品,這部作品與之相比,雖然畫面不是最美的,但是故事絕對是最動人的。世界上最難過的事情莫過於親人的離開,所以當影片里的斯琴高娃的母親永遠的離開之後,斯琴高娃的悔恨和悲痛讓所有觀眾都抑制不了眼裡的淚水。
每個人都愛自己的母親,但是在我們的某個階段,我們一定會和母親爭執,又脾氣的吵鬧,但是我希望的是,在母親的有生之年裡,請不要讓這些小小的吵鬧變成了隔閡,沒有那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同樣,所有的孩子都愛著這個他們曾經說「恨死你了」的母親吧。
《機器管家》
這部電影我一共看過2次,一次是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的,一次是學校組織看的,兩次都哭了,並且哭得很厲害。羅兵威廉姆斯的演技實在是太優秀了,為了他在本片裡面優秀的演技我也可以為這部影片毫不吝嗇的打上9分的高分,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機器人從機器人到人類的一個過程,當聯邦法院判定他可以和人類結婚的時候,他安詳的走了,那一刻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滿足的微笑,但是我們卻留下了感動的眼淚。這就是俗稱的哭著笑。
其實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寫出了人性,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尋找著自己的認知,我們希望被世界認同,希望被朋友認同,希望被自己認同,我們努力的為了這些而奮斗卻失去了自己的夢想與自我,成為了別人的復刻。
安德魯看著自己的小主人,老去,然後小小主人老去,一次又一次,而他卻毫無變化的時候,他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他選擇了不為了做一個機器人而活,願意做一個正常人類而死去。最後的裁決只是一個結果,而安德魯得到了整個過程。而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感動整個過程,這是一個為了尊嚴,認知與自我認知的過程,我不知道當我們多年過去的時候,回顧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否會感到後悔,是否可以自豪的告訴自己的孩子,我們也曾找到過自我呢?
機器管家的故事有著很高的象徵意義,為了夢想,為了尊嚴,為了自己,我們需要追求。
因為我們需要愛。
100樓
《剪刀手愛德華》
雖然他是一部略帶恐怖色彩的童話電影,但是他的故事卻讓我們感動不已,脫離了最本質的愛情的俗套,這部片子通過最美麗的行動表達出了對愛情的忠貞。不俗,也不是大雅,沒有什麼特別的寓意,就是表達出了愛情的堅持與童話,他的哭點就是童話,一個童話一樣軟軟的故事,和糖一樣的甜甜的內容,就是我們愛著他們的最本質的存在。
剪刀手愛德華,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強尼戴普的電影,這部影片基本與巴黎聖母院有異曲同工,都是通過醜陋的外表表達人性的光輝,只是剪刀手愛德華更加真實,更加傷心,更加無奈,因為愛德華是個機器人,機器人和真人不同,他們有太多的不知所措,影片最後,愛德華獨自修建記憶的場景讓許多人為之動容,一個沒有眼淚的機器人,如何表達自己的思念只有同坐這種震撼人心的方式挽留自己的記憶,也許愛情在這部電影裡面是主線,但是主線過後,得到的確實美醜之間的升華,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也讓我們對於人性的美醜有了新的認識。
愛情,無關美醜,只管心靈。
《渺渺》
渺渺不是最優秀的作品,但他絕對是能夠代表台灣青春電影的作品之一,這是一部很隱喻的電影,表面上是異性戀,但是寫到最後表達的卻是同志情感,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給這部電影增加了不少文藝氣質,也給了這部電影一個新的定義,那就是青春只是一場徒勞的旅行。
小貝愛著陳飛,那是放肆的,正面的愛,陳飛愛著小貝,那是隱含的,深處的愛,這樣的電影似乎在台灣電影裡面不在少數,雙方的強烈對比式的反抗型戀愛讓這部電影註定是一個悲劇的結果,范植偉作為台灣文藝片新世紀的代表人物,他對於人物的把握不需要我在這里贅述了。
渺渺最經典的台詞,是有一對戀人去買磁帶
女:老闆我要的是你不懂,你給我的是我要我們在一起。
男:我要我們在一起也沒什麼不好啦
女:你不懂啦。
是啊,你不懂啦,這種愛情,這種暗戀,陳飛在小貝死後追悔莫及,他愛著小貝,但是已經沒什麼用了,物是人非,人已經消失在了現實的世界裡。
一切都是這樣的戲劇化,你走過了多少風景,你看過了多少美女。
請珍惜眼前人。
《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部電影其實可以吧他理解成為殺手片,也可以理解為親情片,也可以理解為愛情片,呂克貝松是個很厲害的人,讓雷諾很迷人,這是第一次看完之後的感覺,超愛讓雷諾,就是因為這部電影而已,這部電影壓抑的要死,很多人看了都哭了,至少在最後殺手死的時候,都哭了,雖然在這曲輓歌中,我們看到的,是人性與泯滅到復甦的全過程.里昂在最後一刻是幸福的,臉上掛著微笑,他做了他一直想做了的。
這個電影你可以理解說的是愛吧,馬蒂爾德說:他不是我爸爸他是我的情人,這是一部關於超越了年齡,超越了世俗的愛情,冷酷的殺手,和固執的女孩,只是相遇,便有了交集,殺手被女孩感動,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成為了愛人,卻勝似愛人,那是種帶有親情的愛情,但是即使如此,他們也已經超過了愛情的界限了。
片中的音樂也製作精良,主題曲《Shape Of My Heart》則由老牌歌手Sting演繹,如此優美的旋律烘托出了故事的真諦,起到了煽人淚下的效果。
這個殺手不太冷雖然觀影時間很長,但是不拖沓,其優秀的程度,可以說絕對算得上一流電影。
⑤ 抗美援朝的故事和影片有哪些
1、《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2、《鐵道衛士》
《鐵道衛士》是由方熒執導的戰爭片,印質明、宋雪娟等參加演出。
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我公安科長高健為粉碎敵人炸毀鐵路的陰謀,冒充成敵人特務,打入敵人內部,最後將特務抓獲並排除了列車炸彈。
3、《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4、《三八線上》
《三八線上》是根據人民解放軍火線文工團集體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1960年。
5、《英雄坦克手》
《英雄坦克手》是一部劇情片,由李昴導演,王仁、高保成、趙汝平、里坡、張可方主演。主要講的是1952年,朝鮮戰場某次戰斗中,美帝國主義侵略軍在大批坦克的掩護下,向中國志願軍350高地猛攻。中國志願軍坦克部隊,在排長張勇率領下被派去350高地配合步兵作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