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經典台詞有哪些呢
電影經典台詞有:
1、開拓視野,沖破艱險,看見世界,身臨其境,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白日夢想家》
2、人生和電影不一樣,人生辛苦多了。——《天堂電影院》
3、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可不經意間,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從此以後,其他人就不過是匆匆浮雲。——《怦然心動》
4、生而為人,對不起。——《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5、我相信真實純正的愛情能產生一個紓解死亡的階段,所有的懦弱都出自於沒有愛或愛的不徹底,這兩者都一樣。勇敢而真誠的人,能夠直面死神。——《午夜巴黎》
6、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每一個東西上面都有個日子,秋刀魚會過期,肉醬也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重慶森林》
Ⅱ 簡年4:觀影《踏雪尋梅》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本文是對於電影《踏雪尋梅》的影評,如果你是因為這個名字點開,「生而為人,我和抱歉」是我在寫這篇影評時想到的之前看過的一個日本電影的台詞,在此也很適合。
以下是影評部分,涉及一些「負能量」,介意者慎看!!!
今天下午突然想起看一部很久之前被推薦的電影,看完後覺得是意料中的絕望感爆棚,它斬獲了2015年的第35屆香港金像獎六項大獎,在當時也引起不小的轟動。看完電影我還特地去翻看了當時那個推薦這部電影的公眾號。摘取以下:
這部電影因為尺度和涉及的道德問題,沒有在內地影院上映,在豆瓣上也沒有關於它的評分。無可置疑,這是一部佳片,卻讓人難以鼓起勇氣再看第二遍。影片中尺度很大,對於案情的還原逼真又血腥,會給人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適。
在此想簡單說一下這部電影的人物性格和片中的部分細節。
女主——王佳梅,影片中對於她的性格描寫有些矛盾,一面想描寫她是一個叛逆的少女,在家與母親爭吵;她也很冷漠,面對同桌的割腕自殺,也面不改色,沒有施救,繼而退學;另一面又展現她對於遠在湖南的父親的關懷,在電視上的球賽結束,她會給父親發信息說恭喜他,所賭的球隊又獲勝了;她又是一個想要獨立的人,想實現自己當模特的夢想,退學後去面試模特,上街宣傳工作,為了掙錢打兩份工,最後卻還是被金錢誘惑,走上當 援交女 的道路。
影片幾乎展現了她的所有生活,也讓人更了解她的掙扎和絕望,感受到她的孤獨感。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她可能是有抑鬱症的,來到香港有繼父的新家庭,雖然有母親和姐姐,但她卻沒能感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與母親的相處是粗暴的,一個情節就是,別人送了她(佳梅)母親一對耳環,而送耳環的人是偷拿的她女兒的昂貴的耳環,最後厚著臉皮向她(佳梅)母親要回,當時那個耳環已經被佳梅戴著,她母親在簡單提到原因後就要回,佳梅不高興嘟囔了幾句,她媽媽立刻發怒咒罵。
姐姐和繼父在旁邊也無任何錶態,相信那時的佳梅內心是孤獨、絕望的。 以至於她當了援交女後,攢夠錢後立刻去買了同樣的耳環。我有注意到她在戴上耳環後,臉上只有一閃而過的開心,然後還是冷漠的樣子。
她渴望被愛,覺得得不到家庭的愛後,她試圖得到愛情。在接客多次後,她遇到一個男人,她甚至單純地以為他就是真愛了,對他撒嬌索要寵愛,不收取他金錢。男人很愛玩游戲機,她就試探地提出想要得到那個游戲機,男人短暫思索後的回答是「這台不行,是別人送我的,我可以給你買台新的,作為這么多次沒收我錢的補償」,這時佳梅臉上是一閃而過的輕蔑和失落。(這個影片中女主的演技最贊的就是微表情。)男人還說不希望她做這一行,佳梅說不做就沒飯吃,男人什麼也沒說,這時的佳梅心裡應該是期望著他說「我可以養你。」哪怕是假話也好,然而沒有。
讓佳梅徹底傷透心的還有這個男人帶著女友來找她做解釋,不承認他有過劈腿行為,讓人難過的是 佳梅還是幫著他圓了謊,說只是普通朋友關系。
被這個男人傷過心後,她沒有選擇回家也沒有去找人傾述(也許她從內心裡就覺得無人可依賴),她到一個地方坐著,遇到一個小女孩,小女孩不想回家,她還耐心地和小女孩說了幾句話,甚至做了個約定,說還會再來這里和小女孩玩。(影片最後還拍到這個小女孩在這里等她的鏡頭,卻不可能再等到了。)後來小女孩被媽媽帶回家,她卻撥通了客人電話……
男一是郭富城演的角色,是個略帶神經質的警察,性格不難理解,在此不多談。
男二——丁子聰。他自幼失去母親,父親年老在養老院。他是一個敏感又暴躁的貨車司機,愛過一個美麗的給他人當小三的女朋友,他知道自己是備胎,卻也無怨。女朋友只和他做過一次愛,還是在她來月經時,以至於他後來自慰時割破手掌,也是為了懷念女友。他和佳梅在網上聊天認識,卻一見如故,因為他們是同類人。渴望被愛卻總也得不到愛,孤獨感充斥生活,活得如行屍走肉,被絕望壓得透不過來氣。
他們是第一次見面,做愛時佳梅求他,幫她去死。丁子聰開始猶豫,後來答應幫她,過程中有過暫停放棄,可佳梅在反復求他,後來他下定決心,掐死了佳梅。後來用碎屍的方法來處理佳梅的屍體(影片中幾乎完全還原了這個過程,很血腥殘忍)。這是最殘忍的一種方法,起初我不理解,後來在結合丁子聰的供述和一個網友的留言,我理解了原因。影片中當郭富城飾演的警察詢問丁子聰的殺人動機時,推測他是因為自幼喪母,對女性有恨意才會殺死第一次見面無怨無仇的佳梅。丁子聰否認,並說不是因為怨恨,相反他很喜歡佳梅,喜歡女人,但他討厭人,討厭佳梅是個人。之前他在和佳梅在網上聊天時,提到如果有來生還想做個人嗎?他說不想,做人太累,佳梅也說不想,她說希望死去,她信天主教,死後上天可以成為任何一個物。所以在佳梅死後,丁子聰會選擇用碎屍的方式,想毀掉佳梅作為人的形態。(佳梅死的原因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她懷孕了,天主教禁止墮胎,這也是在她死後現的。)
最後,片中佳梅請求丁子聰殺死她,這個情節,讓我聯想到刑法中關於故意殺人罪的補充說明。丁子聰是受佳梅的請求才採取殺人行為的,這可以定為一種【幫助殺人】的情況,在本影片中也可以稱為【幫助自殺】。
實踐中這個補充說明主要是針對原來沒有殺人動機的人,在受到受害人的請求後,採取殺害受害人的行為。受害人是因為主觀不能或客觀上無法做到自殺而請求他人殺害自己。(記得書上當時對於 客觀不能,舉的例子是 一個癱瘓在床,被病痛折磨的老人,請求鄰居給她喂安樂死自殺,老人後來死去,鄰居還是被定為故意殺人罪)。
此案同理,雖然丁子聰並非主觀上殺死佳梅的心態,但他接受了委託並實施了確實造成佳梅死亡的後果,定為【故意殺人罪】無可質疑。但對於量刑上可以有所改變,故意殺人罪也會因具體案情,受害人過錯等,對於犯罪人的刑罰有所不同。上面的幫助用安樂死鄰居自殺,雖被定為【故意殺人罪】但實際量刑上因為情節較輕,量刑標準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影片中,對於丁子聰最後的刑罰是 終身監禁,這對於沒有死刑的香港來說,這是最高的刑罰。丁子聰本人似乎對於這個結果也是滿意的,他不希望減刑,所以對於警官反復訊問他殺人動機時,他一直不供述,想必也是這個原因。
關於這部電影,透視出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及自殺。家庭,學校,社會對於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的忽視,只注重他們基本生活需要和學習成績,對於心理問題沒有預防和疏導措施,影片中沒有人在佳梅孤獨無助時,伸出援手,拉她從絕望的深淵走出來,所以她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死亡,這也讓人不禁難過。
影片結尾,是兩年後警官探望佳梅的家裡,姐姐未婚先孕生了孩子,母親仍舊罵罵咧咧,彷彿已撫平了佳梅離去的傷痛,繼父也仍舊躺在床上,房間里佳梅喜歡的美女照片還貼在牆上,那是佳梅渴望成為的樣子,卻再也不會有實現的可能性了。而正是佳梅家裡生活一切平靜如初,才讓人覺得悲傷,她的離去並沒有太大改變。
這個電影我看的版本是兩個小時,全片是一種昏暗的色調,讓人有抑鬱情緒,直到最後十分鍾影片色調才亮起來,也許想展現一種事已過去的態度。看完讓人思索良多。 死很容易,活著才難,而正是因為活著會遇見各種可能性的機會,才要堅持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如意是常事,我們要學著接受,學著排解,學著自救,相信只要活著總會有好事情發生的,憂郁的日子也許會持續很久但也總會結束。影片里與佳梅對應的還有一個易被忽略的角色,是一個幼年目睹自己親人被殘忍虐待而死整個過程的小女孩,與佳梅不同,她後來長大成為一名導游,後來與警官相遇,能看出她的改變。 佳梅死時才十六歲,如果繼續活著,她的人生其實才剛開始,一個人身體健康能夠獨立,怎樣活著是自己能夠決定和改變的事情。哪怕不熱愛這個世界,也要好好呵護自己的人生啊。
以下也摘自know yourself 的公眾號,很喜歡他們的影評,這也是個很棒的心理學公眾號。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陪我一起思索這部電影帶來的震撼,晚安。(≧ω≦)
Ⅲ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到底是出自哪個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出自太宰治《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3)生而為人哪個電影台詞擴展閱讀
《人間失格》之哀的根源最主要還是軟弱的靈魂,日本式的行事風格和貫穿生活的精神是「和」,這種「和」之背後所擁有的軟弱和暴戾,無論將哪一種單獨列出都是異常可伯的。
太宰式的軟弱:如果相信弱肉強食的話,那麼它就代表被傷害者,被侵犯被凌辱者;如果有悲憫之心的話,那麼柔弱的靈魂可能就是我們想要保護的東西,然而又有多少人願意以一個悲天憫人的菩者聖人之心來保護眾生,於是沉淪與不可救賅隨之而生。
就軟弱者本身來講,生活抑或活下去都是艱難的,那些支撐生命的東西必須也只能仰仗周圍的給予。
世界是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的,想要的往往得不到,而不想要的往往俯首即拾,軟弱者生活在這個古怪的圈子裡所受到的只能是日復一日的無可奈何的痛苦。
Ⅳ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曾在哪部電影當中出現過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一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Ⅳ 生而為人,我十分抱歉出自哪裡
原句是寺內壽太郎寫的……太宰治拿來用的作《二十世紀騎手》的副標題
不過因為太宰治的引用而大火,好多人以為是太宰治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