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D動漫製作起來費錢還是3D動漫費錢
理論上是3D費錢,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宮崎駿的電影,純手繪,成本就很高。3D也分檔次的,像最終幻想就很貴,但也有一些粗劣的作品就不算貴
⑵ 3d動畫和2d動畫哪個更耗費資金
就成本而言我認為是3d動畫,首先我們知道3d和2d動畫都有高質量和低質量的區別,所以要區分二者的話就必須同等比較,都拿頂級製作來比較,就製作而已2d和3d動畫都有自己難做的地方,現在可能有些人說2d動畫需要一張張的畫出來,但是如今的技術已經進步了不少,並不需要如此繁瑣了。
這些高成本的3d動畫電影僅僅一分鍾就要用掉幾百萬美元,像是《魔法奇緣》這樣驚人的大製作動畫電影的話,一分鍾就要260萬美元。
所以說二者都有費錢的地方,但就花錢的上限來說還是3d更燒錢。
⑶ 2D電影和3D電影在成本上有何差別
純粹從成本上來討論,3D電影的成本一定是高於2D版本的。獲取3D畫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利用雙鏡頭的攝影機進行拍攝(聽說最近又出了單鏡頭的方案,通過支架搖擺拍攝,不太了解),另一種是前期2D拍攝加上後期轉制。
關於直接拍攝的部分,我了解的不是特別的多。實際上目前國內能夠熟練使用雙鏡頭進行拍攝的攝影師並不多,而3D拍攝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一個經驗參數,跟2D拍攝相比存在一定的虛焦可能性。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快速移動、爆炸、飛車等等鏡頭上。就目前的技術來說,尚未有比較好的方案解決這個對焦的問題。那麼成本的增加在對比2D實拍來說,主要就是設備(雙鏡頭vs單鏡頭)、人員(會3d拍攝的貴一點)、take數(多了廢鏡頭)。
作為永遠都站在尖端科技的電影行業來說,怎麼輕易妥協默默忍受這樣直接的成本增加呢?於是眾多後期公司計算機圖形學的博士們研究出了一系列軟體,來通過軟體搞定3d製作。關於後期製作的流程我在另一個問題裡面回答過了。主要的成本在於軟體、硬體和人力的增加上。
直接用3D攝影機拍攝的話: 首先雙鏡頭的攝影機更昂貴,配套鏡頭等設備增多,使用成本更高 攝影機更沉重,移動不便,片場操作要求更高 當然,現在的數字技術免去了雙倍膠片的成本增加,但存儲容量的翻倍也是成本 後期製作如特效處理的都是雙倍數據,都是增加成本
轉制3D那就是成片後花錢請專業公司負責轉,一部兩小時電影的花銷大約在兩千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