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視廣告歸哪個部門管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09年8月27日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局長:王太華
二○○九年九月八日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
(2009年9月8日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61號 根據2011年11月25日《
的補充規定》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秩序,促進廣播電視廣告業健康發展,保障公民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含廣播電視台)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以下簡稱「播出機構」)的廣告播出活動,以及廣播電視傳輸機構的相關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廣播電視廣告包括公益廣告和商業廣告(含資訊服務、廣播購物和電視購物短片廣告等)。
第四條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應當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合法、真實、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對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
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廣播電視行政部門鼓勵廣播電視公益廣告製作和播出,對成績顯著的組織、個人予以表彰。
第二章 廣告內容
第七條 廣播電視廣告是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堅持正確導向,樹立良好文化品位,與廣播電視節目相和諧。
第八條 廣播電視廣告禁止含有下列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三)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違反宗教政策的;
(四)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五)宣揚邪教、淫穢、賭博、暴力、迷信,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六)侮辱、歧視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七)誘使未成年人產生不良行為或者不良價值觀,危害其身心健康的;
(八)使用絕對化語言,欺騙、誤導公眾,故意使用錯別字或者篡改成語的;
(九)商業廣告中使用、變相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國歌,使用、變相使用國家領導人、領袖人物的名義、形象、聲音、名言、字體或者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形象的;
(十)葯品、醫療器械、醫療和健康資訊類廣告中含有宣傳治癒率、有效率,或者以醫生、專家、患者、公眾人物等形象做療效證明的;
(十一)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九條 禁止播出下列廣播電視廣告:
(一)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的廣告;
(二)煙草製品廣告;
(三)處方葯品廣告;
(四)治療惡性腫瘤、肝病、性病或者提高性功能的葯品、食品、醫療器械、醫療廣告;
(五)姓名解析、運程分析、緣分測試、交友聊天等聲訊服務廣告;
(六)出現「母乳代用品」用語的乳製品廣告;
(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播出的其他廣告。
第十條 時政新聞類節(欄)目不得以企業或者產品名稱等冠名。有關人物專訪、企業專題報道等節目中不得含有地址和聯系方式等內容。
第十一條 投資咨詢、金融理財和連鎖加盟等具有投資性質的廣告,應當含有「投資有風險」等警示內容。
第十二條 除福利彩票、體育彩票等依法批準的廣告外,不得播出其他具有博彩性質的廣告。
第三章 廣告播出
第十三條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應當合理編排。其中,商業廣告應當控制總量、均衡配置。
第十四條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不得影響廣播電視節目的完整性。除在節目自然段的間歇外,不得隨意插播廣告。
第十五條 播出機構每套節目每小時商業廣告播出時長不得超過12分鍾。其中,廣播電台在11:00至13:00之間、電視台在19:00至21:00之間,商業廣告播出總時長不得超過18分鍾。
在執行轉播、直播任務等特殊情況下,商業廣告可以順延播出。
第十六條 播出機構每套節目每日公益廣告播出時長不得少於商業廣告時長的3%。其中,廣播電台在11:00至13:00之間、電視台在19:00至21:00之間,公益廣告播出數量不得少於4條(次)。
第十七條 播出電視劇時,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鍾計)中間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播出電影時,插播廣告參照前款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除電影、電視劇劇場或者節(欄)目冠名標識外,禁止播出任何形式的掛角廣告。
第十九條 電影、電視劇劇場或者節(欄)目冠名標識不得含有下列情形:
(一)單獨出現企業、產品名稱,或者劇場、節(欄)目名稱難以辨認的;
(二)標識尺寸大於台標,或者企業、產品名稱的字體尺寸大於劇場、節(欄)目名稱的;
(三)翻滾變化,每次顯示時長超過5分鍾,或者每段冠名標識顯示間隔少於10分鍾的;
(四)出現經營服務范圍、項目、功能、聯系方式、形象代言人等文字、圖像的。
第二十條 電影、電視劇劇場或者節(欄)目不得以治療皮膚病、癲癇、痔瘡、腳氣、婦科、生殖泌尿系統等疾病的葯品或者醫療機構作冠名。
第二十一條 轉播、傳輸廣播電視節目時,必須保證被轉播、傳輸節目的完整性。不得替換、遮蓋所轉播、傳輸節目中的廣告;不得以游動字幕、疊加字幕、掛角廣告等任何形式插播自行組織的廣告。
第二十二條 經批准在境內落地的境外電視頻道中播出的廣告,其內容應當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播出商業廣告應當尊重公眾生活習慣。在6:30至7:30、11:30至12:30以及18:30至20:00的公眾用餐時間,不得播出治療皮膚病、痔瘡、腳氣、婦科、生殖泌尿系統等疾病的葯品、醫療器械、醫療和婦女衛生用品廣告。
第二十四條 播出機構應當嚴格控制酒類商業廣告,不得在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傳播對象的頻率、頻道、節(欄)目中播出。廣播電台每套節目每小時播出的烈性酒類商業廣告,不得超過2條;電視台每套節目每日播出的烈性酒類商業廣告不得超過12條,其中19:00至21:00之間不得超過2條。
第二十五條 在中小學生假期和未成年人相對集中的收聽、收視時段,或者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傳播對象的頻率、頻道、節(欄)目中,不得播出不適宜未成年人收聽、收視的商業廣告。
第二十六條 播出電視商業廣告時不得隱匿台標和頻道標識。
第二十七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不得通過廣告投放等方式干預、影響廣播電視節目的正常播出。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廣告播出活動的監督管理,建立、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公眾舉報機制,公布舉報電話,及時調查、處理並公布結果。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在對廣播電視廣告違法行為作出處理決定後5個工作日內,應當將處理情況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一條 因公共利益需要等特殊情況,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可以要求播出機構在指定時段播出特定的公益廣告,或者作出暫停播出商業廣告的決定。
第三十二條 播出機構從事廣告經營活動應當取得合法資質,非廣告經營部門不得從事廣播電視廣告經營活動,記者不得借采訪名義承攬廣告業務。
第三十三條 播出機構應當建立廣告經營、審查、播出管理制度,負責對所播出的廣告進行審查。
第三十四條 播出機構應當加強對廣告業務承接登記、審核等檔案資料的保存和管理。
第三十五條 葯品、醫療器械、醫療、食品、化妝品、農葯、獸葯、金融理財等須經有關行政部門審批的商業廣告,播出機構在播出前應當嚴格審驗其依法批準的文件、材料。不得播出未經審批、材料不全或者與審批通過的內容不一致的商業廣告。
第三十六條 製作和播出葯品、醫療器械、醫療和健康資訊類廣告需要聘請醫學專家作為嘉賓的,播出機構應當核驗嘉賓的醫師執業證書、工作證、職稱證明等相關證明文件,並在廣告中據實提示,不得聘請無有關專業資質的人員擔當嘉賓。
第三十七條 因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導致播出的廣告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可以對有關播出機構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三十八條 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推動建立播出機構行業自律組織。該組織可以按照章程的規定,採取向社會公告、推薦和撤銷「廣播電視廣告播出行業自律示範單位」等措施,加強行業自律。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廣播電視頻道許可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許可證》。
第四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的規定,以及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插播廣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十二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七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或者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替換、遮蓋廣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播出機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四十三條 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未依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2003年9月15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的《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Ⅱ 國內的電影製作公司通常由哪些部門構成各自的職責是怎樣的
由導演,演員,燈光,劇務等組成的拍攝電影或電視劇的小組.
影視劇組職務詳解
製片人:一部影片里最高負責人(尋找資金,建立劇組)
製片主任:管理整個劇組
導演:創作組中最高負責人(調動全劇組的積極性,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拍片計劃)
監制:後期製作中的最高負責人(後期剪輯中做監督工作)
策劃人:對製片人負責(負責影片的除劇本以外的案頭工作)
編劇:對製片人和導演負責(創作劇本和在第一時間里修改劇本)
藝術指導:對導演負責(負責影片中整體的影調定位)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電影生產中有時把製片人稱為監制,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
電影製片人(Procer),也稱「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監制(Executive Procer)。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製片(Proction Manager,可直譯為製作經理)是電影製作中的中層職位,負責具體的運營事務,向導演和監制負責。
在攝制組中,製片和統籌是兩個職務。
製片分很多部門的製片,生活製片是管理劇組的生活的,後勤的一切,吃喝拉撒睡的管理人員;現場製片是管理現場的紀律和保證主創部門的順利創作的管理人員;生產製片是管理劇組的場景的的製作陳設等的管理人員(在以前的電影廠,生產製片還負責怎個劇組的拍攝計劃這個部分已經劃給統籌了);外聯製片顧名思義就是聯系劇組在外拍攝場景的接洽的管理人員(就像一個單位的公關部門);各個製片部門上面有製片主任,製片主任上面有執行製片人(有的直接面對製片人,執行製片人介乎於製片主任和製片人之間),下面有若干劇務,就是干一些具體事務的人員,製片部門的人不介入劇組的整個藝術創作,相當於一個單位的後勤部門。
統籌,在一個劇組當中相當於一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的角色,屬於導演部門,要負責怎個劇的拍攝計劃,每天要拍攝什麼都要有統籌來安排,要跟每一個部門都要協調好,首先是美術部門的場景能否順利的完工,演員是否到位,製片部門是否把場地聯系好,還要跟導演溝通要拍攝多少天,先拍什麼後拍什麼,等等,在劇組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我們劇組,有專門的統籌跟大家協調場景,每天的拍攝計劃都是導演和攝影親自跟統籌安排.(網路綜合備存資料)
製片組設有製片主任、製片、財務人員、劇務及後勤保障人員等。
導演組設有導演、副導演、場記、動作導演、特技導演等。
攝影組設有攝影師、副攝影師、攝影助理、機械員、燈光師、燈光助理。
美工組設有總美工師、美工設計及服裝、道具、化裝等小組,根據場景製作需要和拍攝時對服、化、道的要求安排適量置景工和服、化、道等方面的人員。
錄音組設錄音師和錄音員。
以上除了演員組還有製片人或出品人和編劇作詞作曲演唱。
製片人或出品人是一部片子的總負責人,相當於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有出品人又有製片人時,則製片人是出品人所聘請,出品人是大製片單位的負責人,但對於片子的製作職責是一樣的。製片人工作的最主要內容是負責組織制定並監督實施影視劇攝制計劃與攝制預算。在沒有劇本或劇本不成熟的情況下,製片人還要負責組織必要的劇本創作工作。製片人對確定影視片的風格,包括確定導演在內的攝制組主要成員的構成,確定主要演員的人選方面負有重要責任。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製片人還要負責籌措資金。有的製片人負有發行的責任。
製片主任對製片人負責,是製片人最主要的助手。主要工作是協助製片人編制影視劇的預算、制定拍攝計劃、保證攝制組日常工作的正常運作及控制資金的支出。製片主任還要根據製片人的授權與要求,代表攝制組聯系外景場地,聯系人員等協調並簽署協議。現在還有副製片人的說法,副製片人實際上履行製片人應履行的職責,有時這個頭銜會授予某個製片主任或者副導演,以表彰他們做出的超過份內的貢獻。
製片相當於製片主任助理,主要工作負責拍攝現場運轉協調,管理生活與車輛調度的後勤等,負責協調美術道具等,製片對製片主任負責,沒有獨立決定權。還有的設有生活製片主任等。
劇務對製片負責,處理製片部門的雜務。場務也叫場工,現場雜工的總稱,為現場各個部門服務,如鋪設軌道、管理操作升降機,現場的清理與搬運等,相當與工人。
廣告宣傳員、司機、緊急救援人員、勤雜人員等屬於製片組的范疇,對製片人和製片主任負責。
導演組的導演對製片人負責,相當於公司總經理。導演的主要職責是在製片人確定的資金預算及製作計劃下,在影視劇創作的各個階段里指導演員和攝制組的活動,將劇本內容轉化為影視劇的圖象和聲音。
副導演對導演負責,副導演的主要工作的是代表導演組與製片主任合作編制切實可行的攝制計劃,協助導演選演員並根據導演要求指導臨時演員、群眾演員和特技效果。副導演還負責攝制過程中的主要文案工作,如演員調度計劃,攝制通知單及影視劇送審方面的工作。
助理導演協助導演處理導演組的日常雜務。
場記是是導演組中的重要成員,負責在分鏡頭劇本上詳細記錄拍攝過程發生的一切,如場景名、鏡號、機位、對白、表演的銜接、鏡頭長度,主要道具使用情況,導演對鏡頭的評價等,這些作為拍攝現場參考與後期剪輯使用。厲害的場記能夠給劇本計時,一些場記拿著劇本和秒錶試演分鏡頭劇本中的每一場戲,經過多年的實踐,在計算劇本場景的放映時間方面練就了異常精確的判斷力,這樣就能使劇本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素材,能夠為投資預算確定精確的數目。
武俠劇及其他一些劇中還有專門的動作導演或特技導演,有的還有台詞導演,負責在每個鏡頭之前與演員一起復習台詞,如果演員要使用特別的口音或方言時,擅長這樣語言的台詞導演要對演員進行訓練和現場指導。
攝影師對導演負責,拍攝電影是用的攝影機,拍攝電視是用的攝像機,不過人員統稱為攝影師。主要負責影視劇的屏幕造型處理,為影視劇獲取最恰當的攝影畫面。攝影師根據影視劇的內容與導演的要求選擇攝影機及其輔助設備,確定照明設備,監督攝影組與照明組的工作,決定各場景的布光與鏡頭曝光量。大型攝制組里設總攝影師,主要是指導協調各攝影師的工作。
副攝影師協助攝影師拍攝,代表攝影組和其他部門協調,有的操作攝影機。
攝影助理協助攝影師檢查機器,參與拍攝試驗,拍攝中要求量光、檢查曝光、拍攝劇照。還有助理負責領取保管裝卸膠片和磁帶(電影用膠片,電視用磁帶),做攝影記錄等文案,同時聯系洗印等。
燈光師也叫照明師和照明技師,主要工作是根據影視劇內容和攝影師意圖,完成各種光線效果。燈光助理協助燈光師工作,一起負責安全用電及燈具的使用。
美術師負責影視劇的造型,美術師在拍攝的准備階段就要與導演和攝影師一起根據劇本的假定情景及導演意圖構思,繪制各種造型的設計圖,主要設計有場景設計、人物造型設計、道具設計、鏡頭畫面設計,同時在拍攝過程中組織指導服裝、化裝、道具、置景、繪景、特技美術、字幕等工作。
美術師的助手有副美術師和美術助理。大型劇組會設總美術師。
服裝師根據導演與美術師的設計確定服飾的設計,並進行製作與采買。服裝師的助手是服裝員,負責管理服裝並登記造冊,拍攝時負責演員服裝的銜接,發放大批群眾演員的服裝。
化裝師設計人物化裝造型,指導製作各種化裝所需要的零配件,完成人物的試裝和造型。拍攝中,負責保持人物造型的連續性,准確描畫人物隨年齡、環境、情緒的變化產生的不同形象。化裝師的助手是化裝助理,對化裝師負責,編制預算采購化裝用品,負責次要人物的化裝等。古裝劇及一些劇里里還有發型師,專門負責假發的造型與製作。還有的設有身體化裝師,負責演員頸部以下的化裝。現在還有手模特,有的也細分出來。
道具師負責道具部門的美術創作。設計、組織、製作、購買各種道具。助手是道具員,協助道具師籌備各場景的道具,維護現在道具,確保跳拍時的銜接,安裝調整拆卸道具等。還有的分有植物道具、動物道具。煙火屬於道具范疇,不過有的設有煙火特技師,置景也屬於道具的范疇,包括木工、瓦工、油漆工、電焊工、帷幕工、裱糊工等技工。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特技師,有的劃為導演組,武俠劇里的動作導演,還有的劃為美術組,負責影視劇中特技造型。現在特技師的概念有很大變化,因為數字技術的廣泛使用,特技內容也變的多樣復雜。很多是在後期製作時出現。
錄音師負責聲音的設計與創作,錄音助理負責維護保管所有音響設備,協助錄音師選擇場所、操作傳聲筒吊桿、拉直連接移動電纜等。錄音現在分為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還有配音等,錄音師也稱為混合錄音師,因為他需要在多個傳聲器上進行混頻。現在有些按照電視台的說法也稱為音頻人員,還有視頻人員等。
編劇作詞作曲演唱顧名思義就能理解,一般作詞作曲演唱者不算作劇組人員。編劇是重要的一環,有的導演也參與劇本的修改,因為導演要編寫分鏡頭劇本同時做導演闡述,所以有的導演是編導。如果導演身兼三職,既是製片人又是編劇和明星,當然做出的貢獻更大。
攝制組的主要人員由製片人、導演和製片主任負責選出。以上幕後工作人員的選出應該不會花很大的心思,基本上可以採用中心自己的人,我只要選出各部門長就夠了,這些部門長有的有自己的助手和設備。演員的選擇比較麻煩,雖然中心有自己的藝員的經紀部,簽了不少演員,但隨著劇本的不同新戲的開拍,幕後人員可以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演員卻是最大的變數,而且為了激勵自己經紀部門的藝員,同時發現新人降低成本或者推行明星制,當然觀眾的喜新厭舊也是要考慮的因素,這樣就要不時地從社會上選些演員。
我想對於預算一千兩百萬的古裝武俠劇,不可能選用港台明星,內地大腕也不敢用。雖然現在內地影視市場很火暴超過了港台,有大批港台演員在內地打工掙錢,內地隨便哪個劇組就能找到過氣的港台明星,雖然有些身價降了些,但以前電影出身有一定名氣的現在在內地出演電視劇的藝人,四十集的戲一般價位是兩百到三百萬的人民幣,當然不過氣的電影明星輕易不會出演電視劇,畢竟電影更代表個人藝術成就,也更能在國際上成名。內地以前製作電影有請一個香港演員,北京地區的票房收入剛夠他的片酬,而北京地區的票房差不多是整個票房的一半。所以對於我們的這部一千兩百萬的投資根本請不起那樣的港台演員,不過氣的港台青春派歌手和剛開始走紅的藝人價位要低些,不過也要百萬起,過氣的電影明星出演電視劇的藝人一般都是實力派,所以價位不比當紅小生差。
預算通常分為線上項目費用與線下項目費用,線上項目費用包括聘請製片人、導演、編劇、主演的費用,這些一般是固定的。線下費用是除此之外的一切費用,包括使用群眾演員、技術人員、設備器材等的費用。
對於預算高的影視劇來說,線上費用佔三分之一,線下的佔三分之二。一般是這樣的,故事與劇本佔百分之五,製片人和導演佔百分之五,演員佔百分之二十,其他是設備器材及相關人員的開支,還包括稅收保險和應急開支。不論預算是多還是少,線下項目工作人員的費用一般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低的可到百分之八,高的可到百分之二十五。有一些特技效果和奇異布景的,線下費用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