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妻子被混混欺負流產,黑人警察報復是什麼電影
這個不是電影 是美劇電視劇 黑吃黑 主角應該叫 狄米特律斯·格羅斯
《黑吃黑》是由葛·艾坦尼斯執導,Alan Ball、安東尼·斯塔爾等主演的犯罪題材電視劇。
黑吃黑故事的背景設定在賓夕法尼亞的女妖鎮(Banshee),前罪犯Lucas
Hood冒名頂替了女妖鎮警長的身份,取代他成為了執法者。一方面,他用他新的合法身份繼續秘密地犯罪,另一方面,他在來到小鎮之前,曾經得罪的黑幫暴徒,誓要將他碎屍萬段,他希望暴徒能夠永遠找不到他……
2013年1月11日起在Cinemax播出。
2015年播出第三季,共10集,目前Cinemax已宣布續訂第四季(8集),為該劇的最終季,將於2016年播出。在名為Banshee的「女妖鎮」,男主角因與女友聯手盜竊老闆價值千萬美元的鑽石而被捕入獄,在監獄度過15年之後,他前往這個名為「女妖鎮」的小鎮上尋找前女友,但對方卻已經隱姓埋名組建了新的家庭,而且有了兩個孩子,更要命的是,當年兩人盜竊的鑽石也早被搶走了。
由於一次偶然事件,男主角目睹了「女妖鎮」新到任的警長在與匪徒槍戰中被殺,於是男主竊取對方的身份留在鎮子上,不按常理出牌的他,開始按照自己的方式與鎮上的犯罪分子鬥智斗勇,同時與前老闆展開追逐與反追逐。一場關於犯罪、追殺以及愛情的戲碼,就在「女妖鎮」展開了。
⑵ 一個女毒梟的最後被解放軍用導彈炸死那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女毒梟最後被解放軍用導彈炸死那個電影叫特警判官電影。特警判官是由卡爾厄本、奧莉薇瑟爾比主演,彼得特拉維斯導演的一部電影、科幻、驚悚電影。上映於2012年。在此電影的結尾女毒梟被解放軍用導彈炸死。
特警判官影評
是一部讓人看了還想在看的科幻片,至1995年上映以來,特警判官的評分就不低於8分,由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阿曼德阿山特,羅伯施奈德,戴安琳恩,陳沖,馬克斯馮·敘多夫主演的科幻片就是好看,特警判官劇情這是一部典型的史泰龍式的科幻電影。
2139年,科學高度發達。憑借高科技武器和過人身手,爵德西爾維斯特史泰龍SylvesterStallone飾成了梅洛城法官警察和行刑人於一身的判官戰警,他發現罪犯可以馬上逮捕、馬上判刑,死刑的話還可以馬上執行。就是這樣一個四齣懲治罪惡的判官,這次竟然被誣蔑成罪犯。
幸好有主席法官盡力相助,爵德才倖免一死,不過他被逐出了梅洛城。不甘心含冤受屈的爵德冒險潛回了梅洛城調查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犯罪分子里戈阿曼德阿山特ArmandAssante飾逐漸浮出了水面。
特警判官是由英國DNA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該片根據英國同名系列漫畫改編,講述了經歷過核大戰後的未來世界,政府成立了名為特警判官的暴力執法機構維持社會治安的故事。該片於2012年9月21日在美國上映,2013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⑶ 看《心花路放》,品《杯酒人生》(兩部電影的15個異曲同工之處)
此影評有劇透,介意者慎入~~
看 《心花路放》 (以下簡稱《心》),有些細節和設置,似曾相識,令我想起另一部看了好幾遍的美國影片 Sideways(《杯酒人生》 ,以下簡稱《杯》)。對比總結向來是我的愛好,一通比較研究之後,發現兩部影片有以下15個異曲同工之處:
一、都是公路片,都是沿途風景秀美的公路,一部在美國加州洛杉磯一帶,一部在中國西南大理一帶,音樂也都很「在路上」。
二、都是兩個好基友的脫單之旅。都是一個放盪、荷爾蒙過剩、見了姑娘直奔主題;一個失意、自信心不足、美女當前心灰意冷。都是兩基友一路嘴仗互損不止,實則恰好表達了兩人的鐵桿友誼。
三、放盪的那個都是花心男,晚婚適齡但尚不甘一棵樹上弔死,職業都與影視行業有關(一個是演員,一個是劇組工作人員),外形略勝於失意男所以對女性同胞的殺傷力也略高一籌;失意的那個都是文藝男,不折不扣文藝工作者,一個是出書難產的業余作家,一個是迫於生計改行賣二手音響的創作型歌手,都是老婆跟別人跑了,事業也不順遂。
四、失意男心中的失意不爽郁結難化,都曾有發飆失態表現,一個在醫院,一個在葡萄酒庄。
五、失意男旅途中都數次想要回家,表示不玩了,都是花心男耐心開展思想工作,用眼前的美女做為激勵,好言相勸或軟硬兼施說服留下。
六、都有分套套一幕,都是花心男拿出四個套套,一個分給朋友,三個留給自己。留給自己的都不夠用,分給兄弟的那個都沒用上。
七、當失意男聽說前妻再婚消息時的悲傷和難以接受都如出一轍,可見都還處在對前妻的深深留戀中,根本沒有從失敗的婚姻走出來和放下過去。
八、旅途中都有一位基友掛彩,另一位基友橫空出世、鼎力相助。
九、經歷一番痛苦掙扎,失意男都對傷心過往做了了斷。《心》里耿浩去了大理梧桐客棧,擦掉了他和前妻初遇時在留言牆上所寫的「耿浩對不起康小雨」,改成了「耿浩祝福康小雨」;《杯》里Miles在一家快餐店獨自喝掉了珍藏多年、本想與他的前妻十周年結婚紀念時一起分享的一支1961年白馬酒庄(Château Cheval Blanc)紅酒。盡管心理還有傷痕,但在儀式上總算是向過去正式做了一個告別。
十、拐走失意男前妻的現任,從氣質、坐駕上判斷都貌似成功人士,更襯托出失意男的失意落魄。
十一、失意男都是花心男的婚禮伴郎,都是前任帶著現任來參加婚禮,現任都是善解人意的在車里等待,給兩人留下一點空間聊聊近況,然後開車來接走,被拐老婆都對現任一臉幸福。
十二、都是文藝失意男遇上了有共同興趣、共同語言的文藝女。《心》里那一對都以音樂為職業,《杯》里那一對都對葡萄酒有著超常研究和鑒賞力。
十三、《心》尺度不大,《杯》有一些限制級鏡頭,美國沒有剪刀總局畢竟還是寬容一些的。
十四、結尾時好基友都對兄弟說了我愛你。都說旅程催生愛情或友情,這么一段非同尋常的旅程,對友情而言也是升華。
十五、結尾都預示著失意男和文藝女未來走到一起的可能。《心》里,耿浩和婚禮上遇見的伴娘音樂老師小北,邊走邊聊著兩人的共同話題——音樂,消失在鏡頭里;《杯》里,Miles收到了Maya的留言訊息,聽到了對他未出版小說的贊揚並邀請他前來探望,所以最後一幕,Miles敲了Maya的家門。
Ok ok anyway。不管寧浩是抄襲模仿,還是特意向Alexander Payne (亞歷山大•佩恩)和他的《杯酒人生》致敬,我都覺得《心》還算耐看,至少有讓人看第二遍的願望。結構、劇情、演員演技、台詞、音樂以及一些細節都很用心,尤其那個令人意外的結尾,但埋伏作得有點假,在最後謎底揭曉前,所有手機通話里「老婆」的聲音和袁泉的聲音根本就是兩個人;而且耿浩兩次去大理穿的衣服看不出差別,有故意迷惑觀眾之嫌。由於韓寒與寧浩的友情,有些人把此片和《後會無期》放在一起比較,我覺得根本不在一個level上無以比較。韓寒作為文字工作者還不錯,作為導演還是太嫩了。
《杯》第一次看還稍覺平淡,第二次看就品出些許味道來了,第三次看是在和幾個朋友一起開車去尼亞加拉大瀑布的路上,也許是那十個小時的美國公路旅程給了和電影一樣的情境,該片特應景看得特別有感覺。而且那段時間正好在美國遍嘗各牌子各品種的葡萄酒,所以當男女主提到Pinot Noir(皮諾),Shiraz(希哈),Merlot (梅洛),Chardonnay(莎當妮),Cabernet(赤霞珠),Riesling(雷司令),Bordeaux(波爾多)等名字時就感覺別樣親切。尤其喜歡失意男和文藝女藉由葡萄酒談人生的那段對白,堪稱經典( 台詞見文後附註,也是英文學習的絕佳資料 )。最俱喜感的是兩人一起回女服務員家取回錢包的那場戲。第四次就是為了專門做比較又復習的這一次,發現這種抱著研究的心態看電影也是蠻好的體驗,給了自己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高高在上的視角。
《心》最喜歡大理梧桐客棧里,留言牆和屋裡擺設隨著音樂不停變幻的那一組鏡頭,表達了歲月流逝的不可阻擋,世事滄桑的無可奈何。最俱美學感受的一出戲是黃渤大鬧酒吧,輕快音樂伴著慢鏡頭,畫面五彩斑斕。最俱喜感的是結尾兩基友准備kiss的那一段。
不管是對食物、書籍、電影、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儀的款。這種節奏緩慢、情節簡單,但台詞和氛圍都耐人尋味的類型正是我的款,看的時候感覺整個心靈都是打開的,那些精彩的台詞隨著音樂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注入我的心裡,在那裡發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成為身體細胞的一部分,我想這應該就是心靈游歷的一種吧,畢竟人生短暫,現實中能夠親身經歷的還是太有限了。所以,我們才需要閱讀、電影、寫作、旅行……來增加閱歷、豐富體驗。
有感而寫,隨性而為,閑言碎語而已,只為好玩開心。如有錯誤,歡迎指出。本人不善也不喜辯論,如有不同觀點,請保留,不值得細論推敲、更無必要爭論說服。
附註:《杯酒人生》經典台詞:
Maya: Can I ask you a personal question, Miles?
Miles: Sure.
Maya: Why are you so into Pinot Nior? It』s like a thing with you.
Miles: I don』t know, um, it』s a hard grape to grow, as you know, right? It』s thin-skinned, temperamental, ripens early. It』s not a survivor like Cabernet, which can just grow anywhere, and thrive even when it』s neglected. No, Pinot Noir needs constant care and attention. In fact, it can only grow in these really specific tucked-away corners of the world. And only the most patient and nurturing of growers can build it really. Only somebody who really takes the time to understand Pinot Nior』s potential can then coax it into its full expression. And then I mean, oh, its flavors. They are just the most haunting and brilliant and thrilling and subtle, and ancient on the planet. Cabernet can be powerful and exalting too, but they seem prosaic to me for some reason, but by comparison. What about you? Why are you so into wine?
Maya: I like to think about the life of wine, how it』s a living thing. I like to think about what was going on in the year of grapes were growing. How the sun was shining, if it rained. I like to think about all the people who tended and picked the grapes. And if it's an old wine, how many of them must be dead by now. I like how wine continues to evolve, like if I opened a bottle of wine today, it would taste different than if I opened it on any other day. Because a bottle of wine is actually alive, and it is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gaining complexity. That is until it peaks, like your 1961. And then it begins its steady, inevitable decline and it tastes so fucking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