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聲音不記得》票房不差,口碑卻參差不齊,這部影片到底想表達什麼
其實《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還是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的,因為現如今的抑鬱症患者可以說是越來越多的。很多人都表示,如今這個社會的壓力太大了,所以人們患上抑鬱症的幾率就更加的大了。在這個時候,我們都是非常關心抑鬱症患者的,而如果聲音不記得,也講的是女主章若楠在這部影片中患上了抑鬱症。
在她患上抑鬱症之後,也有很多的好心人幫助她走出抑鬱症,而且她也遭到了自己的最好的朋友,也是通過了自己的親情,友情,愛情,然後幫助章若楠走出抑鬱症。這部影片也是告訴我們,只要生活中有一絲的希望,就是可以走出抑鬱症的,同時也希望大家在患上抑鬱症之後,能夠去看一些比較積極樂觀的地方。
都說幫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其實也確實是這樣的。有的時候我們幫助了別人就會覺得十分的開心。所以不管怎麼說,如果我們的生活當中有抑鬱症患者的話,其實是可以多給予他們一些關心的,這樣的話他們也是會非常的開心。
Ⅱ mect可以忘記一個人嗎
這樣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慢慢忘記一切都不重要,生活才是重要的,加油。
為了解答疑問還特地查了相關問題的資料,才明白這又是一部電影帶出來的話題。最近上映的《如果聲音不記得》中的女主最後接受了MECT的治療導致失憶了,不記得男主了,男主的生命值一點點減少到躺在病床上快走了。也正是因為電影中描述出MECT會導致失憶所以才引起了「想做MECT」的話題轟動,實質上做MECT會不會導致失憶呢?確實是會的,但是沒有電影中看來這么簡單哦。注意!小橙開始科普啦!
MECT是治療精神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全稱是不抽搐電休克療法,簡單來說呢就是用麻葯和肌肉舒緩劑將病人休克,然後再通過儀器給腦部放電,促進腦部代謝達到平衡狀態,最終到治療的目的。就像電腦重啟,治療以後的大腦就像是重啟後的電腦。看到這里你是不是也有種想去做MECT的沖動呢,但是不可以哦。這是為了治療嚴重精神病患者不得已才使用的治療方法,是醫生和患者權衡利弊後做出的選擇,不到不得已的程度醫生是不會答應的。再說了,重啟以後的電腦都會殘留很多東西,還會損害電腦;更不要說強制「重啟」的是大腦呢,損害當然比電腦重啟更大啦。
做了MECT以後呢,造成失憶的幾率是挺大的,可是沒有人敢保證(哪怕是醫生)丟失的那些記憶是愉快的還是不愉快的,而且據不完全統計,在做了MECT治療的患者中有將近60%以上的人遺忘的更多的是那些快樂的人和事,難過的東西還留在腦海中的哦。這些患者還做的不止一次,他們需要很多個療程去治療他們的疾病,少則五六次,但是更普遍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做,做了十幾次幾十次的還是居大多數。
MECT對記憶力的影響是短暫的,研究發現在治療後3天患者均有中到重度的認知受損(劃重點!是認知不是遺忘!)治療後的3天到兩周開始慢慢恢復(一年內認知才會逐漸恢復),兩周後出現順行性遺忘,還會影響記憶能力(是記憶能力不是記憶內容哦)。
看到這里,你還覺得MECT讓人遺忘好嗎,先不說能不能遺忘你想遺忘的那部分,你想讓身邊十五六歲的小孩子因為「上頭」想做MECT並且真的同意讓他去做了,然後導致記憶能力下降,認知受損還需要一年恢復期嗎?小橙是不想的,這些孩子是祖國的的花朵,也是社會主義接班人,當然要保護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