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恐怖版《梁祝》寫盡愛而不得之苦,痛陳人性薄涼之怨怒斥命運不公
這是一部極其陰郁的《梁祝》,卻似乎真實地還原了這場悲傷的愛情故事,我們總是嚮往這樣美好的愛情,可這樣的結果,又有幾人能夠承受?
徐克果然是導演鬼才,他拍攝的《梁祝》,用恐怖的畫風道盡了真實的時代風氣,以凄美的愛情摻雜了濃厚的門第觀念,即便如此,這場生死相隨的愛情,依然是最美好的愛情。
梁山伯與祝英台所在的年代,是東晉時期,那個時期士族門閥興旺,門第觀念極盛,這便是他們愛情悲劇的根源。
士族門閥掌握著財富,權力,地位,而這些又世代相傳,他們就像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大家族,外人進不來,裡面的人出不去,內部聯姻,強強聯合,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令家族盡可能的源遠流長。
除此之外,東晉還是一個流行柔弱的年代,這個時期不講禮法,沒有封建的思想束縛,男人也可以塗脂抹粉,裝柔扮俏。
人們奉行陰柔之美,也熱衷於追求皮膚白嫩,所以那時候的化妝技術近乎病態地追求一個字,白。
祝英台是三品官家之女,出身富貴,她的父親甚至比她還愛保養皮膚,明明長著一臉的絡腮鬍子,卻日日經常被一群侍女圍著,護理面部,塗脂抹粉。
而祝英台身為女兒身,卻對這些絲毫沒有興趣,她經常帶著一個,裝有一對蝴蝶的罐子,趴在房頂。
在那裡,她入神地盯著,在罐中飛不起來的蝴蝶,彷彿就是在看她自己,她何嘗不是日日被關在這府宅之中,毫無自由呢?
那時候,她並不知道,父親為了穩固仕途,已經收下了馬家的聘禮,馬家是鼎盛之家,在朝中極有權勢,在祝英台的父親眼裡,馬家是最好的聯姻對象。
可祝英台並不似別家的大家閨秀那般,她走路風風火火,個性跳脫外向,琴棋書畫皆找丫環幫忙,當父母現場考校的時候,只能頻頻翻車。
父親見狀,捂住臉上塗著厚厚的脂粉,跑開了,他覺得這樣的女兒,嫁到馬家一定會給她丟人。
祝英台被父親嫌棄,只能朝母親撒嬌,母親看著伏在自己膝上的女兒,母女倆交談甚歡,最後,母親決定,將祝英台送到書院讀書,希望以書院的文化氛圍,熏陶一下女兒。
就這樣,被送去書院改造的祝英台,和丫鬟一起女扮男裝,前往崇琦書院。
此時,崇琦書院的學生們正在上音樂課,學子們一襲白衣,在樹林中席地而坐,每人的前面都放置一把琴,而梁山伯則正在為眾人撫琴。
一曲結束,老師覺得梁山伯的琴音里缺乏 情感 ,可梁山伯此時並不明白,怎樣才能令琴音中帶有 情感 。
祝英台一行人趕到,學生們紛紛轉頭望去,梁山伯也抬起了頭,正好與祝英台對視,兩人相視一笑。
書院的院士夫人,與祝英台的母親似乎是舊相識,聽到祝英台母親的閨名,便感嘆了一句,她到底還是嫁到了祝家了。
由於祝英台是女扮男裝,院士夫人便將祝英台安排進了書庫,獨自住宿。
誰知,祝英台晚上休息之時,便遇到了偷偷在書庫讀書的梁山伯,那時候祝英台解開衣襟正在擦汗,梁山伯從後面突然出現,嚇得她慌忙扯過被子蓋住身子。
梁山伯是沒落士族出身,父親早逝,母親含辛茹苦將他撫養長大,所以在書院里,梁山伯需要日日勤工儉學,所以晚上便偷偷跑進書庫讀書,以彌補落下的讀書時間。
對於梁山伯來說,唯有刻苦讀書,考取功名,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的情況後,並沒有將他趕走,讓他可以繼續在書庫讀書。
梁山伯極為樂觀,雖然條件艱苦,可每次祝英台遇見他的時候,他不但笑臉相迎,有時候還會做出搞怪的鬼臉,逗祝英台開心。
書院的座位是根據家庭情況排的,祝英台坐在了第二排,而梁山伯則坐在了最後一排,祝英台回頭望向梁山伯的時候,梁山伯還對她做鬼臉。
祝英台每晚,都是與一旁挑燈夜讀的梁山伯,陪伴著入眠的,經過與梁山伯之間的相處,祝英台對他傾心不已。
之前書院有一個男同學叫亭望春,他極為愛慕梁山伯,總是溫柔繾綣地看著他。
所以梁山伯每次見到,祝英台朝他笑的時候,都在心裡犯嘀咕,想著祝英台不會與亭望春一樣吧。
書院的考試如期而至,平時不用功的學生都做好了作弊的准備,只有祝英台,剛來學院,啥也不懂,差點交了白卷。
而梁山伯原本想要幫祝英台作弊,卻不小心被老師發現了,兩人互相維護,遭到了老師的懲罰,若祝英台第二日的補考不能通過,梁山伯就要被趕出書院。
於是,梁山伯幫祝英台復習了一個晚上,還用繩子綁住祝英台的頭發,頭懸梁,心飛揚,令祝英台奮發圖強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在考場內,祝英台想到梁山伯昨夜的督促,一邊拽著自己的頭發,一邊尋找昨晚的感覺,順利通過了考試。
音樂課上,梁山伯幫祝英台解圍,兩人都受到了懲罰,舉著琴罰站,又被同窗欺負,導致梁山伯的琴被摔壞,祝英台快速調換了兩人的琴,將壞了的琴抱在手上。
因為弄壞了琴,祝英台被老師罰站到天黑,梁山伯為陪伴祝英台,坐在一旁為她撫琴。
經過這件事,梁山伯因禍得福,終於領悟到了老師說的,彈琴時應該融入的感情。
在書院里,梁山伯有一好友,是名為若虛的和尚,若虛與祝英台卻大有淵源。
原來祝英台的母親年少之時,也曾女扮男裝,在這間書院里讀書,那時候若虛還沒有出家,也是書院的學生,他們相識相戀,度過了一段很美好的時光。
然而因門第之念,祝英台的母親,最終選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服從家中的安排,嫁進了祝家,而若虛傷心不已,心如死灰,剃度出家。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關系越來越好,他甚至已經說服自己,接受喜歡上祝英台的事實了。
後來,因祝英台聽說梁山伯即將離開書院,上京赴考,氣得她拿起木頭將梁山伯暴揍了一頓,離開之時,竟然掉落了圍胸內衣。
梁山伯追到書庫,好不容易才將祝英台哄好,兩人的關系更進一步。
書院設有化妝課,梁山伯將塗抹在祝英台的嘴上,少女的美就是無需施以過多的粉黛,便可以美得動人心魄。
沒過多久,梁山伯要離開書院赴京趕考了,他離開的那天,也是一次音樂課,就如同她來書院的那天一樣。
不過這一次,是祝英台坐在課堂之上,目送挑著行禮的梁山伯離開,兩人眼神交匯,可以看出,他們對彼此很是不舍。
梁山伯走後,祝英台便沒有了往日的精神,也無心讀書,碰巧此時,家中來人將她接回,准備擇日與馬家成親。
梁山伯收到了消息,急忙趕來送行,祝英台抱住了梁山伯,不舍離去,一場雨忽然而至,似乎也是在為他們創造機會。
兩人在山洞中避雨,相愛之人,情不自禁,私定終身,共度一夜。
第二天,雨停了,兩人一身泥濘從山中走出,分別之際,祝英台叮囑梁山伯,一定要去祝家提親,不然她會恨他一輩子。
梁山伯很是爭氣,一舉高中,成為了酒品縣令,歸來之時,他帶上東西,迫不及待地來到祝家提親。
那日正是馬家來祝家納吉之日,見到馬家浩浩盪盪的隊伍,及所帶的東西,梁山伯頓時覺得,自己的那一點聘禮,簡直不值一提。
但他依然去了祝家,祝英台的母親表面和善,對梁山伯客客氣氣的,但字字誅心,字里行間皆是讓梁山伯知難而退之意。
梁山伯與身著女裝的祝英台相見,分別很久,久到似乎看到彼此都覺得很不真實,他們小心翼翼地詢問彼此,你真的是山伯?你真的是英台?
兩人做著彼此最熟悉的鬼臉,這才確認,對方真的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愛人。
這時候,丫環將祝英台叫回房間,去試穿新娘禮服,當祝英台一襲紅衣出現在梁山伯面前的時候,他既驚艷又難過。
兩人商定要一起私奔,可計劃卻被祝英台的母親得知,那天晚上,梁山伯焦急地等在祝府門外,而祝英台卻被父母叫去考校學識。
外面雷霆打坐,如同祝英台的心一般備受煎熬,終於,她鼓起勇氣,對父母說出拒婚,父母勃然大怒,將祝英台軟禁在房中。
大雨傾盆而至,梁山伯與祝英台得以見面,他們依然想要離開,可家丁卻突然湧入,將梁山伯以盜賊之名,打出了祝府。
自此,梁山伯被打成重傷,祝英台則遭到軟禁,他們再也沒能見面,梁山伯相思成疾,面容枯槁,祝英台蓬頭垢面如同瘋婦。
祝英台的母親來找梁山伯,希望他可以寫一封信給祝英台,讓她死心,不要再折磨自己,也說明梁山伯的胸襟,不止是兒女私情這么狹隘。
這樣的情況,其實,就如同她年輕時一樣,可她卻依然要女兒接受命運。
她見到梁山伯憔悴的模樣,出言勸說,你這么年輕,應該趾高氣昂,為人所不能為之事,你與英台不顧相識半載,感情不會太深,很容易放下的。
當梁山伯憤怒地起身,告訴祝英台的母親,他不會給祝英台寫信的時候,祝英台的母親出聲質問:你以為憤怒可以改變你和英台的命運?
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錯了時候,你們生在這個沒落的時代,人人都這么虛偽,迂腐和勢力。
要怨就怨你們有太多想法,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以為靠你們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梁山伯越聽越生氣,他憤怒地喝止祝英台的母親,你不是在說我們,你是在自怨自艾。
可最終,他還是提起了筆,難過得無法下筆,最終一口鮮血噴涌而出,落在紙上,很是凄慘。
若虛來到祝府,在水池邊撫摸著水中的魚,祝英台的母親從他對面而過,他叫住了她,讓她放生池中的魚。
祝英台的母親朝若虛走了過去,她說放它們出去,外面的環境惡劣,適應不了,它們會死的。
若虛緩緩地說,變得不適應,那是因為它們來自江河大海,世上根本不該有池塘。
祝英台的母親聽後,憤怒地打了若虛一巴掌,你說得挺瀟灑,放得下就不會出家了。
若虛卻反問她,我身無一物,有什麼放不下的呢?你什麼都有,還什麼都想要。
祝英台被關了那麼久,終於有了梁山伯的消息,可她開心地打開那封信,裡面除了星星點點的鮮血,卻又什麼都沒有。
而此時,梁山伯在若虛的懷中離世,死去之時,雙眼還不肯閉上,內心很是不甘,卻又無能為力。
感應到梁山伯已經不在人世,祝英台絕望痛哭,出嫁那日,她還不停地流淚,哭到流出了血淚,連妝都無法畫。
下人沒有辦法,只能以厚厚的脂粉掩蓋淚痕,祝英台身穿紅衣喜服,面色呆滯,臉上被脂粉塗得慘白,再戴上新娘頭冠,就如同紙人一般滲人。
祝英台請求母親,讓花轎從梁山伯的墳前經過,可祝英台的父親卻暗中通知送親隊伍,繞過梁山伯的墳墓。
誰知,路上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惡劣的天氣逼得送親隊伍,只能走過梁山伯的墳前。
到達梁山伯墳墓之時,祝英台從花轎中跑出,脫去了紅色喜服,露出了裡面的素稿孝服,丫環順勢拿出了祭奠用品,僕人跑到墓前擦拭墓碑。
祝英台咬破了自己的手指,以鮮血將自己的名字,寫到墓碑之上,剎那間,大雨突然降下,雨水洗去了祝英台臉上厚重的脂粉,露出了她本來的模樣。
突然一陣狂風,將紅紗捲起,披到了祝英台的頭上,地動山搖,梁山伯的墓地忽現一個大坑,祝英台果斷地跳了進去,風沙瞬間消失,墓地變成了平地,彷彿剛剛那一切都沒有發生。
若虛從一張紙上,撕下了上面畫的兩只蝴蝶,兩枚紙片在若虛的手中,竟然變成了兩只蝴蝶,它們從若虛的手中飛走,相伴而行,漸漸遠去。
他放飛的蝴蝶,好像是在慰藉,自己與祝英台母親那份,愛而不得的感情。
也好像是讓梁山伯與祝英台,那對苦命的痴情男女,真正地走到了一起。
又好像是對世間相愛之人的祝福,希望每一對真心相愛的男女,都可以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部《梁祝》是1994年由徐克執導,展現了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從東晉時期流傳至今的悲慘愛情。
時至今日已經二十七年了,再次重溫這部電影,卻又涌現無數感慨,這部電影也許是最好的一版《梁祝》,因為它表現出的不僅僅是,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生時不能相守,只能死後相互追隨的遺憾,更是對造成這一悲劇的,時代屬性的控訴。
祝英台的母親遭受過命運的打擊,最終屈服,所以她便想要女兒不要再去嘗試,事實上,他們也的確無可奈何。
梁山伯見祝英台的時候,曾說過,為什麼不多給他幾年的時間,可祝英台卻一針見血,無論給他多少年,他都無法超越馬家。
哪怕不願承認,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馬家是一個個根深蒂固的,士族之家的代表,他們盤根錯節,彼此相依,早已有夯實的基礎。
梁山伯在他們的眼中就如螻蟻一般,所以他與祝英台的愛情,在梁山伯的父親,乃至馬家人的眼裡,都變得可笑至極。
然而電影中卻又不是極致的渲染無奈,卻還是夾雜著希望,若虛與祝英台的母親曾經相愛,卻又分開,他放不下,所以出家。
同樣是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同樣沒有圓滿的結局,可祝英台的母親想要拆散他們,而若虛卻想要成全他們。
最後的那兩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便是給了這場未完的愛情,一個完美的交代。
徐克導演被稱為徐老怪,因為他早期的電影都比較奇怪,有一些鏡頭是觀眾無法理解的,但是真正的好作品,往往是經得起時間的沉澱。
那些曾經我們看不懂的電影,都會在長大後一一明白,就如《梁祝》中,梁山伯與祝英台母親所說的話,現在看來,竟然如此有道理。
再比如小時候看《梁祝》,會被恐怖的畫風嚇到,卻又被凄美的愛情所打動。
而現在,卻覺得這樣的畫風才更適合那個時代,和那種情景,相比於這些,這場艱難的愛情,似乎會有這樣的結局,就不那樣意難平了。
也許,這就是成長吧,時間教會了我們,愛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態。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影視雜談##梁祝##徐克##吳奇隆##楊采妮#
『貳』 這兩部婚內出軌的電影,一部愛而隱忍,一部丟了性命,警醒世人
我理解的婚外情就是有些人好日子過久,膩歪了,想找點刺激。
看著身邊朝夕相處的伴侶日久生厭,沒了生活的樂趣。遇上自己有好感的人就情難自控。把道德和責任,家庭拋棄在一邊,捨身忘我地去尋求真愛了。
明知道可能會身敗名裂,但還是以身犯險。
我們看這些人有點傻,或許他們還會嘲笑旁人不懂愛,沒情趣。
處於婚外情的男女,有時還覺得自己很無辜,標榜著他們是真愛。
縱觀所有婚外情無論是逢場作戲,還是真情實意,東窗事發都將萬劫不復。
這樣的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今天我就講講這二部電影,描寫的婚外情前面有多美,後面就有多慘。
01
《 廊橋遺夢》——真正的悲劇,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美。
這種撕心裂肺的力量在於:一面是激烈的愛,一面是巨大的剋制。
描寫婚外情的電影有很多,最為經典的就是《廊橋遺夢》,網上對這段婚外情褒貶不一,奇怪的是許多人對這樣的婚外情竟心生感動。
電影中女主迎來了一個屬於她的自由假期,老公帶著孩子出遠門,得一個星期才能回家。
而就在這七天里,女主邂逅了一段浪漫的真愛。
一個四處旅行的攝影愛好者闖入了她的生活,僅是問個路就擦出了愛的火花。
女主熱情地為這男人領路,在美麗的廊橋邊,他們心意相通。僅是一個眼神便心曠神怡。
待到晚上,一杯紅酒,一支舞,一個火辣辣的眼神,兩人便情不自禁了。
他們就這樣相處了七天。
攝影者的這段告白堪稱經典:「 我終於明白我為什麼要攝影。攝影之於我的意義,是使我越來越走向你。這么明確的事,一輩子就一次。」
這種愛的宣言: 我為你而生,此生只你一人, 可以說確實感天動地。
後來男人要走了,請求女主跟她一起遠走高飛,女主拒絕。
選擇了家庭。
她的理由是: 「他(她老公)一輩子沒做壞事,他不該受這樣的遭遇。
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哪個女人會為了一個認識僅七天的男人拋棄孩子和自己的家,去尋覓幸福。
而這段婚外情之所以被人津津樂道,緣於這段情她並不是露水情緣這么簡單,對於她們彼此來說是:「 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這段感情之所以不被人唾棄,是因為直到死,他們都還深愛著對方,牽掛對方。但為了家庭隱忍了,剋制了自己的私慾。
相比那些拋夫棄子的人,她們被人理解,寬恕。
這是理智的選擇,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但其他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02
《人間中毒》——我不後悔愛過你,只是我後悔遇見你,因為遇見你就註定會愛上你
說實話這部電影我看了二遍,這裡面描寫的婚外情一點也不骯臟,而是讓人有著怦然心動的感覺。
男主宋承憲韓國大帥哥,女主的美更是讓人移不開眼,這已為人夫為人妻的兩個人。
當著眾人眉來眼去。
男主一個高級軍官,家有賢妻也算膚白貌美,但遺憾的是兩個人沒孩子,過夫妻生活成了例行公事。
對於妻子也早已心靜如水。
男主雖是軍官,面對各種戰爭早已心生疲憊。他的孤獨無處不在,他從一開始就是個沉默的人,這種沉默從始至終,帶著一種無所適從的無助,走到哪裡都顯得格格不入。
壓抑的男主直到見到女主的那一刻, 頓時我心雀躍。
心裡莫名地起了陣陣漣漪。
女主的一笑一顰都牽動著他的心。
女主又怎會不知道呢?有意地靠近男主,甚至還讓他替自己穿耳環。這赤裸裸的暗示,男主也是心神領會。
這天男主帶著妻子,女主帶著丈夫四個人野外聚餐。
兩人瞄準時機,就相互曖昧。 把這害羞又小心翼翼的愛情描寫得深入人心。
直到那次在舞會上男主為女主吃醋,兩人不約而同地躲到衛生間,他們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就這樣兩人偷偷約好了下次見面的時間,便一發不可收拾。
有了第一次就還有第二次,第三次。
男主已經完全沉迷於這令他如痴如醉的愛情里不可自拔。
而女主顧慮重重,她從未想過要和男主天長地久,能這樣偷偷見面也不錯。
但是男主可不是這么想,他已經無法忍受沒有女主的日子,他只想和她在一起。
當他得知可能與要女主分別之時,他心如刀割,失去了理智。
他找上女主讓她和自己一起離開,但令他失望的是女主拒絕了。心無可戀的他直接對著自己的胸口開了一槍。
所幸當時男主還是搶救過來了,但是沒過幾年又死於戰亂中。身受中傷的最他看著女主的照片,平靜地死去。
而女主最後得知他死去,在雪地里哭得撕心肺腑。
結語:
婚外情在享受片刻的歡愉之後,終難長久,而為了那短暫的快樂時光,打破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背道而馳真的值得嗎?
那些偷來的幸福,終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當你對某人蠢蠢欲動之時,多想想你將要面臨的後果,你是否有勇氣去承擔,你是否做好了一無所有的准備。
你是否真的可以為了一個人,上刀山下油鍋?
你是否真的能忍受一輩子只能將他(她)偷偷放在心裡,受著愛而不得的煎熬。
『叄』 法國電影《愛》:主人公喬治死沒死 影片開頭警察打開房門只發現了老太太的屍體呀
片尾那隻抓也抓不住的鴿子也是含有隱喻的,面對煎熬,安娜在飽受折磨活得沒有尊嚴,她已不想再苟活,喬治最後也終於不再自私的挽留而選擇了放手…他親手用枕頭停止了安娜沉痛的呼吸。喬治跟隨安娜一起離開了人世,用死亡終結了這場愛的消磨。
開始只是表明結局,實際上老太太死了,老人也承受不住的,不過前後腳,他把門都封上了,不說的那麼明白罷了,結尾兩人出門是超現實主義,,其實你說是幻想或回憶都行
結尾女兒回家坐在椅子上,不就是緬懷兩個人嗎
『肆』 電影《情動假日》中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片段
由此,本片便很自然地引出了對戀母的討論。主人公承擔了父親的部分角色,並且在對母親有著格外的依賴和心理順從,相比較而言,則對父親則以冷淡態度表現出了相反的距離感。在外來人物弗蘭克出現後,首先以後天獲得的母性心理將其納入家庭,並不將其視為敵對角色。而這個缺乏雄性形象的家庭恰恰缺少這樣一個完美陌生人的介入,雖然兩者關系是模糊的綁架關系,可實際上,母親和男孩是主動迎合外來者的,因此對這種關系的評價,不太適合再套用斯德哥爾摩癥候群來解釋了。
『伍』 有一部美國電影,是一個男向在女的和她男朋友家門口,用寫在紙上的求愛信,向一個女求愛
中文片名
真愛至上
英文片名
Love Actually
是英國電影
詳情請見
http://ke..com/view/92634.htm?fr=ala0
你說的那個應該是這個片斷
那個害羞內斂的大男孩拿著寫滿情話的白紙板在聖誕誦的伴隨下向那個愛在心底的女孩表白。覺得他很偉大,對於自己的朋友是如此忠誠以至於犧牲自己心中的摯愛,寧可把愛埋在心底;對於摯愛,只喜歡默默地跟著她拍下她在和自己好朋友婚禮上的倩影,而不說出口,不說出口,寧願自己承受那份煎熬而不要自己愛的人矛盾,只希望她能幸福。後來,他終於以那樣特殊的方式說出那些心中早已想過無數遍的話語的話語得到的是也只能是那個女孩的一個吻,夠了,"enough",他這樣對自己說,是的,夠了,至少這份勇氣一定會讓他再次預見真愛而不至於白白錯失。
『陸』 哪些電影的什麼片段曾讓你感動落淚
感人的電影還是有很多的,列舉一些我看哭過的:
1.《海蒂和爺爺》 海蒂被姨媽賣給有錢人家做那家小姐的女伴,後來知道自己回不去阿爾卑斯山了,每天晚上偷偷的哭,然後就會夢遊走到大門口向遠處看,這一段真的超級想哭。
2.《忠犬八公的故事》 教授去世了,從車站離開再也沒有回去,八公就在車站等了九年,不願意跟別人走,聽到「聽著,他永遠不會回來了,你不用在等了」瞬間淚崩。
3.《觸不可及》 這個電影和前段時間上映的《綠皮書》很像,講一個窮黑人和一個富殘疾白人的事,電影的最後是真實故事的主人公在一起的畫面的,無聲的表達更讓人感動。
4.《剪刀手愛德華》 愛德華沒手只有剪刀,因為誤會鎮子上的人要殺了他,感覺女生也是不相信他的,當時覺得愛德華真的很可憐,但是女主把他送回了山上,小鎮上是從來沒有雪的,後來每年愛德華就在山上製造雪給女主,裡面有很多經典的話,「如果我沒有刀,我就不能保護你;如果我有刀,我就不能擁抱你」。
5.《狼少年》 成為狼少年是因為被別人做試驗品,不會說話,當女主拋棄他的時候他說的唯一一句話就是「不要走」,當時真是淚流不止,還有一個點就是最後過了幾十年,女主老了回到原來的地方發現哲秀還在原地等她,但是第二天她又一次拋棄了哲秀,當鏡頭放到哲秀站在那裡看著女主的車一點點遠去,遺憾又傷感。
6. 還有很多《我是山姆》《美麗人生》《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我不是葯神》等等都是很棒的電影,不是只有愛情劇才感人。另外推薦一個電視劇《暖春》真的從第一集哭到結局,個人覺得是我看過影響最深刻的一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