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提供一些關於環保的電影
1、《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morrow
導演:羅倫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
影片年份:2004
劇情簡介:氣候學家傑克羅蘭(丹尼斯奎德)觀察史前氣候研究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在一場全球性超級暴風雨來臨後,地球將步入一萬年前的冰河世紀……
2、《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導演:戴維斯古漢根(Davis Guggenheim)
影片年份:2006
劇情簡介:這是2007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前美國副總統高蘭在當年總統大選落敗後,轉而投入環保議題,致力使世人了解全球暖化的嚴重性。本片記錄了高蘭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講精華,以輕松而事實求是的態度,呼籲世人採取行動,阻止情況惡化。
3、《第11個小時》The 11th Hour
導演:納蒂亞康納斯(Nadia Conners)、蕾拉康納斯彼得森(Leila Conners Peterson)
影片年份:2007
劇情簡介:李奧納多迪卡皮歐擔任這部紀錄片的製作兼旁白,提供了若干方法,讓人們可以合作,一同解決地球的燃眉之急:全球暖化。他在片中訪問全球頂尖科學家,思想家和領導者,希望藉此呼籲世人合作解決地球暖化的全球危機。
4、《風之谷》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
導演:宮崎駿
影片年份:1984
劇情簡介:在文明高度發展後,世界被一片腐海淹沒,一群變異的巨蟲威脅到人類的安全。腐海外的風之谷是人類最後的樂園,娜烏西卡是風之谷高貴又傳真的公主。娜烏西卡天生擁有馴服動物的力量,與腐海中的巨蟲們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但隨著多蘭梅吉亞的大軍襲來,娜烏西卡要如何組織即將來臨的災難呢?
5、《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
導演:史蒂芬索德堡(Steven Soderberg)
影片年份:2000
劇情簡介:單親媽媽艾琳(茱莉亞波特茲)在一次車禍後,自我推薦到愛德的律師事務所當法律助理。當他發現一疊可疑的醫葯單據,追查出電力公司極力掩蓋的重大社區污染事件。在艾琳的努力奔走下,漸漸打開居民心防,聯合控告造成污染的黑心企業。
⑵ 一千個世紀後地球將會怎樣拜託各位大神
1、悲觀的看法: 地球上各片大陸不斷漂移,1億年以後,所拼合成的圖形,將會是怎樣的呢?根據板塊理論,人們已經知道地球的地殼最初像蛋殼那樣,破裂成幾十塊板塊後,各級塊就逐漸漂移成今天這個樣子。有關地質學家分析大陸漂移的可能趨勢,利用電腦描繪出了地球未來的形狀。 未來地球的樣子是這樣的:地中海將合攏,非洲將分裂成兩半,並把地中海折疊成一座新的山脈。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將「撞入」東南亞,把印度尼西亞等一些地方向北擠進,推入喜馬拉雅山脈,使喜馬拉雅山脈更高、更大,與那邊由地中海折疊而成的新山脈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一直延伸到越南的連綿起伏的大山脈。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太平洋板塊,將把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洲猛一推,向北推到阿拉斯加。那時,亞洲將與澳大利亞和南美洲連在一起。什麼東南亞、菲律賓等,通通都不存在了。迄今為止,大西洋一直是在擴展的。但是電腦推算的結果顯示,大約在1.5億年之後,大西洋將敵不過太平洋而不得不收縮,變成「小西洋」。 不過這還是有爭議的,現代板塊構造的創始人之一,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威爾遜認為,在目前大西洋所在的那一片地方,海洋曾經「開放」過一次,海洋的這種「開放」與「關閉」,其周期約為2億年到3億年。如果未來的大陸漂移情況確實如此,大西洋逐漸收縮以至消失,那麼,美洲大陸將拉向東方和南方,經過2.5億年之後,又將形成一個新的超級大陸。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今後地球上各大陸,仍將按地質構造的條件漂移,一直到10億年以後,到地球完全冷卻,地球內部的熱量耗盡之後為止。 2、中立的看法: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大自然的造化又讓人類成為了萬物之靈。可地球上人類的歷史與地球的歷史相比卻又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有生就有滅,地球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那麼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的命運未來會怎樣?不外乎三種結局:一是地球還未毀滅,人類就已滅亡;二是人類與地球一起滅亡;三是人類在地球毀滅前逃離地球。而實現第三種結局,人類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才行,即要有達到或超過光速的飛行器,要找到適合於人類居住的星球。但從人類目前科技發展的水平來看,這兩點人類短期內都不可能做到。從人類今天的行為來看,很可能會走向第一種結局。 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球資源耗盡之時,也就是人類滅亡之日。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遭到破壞,便很難恢復。 地球上的人類雖然分成許多國家,但還都是地球人,地球人應該為自己未來的命運著想。而現實情況卻是:過度開發使森林覆蓋面積銳減,荒漠化在吞噬著我們的家園;人口過快增長使地球不堪重負;廢氣無節制排放破壞著臭氧層,導致溫室效應、全球氣溫升高等。地球已越來越難以承受人類的種種破壞,越來越不適應人類居住了。 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人應該醒悟了!發展固然重要,但必須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白種人也好,黃種人也好,黑種人也好,應該團結合作為人類的未來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愛護人類共同生存的環境,別讓恐龍的悲劇在人類身上重演吧。
⑶ 求一部電影名字
《火星任務》吧?《MISSION TO MARS》
《火星任務》是一部反映探索火星的美國-科幻片。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人類首次載人火星探測計劃突然遭遇神秘的事故,一支救援隊出發前去救援、調查事故;當他們歷經艱險到達火星後,發現造成事故的原因是遠古火星人留下的遺跡;他們解開了火星人遺跡的秘密,進入遺跡內部,發現火星人原來是地球生命的始祖;最後,一位航天員乘坐火星人的飛船飛往了遙遠的星系,其餘的航天員返回了地球。
《火星任務》採用了寫實的手法來拍攝。影片拍攝的全過程都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作為技術顧問,從宇宙飛船的外觀與內部陳設,全觸摸式的交互界面和自動化程度很高的飛船操作系統,直到種種火星探測儀器,都以目前空間科學的研究、模擬做參照,創作出的畫面令人十分震撼。為了求得真實感,影片還花費了大量資金用於拍攝失重場面,在這些場面中甚至還包括了一段失重狀態下的太空舞蹈。
除了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外,影片還著力刻畫宇航員的生活:他們的風趣幽默,職業的高度風險,嚴格的紀律要求,以及他們擁有的科學態度和奉獻精神。影片中有一幕非常感人:飛船遇難後,船長伍迪為救大家,冒險隻身前去掛接補給艙,雖然救得了大家,但自己最終飄落到太空里,最後為了不讓他的妻子作無謂的犧牲,他勇敢的摘下了自己的頭盔,結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