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雄獅少年文案
一句都讓人熱血沸騰!
1、閉上眼睛,你有沒有聽見,心裡有一聲咆哮,那一聲咆哮好像在說,別再做一隻被人欺負的病貓了!
2、可是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還說過「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還是李白他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難道他說的這些話都是騙人的嗎?難道他是一個騙子嗎?如果他說的這些話都是假的,那為什麼大聲念出來的時候,依然會覺得熱血沸騰呢?
3、像我們這樣的人,難道就不可以有一次機會,就一次,證明自己生來不是為了被人笑,被人欺負,被人像爛泥一樣踩在腳下!
4、只要鼓點還能在心中響起,我們就是雄獅!我們永遠要做一頭雄獅啊!
5、別認。老了怎麼樣?我不認。體力不夠用怎麼樣?我不認。我希望阿娟也別認。
6、人這輩子,就像舞獅,上山下山,阿娟有自己的路要走。
7、山路望不到頭,我只能往前走了。
8、師父說過,雄獅要戰斗到底。
9、你相信奇跡嗎?
《雄獅少年》:背井離鄉的小鎮少年勇敢追夢,雄獅的飛躍感動觀眾。遍嘗的委屈、傷痛、孤獨、憤懣、屈辱的少年,頂著破損的獅頭,踩著血腳印,在所有選手都配合敲大鼓助陣,飛奔向人人敬畏、無人涉足過的擎天柱,在天空化為真正「雄獅」,盡管他最終人已落水,擎天柱上卻掛了獅頭,從此揚名立萬
㈡ 電影《雄獅》觀後感
電影《雄獅》觀後感
印度電影《雄獅》一個村莊警長的反腐故事,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敗壞的體制。
家是最溫暖的地方,這是我看了印度電影《雄獅》以後的最大感覺。能夠回到家,回到媽媽的懷抱,是每一個人最原始最樸素的感情。
影片開頭,小男孩薩羅生活在印度貧苦的家庭,和媽媽,哥哥古杜和妹妹卡拉吉,相依為命。生活雖然很貧困,可是他們全家健康而快樂地生活在貧民窟,有陽光,有快樂,有滿滿的幸福。媽媽在工地上干著重體力活,靠搬石頭,養活全家。妹妹還在襁褓之中,年紀非常幼小。五歲的薩羅十分懂事,勤勞善良,和十多歲的哥哥,間或撿一些破爛和垃圾,貼補家用。在薩羅的苦苦要求下,有一天夜裡,哥哥帶著薩羅來到火車站,准備一起去撿些東西貼補家用。哥哥要去撿東西,但是年幼的沙羅抵擋不住睡眠的侵襲,實在太困,在哥哥的肩膀上睡著了,沒有辦法,哥哥就把他放在火車站月台的靠椅上。離開之前,哥哥反復叮囑薩羅,哪裡都不要去,就在靠椅上等待哥哥回來。哥哥其實沒有想到,把一個年幼的孩子放在一個地方,讓他待著不動,可能性不是很大。五歲的孩子少不更事,怎麼可能固定呆在一個地方不動呢?這就為電影的下一步發展埋下了種種的伏筆。
一覺之後,薩羅發覺已是深夜,月台上靜寂無聲,空無一人,他放眼望去,哥哥不見蹤影。一條狗悄悄地過來,對面的水塔看上去陰森恐怖,無窮無盡的鐵道延伸到黑暗中,遠方是什麼,完全不知道。薩羅非常害怕,他要找哥哥。但又不知道去哪裡找,他到處奔跑著尋找哥哥。後來他來到了一輛列車上,還是沒有找到哥哥,無肯奈何之下,他疲倦了,就在列車上睡著。可是凌晨時分,火車突然啟動,駛向遠方。情急之下,薩羅使勁用手開門,甚踹踢列車的車廂門,但門鎖得死死的,他出不去。就這樣,薩羅離開了他的哥哥,被列車帶往不知道的目的地。路上,途經一些地方,他隔著列車窗戶鐵柵欄,向外面喊救命,可是外面的人茫然無助。火車不知疲倦,日夜兼程,最後駛向印度的加爾格答。
一到火車站,工作人員打開列車門,小薩羅趁亂逃出,就這樣他來到了大城市。在火車站里,他試圖告訴工作人員,想回到他的故鄉,可是他把家鄉的名字喊錯了,加之也沒有人理他,就這樣他開始了流浪生活,成為了一名流浪兒童。家鄉雖然貧窮,但在他心中永遠是最溫暖的,他非常想念他的家人,愛他的媽媽,想他的哥哥,可是他似乎再也回不去了。口渴了,找一個自來水龍頭喝喝;肚子餓了,路邊上隨便找些垃圾翻揀著吃掉。諾大的加爾格答,人潮洶涌,擁擠不堪,五歲的沙羅就像一條小船漂流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孤獨無助地一個人到處流浪。
在鐵道邊的一個貧民窟,曾經有一個好心女人收留了他,讓他吃到了可口的飯菜,喝到了冰涼的飲料,他似乎感覺到了家庭的溫暖。但是第二天,那個女人喊了一個男人來,男人非常友好,仔細捏捏薩羅的腿和腳,說很健康,正是他們想要的人。這句話的含義,似乎要把薩羅領走。薩羅不想被陌生人帶走,內心充滿了恐慌。他感覺不妙,趁那個女人在化妝的時候,見機逃開,那個女人焦急地追趕他,可是無可奈何。沙羅動作十分敏捷,又奔跑在鐵路邊,跑啊跑,一直不停地向前方奔跑。就這樣,他又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在一家餐廳外,他模仿一個有錢人吃飯,引起那個男人的注意,後來男人把他領到警察局。警察後來把他的信息登報,進行尋人啟事,沒有任何回復。在這種情況下他被送到了孤兒院,後來陰錯陽差,他被澳大利亞一個白人家庭收養。就這樣,他坐飛機來到異國他鄉,進入了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家,成為了這個人家的孩子。在優渥的家庭條件下,在養父母的精心撫養下,時光荏苒,光陰似箭,轉眼20年,他已經長大成為一個大男孩。
後來他考入大學,在與印度籍的學生聚會時,他見到童年時在車站上見到的小吃——糖耳朵。一下子勾起他內心的回憶,童年的往事一幕一幕閃現在他的腦海中,他的記憶復活了,小時候的事全都能清晰地記起來。雖然他已經是一名正兒八經的澳大利亞人了,可是骨子裡他覺得自己還是印度人。他想念他的生身母親,他想回去,這種願望越來越強烈,不可遏制。在女友的'鼓勵和幫助下,幾經周折,利用互聯網谷歌地圖的高新技術,加上他越來越清晰的童年回憶,他成功找到了他童年生活的地方。血溶於水,親情在召喚他,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慾望,他要回家,見到自己的生身母親。在養父母的支持下,他堅定地踏上了回往印度的航班。
憑著記憶,他清晰地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村莊,在村裡人的幫助下,別人找到了他的母親。在一大幫人的簇擁之下,頭發花白、面目憔悴的母親緩緩走過來,母親一眼就認出了他,他也認出了母親,家人終於團圓。他也見到自己的妹妹,妹妹已經長成了一個漂亮的大姑娘。隨後他問起自己的哥哥,村人告訴他,他的哥哥已經不在了,與神在一起。原來,他走失的當晚,哥哥在尋找他的過程中,在火車站不幸被列車撞死。雖然受此打擊,她的母親卻仍然堅強地活下來,堅持不搬家,一直居住在原地方。她相信,只要她們家不搬走,他的兒子薩羅一定會找回家來。果然如此,經過26年的時光轉移,冥冥之中,似乎在上天的召喚下,小兒子薩羅終於回到她的身邊。
事後他才知道他的名字不叫薩羅,而是叫薩魯,在當地語言中,這個名字的意思是雄獅。影片起名雄獅,也正是這個含義。看到這里,我才知道電影的名字為什麼叫雄獅,原來薩羅就是雄師。
該部影片反映了印度的社會狀況,每年印度都有8萬兒童走失,通過電影的演繹,呼籲社會引起重視,關注走失兒童。
觀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中,我幾次流淚,哽咽不已。一些場景換起了個人的一些童年往事,觸動了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第一次,薩羅和哥哥在火車站時看見有人賣糖耳朵,他想吃,可惜他們兜里沒錢。哥哥告訴他,以後買給他吃,還開玩笑說,以後要把整個糖耳朵商店都買下來。第二次,沙羅在火車道上奔跑時,在貧民窟奔跑時,緊握拳頭,手朝上,不斷上下揮舞手臂奮勇奔跑的姿勢,讓人想起了很多貧窮少年。從他的身上,我依稀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光。第三次,薩羅在上大學後,進入印度同學家,與人一起品嘗印度食品,看見童年時候的糖耳朵,他觸景情深,仔細品嘗,淚眼婆娑,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這部電影是非常不錯的電影,講述的是親情,不管是薩羅童年時流浪在外,對家人的思念;還是他長大成人後,對於親生母親的懷念。小童星演繹得很好,而成年後的演繹更是精湛。這樣的電影催人淚下,對親情的闡述非常充分,對於社會熱點的關注也是非常好。看完之後,我甚至想看第二遍,我個人評分9.0分。
反觀現在的電影,評分超過9.0分的並不多。我很不滿意現在大部分的電影,很多都是垃圾電影,看了之後完全是感覺就像垃圾。前兩天某電影導演和觀眾「打架」,導演怪關注觀眾沒有欣賞眼光,觀眾怪導演沒有好質量。作為一名普通觀眾,我覺得問題還是出在電影製片方的身上,編劇、導演、演員、投資方、製片方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我就是再問一句話,有哪一部電影讓人想看第二遍呢?
有一段時間,我看了一下影院公布的影片信息,那些電影的內容千奇百怪,完全提不起人的興趣。都是些什麼電影啊,不怪乎就是科幻、恐怖、搞笑、炫富、歷史等題材,我想不明白,他們導演出這些電影有什麼價值呢,這樣的電影拍出來,完全是浪費資源。我們應該學習一下印度電影《雄獅》,把社會關注的熱點,國家發展的重點,民生聚焦的難點,變成電影題材圍繞的中心點,喚起人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弘揚一種真善美。只有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這樣的電影才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票房,博得觀眾的好感和好評。
㈢ 《雄獅》這部電影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近期商業大片扎堆,從「異形」到「木乃伊」到「神奇女俠」到「加勒比海盜」,這些大片的每一個毛孔都伸向大場面、大製作、大感官刺激。
這樣的背景下聽到「雄獅」這個名字,立刻產生了「澳洲亂世情」的即視感。看完影片發現:這部名為「雄獅」的電影,恰恰講的是人類的渺小和孤獨。
(桑尼·帕沃飾演的小薩羅趴在哥哥背上)
桑尼·帕沃是《雄獅》劇組到孟買貧民窟里發現的小演員,為這部片子添彩不少,他讓我想起了奧斯卡佳片《房間》里的那個小演員,是天生要做這一行並在這一行里完成建樹的料子,祝福他。
電影《雄獅》,值得去電影院看。
至少4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