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電影膠片怎麼拍出來

電影膠片怎麼拍出來

發布時間:2024-06-03 12:52:15

㈠ 關於全電影膠片的拍攝

全電影膠片拍攝,就是在整個電視劇的攝制過程中,不使用攝像機,而從始至終使用電影攝影機,感光器件和記錄介質均是膠片(就是一般說的膠卷),這樣做的好處是清晰度和色彩等影象質量較高,拍攝完成後,採用電影剪輯的辦法進行剪輯,剪輯完成後,得到一個電影拷貝,用這個電影拷貝再去復製成磁帶,播放時與一般電視劇一樣。
在電視劇產生的初期,因為當時攝像機的清晰度等指標難以和電影相比,在拍攝電視劇時,大家都採用電影攝影機。所以,樓主提到的電視劇絕不是「中國第一部全電影膠片拍攝的連續劇」。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是《敵營十八年》,那也是「中國第一部全電影膠片拍攝的連續劇」。
後來,攝像機的指標大大提升,有些電視劇就直接採用攝像機拍攝了。

攝像機取代電影攝影機,製作成本(至少是拍攝成本)會大大降低,而且給後期製作帶來很大的便利。

個人感覺,現在宣傳採用全膠片拍攝,不過是一種宣傳、一種炒作。就像數碼相機已經很大程度取代了膠片像機一樣,攝像機也是要取代電影攝影機的。電視劇的製作者應該在電視劇的觀賞性和藝術性上做文章,而不應該進行概念炒作!

㈡ 如何用相機拍出電影膠片的效果

從電影中汲取了靈感。分析了人物的角色,故事,視覺方面,例如光線,構圖和顏色,並將其用於圖片中。拍攝時,重要的是要知道我們的英雄是誰,他的角色是什麼,他在哪裡以及在那兒做什麼。

如果要用電影照片拍攝照片,則需要轉向電影。但是攝影和電影不是一回事,因此,還應該分析喜歡的攝影師的作品。尋找世界上最好的導演,至少看幾部電影。

㈢ 如何用單反相機視頻拍出電影膠片的感覺

方法:
1、是素材的採集,這是最重要的一步,神級調色師也沒辦法拿一個滿是噪點的360p視頻調出電影質感來。這里要說的是,單反拍視頻真的不是強項,但是勝在其超高的性價比,所以拍攝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
a、全手動。M檔,ISO手動、白平衡手動、對焦手動,覺得無法熟悉的請平時自己多練,單反用自動拍是沒前途的。
b、N制的話快門速度1/60s,P制的話1/50s(簡單地說就是幀速率的兩倍),這是為了讓單幀產生運動模糊而保證基本的畫面流暢。ISO和光圈自由組合,一般以ISO盡量小為原則,這樣大光圈也可以保證較淺的景深,前提是對焦要對准。
c、注意修改照片風格,風格自己到網上去搜cinestyle,這個的主要原理是把相機的機內優化全關(對比度和銳度),以達到在mov格式下保留盡量多的畫面信息,方便後期調色。
d、開拍前找好角度對個白平衡(拿個白板不用我教了吧),啪啪啪,調到對應色溫取好景調好曝光量,再啪啪啪,覺得合適了就可以開始拍了,一般個人習慣是寧願暗1/3檔也不願過曝,沒raw就是拉不回來。
e、佳能黨要拍風景時可以考慮刷Magic Lantern固件然後開raw視頻,這簡直是神器啊!但是對機器對卡對工作台負擔都會加重,慎用。
2、後期處理
a、軟體。長片PR調色是主流,製作微電影可以考慮AE,處理起來會稍微多耗一點時間和機器。小型工作室也就AE+PR,有錢一點的FCPX+達芬奇,能實現的效果已經很豐富了。個人覺得軟體都只是工具,沒有必要追求最新最強的,自己用得順手機器跑得舒服才是王道。
b、插件。Magic Bullet Suite是王道,加上軟體內置的Color Correction特效和蒙版已經可以完成幾乎所有的調色效果了,區別只在於調色的精細程度而已。
c、個人流程一般是RGB曲線先調到比較均衡的程度,然後開始用MBL或者Colorista調,一般是暗調R<G<B,中調R<G<B,亮調R>G>B,具體情況要看影片本身的調子來定,剩下的就是審美的問題了。
d、涉及人像的話,建議先把人像摳出來當蒙版,不是很乾凈的情況下做個快速模糊,然後給人像之外的地方加Grain,最後給畫面上下加上黑條營造寬屏感。
e、AE和PR是很好的工作流,項目文件就可以互相導來導去沒必要導出視頻,盡量一次成品減少中間流程的畫質損耗。
技巧:
1、構圖完整且有故事性
拍電影猶如說故事,說故事的能力是人類獨有的,所以大多數這類作品都會牽涉到人,無論是人的本身、人的歷史或是人的痕跡。
2、畫面大多數包含人元素
照片里包含了人的元素,往往能夠帶出更強的說故事性,那種身同感受的投入感是拍花拍草不能比擬的。
3、刻意的「留白」處理
中國的山水畫里有所謂留白,留白的重點在於保留一切的可能性,可能性愈多,故事反而愈復雜。太過單純的拍攝作品,就好像剝奪了其他人欣賞作品的權利,這不是分享,是灌輸。
4、畫面故意留謎團增加神秘感
除了故事性豐富,保留大環境的信息也很重要。人總愛猜猜謎,硬要把自己塞進柯南道爾的推理浪漫里。
5、畫面氛圍必須和主題吻合
作品構圖的氛圍同樣重要,始終硬照跟電影不同,電影還包含了聲音的資訊(不包括無聲的),無論是主角的對白、閑雜的收音、背景的音樂等,都提供著大量的資訊讓觀察思考、探討、反思,影響觀眾的思考方向,引領觀眾到達導演所預設的目的地。在硬照中製造所謂氛圍,靠的不外乎主角的表情、背景里的陳設、色調及光暗等,讓看者能夠代入到當時的環境,讓看者自身演釋出另一段獨特的故事。
6、相機焦距設置
除了完整的構圖以及氛圍。拍攝電影畫面型攝影作品。還需要對相機進行一些設置。可能你會發現它們一般都是偏暗、白平衡不準確、飽和度偏低等等。這些都可以按照各位 攝影師的個人愛好去設置。
7、在照片上下加兩條黑邊
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細節。當然,加兩條黑邊再變16:9的比例,不一定會讓一張照片變得很有味道,變得很有電影感。但至少。加上以後。就開始向電影膠片方向發展了。

㈣ 電影膠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我們通常把用膠片拍電影的機械叫電影,簡稱攝影機。其基本原理就是活動照相。膠片在攝影機里以24格/每秒的速度運行,每一格在片窗停留1/50秒,記錄被攝體的運動狀態,每一格的影像雖然都是靜止的,但記錄了不同的動作。放映機以24格/秒速度放映,利用我們人眼的視覺殘留原理,我們就可以看到連續的活動影象了。

㈤ 電影DVD和膠片是怎麼製作的哪個先做哪個後做

1、現在的電影也有直接拍成數碼的(磁帶)。假如直接拍成膠片的,則通過掃描轉成數碼文件。數碼電影在電腦上就可以剪輯。而以前沒有數碼的時候,剪輯就是真正的「剪輯」,拿剪刀把膠片剪開、再拼接,或者對每一幀畫面(即每一張底片)進行特別處理...

2、數碼轉膠片其實說白了,就是把每一幀影像投射到膠片上(就像使用投影儀那樣,把每幀畫面放映出來,打到膠片上),對膠片進行曝光(像照相一樣,把每一幀畫面「拍攝」到底片上),然後沖洗膠片(顯影、漂定、水洗、穩定,就跟沖洗彩色膠卷的流程一樣),然後再「翻正」,即將負片轉成正片,膠片電影就製做OK了。詳細步驟會更加繁瑣,比如製做聲音光底、疊印字幕、調色、幀數轉換等等。

3、出光碟會慢幾個月,你想想,一個歌手可能准備為期半年開20場巡演,辦了第一場之後光碟就出來了,大家都去買光碟了,巡演到當地結果大家早就看過了...還怎麼賺錢啊。電影也一樣。

4、防盜版一般有兩種手段:

一種是行政手段,比如給當地的文化部門、執法部門施加壓力,打擊盜版;

其次是硬體手段。

(高清)藍光和已經消失的紅光光碟:多用HDCP方式加密,直接對文件編碼(視頻的每一個像素)進行加密,播放時會驗證各個設備(比如播放機、電視機、功放機、顯卡),如果這些設備都支持HDCP(支持HDCP的設備,要求視頻不能夠被復制的),則可以解碼、播放,否則無法播放。

DVD:在DVD光碟上加入一段版權保護的代碼,而刻錄軟體能夠識別這段代碼並拒絕翻刻。還有DVD光碟及播放機的區域碼限制,但區域碼防盜版早就形同虛設。

VCD:沒有保護機制的VCD,可以加入一段CRC錯誤碼,讓刻錄軟體判斷該光碟已損壞而無法刻錄(不過這一手段常用在一些游戲光碟的加密中,在視頻光碟中比較少用)。

不過總之再安全的門也有人能闖進去。否則網上大把電影下載是如何來的?

另外,再解釋一下為何電影拍攝偏愛膠片:

一般人眼觀看200-300DPI的靜態畫面,其精度足夠高(比如照片、雜志)。而人眼對動態畫面相對沒那麼敏感,通常40-50DPI精度就足夠高了。比如42寸液晶電視,其長*寬大約36*20英寸(對角線42寸),放映1920*1080視頻時,即53DIP左右(1920/36或1080/20),因此1080P精度足夠高了。

而電影院屏幕尺寸要大得多,一般長度將近30米,高度十多米到二十幾米,按28*22米來算,實現50DPI的高清放映精度需要54600*42900解析度,而數碼設備很難達到這樣的解析度。

但膠片理論上說,因為其感光染料是「線性」的,解析度是無窮大,那麼在這種大屏幕上實現高清播放則成為可能。
以前做過膠片和數碼相片放大倍數的對比,在較為理想的沖洗、曝光狀態下,沖洗出來的135膠片,即便顆粒感比較重的膠片,其解析度也相當於50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

因此,電影拍攝膠片仍然佔多數,當然也有用數碼的。 所以經常看到報導,為拍某某電影,好萊塢某某導演投入幾百萬美金采購10台攝像機,這是很正常的,還不包括後期製做的設備。而電視台用的攝像機就便宜多了,一般幾萬塊錢RMB就能搞定。

㈥ 電影中的拍攝手法有哪些

一般的拍攝手法如下:

1、推鏡頭指攝影機向被攝物體推近或是用變焦距鏡頭逐漸拉長焦距,使觀眾有一個移近被攝物的感覺。

2、拉鏡頭則和推鏡頭正相反,造成畫面上的被攝物逐漸遠離觀眾視點的感覺。並逐漸擴展視野范圍。

3、搖鏡頭是指攝影機在原位置不變,通過機身的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畫面呈現動態構圖,產生巡視、環視周圍環境事物、揭示動態中的人物內心世界、烘托情緒的藝術效果。

4、移動鏡頭又稱「移動攝影」,將攝影機放在可移動的車輛或升降機上,對被攝物體作各方向移動所拍攝的畫面。

幾種特殊的攝影方法:

1、變速攝影:在拍攝時使膠片的速度高於或低於正常每秒24格的速率。產生「慢動作」和「快動作」的畫面效果,在現在的電影中是一種常用的攝影方法。

2、逐格攝影:也稱為分格攝影。使用「逐格電動機」驅動攝影機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逐格拍攝。如要表現花開、細胞分裂、日出等。

3、顯微攝影:將光學顯微鏡放大的影像用電影攝影機拍攝到膠片上。廣泛用於微觀世界的分析和研究。

4、航空攝影:用航空飛行器對景物進行電影、電視等的攝影方法。

5、水下攝影:將攝影機和人潛入水下進行拍攝的一種攝影法。

6、紅外線攝影:用紅外線為光源和用紅外線膠片的攝影方法。

(6)電影膠片怎麼拍出來擴展閱讀

電影攝影,電影是連續的畫幅,一個隨著一個在銀幕上出現而成的,觀眾們則由這些畫面再加上對白(或旁白)和聲音效果的幫助,把握了整個連續畫幅的「視覺暫留」的錯覺,按照發光速度與發聲速度的比例,這些連續畫幅進行的速度是每秒二十四畫幅。

電影攝影,通常是根據劇情的需要進行,首先要看它的主題表達方式和觀眾對象來決定題材而拍攝。

文藝片,對於光和影的格調要柔和高雅,攝影機運動率按主體方位變化應宜緩慢,帶有詩情畫意的深度感和節奏美。

武俠片,動作快速強烈,多用特寫短鏡頭,光與影的比差盡量顯著,色調對比宜強硬,處處描寫富有力與美的表現。

傳記片,畫面構圖要平穩;光、影、色與音效要有氣氛效果,以刻畫出劇中人物的形象、事物和發生的問題。

神怪片(包括鬼怪片),每一鏡頭按情理需要配以燈光色紙或濾光鏡改正,再加上特殊化妝及布景道具,以構成科幻神奇效果而增加恐怖氣氛。

歌舞片,鏡頭運轉宜輕松活潑;對於俯、仰、搖、跟、推、拉等運動取景,都是旨在表達主體韻律美,處處表現運鏡的開朗。

電影在進行攝影之前,攝影師應與導演、燈光師、布景師和特技師。(包括化妝師)先行協調,分工合作,任何人均應詳研劇本內容與中心意識,而後共同探討建議改進再來攝制。原引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電影攝影》。

閱讀全文

與電影膠片怎麼拍出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供電微電影 瀏覽:363
俄羅斯電影射手全集 瀏覽:943
雙裸日本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72
珍珠港事件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512
哪個網站可以韓國限制級電影 瀏覽:302
numb電影主題曲 瀏覽:117
俄羅斯二戰炸大壩的電影 瀏覽:301
露點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96
八十年代的歐美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260
隧道里時間過得快電影 瀏覽:232
有什麼歐美電影 瀏覽:992
電影怎麼剪輯出精髓 瀏覽:217
什麼黎明電影 瀏覽:763
戰爭與人間電影1 瀏覽:333
電影動畫片2021免費 瀏覽:361
最新倫理手機電影網 瀏覽:714
愛奇藝中的電影如何下載 瀏覽:934
二戰愛情電影的名字 瀏覽:667
小鬼當家2電影免費西瓜 瀏覽:154
如何刪除萬達電影app里的推送消息 瀏覽:502